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除的概念
数的整除知识点范文

数的整除知识点范文数的整除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和知识点,它在数论、代数、几何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详细讨论数的整除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以及一些常见的相关概念和定理。
一、整除的定义和性质在数学中,如果一个整数a能够被另一个整数b整除(即a能够被b整除),则称a是b的倍数,b是a的约数。
用数学符号表示为:如果a是b的倍数,则记作b,a,读作“b整除a”或“a能被b整除”。
如果a不能被b整除,则记作b∤a,读作“b不整除a”或“a不能被b整除”。
整除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的性质:1.对于任意整数a,a,a(即一个数能够整除它自身)。
2.如果a,b且b,c,则a,c(即如果a能够整除b,b能够整除c,那么a可以整除c)。
3.对于任意整数a,1,a且a,a(即1能够整除任何数,任何数整除它本身)。
4.如果a,b且b≠0,则,a,≤,b,(即如果一个数能够整除另一个非零数,那么它的绝对值要小于等于另一个数的绝对值)。
二、整除的判定方法和性质1.朴素整除判定法:要判断一个数a是否能够被另一个数b整除,可以用以下方法:(1)求出a的所有约数;(2)判断b是否为a的约数之一这种方法的时间复杂度是O(a)。
2.整除的性质:(1)如果a,b且a,c,则a,(bx+cy),其中x和y是任意整数。
(2)如果a,b且a,c,则a,(b±c)。
(3)如果a,b且a,(b±c),则a,c。
三、相关概念和定理1.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是指整数a和b的最大正约数,记作gcd(a, b);最小公倍数是指整数a和b的最小正倍数,记作lcm(a, b)。
两者满足以下性质:(1)gcd(a, b) = gcd(b, a);(2)如果a能够整除b,则gcd(a, b) = ,a;(3)gcd(a, b) * lcm(a, b) = ,a * b。
2.质因数分解定理:每个大于1的整数都可以唯一地分解为若干个质数的乘积。
初数数学公式认识代数式的整除

初数数学公式认识代数式的整除任何一个正整数m被另一个正整数n整除的条件是:存在一个整数k,使得 m = nk。
初数数学公式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而代数式是数学公式中的一种表达形式。
本文将探讨代数式中整除的概念以及相关的数学公式。
一、整除的定义在数学中,整除是指一个数能够整除另一个数,即被除数能够被除数整除,商为整数。
如果整除关系成立,我们可以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或者说除数是被除数的约数。
例如,5能够整除15,可以写作15 ÷ 5 = 3,其中15是被除数,5是除数,3是商。
这里的商是一个整数,所以我们可以说5整除15。
二、代数式中的整除在代数式中,整除的概念同样适用。
当代数式中的某些项或者式子能够整除另一项或者式子时,我们可以利用整除的性质简化代数式。
例如,考虑代数式 6x^2 - 3x。
我们可以因式分解,写作 3x(2x-1)。
这里的3x整除了6x^2中的每一项,并且能够整除-3x中的每一项。
同样地,如果我们有一个代数式 8y^3 + 4y^2 - 2y,我们可以因式分解,写作 2y(y+1)(4y-1)。
这里的2y整除了每一项。
通过利用整除的概念,我们可以将复杂的代数式简化成更简单的形式,方便进行计算和推导。
三、常见的整除性质整除有一些常见的性质,我们可以在进行代数运算时使用。
1. 传递性:如果一个数能够整除另一个数,而后者能够整除另一个数,那么前者也能整除后者。
例如,如果2能够整除6,而6能够整除12,那么2也能够整除12。
2. 0的整除性:任何数都能够被0整除。
但需要注意的是,0不能够整除任何数(除了0本身)。
3. 1的整除性:任何数都能够被1整除。
这些整除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代数式中的整除关系。
四、应用举例整除的概念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举例说明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1. 因式分解:当我们要将一个代数式分解为乘积形式时,可以利用整除的概念找到可以整除各个项的公因子,从而简化代数式。
数字的整除与倍数知识点总结

数字的整除与倍数知识点总结在数学中,数字的整除和倍数是基础概念。
它们在解题、计算以及实际生活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本文将围绕数字的整除和倍数进行知识点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1. 整除的概念和性质整除是指一个数能够被另一个数整除,即被除数能够除尽除数,不留余数。
用数学符号表示为“a能被b整除”,记作a|b。
例如,10能被5整除,可以表示为10|5。
整除的性质包括:- 如果a能够被b整除,而b能够被c整除,则a能够被c整除。
- 如果a能够被b整除,而b不能被c整除,则a不能被c整除。
2. 倍数的概念和性质倍数是指能够被另一个数整除的数,即被除数是除数的整数倍。
用数学符号表示为“a是b的倍数”,记作a是b的倍数。
例如,15是3的倍数,可以表示为15是3的倍数。
倍数的性质包括:- 如果a是b的倍数,而b是c的倍数,则a是c的倍数。
- 任何数都是0的倍数,0除外。
3. 数字的整除判断判断一个数是否能够被另一个数整除有多种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 用除法进行判断:将被除数除以除数,如果能够整除且没有余数,则被除数能够被除数整除。
- 观察数字的性质:某些数字的整除性质比较特殊,例如能被2整除的数字末位数是0、2、4、6、8;能被3整除的数字各个位数之和能被3整除。
- 利用整除的性质:如果一个数能同时被两个较小的数整除,那么它也能被这两个数的乘积整除。
4. 数字的倍数判断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也有多种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 用除法进行判断:将倍数除以基数,如果能够整除且没有余数,则倍数是基数的倍数。
- 利用倍数的性质:如果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那么它也是这个数的所有因数的倍数。
5. 数字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两个或多个数公有的倍数称为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公倍数称为最小公倍数(LCM)。
求解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包括:- 分解质因数法:将每个数分解质因数后,将各个数的质因数按照最大的指数相乘。
数字的整除和余数整除和余数的概念和应用

数字的整除和余数整除和余数的概念和应用数字的整除和余数:概念和应用整数的运算是数学中一个基本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整数的运算中,整除和余数是常见的概念和运算方式。
本文将介绍数字的整除和余数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一、整除和余数的概念整除是指一个数能够被另一个数整除,即余数为0。
假设有两个整数a和b,如果a能够被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约数。
可以用符号“|”来表示整除关系,即a|b表示a能够整除b。
余数是指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得到的剩下的部分。
假设有两个整数a和b,如果a除以b得到的余数为r,那么r就是a对b取余得到的余数。
可以用符号“%”来表示取余运算,即a%b表示a对b取余。
例如,假设有整数a=15,b=3。
由于b能够整除a,所以15是3的倍数,3是15的约数;同时,15除以3得到的余数为0。
二、整除和余数的应用1. 分配物品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将一些物品进行平均分配。
假设有m 件物品需要分配给n个人,我们可以利用整除和余数的概念来进行分配。
首先,将m除以n,得到商q和余数r。
商q表示每个人至少可以分到的物品数量,余数r表示还剩下的物品数量。
然后,将q件物品平均分给n个人,剩余的r件物品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配(例如,可以再平均分给几个人,或者按照某种特定的规则分配给特定的人)。
2. 数字运算在数学运算中,整除和取余也常常被使用。
例如,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偶数可以利用取余的方法。
如果一个数除以2得到的余数为0,那么这个数就是偶数;反之,余数为1则表示它是奇数。
3. 日历计算日历中经常需要进行日期的计算和判断。
对于某些特定的问题,可以利用整除和余数的概念来进行计算。
例如,判断某一年是否是闰年可以通过它能否被4整除来判断;判断某一个日期是星期几可以通过计算与某一个基准日相差的天数,然后对7取余来得到。
4. 数据存储和编码在计算机科学中,整除和余数的概念经常被用于数据存储和编码。
2、数论初步(整除的概念)

④、非零整数的倍数是无限的。
第一章 整数的整除性
第一部分 整除的概念
3、0是任何非零整数的倍数,1是任何整数的约数。 4、当然约数与真约数
在非零整数 a的约数中, 1与 a叫做a的当然约数, 其余约数叫做 a的真约数。
第一章 整数的整除性
第一部分 整除的概念
5、整除与除尽 有理数范围内
整除 除尽
求证:m+n与m-n中有一个且仅有一个是3的倍数。
第一章 整数的整除性
第一部分 整除的概念
【解决问题】
【例5】已知2761除以某自然数,余数不为零,不完全 商为95,求除数与余数。
第一章 整数的整除性
第一部分 整除的概念
【解决问题】 【例6】有一自然数,用它去除63、91、129得到三个余
数之和为25,求这个 b是a的约数(因数)。
第一章 整数的整除性
第一部分 整除的概念
2、关于整除、约数和倍数的几点注意: ①、整除概念强调的是整数a与b的关系。也就是说a与 b之间具有或不具有整除关系,但不管商的大小; ②、约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③、非零整数的约数(因数)是有限的,0的约数(因数) 是无限的;
除尽 整除
整数范围内
整除 除尽
第一章 整数的整除性
第一部分 整除的概念
【例1】试用列举法写出下列各集合的元素。 A={18的正约数};B={25的正约数}; 【问题】 1、一个数,它的约数的个数问题能确定吗? 2、如何保证所有约数一个不漏的写出来? 【结论】
若N p p ... p 其中p (i 1,2...n) 为质数,
第一章 整数的整除性
第一部分 整除的概念
【解决问题】 【例7】
若ax by 是形为ax by的数中的最小正数,
五年级数的整除

数的整除一、整除的概念:a÷b=c,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或者余数为零)就叫做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a是b的倍数,b是a的因数二、整除的性质(1)如果数a是b的倍数,c是整数,那么积ac也是b的倍数例:24是8的倍数,5是整数,5×24的积也是8的倍数(2)如果数a和b都是c的倍数,那么(a+b)与(a-b)也是c的倍数例:24和30都是6的倍数,那么(24+30)与(30—24)也是6的倍数(3)如果a是b的倍数,b又是c的倍数,那么a也是c的倍数例:24是12的倍数,12又是6的倍数,那么24也是6的倍数(4)如果a同时是b、c的倍数,而且b和c是互质数,那么a一定是bc的倍数例:24是2、3的倍数,2、3互质,24也是2×3的倍数(5)如果数b是a的因数,或者a含有因数b,那么a就是b的倍数例:60含有因数15,那么60就是15的倍数三、整除的特征(1)4或25的倍数的特征:如果一个自然数的末两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能被4、25整除,那么这个数就是4或25的倍数例:58372的末两位是72, 72是4的倍数,那么58372就是4的倍数57325的末两位是25,25是25的倍数,那么58325就是25的倍数(2)8或125的倍数特征:如果一个自然数的末三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能被8、125整除,那么这个数就是8或125的倍数例:58272的末三位是272, 272是8的倍数,那么58272就是8的倍数57375的末三位是375,375是125的倍数,那么58375就是125的倍数(3)7,11,13的倍数的特征:如果一个自然数的末三位上数字所组成的数与末三位以前的数字所组成的数之差(大减小)能被7,11,13整除,那么这个数就是7,11,13的倍数例:1059282是否是7的倍数:把1059282分成1059和282两个数,因为1059-282=777,又777能整除7,所以1059282是7的倍数若一个数奇数位上的数字和与偶数位上的数字和的差(大减小)能被11整除,那么这个数就是11,的倍数例:123456789的奇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9+7+5+3+1=25,偶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8+6+4+2=20,因为25—20=5,因为5不能被11整除,所以123456789不能被11整除1.判断3546725能否被13整除?2.一个四位数9()2()既有因数2,又是3的倍数,同时又能被5整除,这四个数最大是多少?3.378287、ABCABC这两个数能否被7,11,13整除?4.一个六位数()6879()首尾不祥,只知道这个六位数能被72整除,这个六位数是多少?5.一个整数能被13整除,这个数的最后三位数是339,那么这样的整数中最小的是多少?6.同时被3、4、5整除的最大四位数是多少?7.从1到9这九个数字中任选六个数字组成36的倍数,这样的六位数中最大的数是多少?最小的数是多少?8.已知A是一个自然数,并且它的各数位上的数字只有0和8两数,已知这个数是6 的倍数,A最小是多少?9.在257后面补上三个数字组成一个各数位上的数字都不相同的六位数,使它能被60整除,这样的六位数中最小的是多少?10.3()6()5是一个五位数,且是75的倍数,若想使3()6()5无重复数字,这个五位数是多少?答案:1.能 2.9720 3. 78287不能能 4.468729 5.1339 6.9960 7.987652 123768 8.8088 9.257160 10.30625 38675 39675。
整除的性质和特征

整除的性质和特征整除问题是整数内容最基本的问题;理解掌握整除的概念、性质及某些特殊数的整除特征,可以简单快捷地解决许多整除问题,增强孩子的数感;一、整除的概念:如果整数a除以非0整数b,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且余数是零,我们就说a能被b 整除或b能整除a,记作b/a,读作“b整除a”或“a能被b整除”;a叫做b的倍数,b叫做a 的约数或因数;整除属于除尽的一种特殊情况;二、整除的五条基本性质:1如果a与b都能被c整除,则a+b与a-b也能被c整除;2如果a能被b整除,c是任意整数,则积ac也能被b整除;3如果a能被b整除,b能被c整除,则积a也能被c整除;4如果a能同时被b、c整除,且b与c互质,那么a一定能被积bc整除,反之也成立;5任意整数都能被1整除,即1是任意整数的约数;0能被任意非0整数整除,即0是任意非0整数的倍数;三、一些特殊数的整除特征:根据整除的基本性质,可以推导出某些特殊数的整除特征,为解决整除问题带来方便;1如果一个数是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的因数,可以通过被除数末尾几位数字确定这个数的整除特征;①若一个整数的个位数字是2的倍数0、2、4、6或8或5的倍数0、5,则这个数能被2或5整除;②若一个整数的十位和个位数字组成的两位数是4或25的倍数,则这个数能被4或25整除;③若一个整数的百位、十位和个位数字组成的三位数是8或125的倍数,则这个数能被8或125整除;推理过程:2、5都是10的因数,根据整除的基本性质2,可知所有整十数都能被10、2、5整除;任意一个整数都可以看作一个整十数和它的个位数的和,如果一个数的个位数字也能被2或5整除,根据整除的基本性质1,则这个数能被2或5整除;又因为4、25都是100的因数,8、125都是1000的因数,根据整除的基本性质2,可知任意整百数都能被4、25整除,任意整千数都能被8、125整除;同时,任意一个多位数都可以看作一个整百数和它末两位数的和或一个整千数和它的末三位数的和,根据整除的基本性质1,可以推导出上面第②条、第③条整除特征;同理可证,若一个数的末四位数能被16或625整除,则这个数能被16或625整除,依此类推;2若一个整数各位上数字和能被3或9整除,则这个数能被3或9整除;推理过程:因为10、100、1000……除以9都余1,所以几十、几百、几千……除以9就余几;因此,对于任意整数ABCDE…_______________都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n为任意整数:9n+A+B+C+D+E+……9n一定能被3或9整除,根据整除的基本性质1,只要这个数各位上的数字和A+B +C+D+E+……能被3或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或9整除;3用“截尾法”判断整除性;①截尾减2法:若一个整数截去个位数字后,再从所得的数中,减去个位数字的2倍,差是7的倍数,则原数能被7整除;②截尾减1法:若一个整数截去个位数字后,再从所得的数中,减去个位数字的1倍,差是11的倍数,则原数能被11整除;③截尾加4法:若一个整数截去个位数字后,再从所得的数中,加上个位数字的4倍,差是13的倍数,则原数能被13整除;④截尾减5法:若一个整数截去个位数字后,再从所得的数中,减去个位数字的5倍,差是17的倍数,则原数能被17整除;⑤截尾加2法:若一个整数截去个位数字后,再从所得的数中,加上个位数字的2倍,差是19的倍数,则原数能被19整除;根据整除的基本性质3,以上5条整除特征中,如果差太大,可以继续前面的“截尾翻倍相加”或“截尾翻倍相减”的过程,直到能直接判断为止;推理过程:设任意一个整数的个位数字为y,这个数可以表示成10x+y的形式,其中x为任意整数;一个数截尾减2后,所得数为x-2y;因为截去这个数的个位数字后,所得数x减去个位数字y的2倍,实际上是在原数的十位数字上减去2个y,即减去了20个y,截尾一个y,总共减去了21个y,剩下了x-2y个10;如下式:10x-20y+y-y﹦x-2y×10﹦10x +y-21y;根据整除的基本性质,如果x-2y能被7整除,则x-2y×10就能被7整除,即10x+y-21y能被7整除,21y是7的倍数,可以推出原数10x+y一定能被7整除;“截尾加4”就是原数截去1个y、加上40个y,总共加了39y13的倍数,得到x+4y 个10,“截尾加4”所得x+4y如果能被13整除,原数必能被13整除;同理,“截尾减1”就是原数减去了11个y11的倍数,原数剩下x-y个10,“截尾减1”所得x-y能被11整除,原数必能被11整除;“截尾减5”就是原数减去了51个y17的倍数,原数剩下x-5y个10,“截尾减5”所得x-5y能被17整除,原数必能被17整除;“截尾加2”就是原数加了19y19的倍数,得到x+2y个10,“截尾加2” 所得x+2y如果能被19整除,原数必能被19整除;依此类推,可以用“截尾加3”判断一个数能否被29整除,用“截尾减4”判断一个数能否被41整除等等;4 “截尾法”的推广使用;①若一个数的末三位数与末三位之前的数字组成的数相减之差大数减小数能被7、11或13整除,则这个数一定能被7、11或13整除;②若一个整数的末四位与之前数字组成数的5倍相减之差能被23或29整除,则这个数能被23或29整除;比较适合对五位数进行判断推理过程:①设任意一个整数的末三位数为y,则这个数可以表示成1000x+y的形式,其中x 为任意整数;当x大于y时,这个数末三位之前的数字组成的数减去末三位数得到x-y;这里x 减y实际上是在原数的千位上减去y,即减去了1000y,加上截去末三位数y,总共减去了1001y,原数剩下x-y个1000;如下式:1000x-1000y+y-y﹦1000x-y﹦1000x+y-1001y7×11×13﹦1001,7、11和13都是1001的因数;综上所述,如果这个数末三位之前的数字组成的数减去末三位数得到x-y能被7、11或13整除,即1000x+y-1001y能被7、11或13整除,则原数必能被7、11或13整除;当y大于x时,可得1000y-x﹦1001y-1000x+y,如果y-x能被7、11或13整除,则原数必能被7、11或13整除;②设任意一个整数的末四位数为y,则这个数可以表示成10000x+y的形式,其中x 为任意整数;末四位与之前数字组成数的5倍相减之差即y-5x;10000y-5x﹦1005y-510000x+y因为1005是23和29的公倍数,如果一个数末四位与之前数字组成数的5倍相减之差即y-5x能被23或29整除,即10000y-5x能被23或29整除,则原数必能被23或29整除;依此类推,如果一个数末两位数与之前数字相减之差能被101整除,则这个数必能被101整除等等;5若一个整数的奇位数字之和与偶位数字之和的差能被11整除,则这个数能被11整除;推理过程:一个整数偶数位上每个计数单位除以11都余1,如1、100、10000……等,除以11都余1,因此每个偶数位上数字是几,它所表示的数值除以11就余几,所有偶数位上数字之和除以11余几,所有偶数位数字所表示的数值除以11就余几;一个整数奇数位上每个计数单位除以11都“缺1”余数为10,如10、1000、100000……等,除以11都“缺1”, 因此每个奇数位上数字是几,它所表示的数值要整除11就缺几,所有奇数位上数字之和除以11缺几,所有奇数位数字所表示的数值除以11就缺几;“移多补少”,只有一个整数所有奇位数字之和与偶位数字之和相减之差能被11整除,原数才能被11整除;。
数字的整除与倍数理解整除和倍数的概念及应用

数字的整除与倍数理解整除和倍数的概念及应用数字的整除与倍数:理解整除和倍数的概念及应用数字整除和倍数是数学中基础而重要的概念,在各种数学问题以及日常生活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整除和倍数的基本概念,探讨它们的应用,并通过例题来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1. 整除的概念整除是指一个数能够被另一个数整除,即无余地分成等份。
具体来说,如果一个整数a能够被另一个整数b整除,那么a就是b的倍数,b就是a的因数或除数。
用数学符号表示为b|a,读作“b整除a”,或者a能够被b整除。
2. 整除的判定方法判断一个数能否被另一个数整除有多种方法。
其中常见的方法有两种:除法和取余法。
(1)除法法则:如果a能被b整除,那么a÷b的商是一个整数。
例如,判断28能否被7整除,我们可以计算28÷7,结果为4,是一个整数,说明28能够被7整除。
(2)取余法则:如果a能被b整除,那么a÷b的余数是0。
例如,判断45能否被9整除,我们可以计算45÷9,结果为5,余数为0,说明45能够被9整除。
通过除法和取余法则,我们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另一个数整除。
3. 倍数的概念倍数是指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整倍数,即一个数能够被另一个数无余地分成若干等份。
具体来说,如果一个整数a是另一个整数b的倍数,那么b是a的因数或除数。
用数学符号表示为a是b的倍数。
4. 倍数的判定方法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也有多种方法。
与整除相似,常见的方法也有两种:乘法法则和取余法则。
(1)乘法法则:如果a是b的倍数,那么存在一个整数k,使得a=k×b。
例如,判断21是不是3的倍数,我们可以计算21÷3,结果为7,且7是一个整数,说明21是3的倍数。
(2)取余法则:如果a是b的倍数,那么a÷b的余数是0。
例如,判断36是不是6的倍数,我们可以计算36÷6,结果为6,余数为0,说明36是6的倍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整除的概念
注:
1. 在[]P x 中,加、减、乘封闭,但除法不封闭,整除是一种特殊关系.
2. 和中学中所学代数一样,作为形式表达式,也能用一个多项式去除另一个多项式,求得商和余式。
引例,设
32()3456f x x x x =+-+ 2()31g x x x =-+.
我们可以按下面的格式来做除法:
2323222313
456313
3931386133913317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于是求得商为3x+13,余式为3x-7.所得结果可以写成
3223456(313)(31)(317)x x x x x x x +-+=+-++-
这个求法实际上是具有一般性,下面就按这个想法来证明一元多项式环的一个基本性质。
一. 带余除法
对(),()[]f x g x P x ∀∈,()0g x ≠,一定存在(),()[]q x r x P x ∈,使
()()()()f x q x g x r x =+ *
成立,其中(())(())r x g x ∂<∂或()0r x =。
且这样的()g x ,()r x 是唯一决定的。
(称q(x)、()r x 为 ()g x 除()f x 的商和余式)
证:1) 若()0f x = ,则令()()0q x r x ==.结论成立. 2) 若()0f x ≠,设(),()f x g x 的次数分别为,n m ,
对n 作(第二)数学归纳法.
当n<m 时,显然取()0q x =,()()r x f x =,*式成立。
n m ≥的情形。
假设当次数小于n 时,()q x ,()r x 的存在已证。
现在看次数为n 的情形。
设n m ≥,且假设对次数小于n 的()f x ,结论已成立.下证次数
n 的情形.
令,n m ax bx 分别是()f x ,()g x 的首项,n m ≥.则()1n m b ax g x --与()f x 首项相同,因而,多项式()1()()n-m f x f x b ax x -1=-g 的次数小于n 或为零多项式.
若()()f x ∂1=0,令()g x b ax =-1n-m ,()0r x =.即得证. 若()()f x >∂10,由归纳假设,存在11(),()q x r x ,使得
()()()()111f x q x g x r x =+
其中 ()()()1()f x <g x ∂∂ 或1()0r x =.于是
()()()()()111n m f x b ax q x g x r x --=++.
再证唯一性.若有
()()()()f x q x g x r x =+, ()()()()()0r x g x r x ∂<∂或=. ()()()(),
f x q x
g x r x ''=+ ()()()()()0r x g x r x ''∂<∂或=
则 ()()()()()()q x g x r x q x g x r x ''+=+
()()()()()()q x q x g x r x r x ''⇒-=- ()()()()()0,0q x q x g x r x r x ''≠≠≠若,由有-
()()()()()()()()()()()()()()()
max ,q x q x g x r x r x r r g x g x '''∴∂∂∂≤∂∂<∂<∂-+=- 而 ()()()()()()()q x q x g x g x '∂∂≥∂-+,矛盾. 所以,()()q x q x '=,从而()()r x r x '=.
二、整除
1.定义:(整除)
设(),()[]f x g x P x ∈,若()[]h x P x ∃∈,使
()()()f x g x h x =
则称()g x 整除()f x ,记作()|()g x f x
注意:
1) ()|()g x f x 时, 称()g x 为()f x 的因式, ()f x 为()g x 的倍式. 2) ()g x 不能整除()f x 时记作:()|()g x f x .
3) ()0g x =时,()()()0()0,()[]f x g x h x h x f x P x ===∀∈ 2.定理1 (整除的判定)
(),()[],()0f x g x P x g x ∀∈≠()()|()()()0g x f x g x f x ⇔=除的余式r x
证明 如果r (x )=0,那么f (x )=q (x )g (x ),即g (x )|f (x ). 反过来,如果g(x )|f (x ),那么
()()()()()0f x q x g x q x g x ==+
即r (x )=0.证毕。
3.整除的性质
1) 对()[]f x P x ∀∈,有()|(),(f x f x f x ;(1)(=x f 0)(+x f
00)(0+=x f )
对()[],,0f x P x a P a ∀∈∀∈≠有|()a f x . ()
()(1x f a x f a =) 即,任一多项式整除它自身;零多项式能被任一多项式整除(或任一多项式整除零多项式);零次多项式整除任一多项式.
2) ()|()()|()g x f x g x bf x 若,则a ,,a b 为任意常数,即当0a ≠时,()f x 与()af x 有完全相同的因式和倍式.
3) ()|()()|()g x f x f x g x 若,,则()()f x cg x c ≠=,0. 证:()1()|()f x g x h x ⇒∃使得 ()1()()g x f x h x =; ()2()|()g x f x h x ⇒∃使得 ()2()()f x g x h x =
()()12()()f x h x h x f x ⇒=.
若()0f x =,则()0g x =,()()f x cg x c c ∀∈≠=,P,0成立.
()()()()()()()()()()121212()0100
f x h x h x h x h x h x h x ≠⇒∂∂⇒∂∂若,则=+=== ∴ ()()12,h x h x 皆为非零常数.故有()()f x c
g x c ≠=,0成立
4) 若 f (x )|g (x),g (x )|h (x ),则 f (x )| h (x )(整除的传递性)。
5) 若()|()i f x g x ,i=1,2,r , 则对()[],i u x P x i ∀∈=1,2,r ,有
()1122()|(()()()()())r r f x u x g x u x g x u x g x ++
问题:举例说明5)反之不真
5. 整除不变性:两多项式的整除关系不因系数域的扩大而改变. (在不同数域中用)(x g 除)(x f 的商和余数相同)
三. 补充知识 下列问题可用综合除法来解决 1.求一次多项式x a -去除()f x 的商式及余式. 2.计算函数值()f a
3.把()f x 表成x a -的方幂和,即表成
2012()()()f x c c x a c x a =+-+-+
的形式.
若1()n n-10n f x a x +a x ++a =,则x a -除)(x f 的商式101()n n q x b x b --=+⋅⋅⋅+ 和余式()r f a =可按下列计算格式求得:
a
0a 1a 2a … 1n a - n a
+) 0ab 1ab … 2n ab -
1n ab -
这里00b a =, 110b a ab =+,221b a ab =+,
, 112n n n b a ab ---=+,
1n n r a ab -=+
练习:1.用综合除法求商与余式 3)(,852)(26+=--=x x g x x x x f
2 -6 1
3 -39 109 -327
∴ 327
)(,109391362)(234-=+-+-=x r x x x x x q 2.把i x x i ix x x f ++-+-+=73)1(2)(234表成i x +的方幂 为:
4
3
2
234)
()(2))(1()(5)57()
7(3)1(2i x i x i i x i i x i i x x i ix x +++-+--++-+=++-+-+
求法如下:
.
小结:整除的定义、性质,带余除法、综合除法的运算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