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村医培训版本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对于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建设健康中国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规范作为国家卫生健康政策的重要文件,全面规范和完善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有效推动了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科学化和便捷化发展。
规范内容第三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范围和内容:规范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范围和内容,包括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孕产妇保健、老年人健康、慢性病管理等多个方面,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主体和管理机制:规范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主体和管理机制,明确了政府、社会组织、医疗机构等各方在卫生服务中的角色和责任,建立了健全的监督评估机制,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全面开展和有效实施。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要求和提升措施:明确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要求和提升措施,包括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监督评估、推动信息化建设等多个方面,为提升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的水平和效益提供了有力保障。
发展意义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卫生健康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发展:规范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和范围,确保了不同群体都能够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的保障。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科学化水平:强调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要求和提升措施,推动了卫生服务的科学化和标准化发展。
•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便捷化服务:明确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主体和管理机制,建立了健全的监督评估机制,为提升公共卫生服务的便捷化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望未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的出台,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促进公共卫生服务的全面提升和改善。
希望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卫生健康事业能够迈向新的高度,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更大的力量。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2017年版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国家卫生计生委2017年3月前言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2009年启动以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了普遍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1-2016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从25元提高至45元,先后增加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和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为进一步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基础上,组织专家对规范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形成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以下简称《规范》)。
《规范》包括12项内容,即: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包括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
在各服务规范中,分别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服务对象、内容、流程、要求、工作指标及服务记录表等作出了规定。
《规范》中针对个体的相关服务记录表应纳入居民健康档案统一管理,工作指标标准由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规范》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免费、自愿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参考依据,也可作为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的依据。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接受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计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相关业务指导。
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根据本《规范》的基本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本地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公共卫生服务需要和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不断调整,国家卫生计生委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对《规范》进行修订。
2018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考试题答案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培训考试题单位: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一、填空题:1、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2、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由医生负责,应与门诊服务相结合,对未能按要求接受随访的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主动与患者联系,保证管理的连续性。
3、高血压患者的随访评估必须包括测血压等并评估、询问生活方式、了解患者服药情况4、慢病患者的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5、健康教育中发放的印刷资料包括健康教育折页、健康教育处方和健康手册等。
6、结核病随访,若72小时内2次访视均未见到患者,则将访视结果向上级专业机构报告 ,并留下。
7、严重精神障碍的管理服务应与相关部门加强联系,及时为辖区内新发现的严重精神障碍者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情况及时更新。
8、每年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 1 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
9、男性腰围大于或等于 90 cm、女性腰围大于或等于 85 cm为腹型肥胖。
10、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括生活方式、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
二、选择题(单选题)1、 65岁以上老年人辅助检查中肾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肌酐和( B )A、血尿素B、尿素氮2、每个机构每年最少更换( C)次健康宣传栏的内容。
A、8B、4C、63、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病情未达到稳定者,应请精神专科医师进行技术指导,( A)随访A、2周B、1个月C、 3个月4、一般情况下,初治结核患者的治疗疗程为( B)个月A、8B、6C、245、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征得本人与(或)监护人同意后,每年进行( A )健康体检A、1次B、2次C、3次6、在农村地区,主要由( B )开展结核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务A、县疾控人员B、村医C、乡镇卫生院医生7、国家规范中,慢病患者管理若连续两次血压或血糖控制不满意,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 C )A.更换药物B.增加药物剂量C.转诊D.维持原有治疗方案8、关于健康体检表中健康指导一栏,对体检首次发现高血压或糖尿病,应建议( C )A、转诊B、纳入慢病管理C、复查9、第一次发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 B )A、可明确诊断为高血压B、需复查非同日3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C、一周后复查血压仍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D、建议转到上级医院治疗10、目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要求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的控制目标是:( B )A、<4.4mmol/LB、<7.0mmol/LC、<6.1mmol/LD、<10.0mmol/L11、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建议( D )A、建议其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B、建议其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餐后2小时血糖C、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后2小时血糖D、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三、多选题:1、65岁及以上老年人辅助检查包括( ABCDEF )A 血常规 B尿常规 C肝肾功能 D空腹血糖血脂E 心电图F 腹部B超2、高血压患者的随访评估必须包括哪些内容( ABD )A、询问症状B、测量体重、心率C、测量空腹血糖D、询问服药情况3、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包括膳食、控制体重,还包括的有哪些:(ABC )A、有规律的体育锻炼B、戒烟C、保持良好的心态4、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体检内容包括有( ABDE )A、血压B、体重C、心电图D、一般体格检查E、空腹血糖5、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分类干预的内容:( AC )A、对血压控制满意、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word版本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word版本附件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2017年3月前言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2009年启动以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了普遍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1-2016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从25元提高至45元,先后增加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和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为进一步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基础上,组织专家对规范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形成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以下简称《规范》)。
《规范》包括12项内容,即: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包括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
在各服务规范中,分别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服务对象、内容、流程、要求、工作指标及服务记录表等作出了规定。
《规范》中针对个体的相关服务记录表应纳入居民健康档案统一管理,工作指标标准由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规范》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免费、自愿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参考依据,也可作为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的依据。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接受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计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相关业务指导。
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根据本《规范》的基本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本地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村医培训版本

注:需再测一次,予以证实诊断才能成立。
糖尿病患者运动及饮食指导
运动:填写每周几次,每次多少分钟。即“××次/周,××分钟 /次”。横线上填写目前情况,横线下填写下次随访时应达到的目标。 建议:每周运动4-5次,少做坐式活动,如看电视。 按时做娱乐性运动,如快走、园艺、门球、举重、骑车、羽 毛球等,每天做步行运动) 饮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估算主食(米饭、面食、饼干等淀粉类 食物)的摄入量。为每天各餐的合计量。 1、主食。每天主食一般不少于150-200克(再根据劳动强度建议主 食量。休息时,如卧床200-250克/天;轻休力活动,如坐式工作250-300 克/天;中体力活动,如电工安装300-400克/天;重体力活动,如搬运工 400克以上/天)。 2、辅食。肉类150克、蔬菜250-500克、油30-50克。 3、水果。西瓜、苹果、犁子、桔子猕猴桃等含糖低的食物。 一日至少保证三餐,按早、午、晚餐各1/3分配或早餐1/5,午、晚 餐各2/5的主食量分配)
个人基本信息表的填写及注意事项
有疾 病、 手术 等情 况此 处一 定要 填写
农村 地区 在建 立档 案时 需根 据实 际情 况选 择填 写此 项
血压值:初诊或血压值超180 时应测双侧,双侧值应年人生活自理能 力自我评估(要有表格)。
体育锻炼:指主动锻炼, 即有意识地为强体健身 而进行的活动。不包括 因工作或其他需要而必 须进行的活动,如为上 班骑自行车、做强体力 工作等。锻炼方式填写 最常采用的具体锻炼方 式。
足背动脉搏动触诊
足背动脉搏动触诊方法:用左 手轻握患者的足趾以免患足摆 动。右手手指沿第一、二趾骨 之间的沟向上移向踝关节,指 腹偏向第一跖骨,一般可在这 条线的近端拇长伸肌肌腱外侧 (腓侧)摸到足背动脉搏动。 可分为正常、减弱、可疑和消 失。 注意比较双侧是否对称,不要 将手指的动脉博动误作为足背 动脉的搏动。当足背动脉微弱 或不易摸到时,应施以不同程 度的压力如轻按皮肤、稍微用 压力、压力较重些,反复多次 触摸来确定足背动脉搏动的有 无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第三版)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第三版)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服务对象是:A、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的精神障碍患者B、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C、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正确答案)D、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住院治疗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辖区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患者是指:A、本辖区内有固定居所(包括家庭、康复与照料机构等,精神专科医院除外)且连续居住2个月以上者B、本辖区内有固定居所(包括家庭、康复与照料机构等,精神专科医院除外)且连续居住3个月以上者C、本辖区内有固定居所(包括家庭、康复与照料机构等,精神专科医院除外)且连续居住6个月以上者(正确答案)D、本辖区内有固定居所(包括家庭、康复与照料机构等,精神专科医院除外)且连续居住12个月以上者《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严重精神障碍包括几种精神疾病:A、3种B、4种C、5种D、6种(正确答案)严重精神障碍不包括下列哪种:A、分裂情感性障碍B、偏执性精神病C、癫痫所致精神障碍D、精神发育迟滞(正确答案)2017年度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任务目标是:A、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规范管理率达到75%以上B、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人数稳步提高,规范管理率达到60%以上C、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人数稳步提高,规范管理率达到80%以上D、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人数稳步提高,规范管理率达到75%以上(正确答案)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服务对象:A、辖区内居民B、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正确答案)C、辖区内6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D、辖区内常住居民下列关于老年人饮食,错误的是:A、有高血压病史的人,每天限盐最多不超过5gB、定时定量,少量多餐C、多食蔬菜,水果D、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正确答案)下列关于老年人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跑步后,不宜突然停止运动B、运动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一般可进行10分钟左右的热身C、为了防止意外,还是不运动的好(正确答案)D、注意异常气候,冬天保暖,雨天防滑对辖区身体健康的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服务频次:A、每年1次(正确答案)B、每月1次C、每季度1次D、每年2次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考核指标有:A、老年居民死亡率B、老年居民健康管理率(正确答案)C、健康体检率D、老年居民空巢率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种类由部门制定?A、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拟定,报国务院批准(正确答案)B、国家疾控中心会同财政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C、地方政府D、地方政府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共同制定以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为单位,所有在托(校)儿童(学生)预防接种证查验率、建证率、建卡率均应达到A、90%B、100%(正确答案)C、95%D、98.5%下列哪种接种方式有误?A、第二针百白破疫苗接种与第一针百白破疫苗接种时间为20天;(正确答案)B、乙脑减毒活疫苗与甲肝减毒活疫苗在同一天接种;C、对母亲为HBsAg阳性的新生儿乙肝同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D、百白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同一天接种关于常用疫苗的禁忌证,哪种是正确的:A、轻度的急性疾病,无论是否发热B、青霉素过敏C、既往接种同一疫苗或含有相同成分的疫苗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正确答案)D、疾病的恢复期引起预防接种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哪些?A、以下均是(正确答案)B、接种操作不合要求C、预防接种禁忌证掌握不准D、接种器材使用不当“高血压严格规范管理的患者”的定义是A、全年有4次面访B、全年有4次电话随访+1次体检C、全年有4次面访+1次体检(正确答案)D、全年有1次面访+1次体检BMI正常范围是A、18.5≤BMI<24(正确答案)B、18.5≤BMI≤24C、18.5<BMI<24D、18.5<BMI≤24在管的高血压患者(年龄<65岁)的血压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单位均为mmHg)A、<140/90(正确答案)B、<150/90C、≤140/90D、≤150/90在管的高血压患者(年龄≥65岁)的血压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单位均为mmHg)A、<140/90B、<150/90(正确答案)C、≤140/90D、≤150/90确诊高血压居民的摄盐目标A、9gB、8gC、6g(正确答案)D、5g“糖尿病规严格范管理的患者”的定义是A、全年有4次面访B、全年有4次电话随访+1次体检C、全年有4次面访+1次体检(正确答案)D、全年有1次面访+1次体检在管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应控制在什么范围A、3.9≤空腹血糖<6.1B、空腹血糖<7C、空腹血糖<6.1D、C.3.9<空腹血糖<7(正确答案)以下哪项不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A、BMI指数B、血压C、是否吸烟饮酒D、身高(正确答案)糖尿病管理的五架马车是?A、A.控制饮食、适当运动、药物治疗、中医特色疗法、监测血糖B、B.控制饮食、适当运动、药物治疗、戒烟戒酒、监测血糖C、C.控制饮食、适当运动、药物治疗、糖尿病教育、监测血糖(正确答案)D、D.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中医特色疗法、戒烟戒酒、监测血糖糖尿病患者:当日随访空腹血糖18.5mmol/L,此时应A、转诊,增加2周内随访(正确答案)B、转诊C、监测血糖D、监测血糖,增加2周内随访对于年龄在()岁以上,或者符合其他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均应推荐其做产前诊断。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年版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年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年版第一章绪论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保障全民身体健康,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公共卫生服务是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面向全社会,覆盖全民,服务各个方面,以影响大多数人的身体健康为目的。
第三条公共卫生服务的目标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四条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疾病控制、医疗卫生、群众参与等多个方面,力求实现全方位、全周期的服务覆盖。
第五条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主体包括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广大群众,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形成合力。
第六条公共卫生服务的实施原则是科学、规范、公平、有效,坚持预防为主,注重综合施策,促进全社会的全面健康。
第七条公共卫生服务的监督机制包括政府监督、社会监督、群众监督等多种形式,确保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第八条公共卫生服务的评估标准及评估方法应当与社会公众参与、科学可靠、公正公开,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
第二章健康教育第九条健康教育是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健康素养,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第十条健康教育应当面向全民,覆盖各个年龄层、不同社会群体,适应多样化的健康需求,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提高教育效果。
第十一条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健康知识的普及、健康行为的引导、健康技能的培养等多方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第十二条健康教育的实施主体包括政府机构、医疗机构、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各方共同参与,形成全社会合力。
第十三条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推动公众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全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发展。
第三章疾病控制第十四条疾病控制是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内容,旨在预防传染病、非传染病等各类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维护公众身体健康。
第十五条疾病控制的具体措施包括疫情监测、病例报告、传染源控制、人群防控等多方面,以提前预警、及时干预、有效控制疾病传播。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2017年版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国家卫生计生委2017年3月前言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2009年启动以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了普遍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1—2016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从25元提高至45元,先后增加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和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为进一步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国家卫生计生委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基础上,组织专家对规范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形成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以下简称《规范》)。
《规范》包括12项内容,即: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包括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和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
在各服务规范中,分别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服务对象、内容、流程、要求、工作指标及服务记录表等作出了规定。
《规范》中针对个体的相关服务记录表应纳入居民健康档案统一管理,工作指标标准由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确定。
《规范》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免费、自愿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参考依据,也可作为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的依据。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接受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卫生计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相关业务指导。
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参照本《规范》执行.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可根据本《规范》的基本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本地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公共卫生服务需要和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不断调整,国家卫生计生委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对《规范》进行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