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17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浮力训练
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浮力类问题的综合及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1.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 与物体下降高度h 变化关系的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体积是500cm 3B .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C .物体的密度是332.2510kg /m ⨯D .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9N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由乙图可知,物体重9N ,全部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9N-5N=4N ,刚刚浸没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0,所以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等于浮力4N ,则BD 错误; 物体浸没时-43334====4101.010/10/F NV V m g kg m N kgρ⨯⨯⨯浮物排液, 故A 错误; 物体的密度:33-439= 2.2510/10/410m G N kg m V gV N kg mρ===⨯⨯⨯, 故C 正确。
故答案为C 。
2.如图所示,一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水,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吊着重为10牛的实心物块A 浸在水中,物块A 处于静止状态,与物块A 未浸入水中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A受到的浮力等于10牛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增加量等于10牛C.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保持不变D.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加量小于10牛【答案】D【解析】【详解】A.由图示可知,测力计的示数不为零,根据F浮= F1-F2,所以可知物块所受的浮力应小于物块的重力10N,故A错误;B.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增加量等于浮力的大小,也小于10N,故B错误;C.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变大(等于浮力),故C错误;D.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增加量等于10N减去浮力,小于10N,故D正确。
3.将浸没在水中的鸡蛋由静止释放,鸡蛋开始下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鸡蛋由静止释放后只受重力作用B.鸡蛋所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C.在水中越深,鸡蛋受到的浮力越大D.鸡蛋受到的浮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上【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浮力的大小及方向,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及物体的浮沉条件。
中考物理总复习《浮力的综合计算》专项练习题-附带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浮力的综合计算》专项练习题-附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1.在建设桥梁时,需将一重为3×104N正方体桥梁部件从运输船上转移至河水中。
(1)用吊车将该部件从运输船上匀速向上提升,如图甲所示。
20s时间内,拉力F对部件做了6×104J的功,计算这个过程中:①拉力F做功的功率;①部件上升的距离。
(2)如图乙所示,缓慢的将部件匀速投入水中。
水对部件下表面的压力记作F1,水对部件上表面的压力记作F2,二者与部件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忽略水的阻力)。
求: 图丙所示过程中,部件浸没时受到的浮力。
2.排气阀是供暖设备中的重要部件,它能及时排出管内热水汽化产生的气体,使水正常流动,从而保证供暖效果。
排气阀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水中气体在流动过程中,积聚于封闭的排气阀内,使阀内气压变大,浮筒随水面一起下降,此时阀内气体排出使气压变小,从而浮筒上升,堵杆重新堵住排气孔。
(1)水管内的水流速度至少达到0.25米/秒才能携带气泡流动。
若水管总长为60米,要使水流能携带气泡流动,则水从水管起始端流到终端最多要多少时间?(2)排气阀中的浮筒和堵杆总质量为0.02千克,计算排气阀排气时浮筒浸在水中的体积。
(水的密度取1.0×103千克/米3)3.小亮为探究金属做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的原因。
他找到一块实心立方体金属块,用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为27N ,把它放入盛水的圆柱形容器中,金属块沉底,水面深度由15cm 升高到20cm ,容器底面积为200cm 2,然后他把这个金属块加工成船型(加工过程中质量和体积不变),成功漂浮在水面上。
(331.010kg/m ρ=⨯水)求:(1)水深20cm 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及金属块沉底静止时,金属块对容器底的压强; (2)沉底与漂浮两次排开水的体积差。
专题10浮力(真题训练)-物理中考一轮复习资料(原卷版)

专题10 浮力一、选择题1.(2023·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把一块石头和一个西红柿同时放入水中,它们静止时西红柿漂在水面上,而石头沉入了水底,如图所示。
石头和西红柿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相比较()A.石头受到的浮力更大些B.西红柿受到的浮力更大些C.石头和西红柿受到的浮力一样大D.无法比较石头和西红柿受到的浮力大小2.(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我国055型万吨级驱逐舰“延安”号。
该舰满载时,排水量约12000吨,吃水深度6.6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排水量指的是舰船满载时排开水的重力B.“延安”号漂浮在海面上,所受重力小于浮力C.“延安”号漂浮在海面上,所受浮力方向竖直向上D.“延安”号不能与其他舰船近距离并排航行,是因为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大3.(2022·山东日照·统考中考真题)成语“沉李浮瓜”的意思是吃在冰水里浸过的李子和瓜,形容夏天消暑的生活。
“李子在水里下沉,瓜浮在水面”,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李子的质量大于瓜的质量B.李子的体积小于瓜的体积C.李子受到的重力大于瓜受到的重力D.李子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水的密度大于瓜的密度4.(2023·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用硬质塑料瓶、透明胶带、螺母、塑料管、容器和水等,制作如图所示的潜水艇模型(不计进排气管体积),然后将模型放入水中,使其上浮或下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模型漂浮于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B.向瓶中充气时,瓶内气体压强变大,模型将下沉C.从瓶中抽气时,模型会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将变小D.让原本在较浅处悬浮的模型下潜至更深处悬浮,应使瓶内的水先增加后减少5. (2023·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将兵乓球压入水底,松手后乒乓球上浮过程中经过位置1和位置2,最终在位置3静止,如图所示。
则乒乓球()A.在位置1时处于悬浮状态,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B.从位置1至位置2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大C.从位置1至位置2的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逐渐变大D.在位置3时受到的浮力小于在位置1时受到的浮力6.(2023·四川巴中·统考中考真题)在传统农耕文化中,劳动人民一般采用“盐水选种”的方法挑选种子,如图所示。
中考物理—浮力类问题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1.水平桌面上,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
现将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烧杯中,待物块静止时,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
则()A.甲烧杯中物块受到浮力较小B.甲、乙两烧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C.向甲烧杯中缓慢加盐,物块受到的浮力一直增大D.向乙烧杯中缓慢加水,物块受到的浮力一直减小【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物体在甲中下沉,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重。
在乙中漂浮,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重;因此甲杯中物块受到浮力较小,故A正确;B.物体在甲中下沉ρρ<甲物在乙中漂浮ρρ>乙物则ρρ>乙甲两杯中液面恰好相平,由p=ρgh可知,乙杯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故B错误;C.若向甲杯中缓慢加盐,则甲的密度增大,当甲的密度等于物块的密度时,物块悬浮,此时浮力等于其重力,当甲的密度.大于物块的密度时,物块漂浮,此时浮力等于其重力,因此向甲杯中缓慢加盐,物块受到的浮力不是一直增大,故C错误;D.在乙杯中漂浮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重。
向乙杯中缓慢加水,盐水的密度不断减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断增多,当盐水密度等于物体密度时,物体悬浮,物体受到的浮力仍等于物体重力。
当盐水密度小于物体密度时,物体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小于物体重。
物体沉入水底后,盐水密度继续减小,物体排开盐水的重力继续减小,物体受到的浮力也继续减小。
故物体受到的浮力先不变后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2.如图所示,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500cm 2,重为5N 的木块A 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 。
若绳子突然断了,待木块再次静止时,容器中水面将下降的高度是( )A .4.0×103mB .6.0×10-3mC .1.0×10-2mD .1.6×10-2m【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木块A 静止时,受到重力G ,浮力F 浮以及绳子的拉力F 拉,因为拉力方向为竖直向下,所以三者之间的关系为F G F =+浮拉带入数值得F 浮=5N+3N=8N由F 浮=ρ液g 排V ,可以得出-43N 10N /0gm k 1ρ⨯===⨯浮排33液810kg /m 8F V g 当绳子断了之后,由于F 浮>G ,所以物体将上浮,部分露出水面之后F 浮变小,直至F 浮=G =5N 时,漂浮在水面上,此时由F 浮=ρ液g 排V ,可以得出''33-435N 10kg /m 10N /g5m k 10F V g ρ===⨯⨯浮排液 前后排水体积的减小量即为下降部分水的体积V =排V -'V排=3×10-4m 3所以水面下降的高度43342310m = 6.010m 50010mV H S ---⨯=⨯=⨯ 故选B 。
中考物理:浮力能力技巧训练

F浮 <G物 F浮 <G物
分析“关键词”,回顾“物理知识”:
本章练习
m物=200g
V物=300cm3
1. 小球质量是200g,体积是300cm3。把它浸没在水中,放开手后,小球将 (
)
A.沉入水底
B.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
C.悬浮水中
D.无法确定如何运动
思路2 比较
物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 的大小关系
物体的密度 水的密度
浮力 F浮=G排=m排g =ρ水V排g =1.0×103kg/m3×3×10-4m3×10N/kg
F浮 >G物
=3N
分析“关键词”,回顾“物理知识”:
本章练习
m物=200g
V物=300cm3
1. 小球质量是200g,体积是300cm3。把它浸没在水中,放开手后,小球将 (B )
A.沉入水底
B.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
本章练习
1. 小球小质球质量量是是202000gg,,体体积积是是330000ccmm3。3。把把它它浸浸没在没水在中水,中放,开放手开后,手小后球,将小( 球)。将 ( )。
A.沉入水底
A.沉入水底
B.上B.上浮浮直直至至漂漂浮浮在在水水面面上上
C.悬浮水中
C.悬浮水中 D.无D法.无确法定确如定何如何运运动动
A.沉入水底
B.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
C.悬浮水中
D.无法确定如何运动
物体的浮沉取决于什么?
思路1 比较物体所受的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 思路2 比较物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大小关系
本章练习
1. 小球小质球质量量是是202000gg,,体体积积是是330000ccmm3。3。把把它它浸浸没在没水在中水,中放,开放手开后,手小后球,将小( 球)。将 ( )。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精编-《浮力》

力学中考复习专题<三>——浮力考点一:浮力1、方向:总是_______________。
2、浮力产生的实质:浸在液体里的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____________。
3、浮力计算的方法:①.称重法:____________;②.压力差法:_________________;③.平衡法:____________;④.阿基米德原理法:_________________。
4、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跟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有关。
考点二:浮沉条件及其应用1、判断物体的浮沉条件是:当F浮>G物时,物体_____________;当F浮=G物时,物体_______或_______。
能进行判断。
)2、潜水艇的原理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____实现上浮和下潜。
(排水量(m排):指轮船_________时排开水的__________。
)附:漂浮问题“五规律”: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
☆优化训练直击考点1、一艘轮船的排水量是104t,从东海驶入长江,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_,船体会__________(填“上浮”或“下沉”)一些。
2、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个铁球,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1.9N,把铁球浸没在水中时,铁球受到浮力是4.9N,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3、某条小河,河底布满鹅卵石,在河水中游泳的人由深水区走向浅水区的过程中,以下体验和分析合理的是()A、脚越来越疼,是因为河底对人休的支持力越来越大B、脚越来越疼,是因为人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C、脚不疼,是因为人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小D、脚不疼,是因为河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大4、一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铁块从图(甲)所示的实线位置(此时该立方体的下表面恰与水面齐平)下降至图中的虚线位置,则图(乙)中能正确反映铁块所受水的浮力的大小F 和铁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关系的图像是( )5、“094型”潜艇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潜艇,当它从深海中上浮而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它受到海水的()A.压强减小,浮力不变B.压强和浮力都不变C.压强减小,浮力减小D.压强增大,浮力增大6、有一木块,放入水中静止后,有1/4的体积露在水面上,若将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时,有3/5的体积浸入液体中,求液体的密度。
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浮力类问题的经典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
A.图甲中正方体为悬浮,浮力等于重力,图乙图丙中正方体为漂浮,浮力也与重力相等,又因为三个正方体完全相同,所以三个正方体所受的浮力相同,故A错误;
B.因为正方体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浮力与上表面的压力之和,因为物块A上表面的压力最大,物块B与物块C上表面压力均为零,所以物块 ,又因为三个正方体下表面面积相同,所以三个正方体底部受到的压强为 ,故B正确;
A.金属球所受浮力是6N
B.金属球的体积是100cm3
C.液体的密度是0.8g/cm3
D.金属球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是10N
【答案】C
【解析】
【分析】
【的压力为
由于对桌面增加的压力
则金属球排开液体的重力为
故金属球受到的浮力为
故A错误;
B.由甲、丙两图可得
由 得,对桌面增加的压力为
B.不受力F作用时,木块在液体中静止时处于漂浮状态,则由浮沉条件可知,木块A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将A压入液体的过程,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了,液面上升,深度h变大,根据p=ρ液gh知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将增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将A压入液体的过程,所受浮力大小随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增大而增大,重力不变,浮力和重力之差等于对A的压力F,所以力F不断增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V排= V=0.6V
则露出水面的体积为0.4V,即露出水面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0.4倍,故C正确;
D.将物块缓慢下压至浸没的过程中,物块这时受到重力、手的压力和水对物块的浮力,故D错误。
故选C。
9.某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漂浮在甲液体的液面上,但沉于乙液体中.利用这个信息可得( )
A.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小于甲液体的密度
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复习-浮力类问题练习题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1.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分别盛有相等体积的不同液体甲、乙。
取两块质量相同的橡皮泥,将一块橡皮泥撑开成碗状放入甲液体中,将另一块捏成球形状放入乙液体中,橡皮泥静止后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橡皮泥受到的浮力 F 甲=F 乙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液甲<p 液乙C .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D .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p 地甲>p 地乙【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 .橡皮泥在甲液体中漂浮,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 甲=G ,橡皮泥在乙液体中悬浮,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 乙=G ,所以F 甲=F 乙,故A 符合题意;B C .两个相同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分别盛有相等体积的不同液体甲、乙,当放入橡皮泥后,液面仍然相平,说明橡皮泥排开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是相同的,由于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 甲=F 乙,则=V g V g ρρ甲乙甲排乙排=ρρ甲乙液体甲、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 gh ρ甲甲液甲=p gh ρ乙乙液乙由于=ρρ甲乙,=h h 甲乙所以=p p 液甲液乙,故B 、C 错误; D .容器对面的压强分别为G G F p S S +==液甲甲容地甲G G F p S S+==液乙容乙地乙 由于液体甲、乙的体积相同,密度相同,所以液体甲、乙的质量相同,重力也相同,所以p p =地甲地乙故D 错误。
故选A 。
2.如图所示,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500cm 2,重为5N 的木块A 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此时绳子的拉力为3N 。
若绳子突然断了,待木块再次静止时,容器中水面将下降的高度是( )A .4.0×103mB .6.0×10-3mC .1.0×10-2mD .1.6×10-2m【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木块A 静止时,受到重力G ,浮力F 浮以及绳子的拉力F 拉,因为拉力方向为竖直向下,所以三者之间的关系为F G F =+浮拉带入数值得F 浮=5N+3N=8N由F 浮=ρ液g 排V ,可以得出-43N 10N /0gm k 1ρ⨯===⨯浮排33液810kg /m 8F V g 当绳子断了之后,由于F 浮>G ,所以物体将上浮,部分露出水面之后F 浮变小,直至F 浮=G =5N 时,漂浮在水面上,此时由F 浮=ρ液g 排V ,可以得出''33-435N 10kg /m 10N /g5m k 10F V g ρ===⨯⨯浮排液 前后排水体积的减小量即为下降部分水的体积V =排V -'V排=3×10-4m 3所以水面下降的高度43342310m = 6.010m 50010mV H S ---⨯=⨯=⨯ 故选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力》一、选择题1.用细绳连在一起的气球和铁块,恰能悬浮在盛水的圆柱形容器内如图所示位置,若用力向下轻轻拨动一下铁块,则气球和铁块的沉浮情况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将()A.下沉,变大B.下沉,变小C.上浮,变小D.悬浮,不变2.将一方形木块(体积为V水)放于水中,再将一方形冰块(体积为V冰)放于木块上,静止时水面正好和木、冰交界面共面(如图),已知水、冰、木密度之比为10:9:8,则V冰:V木为(说明:图中冰块、木块大小不具暗示意义)()A.9:8B.8:9C.1:8D.2:93.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丁4个小球,分别静止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如图所示,则这4个小球在水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A.只有甲球B.只有甲、乙、丙球C.甲、乙、丙、丁四个球都受浮力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4.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后,在乙容器内放入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内放一个小球悬浮在水中,此时,甲、乙、丙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B.三个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不相等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将上浮5.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体积相同的A、B两个实心小球放入甲液体中,两球沉底;放入乙液体中,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球A的质量小于小球B的质量B.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C.在甲液体中小球A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小球B对容器底的压力D.小球A在甲液体中排开液体的质量大于在乙液体中排开液体的质量6.在下图所示的甲图中,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
图乙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
若不计水的摩擦力,则可算出该石料的密度为()A.2.8×103kg/m3B.2.3×103kg/m3C.0.6×103kg/m3D.3.2×103kg/m37.(多选)如图a、b、c三个实心小球,其中a与b质量相等,b与c体积相同;将三个小球放入水中静止不动时,a球漂浮、b球悬浮、c球沉底.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它们在水中的体积关系是:Va<Vb=VcB.它们的重力关系是Ga=Gb>GcC.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a<ρb<ρcD.它们所受的浮力关系是:Fa=Fb=Fc8.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烧杯,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的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9.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容器内盛有适量的A液体,乙容器内盛有适量的B液体.将同一个苹果先后放入甲、乙两个容器中,苹果静止后的浮沉状况及液体的深度如图所示.对图中情景分析正确的是()A.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B.苹果排开A液体的重力小于苹果排开B液体的重力C.A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D.苹果在A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苹果在B液体中受到的浮力10.有一个实心球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N.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A.5NB.7NC.14ND.12N11.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内装有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200g 的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所受浮力可能大于1.96NB.小球的质量可能小于200gC.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200cm 3D.水对烧杯底的压强可能减小12.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浸在水中的物体,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B.静止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C.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可能大于自身重力D.在水中向下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可能大于自身重力13.如图所示,以下四个关于“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现象中,压强P 1>P 2的是( )A .B .C .D .14.关于物体沉浮条件及应用实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所受浮力大小相同B.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吃水深度变大C.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的D.潜水艇靠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沉15.桌面上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中分别装有水和酒精,实心木球和实心铁球的体积相等,如图所示。
水、酒精、木球和铁球的密度分别为ρ水、ρ酒精、ρ木和ρ铁。
将木球放入水中、铁球放入酒精中,静止时木球和铁球所受浮力的大小分别为F 1和F 2。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若ρ木<ρ酒精<ρ水<ρ铁,则F 1>F 2B.若ρ木<ρ酒精<ρ水<ρ铁,则F 1<F 2C.若ρ酒精<ρ木<ρ水<ρ铁,则F 1=F 2D.若ρ酒精<ρ木<ρ水<ρ铁,则F 1<F 216.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物体甲和乙,体积之比V 甲:V 乙=2:3,将它们轻轻放入水中,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之比F 甲:F 乙=8:9,ρ水=1×103kg/m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物体都漂浮在水面上B .甲物体漂浮在水面上,乙物体浸没于水中C .乙物体的密度ρ乙=0.75×103kg/m 3D .乙物体的密度ρ乙=0.85×103kg/m3 17.如图所示,玻璃水槽中装有一定深度的水,一正方体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在水槽口下方设有固定的水平金属网.现缓慢向水槽中注水,使水槽内水面上升,直到水面与水槽口相平.则在注水过程中,木块下底面受到水的压力变化情况是( )A.先增大后减小B.先增大后不变C.先不变后增大D.一直增大18.(多选)在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盛有水的容器,木块用细线系住没入水中,如图甲所示。
将细线剪断,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且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木块受到水的浮力之比是5∶3B.甲、乙两图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小相等C.甲图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浮力之比是2∶5D.甲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小于乙图中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19.如图甲所示,物体A 的体积为V ,放入水中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V 1;现将一体积为V 2的物体B 放在物体A 上,物体A 刚好全部浸没在水中,如图乙所示.则物体B 的密度为( )A .水ρ21V VB .水ρ21-V V V C.水ρ12V V D.水ρ221V V V +D.若将乙杯中的盐水倒入甲杯中一部分,则甲杯中小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不变20. (多选)如图所示.在水平公路上,小汽车作匀速直线运动时与静止时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时对地面的压力小于静止时B .运动时对地面的压力等于静止时C .运动时与地面的摩擦力小于静止时D .运动时与地面的摩擦力大于静止时21.某物重为3.5N ,把它放在盛水的容器中,溢出的水重为2N ,则该物体受到的浮力( )A.一定是2NB.一定是3.5NC.可能是2.5ND.可能是1.5N22.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挂一铁球,当铁球露出水面2/3体积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 ;当铁球浸入水中1/2体积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N ,取下该铁球放入水中,铁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 )A.18NB.14NC.8ND.10N23.装有水的薄壁轻质柱形容器,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现将A 、B 、C 三个实心物体分别浸没水中(水没有溢出)。
发现放入A 物体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与容器对桌面压强增加量的比值最小;放入C 物体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与容器对桌面压强增加量的比值最大,则A 、B 、C 三物体密度满足的条件是( ) A.ρA >ρB ,ρA >ρC B.ρA <ρB ,ρA <ρC C.ρA >ρB ,ρA <ρC D.ρA <ρB ,ρA >ρC24.甲、乙两容器分别装有密度为ρ甲、ρ乙的两种液体,现有A 、B 两个实心小球,质量分别为m A 、m B ,体积分别为 V A 、V B ,密度分别为ρA 、ρB ,已知它们的密度大小关系为ρ甲>ρA >ρB >ρ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V A =V B ,将两球都放入甲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之比为1:1B.若V A =V B ,将两球都放入乙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之比为ρA :ρBC.若m A =m B ,将A 、B 两球分别放入乙、甲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之比为1:1D.若m A =m B ,将A 、B 两球分别放入甲、乙容器中,静止时两球所受浮力之比为ρB :ρ乙25.底面积为S 0的圆柱形薄壁容器内装有密度为ρ0的液体,横截面积为S 1的圆柱形物块由一段非弹性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如图甲所示,此时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T ;现将细线剪断,当物块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出液面,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物体的体积为g T 025ρB.物体所受的重力为23TC.液面下降的高度为g S S T010)(ρ- D.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减小了0S T 二、填空题26.物体a 、b 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以判断出它们的关系为ρa ρb (填“>”、“<”或“=”),若用a 、b 两种物质分别制成质量相等的实心物体甲和乙,然后将甲、乙用细线拴在一起压入水面以下,放手后,它将 (填“上浮”、“下沉”或“悬浮”).27.小华用测力计测得某物体的重力为10N ,把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0N ,则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为 N ;物体放入水中静止时它将处于 状态.28.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小球甲和乙,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是ρ甲∶ρ乙=1:2。
现将甲、乙两球放入盛有足够多水的烧杯中,当甲、乙两球静止时,水对两球的浮力F 甲∶F 乙=6∶5,两球的密度分别是 和 。
29.小胡同学在水槽中洗碗,一个大的瓷碗正漂浮在水槽中。
小胡用水槽中的水把碗装满,碗就会沉入水槽底部,此时碗所受到的浮力比漂浮时碗所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小”、“不变”),水槽中的水面将会 (选填“上升”、“下降”、“不变”)。
30.把体积为2.0×10–3m 3的物块放入水中,当它静止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1.6×10–3m 3,则该物块受到的浮力333)程中,台秤的读数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冰块熔化过程中,容器内液面将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台秤的读数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