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1单片机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

合集下载

基于MCS-51单片机的直流小电机PWM调速设计

基于MCS-51单片机的直流小电机PWM调速设计

课程论文题目:基于MCS-51单片机的直流小电机PWM调速设计姓名:***学号:****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老师:****老师设计时间:2013年 4 月基于MCS-51单片机的直流小电机PWM调速设计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直流小电机的脉宽调速方式,然后详细设计了基于MCS-51单片机的直流小电机脉宽调速的实现方法,此方法可实现直流小电机的7个速度级的调速功能,最后给出了调速程序框图。

关键词:PWM,单片机,直流电机。

Abstract:The mode of DC-motor PWM speed regulation is introduced briefly, a kind of PWM speed regulation of DC-motor using the MCS-51 Microcontroller is designed detailedly, and this method can implement seven-level speed control of the motor, the diagram of PWM speed regulation was given in the end.Keywords: PWM Single Chip Microcontroller DC-motor.目录1. 引言 (3)2. 总体设计概述 (3)2.1 总体硬件电路设计 (4)2.1.1系统总体设计框图 (4)2.1.2 8051单片机简介 (4)2.2 PWM信号发生电路设计 (6)2.2.1 PWM的基本原理 (6)2.3 直流电机调速的实现 (7)3.系统中程序设计 (10)4. 直流电机调速框图 (11)结论 (12)致谢 (12)参考文献 (12)1.引言:直流电机的定义:将直流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直流电动机)或将机械能转换成直流电能(直流发电机)的旋转电机。

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

直流电机转速 :
根据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得到电枢电压电动势平衡方程式 U=Ea+Ia(Ra+Rc)……………式1
式1中,Ra为电枢回路电阻,电枢回路串联保绕阻与电刷 接触电阻的总和;Rc是外接在电枢回路中的调节电阻
由此可得到直流电机的转速公式为:
n=(Ua-IR)/CeΦ ………………………式2
式2中, Ce为电动势常数, Φ是磁通量。 由1式和2式得
n=Ea/CeΦ ……………………………式3
由式3中可以看出, 对于一个已经制造好的电机, 当励磁电压和 负载转矩恒定时, 它的转速由回在电枢两端的电压Ea决定, 电 枢电压越高, 电机转速就越快, 电枢电压降低到0V时, 电机就 停止转动;改变电枢电压的极性, 电机就反转。
PWM脉宽调速
PWM(脉冲宽度调制)是通过控制固定电压的 直流电源开关频率, 改变负载两端的电压, 从 而达到控制要求的一种电压调整方法。在PWM 驱动控制的调整系统中, 按一个固定的频率 来接通和断开电源, 并且根据需要改变一个 周期内“接通”和“断开”时间的长短。通 过改变直流电机电枢上电压的“占空比”来 达到改变平均电压大小的目的, 从而来控制 电动机的转速。也正因为如此, PWM又被称为 “开关驱动装置”。
, 软件简单。但每个按键需要占用一个输入口线, 在 按键数量较多时, 需要较多的输入口线且电路结构复杂, 故此种键盘适用于按键较少或操作速度较高的场合。
数码管显示部分 本设计使用的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是四位数码 管, 内部的4个数码管共用a~dp这8根数据线, 为使用提供了方便, 因为里面有4个数码管, 所以它有4个公共端, 加上a~dp, 共有12个引 脚, 下面便是一个共阴的四位数码管的内部 结构图(共阳的与之相反)

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课程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课程设计

一、总体设计概述本设计基于8051单片机为主控芯片,霍尔元件为测速元件, L298N为直流伺服电机的驱动芯片,利用 PWM调速方式控制直流电机转动的速度,同时可通过矩阵键盘控制电机的启动、加速、减速、反转、制动等操作,并由LCD显示速度的变化值。

二、直流电机调速原理根据直流电动机根据励磁方式不同,分为自励和它励两种类型,其机械特性曲线有所不同。

但是对于直流电动机的转速,总满足下式:式中U——电压;Ra——励磁绕组本身的内阻;——每极磁通(wb );Ce——电势常数;Ct——转矩常数。

由上式可知,直流电机的速度控制既可以采用电枢控制法也可以采用磁场控制法。

磁场控制法控制磁通,其控制功率虽然较小,但是低速时受到磁场和磁极饱和的限制,高速时受到换向火花和换向器结构强度的限制,而且由于励磁线圈电感较大,动态响应较差,所以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是电枢控制法。

电枢控制法在励磁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把控制电压信号加到电机的电枢上来控制电机的转速。

传统的改变电压方法是在电枢回路中串连一个电阻,通过调节电阻改变电枢电压,达到调速的目的,这种方法效率低,平滑度差,由于串联电阻上要消耗电功率,因而经济效益低,而且转速越慢,能耗越大。

随着电力电子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电枢电压控制法。

如:由交流电源供电,使用晶闸管整流器进行相控调压;脉宽调制(PWM)调压等。

调压调速法具有平滑度高、能耗低、精度高等优点,在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其中PWM应用更广泛。

脉宽调速利用一个固定的频率来控制电源的接通或断开,并通过改变一个周期内“接通”和“断开”时间的长短,即改变直流电机电枢上的电压的“占空比”来改变平均电.压的大小,从而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因此,PWM又被称为“开关驱动装置”。

如果电机始终接通电源是,电机转速最大为Vmax,占空比为D=t1/t,则电机的平均转速:Vd=Vmax*D,可见只要改变占空比D,就可以调整电机的速度。

平均转速Vd与占空比的函数曲线近似为直线。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一、引言直流电机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广泛应用,其调速系统的设计是实现自动控制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方案,主要包括电机原理、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以及实验结果与分析等内容。

二、电机原理直流电机是一种将直流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其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安培定律。

电机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定子上绕有恒定电流,产生磁场,而转子上带有电流,与定子的磁场互相作用,产生力矩使电机旋转。

三、硬件设计1.单片机选择在本设计中,选择了一款功能强大、性能稳定的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例如使用ST C89C51单片机。

该单片机具有丰富的GP IO口和定时器/计数器等外设,适合进行电机控制。

2.电机驱动电路设计电机驱动电路主要包括功率电源、运放电路和驱动电路。

其中,功率电源为电机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运放电路用于信号放大和滤波,驱动电路则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电机的转速。

3.速度测量电路设计为了实时监测电机的转速,需要设计速度测量电路。

常见的速度测量电路包括光电编码器、霍尔传感器等,通过测量转子上感应物体的变化来获得电机的转速信息。

四、软件设计1.程序框架软件设计的目标是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控制和监测。

基于单片机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主程序的编写、中断服务程序的编写以及定时器的配置等。

2.控制算法常见的直流电机调速算法包括电压调速法、P WM调速法等。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算法,并根据测量到的转速信号进行反馈控制,实现对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设计完成后,进行实验验证。

通过设置不同的转速需求,观察电机的实际转速与设定转速的误差,并分析误差原因。

同时还可以测试电机在不同负载下的转速性能,以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六、总结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是实现自动控制的重要应用。

本文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方案,并展示了实验结果。

通过系统实现电机转速的精确控制,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

51单片机控制直流电机PWM调速

51单片机控制直流电机PWM调速

51单片机控制直流电机PWM调速
实验目的
1.掌握脉宽调制(PWM) 的方法。

2.用程序实现脉宽调制,并对直流电机进行调速控制。

实验设备
PC 机一台,单片机最小系统,驱动板、直流电机,连接导线等
实验原理
1.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 简称脉宽调制。

即,通过改变输出脉冲
的占空比,实现对直流电机进行调压调速控制。

2.实验线路图:
实验内容:
1. 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单片机应用系统及直流电机驱动电路板,编制控制程序,实现直流电机PWM调速控制。

实验思考题
本实验中是通过改变脉冲的占空比,周期T 不变的方法来改变电机转速的,还有什么办法能改变电机的转速,应该怎么实现?
附件:
L298简介:
L298N 为SGS-THOMSON Microelectronics 所出产的双全桥步进电机专用驱动芯片( Dual Full-Bridge Driver ) ,内部包含4信道逻辑驱动电路,是一种二相和四相步进电机的专用驱动器,可同时驱动2个二相或1个四相步进电机,内含二个H-Bridge 的高电压、大电流双全桥式驱动器,接收标准TTL逻辑准位信号,可驱动46V、2A以下的步进电机,且可以直接透过电源来调节输出电压;此芯片可直接由单片机的IO端口来提供模拟时序信号。

基于单片机实现直流电机PWM调速系统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实现直流电机PWM调速系统毕业设计

畢業設計(論文)基於單片機實現直流電機PWM調速系統系別:電氣與資訊工程系專業班級:電氣自動化06—32(1)班指導教師:董曉紅老師完成日期:2009年6月12日一、題目:基於單片機實現直流電機PWM調速系統二、指導思想和目的:通過畢業設計,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的本領,鞏固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調查研究的習慣和工作能力;培養學生建立正確的設計和科學研究的思想,樹立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工作態度。

三、設計任務或主要技術指標:利用MCS-51系列單片機,通過PWM方式控制直流電機調速的方法。

採用了專門的晶片組成了PWM信號的發生系統,然後通過放大來驅動電機。

利用直流測速發電機測得電機速度,經過濾波電路得到直流電壓信號,把電壓信號輸入給A/D轉換晶片最後回饋給單片機,在內部進行PI運算,輸出控制量完成閉環控制,實現電機的調速控制。

四、設計進度與要求:1):佈置設計任務,深入瞭解設計內容,搜集參考資料,學習有關內容。

2):學習學校畢業設計的的實際情況,和格式要求。

3):設計網路拓撲結構以及構思設計的基本思路和設計過程。

4):根據根據設計要求和構思思路查找設計內容。

5):根據要求和設計的基本方案對設計要求的材料進行預算。

6):完善設計方案並繪製必須的圖紙草圖,編寫設計說明書。

7):對圖紙進行校正和測繪,畫合格的正式圖紙。

8):總結,熟悉設計內容,準備畢業答辯,完成答辯。

五、主要參考書及參考資料:[1] 王離九,黃錦恩編著,電晶體脈衝直流調速系統,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2] 丁元傑主編,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組編,單片微機原理及應用,機械工業出版社[3] 李榮生主編,電氣傳動控制系統設計指導,機械工業出版社[4] 吳守箴,臧英傑編著,電氣傳動的脈寬調製控制技術,機械工業出版社[5] 陳伯時主編,自動控制系統---電力拖動控制,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專業班級:電氣自動化06—32(1)班學生:景天紅指導教師:董曉紅老師教研室主任(簽名):系(部)主任(簽名):年月日新疆工業高等專科學校畢業設計(論文)評定意見書設計(論文)題目:基於單片機實現直流電機PWM調速系統專題:基於單片機實現直流電機PWM調速系統設計者:姓名景天紅專業電氣自動化班級06—32(1)班設計時間:2009年4月20日—2009年6月12日指導教師:姓名職稱單位評閱人:姓名職稱單位評定意見:評定成績:指導教師(簽名):年月日評閱人(簽名):年月日答辯委員會主任(簽名):年月日(上頁背面)畢業設計評定意見參考提綱1.學生完成的工作量與內容是否符合任務書的要求。

基于51单片机的直流电机PWM调速系统

基于51单片机的直流电机PWM调速系统

DOI:10.16660/ki.1674-098X.2018.13.108基于51单片机的直流电机PWM调速系统吴一平(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 浙江杭州 311300)摘 要:本文介绍了以单片机STC89C51和L298控制的直流电机PWM (脉宽调制)调速系统,主要介绍了用单片机软件实现PWM调整电机转速的基本原理及选择。

硬件电路实现了对电机的正转、反转、快速停止、加速,停止的控制。

软件电路给出了主程序、子程序流程图以及Proteus的仿真结果。

关键词:单片机STC89C51 脉宽调制 直流电机中图分类号:TN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05(a)-0108-02直流电动机是将直流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电动机,相比其他类型电动机具有更好的调速性能,因此,直流电动机在工农业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对基于单片机STC89C51的直流电机PWM调速系统进行介绍,以期实现直流电机最优化方案。

1 直流电机PWM调速选择及原理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有改变改变磁通量、改变电枢回路串联电阻以及改变电枢电压三种。

在电枢回路串联电阻,调速范围不大并且铜耗大,不经济。

弱磁调速中当磁通量Φ在低速时受磁极饱和限制,在高速时受换向器结构强度和换向火花的限制,而且由于励磁圈电感较大,动态响应较差,因此采用改变电枢电压的调速方法。

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全称为脉冲宽度调制,可以改变电枢电压值。

PWM的优点是精度高,易于控制,运行稳定。

PWM调速方法有三种,分别为定频调宽法、调宽调频法和定频调宽法。

前两种方法在调速时会改变控制脉冲的频率,而控制脉冲的频率与系统固有频率接近时会引起震荡,因此本文选用定频调宽法。

调速原理计算如下:占空比,D=t1t1+t2=t1T式中,T为电压变化周期;t1为一个周期内高电平持续时间;t2为一个周期内低电平持续时间;电机电压平均值U=DU0,式中,U0为总电压。

基于51单片机的PWM直流电机调速

基于51单片机的PWM直流电机调速

基于51单片机的PWM直流电机调速在现代社会,PWM直流电机已经成为各类机械设备不可或缺的动力源。

为了更好地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我们需要进行PWM调速操作。

本文将简要介绍如何基于51单片机实现PWM直流电机的调速。

一、PWM调速原理PWM调速是一种通过改变电机供电电压的占空比来调整电机转速和功率的方法。

当一个周期内高电平所占的时间比较短时,电机得到的平均电流和平均转矩也相应减小,电机的速度和功率也随之降低。

反之,当高电平所占的时间比较长时,电机得到的平均电流和平均转矩也相应增大,电机的速度和功率也随之提高。

因此,通过改变PWM信号的高电平占空比,可以实现直流电机的调速、调功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电机的效率和可控性。

二、硬件电路搭建根据上述PWM调速原理,我们需要搭建一个控制板,将51单片机的PWM输出与直流电机相连。

具体电路如下:1、选择合适的电源供电,一般为12V/24V直流电源。

2、使用L298N模块作为直流电机驱动模块,将模块的电源接到电源供电上,将模块的IN1和IN2引脚分别接到51单片机的P1^0和P1^1引脚上,将直流电机的正负极分别接到模块的OUT1和OUT2引脚上。

3、将51单片机的P1^2引脚连接到一个脉冲宽度计波形滤波器(LCF)的输入端,并将输出端接到L298N模块的ENA引脚上。

4、调整脉冲宽度计波形滤波器的参数,以达到合理的PWM输出波形。

5、建立一个按键,将按键的一端接到51单片机的P3^2引脚上,将另一端接到单片机的地端。

6、根据需要进行其他接线。

三、软件程序设计根据上述硬件电路,我们需要进行相应的软件程序设计,以实现基于51单片机的PWM 直流电机调速。

以下是程序设计的主要步骤:1、在程序中定义需要使用的IO口。

2、调用定时器初始化程序,设置定时器的时钟频率、计数器值和工作方式等参数。

3、编写一个PWM输出函数,实现对PWM信号的输出。

4、编写一个ADC采样函数,读取ADC转换器的值,并根据采样值输出一定的PWM信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设计要求 (1)2方案设计 (1)2.1设计思路 (1)2.2总体方案方框图 (1)2.3基本原理 (2)3硬件模块设计 (3)3.1 复位电路及时钟电路模块 (4)3.2 驱动主电路模块 (4)3.3 LCD12864显示与矩阵键盘电路 (5)4系统软件设计 (5)4.1程序设计 (6)4.2 PID控制算法 (7)5总电路图 (8)6总结 (8)参考文献 (9)附录 (10)课程设计成绩评价表 (16)1设计要求分析直流电机的调速原理,设计单片机控制的直流电机的速度控制系统的电路,用C 语言编程实现速度的显示和控制。

并完成以下功能1、了解直流电机调速原理;2、电机速度检测、控制3、实现电机速度的控制和显示4、分析该速度控制系统的特点和性能,撰写设计报告2方案设计2.1设计思路本此课程设计选择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选取带有光电编码器的直流电机作为被控对象,利用单片机的T0定时器产生PWM信号并送到直流电机。

在Proteus仿真环境下搭建了L298N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矩阵键盘扫描电路以及LCD12864显示电路。

实现了直流电机的启动、加速、正转、反转、制动等功能。

同时,采用PID控制算法可实现电机速度在特定的场合实现自动切换。

2.2总体方案方框图本次课程设计可分为主控制器(STC89C52)、按键控制模块、速度采集模块、数据显示模块、速度控制模块这五个部分,总体的设计方案图如图1所示:图1总体方案框图2.3基本原理2.3.1直流电机PWM 调速原理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有改变改变磁通量、改变电枢回路串联电阻以及改变电枢电压三种。

在电枢回路串联电阻,调速范围不大并且铜耗大,不经济。

弱磁调速中当磁通量Φ在低速时受磁极饱和限制,在高速时受换向器结构强度和换向火花的限制,而且由于励磁圈电感较大,动态响应较差,因此采用改变电枢电压的调速方法。

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 ),全称为脉冲宽度调制,可以改变电枢电压值。

PWM 的优点是精度高,易于控制,运行稳定。

PWM 调速方法有三种,分别为定频调宽法、调宽调频法和定频调宽法。

前两种方法在调速时会改变控制脉冲的频率,而控制脉冲的频率与系统固有频率接近时会引起震荡,因此本设计选用定频调宽法。

调速原理计算如下:占空比:1112t t D t t T ==+ (1)式中,T 为电压变化周期;1t 为一个周期内高电平持续时间;2t 为一个周期内低电平持续时间;电机电压平均值0*U D U =, 式中,0U 为总电压。

电机转速: U IR N K ϕ-= (2) 式中,U 为电机电压平均值;I 为电枢电流;R 为电枢电路总电阻;ϕ为每极磁通量;K 为电动机参数。

利用51单片机内部定时计数器T0的定时功能,PWM 可在固定频率下控制电源的接通与断开,来改变一个周期内高低电平持续时间的长短,从而使电机电枢两端电压的占空比(即电机电枢通电时间相对于总时间所占的比例)发生变化,使电机电压平均值改变,最终实现对电机的调速。

因此PWM 又被称之为“开关驱动装置”。

2.3.2直流电机测速原理本设计中采用脉冲式光电编码器。

光电编码器是一种将机械几何位移量转化为脉冲或数字量的传感器,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传感器。

光电编码器随电机旋转,产生与转速成正比的两相(A 相、B 相)相差90°相位角的正交编码脉冲。

如果A 相脉冲比B 相脉冲超前则光电编码器为正转,否则为反转。

本次设计采用外部中断0检测A 相的下降沿,判断B 相电平的高低,进而判断电机的正反转;即A 相为下降沿时,B 相为高电平,则电机正转,反正则反转。

由此可测出电机转速与转向。

如图2为区分旋转方向的两组脉冲序列:图2 区分旋转方向的A 、B 两组脉冲序列采用旋转编码器的数字测速方法有三种:M 法、T 法、M/T 法。

本次设计结合51单片机的特性以及测速的方便性选择M 法测速。

在一定的时间c T 内测出旋转编码器输出的脉冲个数1M ,用以计算中这段时间内的转速称为M 法测速。

将1M 除以时间c T 就可得到旋转编码器的输出频率11/c f M T =,故又称频率法。

电机每转一圈产生Z 个脉冲,将1f 除以Z 就得到电机在单位时间内的转速。

习惯上电机以每分多少转为单位(r/min),则电机的转速公式为:160c M n ZT = (3)由于Z 和c T 为常数,因此转速n 与计算值1M 成正比,故此方法称为M 法测速,本次设计采用单片机的定时器T0确定采样时间c T ,采样单片机的外部中断计算在c T 时间内的A 相脉冲数1M ,同时判断B 相脉冲的电平高低,进而可以计算出电机的转速以及旋转方向。

如图3为M 法测速的原理示意图:图3 M 法测速原理示意图3硬件模块设计本次课程设计的硬件仿真软件是Proteus ,Proteus 是一种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多达30多个元件库,此外该软件害提供图形显示功能,可以将线路上变化的信号以图形的方式实时地显示出来。

这些虚拟仪器仪表具有理想的参数指标,例如极高的输入阻抗和极低的输出阻抗等,这些都尽可能地减少了仪器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Proteus 在编译方面支持Keil 编译器。

当电路设计完成之后,为了减少电路在电路板上调试的难度,保证电路的正确性,可将KeilC51编译生成的HEX文件载入Proteus软件,实现电路仿真。

3.1 复位电路及时钟电路模块复位电路和时钟电路是维持单片机最小系统稳定运行的基本模块和最重要的内部因素之一,复位电路通常分为:上电复位和手动复位,手动复位是为了防止有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程序跑飞的情况且在程序开发的过程中经常需要手动复位。

时钟电路是单片机系统工作的核心,它提供单片机工作的动力,并关系到单片机的运行速度快慢、应用系统稳定性高低等。

一般采用晶振及电容搭建时钟电路。

本次设计选取12MHz无源晶振接入单片机的XTAL1和XTAL2引脚,并联两个33pF的陶瓷电容帮助起振。

复位电路以及时钟电路如图4所示:图4 复位电路及时钟电路3.2 驱动主电路模块本次课程设计选用L298N芯片作为直流电机的驱动芯片,L298N是一种双H桥电机驱动芯片,包含4个通道的逻辑电路。

VSS接逻辑控制电源。

VS接电动机驱动电源。

IN1,IN2输入引脚为标准TTL逻辑电平信号,用来控制H桥的开与关即实现电机的正反转,ENA、ENB引脚则为使能控制端,用来输入PWM 信号实现电机调速。

驱动原理:使能端ENA为高电平:输入端IN1为PWM信号,IN2为低电平信号时,电机正转;输入端IN1为低电平信号,IN2为PWM 信号时,电机反转;IN1与IN2相同且都为高电平信号或都为低电平信号或ENA 为低电平信号时电机停止。

如图5为L298N芯片的引脚图:图5 L298N芯片的引脚图下表为L298N的逻辑功能表:IN1 IN2 ENA 电机状态X X 0 停止1 0 1 顺时针0 1 1 逆时针1 1 1 停止3.3 LCD12864显示与矩阵键盘电路带中文字库的LCD128X64是一种具有4位/8位并行、2线或3线串行多种接口方式,内部含有国标一级、二级简体中文字库的点阵图形液晶显示模块;其显示分辨率为128×64,内置8192个16*16点汉字,和128个16*8点ASCII字符集。

利用该模块灵活的接口方式和简单、方便的操作指令,可构成全中文人机交互图形界面。

可以显示8×4行16×16点阵的汉字。

也可完成图形显示。

低电压低功耗是其又一显著特点。

由该模块构成的液晶显示方案与同类型的图形点阵液晶显示模块相比,不论硬件电路结构或显示程序都要简洁得多,且该模块的价格也略低于相同点阵的图形液晶模块。

如图6为Proteus仿真环境下LCD12864的仿真界面:图6 LCD12864仿真界面本次设计采用4*4矩阵键盘设定速度的输入、电机方向、转速、启停等功能的控制按钮;选择P2口作为矩阵键盘的行列扫描,先进行列扫描,再进行逐行扫描。

矩阵键盘功能描述:“ON\C”启停键,“X”、“/”电机正反转切换键,“+”,“-”电机加减速键,“=”电机速度设定界面切换键。

4系统软件设计本次课程设计采用Keil uVision5软件进行软件编程,KeilC51软件提供丰富的库函数和功能强大的集成开发调试工具。

程序主要由主程序、中断程序、显示程序、矩阵键盘扫描处理以及电机的控制程序这5部分组成。

利用STC89C51单片机的定时器中断0产生了以500ms为周期的脉冲波,采用外部中断进行脉冲计数以及电机旋转方向的判断。

如图7为Keil5的编辑界面:图7 Keil5编辑界面4.1程序设计单片机通电开机后,CPU得电,根据软件定义引脚功能,定时器工作方式等初始化工作后,进行矩阵键盘扫描子程序并返回键值,根据键值决定直流电机的启停、转速、转向等工作。

如图8为主程序流程图,主程序见附录。

图8 主程序流程图4.2 PID 控制算法本次设计的控制算法采取的是传统的位置式PID 控制算法。

常规PID 控制器系统原理图如图9所示,这是一个典型的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

系统由PID 控制器和被控对象组成。

图9 PID 控制器系统原理图PID 控制器是一种线性控制器,它根据给定输入值r ሺt ሻ与实际输出值y ሺt ሻ构成偏差:e ሺt ሻൌr ሺt ሻെy ሺt ሻ。

将偏差的比例(P)、积分(I)和微分(D)通过线性组合构成控制量,对受控对象进行控制。

其控制规律为:001()()u()[()()()()t t p d p i d i de t de t t K e t e t dt T K e t K e t dt K T dt dt=++=++⎰⎰ 式中p K 为比例系数,i T 为积分时间常数,d T 为微分时间常数;p i iK K T =为积分系数,*d p d K K T =,为微分系数,u()t 为控制器的输出,()e t 为控制器的输入。

本次设计将设定速度与实际速度之间的偏差作为PID 控制器的输入,并根据PWM 占空比对PID 的输出进行限幅。

同时,针对不同的转速区间,设定不同的PID 参数,选取0~50r/min ,50~100r/min ,大于50r/min 这三个转速区间。

5总电路图如图10为本次课程设计在Proteus软件上面仿真的电路图:图10 Proteus仿真电路图6总结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我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也深刻明白了“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的道理,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大多都局限在课本之内,而且我们很少会亲手去实现一些小项目。

在完成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无论是在硬件还是软件设计上,我都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同时,我也从中学到了许多,特别是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如LCD12864的显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