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地下水有机污染研究进展

067.地下水有机污染研究进展
067.地下水有机污染研究进展

地下水有机污染研究进展

宋晓薇1,张立宏1,赵侣璇1

(1.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22)

摘要: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地下水的有机污染已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重视。本文

主要论述了地下水有机污染的状况,并对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来源、影响地下水有机污染物迁移转

化的作用与因素、地下水有机污染自然衰减和主动修复技术等进行了讨论。

关键字:地下水,有机污染,污染来源,降解机理

地下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饮用水源,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地下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对水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人类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各种有机废水的排放、生活污水管道滴漏、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下渗、地下输油管道的破裂、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等,都导致了地下水严重的有机污染。有机污染物不仅种类繁多,而且由于其在水中的浓度一般很小,不易察觉,例行的水质分析不易检出。而且,许多有机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具有“三致”作用。因此研究地下水有机污染状况,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监测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措施以及修复已污染的地下水,已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1地下水有机污染状况

1.1国外地下水有机污染状况

关于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的研究,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已广泛开展。1977年,美国缅因州Gray镇在饮用水井中发现8种以上人工合成有机物,从而导致16眼水井关闭。到1986年,美国饮用水井中至少检出33种有机化合物[1]。从污染范围来看,美国50个州均有微量有机污染的报道,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远远大于无机污染物的种类。1987年美国地下水中已发现了175种有机化合物[2]。美国地质勘探局(USGS)对全美农村地区1926眼生活饮用水井在1986~1999年间的检测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其中至少有一种VOCs检出的井为232眼,检出率为12%。

日本东京的地下水中于1974年首次发现有TCE存在。随后的调查表明,日本15个工业城市的30%的水井受到TCE和PCE的污染[3]。欧洲的地下水中广泛检出了农药,如莠去津[4]。日本的问题对于迅速工业化的其它亚洲国家来说同样存在,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问题会变得明显。

1.2国内地下水有机污染状况

在我国,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对京津唐地区地下水有机污染的初步研究表明,该地区地下水中有机物种类达133种[5]。最近的成果表明,我国地下水中的单环芳烃、卤代烃、有机氯农药污染已不容忽视[6]。根据1985年北京市高碑店污水系统污染综合防治研究报告,在北京市东南部污灌区浅水井和深水井中均检出有机物,其中,深水井中有机物58种,浅水井中有机物51种(如芳烃类、卤代烃类等)有害成分超标,其中不少是众所周知的致癌物(如三氯甲烷、苯等)。而且多年的地下水监测资料表明,地下水质受污染程度有逐渐扩大和加重的趋势。

山东淄博市大武水源地是我国北方一个特大型裂隙岩溶水源地,近几年来,由于齐鲁石化公司的三十万吨乙烯厂区位于大武水源地地下水的补给迳流带上,厂区内土层厚度小,防污性能差,

加上厂区污水排放管线、污水沟渠的泄漏以及跑、冒和突发性事故的发生等,使区内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石油类污染物的污染,部分水质已不符合饮用水标准[7]。

2地下水有机污染物及来源

2.1地下水有机污染物的来源

2.1.1有机物的天然来源

在天然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当含水层与含油层、煤系地层有着密切的水力联系时,地下水便存在相应的有机污染质。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地区的地下水中至少存在着痕量天然有机化合物,其中主要是腐殖酸,特别是在森林草原地区,尽管它本身对地下水的污染并不突出,但它可导致和增加重金属以及其它有机物质在地下水中的活动性[8]。

2.1.2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

氯代溶剂广泛应用于脱脂、干洗等现代工业中,对地下水质的威胁最大,普遍出现在城市地下水中。山东的小清河发育于济南市玉符河睦里庄闸,由于济南、淄博两市大量工业污水排入该河,致使水质遭受严重污染。但因沿河地区水源短缺,群众不得不靠小清河污水浇灌。在以往的工作中,在污灌区的地下水里检出56种有机物,其中致癌物和致突变物各11种,致畸物和刺激性物各8种[9]。

2.1.3城市垃圾填埋

在一些填埋场和堆放场,随着时间增长,场下的土壤对大部分有机污染物的吸附达到饱和,甚至过饱和,达到最大吸附容量后,污染物会沿着地下水流向作扇形扩散,从而造成地下水污染。有研究表明,在距垃圾场最近的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含量和种类最多,离1000m处仍然存在有机污染物。

2.1.4石化污染

在美国,空军基地地下水污染问题颇为典型[10]。地下水中发现的污染物几乎代表了所有主要工业副产品,包括金属、挥发性及半挥发性有机物、石油烃、农药、多氯联苯、石棉、放射性物质及其它无机物。最常见的有机污染物是石油烃和卤代溶剂,包括苯、甲苯、乙苯、二甲苯、三氯乙烯及有关溶剂。地下燃料储存罐泄漏是导致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2.1.5农用化学药剂的施用

农药也是一种全球性的地下水有机污染物。意大利在1988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农药莠去津是地下水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除草剂,其它农药如西玛津、灭草松等也在地下水中有不同程度的检出。在许多欧盟国家的水源中都检出了三嗪类农药,如莠去津(法、德、荷兰、挪威等)、灭草松(德、荷兰、瑞典)、2甲4氯(英、德、挪威、瑞典)[4]。亚洲地区使用的农药超过300种,日本是单位面积耕地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印尼、南朝鲜、印度、中国也是主要用户。但是,亚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几乎都未进行农药的常规监测[3]。在中国,河北平原浅层地下水中已出现了大面积的有机氯农药污染[11]。

2.2地下水有机污染物的分类

2.2.1溶解相液体(Non-NAPL)

这类污染物的特点是易溶于水,污染地下水后会随着地下水流动而迁移,不会在污染源积累,造成持久性的污染。主要包括从市政污水管道中泄露出来的污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中可过滤的部分和天然的有机物污染源。

2.2.2轻质非溶解相液体(LNAPLs)

LNAPLs主要是难溶于水的汽油类有机物:BTEX(Benzene,Toluene,Ethylbenzene,m,o,p-xylene)等单环芳烃,萘、蒽、菲等多环芳烃(PAHs),以及乙醇,MTBE(Methyltert-butyl ether)等汽油添加剂。这类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后,由于溶于水的部分较少,自身阻滞系数较高,因此不但会随着地下水流的方向迁移,还会在污染源处积累,造成长时间的污染。

2.2.3重型非溶解相液体(DNAPL)

包括有机溶剂如氯苯、三氯乙烯(TCE)、四氯乙烯(PCE)等密度比水大且不易溶于水的有机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后,由于比水重向下移动,会在纵向上形成一条较长的污染带,同时有部分污染物随着水流迁移,横向上也会形成一条较长的污染带,在地下水中形成大面积的污染。

3.地下水有机污染的修复技术

3.1污染物的自然衰减

土壤、水体对各种有机物有一定的自净作用,能消化降解部分有毒污染物。例如:PAHs和BTEX在地下水中的自然衰减,含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在浅层砂质含水层中的自然衰减,以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在包气带中的自然衰减等。

郑西来[18]等在大庆的研究表明:在原油渗透和降水淋滤作用下,石油绝大部分集中在0~30cm 深度的土壤表面,在50~70cm土层内几乎所有试验结果均达到或接近区域石油背景值。张俊[19]等的研究表明:在通常情况下,地表的石油污染主要积累在30cm以上的土壤中,下渗的最大深度为80cm,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石油在土壤复杂的水-岩相互作用和有机-无机组分的相互作用的认识不足,或实验模拟时对各种条件的设定进行了某些不合理的简化,使实验和现场的应用研究结果有较大出入。

3.2抽出-处理技术

抽出处理法(Pump&Treat)是治理地下水有机污染的常规方法。该方法根据大多数有机物密度小而浮于地下水面附近的特点,抽取含水层中地下水面附近的地下水,从而把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带回地表,然后用地表污水处理技术净化抽取出的水。为了防止大量抽水导致的地面沉降,或海水、咸水入侵,还得把处理后的水注入地下水中。此方法应用初期取得了良好成效,后来随着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种类的增多,这种方法的弱点日益显现出来。因为它能去除有机污染物中的NAPLs而对重非水相液体DNAPL的治理效果甚微。此外,地下水系统的复杂性和污染物在地下的复杂行为常常干扰此方法的有效性。例如,1994年对美国77个抽出处理系统的运行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只有8处是成功的,其余的69处均未达到净化目标[20]。

3.3渗透性反应墙技术

渗透性反应墙技术是一种原位修复技术,在地下水中设置一道填充有反应介质的可渗透性墙,污染地下水通过墙体时,污染物与墙体中介质发生反应从而去除。目前国内外渗透性反应墙技术研究最多的填充介质为零价铁,对有机氯溶剂污染,如TCE、PCE等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美国北卡罗来纳伊莉莎白城东南5km,地下水受到Cr6+和TCE的严重污染,1996年6月安装了一个长度为46m,厚度0.6m,埋深7.3m,使用450t铁屑作为反应介质,成功修复了被污染的地下含水层,其中,Cr6+由上游的10mg/L降为0.01mg/L,TCE由6mg/L降为0.005mg/L,该系统到现在为止十多年的时间内运行状况良好[21]。

3.4内在生物净化法

内在生物净化(Intrinsic Bioremediation)是依靠天然微生物来降解已经排放到地下的污染物。在该方法中,不需要加入电子接受体、营养物质或其它材料来激发天然微生物的降解性能。在许多情况下,这种内在生物净化作用是一种附加的常规治理技术。比如,在使用生物净化作用前必须清除那些对生物活动有毒性抑制作用的污染源。同样,可用常规的抽出—处理系统来降低地下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浓度,抽出—处理后浓度较低的有机污染物就可由内在生物净化作用去完成。尽管内在生物净化作用不涉及到现场人工控制,但它需要建筑设施和维护系统,比如通过污染区内的监测井来监测场地中污染物的分布和生物降解的标志化合物:溶解氧浓度、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pH值和营养物;通过污染区外的监测井来监测流入场地的污染物情况,确定是否应采用附加治理措施。

4.结语

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特别是在水资源紧张的今天,地下水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对地下水资源保护的不够重视,导致了种种地下水污染的问题。地下水污染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复杂性和危害性,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深入细致地开展了在地下水有机污染场健康风险评价方面的工作,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标准,我国也已开始这方面的研究,但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并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评价标准。并进一步加强地下水中典型有机污染物的衰减机理研究,努力开发并应用新的监测、治理技术。

参考文献

[1]Rail C D.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Source,Control and Preventive Measures[M].New York:Technical

Publishing Co.Inc.1989.

[2]Namocatcat,J A,Fang,J,Barcelona M J.etal.Trimethylbenzoic acids as metabolite signatures in the biogeochemical

evolution of an aquifer contaminated with jet fuel hydrocarbons[J].Journal of Contaminant Hydrology,2003,67:177~194

[3]Hirata T,Nakasugi O,Yoshioka M.etal.Groundwater pollution by volatile organochlorines in Japan and related

phenomena in the subsurface environment[J].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2,25(11):9~16.

[4]刘丰茂.农药对地下水影响评价标准[J].世界农药,1999,(5):55~58.

[5]刘兆昌,张兰生,聂永锋等.地下水系统的污染与控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

[6]郭秀红,陈玺,黄冠星等.珠江三角洲地区浅层地下水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特征[J].环境化学2006,

25(6):798~799.

[7]徐绍辉,朱学愚.地下水石油污染的水力截获技术及其数值模拟[J]水利学报,1999,1(1).

[8]赵勇胜,曹玉清.地下水的有机污染.工程勘察,1995,(1):28~31,42.

[9]张兰英,韩静磊,安胜姬等.垃圾渗沥液中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及去除[J].中国环境科学,1998,18(2):184~188.

[10]Gorelick S M,Freeze R A.,Donohue D etal.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Optimal Capture and

Containment[J].Lewis,Boca Raton,FL,Lewis,1993.

[11]郭永海,沈照理,钟佐等.河北平原地下水有机氯污染及其防污性能的关系[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6,

(1):40~42.

[12]李勇.有机污染物在土壤和地下水中迁移建模[J].农村生态环境学报,1994,10(3):64~68.

[13]胡枭,樊耀波,王敏健.影响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行为的因素[J].环境科学进展,1999,7(5):14~22.

[14]Bi E,Schmidt T C,Haderlein S B.Environmental factors influencing sorption of heterocyclic aromatic compounds to

soil[J].Environ.Sci.Technol,2007,41:3172~3178.

[15]Egusa N,Hirata T,Yoshioka M.etal.Remediation of groundwater contaminated by trichloro-ethylene using

groundwater extraction and effect of natural attenuation[J].IAHSAISH Publication,2005:433~438.

[16]蒋亚萍,陈余道,朱义年等.地下水中乙醇汽油溶解组分运移与生物降解的研究[J].水利学报,2009,7(4):878~884.

[17]Althoff K,Mundt M,Eisentraeger A,etal.Microcosm sexperiments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for natural attenuation of

contaminated groundwater[J].Water Research,2001,35(3):720~728.

[18]郑西来,荆静,席临萍.包气带中原油的迁移和降解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8,(1):35~37.

[19]张俊,陈家军,王红旗.数值模拟在土壤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1999,19(3):234~237.

[20]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Alternatives for Ground Water Cleanup[J].Washington D C:Academy Press,1994:315.

[21]USEPA.Long term performance of 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s using Zero-Valent Iron:an evaluation at two

sites[R].EPA/600/S-02/001,2002.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知识分享

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1.1.前言 地下水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如今,随着我国人口的迅猛增加和经济的法则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全国水资源量27940亿,其中地下水水资源量为8840亿,占总水资源量的1/3。在我国当前的用水结构中,地下水雄踞一端,占据了全国总供水量的20%,饮用水供水量的70%,农田灌溉水量的40%,工业用水量的38%,并且这种用水结构短期内不会改变。 然而,我国地下水体的保护.安全情况并不乐观,污染比较严重,并且呈现日益增加的趋势。所以我们有必要了解我国地下水污染概况,熟悉其污染途径和污染成因,从长远利益出发,坚持可持续发展,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让我过的水体结构更加科学,地下水更加安全,能够长远的造福人类。 1.2.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 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大幅度增长。近30年来,我国地下水的开采量以每年25亿的速度递增,全国有400个城市开采地下水。有些城市基本上是依靠地下水来满足对水资源的需求。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地下水水情通报(2005年度)》,2005年在具备系统统计数据的171个地下水漏斗中,漏斗面积扩大的就有65个,占到了统计数的38%,面积扩大了6736,仅河北沧州第Ⅲ承压含水层漏斗面积就扩大了2089,最大水位埋深达到10m。由此导致了湿地消失、植被死亡和土地沙漠化等严重的生态灾难,以及地面沉降、岩溶塌陷、海水入侵等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 目前,我国地下水污染呈现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城市到农村的扩展趋势,污染程度日益严重。全国195个城市监测结果表明,97%的城市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40%的城市地下水污染趋势加重;北方17个省会城市中16个污染趋势加重,南方14个省会城市中3个污染趋势加重。在一些地区,地下水污染已经造成了严重危害,危及到供水安全。例如,辽宁省海城市污水排放造成大面积地下水污染,附近一个村因长期饮用受污染的地下水,多数人患上当地未曾有过的特殊病症,造成160人因饮用受污染的地下水而亡;淮河安徽段近5000范围内,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浅层地下水面积仅占11%;由于地水的严重污染,淄博日供水量51万立方m的大型水源地面临报废,国家大型重点工程——齐鲁石化公司水源告急;在首都北京,浅层地下水中也普遍检测出了具有巨大潜在危害的DDT、六六六等有机农药残留和尚没有列入我国饮用水标准的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有机物。 地下水超采与污染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水污染造成的水质性缺水,进一步加剧了对地下水的超采,使地下水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地下水位的下降又改变了原有的地下水动力条件,引起地面污水向地下水的倒灌,浅层污水不断向深层流动,地下水水污染向更深层发展,地下水污染的程度不断加重。日益严峻的地下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自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1.3.地下水污染的途径 地下水污染途径指污染物从污染地进入地下水中所经过的路径。除了少部分气体,液体污染物,可以直接通过岩石空隙进入地下水外,大部分污染物会随补给地下水的水源一道进

我国水污染现状

水资源就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人们的生存离不开水。但就是饮用了被污染的水,人们就会产生疾病甚至死亡。据最精确的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5亿人患上经水传染的疾病,其中大约1000万人死于非命——每三年的死亡人口相当于一个加拿大的人口。 我国水资源概况:我国大小河川总长42万公里,湖泊7、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0、8%,水资源总量28000亿m3,人均2300立方米,只占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居121位,为13个贫水国之一。目前中国640个城市有300多个缺水,2、32亿人年均用水量严重不足。我国污水、废水排放量每天约为1×108m3之多。水污染现状更就是触目惊心,一项调查表明,全国目前已有82%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77亿元。 城市水污染水现状 水源污染源于城市工业、生活污水排放。水利部水资源司与国家环保局的调查表明,1988年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达340亿吨,大量污水排入江河湖泊。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滦河、辽河、松花江七大水系,接纳了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的70%。昔日清澈见底的大运河,碧波疏影的秦淮河,许多河段现已变成浊流泛臭的“黑水河”。俗有“东方威尼斯”美誉的苏州河,“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质变坏,七十年代鱼虾绝代,八十年代洗不净马桶盖”。城市废水污染了江河,也危及城市自身。全国目前有381座城市面临水污染威胁。以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为例,该市每天排出五百万吨污水(不包括电厂冷却水),其中工业污水占80%、由于这些废水、污水基本上未得到处理即流入苏州河,致使苏州河早已成为污水河。专家们指出,照此下去,不久黄浦江也将成为污染江。 农村水污染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此带来的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过去,我们一直把环保工作重点放在大中城市,而忽视了占全国总面积近90%的广大农村。从而致使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恶化,而水污染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呈现出迅速恶化趋势,生活污水直排、随处泼洒。由于农村地区的居民居住分散,不可能对生活污水进行统一处理,所以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呈上升趋势。关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我们以河北省为例,就对河北省20个自然行政村的调查来瞧:在生活用水方面,除了与中心城市相邻的极少数村外,90%的村子无集中处理生活用水的公共设施,35%的村子还无实现集中供水。这一突出问题,在全国其她农村地区也普遍存在。目前,我国农业每年的化肥使用量已经超过4000万吨,而利用率却只有30%—40%。农药的年使用量达120万吨以上,其中10%—20%附在植物体上,其余都散落在土壤与水中。并且,农药化肥与地膜的使用量有逐年大幅提高的趋势这些都将对水体造成严重的危害。据调查,养殖一头牛产生的废水超过22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养一头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并且,近年来畜禽养殖业从农户的分散养殖转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畜禽类的污染面明显扩大。据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23个省市的调查,90%的规模化养殖场没有经过环境影响评价,60%的养殖场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相关的屠宰场、孵化场往往直接将动物血、废水、牲畜的粪便、蛋壳等倾倒入附近的水体,导致大量的N、P流失与河道的水体变黑,富营养化严重。以上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我国农村有近7亿人的饮用水中大肠杆菌超标,1、7亿人的饮用水受到有机污染,而且,由于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研究进展.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研究进展一、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研究进展目前人们对污染物在土壤及地下水中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一是通过室内土柱试验和野外大田试验进行实测模拟分析,二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模型模拟来预测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以便采取控制措施,使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受影响的程度降为最低。根据污染物在土壤及地下水系统中的迁移途径,研究者分别从表层土、含水层及非饱和带3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一)污 染物在表土层中迁移转化的研究表土层污染物主要有无机废物污染及有机废物污染,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上述各种污染物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尤其是重金属、化肥和有机农药方面的研究受到农学家们的高度重视。学者们对于污染物在土壤作物系统的吸附、迁移、转化、归宿和分布规律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由于土壤环境的复杂多样性,而且污染物的种类、污染途径、污染物与环境各要素作用机理不同,因此对各种类型的污染必须分别研究。1污染物在表层土中迁移 转化研究由于表层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微生物,使得各种污染物在其中发生了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反应。考虑到表土层比较薄,国内外大多都采用黑箱模型来描述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对于内部机理的研究成果较少。如美国的Jury(1971在砂土中拌盐用灌水入渗淋溶试验观测溶质在均匀土壤中的迁移规律; Jay nes(1991在野外进行了漫灌条件下Br -离子的示踪试验;Ellsworth(1996在露天试验场进行了微区试验,研究了Br -、Cl -、NO 3 -随水流在非饱和土壤中的运移规律。近年来,土壤学家借助于室内外模型试验,正在确定土壤的环境容量,美国等发达国家正在进行表土层的灰箱模型研究,如Geng等人将氮循环过程看作灰箱”进行土壤地下水系统的氮循环迁移模拟,并在不同区域范围和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了应用,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该模型由3个子模型构成,分别模拟硝酸盐迁 移过程中各个环节,即土壤中氮循环和硝酸盐渗出量模型、硝酸盐从土壤到含水层的迁移量模型、以及二者的耦合模型。2?污水灌溉引起的土壤污染问题污水灌溉 是解决水资源缺乏和污水资源化的重要工程措施,污水中大多含有比较丰富的有机物质,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分解,能为农作物提供可利用的氮、磷等多种养分,作物增产效果明显,但是由于污水中含有不同种类的污染物质,长期利用这种污水进行灌溉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壤环境的恶化。尤其是重金属污染,可在土

国内外除砷技术研究现状_1

---------------------------------------------------------------最新资料推荐------------------------------------------------------ 国内外除砷技术研究现状 国内外除砷技术研究现状康雅,李涛,高红涛 (郑州市自来水总公司,河南郑州 450007) 摘要: 本文介绍了砷对人体的危害,饮用水去除砷的重要性,着重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应对饮用水砷超标问题的策略以及常用除砷技术及其优缺点,最后展望了除砷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饮用水;除砷; MCL 标准;零处理策略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署的报道,自 1990 年起,全世界总人口净增了六亿,而人们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却日益枯竭。 水资源的枯竭大部分的原因直接来自水的资源污染,这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目前,全世界 43% 的人口其饮用水没有达到足够的卫生标准,而有 22 %的人口其饮用水的情况非常糟糕[1]。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用水量的增加,地表水的供应已常常满足不了需要。 人们不得不转向地下,寻找地下水资源。 然而地下水的过度开发,又引起一系列新的问题。 P. Bagla 在《科学》期刊中披露[2],印度和孟加拉国由于地下水的污染,产生了种种新的疾病,严重地威协人类的健康。 在孟加拉湾三角州地区,大约 3600 万的居民喝了被砷污染的 1 / 10

水而导致中毒。 最新一期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3],又专门报道了孟加拉国砷污染的严重情况,并且有科学家义务前往该地,进行调查研究。 世界各地不断有关于饮用被砷污染的水而导致中毒的报道。 这其中有亚洲的印度、孟加拉国、越南、泰国、中国的台湾、新疆、陕西、内蒙古,南美的阿根挺、智利、巴西、墨西哥,欧洲的德国、西班牙、英国,以及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国。 砷是一种有毒元素,其化合物有三价和五价两种,三价砷的毒性更大。 五价砷对大鼠、小鼠径口半数致死量为 100mg/kg,三价则为10mg/kg,相差 10 倍。 天然地下水和地表水都可能含有砷,除来源于地壳外,砷污染也来自农药厂、玻璃厂和矿山排水。 地下水含砷量高于地表水,砷可通过呼吸道、食物或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在肝肾、骨胳、毛发等器官或组织内蓄积,破坏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从而具有致癌作用[4] [5]。 欧洲、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实行饮用水的最高允许含砷质量浓度 10 g/L 的标准,美国环境保护协会(EPA)规定: 2006 年 1 月 23 日,美国所有地区均强制实行饮用水的最高允许含砷质量浓度 10 g/L 的标准[6]。 我国目前实行的饮用水最高允许含砷质量浓度 50 g/L 的标准,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全民健康意识的普遍提高,最近建设部

PRB在地下水污染修复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_邱锦安

PRB在地下水污染修复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邱锦安1,张澄博1,2,李洪艺1,2,张永定1,陈仲如1,林涛1,彭利群1 (1.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东广州510275;2.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地下水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严峻的环境问题。为保护地下水资源,采取有效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已迫在眉睫。PRB 作为原位治理领域中的新型技术,具有处理时效长、可同时处理多种污染物、运行费用低等优点。综述了PRB的结构类型、反应介质、反应机理和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PRB;原位治理;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X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74X(2011)13-0144-03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PRB in remediation of polluted groudwater QIU Jin-an1,ZHANG Cheng-bo1,2,LI Hong-yi1,2,ZHANG Yong-ding1,CHEN Zhong-ru1,LIN Tao1,PENG Li-qun1 (1.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China; 2.Guangdong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Processes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Guangzhou510275,China) Abstract:Pollution of the groundwater had became a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the world today.To protect the groundwater resources,taking effective prevention-control measures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was very urgent.As a new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treatment in situ,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 had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long processing ag e ing,simultaneous processing various pollutants,inexpensive operating cost and so on.Structure types,reactive medium,reactive mechanism,research progress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discussed generally in the paper.Some problems were analyzed,and the developing prospect was expected. Key words:groundwater pollution;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treating in situ;research progress 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生活、工业、农业等人为活动产生了大量污染物,不但引起地表水污染,还导致了地下水污染。据统计,我国超过50%的城市地下水污染较严重,大多数的城市地下水水质不断恶化[1]。在许多农村地区,由重金属引起的土壤污染也日趋严重[2]。土壤系统与地下水系统紧密联系,土壤污染也导致了地下水污染。 保护人类宝贵地下水资源和治理地下水污染已刻不容缓。相比传统的异位处理法(如抽出处理法),属于原位修复的可渗透反应墙(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简称PRB)技术无需外加动力,具有处理效果好、可同时处理多种污染物、处理时效长、运行费用低等优点。1998年美国环保署将其定义为:在地下安装活性材料墙体用来拦截污染羽状体,使污染羽体依靠自然水力传输,通过预先设计好的反应介质后,溶解的有机物、金属、核素等污染物被降解、吸附、沉淀或去除[3]。目前欧美发达国家普遍研究PRB 并将其商业化应用,而我国有关PRB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 1PRB系统及其反应机理 1.1PRB简介 PRB系统结构类型主要有两类:连续式可渗透反应墙(Continuous PRB)、漏斗-渗透门式反应墙(Funnel and Gate PRB)。连续式PRB结构比较简单,但它要设计得足够大,确保整个污染水羽体都能通过。而漏斗-渗透门式PRB将隔水漏斗嵌入隔水层中,引导污水流进导水门,汇集后经过含有反应介质的可渗透反应墙,就可进行污水修复了。漏斗-渗透门式PRB系统又可分为单通道系统和多通道系统。多通道又有并连多通道和串连多通道两类。当污染地下水羽较宽时,主要采用并连多通道系统处理;而对于不同类型污染物混合情况下的地下水处理,一般采用串连多通道系统。在实际应用时应根据场地、污染物、水流等特征采用结构合理的PRB系统。 在PRB系统构筑过程中,如何选取合理有效、费用低廉的反应材料是个关键问题。Blowes等[4]研究指出:高效的反应材料必须满足3个基本条件:(1)当污染地下水流经反应墙时,污染组分与反应材料之间应有一定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反应性;(2)处理区的反应材料应能大量获得,以确保处理系统能长期有效地发挥功用;(3)反应材料不应产生二次污染。PRB介质材料主要有零价铁(Fe0)、活性炭、沸石、粘土矿物、煤炭、离子交换树脂、硅酸盐、磷酸盐、高锰酸钾晶粒、石灰石、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双金属、微生物、轮胎碎片、泥煤、稻草、锯末、树叶、黑麦籽、堆肥以及泥炭和砂的混合物等[5]。目前,PRB技术反应介质采用最多的材料是Fe0,它可以加速污染物中的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的还原或分解,可以有效去除重金属,且取材容易、价格便宜。 PRB系统要在地下运行多年,对于污染成分复杂的地下水,单一的反应介质无法有效地去除这些污染物。选择 收稿日期:2011-05-19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5A30402004) 作者简介:邱锦安(1985-),男,在读硕士生,E-mail:qiujinan_sysu @https://www.360docs.net/doc/4613763358.html, 通讯作者:张澄博(1970-),男,博士,副教授,E-mail:eeszcb@mail. https://www.360docs.net/doc/4613763358.html, 广东农业科学2011年第13期 144

环境中砷污染治理的研究现状

环境中砷污染治理的研究现状 发表时间:2014-12-29T14:09:49.810Z 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7月中旬供稿作者:邹小丽 [导读] 环境中的砷污染给人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本文阐述了国内外砷污染的状况,总结了水体和土壤的砷污染治理的研究现状。邹小丽ZOU Xiao-li曰杨智末YANG Zhi-mo曰林鹏LIN Peng曰黄叔贤HUANG Shu-xian (广东工业大学华立学院,广州511325) (Huali College,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1325,China) 摘要:环境中的砷污染给人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本文阐述了国内外砷污染的状况,总结了水体和土壤的砷污染治理的研究现状。 Abstract: Arsenic pollution has caused great damage to human. In this article, the situation of arsenic pollution is expounded, theresearch status on treatment of water and soil which has arsenic contaminant is summarized. 关键词:砷;污染;水体;土壤 Key words: arsenic;pollution;water;soil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0-0290-02 0 引言 砷是一类有毒且具有致癌、致畸性的物质[1],环境中过量的砷和微量的砷长期暴露会对人体和动物产生危害[2]。近年来,地下水砷污染和土壤砷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受砷污染的水体和土壤的治理工作迫在眉睫。孟加拉、泰国、印度、越南以及中国等一些亚洲国家出现了严重的水体和土壤的砷污染状况。如:1991 年广东省某市357 人因饮用自来水,陆续发生急性中毒;2010 年8 月麻城市宋埠镇长塘村老河湾1 号帝主庙发生了十余人群体砷中毒事件等。 1 水体和土壤中砷污染的治理 国内外,含砷污染物或被砷污染的地区的治理和修复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依据砷污染物的类别、性质、状态和所处的环境不同,采用的处理方法和治理技术也不相同。从所处环境来讲,一般分为水体砷污染治理和土壤砷污染的修复。 1.1 水体系中砷的去除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排放到水体中的砷也随之增加,水环境中砷的污染日益严重。根据这些污染物的形态、性质,污染的程度的差异可采取不同的处理处置方法。 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产生的砷废水,这类废水易于收集,可以集中处理。处理此类污废水的主要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或者是物理化学生物的结合方法。如:沉淀法、浮选法、膜分离技术、离子交换法、吸附法、催化氧化法等。 大面积且难于收集的废水或已受污染的自然水体,此类水的面积比较广,涉及到环境中其他的事物,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来治理比较难以实现。对于这类污废水最常用的是生物技术法和植物修复法。生物技术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菌种培养产生的物质,与砷结合,产生絮凝、沉淀,再分离,去除砷污染。植物修复法主要是利用植物对水体中的污染物的吸附、吸收等作用,达到环境修复的目的。 1.2 土壤砷污染的治理与修复性质不同、用途不同、污染程度不同的土壤,其修复的技术和方法也不相同。常用土壤砷污染治理修复技术有以下几种[3,4]:固定、稳定化技术、土壤淋洗技术、原位电动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等。固定、稳定化技术成本低,但是材料固化剂的大量使用会破坏土壤的结构,因此,该技术不适用于大面积的土壤修复。土壤淋洗技术用淋洗液淋洗,此方法容易引起某些营养元素的淋失和沉淀,因此,该方法适用于面积小的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治理。 上述的土壤砷修复技术各有优点,但使用这些方法后均会对土壤环境照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微生物和植物本身就是来源于大自然中,能与大自然和谐发展。近年来,国内外的环境工作者发现了这一有利优势,在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生物修复主要是以微生物为材料来净化环境。植物修复是利用植物对土壤中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吸收、累积作用,来移除土壤环境中的污染物,是一种经济环保的环境污染修复方式。 2 植物修复 与环境处理方式、方法、技术相比,无二次污染是植物修复的最显著也是最重要的特点,且植物修复的操作容易、简单,成本费用低,还有美化环境和保护环境的功能,是环境友好型污染物修复技术。具体的有:淤它在去除环境污染物的同时,不仅能维持微生物的活性,保持土壤结构,不破坏生态环境,还可以改善和改良土壤的结构和性质,增大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地本身的生产能力,此外,还具有防止水土流失、扩大绿化面积、美化生活环境的作用。于投入成本低。植物修复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易于管理,所需财力、人力、物力投入相对较少,可以提取回收贵重金属,植物也可以资源利用,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盂适用范围广。用于减少和去除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同时,还可以净化和美化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周围受污染的大气和水体。 20 世纪90 年代,中国在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的理论研究方面就取得了的进展。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了一些重金属方面的植物修复技术,如砷、铜、镉、锌等污染物的植物修复技术。尤其是建立了多个污染物的植物修复示范点,这推动了我国植物修复事业的发展。已有一些植物修复技术上的成功案例,使我国的植物修复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3 砷的植物修复 植物体能够吸收砷,并且在体内积累,土壤环境和水体环境中的含砷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到植物对砷的吸收和积累[5]。近年来,关于植物修复砷的研究越来越多,在美国、中国和泰国等国家还发现了一些能超富集砷的植物。超积累植物是指植物修复过程中所利用的能超量吸收和累积重金属并将其转移到地上部分的特殊植物[6]。它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比普通植物高出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一般情况下,植物中砷含量变动范围为0.01耀5mg·kg-1,但关于砷的超累积植物,其地上部分的砷含量可超过1000mg·kg-1[7]。Ma 等[8]在美国佛罗里达州中部发现了一种植物-蜈蚣蕨,能超富集砷。他们在实验室栽种蜈蚣蕨,培养6 周,其羽片中砷的含量达到了22630伊10-6。陈同斌等、韦朝阳等[9]在中国湖南也发现了砷的超富集植物-蜈蚣蕨和大叶井口边草。目前,还发现了很多植物能够很好的富集砷,比如:匍茎翦股颖、蒙塔那菊、蓼车、狗牙草等[10]。砷的植物修复为环境中砷的去除提供了另一种绿色可行的方法和技术。 参考文献: [1]Tseng W P, Chu H M, How S W, et al. Precalence of skincancer in an endemic area of chronic arsenicism in Taiwan [J]. NatlCancer Inst, 1968, 40(3):453-463. [2]Golub M S, Macintosh MS, Baumtind N. Developmental andreproductive toxicity of inorganic arsenic:Animal studies and

我国水污染现状

我国水污染现状

我国水污染现状 一、水源的污染 水利部统计,2003 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640亿吨。其中海河、辽河、黄河、淮河污染最为严重,地下水水质有恶化趋势。而全国农村中约有6300 多万人饮用高氟水,200万人饮用高砷水,3800 多万人饮用苦咸水,1.9亿人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 国家环保总局最近发布的地表水水质报告表明,七大水系中珠江水系总体水质较好。而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局长李清代表强调,虽然珠江干流的水质都能达到国家Ⅱ类、Ⅲ类水质标准,但水环境污染的问题仍不容忽视。“突出的污染问题在城市河段,由于工业发展较快,像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城区附近的珠江支流问题相对突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 3 月23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2005—2006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 会议听取了发展改革委关于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的汇报。会议认为,解决农村饮水困难,对于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的健康水

平,促进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中央和地方加大工作力度,解决了6000 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深受群众欢迎。制定并实施“2005—2006年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再解决20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很有必要。会议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一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要编制好分阶段工程规划,适度集中工程建设区域,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饮水安全问题。二要防治并重,综合治理。水源地保护要与水质处理相结合,特别要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严格监控化肥、农药的使用,水源地附近要禁止发展高污染工业,防止和逐步减轻对农村饮用水源的污染,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三要因地制宜,建管并重。要合理选择饮水工程的建设形式、规模和标准,强化项目管理,建立产权明晰、责权统一的农村饮水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实现农村饮水工程的良性运行。四要增加投入,确保工程所需资金足额、及时到位。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监测所进行的饮用水监测显示,水质量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全国

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与治理

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与治理 摘要:地下水在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中都具有重大作用,而我国地下水污染状况日渐恶化,我国的治理工作的开展起步较晚。本文旨在分析当前我国地下水污染整体状况、地域分布特点、污染原因并探讨我国地下水污染的治理措施,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与意见。 关键字:地下水污染,治理措施 The situation and control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 in China Abstract:Groundwater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hile the pollution of groundwater in China is worsening day by day.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groundwater pollutionin China,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causes, and measures to control will b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Some effective suggestions will be put forward. Keywords: Groundwater pollution, pollution treatment 1 引言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资源价值、环境价值。数十年来,随着工业、农业、城市建设的发展等人类活动的增加,我国地下水大范围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地下水污染对人类生活、社会生产、生态系统都有着极大的危害,比如以受污染的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水源的地方出现“癌症村”等现象。所以,分析我国地下水污染的现状、开展全国性的地下水污染治理工作已经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 2地下水资源和地下水污染概述 2.1 我国地下水资源 地下水广义上是指埋藏和运动于地面以下各种不同深度的土层和岩石孔隙、裂隙、洞穴中的水。狭义上是指浅层地下水,即第一个隔水层以上的重力水。地下水是自然界水体的组成部分,也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地下水天然资源约为8288亿立方米/年,占我国水资源总量的30%左右,能够直接利用的地下水资源为2900亿立方米/年。我国地下水资源地域分布不均,总体上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 健康的地下水环境自身组织结构稳定、物质循环良好、能量流动守恒,拥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和修复功能。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及城市发展建设、国土开发、农林业、畜牧业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地下水具有巨大的资源价值和环境价值。

中国水污染状况调查报告-2019年范文

中国水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如果把2019年冬天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作为起点,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水污染高发期,那么今年夏天的这一系列事件,则正式表明中国踏入了水污染密集爆发阶段。 形势危急,国家环保总局使出了权限所能允许的最大行政处罚权流域限批,誓言要铁腕治污,在下半年实施环保五大战役。然而,本来就处于弱势的环保部门能否在这次战役中打一场漂亮的攻坚站,却是我们一直担心的问题。 2019年的夏天,注定是让国家环保总局各级官员难熬的一个夏天。 沉默无言了数年的蓝藻,终于在5月29日全面爆发,太湖水美的歌谣一去不返,无锡城中家家水臭,人人自危。 紧接着,时间刚跨进6月份,安徽巢湖上的蓝藻也蠢蠢欲动起来,西半湖出现了小面积井喷,而一直被视为净土的东半湖也露出了点点痕迹。安徽省××局下发通知,巢湖可能面临蓝藻暴发。 7月2日至4日,江苏省沭阳县自来水停水44小时,而原因是来自上游的不明污染团。 如果把2019年冬天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作为起点,标志着中国进入了水污染高发期,那么今年夏天的这一系列事件,则正式表明中国踏入了水污染密集爆发阶段。 形势危急,国家环保总局使出了权限所能允许的最大行政处罚权流域限批,誓言要铁腕治污,在下半年实施环保五大战役。然

而,本来就处于弱势的环保部门能否在这次战役中打一场漂亮的攻坚站,却是我们一直担心的问题。 现状:哪里还有干净之水 你家的水臭不臭,在那段蓝藻困扰无锡城的时间里,这句话无疑是出现频率最高的问候语。 5月29日傍晚,家住无锡市震泽新村的宗先生刚打开水龙头,一股难闻的臭味就扑面而来,他以为是水没放干净,就再等了一会,可臭味还是久久不散,开始还以为是毛巾没有洗干净呢。于是,我就用香皂多洗了两下,没想到洗后毛巾更加臭了。宗清波用脸盆盛了满满的一盆自来水,不一会整个厨房间里飘散着一阵阵臭味。这味道和我们在太湖边闻到的蓝藻味很像啊。宗清波的妻子惠赛娟不禁疑惑起来。 的确,这次的罪魁祸首就是在太湖里疯狂生长的蓝藻。太湖蓝藻问题由来已久,几乎每年夏季都会小面积爆发,不过问题并不严重,一两天就会过去,从未给生活用水带来任何困难。然而今年的情况却有些特殊,持续的高温,以及长久的东南风向,使得这次的蓝藻生长占具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也让无锡成了爆发的中心地带。 在无锡市城市饮用水取水口区域,水面漂浮着厚厚一层蓝藻,腥臭味随风迎面扑来。远远望去太湖湖面呈碧绿色,让人联想到浓稠的绿色油漆,蓝藻中还不时伴有死鱼的尸体,记者随便抛了一个石子,沉降得很慢,蓝藻就像一层厚厚的棉被覆盖着水体。

地下水砷污染与修复

地下水砷污染分析及修复 摘要 地下水砷污染是全球饮用水的主要威胁之一,目前全世界有超过一亿人受砷污染地下水问题的困扰。深入研究地下水砷污染的形成机制,对预测地下水中砷的分布及解决地下水砷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和改良的物理化学修复方法以及现在生物学基础上兴起的生物修复方法都为砷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关键词:地下水;砷污染;修复 第一章地下水砷污染分析 1.地下水砷污染状况 目前, 由于各国的生活水平和技术的差异, 饮用水中砷的安全标准也就有所不同。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93年将饮用水中砷的标准降低为10ug/ L 。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 在2006年 1 月将饮用水砷的标准从50 ug/ L 降低到10 ug / L, 欧盟将饮用水中砷的标准确定为20ug/ L, 而发展中国家饮用水中砷的标准一般为50 ug/ L。但是, 在全球地方性砷中毒地区, 地下水砷的含量远远超过该地区饮用水中砷的标准。据英国地质调查局报道,孟加拉国地下水砷污染面积达150000km2,该地区人口为3000万,地下水质量浓度为015~2500 ug/L,最高砷含量是该国饮用水砷标准(50 ug/L)的50倍。印度中心地下水部调查,印度孟加拉邦地下水砷的质量浓度为10~3200 ug/L,污染区面积为23000km2,总人口为600万。Welch等研究美国内华达州南部卡尔森沙漠地带地下水时,发现该地区地下水砷质量浓度达到2600 ug/L。Smedley等对阿根廷Chaco-Pampean 平原地下水进行研究时发现该地区地下水砷质量浓度为110~5300 ug/L,同时测得有些沉积物孔隙水的砷质量浓度高达7500 ug/L。在中国,地下水受到砷污染的地区有台湾、山西、新疆、内蒙古等。20世纪60年代台湾地区出现黑脚病,Kuo等对该地区地下水水样进行测试,得出地下水砷质量浓度为10~1800 ug/L。20世纪80年代在新疆发现了砷中毒问题。研究表明,该地区地下水砷质量浓度达1200 ug/L。Smedley等对内蒙古呼和浩特盆地地下水环境进行调查,该地区地下水处于强烈的还原环境,砷的质量浓度达1500 ug/L,同时所采地下水水样大部分(60%~90%)砷为三价As(Ⅲ)。在山西地下水污染最严重的是山阴县,研究表明,该地区地下水硫化氢气味较浓,砷质量浓度最高可达1530 ug/L。该地区的饮用水多取自地下水,地下水中砷的含量已远远大于国家规定的饮用水砷标准(<50 ug/L) [1]。

地下水污染现状及分布

地下水污染在我国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中,近一半的城区地下水污染呈加重趋势,并从点状污染有向带状和面状污染发展。一些大城市的中心地带和郊区的地下水排泄区,地下水污染最严重,部分城市浅层地下水已不能直接饮用。地下水污染表现为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的特点,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松辽平原、江汉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等地区。 《中国地下水污染状况图》以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为依据,将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质量现状与天然条件下的地下水质量“背景值”相对照,确定地下水污染超标组分,按照单要素评价与多要素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编制而成,反映了城市地下水污染程度和污染组分二方面内容。地下水污染程度分为污染严重、污染中等和污染较轻三级,反映的地下水污染组分包括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铅、砷、汞、铬、氰化物、挥发性酚、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等指标。 东北地区重工业和油田开发区地下水污染严重。东北地区的地下水污染,不同地区有不同特点。松嫩平原的主要污染物为亚硝酸盐氮、氨氮、石油类等;下辽河平原硝酸盐氮、氨氮、挥发性酚、石油类等污染普遍。 华北地区地下水污染普遍呈加重趋势。华北地区人类经济活动强烈,从城市到乡村地下水污染比较普遍,主要污染组分有硝酸盐氮、氰化物、铁、锰、石油类等。此外,该区地下水总硬度和矿化度超标严重,大部分城市和地区的总硬度超标。 西北地区地下水受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小污染较轻。西北地区地下水污染总体较轻。内陆盆地地区的主要污染组分为硝酸盐氮;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污染物有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铬、铅等,以点状、线状分布于城市和工矿企业周边地区。 南方地区地下水局部污染严重。南方地区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好,但局部地区污染严重。西南地区的主要污染指标有亚硝酸盐氮、氨氮、铁、锰、挥发性酚等,污染组分呈点状分布于城镇、乡村居民点,污染程度较低,范围较小。中南地区主要污染指标有亚硝酸盐氮、氨氮、汞、砷等,污染程度低。东南地区主要污染指标有硝酸盐氮、氨氮、汞、铬、锰等,地下水总体污染轻微,但城市及工矿区局部地域污染较重,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浅层地

中国水污染分布与水污染现状

中国水污染分布与水污染现状 China's water pollution distribution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water pollution 有人说,地球的颜色是绿色的,她孕育着生命,预示着人类的诞生和未来。Some people have argued that earth's color is green, and she breeds life, indicating that the human birth and future 如今,地球生态环境已被人类活动严重破坏。尤其是水的污染更为突出。Now, the earth's ecosystem has been serious destruction of human activities. Especially the pollution of water is more outstanding. 水是怎样被污染的呢?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自然的,一是人为的。火山爆发和干旱地区的风蚀作用所产生的大量灰尘落入水体而引起的水污染,这属于自然污染。向水体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各种废弃物,造成水质恶化,这属于人为污染。而人们通常所说的水污染主要是指后一种,而且也是最主要的。 The water is how to be the pollution? There are two main reasons: one is natural, one is artificial. The volcanic eruptions and dry areas wind erosion modulus of a large number of dust produced by the fall into water body of water pollution, this belongs to the natural pollution. To discharge a lot of untreated sewage and industrial waste water, all kinds of wastes, causing water quality deterioration, this belongs to the human pollution. And people usually say of water pollution is mainly refers to the one, and is the most important. 污染的水对人体的影响有很多不利的因素:人体中70%—80%是水分,因此长期饮用不良的水质,而导致体质不佳抵抗力自然减弱,则百病发生乃必然,再者长期累

地下水污染处理技术方法系统介绍

地下水污染处理技术方法系统介绍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我国地下水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地下水污染所带来的对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日趋显露。因此,加强对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和相应技术的开发就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客观上讲,我国目前在地下水污染调查及地下水污染物迁移转化模式方面做了不少基础性工作,但在具体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方面做的工作却不多,而国外,尤其是欧美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地下水点源污染治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且逐渐发展形成较为系统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归纳起来主要有:物理处理法、水动力控制法、抽出处理法、原位处理法。 1.1物理法 物理法是用物理的手段对受污染地下水进行治理的一种方法,概括起来又可分为: ①屏蔽法 该法是在地下建立各种物理屏障,将受污染水体圈闭起来,以防止污染物进一步扩散蔓延。常用的灰浆帷幕法是用压力向地下灌注灰浆,在受污染水体周围形成一道帷幕,从而将受污染水体圈闭起来。其他的物理屏障法还有泥浆阻水墙、振动桩阻水墙、板桩阻水墙、块状置换、膜和合成材料帷幕圈闭法等,原理都与灰浆帷幕法相似。总的来说,物理屏蔽法只有在处理小范围的剧毒、难降解污染物时才可考虑作为一种永久性的封闭方法,多数情况下,它只是在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初期,被用作一种临时性的控制方法。 ②被动收集法 该法是在地下水流的下游挖一条足够深的沟道,在沟内布置收集系统,将水面漂浮的污染物质如油类污染物等收集起来,或将所有受污染地下水收集起来以便处理的一种方法。被动收集法一般在处理轻质污染物(如油类等)时比较有效,它在美国治理地下水油污染时得到过广泛的应用。 1.2水动力控制法 水动力控制法是利用井群系统,通过抽水或向含水层注水,人为地改变地下水的水力梯度,从而将受污染水体与清洁水体分隔开来。根据井群系统布置方式的不同,水力控制法又可分为上游分水岭法和下游分水岭法。上游分水岭法是在受污染水体的上游布置一排注水井,通过注水井向含水层注入清水,使得在该注水井处形成一地下分水岭,从而阻止上游清洁水体向下补给已被污染水体;同时,在下游布置一排抽水井将受污染水体抽出处理。而下游分水岭法则是在受污染水体下游布置一排注水井注水,在下游形成一分水岭以阻止污染羽流向下游扩散,同时在上游布置一排抽水井,抽出清洁水并送到下游注入。同样,水动力控制法一般也用作一种临时性的控制方法,在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初期用于防止污染物的扩散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