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杂质谱控制关键技术平台的建立
新药临床各个阶段杂质的控制策略

新药临床各个阶段杂质的控制策略在药物开发过程中,新药的杂质控制策略对于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探讨在新药临床各个阶段中,如何控制杂质的方法。
1. 原料药质量控制在临床试验初期,需要对原料药进行全面的杂质分析,建立杂质控制策略。
此阶段,需要特别关注原料药的稳定性、纯度和杂质谱。
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质谱法等,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确保原料药的纯度和杂质含量符合要求。
2. 合成过程控制在合成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力、时间等,以及原料药的品质和投料比。
同时,需要不断对中间体和半成品进行质量检测,以防止杂质生成。
通过优化合成工艺,可以提高产品的纯度和收率,降低杂质的产生。
3. 制剂过程控制制剂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辅料和制药设备,确保制剂的稳定性和纯度。
在制备过程中,需对每一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如配制、过滤、灌装、包装等。
同时,需要定期对生产线进行清洁和维护,以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
4. 临床试验样品检测在临床试验阶段,需要对试验样品进行全面的杂质检测和分析。
此时,除了对原料药和制剂的常规杂质进行分析外,还需对临床试验过程中产生的杂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通过收集和分析临床试验数据,进一步优化药物质量和杂质控制策略。
5. 上市后监督在新药上市后,需要对药品的质量进行持续的监督和管理。
此时,除了对药品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测外,还需对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监控。
同时,需要关注药品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杂质和降解产物,以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结:在新药临床各个阶段中,杂质控制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原料药、合成过程、制剂过程、临床试验样品以及上市后药品的全面监控和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杂质的产生和存在,确保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持续优化和完善杂质控制策略,可以提高药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化学药品中杂质控制及测方法

15
复方制剂杂质控制主要内容
一、复方制剂杂质控制的主要难点 二、复方制剂杂质控制的思考 三、质量标准中杂质控制的具体方法
16
一、复方制剂杂质控制的主要难点
1、相对复杂。 2、准确定量困难。建立简单有效的分析方 法,同时分离、检出所有的杂质并准确定 量更加困难。 3、更要使用杂质对照品。由于归属和定量 方面的复杂性,不可避免的要用到较多的 杂质对照品。
13
三、药品质量标准中杂质的命名
注意:
如果B品种中采用的化学对照品在A品种中已经出现,应 使用A品种中已经出现的对照品全称,同时,还应在括号 中给出该杂质在B品种中的命名 。如甲氧氯普胺杂质E和硫必利 如果一个品种项下有多个杂质,而且除了取代基团的差 异外,这些杂质都有共同的母核或化学结构,可以用一 个通用的化学结构表述,取代基用R1、R2… 表示 如果该杂质有CAS号的话,可给出CAS 号。
18
复方制剂杂质控制的思考内容
(一)首要研究对象的确定 (二) 复方制剂杂质来源归属研 究
19
(一)首要研究对象的确定
1、复方制剂中各药物稳定性均较好,但含量相差较大, 可主要针对含量较大的药物进行杂质研究(不推荐采 用) 。采用该方法研究应有明确文献支持小组分不会 产生毒 性的杂质,如产生毒性杂质,应对该毒性杂质 进行定性研 究并制定合理的限度予以控制。 2、复方制剂中各药物结构差异可能较大,其稳定性亦 不尽相同,稳定性相差较大时,在经过严格的实验验 证或有明确的文献资料支持下,可主要针对不稳定药 物的杂质进行研究。 3、复方制剂中各药物的稳定性均较差,或者各药物含 量相近、稳定性亦相近的复方制剂,建议均进行相应 杂质的研究。
制药工程实验平台建设方案

制药工程实验平台建设方案一、引言随着制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制药行业的不断壮大,制药工程实验平台的建设成为制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制药工程实验平台是指用于制药工程技术开发、工艺优化、生产工艺验证等各个阶段的工程实验平台,是制药工程研发和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基础设施。
制药工程实验平台的建设需要结合制药工程的发展趋势和技术需求,同时要考虑到实验平台的综合性、多功能性和可持续性。
因此,建设一流的制药工程实验平台,既要满足研发和生产的需要,也要符合国际制药行业的标准和规范。
本方案旨在提出一种完整的制药工程实验平台建设方案,以满足制药企业在制药工程研发和生产方面的需求。
二、建设目标1.建设一流的实验平台:为制药工程研发和生产提供优质的实验条件,包括实验设备、实验材料、实验条件等。
2.提高研发和生产效率:通过建设优质的实验平台,提高研发和生产工作效率,减少实验周期,缩短产品研发周期。
3.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通过建设一流的实验平台,提高产品研发和生产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产品符合国际标准和规范。
4.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建设一流的实验平台,提高企业的科研实力和生产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建设内容1.实验设备建设:包括物理实验设备、化学实验设备、生物实验设备等,用于制药工程技术研发和生产工艺验证。
物理实验设备包括搅拌设备、加热设备、冷却设备、过滤设备、离心设备等;化学实验设备包括反应设备、分离设备、干燥设备等;生物实验设备包括培养箱、生物反应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2.实验材料建设:包括各类化学试剂、生物试剂、培养基、培养细胞等实验材料,用于制药工程技术研发和生产工艺验证。
3.实验条件建设:包括实验室环境控制、实验条件监控、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等,通过建设优质的实验条件,提高研发和生产工作效率,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建设要求1.提高实验平台的综合性和多功能性,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制药工程研发和生产需要。
2.确保实验平台的可持续性,采用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材料,提高实验平台的使用寿命和性能稳定性。
杂质谱分析技术在化药注射剂杂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杂质谱分析技术在化药注射剂杂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1-09-10T07:21:58.001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5月13期作者:徐颖[导读] 药品安全直接关系人类健康,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徐颖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36摘要:药品安全直接关系人类健康,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
注射剂作用迅速,是临床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剂型之一,目前已大量入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近年来,随着欣弗事件、刺五加事件以及齐二药二甘醇事件的发生,人们对药物的安全性有了更高的关注,同时,国家药品监管部门也对药品的安全性和质量的可控性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关键词:杂质谱分析技术;注射剂;应用目前,药物杂质研究普遍采用“杂质谱控制”理念,杂质谱分析技术是针对药品中的每一个杂质,依据其生理活性制定相应的质控限度,即药品中的所有杂质都能被有效的分离,每一个杂质的来源与结构已知,每一个杂质的生理活性清楚,且质控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粗放性。
涉及的科学问题可简单概括为:复杂体系样本的分离分析和微量组分的毒性评价方面问题。
然而,当前多数药品质量标准中杂质质量控制方法、特定杂质和杂质的控制限度远不能有效控制产品的安全性,亟需进一步提升标准。
一、杂质谱1、杂质分类。
CFDA规定,任何影响药物纯度的物质统称为杂质。
药品杂质是指没有治疗作用、可能影响药品的疗效和稳定性,甚至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
药品中的杂质按其理化性质一般分为三类:有机杂质、无机杂质及残留溶剂。
按照其来源,杂质可以分为工艺杂质(包括合成中未反应完全的反应物及试剂、中间体、副产物、从反应物及试剂中混入的杂质等)和降解产物生产、贮藏、运输过程中因API 不稳定产生的杂质等。
2、杂质毒理学评价。
药品中的很多杂质都能够产生毒副作用,尤其是基因毒性杂质,极少的暴露量就能够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
因此,除了需要严格控制杂质的含量外,还需确保药品中不可避免或无法去除的杂质是无害的,或者保证其危害程度是在可以接受的。
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的建立

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的建立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药物研发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的建立为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它能够有效地提高药物筛选的效率,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为新药的开发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对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的建立进行阐述。
一、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的概念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是指通过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和高通量实验技术,实现对大量化合物的快速筛选、评价和优化,从而挖掘出具有潜在药效的化合物,加速新药的研发进程。
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在药物研发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提高筛选效率,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
二、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的原理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主要采用高通量实验技术和自动化设备进行化合物的筛选和评价。
具体而言,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高通量成像系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等技术,实现对大量化合物的快速筛选、评价和优化。
其中,HPLC-MS技术可以高效地分离和鉴定化合物,高通量成像系统可以对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进行可视化检测,FRET技术可以对化合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代谢进行实时监测。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化合物的筛选、评价和优化变得更加快速、准确和高效。
三、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的建立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的建立需要依托于自动化、信息化设备和高通量实验技术。
具体而言,需要依托于高通量液相分离系统、多功能高效洗盘机、高通量成像系统、多功能高效荧光检测仪等设备。
此外,还需要建立高通量数据处理系统,以便对大量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只有通过将这些自动化、信息化设备和高通量实验技术进行集成,才能实现化合物的高通量筛选、评价和优化,从而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
四、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的应用高通量药物筛选平台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可以应用于各种药物研发的领域,包括新药的发现、化合物的优化、ADME(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性质评估、安全性评价等。
原料药《杂质档案》的建立

原料药《杂质档案》的建立按照新版GMP强制实施的日期推算,国内许多原料药生产企业已到了再次复认证的阶段,而在新版GMP首次认证时,由于企业缺乏原始数据积累,加上认证检查员对新版GMP及其《附录2:原料药》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因此,在原料药首次认证时,对于诸如对每种原料药建立《杂质档案》这样的要求,重视不够,要求也不严。
随着药品生产企业与药品监管部门对新版GMP理解加深,在GMP复认证时,对首次认证时不太重视或不易考核的内容要求,必须会加大检查力度。
在此,本人摘录了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李会林老师的新版GMP培训材料中,有关建立原料药《杂志档案》的内容,与大家作一下分享,以便于共同搞好原料药GMP复认证工作。
一、新版GMP法规中,对原料药《杂质档案》的相关规定要求在新版GMP《附录2:原料药》的第四十和四十一条,强调了原料药生产企业应建立每种原料药的《杂质档案》。
详细规定如下。
第四十条:按受控的常规生产工艺生产的每种原料药应当有杂质档案。
杂质档案应当描述产品中存在的已知和未知的杂质情况,注明观察到的每一杂质的鉴别或定性分析指标(如保留时间)、杂质含量范围,以及已确认杂质的类别(如有机杂质、无机杂质、溶剂)。
杂质分布一般与原料药的生产工艺和所用起始原料有关,从植物或动物组织制得的原料药、发酵生产的原料药的杂质档案通常不一定有杂质分布图。
第四十一条:应当定期将产品的杂质分析资料与注册申报资料中的杂质档案,或与以往的杂质数据相比较,查明原料、设备运行参数和生产工艺的变更所致原料药质量的变化。
二、原料药《杂质档案》的建立原料药的杂质档案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一) 杂质来源的分析1、已知杂质:起始物、中间体、副产物、溶剂、各个设备及原辅料带入的无机离子。
2、未知杂质2.1 可预测的未知杂质:2.1.1在产品易降解的条件下可得到的;2.1.2 在影响因素实验条件下可出现的;2.1.3 在长期稳定性实验条件下可出现的;2.2 不可预测的未知杂质:在产品和粗品中出现的上述几类之外来源不明确的杂质,分常出现和偶尔出现。
化学药品杂质控制的现状与展望

当代化工研究QModern Chemical Research7 2020•23行业动态化学药品杂质扌空制的现状与展望*冯旌于辉付重敏沈飞(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江苏210038)摘耍:绝大多数药品本身便是由各种化学元素而构成,很多药品都可称之为化学药品,为确保药品安全性则必须全方位分析药物成分,并合理、专业、严格的对化学药品中杂质进行实时控制.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发展极为迅速,尤其在依据药品杂质特性所构建杂谱控制,进一步确定了各种不同化学药品生理活■性和杂质限度,为我国药晶行业安全质量的不断提高打下了良好基础.本文将对化学药品杂质控制的现状与展望进行一定分析,并结合实际做:好相应整理和总结.关键词:化学药晶;杂质控制;现状;展望中图分类号:R927.2文献标识码:A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Chemical Impurity ControlFeng Jing,Yu Hui,Fu Chongmin,Shen Fei(Nanjing Xinbai Pharmaceutical Co.,Ltd.,Jiangsu,210038)Abstract:The vast majority of d rugs are composed of v arious chemical elements,and many drugs can be called chemicals.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d rugs,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drug components in all directions and control the impurities in chemicals in real time reasonably, professionally and strictly.In recent y ears,China's p harmaceutical industry has developed very rapidly,especially in the control of i mpurity spectrum based on drug impurity characteristics,which f urther determines the p hys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impurity limits of v arious chemicals,and lays a good foundation f or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 he safety and quality of C hina f 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 rospect of c hemical impurity control,and make corresponding arrangement and summar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Key wordsz chemicalsimpurity control;status quo;prospect引言我国化学药品杂质控制主要依据《化学药物杂质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等相关政策文件规定进行实时校对控制。
国家药品标准物质保障供应综合数据平台建设

16中国药事2019年1月第33卷第1期国家药品标准物质保障供应综合数据平台建设谢晶鑫,刘明理,王昆,傅瑶,曹丽梅,肖新月(1卩国ft lll'l lll'l检定研究院’北京100050)摘要目的:进一步提高国家药品标准物质供应保障的能力和水平,更好支撑药品监管需求和服务行业发展。
方法:将信息化管理和分析方法与现有的标准物质管理技术要求相结合,研究建立数字化、可视化的数据共享系统。
结果:建成的国家药品标准物质保障供应综合数据平台,可显示各品种的研制生产阶段和效率。
结论:该平台试运行一年来已成为指导研制、生产和管理的有力抓手,为对接国际标准ISO17034奠定了重要基础。
关键词:药品;标准物质;研制生产过程;信息化管理;数据平台中图分类号:C931.6;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777(2019)01-0016-05doi:10.I6153/j.l002-7777.2019.01.003Establishment of Comprehensive Data Platform to Guarantee the Supply of National Drug Reference StandardsXie Jingxin,Liu Mingli,Wang Kun,Fu Yao,Cao Limei,Xiao Xinyue*(National Institutes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Beijing10005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further improve the capability and level of the national drug reference standards supply in order to better meet the drug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and ensu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Methods: 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 and data analytic methods were combined with current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ference standards'management to establish a digital and visual data-sharing system.Results:The established comprehensive data platform to guarantee the supply of national drug reference standards can display the stages of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f all kinds.Conclusion:The platform has been a powerful measure to guide the development,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in the first year of trial operation,laying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connection with ISO17034.Keywords:drugs;reference standards;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production;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 data platform国家药品标准物质是药品按标准进行检验的物质基础,是提高药品检验检测能力的必备条件.对于有效控制药品生产及流通领域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