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周爱保博士版)PPT课件
实验心理学幻灯课件(2024)

26
情绪类
情绪是个体对客观事物与 自身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可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 情绪。
2024/1/30
动机概念及作用
动机是推动个体从事某种 活动的内在原因,是行为 的直接动力。
情绪与动机关系
情绪可以激发和维持动机 ,动机也可以影响情绪的 产生和变化。
27
情绪与动机对行为影响理论模型介绍
米勒魔法数字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米勒通过一系列实验发 现,人类短时记忆的容量约为7±2个 组块。这一发现被称为米勒的魔法数 字,它揭示了短时记忆容量的有限性 及其对项目组织和加工的影响。该实 验对于理解短时记忆的存储和提取机 制具有重要意义。
2024/1/30
25
06 情绪与动机对行 为影响实验研究
2024/1/30
2024/1/30
测量单个刺激呈现后被试作出 反应的时间。
测量多个不同刺激呈现后被试 作出相应反应的时间。
测量被试对两个或多个相似刺 激进行辨别并作出反应的时间 。
12
反应时法在认知过程研究中应用
01
02
03
04
知觉研究
通过测量被试对不同刺激的反 应时间,研究知觉的辨别、识
别和再认过程。
注意研究
利用反应时法研究注意的分配 、转移和选择性等特性。
2024/1/30
21
05 记忆过程实验研 究范式与案例分 析
2024/1/30
22
记忆过程分类及特点概述
2024/1/30
记忆过程的分类
根据信息在大脑中存储和提取的方式,记忆可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 阶段。
各阶段特点
感觉记忆具有短暂的保持时间和有限的容量;短时记忆具有较短的保持时间和有限的容 量,但可通过复述转化为长时记忆;长时记忆具有相对持久的保持时间和巨大的容量,
2024版《实验心理学》教案ppt课件

单因素实验设计
只操纵一个自变量,观察其对因变量 的影响。特点:简单易行,但难以控 制其他潜在变量的影响。
随机区组实验设计
将被试按照某些特征分成不同的区组, 然后在每个区组内随机分配实验处理。 特点:能够控制被试间的个体差异, 提高实验的精确度。
多因素实验设计
同时操纵两个或多个自变量,观察它 们对因变量的共同影响。特点:能够 更全面地揭示心理现象,但实验设计 和数据分析更为复杂。
能够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具有较高的 内部效度;实验结果可重复验证,具有较高 的外部效度。
缺点
应用范围
实验条件控制较严格,可能存在生态效度问 题;实验结果受实验者效应、被试效应等因 素影响。
适用于研究心理现象的因果关系、心理机制 等。
2024/1/28
14
心理测量法
定义
心理测量法是采用标准化的心理 测验量表或精密的测验仪器,来 测量被试有关的心理品质的研究
2024/1/28
9
实验设计原则与注意事项
实验设计原则
对照原则、随机化原则、重复原则。
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实验设计类型、明确实验目的和假设、控制实验误差、合理安排实 验顺序和时间、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24/1/28
10
03
心理实验方法与技术
2024/1/28
11
观察法
定义
观察法是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 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系统、连续的 考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材料的研究方法。
24
06
心理实验设计与实施案例 分析
2024/1/28
25
经典心理实验案例介绍
斯坦福监狱实验
《实验心理学教案》课件

《实验心理学教案》PPT课件第一章:实验心理学概述1.1 实验心理学的定义介绍实验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解释实验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1.2 实验心理学的历史发展回顾实验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介绍重要实验心理学家的贡献和实验研究1.3 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解释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类型介绍实验控制和实验变量的概念第二章:感知实验2.1 视觉感知实验介绍视觉感知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视觉感知实验的结果和解释2.2 听觉感知实验介绍听觉感知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听觉感知实验的结果和解释2.3 触觉感知实验介绍触觉感知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触觉感知实验的结果和解释第三章:学习与记忆实验3.1 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介绍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经典性条件反射实验的结果和解释3.2 工具性条件反射实验介绍工具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工具性条件反射实验的结果和解释3.3 记忆实验介绍记忆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记忆实验的结果和解释第四章:情绪与情感实验4.1 情绪理论概述介绍情绪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观点分析情绪理论的实验研究和证据4.2 情绪实验介绍情绪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情绪实验的结果和解释4.3 情感实验介绍情感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情感实验的结果和解释第五章:认知实验5.1 注意实验介绍注意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注意实验的结果和解释5.2 记忆与决策实验介绍记忆与决策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记忆与决策实验的结果和解释5.3 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实验介绍问题解决与创造力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问题解决与创造力实验的结果和解释第六章:发展心理学实验6.1 发展心理学概述介绍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解释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6.2 认知发展实验介绍认知发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认知发展实验的结果和解释6.3 情感与社会发展实验介绍情感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情感与社会发展实验的结果和解释第七章:心理测量学实验7.1 心理测量学概述介绍心理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解释心理测量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7.2 心理测量工具与实验介绍常用心理测量工具及其实验方法分析经典心理测量实验的结果和解释7.3 心理测量学实验设计与分析介绍心理测量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讲解心理测量学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释方法第八章:心理病理学实验8.1 心理病理学概述介绍心理病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解释心理病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8.2 心理疾病实验介绍心理疾病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心理疾病实验的结果和解释8.3 心理治疗方法与实验介绍心理治疗方法的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心理治疗实验的结果和解释第九章:社会心理学实验9.1 社会心理学概述介绍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解释社会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9.2 社会影响与行为实验介绍社会影响与行为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社会影响与行为实验的结果和解释9.3 人际关系与群体动力实验介绍人际关系与群体动力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人际关系与群体动力实验的结果和解释第十章:应用心理学实验10.1 应用心理学概述介绍应用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解释应用心理学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10.2 心理咨询与治疗实验介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心理咨询与治疗实验的结果和解释10.3 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实验介绍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原理和实验方法分析经典心理学在生活应用实验的结果和解释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实验心理学概述:理解实验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是学习后续章节的基础,特别是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类型,实验控制和实验变量的概念。
实验心理学 课件

科学方法之外的途径
common sense(常识)“头发长见识短”,“地球 是扁的” …:我觉得…,我奶奶说的。 其他途径:权威之言:父母,宗教教主,官员,技 术权威,播音员等
科学的方法的特征:
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上对心理行为现象的解释,具 有可重复性和自我校正性。 心理研究也遵循科学探究的步骤。 科学方法的优越性(两个原则):
实验研究离现实生活有多远?
理论与实验的关系
实验抽象 理论抽象
实验设计
客观世界 逻 辑 演 绎 结论
理论
实 验
资料或数据
预测
三、科学方法与研究的逻辑
科学方法论由各种技术、方法、策略、设计、 设备和逻辑法则组成,不同学科不同问题, 有所不同。
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其统计方法是不 同的,对结果解释的逻辑也是不同的。
实验范式(experimental paradigms) :
范式是指按照某一比较公认的路线或观点 所采取的研究方向或研究步骤。 “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种公认的模 型或模式。” (库恩,1962)科学家集 团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 方法的总和 。 范式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可模仿的成功的 先例。
实验法的逻辑 控制一个变量,看它对另一个变量的影 响,如果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是因为前者, 而不是随机因素的作用,就说两者存在 因果关系。 标准:统计显著性。 p值小于0.05或者0.01。就是说这种结 果由于随机因素导致的概率在5%或1% 之内,就可以可靠的说,这种结果是控制
条件造成的。
据的前提假设没有满足。
如,计算Pearson 相关系数,两个变量之
间呈线性关系。
有助于理解相关中因果关系的统计方法:
实验心理学.PPT课件

游标卡尺(带有两脚规与毫米刻度的尺)式的触觉计,遮眼罩,记录纸。
实验程序
1、主试选定被试的左手背与前臂背面为测量区,前臂分为两区,自手背至肘的三个区域依次为A、B与C区。测量前,盖上蓝印,刺激在印内进行。 2、在实验之前,主试先发出指导语:“注意,当你感觉为两点时报告说“二”,感觉为一点时就说:“一”,如果不能确定是一点或两点时就说“不知道”。主试对第一种回答记为“+”,第二种回答记作“-”,第三种怀疑的回答记作“?”。主试不管被试作何种回答,都要按原定计划将一个系列实验做完。然后再重复这一系列实验,以取得确定的判断。 3、使用游标卡尺时,必须垂直地降落,并使两个尖点同时重力均匀地接触皮肤,接触时不超过两秒钟。主试先进事迹在自己手上练习数次,然后再在被试者的非测验区练习几次。 4、正式实验时采用常定刺激法测定肤觉两点阈。实验序列的长度与起点,可以按照预备测验中的实际测定结果来确定,一般定为从7至15毫米的长度为起点,随后每步变化为一毫米。每种间距可做20次,按随机表排列顺序。 5、让被试每做完100次试验休息5分钟。根据已有实验报导,被试有时会产生一种持久的两点后象(即尽管只有一点),或距离很近的两点刺激,被试也感到有两点的印象。在这种情况下,要给予被试以充分的休息,使他恢复两点的标准。为了验证这种现象是否存在,主试可以每隔数十次,可插进一次一点刺激,以证实两点后象。 1、进一步选定被试的面颊与前额为测量区,按上述程序进行试验。 2、再选定被试腹部、肩部、大腿等被掩盖处为测量区,进行试验的程序同上。
讨论
1、双眼与单眼在分辨远近深度知觉中有无显著差异,其原因何在? 2、深度知觉阈值的个体差异是否明显? 3、双眼视角差是否有极限值,超过此值时深度知觉是否也会受到影响? 4、研究深度知觉有什么理论与实践意义?
实验心理学(周爱保博士版)PPT课件

教师: 周爱保 博士 Email: zhouab@
1
21.05.2020
-
课程性质:
实验心理学是高等院
校心理学各专业方向 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 程之一。
2
21.05.2020
-
教学目的与目标
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实验态度; 形成严谨、周密的逻辑思维习惯; 发展进行心理实验的基本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 促进对实验心理学普遍适用性的认识; 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
3
21.05.2020
-
教学要求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必须
先修普通心理学、心理统计学,
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 理论,了解实验心理学在科学 心理学诞生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和作用。
4
21.05.2020
-
课程设置依据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实验数据处理能力的提高; 多因素实验设计成为心理研究的主
K.S.Bordens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1996,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
J.J.Shaughnessy:Research methods in psychology。2000,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7
21.05.2020
-
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学生的研究学习
知识应用
课课 课 课 堂堂 外 外 讲讨 练 设 授论 习 计
思研研论 维究究文 方设评撰 式计价写
研究问题
问题取向的研究型教学模式
8
21.05.2020
-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实验心理学的研究程序 第三章 心理实验研究的基本变量 第四章 心理实验研究的设计类型 第五章 心理实验研究的评价 第六章 经典研究技术
2024版实验心理学ppt课件

人机交互
实验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应用于人机交互领域,帮助设计师 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和习惯,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
28
THANKS
2024/1/26
29
观察的定义
在自然条件下对某一现象或问题进行系统 的记录和描述,以了解事物的真实状态和 发展变化。
实验与观察的关系
实验心理学强调实验方法的运用,但观察 也是获取数据的重要手段。实验和观察相 辅相成,共同推动心理学的发展。
2024/1/26
8
变量与控制
变量的定义
变量的选择与操作
在实验中可以操作和测量的因素或特 征,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根据研究目的和假设选择合适的变量, 并对其进行精确的操作和测量,以保 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控制变量的方法
通过随机化、双盲法、对照组等方法 控制实验中的干扰因素,确保实验结 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024/1/26
9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1 2
实验设计的类型 包括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析因设计等 多种类型,根据研究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实验 设计。
学习曲线实验
01
研究学习过程中的效率和速度,如迷宫学习实验、条件反射实
验等。
记忆保持与遗忘实验
0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研究记忆的保持和遗忘规律,如艾宾浩斯记忆曲线、自由回忆
实验等。
记忆干扰与抑制实验
03
研究不同记忆之间的相互干扰和抑制现象,如前摄抑制和倒摄
抑制实验等。
13
思维与决策实验
实验心理学幻灯课件

实验心理学幻灯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源自实验心理学教材的第五章,主要涉及心理物理学中的感觉实验。
具体内容包括感觉阈限的测定、感觉适应现象的观察以及不同感觉 modality 下的感知差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心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心理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不同感觉 modality 下感知差异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感觉阈限的测定方法和感觉适应现象的机理。
2. 教学重点:心理物理学实验的设计与分析,不同感觉modality 下的感知差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计算机、投影仪、幻灯片、实验心理学教材。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器材(如感觉阈限测定仪、各种刺激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视觉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2. 理论讲解:介绍心理物理学的起源、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讲解感觉阈限的测定和感觉适应现象。
3. 实验演示:展示不同感觉 modality 下的实验现象,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探讨感知差异的原因。
5. 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实验心理学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心理物理学基本概念。
2. 感觉阈限的测定方法。
3. 感觉适应现象的观察。
4. 不同感觉 modality 下的感知差异。
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心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方法。
2. 请阐述感觉阈限的测定方法和结果解释。
3. 观察并分析感觉适应现象,说明其机理。
4. 结合实验,谈谈对不同感觉 modality 下感知差异的认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实验心理学的最新研究动态,如虚拟现实、神经科学技术在实验心理学中的应用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源自实验心理学教材的第五章,主要涉及心理物理学中的感觉实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程序的目的和作用
2.实验范式的方法学意义
四、科学的思维方式
1.归纳法
2.演绎法
五、心理变量及其操作
1.心理变量的特性
2.心理变量的操作
15
21.05.2020
-
第一章 实验心理学研究程序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假设析出 实验设计 实验观测 结果处理 假设验证
实验心理学
教师: 周爱保 博士 Email: zhouab@
1
21.05.2020
-
课程性质:
实验心理学是高等院
校心理学各专业方向 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 程之一。
2
21.05.2020
-
教学目的与目标
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实验态度; 形成严谨、周密的逻辑思维习惯; 发展进行心理实验的基本能力; 培养学生的学术交流能力; 促进对实验心理学普遍适用性的认识; 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
7
21.05.2020
-
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学生的研究学习
知识应用
课课 课 课 堂堂 外 外 讲讨 练 设 授论 习 计
思研研论 维究究文 方设评撰 式计价写
研究问题
问题取向的研究型教学模式
8
21.05.2020
-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实验心理学的研究程序 第三章 心理实验研究的基本变量 第四章 心理实验研究的设计类型 第五章 心理实验研究的评价 第六章 经典研究技术
流;
培养科学精神和科研能力的要求; 实验方法的广泛应用; 教学时间的限制。
5
21.05.2020
-
教学原则
科学性原则; 严密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 规范性原则。
6
21.05.2020
-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班 组讨论、小组合作研究、 专题实验、见习等方法和
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 等手段进行教学。
-
因果关系的关系条件
1.充分条件
K.S.Bordens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1996,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
J.J.Shaughnessy:Research methods in psychology。2000,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D.G.Elmes,B.H.Kantowitz:research methods in psychology。 1999,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
G.W.Heiman:research methods in psychology。1995,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1.05.2020
-
本课程参考用书
孟庆茂:实验心理学。1999,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朱 滢:实验心理学。2000,北京大学出版社。
杨治良:实验心理学。1999,浙江教育出版社。
周爱保:实验心理学纲要。2000,甘肃人民出版社。
B.h.Kantowiz: 实验心理学。2001,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7
21.05.2020
-
作业和讨论题(2)
推翻假设:科学的游戏规则
(课堂练习:在10分钟之内尽 可能多地提出假设,然后去试 图推翻它们)
18
21.05.2020
-
第一节 假设析出
命题:真、伪 假设:坚定性(可靠性)、可操作性、明确性 操作定义:构造概念的一种规则,据此可对此概念
进行重复观测。 推翻假设:科学的游戏规则
22
21.05.2020
-
规定实验逻辑 确定实验变量 选择实验被试 选择实验类型
23
21.05.2020
-
一、规定实验逻辑
指针对将要研究的问题有目的地事 先规定出一个逻辑模式,以便这个 模式能够从多方面为实验变量的因 果关系假设提供合理的推理依据, 即规定出实验推理的逻辑结构。
24
21.05.2020
19
21.05.2020
-
启示
人间正道是沧桑!
20
21.05.2020
-
假设的来源
理论推导 实践需要 前人研究 个人兴趣
21
21.05.2020
-
第二节 实验设计
实验设计
指为了判明各种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 系而规定的操作程序。判明因果关系 是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实验设 计必须规定其相应的实验逻辑、确定 实验变量、选择实验被试和实验类型。
1.自己独立做一项实验研 究(30%)
2.期末理论考试(60%) 3.平时作业、发言(10%)
13
21.05.2020
-
引论
一、科学与实验 1.科学的目的、任务、特征 2.实验的本质 二、理论与实验 1.理论的特征 2.理论与实验的关系
14
21.05.2020
-
三、实验范式(科学程序)
10
21.05.2020
-
研究报告阅读指导(1)
1.研究者关心的问题是什么? 2.这个问题是怎么来的?或者说问题是如
何提出来的? 3.针对该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什么样的研
究假设? 4.采用了什么样的研究设计? 5.自变量是什么? 6.因变量是什么?
11
21.05.2020
-
研究报告阅读指导(2)
3
21.05.2020
-
教学要求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必须
先修普通心理学、心理统计学,
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 理论,了解实验心理学在科学 心理学诞生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和作用。
4
21.05.2020
-
课程设置依据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实验数据处理能力的提高; 多因素实验设计成为心理研究的主
7.研究者是怎样对额外变量进行控制的?
8.研究者得到了哪些实验结果?
9.研究者的结论是什么?
10.研究者是如何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他的 结论的?或者说,从数据到理论,在这 个过程中研究者作了什么样的逻辑推论?
11.在上述各个环节中,研究者哪个环节 处理得不够好?
12
21.05.2020
-
学习评价方式
16
21.05.2020
-
作业和讨论题(1)
1.请分别列出3个不同类型的命题(真命题、伪 命题和假设),对“真命题”,你信其真的信念 是如何获得的?
2.我们是如何提出假设的?即假设背后的思维活 动是什么?
3.证伪一个假设的途径有哪些?
4.分析一篇心理学文献中的研究假设.
(1、4书面作业发email to zhou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