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安全知识培训资料全
煤气安全培训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煤气安全培训活动,如培训班、讲座、宣传周等,将煤气安 全知识传递给公众。
效果评估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了解公众对煤气的认识程度和 安全意识水平,为后续的培训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煤气火灾的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
对煤气管道、阀门等部位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及时发现并修复泄漏点。
规范操作
使用煤气时,应遵循操作规程,先开总阀,点燃 煤气灶后关闭总阀,烧水时不能离开等。
安全使用
不在煤气设施附近放置易燃、易爆物品,不私拉 乱接电线,不私自改装煤气管道等。
煤气火灾的灭火方法及注意事项
灭火方法
使用合格的密封件和连接件,确保设备连接处不漏气 。
设置可燃气体报警器,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并采取措施 。
煤气泄漏的应急处理措施
立即切断气源,关闭煤气阀门,停止使 用煤气设备。
联系专业维修人员前来抢修,切勿自行 处理。
立即疏散人员,特别是下风向的人员, 确保人身安全。
打开门窗,加快空气流通,降低室内煤 气浓度。
煤气的组成与性质
煤气的组成
煤气的主要成分包括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不同工艺产生的煤气组成比 例有所不同。
煤气的性质
煤气具有易燃、易爆、有毒等特性,在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需特别注意 安全。
煤气的生产与使用
煤气的生产
煤气生产主要通过煤炭的转化,经过不同的工艺流程生成不同性质的煤气。
煤气的使用
煤气广泛用于工业、民用等领域,如钢铁冶炼、陶瓷制造、居民用气等。在使用 过程中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煤气安全培训
2023-10-26
高炉煤气安全知识培训

六.带煤气作业或在煤气设备上动火,应有作业方案和安全措施 ,并 应取得煤气防护站或安全主管部门的书面批准。
4.2.6 带煤气作业如带煤气抽堵盲板、带煤气接管、高炉换探料尺、操作插板 等危险工作,不应在雷雨天进行,不宜在夜间进行;作业时,应有煤气防护站 人员在场监护;操作人员应佩戴呼吸器或通风式防毒面具,并应遵守下列规定:
准备好置换煤气的介质(蒸汽或氮气)及连接管道。
根据停气后的施工内容和要求,准备好消防器
单击此处添 加大标题内 容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材和检测仪器。 1. 吹扫放散管及闸阀的功能检查。 2. 准备好消防器材等。 3. 停煤气操作步骤
1. 负责人作业前动员及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4. 全线作业前准备工作及安全措施检查。 5. 具备停煤气条件后关闭闸阀。 6. 堵盲板。 7. 开末端放散管并监护放散管 8. 通蒸汽或氮气。 9. 如人员需要进去,可进行空气置换,化验含氧量
4.2.7 在煤气设备上动火,除应遵守和的有关规定外, 还应遵守下列规定:
——在运行中的煤气设备上动火,设备内煤气应保持 正压,动火部位应可靠接地,在动火部位附近应装压 力表或附近仪表室联系;
——在停产的煤气设备上动火,除应遵守的规定外, 还应遵守;用可燃气体测定仪测定合格,并经取样分 析,其含氧量接近作业环境空气中的含氧量;将煤气 设备
正常氧气与血红蛋 白化作用结合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 白结合阻碍了氧气 与血红蛋白的结合, 使人体缺氧窒息
第二节 我厂煤气生产与净化工艺
煤气定义
高炉煤气是高炉冶炼过程中从炉顶产生出来的气体经 过除尘过滤净化而得到的可燃性气体。是高炉冶炼的 副产品。
煤气中毒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煤气中毒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煤气中毒是指由于室内空气中存在过量的一氧化碳、煤气等导致人体血液中含氧量降低而引发的中毒症状。
煤气中毒危害巨大,容易导致窒息、昏迷甚至死亡,因此,了解煤气中毒的危害和相关的消防安全知识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煤气中毒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
1. 了解不同种类的煤气煤气是一种常见的燃料,在家庭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
常见的煤气有天然气、液化石油气(LPG)和煤气。
了解不同种类的煤气的成分、特性和安全性能是避免煤气中毒的第一步。
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不易燃烧,并具有较轻的密度和易散性。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环保的燃料,但可以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气体,一旦泄漏,易引发火灾和爆炸。
液化石油气(LPG),主要成分为丙烷和丁烷,易燃易爆。
液化石油气比空气重,在泄漏时容易沉积在低处,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煤气,是通过分解煤而得到的气体,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和氢气。
煤气是无色、无味且无爆炸性的,但是它具有强毒性,当浓度过高时,会导致煤气中毒。
2. 掌握煤气泄漏的识别和预防方法煤气泄漏是引发煤气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早发现和处理煤气泄漏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识别和预防煤气泄漏的方法:- 注意气体的气味: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都添加了一种特殊的气味,以帮助人们识别气体泄漏。
一旦察觉到类似烂鸡蛋的臭鸡蛋味,应立即采取措施。
- 安装气体泄漏报警器:在家庭和工作场所安装气体泄漏报警器,一旦检测到泄漏,立即发出声音和光亮警报。
- 经常检查煤气管道和接口:定期检查煤气管道和接口是否有泄漏现象,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修理或更换。
- 注意火源:煤气泄漏时,一丁点的火花或明火都可能引发爆炸。
要注意避免在有煤气泄漏的地方使用明火或点燃香烟等。
3. 学会正确使用和维护煤气设备煤气设备使用不当也是引发煤气中毒的原因之一。
正确使用和维护煤气设备可以有效地预防煤气中毒。
以下是一些关于煤气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的建议:- 安装合格的煤气设备:购买合格的煤气设备,并由专业人士安装和检查。
煤气使用安全知识培训

煤气使用安全
正确安装和使用
安装位置:远离火源、热源,通风 良好
使用方法: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 错误操作
安装方式:专业人员安装,确保安 全可靠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煤气管道、阀 门、灶具等设备,确保安全可靠
预防煤气泄漏
定期检查煤气 管道和设备, 确保无破损、 老化现象
使用合格的煤 气设备,避免 使用劣质产品
疗救助
送医救治注意事项
01
立即拨打120 急救电话,并 保持电话畅通
02
保持中毒者呼 吸道通畅,避 免呕吐物堵塞 呼吸道
03
避免自行移动 中毒者,以免 加重病情
04
及时向医生提 供中毒者的详 细信息,包括 中毒时间、地 点、症状等
煤气安全法律法规
相关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 《城镇燃气管理条例》 ● 《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管理规定》 ● 《燃气用户安全用气常识》 ● 《燃气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 ● 《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资质管理规定》 ● 《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人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 ● 《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服务规范》 ● 《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服务质量评价规范》 ● 《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服务合同》
保持室内通风, 避免煤气在室 内聚集
定期更换煤气 报警器,确保 其正常工作
熟悉煤气泄漏 应急处理方法, 如关闭阀门、 开窗通风等
应对煤气泄漏
01 立即关闭煤气阀门, 切断气源
02 打开门窗通风,降低 室内煤气浓度
03 不要使用明火,防止 爆炸
煤气使用安全知识培训

避免在煤气管 道附近放置易
燃物品
定期清理煤气 管道周围的灰 尘和污垢,保
持干燥
煤气泄漏的预防与处理
定期检查煤气管 道和阀门是否漏 气
使用煤气时保持 室内通风良好
发现煤气泄漏时 立即关闭煤气阀 门,开窗通风, 不要开关电器
学习正确的处理 煤气泄漏的方法 ,避免造成危险
PART 4
煤气中毒的预防与救治
煤气中毒的症状和原因
症状:头痛、恶 心、呕吐、乏力、 眩晕、意识模糊 等
原因:煤气中含 有的一氧化碳与 血红蛋白结合, 导致缺氧中毒
预防措施:保持 室内通风良好, 定期检查煤气管 道等
救治方法:迅速 将中毒者移至通 风处,拨打急救 电话等
煤气中毒的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煤气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 使用煤气时保持通风,避免在密闭空间内长时间使用。 使用煤气时不要离开,避免发生意外。 定期进行煤气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YOUR LOGO
煤气使用安全知识 培训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时间:20XX-XX-XX
目录
01
添加标题
02
03
04
05
06
煤气的基本 知识
煤气使用安 全注意事项
煤气中毒的 预防与救治
煤气使用安 全事故案例 分析
煤气使用安 全法律法规 与标准
煤气中毒的救治方法
立即打开门窗通风,使患者离开中毒环境,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将患者平卧,头部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口鼻分泌物。 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患者血氧饱和度。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血压等。
PART 5
煤气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煤气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1. 嘿,你知道吗,煤气可是个“小调皮”呢!就像一只随时可能捣乱的小怪兽。
比如有时候你忘了关紧煤气灶开关,这“小调皮”就可能偷偷跑出来惹麻烦啦!所以啊,用完煤气一定要认真检查开关有没有关好哟!
2. 哇塞,煤气要是泄漏了可不得了!这就好比家里进了个危险分子。
像要是闻到了奇怪的味道,那可千万不能大意啊!得赶紧采取行动,不然会出大乱子的呀!
3. 煤气炉具也得好好爱护呀,这就跟我们爱护自己的宝贝似的。
你想想,要是炉具出了问题,这不就跟自己的宝贝受伤了一样让人担心嘛!定期检查和保养可不能少哦。
4. 哎呀,在厨房使用煤气的时候可别三心二意哦!这就跟开车不能分心一个道理呀。
要是一边做饭一边玩手机啥的,万一出点啥事,那可后悔都来不及了呀!
5. 你们知道吗,煤气管道也要多留意呀!这就像是家里的“生命线”。
要是管道有破损啥的,那危险不就随时可能降临了嘛!可不能掉以轻心啊。
6. 安装煤气设备也要找专业的人呀,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事呢!就像生病得找好医生一样。
找不靠谱的人来弄,那不是给自己找别扭嘛!
7. 要是发现煤气有问题,别磨蹭呀!这可不是能等的事儿。
就好像火灾来了,你还能慢悠悠的嘛?赶紧处理才是正道呀!
8. 总之呢,煤气安全太重要啦!大家可都得把这些知识放在心上,认真对待,这样才能安安全全的享受煤气带来的便利呀!别不当回事哦!。
煤气安全知识培训资料全

煤气平安知识2021年9月一、煤气性质1、煤气成份:常见煤气的成分见表1-1。
表1-1 常见煤气的成分2、煤气理化性质表1-1 常见煤气的性质3、CO:无色无味,分子量28,比重0.97,重度1.25Kg/Nm3,着火点约600℃,毒性极强。
4、空气:无色无味,成分主要为氮气〔约79%〕和氧气〔21%〕。
分子量约29,比重1。
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7%时,即可发生呼吸困难,低于10%时会引起昏迷,甚至死亡。
5、氧气:无色无味,分子量32,重度1.429Kg/Nm3在氧气生产过程存在着氧气、氮气、氩气都可能产生中毒、窒息的危险。
1 在常压下,吸入氧气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
2 吸入高浓度氮气时会产生窒息、中毒。
3 高浓度氩气会使人窒息,当含氩量达75%会发生数分钟内死亡。
6、氮气:无色无味,分子量28,重度1.25Kg/Nm3;化学性质不活泼,不燃烧,空气中含量增加时会造成缺氧窒息。
7、压力、温度、热值根本概念7.1 压力:绝对压力、相对压力〔表压力〕绝对压力=大气压+表压1MPa≈106Pa≈10Kg/cm2 1mmH2O≈10 Pa7.2 温度:绝对温度〔K〕、摄氏温度〔℃〕开氏度=摄氏度+2737.3 热值:高热值、低热值1Kcal=4.1868KJ二、煤气中毒1、有害气体1.1 单纯性窒息气体:如甲烷、二氧化碳、氩气、氮气等。
人体缺氧病症与空气中氧含量的关系氧浓度% 主要病症17 静止状态无影响,工作时会引起喘息、呼吸困难、心跳加快15 呼吸及心跳急促,耳鸣、目眩,感觉及判断力减弱,肌肉功能被破坏,失去劳动力10~12 失去理智,时间稍长即有生命危险6~9 失去知觉,呼吸停止,心脏在几分钟内还能跳动,如不进行急救会导致死亡〔5~6分钟死亡〕。
小于6 立即死亡1.1.1天然气:甲烷含量在作业环境中的浓度到达10%以上时就会窒息;作业环境中丙烷浓度含量到达10%以上时,2~3分钟就会造成人体中毒死亡。
煤气安全知识培训教材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煤气安全知识培训教材高炉煤气、转炉煤气是炼钢、炼铁生产中的副产品,每生产1t生铁可产生2100~2200m3高炉煤气,每炼1t钢可产生50~70m3转炉煤气,都是冶金的重要气体燃料。
各种煤气的成分及主要性质成分1. 发生煤气事故的原因从表6—1可以看出,中毒、着火、爆炸是煤气的三大特性。
因此,冶金工厂接触煤气作业又非常普遍极容易引起各类煤气事故,也就是通常大家所说的煤气三大事故。
发生煤气事故的主要原因如下:①缺乏煤气安全知识,如在发生事故后不戴防毒面具进行抢救,导致事故扩大,或在有煤气的地区干活而不戴防毒面具。
②煤气设备泄漏煤气。
③设备有隐患,如水封有效高度不够,放散管高度不够,处理煤气的风机不防爆等。
④处理煤气不彻底,没有牢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如不堵盲板,而单靠开闭器切断煤气来源。
⑤上级变电所或自控电器设备出事故,突然停电。
⑥操作技术不熟练,误操作,或者不懂操作技术。
⑦处理煤气完毕后,煤气设备内的沉淀物,如焦油、萘等自然或遇火燃烧爆炸。
⑧抽堵盲板没有接地线,作业处蒸汽管道没保温(或保温层脱落),盲板、吊具与管道摩擦等。
2.预防煤气中毒措施预防煤气中毒,要严格遵守煤气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首先要做到以下各点:①经常检查煤气设备的严密性,防止煤气泄漏,煤气设备容易泄漏部分,应设置报警装置,发现泄漏要及时处理,发现设备冒出煤气或带煤气作业,要佩戴毒面具。
②新建或大修后的设备,要进行强度及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产。
③进入煤气设备内作业时,一氧化碳含量及允许工作时间应符合表26.3的规定。
④要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如堵盲板,设水封等,盲板要经过试验,水封阀门不能作为单独的切断装置。
煤气系统中水封要保持一定的高度,生产中要经常溢流。
水封的有效高度室内为计算压力加1000(1mmH2O=9.8pa),室外为计算压力加500mmH2O。
合格后方可进行。
对煤气区域的工作场所,要经常进行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分析,如超过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时,要检查分析原因进行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气安全知识2010年9月一、煤气性质1、煤气成份:常见煤气的成分见表1-1。
表1-1 常见煤气的成分2、煤气理化性质表1-1 常见煤气的性质3、CO:无色无味,分子量28,比重0.97,重度1.25Kg/Nm3,着火点约600℃,毒性极强。
4、空气:无色无味,成分主要为氮气(约79%)和氧气(21%)。
分子量约29,比重1。
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7%时,即可发生呼吸困难,低于10%时会引起昏迷,甚至死亡。
5、氧气:无色无味,分子量32,重度1.429Kg/Nm3在氧气生产过程存在着氧气、氮气、氩气都可能产生中毒、窒息的危险。
1 在常压下,吸入氧气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
2 吸入高浓度氮气时会产生窒息、中毒。
3 高浓度氩气会使人窒息,当含氩量达75%会发生数分钟死亡。
6、氮气:无色无味,分子量28,重度1.25Kg/Nm3;化学性质不活泼,不燃烧,空气中含量增加时会造成缺氧窒息。
7、压力、温度、热值基本概念7.1 压力:绝对压力、相对压力(表压力)绝对压力=大气压+表压1MPa≈106Pa≈10Kg/cm21mmH2O≈10 Pa7.2 温度:绝对温度(K)、摄氏温度(℃)开氏度=摄氏度+2737.3 热值:高热值、低热值1Kcal=4.1868KJ二、煤气中毒1、有害气体1.1 单纯性窒息气体:如甲烷、二氧化碳、氩气、氮气等。
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含量的关系氧浓度% 主要症状17 静止状态无影响,工作时会引起喘息、呼吸困难、心跳加快15 呼吸及心跳急促,耳鸣、目眩,感觉及判断力减弱,肌肉功能被破坏,失去劳动力10~12 失去理智,时间稍长即有生命危险6~9 失去知觉,呼吸停止,心脏在几分钟还能跳动,如不进行急救会导致死亡(5~6分钟死亡)。
小于6 立即死亡1.1.1天然气:甲烷含量在作业环境中的浓度达到10%以上时就会窒息;作业环境中丙烷浓度含量达到10%以上时,2~3分钟就会造成人体中毒死亡。
1.1.2二氧化碳:吸入人体的量超过一定限度会引起窒息中毒。
重度中毒者中枢神经受到抑制会引起窒息死亡。
工业卫生允二氧化碳浓度为9000mg/m3。
1.2 化学性窒息气体:如一氧化碳、氰化氢等。
一氧化碳对人体危害程度:引自宝山总厂能源部《煤气防护》。
空气中的浓度时间人体反应% PPm0.01 100 数小时后有轻微症状0.04 400 1小时后呼吸障碍,感到呼吸困难0.07 700 1小时后有头重感觉0.10 1000 0.5~1小时后头疼0.15 1500 0.5~1小时后危险0.20 2000 20~40分钟危险0.30 3000 10~30分钟危险0.50 5000 5~10分钟致死1.00 10000 1~2分钟致死1.3 刺激上呼吸道气体:如二氧化硫等。
1.4 对中枢神经有损伤的气体:如汽油等。
2、一氧化碳中毒机理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气中含有较高的一氧化碳从煤气的生产到净化、回收、加压、输配、储存和使用及设备检修等,极易造成一氧化碳不同程度的中毒;既称为煤气中毒;甚至可导致死亡。
所以煤气中毒即是一氧化碳中毒,而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对呼吸道无刺激性气体。
它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大于氧与血红蛋白结合的200-300倍。
而碳氧血红蛋白不易分解,更不易排出体外,分解时却慢3000倍。
故使体的血红蛋白便失去与氧结合能力。
即携氧能力。
因而造成急性组织的缺氧。
所以出现的煤气中毒分为轻、中、重的中毒症状。
3、煤气中毒表现按照症状重,通常分轻、中、重三级;按照中毒快慢分急性和慢性中毒。
(1)轻度中毒:头晕、眼花、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心悸、四肢无力等症状,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在10-20%。
(2)中度中毒:轻度中毒逐渐加重,病人呈耆睡状态,并逐渐进入昏迷或出现虚脱,病人出现面色潮红,呼吸、脉搏加快可有抽搐、狂躁不安、大小便失禁,如抢救及时可能较快醒,一般不留后遗症。
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在30-40%。
(3)重度中毒:昏迷程度加深,出现呼吸困难及潮式呼吸,四肢冰凉、血压下降、脉搏细弱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常因呼吸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
并常伴有高热、脑水肿,此时血液中的碳氧血红蛋白在50%以上。
重病例治疗后尚有可能遗留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精神失常;智力障碍;瘫痪失语等。
4、煤气中毒事故预防(1)加强煤气安全管理,对于煤气作业人员,应进行生产操作及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准上岗工作。
制定格的岗位责任制,并确保实施。
(2)从生产设施的密闭式入手,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防止和减少一氧化碳在生产环境中形成危及人的健康与安全的浓度。
(3)加强对生产环境的一氧化碳浓度监测和警报(煤气生产、使用单位的操作岗位,煤气操作室和重点区域应设置一氧化碳监测报警装置及醒目的安全警示标牌,报警装置应定期校验),一氧化碳最高浓度不允超过30mg/m3(24ppm)。
(4)设备或管道检修时,首先要把设备或管道煤气吹扫干净;新建或大修的煤气设备及管道要进行强度或气密性试验。
(5)在煤气区域工作,须2人以上,并要携带便携式CO报警仪。
一旦发生煤气泄漏,则要站在上风侧监视,禁任人进入危险区,同时立即通知有关单位处理。
(6)建立煤气中毒事故的抢救和急救体制,配备必要的防护器具和急救器材,如CO监测仪、空气呼吸器等,平时要经常检查,确保器具有效。
佩戴时,也须认真检查,尤其注意不准在煤气危害区摘掉口罩、鼻卡或面具。
进入高浓度一氧化碳环境中工作时,一定要戴好防毒面具,并有足够的监护和抢救措施。
5、工作环境一氧化碳含量及允工作的时间1PPm=1.25 mg/m36、煤气中毒事故抢救煤气中毒事故的现场与一般事故发生后的现场不同,爆炸、坍塌、机械事故等发生后现场不保持原有的危险状态,而中毒事故发生后现场一般保持原有的危险状态。
所以,进行中毒事故现场抢救时,救护人员首先应做好个人自身的防护。
(1)将中毒者迅速及时地救出煤气危险区域,抬到空气新鲜的地,解除一切阻碍呼吸的衣物,并注意保暖。
抢救场所应保持清静、通风,并指派专人维持秩序。
(2)中毒轻微者,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直接送往附近卫生所急救。
(3)中毒较重者,如出现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等症状,应通知煤气防护站和附近卫生所赶到现场急救。
(4)中毒者已停止呼吸,应在现场立即做人工呼吸并使用生器,同时通知煤气防护站和附近卫生所赶到现场抢救。
(5)中毒者未恢复知觉前,不得用急救车送往较远医院急救,就近送往医院抢救时,途中应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应有医务人员护送。
(6)有条件的企业应设高压氧仓,对煤气中毒者进行抢救和治疗。
三、煤气着火1、燃烧的条件:有可燃物质、助燃物质、火源。
上述三个条件在燃烧过程中缺一不可,统称燃烧三要素。
三者共同作用才能发生燃烧。
2、煤气着火事故预防(1)保证煤气设施的密性,发现煤气泄漏及时处理。
应经常检查:阀芯、法兰、膨胀器、焊缝口、计量导管、铸铁管接头、排水槽、煤气柜与活塞间、风机轴头、蝶阀轴头等。
(2)煤气设施要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对接地线要定期检查测试。
(3)格执行煤气设施和煤气区域动火作业的管理制度,应事先办理动火证,应有防火措施,并经安全部门检查确认,按规定的要求、时间、地点动火。
(4)应尽量避免带煤气(指作业时有煤气泄出)作业,如必须进行则应在降低压力的状况下进行,并必须使用铜制工具。
(5)带煤气作业地点附近的裸露高温管道,应做绝热处理。
(6)煤气设施附近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3 煤气着火事故处理煤气设施着火时,处理正确,能迅速灭火;若处理错误,则可能造成爆炸事故。
灭火时,应设法降低煤气压力或局部停止使用煤气;往着火的设施通入大量的蒸汽或氮气;保护围设施不被烧红或烧坏。
(1)由于设施不密而轻微泄漏引起的着火,可用湿泥、湿麻袋等堵住着火处,待火熄灭后再按有关规定补好泄漏处。
(2)煤气管道着火,管道直径在100mm以下者可直接切断煤气灭火;管道直径大于100mm者应逐渐降低煤气压力,但煤气压力不得低于49-98Pa,以防回火。
煤气压力下降后引起的管道着火,可用黄泥、湿麻袋、棉布等堵灭、捂灭,也可用蒸汽或灭火器扑灭。
在通风不良的场所,煤气压力降低以前不要灭火,否则,灭火后煤气仍大量泄漏,会形成爆炸性气体,遇烧红的设施或火花,可能引起爆炸。
(11.3.1 煤气设施着火时,应逐渐降低煤气压力,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但设施煤气压力最低不得小于1OOpa(10.2mmH20)。
不应突然关闭煤气闸阀或封水封,以防回火爆炸。
直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煤气管道起火,可直接关闭煤气阀门灭火。
)(3)煤气设施沉积物(如萘、焦油、硫化铁等)着火时,可将设施的人、放散管等一切与大气相通的附属关闭,使其隔绝空气自燃灭火;同时应通入蒸汽或氮气。
但灭火后不要立即停送蒸汽或氮气,以防设施沉积物自燃引起爆炸。
(4)煤气设施已烧红时,不得用水骤然冷却,以防煤气设施急剧收缩造成变形断裂而泄漏出煤气。
(5)煤气阀、水封、压力表、蒸汽或氮气管头等,应有专人控制操作。
(11.3.2 煤气隔断装置、压力表或蒸汽、氮气接头,应有专人控制操作。
)(6)火警解除后恢复通气前,应仔细检查,保证管道设施完好并进行置换操作后才允通气。
应该注意的是,如果扑灭了火焰,煤气不经过燃烧直接外泄,则危险区域的作业人员可能会发生中毒事故,处理不当还可能发生煤气爆炸事故。
所以处理煤气燃烧事故,应由事故单位、消防队和煤气防护站共同组成临时指挥机构,以便统一指挥;应设立警戒围,灭火人员要作好自我防护准备;对已被烧伤的病人,不可盲目处理创面,应由医务人员处理,并及时送医院诊治。
四、煤气爆炸1、煤气爆炸的条件:煤气爆炸是煤气燃烧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瞬间(几千分之一秒)发生的燃烧过程。
煤气爆炸通常需要三个必备条件:(1)是在一个有限的空间或容器(2)有助燃剂(空气或氧气)和煤气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围(3)要有明火、电火或达到煤气燃点以上的高温。
注:大多数有机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其爆炸延滞时间约0.04~0.2秒,一些快速气体爆炸气体,如氢气、乙炔、乙烯等的爆炸延滞时间较短,一般小于0.02秒;通常煤气爆炸的冲击力会以每秒7000~10000米的速度传播。
2、煤气爆炸事故预防煤气发生爆炸除了煤气与空气混合必须达到一定浓度(爆炸极限围)外,还必须有限的空间或容器以及激发能源。
因此,杜绝这些条件同时出现,即可防止爆炸事故。
(1)对煤气爆炸危险源和危险区域进行辨识、判断、分级、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2)容易泄漏煤气的场所,应禁止一切火种进入,并设置自动警报器,对自动报警器还要定期调校。
(3)各类设备及电器照明应为防爆型的。
(4)设置防爆膜与防爆阀,相关的建筑物应有符合规定的泄爆面积。
3 煤气爆炸事故处理煤气设施一旦发生爆炸,不仅损坏设施本身,还有可能伤人,而且可能发生煤气中毒、着火事故,或者产生第二次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