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业“冰火两重天”部分开发商开始卖地求生

合集下载

房地产:市场降速明显,销售面积与新开工面积单月降幅超20%

房地产:市场降速明显,销售面积与新开工面积单月降幅超20%

所属行业 房地产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5日市场降速明显,销售面积与新开工面积单月降幅超20%核心观点:1-10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与金额分别是14.3亿平米和14.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和11.8%,增速延续收窄的趋势。

由于当前影响新房市场的核心因素没有消失,因此,短期内,预计单月同比将维持下行趋势。

从单月土地购置面积、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表现来看,土地投资和开发建设两个阶段都处于降速阶段,因此房地产开发投资也保持一致,单月同比为负,并且降幅扩大至-5.4%。

目前来看,房地产对于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减弱。

如果11月和12月单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继续保持-5.4%的降幅,那么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将降至5.0%。

这意味着房地产开发投资将低于2021年GDP 增长目标——6%以上。

1-10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合计16.7万亿,同比增长8.8%,增速较8月末下降了2.3个百分点。

从各项资金的占比情况来看,截止2021年10月,国内贷款和自筹资金占比分别较2020年下降3.0个百分点和3.1个百分点。

定金及预收款的占比提高了6.0个百分点,个人按揭贷款占比提升0.4个百分点。

即用于房地产开发的资金中,筹资占比减弱,经营资金投入增加,这也意味着房地产行业的杠杆将相应降低。

相关研究:《2021年10月房地产行业月报:房产税试点工作开展,政策纠偏下,企业信用或回暖(第40期)》 《2021年10月中国典型房企销售业绩TOP200》 《月读数据(第48期):单月销售业绩同比三连降,开发投资单月同比转负(2021年1-9月)》联系人:报告撰写: 亿翰智库 于小雨、王玲、李慧慧(Yjtzl2016微信号) 报告审核: 全联房地产商会 秦晶、李晨曦 官方网站: 一、影响商品房成交的核心因素没有消失,预计单月同比将维持下行趋势1-10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与金额分别是14.3亿平米和14.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和11.8%,增速延续收窄的趋势。

2009年,房地产业的洗牌之年

2009年,房地产业的洗牌之年

严 重。2 0 0 8年 1 1月 2 5日, 华 远 集 团 董 事 长 任 志 强 在 “ 0 8年 第 三 季 度 房 地 产 市 场 形 势 20
RE CO 报 告 会 ” 上 指 出 :“ 目 前 这 种 销 售 量 I 按
下 滑速 度 ,2 0 0 8年 全 国商品 房 空置 率有 可 能将
水 、无本 之木 。
的现 象—— 相 对 于 购 买 力 而言 。加 之供 应 本 身
的不 断膨 胀 , 房价 的 下跌 在 所难 免 。 来 自北 京 市房 地 产 交 易管理 网的 统计 数 据
国财 经 传 媒 人 联 盟 特 约
观 察 员
显 示 ,截 至 1 2月 1 日 , 北 京 尚 未 销 售 的 新 建 5
无 法修 补 的地 步 ,房 价 下跌 是 必然 也是 唯 一 的
趋 势 ,任 何 外 力都 无 法 阻 止 或 改 变这 种 趋 势 ,
试 图 阻 止 的 结 果 只 会 使 下 跌 的 能 量 以 更 具 毁 灭
强 洗牌 ,乃是 中国经 济大调 整 的一 个 缩影 。 许 多人 已经开 始 承认 ,如 果 没有 购 买力 支 撑 , 中 国房 价 是 不 可 能 继 续 保 持 上 涨 势 头 的 。 开 发 商 、地 方 政 府 官 员长 达 十 几 年 对房 地 产 的 透 支. 已经 达 到 了极 限 ,现在 是 为过 度 透 支接 受 市 场报 复 的 时候 。 当房 价 过 高 的 时候 ,高房
楼 市调控 的 重 灾 区;而从 目前 的统计 数据 来 看 ,
20 0 8年 北 京 将 板 上 钉 钉 地 成 为 楼 市 这 轮 调 控 中 下 调 最 厉 害 的 重 灾 区 。 ” 受 次 贷 危 机 影 响 , 许 多 企 业 倒 闭 , 人 们 的 整 体 收 入 水 平 下 降 , 而 全 国许 多 地 方 的 房 价 并 未 出 现 像 样 调 整 ,这 样 , 导 致 房 价 偏 离 民 众 的 实 际 购 买 力 越 来 越 远 , 商 品 房研 究报 告 中也认 为 ,在 目前 的 成 交量

2022年我国房地产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2022年我国房地产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2022年我国房地产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2022年,中国楼市经受了从冷清、转晴到逐步回暖的过程。

在这一年里,330新政、央行降准降息、全面放开二孩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让购房者有信念出手买房,最终实现了年底销量的翘尾。

而这一波回暖是昙花一现还是绝地反弹的开头。

2022年的结束,许多人对2022年房地产市场开头有了展望,以下是2022年我国房地产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2022房地产行业状况分析2022年以来,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楼市渐渐回暖。

据亿翰智库数据显示,1-11月,30家典型企业中包含万科、保利、恒大、华润等15家大牌房企完成了全年业绩目标的90%。

但由于库存压力巨大,其他房企业绩完成状况不甚抱负。

不明朗的现状让2022年的市场显得更为扑朔迷离,房地产市场毕竟是能再次焕发活力,还是将持续走低呢?为此凤凰房产成都站采访了多名专家人士,大部分专家认为2022年房价或将上涨,但整体市场进展还是较为平稳的。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2022年的市场状况可能会连续恶化。

目前楼市部分地区萧条、房企分化严峻,实力强、现金流多、能抵挡寒冬的企业才能生存。

特殊是像保利、华润等央企,囤积了大量的现金,而且拥有强大的销售力气,其业务也分散于世界各地,才能度过寒冬。

今年房地产销售总体上偏冷,一线城市好于二线城市,二线城市好于三四线城市。

因总体上仍旧供大于求,待售房或许需要五到十年才能卖完,所以2022年状况不会有明显的改善,可能还会连续恶化。

目前商品房库存巨大,有增无减。

特殊是全国商业库存比住宅库存风险大,二三四线城市土地供应过剩。

如何去化库存与防止过剩的供应,是2022年政府主要的任务。

而2022年的全国房地产市场,将稳中有涨,量稳价升,全年保持去库存、平稳、分化的进展态势。

上半年楼市复苏回暖,下半年楼市火热谨慎。

按2022年楼市形势与政策来看,市场波动未全面结束时,2022年房价将连续上涨,成交量维持10亿平方米以上,政策为去库存将变得更加宽松。

万达退出房地产的原因

万达退出房地产的原因

万达退出房地产的原因万达退出房地产的原因万达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最近宣布将退出房地产业务,这引发了广大业内人士的关注和猜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万达退出房地产的原因,并对其意义做出一些发人深省的思考。

首先,万达退出房地产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政策调控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房地产投资和房价过快上涨的措施,以控制市场风险和保护中低收入群体的居住需求。

这些政策限制了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空间,促使万达作出调整战略的决定。

其次,万达退出房地产也是为了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房地产开发的风险逐渐增大。

万达集团选择减少对房地产业务的依赖,转向更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以应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和潜在的风险。

此外,万达退出房地产还体现了集团对未来发展方向的重新定位。

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地产开发商,万达集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商业运营经验和资金实力。

通过退出房地产业务,万达可以更加专注于商业开发和运营,进一步扩大其在商业地产领域的市场份额。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万达的竞争优势,还能为中国商业地产市场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万达退出房地产业务也是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信号。

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对于国家经济的长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万达退出房地产业务,意味着中国房地产市场将进一步解决过热和泡沫化的问题,优化资源配置,促使房地产行业更加注重品质和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万达退出房地产业务是基于政策调控和市场环境变化的战略调整,也是为了应对不确定性和风险,并重新定位未来发展方向。

这不仅有助于万达集团的长期发展,也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全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们相信,万达退出房地产的决策将对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2024年土地一级开发市场情况分析报告

2024年土地一级开发市场情况分析报告

2024年,土地一级开发市场呈现出一系列特点和趋势。

本文将从土地供应、土地价格、土地用途和土地投资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2024年土地供应量相对较大。

在经济保持平稳发展的背景下,各地政府加大了土地供应力度,通过拍卖、划拨等方式提供了大量土地资源。

尤其是二线城市及新兴城市土地供应量明显增加,为地产开发商提供了更多开发机会。

其次,土地价格总体呈现上涨趋势。

由于供应量增加,土地市场上的竞争加剧,推动了土地价格的上涨。

尤其是一线城市和热点城市的土地价格上涨较快,一些地段优越的土地甚至创下了历史新高。

这也给开发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使得房地产开发成本增加。

第三,土地用途方面,住宅项目仍然是开发商的主要选择。

尽管部分城市调控政策对住宅开发项目施加了限制,但由于人口流入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住房需求持续旺盛。

因此,开发商仍然更倾向于投资开发住宅项目,以满足市场需求。

最后,土地投资方面受到政策调控的影响。

2024年,多地出台了更加严格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土地市场产生了影响。

一些城市增加了土地使用的限制,加大了土地供给的难度。

另外,贷款利率的上升也增加了开发商的融资成本。

这些因素使得一些投资者对土地投资的风险增加,选择观望或转向其他领域。

综上所述,2024年土地一级开发市场在供应量增加的同时,也面临着土地价格上涨以及政策调控的双重压力。

尽管住宅项目仍然是开发商的首选,但对土地投资风险的担忧也在增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市场的调整,未来土地一级开发市场仍然有望保持高速发展。

土地市场现“弱复苏” 四季度或触底

土地市场现“弱复苏” 四季度或触底

”,导致全国楼市呈现“房热地冷”、 “销售热开发冷”的反常态势。但是, 去年四季度、特别是今年“3·30”楼市 新政以来,重点城市楼市销售热度不 断提升。今年1~9月
,50个代表城市住宅月均成交约2770 万平方米,同比增长近30%,绝对量创 2010年以来同期的最高水平。因此, 进入今年三季度以后,尽管全国楼市 待售库存依旧在攀
集聚的一、二线城市,以及重点城市 周边的少数三、四线城市倾斜,三、 四线城市土地市场疲软不影响全国大 局。由此,全国土地市场弱复苏的态 势已经确立,四季度或将是全国土
地市场的“底部”。
88cr3fws 分析天平价格 /zt/1379943.html
远远大于4个一线城市。因此,即便三 季度以来一线城市高位回调、三、四 线城市拖累全国“去库存”和开发商 “加杠杆”,但二线城市“发力”推 动全国楼市成交持续增长,并反
馈到土地市场。因此,即使三、四线 城市基本上成为开发商拿地的 “禁 区”,但一、二线城市房屋交易和土 地交易的量价权重明显上升,房地产 市场发展空间未来将向人口和产业
升,但50个重点城市楼市库存的出清 周期已从上半年的14个月降至11.4个月, 回到了警戒线以内。在这些城市,开 发商已从“去库存”转向了“补库 存”。上半年,一线城
市土地市场整体处于下滑态势,但由 于“3·30”新政后一线城市楼市快速回 暖,从三季度开始,一线城市土地市 场在全国率先反弹。7月份,一线城市 土地成交面积环比下降幅
商开始在二线城市寻找结构性机会。 目前,二线城市月均土地成交面积在 2500万~3000万平方米,占300个城市 土地成交面积的40%~50%,已经成为 未来土地市场
的主力军。二线城市为开发商看好, 主要源于下半年以来二线城市楼市迅 速崛起。由于一线城市房地产量价在 上半年被过分“透支”,三季度成交 量出现了10%左右的下滑,高房

房地产抢占市场抢占先机的句子

房地产抢占市场抢占先机的句子

房地产抢占市场抢占先机的句子
1.房地产企业正积极抢占市场,争夺更多的市场份额。

2.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房地产企业需要抢占先机,寻找更多的商机。

3. 抢占市场是房地产企业实现长期发展的关键,必须加强市场竞争能力。

4. 抢占市场必须依靠创新,深耕细作,打造品牌,提升服务品质。

5. 房地产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6. 抢占市场需要全面了解市场需求,深入挖掘潜在客户,才能实现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7. 抢占市场需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战略,适应市场变化,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8. 抢占市场需要持续投入,加大营销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品牌影响力。

9. 抢占市场需要实行多元化战略,开拓更多领域,扩大市场影响力,提升公司综合实力。

10. 抢占市场需要注重客户满意度,提供优质服务,建立良好的客户口碑,吸引更多客户关注与支持。

- 1 -。

土地市场演绎冰火两重天

土地市场演绎冰火两重天

门居住 用房楼面地价历史新高 , 并以楼 幅地块全部流拍 面地价l46 / 78元 平方米催生厦门岛内新 08 月, 20年4 第二 场土地拍卖会l幅地 O 地 王” 比该片 区前任 ” 地王” 的楼面 块中4 幅地块流拍。 其中一地块距离
价离 出了12 , . 甚至接近周边现售某楼 0 7 倍 2 0 年的厦门地王、 楼面地价为1 4 6 78
2 0 年n月, 07 仁恒置地以l . 亿元夺得 30 1 幅流标 , 3幅只有一个竟买人 , 中最 其
然而, 0 7 0 20 年1月以来 , 土地流拍在全 国蔓延。 据不完全
统计, 至2 0 年 3 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 市到武汉、 截 0 8 月, 南
京、 州 、 州、 都 、 门等 众 多二 、 线 城 市 , 国有 超 过 杭 郑 成 厦 三 全

元/ 平方米左右
从地王到流拍
2 0年前 1 个月是中国土地市场最疯狂的 1个月。 07 0 0 与房
价、 股价 猛涨同时出现的是土地市场 “ 地王” 频出, 国范围 全 内的地王一次次被刷新。一些地产开发商, 尤其是资本实力雄 厚 的跨 地域 开发商 , 着牛市的融资, 借 空前积极 的在全国范
流标覆辙 2 0 年1 新江湾城一幅9 万平方米 0 8 月, O 2 0 年8 黄浦 1 3 0 7 月, 6 地块由苏宁环球集 的综合用地以底价成 交, 交价 格仅为 成 团以4 亿天价夺得 , 4 楼板价为6 9 0 6 3 元 前期相邻地块 的1 3 / , 平方米 2 0 年4月, 08 出让的8幅土地中, 有两
维普资讯
o。 。
l场 察 市观
政府打击囤地的决心和 力度加大 ,开发商土地持有成本上升 ; 楼市持续走低 ,开发 商信 心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产业“冰火两重天”部分开发商开始卖地
求生
老潘又说话了。

日前,潘石屹在被问到房产开发企业将如何分化时回答说,“行业调整后最可能出现的格局是:房地产企业出现分化,通俗讲就是‘冰火两重天’。


这个趋势正在逐渐转兑现。

中小开发商还在经历寒冬,在销售不力的情况下,银行收紧贷款使得中小开发商雪上加霜。

卖地、卖股权成为这些中小开发商求生的主要途径。

在重庆,涉及此名单的开发商包括庆隆屋业有限公司、同创置业开发公司、融侨置业开发公司、龙湖地产等公司。

在中小开发商“割肉”的同时,万科(000002.SZ)、新加坡吉宝置业等资金实力强大的开发商则顺势通过股权收购进行扩张,填补自己在战略上的不足,抄底楼市。

部分银行只进不出
潘石屹认为,造成开发商“冰火两重天”有三个因素。

一是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影响到国际资本市场,2008年将要IPO的中国房地产公司都停止了;第二,国内从紧的货币政策;第三,去年房
地产开发商买地花的钱太多,入不敷出。

而从4月25日起银行存款的准备金率提高0.5%,使得从紧的货币政策更加紧张,市场上的资金更少。

此前争夺房产开发贷款很猛的一些金融机构几乎开始放弃这个蛋糕,开始奉行“只进少出”的策略。

重庆银行此前一度抢夺房产开发贷异常猛烈,不过,最近收缩明显。

截至4月18日,重庆银行4月共发生土地贷款业务14笔,其中新办12笔,注销2笔,在12笔新办土地抵押贷款中无一为开发商贷款,而注销的两笔均为开发贷款。

重庆信用社同样如此。

截至4月18日,重庆信用社4月发生土地贷款业务14笔,其中新办贷款9笔,注销5笔。

在新办贷款中,只有一笔为房产开发贷款。

为重庆中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北碚区童家溪镇同兴号99号(五)向重庆市渝中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巴蜀信用社贷款。

农业银行重庆分行则只发生6笔土地抵押贷款,其中新办3笔,注销3笔,开发贷款注销和新办各一笔。

新办业务中,重庆协信控股集团远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大杨石组团M7、M5-4号地块向中国农业银行重庆渝中支行贷款。

在银行收紧贷款的同时,不知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开发商还款频率提高。

重庆融侨置业以及下属公司在2008年3月就归还了三笔贷款。

包括向工商银行重庆分行南岸支行的贷款,抵押品均为土地,一为沙
坪坝区小龙坎正街331号(J10-5/01、J12-2/01、J13/01),另一为经开区二塘地块(规划L5-3地块),还有一块为南岸区铜元局康家湾。

此外,2008年2月28日,融侨还归还了建设银行一笔贷款。

4月,重庆庆隆屋业发展有限公司也归还了4笔贷款。

卖地求生
“最近有银行的人士告诉我,卖地偿还贷款的开发商越来越多了。

”中原地产顾问(重庆)有限公司(下称“重庆中原”)一高管向记者透露。

而另一全国性地产中介的官员也称,他们经手的土地交易项目也明显增多。

最新的交易主角是万科与重庆渝开发(000514.SZ)。

最先的说法是,今年3月,万科入渝洽购中核宜华置业公司(下称“中核置业”)股权。

资料显示,中核置业成立于2006年6月,注册资金5000万元,拥有位于重庆渝北农业园区宝圣大道西政北部校区正对面一块面积300多亩土地。

中核置业在重庆有个在建项目?塞纳左岸。

不过,为了迎接新主人的到来,该项目已经停工。

“他们确实是在洽谈。

”一位参与了此交易的人士说。

该人士介绍,万科从2007年10月就开始进入重庆寻找项目,并与多个项目有接触。

中核置业的实际控制人为重庆宏华地产开发公司(下称“宏华地产”),宏华地产则与渝开发关系密切,并与渝开发合作成立重庆渝开发新干线置业有限公司。

渝开发的实际控制人为重庆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下称“重庆城投”)为重庆市属国有企业,为当地的四大土地储备机构之一,目前在重庆
市拥有5万亩开发用地,大部分集中于重庆市主城区。

不过,当事双方对此却是遮遮掩掩。

万科、渝开发4月21日同时发布公告称,“万科与渝开发已草签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重庆房地产市场”与事实不符,但是,“本公司与万科仅对合作开发项目的可能性进行过意向性接触,双方未签订任何合作协议。


有意在此时进入重庆的还有新加坡吉宝置业。

新加坡吉宝置业有意购买重庆新原兴110亩土地,每亩价格在1000万元左右,该地块邻近繁华的观音桥步行街。

抄底的风险
上述全国性中介公司高层认为,万科和吉宝在资金链上都很强,现在大家都面临压力的情况下,对于他们来说是个机会。

大家信心都不足的时候,收购成本不一样,同时,借收购这种方式进入市场也可以减少成本。

该高层举例说,恒基兆业前不久收购了重庆某小开发商2007年拿的一幅50亩土地,比原价每亩加价10万元。

“在目前的情况下,这个开发商对此交易价格很满意了。

”该高层说。

并非所有的开发商有这么幸运。

该高层介绍,在他们经手的一些土地,价格下跌幅度个别达到20%。

不过该高层不肯透露具体的交易项目。

一些具体的数据或许可以说明土地交投的清淡。

记者查阅了重庆2008年的土地交易情况发现,今年的土地拍卖一般都以起拍价成交,与去年地王频出的情况相比异常平淡。

比如,
4月16日,重庆卓越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起拍价拿下沙坪坝组团C 分区C06-2/05号宗地,成交价23084万元。

但是,这些抄底的地产大鳄,仍不得不面对观望中的楼市风险。

包括龙湖等开发商都没有把已经取得预售证的房子“合盘端出”。

上述地产中介高管4月8日透露,龙湖翡翠岭项目可售套数为300套,最终仅推出58套,售出40套。

瑞安的重庆天地推出60套房子,售出30套。

“看起来还不错,但是,为什么不把有预售证的房子都拿出来卖呢?”该高管问。

惜售,显然是因为开发商对观望中的市场没有把握。

2月份,重庆主城区住宅成交建筑面积53.97万平方米,环比下降47.33%.
为了尽快回笼资金,开发商各显其能打折促销。

龙湖地产在成都的项目有约7%的折扣,万科在成都的项目则有12%-15%的折扣。

4月21日,重庆康德国会山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他们80平方米的房子按揭可以打95折,如果一次性付款则可以打到94折。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