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学书帖原文及译文

合集下载

宋-米芾书法墨迹《十三帖》(故宫珍藏)

宋-米芾书法墨迹《十三帖》(故宫珍藏)

宋-米芾书法墨迹《十三帖》(故宫珍藏)米芾《丹阳帖》(翰牍九帖之六)译文:丹阳米甚贵.请一航载米百斛来,换玉笔架,如何早一报,恐他人先。

芾顿首。

此帖所致为米芾之友人。

此友人乃《适意帖》中“觑一玉格,十五年不入手”之“吾友”。

米芾《陈揽帖》(昨日帖)释文:昨日陈揽戢戢之胜,鹿得鹿宜。

俟之,已约束后生同人,莫不用烦他人也。

轸之只如平生,十官如到部,未缘面见,欲罄绅区区也。

芾顿首再拜。

米芾《甘露帖》(又称弊居帖)米芾《烝徒帖》释文:芾烝徒如禁旅严肃,过州郡,两人并行。

寂无声,功皆省三日先了。

蒙张都大、鲍提仓、吕提举、壕寨左藏,皆以为诸邑第一功夫。

想闻左右,若得此十二万夫自将,可勒贺兰。

不妄、不妄。

芾皇恐。

米芾《致伯修老兄尺牍》翰牍九帖之二米芾《致伯充尺牍》(翰牍九帖之七又称《业镜帖》)米芾《德忱帖》米芾《晋纸帖》翰牍九帖之三米芾《适意帖》(又称《玉格帖》)翰牍九帖之四米芾《贺铸帖》(翰牍九帖之五)米芾《惠柑帖》翰牍九帖之八米芾《戏成诗帖》(翰牍九帖之九)米芾《真酥帖》内容提要: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祖籍山西,然迁居湖北襄阳,后曾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

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

集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于一身。

其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

宋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又称“米襄阳”、“米南宫”。

米芾书画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

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

主要作品有《多景楼诗》《虹县诗》《研山铭》》《拜中岳命帖》等。

米芾尺牍原文及译文

米芾尺牍原文及译文

米芾尺牍原文及译文摘要:I.简介- 介绍米芾及其书法成就- 简介米芾尺牍的背景及特点II.米芾尺牍原文- 原文内容概述- 原文细节描述III.米芾尺牍译文- 译文概述- 译文细节描述IV.米芾尺牍的意义和影响- 对后世书法的影响- 文化价值及意义V.结论- 总结米芾尺牍的特点和价值- 强调其在书法史上的地位正文:I.简介米芾,字元章,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画家、文学家,被誉为“书法四大家”之一。

他的书法自成一家,以其险峻、飞扬、豪放的风格闻名于世。

米芾尺牍是米芾的代表作品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米芾尺牍,又称《箧中帖》,是米芾给友人伯充的一封信。

这封信以行草书书写,充分展示了米芾独特的书法风格。

在这封信中,米芾向伯充倾诉了自己对书法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II.米芾尺牍原文米芾尺牍原文如下:芾顿首,伯充台鉴。

邂逅再者,岂易言哉。

天宝九载,岁在戊寅,十一月廿六日,芾顿首。

伯充台鉴。

贤友适至,辱书,伏承尊候万福,芾顿首。

阻风海陵,不得奉书,自愧驰恋,益以敬佩。

芾顿首。

III.米芾尺牍译文米芾尺牍的译文如下:芾恭敬地写道,伯充先生您可鉴。

能够再次相遇,实在是难得的机会。

天宝九年,岁次戊寅,十一月二十六日,芾恭敬地写道。

伯充先生您可鉴。

尊敬的朋友刚刚到来,我收到了您的来信,恭敬地阅读。

得知您身体健康,我感到非常欣慰,恭敬地写下这封信。

因为遇到大风,我不能亲自给您写信,为此我感到非常惭愧,更加敬佩您。

恭敬地写下这封信。

IV.米芾尺牍的意义和影响米芾尺牍作为一件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封信展示了米芾行草书的独特风格,笔画流畅,气势磅礴,给后人以极大的启发。

同时,这封信也反映了米芾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书法的热爱,使这件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

总的来说,米芾尺牍是书法史上的瑰宝,代表了北宋书法的高峰。

它不仅展示了米芾独特的书法风格,还传递了米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书法的热爱。

四年级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完美版

四年级语文第24课米芾学书完美版
第24课 米芾学书
语文S版 四年级下册
新课导入
一手好字,能带给人一种
境界、一种享受、甚至是一份 惊喜。走进课文,用心感受米 芾学字的经历,你一定会有很 多收获和启发的。
米芾简介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阳居士。 祖籍山西,迁居襄阳(今属湖北)。传说他个性怪 异,喜穿唐服,视洁成癖,遇石膜拜不已,因而人 称“米颠”。在书法上,他是“宋四家”(苏、米、 黄、蔡)之一。其书法字体洒脱奔放,又严于法度; 另一方面,他独创山水画中的“米家山”之法,善 以“模糊”笔墨作云雾弥漫的江南景色。
有上进心 勤奋好学
2、秀才要求米芾用五两纹银的价钱买他 一张纸作为教米芾写字的条件,是成心为难 米芾吗?是想从中获得报酬吗?
不是,秀才的条件看似无理、苛刻,实则用 心良苦。他是为了引导米芾习字用心。
3、秀才将米芾买纸的钱还给了米芾, 体现了什么?
体现了秀才的善良,也更见其教字的 用心良苦。
4、米芾先后和两位老师学写字,各是怎么 表现的?结果有何不同?请用“——”从文中 画出有关的语句,读一读,加以比较。
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尽管心很累 很疲倦 我却没有理由后退 或滞留在过去与未来之间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这是一个光明 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应有尽有,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踏上天堂之路,人们正走向地狱之门。 我有所感事, 结在深深肠。 你一定要“离开”才能开展你自己。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生如逆旅 一 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刻意去找的东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万物的来和去,都有他的时间。 与善人 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半生 闯荡,带来家业丰厚,儿孙满堂,行走一生的脚步,起点,终点,归根到底,都是家所在的地方,这是中国人秉持千年的信仰,朴素,但有力量。风吹不倒有根的 树我能承受多少磨难,就可以问老天要多少人生。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东方有火红 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如果有来生,希望每次相遇,都能化为永恒。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 好。 笑,全世界便与你同声笑,哭,你便独自哭。 一辈子,不说后悔,不诉离伤。上帝作证,我是真的想忘记,但上帝也知道,我是真的忘不了 如果其中一半是 百分百的话那就不是选择了而是正确答案了,一半一半,选哪一半都很困难,所以这才是选择。跟着你,在哪里,做什么,都好。眠。我倾尽一生,囚你无期。择 一人深爱,等一人终老。痴一人情深,留一世繁华。断一根琴弦,歌一曲离别。我背弃一切,共度朝夕。 人总是在接近幸福时倍感幸福,在幸福进行时却患得患失。 路过的已经路过,留下的且当珍惜 我相信,真正在乎我的人是不会被别人抢走的,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我还是相信,星星会说话,石头会开花,穿过夏天的木 栅栏和冬天的风雪之后,你终会抵达!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每个清晨都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提醒我,若不学会遗忘,就背负绝望。 那一 年夏天的雨,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给我美丽的晴空,我们都有小小的伤口,把年轻的爱缝缝又补补,我会一直站在你左右,陪你到最后的最后。 如果一开始就知道是这样 的结局,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会那样的奋不顾身。 黄昏是一天最美丽的时刻,愿每一颗流浪的心,在一盏灯光下,得到永远的归宿。 因为有了因为,所以有了所

米芾学书帖原文及译文

米芾学书帖原文及译文

米芾学书帖原文及译文
米芾行书《学书帖》原文:学书贵弄翰,谓把笔轻,自然手心虚,振迅天真,出于意外。

所以古人书各各不同,若一一相似,则奴书也。

其次要得笔,谓骨筋、皮肉、脂泽、风神皆全,犹如一佳士也。

又笔笔不同,三字三画异;故作异。

重轻不同,出于天真,自然异。

又,书非以使毫,使毫行墨而已。

其浑然天成,如莼丝是也。

又得笔,则虽细为髭发亦圆;不得笔,虽粗如椽亦褊。

此虽心得亦可学,入学之理在先。

译文如下:
学习书法贵在掌握笔法,也就是要轻轻把握笔,这样自然会感觉手心空虚,能够迅速而自然地书写出字来,达到意外的效果。

因此,古人的书法作品各有各的风格,如果都写得一样,那就是奴书了。

其次,要懂得用笔,这就是说书法作品要有骨力、筋肉、脂泽、风神等要素,就像一个优秀的人才一样。

此外,每一笔都要有所不同,同一个字中的三笔三划也要有所区别;要刻意追求变化。

用力有轻重之分,这是出于自然,所以字体也会有所不同。

还有,书法不仅仅是使笔毫在纸上移动,而是要使笔毫带动墨色在纸上形成字迹。

这样的作品浑然天成,就像纯丝织成的细丝一样。

如果掌握了笔法,即使笔画细如毛发也能圆润;如果没有掌握笔法,即使笔画粗如椽子也会显得扁平。

这些虽然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但也是可以学习的,学习书法要先掌握
这些基本道理。

宋四家之一——米芾书帖赏读,附带释文解析

宋四家之一——米芾书帖赏读,附带释文解析

宋四家之一——米芾书帖赏读,附带释文解析“书画名家赏鉴”诚谢您的支持祝吉祥、顺意......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芊,湖北襄阳人,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宋四家'之一。

释文:芾烝徒如禁旅严肃过州郡两人并行寂无声功皆省三日先了蒙张都大鲍提仓吕提举壕寨左藏皆以为诸邑第一功夫想闻左右若得此十二万夫自将可勒贺兰不妄不妄芾皇恐释文:丹阳米甚贵请一航载米百斛来换玉笔架如何早一报恐他人先芾顿首释文:敬闻命此石亦不恶业镜在台州耳芾顿首伯充台坐彦臣如何释文:真酥一斤少将微意欲置些果实去又一兵陆行难将都门有干示下酥是胡西辅所送芾皇恐顿首虞老可喜必相从欢释文:研山铭为李后主旧物米老平生好石获此一奇而铭以传之宣其书迹之尤奇也昔董思翁极崇仰米书而微嫌其不淡然米书之妙在得势如天马行空不可控勒故独能雄视千古正不必徒从淡求之落此卷则朴拙疏瘦岂其得意时心手两忘偶然而得之耶使思翁见之当别说矣乾隆戊子十一月昌平陈浩题卷首图片省略日本前首相犬养毅题迎首鸢飞鱼跃释文:研山铭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厚坤极变化阖道门宝晋山前轩书释文:芾顿首再启芾逃暑□山幸兹安适人生幻法中□□为虐而热而恼谚以贵□所同者热耳讶挚在清□之中南山之阴经暑衿□一热恼中而获逃此非幸□□ 秋可去此遂吐车茵芾顿首再启释文:闻张都大宣德权提举榆柳局在杞(耜)者倘蒙明公荐此职为成此河事致薄效何如芾再拜南京以上曲多未尝浅又以明曲则水逶迤又自来南京以上方有水头以曲折乃能到向下则无水头此理是否释文:新得紫金右军乡石力疾书数日也吾不来果不复来用此石矣元章释文:芾顿首再启弊邑幸岁丰无事足以养拙茍禄无足为者然明公初当轴当措生民于仁寿县令承流宣化惟日拭目倾听徐与含灵共陶至化而已芾顿首再启释文:芾顿首早拜见值雨草草不知轴议何者为如法可换更告批及今且驰纳芾皇(惶)恐顿首伯充防御台坐庭下石如何去里去住不过数日也释文:百五十千与宗正争取苏氏王略右军帖获之梁唐御府跋记完备黄秘阁知之可问也人生贵适意吾友觑一玉格十五年不入手一旦光照宇宙巍峨至前去一百碎故纸知他真伪且各足所好而已幸图之米君若一旦先朝露吾儿吝万金不肯出芾顿首释文:芾再启贺铸能道行乐慰人意玉笔格十袭收秘何如两足其好人生几何各阏其欲即有意一介的可委者同去人付子敬二帖来授玉格却付一轴去足示俗目贺见此中本乃云公所收纸黑显伪者此理如何一决无惑芾再拜米芾〈褚摹兰亭跋赞〉释文:右米姓秘玩天下法书第一唐太宗既获此书使冯承素韩道政赵模诸葛贞之流模赐王公褚遂良时为起居郎盖检校而已此轴在苏氏命为褚模观意易改误数字真是褚笔落笔直书馀皆双勾清润有秀气转折芒锷备尽与真无异非知书者所不能到世俗所收或肥或瘦乃是工人所作正以此本为定熠熠客星岂晋所得卷器泉石流腴翰墨戏着谈标书存马式郁郁昭陵玉椀已出戎温无类谁宝真物水月何殊志专乃一绣缫金鐍猗欤元章守之勿失元佑戊辰获此书崇宁壬午六月大江济川亭舟对紫金避暑手装米芾释文:司谏台坐芾我思岳麓抱黄阁飞泉元在半天落石鲸吐水(点去)出湔一里赤日雾起阴纷薄我曾坐石浸足眠时项抵水洗背肩客时效我病欲死一夜转筋着艾燃(下注:关漼)如今病渴拥炉坐安得缩却三十年呜呼安得缩却三十年重往坐石浸足眠释文:芾非才当剧咫尺音敬X然比想庆侍为道增胜小诗因以奉寄希声吾英友芾上竹前槐后午阴繁壶领华胥屡往还雅兴欲为十客具人和端使一身闲释文:黻顿首再拜后进邂逅长者于此数厕坐末款闻议论下情慰忭慰忭属以登舟即迳出关以避交游出饯遂末遑只造舟次其为瞻慕曷胜下情谨附便奉启不宣黻顿首再拜知府大夫丈棨下释文:昨日陈揽戢戢之胜鹿得鹿宜俟之已约束后生同人莫不用烦他人也轸之只如平生十官如到部未缘面见欲罄绅区区也芾顿首再拜释文:五月四日芾启蒙书为尉(通慰)审道味清适涟陋邦也林君必能言之他至此见未有所止蹄涔不能容吞舟闽氏泛海客游甚众求门馆者常十辈寺院下满林亦在寺也莱去海出陆有十程已贻书应求倘能具事力至海乃可此一舟至海三日尔御寇所居国不足岂贤者欲去之兆乎呵呵甘贫乐淡乃士常事一动未可知宜审决去就也便中奉状芾顿首葛君德忱阁下释文:厚不敢着潜夫常贫须漫仕闲禄是身荣不托先生第终成俗吏名重缄议法口静洗看山睛夷惠中何有图书老此生释文:芾顿首启经宿尊候冲胜山试纳文府且看芭山暂给一视其背即定交也少顷勿复言芾顿首彦和国士本欲来日送月明遂今夕送耳释文:中秋登海岱楼作目穷淮海两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目穷淮海两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东轮信书亦一难事释文:芾箧中怀素帖如何乃长安李氏之物王起部薛道祖一见便惊云自李归黄氏者也芾购于任道家一年扬州送酒百余尊其它不论帖公亦尝见也如许即并驰上研山明日归也更乞一言芾顿首再拜景文隰公阁下释文:芾启久违倾仰夏序清和起居何如衰年趋(趋)召不得久留伏惟珍爱米—斛将微意轻尠(鲜)悚仄馀惟加爱加爱芾顿首窦先生侍右释文:此晋纸式也可为之越竹千杵裁出陶竹乃复不可杵只如此者乃佳耳老来失第三儿遂独出入不得孤怀寥落顿衰飕气血非昔大儿三十岁治家能干且慰目前书画自怡外无所慕二曾常见之甚安芾顿首释文:蒙面谕浙干具如后恐公忙托鼎承长洲县西寺前僧正宝月大师收翟院深山水两帧第二帧上一秀才跨马元要五千卖只着三千后来宝月五千买了如肯辍元直上增数千买取苏州州衙前西南上是晋公绘像恩泽丁承务家秀才丞相孙新自京师出来有草书一纸黄纸玉轴间道有数小真字注不识草字末有来戏二字向要十五千只着他十千遂不成今知在如十五千肯告买取更增三二千不妨董其昌题跋米芾《蜀素帖》释文:李太师收晋贤十四帖武帝王戎书若篆籀谢安格在子敬上真宜批帖尾也释文:草书若不入晋人格辙徒成下品张颠俗子变乱古法惊诸凡夫自有识者怀素少加平淡稍到天成而时代压之不能高古高闲而下但可悬之酒肆光尤可憎恶也。

紫金研帖译文

紫金研帖译文

紫金研帖译文
紫金研帖是北宋书法家米芾的一篇行书作品,全文如下:
苏子瞻携吾紫金研去,嘱其子入棺。

吾今得之,不以敛。

传世之物,岂可与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如同在哉!谨书此以记岁月。

译文:
苏子瞻曾经带着我的紫金研去了,嘱咐他的儿子将它放入棺材里。

现在我得到了它,并不打算用它来陪葬。

传世的物品,怎么可以和清净、圆明、本来的妙觉真如同在呢!谨以此记录岁月。

这篇作品表达了米芾对自己的书法作品的珍视和对传世之物的看法,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紫金研是米芾的一件书法作品,被苏子瞻(苏轼)珍藏,后来被苏子瞻的儿子放入棺材陪葬,但米芾最终得到了它,并以此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思考。

米芾尺牍原文及译文

米芾尺牍原文及译文

米芾尺牍原文及译文摘要:一、米芾简介二、米芾尺牍原文及译文解析1.原文内容概述2.译文意义解读三、米芾尺牍的艺术价值1.书法艺术价值2.文学艺术价值四、米芾尺牍对后世的影响正文:米芾(1051-1107),原名米友仁,字元章,号鹿门、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文学家。

他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为“北宋四大家”。

米芾的书法各体皆能,尤其擅长行书,他的尺牍书法更是被誉为“米家小楷”。

米芾的尺牍原文及译文如下:原文:芾顿首再拜。

芾闻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彰。

芾虽不敏,敢忘斯言。

谨录平日所闻,以为献酬。

昔人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此言得之。

顷者,芾之居曰:“鹿门”,曰:“宛丘”,曰:“剡溪”,曰:“巢湖”。

四境之内,皆山水佳处。

而每处皆有贤主人,款留餉遗,未尝虚日。

因思人生出处,出处亦各有道。

如吾友者,出处有道,而吾独无。

吾惧吾党之懈怠,故献此酬。

敬希亮正。

芾再拜。

译文:米芾谨致敬意。

我听说君子安定而不忘危难,生存而不忘忧患,治理国家而不忘乱势。

虽然我不聪明,但不敢忘记这个道理。

恭敬地记录平日所听闻的,作为献给您的回赠。

古人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话很有道理。

最近,我居住的地方有“鹿门”、“宛丘”、“剡溪”、“巢湖”。

这些地方都有美丽的山水。

而且每个地方都有贤明的主人,热情款待,每日都不虚度。

因此,我思考人生的出处,各有各的道理。

像我的朋友那样,出处有道理,而我却独独没有。

我担心我们党内的人懈怠,所以献上这个回赠。

请您明察。

米芾再次致敬。

米芾的尺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书法方面,他的小楷被誉为“米家小楷”,具有独特的风格。

在文学方面,尺牍中的文字优美,寓意深刻,展现了米芾的文学才华。

米芾的尺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书法影响了后世许多书法家,如赵孟頫、文徵明等。

他的尺牍作品也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重要资料。

同时,米芾的尺牍作品也反映了当时士人的文化风貌和社会习俗,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书史》米芾

《书史》米芾
晋太宰中书令王献之字子敬《十二月帖》,黄麻纸,辞云:“十二月割至否?中秋不复,不得想,未复还恸,理为即甚省,如何?然胜人何庆等,庆等大军”,下一印曰“铎书”,是唐相王铎印;后有君倩字;前有绢小帖,是褚遂良,题曰“大令十二月帖”。此帖运笔如火筋画灰,边属无端末,如不经意,所谓一笔书,天下敬第一帖也。元与《快雪帖》相连,苏太简家物,上有国老才翁子美题跋,云:“卤僧守一所藏,先令以命服得之。”子美子激,字志东,与余分藏,以书画宝玩易之。
又晋谢奕、桓温、谢安三帖为一卷,上有窦蒙审定印,谢安帖后以浓墨模榻,遂全晕过,后归副车王诜家,分为三帖,云失谢安帖,以墨重晕。唐人意宝此帖,而反害之也。后人可以为戒。李玮云:“亦购于王氏。”
又黄素《黄庭经》一卷,是六朝人书。绢完,并无唐人气格。缝有书印字,是曾入钟绍京家。黄素缜密,上下是为丝织成栏,期间用未墨界行。卷末跋台仙二字,有陈氏图书字印,及钱氏忠孝之家印。陶谷跋云:“山阴道士刘君,以群鹅献右军,乞书《黄庭经》,此是也。此书乃明州刺史李振景福中罢官过浚郊,遗光禄朱卿;卿名友文,即梁祖之子,后封博王;王薨,余获于旧邸,时贞明庚辰秋也。晋都梁苑。因重背之。中书舍人陶谷记。”是日降制,以京兆尹安彦威兼副都统。余跋云:“书印字,唐越国公钟绍京印也。《晋史》载:为写《道德经》,当举群鹅相赠。因李白诗《送贺监》云:‘镜湖流水春始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世人遂以《黄庭经》为‘换鹅经',甚可笑也。此名因开元后,世传《黄庭经》多恶扎,皆是伪作,唐人以画赞犹为非真,则《黄庭》内多钟法者,犹是好事者为之耳。”
吕夏卿子通直君有欧阳询草书《千文》,蔡襄跋为智永。通直出示余,欲跋,答以必改平乃跋。君欣然。遂于古纸上跋正。通直君,失其名字。
唐人临智永《千文》半卷,在丞相苏颂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芾学书帖原文及译文
米芾(1325-1387)是中国南宋末元初时期的一位著名书法家,他以其个性化的书法风格和创新的技法而闻名于世。

米芾在他的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观,使其作品显得生动而富有表现力。

下面是米芾的一些学书帖的原文及译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

一、《让练帖》
「ㄧ硬礉力忠贞婽⺡唼箞ㄣ仔肙」
译文:「一刚毅坚强,忠贞而敦厚。

容貌端庄而文雅。

以刚单而不露锋芒。


二、《移静帖》
「幾碟⺀角汚游䥑誼操芐蹠色」
译文:「几次体验了寂静宜人的自然风光之后,深受启发,开悟了人生的真谛。


三、《幼师帖》
「驷雠羸关朔蹠獾沿誴拾沿蹠漲豪香奕」
译文:「用画马来描绘人生百态,展示人生起伏和各种情感。

优雅中带有战国豪杰气概,展示韧性和果敢。


四、《进山帖》
「由陔畿帷寔躴萛㹵冾祜」
译文:「由平庸朝向优秀,从境外进入山林之后,体验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妙,得到心灵的洗涤和净化。


五、《陶者帖》
「降䴚瘝䃿慗濌勥汌瀉速間闗廼」
译文:「以陶诗意境写意,流露出内心真情实感。

无拘束而自由地创作,旨在表达内心世界的平衡与和谐,并传达给读者快乐与舒适。


六、《独立顽帖》
「赋留碩傳育角堅獷勣曀滎胡」
译文:「以独立与顽强的精神,传播艺术教育的智慧和精粹,力求推动艺术界的进步,展现出领导力和决断力。


以上是米芾学书帖的原文及译文,每个帖子都表达了米芾不同的情感和思考,可以看出他在书法创作中的独特性和个性化表现。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艺术品,更是对人生和内心世界的诠释。

通过欣赏和学习这些作品,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灵感,丰富自己的艺术修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