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临床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全)

右侧额叶脑 挫伤
双侧额叶脑 挫裂伤
双侧额叶脑 挫裂伤
CT表现:颅板下见梭形或半圆形高密度灶。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CT表现:急性期见颅板下新月 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脑水肿 和明显的占位效应。
双侧慢性硬 膜下血肿 亚急性或慢性血肿呈稍高、 等或低或混杂密度灶。
右侧慢性硬膜下血 肿CT表现
右侧慢性硬膜下血 肿MRI表现
外伤性脊髓损伤 (三个不同病例)
脊膜膨出
MRI表现:囊内脑脊液呈长T1和长T2 信号,疝入的神经组织呈中等信号。
脊髓空洞症
MRI表现: 囊腔—T1WI 低信号 T2WI高信号
脊髓血管畸形
脊髓血管畸形
第二章 颈部
一、鼻咽癌
鼻咽癌
鼻咽腔侧壁不对称、僵直 向咽腔内突出的软组织肿块,咽隐窝变浅或 闭塞 咽旁脂肪间隙消失或出现软组织肿块 翼腭窝和颞下窝肿块 颅底、上颌窦等处骨质破坏
病变早期表现为较大片状高密度影,病灶 坏死液化呈低密度,
六、肺结核
(一)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发病初期,X线见肺纹理增多,约在两周才出现典型粟粒样结节。表现为 广泛均匀分布于两肺的粟粒大小的结节状密度增高影。其特点为病灶分布均 匀、大小均匀和密度均匀,即所谓三均匀。 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X线:三不均匀:病灶大小不均,从粟粒样至直径lcm左右。密度不均,渗 出增殖性病灶,密度较高,边缘较清楚,钙化灶密度更高,边缘锐利。分布 不均,老的硬结钙化病灶大都位于肺尖和锁骨下,新的渗出增殖病灶大都位 于下方。
大叶性肺炎
右肺中叶大片状均匀的致密阴影,形态与肺叶的轮廓相符 病变的叶间裂的一侧界限平直,其他部分边缘模糊不清(实变期)
甲状腺影像诊断

临床
依其位置、大小而定,症状同一 般纵隔内占位性病变相似。
X与CT
上纵隔占位病变常见的有胸腺瘤、畸胎 瘤、淋巴瘤、神经源性肿瘤、皮样囊肿等, 胸骨后甲状腺肿也是上纵隔影增宽的常见原 因之一。依据肿物的形态、密度及位置大多 数能较准确地诊断。甲状腺肿密度较高,边 界清楚,可见囊变及钙化。主要诊断依据是 胸内肿物与颈部甲状腺肿相连。
甲 状 腺 腺 瘤
甲状腺腺瘤
女性33岁
甲状腺囊腺瘤
甲状腺囊腺瘤
左
甲
女,54岁 主诉:左颈部包块4年 左颈部不适感
4月前包块突然增大,伴
状
腺
腺
瘤
,
右
甲
状
腺
囊
腺
瘤
六、甲状腺恶性肿瘤
病理与临床 有起源于实质的甲状腺腺癌及起源于间
质的恶性肿瘤(肉瘤)女性多见,1:2~3,多 单发,肿块质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 可伴颈淋巴结转移。
原发性甲状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能亢进(GRAVE 病)
• CT检查可显示甲状腺弥漫性增大,边缘清楚, 其内密度较均匀,但密度较正常甲状腺为低。 增强后甲状腺组织有轻度增强表现。甲状腺肿 大明显时,可压迫气管,造成气管形态的改变, 甚至狭窄。
• 本病主要需与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鉴别。从CT 图象上两者区别极为困难.多依靠临床症状及 体征,并结合化验检查进行鉴别。
正 常 甲 状 腺
甲状腺病变
1、先天性病变 2、单纯性甲状腺肿(弥漫性、结节性) 3、甲状腺机能亢进(原发—弥漫,继
发—结节性) 4、甲状腺炎症 5、甲状腺肿瘤
三、 甲状腺先天发育异常
1、甲状舌管囊肿或瘘(参见喉部)
2、异位甲状腺(胸内甲状腺)
甲状腺的超声解读

粗大钙化 点状钙化
簇状钙化 弧形钙化
微钙化(甲状腺乳头状癌)
环状钙化(结节性甲状腺肿) 粗大钙化(甲状腺乳头状癌)
结节内浓缩胶质
1. 甲状腺结节内浓缩胶质是指甲状腺胶质在结节内高度浓 缩。
2. 超声声像图表现为点状强回声,后伴“彗尾征”。 3. 浓缩胶质代表良性超声征象。 4. 可以出现在囊性成分内,也可以出现在实性成分内。
2、临床意义: 椭圆形或圆形:多见于良性结节,部分恶性结节。 直立状:多见于恶性结节 ,部分良性结节。
不规则形:多见于恶性结节,局灶性甲状腺炎,部分良性结节。
边界
1.分类: 清晰:结节的50%以上和周围甲状腺实质分界明确。 模糊:结节的50%以上和周围甲状腺实质分界不明确。
2.临床意义: 边界清晰:多见于良性结节,部分恶性结节(包裹型乳 头状癌,髓样癌)。 边界模糊:多见于恶性结节,部分良性结节,亚甲炎。
界欠清,无包膜回声;
2、颈前肌与甲状腺之间的间隙消失。
3、检查时患侧甲状腺局部压痛感明显,治疗过程中,观察
病变的图像有明显变化,逐步减轻恢复正常;
4、CDFI:异常回声区周边有较丰富血流信号,内部血流
信号少或无血流信号。
(五)桥本甲状腺炎
【超声特点】
回声减低、内部可见条索状高回声呈网格状
1、弥漫性轻度肿大,边缘光滑整齐,峡部明显增厚;
消瘦。 体检: 心动过速、手震颤、甲状腺肿大、
眼球突出。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
【超声特点】
弥漫性肿大、质地不均、血流灌注丰富
1、甲状腺多呈弥漫性、对称性、均匀性中度增大(包 括峡部),可增大2-3倍; 2、边缘光滑; 3、实质回声低-中等回声密集细小光点,分布均匀或不 均匀; 4、CDFI:血流信号丰富,内径增宽,并有搏动,甲状腺 内血流呈五彩缤纷,称为“火海征” ;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影像学表现

眼外肌肥大
眼外肌肥大是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特征性表现之一,主要累及眼上、下 和内直肌。
眼外肌肥大可导致眼球运动障碍、复视和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时可引 起眼球固定和失明。
影像学检查可观察到眼外肌的增粗、肿胀和强化,以及肌肉纤维的排列 紊乱。
眶内脂肪增生
眶内脂肪增生是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之一,表现为眶内脂肪组织的异常增生 和堆积。
Graves眼病与炎性假瘤的鉴别
Graves眼病
眼眶MRI显示软组织肿胀,T2WI增 强后眼外肌明显强化,眼球突出,眼 睑肿胀。
炎性假瘤
眼眶CT显示眶壁骨质增生,眼外肌增 粗、强化,眼球突出,但无眼睑肿胀 。
Graves眼病与淋巴瘤的鉴别
Graves眼病
眼眶MRI显示T2WI高信号,T1WI等或稍低信号,增强后眼外肌明显强化。
影像学检查可观察到眼睑软组织的增厚 和密度增高。
视神经病变
01
视神经病变是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罕见表现之一, 表现为视神经萎缩、视盘水肿和视神经炎等。
02
视神经病变可导致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和色觉异常 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失明。
03
影像学检查可观察到视神经的形态和强化特征的改 变。
04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影像学鉴别诊断
感谢观看
超声检查还可以用于甲状腺相 关性眼病的随访观察,以及治 疗效果的评价。
03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影像学表现
眼球突
眼球突出是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最常见 的影像学表现之一,表现为眼球向前 移位,突出度超过正常范围。
影像学检查可观察到眶内软组织和眼 外肌的肿胀,以及眶内脂肪的增生。
眼球突出可因眶内软组织增生、水肿 和炎症所致,严重时可导致眼球运动 障碍和视力下降。
甲状腺影像诊断

超声:甲状腺对称性均匀性重度增大,内部可呈正常的中等均匀回声,随甲状 腺肿的增大其回声变得不均匀,有时可见散在囊性结节。
甲状腺肿 超声示甲状腺弥漫性增大,回声欠均,未见明显结节。 CT平扫示甲状腺体积增 大,密度减低,其内密度欠均匀,可见多个小片状密度减低区。增强后不均匀强化,仍可 见多发低密度区。MR示甲状腺增大,信号不均
弥漫性甲状腺肿-甲亢
➢ 血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的机体高代谢状态。多为甲状腺弥漫性增生, 通称原发性甲亢、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
甲状腺影像学正常表现
X线 B超
CT:正常甲状腺含大量碘,且血流丰富,CT平扫表现为位于气管两侧边
界清楚的三角形均匀高密度区, CT值在70Hu左右,是人体内正常软组织 密度最高的器官。肌肉、血管、淋巴结等均呈中等密度。增强后甲状腺强 化均匀明显。 MR:正常甲状腺两侧对称,信号均匀,T1WI和T2WI均呈中等偏高信号, 比肌肉略高。皮下脂肪呈高信号,肌肉、神经、淋巴结均呈中等信号,动 脉、静脉血管信号流空,组织间隙内脂肪呈高信号。
CT :甲状腺轻度肿大时,其密度均匀但明显较正常为低,增强后有强化。甲状 腺内低密度结节较小时密度均匀,较大时密度不均匀,多结节甲状腺肿表现为 多发低密度区,有时边缘可见钙化。
MRI:结节无包膜,边界不清楚 。以长T2信号为主,T1信号强度则根据胶体中 蛋白质含量而定,信号由低到高不等,均匀或不均匀。出血结节呈高信号。
甲状腺腺癌
➢ 好发于40~50岁,女性较多。占甲状腺肿瘤的5~30%。病理分型为乳 头状腺癌(常见、低度恶性,生长缓慢,预后良好 )、滤泡型腺癌、未 分化癌和髓样癌 。
甲状腺疾病CT、B超及ECT的影像临床对比

甲状腺疾病CT、B超及ECT的影像临床对比作者:徐乙丹来源:《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08期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甲状腺疾病的影像诊断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其中包括CT、B超及ECT等影像技术。
医生们为了能更全面清除的了解甲状腺疾病,需要对甲状腺疾病CT、B超及ECT的影像进行临床对比。
选择最好的影像技术,从而提高对甲状腺疾病诊断的正确性。
甲状腺疾病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内科甲状腺疾病。
内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主要包括甲状腺机能亢进(俗称甲亢)和甲状腺炎症(包括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甲状腺炎症),第二类是外科甲状腺疾病。
内科甲状腺疾病和外科甲状腺疾病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内科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甲状腺功能检查异常,而外科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甲状腺功能检查正常,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1 CT技术在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近几年,甲状腺疾病的发病趋势逐渐的上涨,医院对甲状腺疾病的检查和治疗也越来的越重视。
CT检查能反映出甲状腺疾病的影像。
因此它在检查甲状腺疾病中被应用。
甲状腺肿瘤以膨胀性生长为主,多为单发。
CT影像可以反映甲状腺内单个甚至多个圆形或准圆形低密度结节。
所展现的影像密度均匀,包膜完整,边缘清晰,如果加强CT的扫描,会发现病变的甲状腺与正常甲状腺组织边界清晰,相邻组织和器官无浸润等特征。
正常的甲状腺的含碘量较高,患有疾病的甲状腺含含碘量不正常。
CT影像技术可以清晰的反应甲状腺疾病在我们体内的变化情况。
CT影像不但有这些优点也有一些缺点,如 CT影像会显示出不规则或分叶状软组织密度肿块,少数CT扫描显示出的影像会弥漫性增大伴有单侧或双侧甲状腺不对称等现象。
大多数病变密度不均匀,边界模糊,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有些可能有囊性改变和钙化。
大部分显示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的边界不清楚。
根据医生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癌可能表现为隐匿性,但在进行CT扫描时,只能发现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而不能展示出甲状腺内原发灶的变化等。
因此医护人员在使用CT影像对患者的甲状腺疾病进行检查时,要清楚的知道CT影像技术的优点和缺点,以便于更好的对患者的甲状腺疾病进行医治。
甲状腺常见疾病CT诊断

陈某( R1072580 ) 女,52岁 患者3天前无意间发现右颈前肿大伴疼痛,吞咽时偶有不适 感,其它无异常。 查体:左侧甲状腺Ⅱ度肿大,右侧甲状腺中下部可及一结节, 大小约4.0×2.5cm,质中,尚光滑,形态规则,边界清,活 动可,伴压痛,可随吞咽上下活动。 甲功基本正常。
平扫:67HU
临床特点
女性多见,发病高峰为青春期。
甲状腺不同程度肿大和肿大的结节对周围器
官的压迫症状是本病主要的临床表现,甲状 腺不对称增大,触诊可触及多个结节,并随 吞咽上下移动。 除了个别继发甲亢的结节性甲肿外,一般甲 状腺功能和基础代谢率大多正常。
影像学表现
CT: 多结节性甲肿表现为非对称性增大,甲状腺 轮廓呈结节状或波浪状改变,边缘连续无破 坏中断现象;甲状腺低密度且不均匀,有时 伴有退行性变,出血、囊变、坏死或片状钙 化,密度不均。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囊变坏 死区不强化。气管、食管和大血管的移位。
甲状腺常见疾病的CT诊断
甲状腺解剖
甲状腺形如“H”, 分为左右两叶,中 间以峡部相连。
侧叶粘附在喉下部 和气管上部的侧面, 上达甲状软骨中部, 下抵第6气管软骨 环。峡部多位于第 2至第4气管软骨环 的前方。
甲 状 腺 后 面 观
正常的甲状腺CT表现
甲状腺含碘,故CT值较高,平扫CT值约为
动脉期:79HU
门脉期:124HU
延迟期:138HU
桥本甲状腺炎
临床特点: 本病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女性多见,高发年 龄在30岁~50岁。表现为甲状腺中度肿大,质地坚硬。晚期 可出现甲减的表现。 病理:镜下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实验室检查: 一般甲状腺功能正常时,TPOAb和TgAb滴度显著升高,是 最有意义的诊断指标。
甲状腺癌与腺瘤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1、形态不规则:除了圆形、椭圆形和沿甲状腺塑形外的所有形态 ,形态规则 是以上三种 ,而形态不规则可以千变万化 ,这里不再赘述
2、 咬饼征: CT平扫时正常高密度的甲状腺轮廓局部缺损 ,瘤体的最大径位于 瘤-甲交界区或甲状腺外侧 ,状如“咬饼” ,其发生机制可能与瘤体发生于甲 状腺边缘并累及甲状腺包膜 ,或虽未累及包膜 ,但与包膜之间甲状腺组织菲薄, CT无法分辨有关
男 , 53岁 ,壶腹部神经内分泌癌术后5月
■ 甲状腺淋巴瘤
>少见 ,约占全部结外器官淋巴瘤的5% , 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1-5% >常见于有长期甲状腺肿或桥本甲状腺炎病史的老年妇女 >甲状腺淋巴瘤常迅速增大 ,压迫气管、食管 ,较少侵犯 >密度均匀/信号均匀 ,钙化少见;可伴淋巴结肿大 ,均匀
> 增强呈不均匀强化 ,一般较周围正常甲状 腺组织弱 ,增强后瘤体的轮廓较平扫模糊 , 范围缩小
■ 影像表
现
淋巴结转移:
• 转移部位 :颈静脉周围淋巴结多发 ,以颈下深组最多见 ,颈上、 中深组次之 , 其次依次为气管食管沟、 甲状腺周围 ,上纵隔亦为淋巴结转移的好发部位 ,少有 咽后组及颈后三角区淋巴结转移
女 ,48岁 ,体检0 4
甲状腺良恶性 结节征象
> 乳头状癌主要征象:①形态不规则、②咬饼征、③微钙化、④增强后模 糊/范围缩小 ,以上称之为四大恶性主征 ,其次还有边界模糊、磨玻璃状强 化、簇状钙化、晕征消失、粗大钙化无伪影及钙化中断不连。
> 结节性甲状腺肿主要征象:①形态规则、②囊变为主、③增强后清晰、 ④高强化 ,以上称之为四大良性主征 ,其次还有多发坏死、高密度囊肿、 散在多形性钙化、 密度高低不等、 晕征出现、 粗大钙化有伪影及钙化连续 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状腺的被膜
甲状腺有两层被膜包绕,外层即气管前筋膜, 内层为甲状腺的外膜纤维囊,紧贴腺体,很 薄,可随血管、神经深入甲状腺内分割甲状 腺小叶,两层被膜之间有疏松结缔组织, 甲 状旁腺即位于甲状腺侧叶后部的两层被膜之 间。
甲状腺的血管
甲状腺上动脉
颈外动脉
锁骨下动脉 颈内静脉
动脉
甲状腺下动脉 甲状腺上静脉
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腺瘤是最常见的甲状腺良性肿瘤,可分为非 毒性腺瘤和毒性腺瘤,非毒性腺瘤占80%。 病理上甲状腺腺瘤分为滤泡状腺瘤和乳头状囊性腺 瘤,绝大多数非毒性腺瘤(99%以上)及毒性腺瘤 为滤泡状腺瘤。
临床要点
临床上女性多于男性,两者之比为5-6:1,发病年龄 多为30-50y。 病程缓慢,病人多无症状,常在无意中发现颈部肿 块,部分病人自觉有颈部压迫症状或吞咽感觉异常, 体检可触及直径大于1cm的腺瘤,病变境界清楚, 表面光滑,质地柔软或中等硬度,随吞咽而上下移 动。毒性甲状腺瘤后期可出现甲亢表现。
甲状腺疾病的影像表现
临床最常见的三种结节或肿块: 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腺瘤 甲状腺癌
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
结节性甲状腺肿属于单纯性甲状腺肿的后期阶段, 即结节期的表现,是甲状腺最常见的良性病变。 随单纯性甲状腺肿病程发展,甲状腺内不同部分的 滤泡上皮增生、复旧或萎缩不一致,形成多个大小 不等的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后期因供血不良可发 生退变,形成坏死、囊变、出血及钙化、纤维化。
MRI
甲状腺内单个或多个结节,边界清楚,由于结节成 分不同,信号多变,T1WI多为略低信号或等信号, T2WI为高信号,部分病灶内可因出血、坏死、囊变、 纤维而出现混杂信号。 增强扫描:病灶多为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低于正常 甲状腺组织,即使是囊变严重的病变其周边也可见 到完整的强化环。
甲状腺癌
English words
甲状腺—thyroid gland 结节性甲状腺肿— nodular goiter 甲状腺腺瘤— thyroid adenoma 甲状腺癌— thyroid carcinoma 超声— ultrasonography 甲状腺核素显像-- radionuclide thyroid imaging CT— computed tomography MRI—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癌
NG的病史可达十年、数十年,病程缓慢,多为甲状腺双侧肿 大;甲状腺癌多表现为迅速增大的肿块,多为单侧。 NG不破坏甲状腺包膜,较大时周围组织多为推压性改变; 甲状腺癌破坏甲状腺包膜,较大时会侵犯周围组织。 NG中的钙化多为弧形,甲状腺癌内的钙化多为沙粒状; NG的壁结节多为轻度强化,强化程度低于周围甲状腺组织, 甲状腺癌的壁结节多明显强化; NG多无淋巴结肿大;甲状腺癌常伴周围肿大淋巴结。
静脉
甲状腺中静脉 甲状腺下静脉 头臂静脉
甲状腺的血管
甲状腺的毗邻
前:皮肤、浅筋膜、封 套筋膜、舌骨下肌群、 气管前筋膜 后:喉、气管及咽、食 管 两侧:颈动脉鞘、颈交 感干 甲状旁腺、喉上神经、 喉返神经
正常CT及MRI表现
甲状腺含碘,故CT值较高,平扫CT值为70±10Hu, 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增强后呈快速明显均匀强化, 且持续时间长。 在MRI平扫图像上,T1WI表现与肌肉信号相仿, T2WI信号较肌肉信号稍高。
病例二:女,61y,甲状腺肿大
病例三:女,55y,诊断甲状腺肿10余年
根据病史及影像学表现,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断多不 困难,需注意结节性甲状腺肿可合并甲状腺腺瘤或 甲状腺癌,较困难的是判断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结 节有无恶变。病变侵犯周围结构和/或伴颈部淋巴结 增大,多提示恶变的可能性。 一般来说,甲状腺弥漫性肿大伴多发结节时首先考 虑NG。
临床要点
女性多见,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发病或加重, 可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家族史; 甲状腺不同程度肿大和肿大结节对周围器官的压迫 症状是本病主要临床表现,甲状腺不对称增大,触 诊可触及多个结节,并随吞咽上下移动; 除了个别继发甲亢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外,甲状腺功 能和基础代谢率大多正常。
CT
CT
肿瘤大小不一,多为单发,少数多发,约10%双侧, 病灶形态不规则,与周围甲状腺组织分界不清,密 度低于周围残存甲状腺组织,且不均匀,约半数可 见钙化灶,多为砂砾样。增强扫描多为不均匀强化, 强化低于周边正常甲状腺组织。部分囊性变、囊壁 内明显强化的乳头状结节及细颗粒状钙化是甲状腺 乳头状癌的特征性改变。 晚期可发现局部器官侵犯及淋巴结转移表现。
比较影像学
甲状腺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是超声,其可以检出 2mm以上的囊性病变及3mm以上的实性结节,敏感 性很高,,一些特定的超声表现可帮助判别结节的 性质,但不能仅以次作为标准。 甲状腺核素显像敏感性不及超声,不能显示< 10mm的结节,不能判定结节的边界。可对结节的 功能及血流进行评估,对定性诊断有一定帮助,亲 肿瘤现象剂显像及PET的应用也进一步为定性诊断 提供乐更多依据。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组织学上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 样癌,乳头状癌占60-80%,多为孤立结节,无包膜 或包膜不完整,边界不清,生长缓慢;滤泡状癌占 15-20%,较乳头状癌恶性程度高,生长较迅速,呈 孤立性或多结节性;未分化癌及髓样癌少见,恶性 高,预后差。
单发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
单个较大的NG需与甲状腺腺瘤相鉴别:甲状腺腺瘤 表现为甲状腺内孤立类圆形病灶,边界清楚光整, 增强后边界更清楚,呈均匀性强化;NG伴有甲状腺 弥漫性增大,且增大的甲状腺有密度和信号的改变, 增生结节强化常不均匀。
甲状腺腺瘤与甲状腺癌
甲状腺腺瘤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密度或 信号较均匀,强化较均匀;甲状腺癌形状不规则, 边界不清,密度和信号混杂,多为不均匀明显强化, 而且甲状腺癌有对周围组织侵犯的表现,并可发生 淋巴结转移。
MR
多为单发的边界不清的不规则肿块,T1WI多为以等 /稍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影,T2WI多表现为以高 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影。增强后明显强化。晚期可 发现突破包膜侵犯邻近器官及局部肿大淋巴结。
女,23y,发现甲状腺肿块3周
鉴别诊断
甲状腺的良性结节或肿块与恶性病变都可表现出囊 变、坏死、出血、钙化等,所以不能仅以密度和信 号作为分别良恶性的依据,还要结合病变与周围组 织的关系来判断。
甲状腺弥漫性增大,局部增大更明显;甲状腺轮廓 呈结节状或波浪状表现,但腺体边缘线连续,无破 坏或中断;甲状腺密度减低且不均匀,内有多发大 小不等的更低密度结节,若伴有急性出血则呈高密 度表现;结节内常有钙化灶,弧形钙化是其较典型征 象。
CT
CT增强—结节可呈不同程度强化 ①囊性结节:结节不强化或边缘强化,多囊 结节呈蜂房状表现; ②实性结节:结节不均一强化; ③囊实混合性结节:部分囊性、部分实性,突 入囊腔的实性部分强化一般不若背景甲状腺明显。
比较影像学
CT和MRI对检测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不及US,但 其为断层扫描,可整体显示病灶的情况,明确病变 的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定性诊断、帮 助手术方治疗。 CT对病灶内钙化的检出有较大优势,随着薄层扫描 的应用,CT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有所提高; MRI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可多方位成像,在判 断有无周围组织侵犯或侵犯范围方面具有优越性, 对甲状腺术后有无残余或复发有较高的评价价值, 是甲状腺术后的首选检查。
甲状腺疾病的 影像学表现
甲状腺的解剖
甲状腺(thyroid gland) 位于颈前部,呈“H” 形,分左、右两叶,中 间以峡部相连。Leabharlann 甲状腺的位置
甲状腺两侧叶位于喉下部与气 管上部的侧面,上达甲状软骨 中部,下至第6气管软骨环,后 方平对第5-7颈椎高度。 两侧叶上下径约3-5cm,左右径 约2-3cm,前后径2-3cm,重约 25g。 约半数人自甲状腺峡部向上伸 出一锥状叶。
CT
平扫检查:腺瘤在正常高密度的甲状腺组织内表现 为低密度灶,多为单发,少数多发,病灶通常为圆 形或类圆形,边缘清晰、光整、锐利,密度均匀。 部分腺瘤可出现坏死、囊变及钙化,坏死、囊变表 现为更低密度,钙化多表现为片状或弧形。 增强扫描:实性腺瘤多为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低于 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病变的边缘更清楚,发生坏 死、囊变时,囊变区不强化。
病例一: 女,61y 诊断甲状腺 肿30余年。
MR
弥漫性增大的甲状腺内多结节影,单发少见,多数 边界清楚,形态规则; 信号混杂,实性结节多表现为T1WI等信号或稍高 信号,T2WI表现为高信号;囊性结节因囊内容成分 不同而信号多变,囊性结节的实性壁结节多呈T2WI 高信号;囊变、坏死、纤维化、钙化及出血使其信 号更混杂。增强扫描实性结节或壁结节多呈明显强 化,部分实性结节弱强化或不强化,囊性部分不强 化。
临床要点
临床上,女性多见,男、女之比为1:3,病人年龄在 7-20岁及40-65岁个出现小高峰,乳头状癌多见于 儿童和青年女性(40岁前),滤泡状癌多见于中年 女性。 初期常无明显症状,典型表现就是在甲状腺内质硬 而不平并迅速增大的肿块,吞咽时肿块移动不大; 晚期可因压迫喉返神经、气管、食管等引起相应症 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