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三顾茅庐_课件(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示范教学课件

【题目解说】 “三顾茅庐”是 三次拜访茅庐 的意思,“顾”的意思 是 拜访 。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是为请他出山帮助处
境困难的自己, 兴复汉室 , 建功立业 。
二、研读课文,思考探究
(一)思考批注 1.刘备为见到诸葛亮,经历了哪些考验? 2.哪些方面体现了刘备拜访诸葛亮的诚意?
1.考验:
2.诚意:
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批注: 1.积累生字词。
2.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写刘备第三次来到隆中草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 诸葛亮向刘备阐述了“天下三分”的形势,刘备请诸葛亮 出山,拜他为军师。
【字音字形】
拜谒( yè )
愧赧( nǎn )
鄙( bǐ )贱
叱( chì )
侥(jiǎo)幸
岂可相强( qiǎnɡ )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 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胸怀大志,急于寻求人才,辅助自 己实现统一大业。他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 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卧龙岗、去请诸葛 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归期不定,刘备只 得失望地回去(一顾茅庐)。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再次去拜访诸葛 亮,不料诸葛亮跟崔州平出外闲游,不知去向。张飞本不愿 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 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 家危险局面的意思,再次失望而归。(二顾茅庐)
第二课时
一、人物形象分析
(一)思考批注 1.刘备和诸葛亮分别是怎样的人? 2.文中多次写到关羽和张飞有什么作用?
1.人物形象: 【刘备】(第3段,语言描写)
谦辞:“末胄”“愚夫”“贱名”(对自己) 敬辞:“如雷贯耳”“晋谒”(对诸葛亮) 表现了刘备 谦虚恭敬的态度,求取贤能的决心。 。
最新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三顾茅庐【第二课时】》精品教学课件

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可暂停慕课的播放)
偶遇诸葛均之后,见到诸葛亮之前,刘备还经历了那 些挫折?
波折一:诸葛亮昼寝未醒, 阶下等候。 波折二:诸葛亮醒而未起,继续等候。 波折三:诸葛亮更衣戴冠,半晌乃出。
6
刘备为什么不叫醒诸葛亮,而是在阶下等他醒来,等了 近三个时辰?
刘备的耐心等候,不去惊醒先生,是心诚的表现, 体现了刘备的礼贤下士的诚意。
7
思考:文中还有哪些细节描写能体现出刘备的 诚心和敬意呢?请勾画相关语句,并用自己的话分 条概述。
(可暂停播放)
8
例句
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
分析
刘备是当时汉献帝的叔父,是皇叔, 是皇亲国戚,而诸葛亮是一介草民, 为了请诸葛亮,刘备离草庐半里之外 竟下马步行
这充分表现了诸葛亮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深刻了解和对 未来发展的正确预见。
这段话表现了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的盖世才 能和惊人智慧。
15
再读课文,勾画相关句子,概括诸葛亮的性格特点。
可暂停播放。
16
举例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 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分析
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气质
17
举例
24
作者以动作、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 “下马步行”“徐步而入”“拱立阶下”“犹然侍立”,这些细微的动 作,表达出了刘备的心情。 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刻画人物,让众多人物的个性鲜 明地展现出来,使得《三国演义》历经百世而弥芳。
25
刘备三顾茅庐,历经波折才 觅得诸葛亮这一人才。诸葛亮出 山后为刘备鞠躬尽瘁,勤勉一生。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你还知道多 少?请列举出来。
(教育笔记)2020秋季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文备课ppt课件:三顾茅庐(完整版)_2_2

诸葛亮:具有远大的抱负,希望辅佐明君,成就一番事业。
他清高自许,原则性很强。
他眼光敏锐,对当前的形势看得非常透彻。
他深谋远虑,对今后形势的发展了如指掌。
本文主旨:本文记述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同时也说明诸葛亮的确是一位有卓越才能的旷世奇才。
1.故事情节曲折。
刘备三顾茅庐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前两次都没有见到诸葛亮,第三次虽然见到了诸葛亮,也经过了诸葛亮不动声色的一次次考验:先是诸葛均漫不经心的回答,接着是诸葛亮故意睡觉的不理睬,等等,情节曲折,耐人回味。
2.人物形象鲜明小说通过典型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如刘备礼贤下士、求贤若渴,为了见到诸葛亮,他甘愿等上“半晌”“一个时辰”,而态度却恭恭敬敬;张飞则粗犷豪放、莽莽撞撞,从“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等便可看出。
4拓展延伸学了《三顾茅庐》后,你有什么收获和启发呢?【交流】①我们对人一定要诚心诚意;②当今社会也要形成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风气;③要学习诸葛亮,平时刻苦攻读,关心天下事,立志成才。
3最后,想要追高的客户要想好自己能否承受过度上涨后挤泡沫的过程。
具体来看,在选股上,采用“用低估的价格去买成长”,即GARP 策略。
策略上,长久期利率债暂时不建议追涨,信用债建议下沉资质,低等级信用债仍有进一步缩窄空间。
中欧基金表示,二季度整体经济大幅反弹,但鉴于经济活动仍未完全恢复常态、劳动力市场依然承压,宏观政策或仍会维持目前的宽松基调,以支持下半年经济的复苏。
中欧基金https://www.zofund.co 市场小幅反弹,结构上无明显主线,中欧基金认为市场处于箱体震荡整理期。
待市场情绪释放,具备业绩和确定性的优质蓝筹股或将迎来合适的买入时间。
,中欧基金认为,对于股票市场而言,资本市场支持政策落地短期有助于提振风险偏好,长期而言,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将促进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共赢发展。
部编人教版《三顾茅庐》PPT优秀课件2

部编人教版《三顾茅庐》PPT优秀课件 2
部编人教版《三顾茅庐》PPT优秀课件 2
5.通读全文,结合相关语句,分析玄 德、关公、张飞、孔明的形象特点。
关公
部编人教版《三顾茅庐》PPT优秀课件 2
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 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 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 何惑于斯人之甚也!”
部编人教版《三顾茅庐》PPT优秀课件 2
部编人教版《三顾茅庐》PPT优秀课件 2
宋、元时期,开封、杭州等瓦舍勾栏处, “说话”艺术盛行,由此产生“话本小说”。 这也是最早的白话小说形式,这种小说取材 于现实生活中的短篇白话故事,篇幅较短, 基本用口语叙述,有虚构性。宋末及元代, 在白话小说基础上出现了文人模仿此形式创 作的拟话本小说。明清时期,古典白话小说 进入全盛期,这一时期,产生了演义小说、 长篇章回体小说等。如:
部编人教版《三顾茅庐》PPT优秀课件 2
部编人教版《三顾茅庐》PPT优秀课件 2
记述了刘备面见诸葛亮求赐教,诸葛亮隆 中出对策,突出了诸葛亮的惊世才干和宏 谋伟略,而对其他次要人物则未作过多描 述。第四段则简略交代了故事的结局:诸 葛亮出山助刘备。全文详略安排恰当,重 点突出。
部编人教版《三顾茅庐》PPT优秀课件 2
部编人教版《三顾茅庐》PPT优秀课件 2
部编人教版《三顾茅庐》PPT优秀课件 2
古典白话小说 白话小说,发源于唐
代的一种文学形式。中国白话小说的前身是 民间故事和所谓的“街谈巷语”,后经历了 不断的丰富和拓展,到宋代的话本阶段基本 成熟定型,到明代迎来了真正的繁荣,成为 与抒情文学分庭抗礼的一大文学体系。
部编人教版《三顾茅庐》PPT优秀课件 2
部编人教版《三顾茅庐》PPT优秀课件 2
《三顾茅庐》PPT课件(完整版)

教师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分享进行点 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
事内涵。
2024/1/28
24
角色扮演游戏:体验故事情节
2024/1/28
角色分配
01
让学生分别扮演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等角色,准备相应
的道具和服装。
情景再现
02
按照故事情节,学生们表演三顾茅庐的过程,通过对话和动作
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024/1/28
15
生动描绘场景,烘托气氛
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如“茅庐”、“竹林”、“溪流”等,营造出一种幽 静、清雅的氛围,为故事展开提供背景。
运用色彩和光影的变化,表现不同场景下的气氛。如刘备三顾茅庐时,天色渐暗, 光影斑驳,烘托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气氛。
2024/1/28
通过细腻的人物动作和表情描绘,展现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进一步烘托场景气氛 。
16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形象
通过对比刘备的谦虚、诚恳与诸葛亮的淡泊、高远,突出两者不同的性 格特点。
2024/1/28
在场景描绘中,运用对比手法。如茅庐的简陋与刘备的高贵身份形成鲜 明对比,进一步突出刘备的诚意和诸葛亮的清高。
在情节安排上,通过对比展现人物的成长和转变。如刘备从初次的失望 到最后的坚定信念,诸葛亮从隐居避世到出山辅佐明主,形成鲜明对比 。
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
故事中体现的是传统的价值观念,如忠诚、智慧和勇气等。而在当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 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现代观念更加注重创新、开放和包容 性。这种价值观念的转变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4
2023
PART 04
《三顾茅庐》ppt课件

作者简介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生卒 年不详。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 原人。他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苟于流俗,曾 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 力于文学创作。作品有《三国志通俗演义》 《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
文学常识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该书以东汉末 年到西晋建立期间的社会历史为背景,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 程,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生灵涂炭、农民起义、诸侯割 据的社会现实。小说展现了许多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揭示了许多战争规 律,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小说还通过错综复杂的斗争,塑造了一批性格鲜 明的人物形象,如具有超凡智慧和忠贞的诸葛亮、忠义刚勇的关羽、阴险 凶残又颇具雄才的曹操等。它的出现,对后来长篇小说的创作产生了巨大 的影响。
深入探究
课文写刘备听完了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后,说“先生之言,顿开茅 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侧面烘托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分析,也 让刘备找到了实现宏愿的途径,兴复汉室有了可能性。
析读课文
通读全文,结合相关语句,分析玄德、关公、张飞、孔明的形象特点。
• 刘皇叔为天下苍生计,诸葛亮方表示愿效犬马之劳,这是儒者大义,足 见其一片仁义。
逆来顺受,仁猥琐心懦弱爱而人又圆滑世故,
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热衷功名。
写作特色
人物的出场的艺术
小说常见的人物出场方式主要有: ①“单刀直入”(开篇就让人物走出场来); ②“先声夺人”(先闻其声,后见其人); ③“铺垫渲染”(千呼万唤始出来)。
一波三折
深入探究
文中第三段诸葛亮是怎样分析天下形势的?具体提出了怎样的策略?
三顾茅庐成语故事PPT课件

.
成语故事:三顾茅庐(1)
背景篇
三顾茅庐的故事来自于小说 《三国演义》。
这时候,有人向他推荐了诸葛 亮,并盛赞有加。
去隆中!卧龙岗!
.
成语故事:三顾茅庐(2)
一顾茅庐
先生出 去了!
刘备兴冲冲地和 关羽、张飞带着礼物 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 葛亮出来帮助他。不许 胡 说!!
我去叫,如他 不来,就用绳 子把他捆来
.
成语故事:三顾茅庐(5)
尾声
三顾茅庐的故事被人们津津乐道,流 传至今。
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遇到事情要有礼 貌,不能莽撞;遇到困难要有恒心,不能 轻易放弃。
这样的塑像在四川很多见。
感谢您的聆听!
.
二顾茅庐
不久,刘备又和关 羽、张飞冒着大风雪 第二次去请。不料诸 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
先生又出 去了!
.
成语故事:三顾茅庐(4)
三顾茅庐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带着两 个兄弟第三次访诸葛亮。
那时时,诸葛亮正在睡觉。 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 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也许是徒有 一个虚名,未必有 真此才实学,不用 去了。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三顾茅庐》PPT电子课件(第2课时)

板书设计
三顾茅庐
刘备
诸葛亮张飞求贤若渴来自智谋深远 淡泊名利鲁莽无礼
再见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 上册
《三顾茅庐》
V
I
情景导入
同学们,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大家可能早 已看过,其中就包含了一个脍炙人口的经典故 事——三顾茅庐,本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现在,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今天的课文情境,重 温一下那震撼人心的场景。
精读感知
2.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1)上路之前: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 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 你就不用去了!”刘备责备张飞是因为怕张飞的鲁莽误了他的大事,通过对比 突出了他对诸葛亮的敬重,对贤才的渴求。
以张飞的急躁鲁莽来反衬刘备的耐心与诚心,表现刘 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美好品质,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2.写法探究
合作探究
试分析本文鲜明的对比手法的作用。
合作探究
(1)文中写张飞和刘备对待诸葛亮截然不同的态度, 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张飞嚷着要用绳子捆来, 刘备生气责备。
对比突出了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合作探究
(2)第③段文字主要用什么手法对诸葛亮进行了描写?写出了 诸葛亮怎样的性格特点?
肖像、语言描写。 表现了诸葛亮儒雅脱俗、胸怀天下、洞察时世、足智多谋、 见识卓越的特点。
合作探究
(3) 结合文章内容,说一说作者是怎么写 诸葛亮出场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属于铺垫渲染手法。在出场前对诸葛亮 的烘托、渲染,增加了故事的张力和神秘感, 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2.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相应的练习。 (2)完成《名师测控》或《精英新课堂》本课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课文第三四两节,思考:
课文中哪些词句写出了刘备的诚 心诚意,用“﹏﹏”划出,并写上理解。 哪些词句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用“——”划出,并写上自己的体会。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 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 上前轻轻敲门。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 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 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 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 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 葛亮见面。
三顾茅庐 诸葛亮 草堂 群雄纷争
讨论 半晌 恭恭敬敬 青翠欲滴 时辰
秀丽宜人 辅助 蜿蜒起伏 捆来 尊重 策略
茅塞顿开
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 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 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 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 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 了!”
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 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 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 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 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 了!”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 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 上前轻轻敲门。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 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 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 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 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 葛亮见面。
作业:
1、认真读好班书《三国演义》。
2、用“来到…… ,只见…… ” 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此时,你最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刘备 的为人?
求贤若渴,尊重人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
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 的策略。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
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 的策略。
比喻句理解
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
把刘备听了诸葛亮一席话 后的感觉比作拨开云雾见到了 青天,说明诸葛亮分析问题很 透彻,提出的策略很有针对性, 对刘备的启发很大!
你想到哪些词语称赞诸葛亮? 旷世奇才 足智多谋 雄才大略 聪明过人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 同桌吃饭 做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 同榻睡觉 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
比喻句理解
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如鱼得水
把刘备得到诸葛亮比作鱼儿得到 水,说明诸葛亮对刘备的作用之 大!
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
文中是如何描写诸葛亮的居住环境 呢?用“——”画下来。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 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 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 秀丽宜人。
结合并抓住关键词语,在优美的朗读中 进一步欣赏卧龙岗的美景!
思考:
诸葛亮还号称诸葛什么?在这段景色描写中把 什么比作什么?暗示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把蜿蜒起伏的山冈比作是等待时机腾飞的卧 龙,暗示诸葛亮是一个等待被人发现的旷世 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