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科学阅读 生活中的测量工具

合集下载

测量长度的方法

测量长度的方法

测量长度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测量各种物体的长度,比如房间的长度、书桌的宽度、衣服的尺寸等等。

而正确的测量方法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了解物体的大小,还可以在科学实验、工程设计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量长度的方法。

1. 直尺测量法。

直尺是最常见的测量工具之一,它通常用于测量较短的长度。

使用直尺进行测量时,首先要将直尺的一端对齐被测物体的起点,然后沿着被测物体的边缘延伸直尺,直到测量的终点。

在读数时,要将眼睛平行于被测物体,以避免视觉误差。

直尺测量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大多数日常测量需求。

2. 卷尺测量法。

卷尺是一种可以自由伸缩的测量工具,通常用于测量较长的长度。

使用卷尺进行测量时,只需要将卷尺的一端对齐被测物体的起点,然后拉伸卷尺直至测量的终点。

卷尺上的刻度可以直接读出被测物体的长度。

卷尺测量法操作简便,适用于室内、室外的各种测量场景。

3. 激光测距仪测量法。

激光测距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工具,适用于需要精确测量的场合。

使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时,只需要将激光测距仪对准被测物体,按下测量键即可得到精确的距离数据。

激光测距仪测量法无需接触被测物体,操作简单,适用于需要高精度测量的工程、建筑等领域。

4. 声波测距仪测量法。

声波测距仪是一种利用声波传播速度测量距离的仪器,适用于室内、室外的各种环境。

使用声波测距仪进行测量时,只需要将仪器对准被测物体,触发测量即可得到距离数据。

声波测距仪测量法适用于需要快速、准确测量的场合,操作简便,无需接触被测物体。

总结:以上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测量长度的方法,包括直尺测量法、卷尺测量法、激光测距仪测量法和声波测距仪测量法。

不同的测量场景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和方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初一科学试题

初一科学试题

初一科学试题1. 一罐普通的可口可乐或雪碧易拉罐的体积最接近( ) A .3.5毫升 B .350升 C .35升D .350毫升【答案】D2. 一支用后未甩的体温计示数是38.5 ℃,一位粗心的护士把它消毒后给病人测体温。

如果被测病人的实际体温是37.5 ℃,则体温计的示数是 。

如果被测病人的实际体温是39 ℃,那么体温计的示数是 。

【答案】38.5℃、39℃3. 科学测量实验结束后,老师要求学生测量铅笔的直径,下图所示是小明的测量方法图示,其中能正确测出铅笔直径的方法是( )A. B. C. D. 【答案】C4. 对于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的测量我们会选择排水法来测量,测量过程中: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在水平台面上,读数时视线要与 相平。

某同学测一合金块的体积,测量结果如右图所示,由此可见,量筒内水的体积为 毫升,合金块的体积为 厘米3【答案】凹形液面最低处 18 145. 某同学用刻度尺量出一本书的厚度为1.60厘米,这本书共有320页。

则每张纸的厚度是( ) A .0.005毫米 B .0.005厘米 C .0.05毫米 D .0.1毫米【答案】D6. 小洋同学欲用密绕法测量一根长为L 的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 .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B .用刻度尺测出圆铅笔杆上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C .用,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 .将细铜丝紧密排绕在圆铅笔杆上E.数出排绕在圆铅笔杆上的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1)请把步骤C补充完整(2)进行该实验所必须的步骤合理顺序应是(3)小慧同学也用相同的步骤对这根铜丝直径进行了测量,但是测量结果却与小洋不同,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有【答案】(1)铜丝绕成线圈的总长度L’除以细铜丝线圈的圈数n(2)DEBC或DBEC (3)铜丝本身粗细不均匀或绕线松紧程度不同(合理即可)7.下列实验仪器可直接在火焰上加热的是()【答案】B8.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百元的人民币的长度是30cmB.人的正常体温约是39℃C.七年级科学课本质量是1.5千克D.七年级男生跑100米用时14秒【答案】D9.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各种情况中会造成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相比偏小的是( ) A.称量前,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便停止调节B.使用的砝码磨损的厉害C.称量时测量者的头部偏向分度盘的右侧,造成视线与分度盘不垂直D.称量时,指针略偏向分度盘的右侧便停止调节【答案】A10.小明同学还观察到在空旷的工业区的路边,铺着长长的金黄色的“地毯”---人们在勤劳地翻晒着刚收割的稻谷,为什么要这么麻烦呢?同学们问老师,老师笑着在小明的两只手的手心里各滴了一滴“尖叫”饮料,其中一滴抹开,另一滴不抹开。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测知识点汇总2019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测知识点汇总2019

三年级科学知识点一、鲫鱼与青蛙1、动物的幼体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发育,逐渐长大为成体。

有的动物幼体和成体形态变化不大,有的动物形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2、青蛙的幼体是蝌蚪,看上去和鱼的幼体很像。

蝌蚪的身体较短圆,没有鱼鳍。

鲫鱼的幼鱼身体扁长,有鱼鳍。

3、与青蛙相似的动物有蝾螈、蟾蜍、大鲵。

它们都属于两栖类;与鲫鱼相似的动物有金鱼、鲤鱼、草鱼、武昌鱼,它们都属于鱼类。

4、青蛙和鲫鱼有什么不同?青蛙由头、躯干、四肢三个部分组成;体表光滑。

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可以在水中,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皮肤看起来有些湿润。

鲫鱼的身体由头、躯干、尾三部分组成,有鱼鳍,体表有鳞片。

用鳍游泳,用鳃呼吸,终生只能生活在水里。

5、蝌蚪先长出1对后肢,再长出一对前肢,尾部慢慢变短,最后消失,变成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的青蛙。

鲫鱼主要是身体大小发生变化,形态没有发生变化。

二、蜻蜓与麻雀1、蜻蜓的身体有头,胸,腹部三部分,2对翅膀,3对足。

蜻蜓的眼睛是复眼。

它的翅膀光滑,透明,有脉纹,较薄,无骨骼,不可伸展。

2、麻雀的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

有1对翅膀,1对足,它的翅膀外披羽毛,较厚实,内有肌肉和骨骼,可以伸展。

3、与蜻蜓相似的动物有蜜蜂,蝴蝶,苍蝇,瓢虫,蝗虫,蚂蚱等,它们具有三对足,一般都有两对翅膀,都属于昆虫类;与麻雀相似的动物有翠鸟,家鸡,啄木鸟,喜鹊,缝叶莺等,它们身体表面覆盖羽毛,具有一对翅膀都属于鸟类,。

4、既不属于昆虫类也不属于鸟类的动物:蝙蝠(是哺乳类)。

5、可以用望远镜观察鸟类,用放大镜观察昆虫。

户外观察活动时不要伤害小动物,要注意安全。

三、壁虎与小猫1、壁虎与猫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它们都在陆地上活动。

壁虎运动方式是爬,小猫是走、跑、跳;动物的运动方式不一样,其身体的外形往往也具有不同的特征。

2、小猫的身体表面有细软的毛,壁虎冰凉的皮肤上有许多小鳞片;猫是胎生,小壁虎是从蛋里孵出来的;它们都由头、颈、躯干、四肢和尾等五部分组成。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科学阅读二:生活中的测量工具》教案2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科学阅读二:生活中的测量工具》教案2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科学阅读二:生活中的测量工具》教案2一. 教材分析《科学阅读二:生活中的测量工具》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测量工具,如尺子、量筒、天平等,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和测量原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测量工具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今后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测量工具,如尺子、量筒等,他们对这些工具有一定的认知。

但学生对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测量原理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直观的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测量工具,如尺子、量筒、天平等。

2.让学生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3.让学生理解测量工具的测量原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测量工具,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理解测量工具的测量原理。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测量工具的测量原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等,通过生动的语言、直观的操作和有趣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测量工具的图片和实物,如尺子、量筒、天平等。

2.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3.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测量活动,如测量教室的长度,引出测量工具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展示各种测量工具的图片和实物,如尺子、量筒、天平等,并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工具的名称。

然后,通过课件介绍这些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测量原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测量工具的使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如测量工具的名称、使用方法和测量原理等。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 解析 此题中0.175 3 m的个位“0”对应的单位是m,“1”对应的单位 是dm,“7”对应的单位是cm,“5”对应的单位是mm。在物理实验中, 测量长度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题中的“3”是估读的,而“5”是 准确读数,即分度值就是1 mm。 答案 1 mm 方法归纳 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刻度尺的分度值,可以用“对位法”。 ①看所给测量结果的单位;②从小数点的前一位开始,逐级缩小单位,并同 时在各个数位上标出对应的单位,直到倒数第二位为止;③看标出的最 后一级单位(即倒数第二位数字所对应的单位)是什么,就可以确定此刻 度尺的分度值。
(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
cm。
图1-1-1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解析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故B正确。由图知,刻度尺上1 cm之 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 cm=1 mm,即此刻度尺的 分度值是1 mm;物体左端与零刻度线对齐,右端与3.45 cm对齐,所以物 体的长度为3.45 cm。 答案 B 3.45
例3 (2018福建龙岩上杭联考)如图1-1-4所示是小红同学精确测量从 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下面读数正确的是 ( )
A.20 s C.200 s
图1-1-4 B.3.2 min D.180 s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解析 分针指在“3”和“4”之间,偏向“3”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 间为t分=3 min=3×60 s=180 s;秒针指在“20”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 t秒=20 s,即停表的读数为t=t分+t秒=180 s+20 s=200 s。 答案 C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例4 (2018湖南张家界永定期中)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中的错误叫误差 B.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测量所产生的误差是因为未遵守操作规则 D.选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解析 错误与误差有本质区别,错误可以避免,但误差不能避免,A、B错 误;未遵守操作规则会产生错误,C错误;选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 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选项正确。 答案 D

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

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

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测量仪器是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它们帮助我们准确地测量和记录各种物理量,从而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自然界。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测量仪器及其使用。

首先,我们将介绍人们最常使用的测量仪器之一,测量尺。

测量尺是一种用来测量线性距离的工具。

它通常由金属或塑料制成,上面刻有单位刻度,单位可以是厘米、毫米或英寸。

我们可以将测量尺放置在要测量的对象旁边,然后读取尺子上的刻度,从而得出对象的长度或宽度。

下一个测量仪器是卷尺。

卷尺通常用于较大的测量范围,可以测量几十米长的距离。

卷尺通常由一条带有刻度的带子和一个弹簧卷轴组成。

使用时,我们只需要将带子展开并固定在所测量的对象上,然后读取刻度即可。

仪表是用于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等电学量的工具。

它们通常包括一个指针和一个刻度盘,以显示所测量的物理量。

如万用表是一种常见的仪表,可以测量直流电压、交流电压、电流和电阻等。

使用万用表时,我们需要正确连接测试引线至设备的正负极,并选择正确的量程和测量模式。

数显仪表是另一种常见的仪器,用于测量和显示物理量。

与传统仪表不同,数显仪表涉及使用数字显示而不是指针。

它们可以测量各种物理量,如温度、压力、湿度等。

数显仪表通常通过传感器将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然后使用模数转换器将信号转换为数字值,并在显示屏上显示。

光谱仪是用于测量和分析光谱的仪器。

它们可以将光分解成不同的波长,并测量每个波长上的光的强度。

光谱仪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物理等领域。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的组成、化学性质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雷达是另一种广泛使用的测量仪器。

雷达使用无线电波来测量远处的物体或目标的位置和速度。

它们常用于气象预测、导航、军事监测等领域。

雷达发射一束无线电波,当波被目标反射回来时,雷达接收并分析这些信号,从而确定目标的距离、方向和速度。

最后,我们来介绍电子天平,这是一种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

电子天平相比传统天平更加精确和灵敏。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5篇(精品)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5篇(精品)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5篇(精品)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1单元教材分析:比较和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技能。

当科学家观察和实验时,他们离不开比较和测量。

通过使用数字和标准的测量单位,他们可以确定和描述物体诸如长度、体积、重量和温度等属性。

相似地,在生活中,学生们自然地进行着比较,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

事实上,比较和测量是学生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

在本单元中,他们将观察事物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重演标准尺的产生过程,体会比较和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的测量方法。

过程与方法:观察事物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重演标准尺的产生过程。

体会比较和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观察事物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重演标准尺的产生过程,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

课时安排:“比较与测量”单元下设:1、在观察中比较2、起点和终点3、用手来测量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6、做一个测量纸袋7、比较测量纸袋和尺子8、科学阅读——生活中的测量工具每个内容1个课时,合计8课时教学措施突出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

如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观察的有序性,及时记录的习惯,尊重事实和证据的意识,科学方法的渗透等。

教师不要在科学知识的难度和广度上多做文章。

一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2单元目标知识与技能:1、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很多植物都有根、茎、叶。

2、植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

3、植物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需要水分、阳光,每个植物个体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4、植物会生长和死亡。

5、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过程与方法:1、能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

万物的尺度看得见的单位阅读笔记

万物的尺度看得见的单位阅读笔记

《万物的尺度:看得见的单位》阅读笔记一、引言尺度,作为我们理解世界的基本工具,贯穿于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微观的原子尺度,还是宏观的宇宙尺度,尺度都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对《万物的尺度:看得见的单位》一书进行深入阅读和思考,以此为基础,探讨尺度对于我们理解世界的重要性。

二、世界的尺度在《万物的尺度:看得见的单位》一书中,作者从微观到宏观,从原子尺度到宇宙尺度,系统地介绍了物质世界的各种尺度。

原子尺度的微小、复杂和神秘,使我们不得不感叹自然界的奥妙;而宇宙尺度的广袤和壮丽,则让我们感叹于宇宙的无限辽阔。

这些尺度的展示,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所处的位置,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三、尺度与人类社会除了自然界的尺度,人类社会也有着各种尺度。

从个体的微观尺度到整个社会的宏观尺度,从微观的生活琐事到宏观的政治经济,尺度无处不在。

通过对这些尺度的思考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更好地解决各种社会问题。

四、个人观点与理解在阅读《万物的尺度:看得见的单位》过程中,我深刻地意识到尺度的重要性。

尺度不仅是认识世界的基本工具,也是人类认识自身和社会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尺度的深入思考,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五、总结与回顾通过本书的阅读,我对尺度这一概念有了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的理解。

尺度不仅是一种测量工具,更是我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

希望未来能够进一步深入研究尺度及其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应用。

六、结语尺度无处不在,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看到它的存在。

而对尺度的深入理解,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让我们一起努力,深入探索尺度的奥秘,让我们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和灵活。

七、尺度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尺度在科学研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物理学领域,尺度被用来描述物质的大小、距离和时间,帮助科学家们理解和预测自然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软尺一般长度在两米左右,柔软,携带方便,一般情况缝纫方面使用较多。对人体测量各种数据时对人生学习使用软尺。
(3)测距车一般用于修路等建筑工程,使用时手持推动,步行前行。从起点走到终点,车上把手处会显示长度。如同摩托车上的计码器。适用长距离测量。没有实物,用图片,视频展示用法。
(4)卡尺刻度精确比卷尺,软尺更精确,一般用来测量螺丝钉等圆柱体的直径。(5)折叠尺一般长度在一米,两米,折叠起来携带方便,比长的直尺方便,但还是不如卷尺方便。所以,现在基本淘汰了。
(6)学生展示各自带来的尺子,并尝试测量各种文具的长度。
二、介绍其它测量工具
1、体重计用于测量体重,单位是千克,有测量范围,如果超出测量范围会损坏。2、电子秤一般用于买卖物品,可称量物体重量,一般电子秤会同时显示单价总价。
2、了解其它测量工具的用途用法。如体重计,体温计等。
教学准备
各种尺子。教师准备:一测量工具实物和课件




一、介绍各种尺子
1可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尺子和纸带的不同。尺子更准确,使用起来更方便。
2出示各种尺子,指导学生认识,使用。
(1)卷尺一般长度在5米左右,携带方便,是各种工匠最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精确到毫米,但数值标到厘米,每十厘米数字一般特别标出,变大或变红色。使用时要注意安全,不要割伤手,收回时有控制开关,控制住让它慢慢收回。教师示范使用。让部分学生使用卷尺实际测量一下课桌的长和宽。
双港实验小学课时备课
2017年12月22日第17周5总课时数16
课题
科学阅读生活中的测量工具
教学
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尺子,知道各自的用途用法。
2、了解其它测量工具的用途用法。如体重计,体温计等。
3、能正确使用各种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了解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尺子,知道各自的用途用法。
四.总结。生活中的测量工具还有很多,同学们要留心观察,看到哪些测量工具,要尽量学会使用。
板书设计
科学阅读生活中的测量工具
课后作业
3、便携秤用途和电子秤基本相同,携带方便。
4、体温计出示实物,介绍刻度、单位、测量范围。不能测量热水。实际测量某同学体温。
5、电子体温枪作用和体温计相同,更快捷方便。
6.气温计和湿度计介绍气温计的使用方法,刻度、单位、测量范围等,介绍湿度计的使用方法,刻度读法等。
三、学生讨论介绍还有哪些测量工具
如果学生说出量杯等测量工具后,老师要介绍它们的用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