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
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全)

第二章第二节个体心理发展理论(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二)维果斯基的发展观
(三)弗洛伊德的理论
(四)埃里克森的认知发展理论
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三章学习理论第二节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学派学习理论
第三章学习理论二、认知学派学习理论
小结:
第四章第一节知识学习
第四章知识与技能
第一节知识的学习(补充)
第二节技能的学习
第五章态度与品德
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含义及关系
第二节品德发展理论
第三节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第六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第一节问题解决
第六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第二节创造性
第七章学习动机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第七章学习动机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
第七章学习动机
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第八章学习策略
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
第二节典型的学习策略
第三节学习策略的训练与培养
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
第二节学习迁移理论
第九章学习迁移
第三节学习迁移与教学
第一节教学设计
第十章教学心理第二节课堂管理。
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

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建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取向;建构主义学习 理论的基本观点: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认知建 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与应用。
(三)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
六、技能的形成
学习动机的内涵.学习动机的分类;学习动机的作 用。
1.学习动机的实质及作用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学习动机的需要层次理 论;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期望一价值理论;成 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自我价值理论。
2.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
心理健康的实质.标准;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 题;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专题训练;咨询与辅导; 学科渗透。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十、心理健康及其教育
社会规范学习的含义与特点;品德发展的实质。
五、知识的学习
知识含义及其类型;知识获得的机制:陈述性知 识获得的机制;程序性知识获得的机制。
(一)知识及知识获得的机制
知识理解的类型;知识理解的过程;影响知识理 解的因素。
(二)知识的理解
知识的整合: 记忆及其种类; 遗忘的特点与原 因; 促进知识整合的措施; 知识的应用与迁 移: 知识应用的形式; 知识迁移的种类与理 论;促进知识应用与迁移的措施。
(三)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 (四)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五)心理发展的差异性与教育
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概述基本内涵发展阶段研究方法与原则(5原则7方法)教官理发系概念 学科性质研究内容 作用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与反思过程 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初创时期(1920以前)发展时期(1920~1960)成熟时期(1960~1980) 完善时期(1980以后)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第二章心理发展概述认知发展与教育中小学生人格、社会化发展与教育学生的个别差异个体的心理发展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小学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连续性与阶段性童年期少年期青年初期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注意个体差异学习准备状态抓住关键期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人格概述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教育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概念特征结构生物遗传、社会(家庭、学校教育、同辈群体)、个人主观因素认知差异性格差异认知能力的差异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早晚差异发展水平差异智力类型差异群体差异场独立型-场依存型冲动型-沉思型具体型-抽象型辐合型-发散型特征差异(奥尔波特、卡特尔)类型差异第三章学习理论学习理论学习概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派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的内涵学生学习的分类巴经典桑试误斯操作班社会苛勒-格式塔学派:完形-顿悟学习理论(可恶)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发布)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哦)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假信息)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学生中心的教学观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概念分类加涅奥苏贝尔其他学习水平分类(8)学习结果分类(5)学习要遵循的原则:准备律、联系律、效果律强化 VS 惩罚程序教学(小贩定错饭)普雷马克效应(祖母效应)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结构!有意义学习的条件!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第四章学习心理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学习迁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形成问题解决与创造性学习动机概述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概念成分分类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作用:耶克斯-多德森定律需要层次,成就动机,成败归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及其种类学习策略的训练与教学概念与特征分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概念及种类理论学习迁移与教学早起的迁移理论当代的迁移理论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理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产生式迁移理论、情境性迁移理论影响迁移的因素如何促进学生有效迁移知识学习的概念、分类、表征、类型知识学习的过程:获得(感知、理解)、保持、应用操作技能(形成阶段、培养途径)、心智技能(形成阶段、培养途径问题解决概述创造性及其培养过程策略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发现、理解、提出假设、检验假算法式、启发式概念特征影响因素创造性的培养态度与品德态度与品德的实质与结构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态度与品德的培养皮亚杰、科尔伯格第五章教学心理教学心理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评价设计分类(布卢姆):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教师为中心学生为中心(发现学习、合作学习、情境教学)个别化教学常模参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课堂管理概述课堂群体管理课堂纪律管理概念及功能目标影响因素(教师的领导风格、班级规模、班级性质、对教师的期望)概述以及分类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应对第六章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第六章心理健康概述学生心理辅导教师职业心理内涵心理评估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及目标(学会调适、寻求发展)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中小学常见的心理问题教师的职业角色心理(教师威信)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教师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教师的职业成长心理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认知特征人格特征(教学效能感)行为特征(教师期望效应)专家型教师VS 新手型教师教师成行的阶段与途径。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05
第五章 小学儿童的情 感与意志
06
第六章 小学儿童的品 德
目录
07 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人 际关系
08
第八章 个性及其倾向 性
09
第九章 小学儿童的自 我意识
010
第十章 小学儿发 展的基本理论
012 第十二章 教师心理
目录
013 第十三章 学习理论
015 第十五章 教学心理
014 第十四章 学习心理 016 附 幼儿心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师作为一份神圣的职业,正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的重视,吸引着众多有志于投身教 育事业的青年学子的目光。随着近年来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和教师招聘制度的完善,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充实到教师 队伍,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 绪论
学习导航
本章重点、考点 分析
强化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 小学儿童的注意、感 觉和知觉
学习导航
本章重点、考点 分析
强化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三章 小学儿童的记忆和想 象
学习导航
本章重点、考点 分析
强化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 小学儿童的思维
学习导航
本章重点、考点 分析
强化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五章 小学儿童的情感与意 志
学习导航
本章重点、考点 分析
强化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六章 小学儿童的品德
学习导航
本章重点、考点 分析
强化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七章 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
学习导航
本章重点、考点 分析
强化练习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八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
学习导航
本章重点、考点 分析
最新版读书笔记,下载可以直接修改
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

导图中,标红色①的是最重要的考点,标蓝色②的是次重要的考点,没有标记的是再次一级的重点。
没有在思维导图,但是在你的教材中有的知识,重要性再次之。
目录
教育心理学思维导图 (1)
教育心理学概述 (2)
心理发展与教育 (4)
学习理论 (9)
学习动机 (13)
学习迁移 (16)
知识的学习 (18)
技能的形成 (20)
学习策略 (22)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24)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25)
心理健康教育 (28)
教学心理 (31)
教师心理 (36)
教育心理学概述
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心理
教师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概述
基本内涵
发展阶段
研究方法与原则(5原则7方法)教官理发系
概念 学科性质 研究内容 作用
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与反思过程 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初创时期(1920以前)
发展时期(1920~1960) 成熟时期(1960~1980) 完善时期(1980以后)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二章
心理发展概述
认知发展与教育
中小学生人格、社会
化发展与教育
学生的个别差异个体的心理发展
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中小学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定向性与顺序性
不平衡性
差异性
连续性与阶段性
童年期
少年期
青年初期
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
注意个体差异
学习准备状态
抓住关键期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人格概述
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教育
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
概念
特征
结构
生物遗传、社会(家庭、学校教
育、同辈群体)、个人主观因素
认知
差异
认知能力的差异
认知方式的差异
表现早晚差异
发展水平差异
智力类型差异
群体差异
场独立型-场依存型
冲动型-沉思型
具体型-抽象型
辐合型-发散型
第三章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
学习概述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派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的
内涵
学生学习
的分类
巴经典
桑试误
斯操作
班社会
苛勒-格式塔学派:完形-顿悟学习理论(可恶)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发布)
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哦)
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假信息)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知识观
学习观
教学观
学生观
教师观
概念
分类
加涅
奥苏贝尔
其他
学习水平分类(8)
学习结果分类(5)
学习要遵循的原则:准备律、联系律、效果律
强化 VS 惩罚
程序教学(小贩定错饭)
普雷马克效应(祖母效应)
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结构!
有意义学习的条
件!
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
第四章
学习心理学习动机
学习策略
学习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动机概述
学习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概念
成分
分类
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作用: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需要层次,成就动机,成败归因,自我效能感
学习策略及其种类
学习策略的训练与教学
概念与特征
分类
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
概念及种类
理论
学习迁移与教学
早起的迁移理论
当代的迁移理论
形式训练说、相同要素说、
概括化理论、关系理论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产生式
迁移理论、情境性迁移理论
影响迁移的因素
如何促进学生有效迁移
知识学习的概念、分类、表征、类型
知识学习的过程:获得(感知、理解)、保持、应用
操作技能(形成阶段、培养途径)、心智技能(形成阶段、培养途径)
问题解决概述
创造性及其培养
过程
策略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发现、理解、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算法式、启发式
概念
特征
影响因素
态度与品德态度与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皮亚杰、科尔伯格
第五章教学心理
教学心理
教学设计
课堂管理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媒体设计
教学评价设计
分类(布卢姆):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教师为中心
学生为中心(发现学习、合作学习、情境教学)
个别化教学
常模参照评价
标准参照评价
课堂管理概述
课堂群体管理
课堂纪律管理
概念及功能
目标
影响因素(教师的领导风格、班级规模、班级性质、
对教师的期望)
概述以及分类
课堂结构与课堂纪律
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应对
第六章心理健康与教师职业心理
第六章
心理健康概述
学生心理辅导
教师职业心理
内涵
心理评估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辅导及目标(学会调适、寻求发展)
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中小学常见的心理问题
教师的职业角色心理(教师威信)
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
教师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教师的职业成长心理
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
认知特征
人格特征(教学效能感)
行为特征(教师期望效应)
专家型教师VS 新手型教师
教师成行的阶段与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