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冈上肌出口位的X线投照技术与应用_钟敏之
冈上肌出口位摄影方法的改良和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冈上肌出口位摄影方法的改良和临床应用价值分析发表时间:2018-06-27T13:04:42.19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5期作者:赖桂华[导读] 探讨冈上肌出口位摄影方法的改良和临床应用价值赖桂华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 621000 四川,绵阳【摘要】目的:探讨冈上肌出口位摄影方法的改良和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取50例患者作为本次案例。
按照随机数字法将50例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
两组患者由同一组医护人员以及相同设备拍摄冈上肌出口位影像资料。
常规组采取常规摄影方法;实验组采取改良与简化之后的摄影方法。
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一次拍摄成功率以及医师对成像的满意度。
结果:冈上肌出口位摄影方法改良后的一次拍摄成功率与成像满意度均显著优于传统方法,数据差异突出,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
结论:冈上肌出口位摄影方法的改良价值较高,能够更好的优化摄影效果,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值得推广普及。
【关键词】冈上肌出口位;摄影方法;技术改良;临床价值临床当中患者的肩部疼痛、活动受限以及上举或外展困难、Neer撞击试验结果为岩性时,有经验的临床医师便会申请采取肩关节正位和肩峰冈上肌出口位片的拍摄,从而保障患者的诊断结果更加准确[1]。
患者的肩部外伤中骨科医师普遍需要优先考虑肩关节骨折与脱位的问题,尤其是充分考虑肩关节脱位的方向,并且临床中开展冈上肌出口位的拍摄频率也在不断提升[2]。
对此,为了更好的提升冈上肌出口位的拍摄效果,本文以我院部分患者为例,围绕着冈上肌出口位摄影方法提出相应的改良技术,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总共选取50例患者作为本次案例。
50例患者均是因为肩关节疼痛和外伤而到医院拍摄肩峰冈上肌出口位影像。
按照随机数字法将50例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
冈上肌出口位投照方法及临床应用

冈上肌出口位投照方法及临床应用
肖正远;戴贵东;兰永树
【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
【年(卷),期】2011(26)2
【摘要】@@ 肩部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 主要由于肩袖损伤、肩关节外伤、退变等原因引起.肩袖损伤的发病率占肩关节疾患的17%~41%[1].肩峰撞击学说由Neer教授[2]于1972年首先提出, 他认为95%的肩袖撕裂是由肩峰下撞击所致.在放射摄影术中, 由于投照部位的组织相互重叠及图像显示范围的局限性, 肩关节正位片对病灶的检出率很低, 对局限性骨关节损伤、肩关节不稳定等均难以明确诊断[3], 易造成漏诊.笔者通过分析75例因肩部疼痛行肩关节冈上肌出口位及正位投照患者的影像对比资料, 对肩关节冈上肌出口位X线投照方法及其在显示肩关节结构, 诊断肩袖损伤、肩胛骨外伤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有一定的体会和认识, 现将个人经验介绍如下.
【总页数】2页(P226-227)
【作者】肖正远;戴贵东;兰永树
【作者单位】646000,四川,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646000,四川,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646000,四川,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22.743;R814.3
【相关文献】
1.肘关节斜位投照方法选择及临床应用价值初探 [J], 梁文华;钱立
2.冈上肌出口位的投照方法以及对肩袖损伤临床诊断的价值 [J], 张天成
3.冈上肌出口位摄影方法的改良及临床应用 [J], 连益民;孙天斌;陈代标
4.改良后冈上肌出口位投照方法的探讨及临床应用 [J], 马厚升;董振玲;刘京礼
5.冈上肌出口位X线片在诊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价值探索 [J], 凌志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冈上肌出口位摄影方法

冈上肌出口位摄影方法冈上肌出口位摄影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用于观察颅内和颅外血管的病变情况,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冈上肌出口位摄影时,需要严格掌握技术要领,以确保影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
下面将介绍冈上肌出口位摄影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进行冈上肌出口位摄影时,患者需要保持平躺位,头部稍微后仰,使颅底平行于X线探测板。
在确定好患者的体位后,需要调整X线管的位置,使其与患者的头部垂直,同时保持与颅底平行的角度,这样可以确保X线透射的准确性。
其次,冈上肌出口位摄影需要特别注意对曝光参数的设置。
在进行X线透射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体格和病情情况,合理选择曝光时间和曝光量,以确保获得清晰的影像。
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X线透射过程中的运动模糊,可以通过适当固定患者的头部和身体,或者配合使用透射辅助装置,来减少影像模糊的可能性。
另外,冈上肌出口位摄影还需要注意对造影剂的使用。
在一些情况下,需要对患者进行血管造影以获得更为清晰的影像,这就需要选择合适的造影剂,并严格掌握造影剂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最后,冈上肌出口位摄影的质量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进行X线透射后,需要对获得的影像进行仔细的观察和分析,确保影像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如果发现影像质量不佳,需要及时调整设备参数或者重复拍摄,以获得更为满意的影像结果。
总之,冈上肌出口位摄影是一项重要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冈上肌出口位摄影时,需要严格掌握技术要领,合理设置曝光参数,注意造影剂的使用,以及对影像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对相关医务人员有所帮助,提高冈上肌出口位摄影的质量和诊断水平。
肩关节冈上肌出口位在肩关节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肩关 节 冈上肌 出 口位 在肩关节撞 击综 合征诊 断 中的 应 用
梁卫 东①
【摘要 】 目的 :探讨肩关节 冈上肌出 1:3位在诊 断肩关节撞击综合 征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 院 2009年 一2011年 确诊为肩关节撞 击综 合征患者 4o例 ,分析其 冈上 肌出 口位的 x线平 片,依 据 Bigliani等人提 出的肩 峰分 型方法分类 ,并测量肩 峰 一肱骨头值 (A—H值 )。结 果 :经分类后 ,获得 I型肩峰 患者 7例 (17.5% ),II型患者 15例 (37.5% ),Ⅲ型患者 18例 (45.0% )。经测量 A—H值 可判 断 :肩峰下间隙 狭窄 患者 l7例 (42.5% ),肩关节骨质 增生患者 12例 (30.O% ),肱骨大结节硬化患 者 3例 (7.5% ),冈上肌肌腱钙化患者 8例 (20.0% o结论 : 在肩 关节撞击综 合征 的临床 诊断 中,冈上 肌出 口位 的 x线平片可 为肩峰分型及 临床 治疗方案 的选择提供依 据 ,肩关节 冈上肌 出 口位 在肩关 节撞击综 合征的临床诊断 中具有重要 价值 。
of acromion an d the selection of clinical therapy in diagnosis of SIS.Supraspinatus outlet plays an importan t role in diagnosis of SIS.
【Key words】 Subae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 Supraspinatus outlet; X—ray; Clinical diagnosis
浅谈冈上肌出口位片

浅谈冈上肌出口位片
适应症:肩关节外伤、骨性结构异常、关节炎、关节不稳(脱位或半脱位)、韧带钙化、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投照细节:1、体位:自然站立,双足略分开站稳,被检侧肩关节靠近探测平板自然下垂稍外展,身体冠状面与平板呈60°至65°夹角(保证受检侧肩胛骨与胸廓拉开),对侧手臂抱头;2、中心线:向足侧倾斜10°至15°经喙突摄入;3、摄片条件:SID:90cm或110cm,滤线器(+),AEC(—),80KV,8mAs。
照片显示:肩峰、喙突、肩胛骨体部投影成“Y”形,锁骨下间隙、肩峰下间隙、肩胛骨与胸廓间的间隙能清楚显示,肱骨头显示在“Y”形的中心。
肩关节冈上肌出口位x线投照在肩关节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0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0月 第3卷第19期在临床治疗中,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疾病属于肩关节病症之一,主要源于患者的肩峰下组织受到撞击后所导致的疾病症状,患者在从事肩部活动时影响肩关节活动功能[1]。
而一般情况下,患者在患有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疾病后,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肩关节活动障碍等症状,而老年群体中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疾病的发病率尤为高[2-3]。
为了有效提高老年患者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准确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主要采用X线投射和CT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检查分析,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以下是我院具体的分析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均为肩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选自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研究对象,120例患者中男65例,女55例,年龄20~65岁,平均(66.1±2.1)岁,将上述患者按照诊断方式不同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
上述患者均符合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标准,即在不同程度具有肩周疼痛现象,并且在肩关节冈上肌出口位X线投照在肩关节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张雄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放射科 湖南 长沙 410000)【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肩关节冈上肌出口位在肩关节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肩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120例,采用分组法进行研究,将120例患者按照诊断检查方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每组各60例,对单一组患者采用CT检查,对联合组患者进行CT和X线投射检查。
结果:120例患者中,经过检查对比可知,单一组患者使用CT检查,漏检率较高,而联合组患者在CT检查基础上采用X线投射检查后,漏检率降低为0%,准确率达到了100%。
结论:将冈上肌出口位的X线平片与CT检查相结合,在肩关节撞击综合征临床诊断中运用,能够有效提高肩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诊断检出率,同时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临床诊断运用价值比较高。
冈上肌出口位影像学检查方法ppt课件

图像分析方的喙突,下方的肩 胛骨体部和后方的肩峰构成, 肱骨头显示在“Y”的中心, 肩峰下间隙、肩胛骨和胸廓 间的间隙清楚的显示出来, 即可评定为图像质量良好; 反之,如肩胛骨投影形状与 “Y”差异较大,肱骨头没 有投影于“Y”的中心,肩 胛骨与胸廓部分或全部重叠, 各部分结构显示不清晰,则 评定为图像质量较差
冈上肌出口位影像学检查
1
肩关节的解剖
肩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 盂构成,是典型的球窝关节。关 节盂小而浅,边缘附有盂唇;关 节囊薄而松弛,囊内有肱二头肌 长头腱通过;关节囊外有喙肱韧 带、喙肩韧带及肌腱加强其稳固 性,唯有囊下部无韧带和肌加强, 最为薄弱,故肩关节脱位时,肱 骨头常从下部脱出,脱向前下方。 关节面大小相差较大,关节囊薄 弱松弛,连接它约有三条韧带和 肌腱,三角肌包裹在肩峰的三面。
8
9
4
由于冈上肌腱易受研磨、撞击、夹挤及本身因素,所以肩袖肌腱群中冈上肌肌腱退变 及最早肌纤维断裂发生率最高,中老年人及从事体力劳动者冈上肌腱退行性变化基础上常 呈部分撕裂,当一次无准备之外展位急速内收上臂时或大块钙盐沉积物浸润冈上肌腱时可 导致肌腱的大部分或完全性断裂。
5
冈上肌的投照方法
患者面向成像板站立,两足 稍分开,使身体站稳;被检 侧肩关节靠近并贴近成像板, 身体冠状面与成像板呈 55°~65°夹角。被检侧上 臂自然下垂并稍后移以避免 与肩胛骨重叠,肩胛骨喙突 置于成像板中心,X线中心 线向足侧倾斜10°~15°, 对准喙突摄入成像板中心。
3
冈上肌的解剖 冈上肌被斜方肌和三角肌覆盖,
其肌腱与冈下肌、肩胛下肌、 小圆肌共同组成肩袖。冈上肌 起于肩胛骨冈上窝,肌腱在喙 肩韧带及肩峰下滑液囊下,肩 关节囊之上通过,止于肱骨大 结节。其形状如马蹄形,其作 用为固定固定肱骨于肩胛盂中, 并与三角肌协同动作使上肢外 展,冈上肌由肩胛上神经支配, 肩胛切迹处一易受损伤的嵌压 点,为人体局部解剖的一个薄 弱点,冈上肌肌纤维细长且跨 度大,运动中易受损。
冈上肌出口位投照法联合MRI对肩关节撞击综合征诊断的价值评估

CJCM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10卷第21期 中华医学·外科骨伤 -115-冈上肌出口位投照法联合MRI对肩关节撞击综合征诊断的价值评估The value assessment of extranestration of the superior muscle combine with MRI in the diagnosis of shoulder joint impingement syndrome凌志勇高代平费西平黄凯清林润芳魏吉祥(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广东南海,528244)中图分类号:R68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8)21-0115-证型:BG【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冈上肌出口位投照法联合MRI对肩关节撞击综合征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患者30例,患者应用飞利浦X线设备和MRI进行检查,比较分析患者肩峰下骨赘和肩峰下间隙情况。
结果:肩关节肿胀患者9例,肩峰下骨赘患者17例,韧带钙化患者3例,骨折或关节脱位1例;患者采用两种检查方式比较肩峰形态分型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检查方式的肩峰下间隙为(1.22±0.04)cm,MRI检查方式的肩峰下间隙为(1.20±0.05)cm。
结论: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诊断应用冈上肌出口位X线联合MRI,结果可有效评价肩关节部位解剖结构改变情况,起到明确诊断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冈上肌出口位投照法;MRI;肩关节撞击综合征;临床价值【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value of extranestration of the superior muscle combine with MR in the diagnosis of shoulder joint impingement syndrome. Methods: 30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were examined by philips X-ray equipment and MR, and the patien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shoulder peak lower bone and shoulder peak clearance. Results: There were 9 cases of shoulder swelling, 17 cases of osteophyte under the shoulder, 3 cases of ligament calcification, 1 case of fracture or joint dislocation.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types of examinationof the proportion of shoulder peak morphologies in patients (P> 0.05); The lower clearance of the shoulder peak of the X ray examination method was (1.22±0.04) cm, and the lower clearance between the shoulder peak of MRI examination method was (1.20±0.05) cm. Conclusions: The extranestration of the superior muscle X-ray and the combine with MRI was applied in the diagnosis of 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 the results could effectively evaluate the anatomical structure changes of the shoulder joint and provide the clinical value for the diagnosis.【Keywords】The projection method of the supraspinatus; MR; Shoulder joint impingement syndrome; Clinical value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8.21.051人体支撑上肢最为关键的关节是肩关节,解剖结构较为复杂,并且属于活动范围较大的关节,关节功能障碍率临床发生较高,会造成肩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原因有很多,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均带来难度[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岁。 所有患者均使用西门子 X 线 DR 设备进 行 投 照 。 全 部 入 选 患 者 临 床 均 有 肩 关 节 疼 痛 , 上 举 痛 17 例 , 肩 关 节 肿 痛 10 例 , 肩背痛5 例。 1.2 方法
利 用 西 门 子 DR 对 所 有 病 人 均 进 行 肩 关 节 前 后 位 及 冈 上 肌 出口位检查。 前后位体位呈常规人体解剖体位, 肩部背面贴胶 片 , 身 体 冠 状 面 与 胶 片 呈 10°, 中 心 线 对 喙 突 垂 直 射 入 。 冈 上
有学者 [3-4] 相继通过解剖研究对肩峰形态 的 多 样 性 进 行 分 型, 总结肩峰分三型: 1 型为扁平肩峰, 2 型为弧形肩峰, 3 型 为 钩 型 肩 峰 。 本 组 病 例 以 2 型 为 主 。 瞿 玉 兴 等 [5] 认 为 肩 峰 指 数可准确地反映肩峰与肱骨头在冠状位上的位置关系, 肩峰下 撞击综合征与较大的肩峰指数有关。 3.2 冈上肌出口位投照时注意事项
病人倾斜的角度应尽量使肩胛骨平面与片盒垂直, 根据病 人肩部的肥厚情况确定, 肩部较肥大者向前倾斜角度应略有增 加 [6]。 另外, 无明显外伤史病人, 一般为肩关节退行性变 , 要 使肱骨与出口重叠更少, 以便观察肩峰出口内情况, 可嘱病人 患肢持物, 使肱骨头下垂, 更好地显示出口处的腔隙。 肖正远 等 [7] 认 为 被 检 者 肩 部 不 能 自 然 下 垂 者 , 应 增 加 中 心 线 向 足 倾 斜的角度。 本组病例为能更好地显示肩峰下关节间隙, 采用在 持物状态下进行投照, 使肱骨尽量往下拉, 肩峰下关节间隙明 显增宽, 显示间隙内情况更为清晰。
参考文献 [ 1] Neer CS. Anterior acromioplasty for the chronic impingement syn
drome in the shoulder: a preliminary report [ J] . J Bone Joint Surg Am, 1972, 54 (1) : 41-50. [2] Williams PL. 杨琳, 高英茂 (主译) . 格氏解剖学 [M] . 第38 版. 沈 阳: 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9: 615-619. [3] Bigliani LU, Morrison DS, April EW. The morfology of the acrom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rotator cuff tears [J] . Orthop Trans, 1986, 10: 228-232. [4] Bigliani LU, Ticker JB, Flatow EL, et al. The relationship of acromial ar chitecture to rotator cuff disease [ J] . Clin Sports Med, 1991, 10 (4) : 823-838. [5] 瞿玉兴, 郑冲, 范文潮, 等. 肩峰肱骨头相对位置与肩峰下撞击综合 征关系的研究 [J] .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8, 16 (5) : 362-364. [6] Bruce W. Long, John A. Rafert. Orthopaedic Radiography (Contemporary Imaging Techniques) [M] . 1995: 194-195. [7] 肖正远, 戴贵东, 兰永树. 冈上肌 出 口 位 投 照 方 法 及 临 床 应 用 [J] . 放射学实践, 2011, 2 (26) : 226-227.
位诊断有一定帮助, 但 MRI 的缺点是对钙化及细小的骨质增生 不敏感, 所以对撞击征的原因表达不够明确, 仍需通过临床检 查与 X 线检查相结合, X 线照片是了解骨质病变最简单有效的 方法, 并可以了解肌腱、 肩峰下滑囊是否存在钙化性肌腱炎或 钙化性滑囊炎。
此外, 亦可通过肩关节出口位观察肱骨头与关节盂关系, 了解肩关节有否前、 下脱位, 还可以观察肱骨近侧、 肩胛骨 体、 喙突、 肩峰等骨质情况, 了解是否有骨折或慢性损伤。 在 日常创伤中较常见, 常因急性损伤及慢性磨损、 退行性改变等 疾病而发生疼痛、 活动受限, X 线检查可以确定创伤的确切位 置 、 类 型 与 范 围 。 CT 及 MRI 对 肩 关 节 疾 病 的 诊 断 提 供 了 有 力 的帮助, 但作肩关节检查仍离不开传统 X 线检查方法。
肩关节是人体中较为复杂的一个关节, 骨与骨之间连结较 复杂, 活动度大, 引起其损伤的原因多样, 给对症治疗带来了 一定难度, 我们需通过多种方法去探究其病因。 除临床症状和 体检外, X 线技术是临床医生常用诊断手段。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 集 28 例 病 人 , 其 中 男 18 例 , 女 20 例 , 年 龄 40 ~ 68
②
③ ③
图 1 肩关节 X 线片 (图①②为同一患者, 图①显示肩关节正位, 肩峰显示关系欠佳, 冈上肌腱与骨头部分重叠; 图②③均为冈上肌出口位: 图②显示弧形肩峰, 可显示肩峰下间隙情况; 肩锁关节对合处骨质增生 , 间隙变窄, 肱骨大结节增 生, 与常规正位对比, 可冈上肌腱附着于肱骨头处钙化; 图③显示弧形肩峰边缘毛糙, 骨质增生)
The Technique and Application of X-Ray Projection of Shoulder Joint Outlet Supraspinatus Muscle ZHONG Minzhi, TAN Yuanman, ZENG Xuwen, HE Li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 Medical College of Jinan University / Guangzhou Red Cross Hospital, Guangzhou 51022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correct projection technique, and provide diagnostic information for shoulder disease, according to the anatomy structure feature of shoulders. Methods The images of X-ray of shoulder joints and outlet supraspinatus muscle were compared to show the anatomical structure of the shoulder joints. Results It could prominently display the anatom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apular spine, the upper edge of the acromion and coracoid and humerus, obseve the morphology of the acromion and export department of the shoulder joints, distance, and bone changes. Conclusions The narrow shoulder exit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diagnosis of 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 which can provide more clinical lesion information. [Key words] Shoulder; X-ray; Export-bit; 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
3 讨论
肩 关 节 撞 击 征 的 概 念 首 先 由 Neer [1] 于 1972 年 提 出 并 认 为95%肩 撞 击 征 是 肩 峰 下 撞 击 所 引 起 。 病 人 外 展 或 前 屈 时 肩 关 节疼痛, 常规内旋前后位和腋肩位只显示肩锁关节轻度退行性 改变, 但对骨刺的范围不能作出处狭窄是诊断肩撞击综合征的重要依据, 能为临床提供更多病变信息; CT 及 MRI 对肩关节疾病的
诊断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但作肩关节检查仍离不开传统 X 线检查方法。
【关键词】 肩关节; X 线; 出口位; 肩关节撞击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 R814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4-4659.2013.04.0410
·410· ·论著·
(临床工程)
2013 年 4 月第 20 卷第 4 期
肩关节冈上肌出口位的 X 线投照技术与应用
钟敏之, 谭源满, 曾旭文, 贺李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 暨南大学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 放射科, 广东 广州 510220)
【摘要】 目的 根据肩关节解剖结构特征, 建立正确的投照技术, 为临床提供肩关节疾病的诊断信息。 方法 收集 28 例临床
有肩关节疼痛症状的病人 (男 18 例, 女 20 例, 年龄 40 ~ 68岁), 利用西门子 DR 对所有病人均进行肩关节前后位及冈上肌出口
位检查。 并将使用肩关节冈上肌出口位 X 线投照技术所得图片与常规肩关节正位片对比显示肩关节解剖结构。 结果 肩关节前后
位及冈上肌出口位能突出地显示肩胛冈、 肩峰和喙突及肱骨上缘四者之间的解剖关系, 观察肩峰及肩关节出口部的形态、 距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