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写作入门

合集下载

诗词写作入门技巧

诗词写作入门技巧

诗词写作入门技巧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词写作既有传统的技巧,也有现代的创新方式。

如果您想学习诗词写作,这里提供一些入门技巧。

1.了解基本结构
诗词的基本结构是由字、句、段组成。

一般来说,每个字都要仔细斟酌,每句话都要有独特的韵律和格律,每段之间要有自然的转折和衔接。

2.培养感性
诗词写作需要灵感和感性的发掘,因此需要培养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和感受。

多读经典诗词,多观察世间万物,多体验生活中的瞬间美好,这些都可以为诗词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3.熟悉韵律格律
诗词的韵律格律是其独特之处,也是其难度所在。

为了写好诗词,必须熟悉韵律格律的规律,并学会灵活运用。

可以通过背诵经典诗词、模仿大师作品等方式来熟悉和掌握韵律格律。

4.勤加练习
诗词写作需要不断的练习和积累。

只有在不断写作中,才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并逐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可以从简单的句子开始练习,逐渐提高难度,慢慢地进入到诗词写作的领域。

总之,诗词写作需要有创意,有感性,有技巧。

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写出优美、精致的诗词作品。

所以,如果您热爱诗词,那就开始行动吧!。

诗词写作入门技巧

诗词写作入门技巧

诗词写作入门技巧
诗词写作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其独特的韵律、意境和意象启示了无数人的创作灵感。

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写作好的诗词并不容易。

以下是一些入门技巧,帮助您在诗词创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1. 熟悉传统文化
要想写好诗词,必须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意象、情感和意义,这些都是诗人和词人所运用的。

因此,在学习写作之前,先要熟悉传统文化,包括经典、古诗词、诗经、楚辞等等。

2. 练习韵律
诗词写作最基本的要素就是韵律。

韵律是指诗句中的音韵和节奏,是诗歌的灵魂。

因此,练习韵律是诗词写作的必修课。

词人可以通过背诵诗词来学习韵律,也可以通过写作来练习。

3. 注重意境
诗词的韵律和意境是相辅相成的。

好的诗词应该注重意境,让读者产生感觉和联想。

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写出好的意境的关键,所以要多看看自然景色、人物、历史故事等等,尝试从中发掘美好的意境。

4. 突出个性
诗词是诗人和词人内心感受的抒发,所以要在创作中突出个性。

不要局限于传统的范式,可以加入自己的见解、情感和经历,这样才能让诗词更加生动、有趣、真实。

5. 多写多练
诗词写作需要反复练习,没有捷径可走。

多写多练,将诗词写作作为一种习惯,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同时,要多读一些好的诗词作品,从中吸取经验和灵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总之,诗词写作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

掌握好以上的技巧,相信你也可以写出优美动人的诗词作品。

写诗词入门知识点总结

写诗词入门知识点总结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

它以精炼、含蓄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具有较高的审美和文学价值。

学习诗词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更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悟其中的哲理和美感。

下面,我们将从诗词的定义、特点、体裁以及入门知识点等方面进行总结,以便初学者了解诗词的基本知识,并打下扎实的学习基础。

一、什么是诗词诗词是一种以抒情为主要目的的文学形式,是古代文人墨客歌咏时代风貌、抒发情感、表达思想的载体。

它以韵律和节奏为特点,通常采用固定的格律和韵脚,语言简练优美,意境深远,富有音韵美和节奏感。

诗词可以分为诗和词两大类,其中,诗是指以写景抒志为主要目的的文学形式,有律诗和绝句两种形式,而词是以抒发情感为主要目的的文学形式,包括词牌、绝句、律词等多种形式。

二、诗词的特点1. 韵律美:诗词以韵律为主要表现手法,通过对字的音韵、字数的安排,使语言具有音乐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2. 精炼性:诗词一般文字简练,条理清晰,表达凝练,不啰嗦不冗长。

3. 意境深远:诗词语言精炼,境界高远,通过对景物描绘及意象表现,营造出深邃的意境,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4. 抒情表达:诗词大多以抒发情感为主要内容,情感真挚,情思纯美,透彻人心。

5. 语言美:诗词具有丰富的音韵美和节奏感,语言优美,表达含蓄,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享受。

三、诗词的体裁1. 律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两种。

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除了字数不同,律诗的格律、韵脚也有规定。

2. 绝句:是诗的一种形式,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没有规定的韵脚和节奏,以自由自然的形式表现出诗人的真情实感。

3. 词:是唐宋时期的一种新文体,以抒发情感为主要内容,具有较强的音乐性和感情表达力。

在形式上,词分为长短句,其中长句包括七言、五言、律词,短句包括绝句、律绝句等。

4. 词牌:是词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由具有特定调子和韵脚的短词组成的一种词体,如《青玉案·元夕》、《浪淘沙·北戴河》等。

写诗怎样快速入门

写诗怎样快速入门

写诗怎样快速入门一、词汇要多用写月作比喻,如银界、银盘、玉盘、破镜、上弦、桂影、嫦娥、瑶池、瑶蟾、主夜、蝉娟、照床、透竹、映阶、弯镰、弯勾等等,凡象月形态的、传说月神的、古人诗中写月的和月有关的句子都可写成月亮。

二、手法要活同样用写月作比喻:可写成:问月“明月几时有?”;推月“双手推出窗前月,”;看月“露似珍珠月似弓”;听月“忽闻一阵天风鼓,吹下嫦娥笑语声”;客月“举杯望明月,对影成三人”;拜月“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情月“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挂月“月挂霜林家欲坠”;责月“月皎惊鸟洒不定”等等。

古诗人还有数不清的手法,你也还可以大胆创造其它手法。

三:掌握结构起--承--转--合是近体诗的基本结构。

如王昌龄写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起)孤城遥望玉门关。

(承)黄沙百战穿金甲,(转)不破楼兰终不还。

(合)也就是说第一句写景,第二句继承写景,第三句转过来不写景而写战士们的爰国情怀和战斗情景,第四句合起来写出诗的主题。

愿与边疆共存亡的决心需要说明的这里谈的是一种常用结构,有时因内容的需要(特别是律诗)可以按起、承、续承、转合(即二层意思写在尾联中)的结构创作。

四:拟好标题诗题,画龙点清之笔,相当重要。

通常有以下几种:1、概括型。

如《江南春》《黄鹤楼》《送友人》等;2、限制型。

如《秋夜》《孤雁》《春思》《闺怒》等;3、序言型。

如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第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管标题;4、酬答型。

如《和***》《酬白乐天<杏花园>》等;宜可灵活运用。

五:学会起头诗的起头通常有以下几种:用写月作比喻1、直起法,也叫“赋”。

如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句;2、兴起法,也叫“兴”。

如李白“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句;3、对偶起。

如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律”。

4,叙事起。

如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5、言情起。

诗词写作入门

诗词写作入门
又一说:列子终于郑,今墓在郊薮,谓贤 者之迹,而或禁其樵采。里有胡生,性落 魄,家贫,少为洗镜铰钉之业。倐遇甘果 名茶美酝,辄祭于列御冦之祠垄,以求聪 慧而思学道。历稔,忽梦一人,刀划其腹 开,以一卷之书置于心腑。及睡觉,而吟 咏之意皆甚美之词,所得不由于师友也。 既成卷轴,尚不弃猥贱之业,真隐者之风。 远近号为胡钉铰。
风有三个缺点:概念化,政治口号,返古复旧)
诗词格律部分
龙榆生:《唐宋词格律》,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贺巍:《诗词格律浅说》,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8

王力:《诗词格律概要》,北京出版社,1979 龙榆生:《词曲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徐青:《古典诗律史》,青海人民出版社,
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首句入韵者(多见):
储光羲《万岁楼》
江上巍巍万岁楼,不知经历几千秋。
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

猿狖何曾离暮岭,鹭鸶空自泛寒洲。

谁堪登望云烟里,向晚茫茫作旅愁。
关于 有无 写作 方法 的争

文有定法
姜夔:守法度曰诗
桐城派“义法”
《昭味詹言》:字句文法, 虽诗文末事,而欲求精其学, 非先于此实下工夫不得,此 古人不传之秘。
关于 有无 写作 方法 的争 论2
文无定法
能为文则无法,如有法则不能为 文
八股有法,文章无法;文章有法, 便是八股。
三代无文人,六经无文法
社,1964

夏承焘、吴熊和:《读词常识》,

中华书局,2000 吴丈蜀:《词学概说》,中华书局,

古诗写作入门知识点总结

古诗写作入门知识点总结

古诗写作入门知识点总结在中国古代,诗歌被视为一种文学艺术的精髓,古诗更是诗歌中的瑰宝。

古诗写作不仅在内容上有着独特的魅力,而且在形式上也有着严格的规范。

要想写好一首古诗,需要对古诗的特点、构成要素、写作技巧等方面有着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古诗写作的入门知识点。

一、古诗的特点1.精炼简洁古诗以其言简意赅、寥寥数语,道尽万千之美。

因为古诗是用极为有限的词汇和句式来表达深刻的思想和感情,所以极其注重每一个字、每一句的表达。

2.形式严格古诗有着严格的格律,每一首古诗都要求符合特定的格律要求,如五言、七言等,并且还要求使用特定的韵脚。

这种形式的严格使得古诗在音韵上更加优美。

3.意境优美古诗注重意境的营造,通过精妙的语言和比喻,达到画龙点睛之效,让读者产生共鸣和感悟。

4.情感真挚古诗注重情感的真挚,情感要么激昂如波澜壮阔,要么深沉如山高水长,要么柔情似水,情感真挚又细腻。

这种真挚的情感使古诗更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二、古诗的构成要素1.格律古诗的格律是指古诗的词数、句子的排列等方面的规范。

古诗的格律一般包括诗歌的长度、句子的位置、音韵的规律等要素。

2.韵脚古诗中的韵脚是指诗句中的韵母,并且要求每一句的韵脚要保持一定的押韵规律。

3.意境古诗以意境为灵魂,通过意境来表达感情、情感和思想。

意境的构建需要借助比喻、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突显作品的美感和内涵。

4.题材古诗的题材多种多样,既有抒情的,也有叙事的,还有描写自然风光的等等。

三、古诗的写作技巧1.形而上的修辞手法古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这些修辞手法有助于创造出绚丽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

2. 对仗和平仄对仗是古诗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技巧,指的是句子之间的音韵和字数的对称关系。

平仄是指古诗中音节的轻重和押韵的关系。

通过对仗和平仄的运用,可以使诗句更加和谐美妙。

3.运用符号和意象古诗中常用的符号和意象有月、花、春、雪等,这些符号和意象可以帮助创造出动人的意境,使诗歌更加富有诗意和韵味。

写诗入门的基本知识

写诗入门的基本知识

写诗入门的基本知识
写诗是一门艺术,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知识,下面是一些入门的基本知识:
1. 韵律:诗歌有其独特的韵律,包括诗句的音节、音调、强弱和音韵等。

2. 格律:中文诗歌有不同的格律,如五言、七言绝句、七言律诗等。

掌握格律可以帮助你写出符合规范的诗句。

3. 诗题:诗歌的题目是写作的起点,它可以用来概括诗歌的主题或意境,给读者一个引导。

4. 主题与意象:诗歌表达的主题是诗歌的中心思想,而意象是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来描绘主题。

掌握选择适合的主题和运用富有意象力的语言是写诗的关键。

5. 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等,能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6. 押韵与换韵:掌握押韵和换韵的技巧可以使诗句更加和谐、韵味更浓。

7. 篇章结构:诗歌一般分为开头、发展和结尾。

合理的篇章结构可以使诗歌更有层次感,逻辑性更强。

8. 真情实感:写诗需要有真情实感,要从内心深处发掘与之共鸣的感受和体验,才能让读者感受到诗歌的力量。

以上是写诗入门的基本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当然,写诗需要不断的练习和自我提高,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成长。

诗词创作入门

诗词创作入门

诗词创作入门一、格律诗入门(一)什么叫格律诗格律诗又叫“近体诗”,是一种在字数、句数、声调、对仗和押韵上都有严格要求的传统诗体。

分律诗和绝句。

(二)格律诗与古体诗的区别1、古诗不受格律限制;2、句数不一(古);3、字数不定(古);4、用韵不来(古);5、对字的平仄要求极宽(古);6、不求对仗(古)。

(三)格律诗的押韵与平仄1、押韵;2、平仄。

平(阴平、阳平);仄(上声、去声)。

(四)格律诗创作的四条规则1、奇句仄收;2、平仄相间;3、联内用对;4、联间用粘。

图示: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平仄.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注:“间、对、粘”均针对每句中的“二、四、六”三个字、“一、三、五”三个字可不论。

相间相对 相对 相粘(五)五言绝句的四种句式1、平起平收首句入韵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3、仄起平收首句入韵式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4、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六)七言绝句的四种句式在五言六面加两字即成七言(平起加仄字,仄起加平字。

)(七)易犯错误1、孤平;2、“一、三、五”不认;3、三平脚和三仄脚;4、失对与失粘;5、挤韵与撞韵(挤:在同一句中出现两个相同的字;撞:在每句的末尾韵脚都相同,在白句中也出现了韵脚。

)(八)选材、立意和修改1、选材和立意文章不是无情物。

2、修改:(1)调整情感;(2)匡正格律;(3)锤炼字词。

二、强化入门1、间、对、粘;2、意象、意境;3、近体诗近体诗又叫“今体诗”,在之前有“齐深体”,格律要求不严格的归为“古体诗”。

4、五律的平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韵

古体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韵,允许换韵;近 体每首只能用一个韵,即使是长达

数十句的排律也不能换韵。

古体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奇

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只在偶数 句押韵,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

(以平声收尾则押韵,以仄声收尾

则不押韵。五言多不押,七言多 押),其余的奇数句都不能押韵。

就是‘仄仄平平仄’,通俗点说就是 ‘矮矮高高矮’。”

对仗

区别比较简单,那就是近体诗中间 的律诗要求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句式和语法

古体每句字数不定,四言、五言、

六言、七言乃至杂言(句子参差不 齐)都有,每首的句数也不定,少

则两句,多则几十、几百句。

近体只有五言、七言两种,律诗规 定为八句,绝句规定为四句,多于
又一说:列子终于郑,今墓在郊薮,谓贤 者之迹,而或禁其樵采。里有胡生,性落 魄,家贫,少为洗镜铰钉之业。倐遇甘果 名茶美酝,辄祭于列御冦之祠垄,以求聪 慧而思学道。历稔,忽梦一人,刀划其腹 开,以一卷之书置于心腑。及睡觉,而吟 咏之意皆甚美之词,所得不由于师友也。 既成卷轴,尚不弃猥贱之业,真隐者之风。 远近号为胡钉铰。

这里要讲的,就是结合我自己学写

格律诗词的经验,讲一些我认为是 必须知道的知识,放弃一些我认为

可以不太讲究的东西。

既然是写作入门,那自然需要大家 的写作来配合我的讲解了。每人每

次课必须交一首诗歌。

形式限于五言律诗或七言律诗,原因 以后再讲。如果你自己以前做过,或

者一定要写其它格式,也可以交上来, 但不能抵帐。
吕东莱:学诗当识活法 朱庭珍:诗也者,无定法而有定
法者也。
概述
格律 诗词 写作 入门
一、为什么要学格律诗词 二、格律诗词的基本特征 三、分类参考书目
概述
一、为什么要学格律诗词
达芬奇:“限制产生力量,自由导 向死亡。”
闻一多:戴着镣铐跳舞。
诗词的格律充分反映了汉语言的独 特性。
胡钉 铰的

《云溪友议》卷下:
(前略,同后段)太守名流皆仰 瞩之,而门多长者。或有遗赂, 必见拒也;或持茶酒而来,则忻 然接奉其文。略记数篇,资其异 论耳。《喜圃田韩少府见访一 首》:“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 荷衣出草堂。儿童不惯见车马, 争入芦花深处藏。”又《观郑州 崔郎中诸妓绣样》曰:“日暮堂 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 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 条。”《咏江际小儿垂钓》曰: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 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恐畏鱼 惊不应人。”
课程 要求
这门课不需要做笔记,因为我讲的 知识在许多书上都能找到,如果遗 忘,可以去翻检,最好买一本书常 置手边。上课时以理解为主,如果 不懂或有异议,一定要问。
除了讲课,我还会抽出时间评点同学 们的诗。当然,同学们也可以来评点 我的诗。教学相长嘛!
没有考试,只有平时作业。我们应 该尽量使这门课变得轻松自然,不 仅要忘掉学分,忘掉我在讲课,也 忘掉你在学习。两相忘是最高境界, 让我们共同努力!

八句的为排律,也叫长律。 由于句式的差别,语法上也有了许

多不同。

因为古体诗基本上无格律,所以以

下只讲近体诗。

首句不入韵(多见):
骆宾王《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律 诗
首句入韵者(少见):
格律诗(含词)与骈体文(也可以叫 做格律文)是汉语言文学最极端的表 现,是绝对不可译的。
了解格律,才能真正了解古典诗词。 学习格律诗词,能让我们更深切地 了解古典诗词的魅力。
当然,格律总是在变化着的。介绍

诗词格律的书很多,有的专门一些,

有的通俗一点。诗词格律的内容很 多,短短的课程自然无法讲完。我
关于 有无 写作 方法 的争

文有定法
姜夔:守法度曰诗
桐城派“义法”
《昭味詹言》:字句文法, 虽诗文末事,而欲求精其学, 非先于此实下工夫不得,此 古人不传之秘。
关于 有无 写作 方法 的争 论2
文无定法
能为文则无法,如有法则不能为 文
八股有法,文章无法;文章有法, 便是八股。
三代无文人,六经无文法
陆游: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李东阳:唐人不言诗法,诗法多 出宋
袁宏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王夫之:凡言法者,皆非法也。 释氏有言: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艺文家知此,思过半矣!
关于 有无 写作 方法 的争 论3
调和派
定体则无,大体则有。
文学之事,可授受者,规矩方圆; 不可授受者,心营意造。
格律诗,包括律诗、排律和绝
句,被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
(因为这种依照严格的规律来
写的诗,是唐以前所未有的,
故名)。

其实它是很古老的,在南北朝的

齐梁时期就已发端,到唐初成熟。

唐以前的诗,除了所谓“齐梁体” (永明体、新体诗),就被称为

古体。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
称为古体。
古体和近体在用韵、平仄、对 仗、句法上都有区别。
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首句入韵者(多见):

古体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
近体一般只用平声韵。
平仄

古、近体最大的区别,是古体不讲 平仄,而近体讲究平仄。唐以后,

古体也有讲究平仄,不过未成规律, 可以不管。

何谓平仄,启功说得好:“仄声是低 调、抑调,平声字是高调、扬调,平

仄实际就是高矮,声调高的叫平,声 调矮的叫仄。连起来念,如五言诗句
主讲人:占骁勇
概述

第一讲、诗的押韵

第二讲、诗的平仄

第三讲、诗的对仗

第四讲、炼字锻句

第五讲、立意谋篇

第六讲、词学简说

第七讲、诗词别趣

第八讲、当代诗话
从胡 钉铰 说起
《南部新书》卷九
胡生者,失其名,以钉铰为业。居霅 溪而近白苹洲。去厥居十余步有古坟。 胡生每茶饮,必奠酹之。尝梦一人谓 之曰:“吾姓柳,平生善为诗而嗜茗。 及死,葬室乃子今居之侧。常衔子之 惠,无以为报,欲教子为诗。”胡生 辞以不能。柳强之曰:“但率意言之, 当有致矣。”既寤,试构思,果有冥 助者,厥后遂工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