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生产工艺及废水特性(精)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简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印染废水特点、组成和危害的剖析,同时结合现有的成熟的处理技术,对印染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印染废水由印染厂家的各种加工工序、生产过程中流失的物料,以及冲刷地面的污水组成。
其特点是:废水量大,一般可达印染废水厂家用水量的70%~90%;废水色度高、组成成分复杂,它的有机成分大多是芳烃和杂环化合物,其中带有各类显色基团(如—n=n —,—n=o等)以及极性基团(—so3na,—oh,—nh2),还可能混有各类卤代物、苯胺、酚类及各种助剂;化学需氧量较高,而生化需氧量相对较小,可生化性差;印染废水水质随原材料、生产品种、生产工艺、管理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废水排放具有间歇性、排放冲击性较大等。
因此治理技术难度很大。
一、印染废水特点和组成根据废水中的主要或特征性组份,通常将其划分为以下几类:a) 酸性或碱性有机废水(不包括废稀酸或废碱液);b) 含盐有机废水(无机盐含量在10%以上,主要含氯化钠、硫酸钠、铵盐、钾盐等);c) 含硫有机废水,主要指用硫化碱还原硝基物生成氨基物时产生的母液和洗涤水,主要古na2s、naoh、na2s2o3及少量有机物;d)重金属离子(如铜、锌、铝、锰等)的废水。
染料废水成份复杂,浓度高、色度深、呈酸性且难降解,且大多是具有三致性能的有机物,这些都增加了染料废水治理的难度,特别是含盐废水、萘系中间体废水、含硫废水、高色度废水等。
随着染料工业的发展,商品染料故意设计成抗生物降解,使它们的处理更加困难。
染料废水有以下特点:a)浓度高,色度深由于染料产品的收率低,许多物料以“三废”的形式产生出来,废水中含有许多原料和副产品,因此废水的浓度高,又因这些物料都有其颜色,故色度很深。
b)染料废水多呈酸性在染料及中间体的生产过程中,很多都是以硫酸或发烟硫酸为介质的,也有以硫酸为原料的,使用后以“二废”的形式排入废水,如将这些废水中的酸含量折合成100%硫酸,则每年排入水体的硫酸达15万吨左右。
印染工业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印染工业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1.废水特性分析
首先,要对印染废水进行全面的特性分析,包括废水的水质、流量、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色度、PH值等参数。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废水的性质和处理难度,为后续工艺设计提供依据。
2.粗格栅和粗化处理
由于印染废水中可能含有纤维、布屑、砂石等杂质,首先需要通过粗格栅对废水进行初步的固液分离,将大颗粒物质去除。然后,通过沉砂池和沉淀池等设备对废水进行进一步的粗化处理,以去除悬浮物和颗粒物。
5.活性炭吸附
废水中的有机物和色素等难以去除的物质,可以通过活性炭吸附来进一步净化。活性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吸附能力,能够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异色物质。
6.生物处理
废水经过前面的处理步骤后,仍然可能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和氨氮等物质,需要经过生物处理进行进一步降解和去除。可以采用好氧生物处理或厌氧生物处理等方式,将有机物降解为较低的COD和BOD值,同时去除废水中的氨氮。
7.深度处理
对于经过生物处理后的废水,可能仍然不能满足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处理。可以采用一些高级的物理化学方法,如膜分离、电化学氧化等技术,将废水中的残余污染物进一步去除,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8.残余污泥处理
在印染废水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残余污泥,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可以采用浓缩、脱水等方法,将污泥进行减量和处理,以达到资源化利用或安全排放的要求。
3.调节pH值
印染废水中的pH值一般为酸性或碱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对于酸性废水,可以使用中和反应将其pH值调节为中性或碱性;对于碱性废水,可以使用酸性中和剂进行调节。调节后的废水能够更好地适应后续处理过程。
印染废水的特点及处理工艺

印染废水是加工棉、麻、化学纤维及其混纺产品为主的印染厂排出的废水。
印染废水水量较大,每印染加工1 吨纺织品耗水 100——200 吨,此中 80——90%成为废水。
纺织印染废水拥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色,属难办理的工业废水之一。
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砂类物质、无机盐等。
印染废水分类1、退浆废水:水量较小,污染物浓度高,主要含有浆料及其分解物、纤维屑、酸、淀粉碱和酶类污染物,浊度大;废水呈碱性, pH 值为 12 左右。
用淀粉浆料时 BOD、COD均高,可生化性较好 ;用合成浆料时 COD很高, BOD小于5mg/L,水可生化性较差。
2、煮炼废水:水量大,污染物浓度高,主要含有纤维素、果酸、蜡质、油脂、碱、表面活性剂、含氮化合物等。
废水碱性很强,水温高,呈褐色, COD 与BOD很高,达每升数千毫克。
化学纤维煮炼废水的污染较轻。
3、漂白废水:水量大,污染较轻,主要含有剩余的漂白剂、少许醋酸、草酸、硫代硫酸钠等。
4、丝光废水:含碱量高, NaOH含量在 3%-5%,多半印染厂经过蒸发浓缩回收 NaOH,因此丝光废水一般极少排出,经过工艺多次重复使用最后排出的废水仍呈强碱性, BOD、COD、SS均较高。
5、染色废水:水质多变,有时含有使用各样染料时的有毒物质 (硫化碱、吐酒石、苯胺、硫酸铜、酚等 ),碱性, pH 有时达 10 以上 (采纳硫化、复原染料时),含有有机染料、表面活性剂等。
色度很高, SS少, COD较 BOD高,可生化性较差。
6、印花废水:含浆料, BOD、COD高。
7、整理工序废水:主要含有纤维屑、树脂、甲醛、油剂和浆料,水量少。
8、碱减量废水:是涤纶仿真丝碱减量工序产生的,主要含涤纶水解物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等,此中对苯二甲酸含量高达 75%。
碱减量废水不单 pH 值高1 / 3(一般 >12),并且有机物浓度高,碱减量工序排放的废水中CODcr可高达 9 万mg/L,高分子有机物及部分染料很难被生物降解,此种废水属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
印染生产工艺及其废水的特性_五_

中国环境报/2003年/10月/06日/印染生产工艺及其废水的特性(五)广州中环万代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杨文斌 2.5.其他织物染整及其废水特性除了上述4种主要纺织品以外,在此我们还简要介绍以下纺织品的染色工艺及其废水特征。
2.5.1.麻纺织物染色工艺及其废水特性麻纺织物包括亚麻、苎麻、黄麻和剑麻纺织物等,由于麻类纤维也属于天然植物纤维,其染色工艺及其使用的染料助剂与棉纺印染相近,麻纺坯布也先进行退浆、煮炼,然后再进行染色,染色主要采用还原染料、活性染料和直接染料。
所以麻纺织物染色废水水质与棉纺品印染的废水水质近似,因麻纤维在加工前经过了脱胶、拷麻和漂白处理,故麻纺织物染色废水的污染物浓度比棉纺品印染废水略低。
2.5.2.缝纫线染色工艺及其废水特性缝纫线除缝合功能外,还起着装饰作用。
缝纫线的原料主要为涤纶长丝、涤纶短丝、高支棉和涤棉等。
涤纶缝纫线的染色大多使用分散染料,为了提高上染率,一般在高温高压的筒子缸内染色,因而其废水的温度很高、水量少、可生化性较差。
2.5.3.拉链、织带染色工艺及其废水特性拉链具有独特功能,同时还成为一种装饰,各种不同的拉链让衣服看起来更加复杂多变,塑造强烈、鲜明的线条感,拉链布带颜色也是五彩缤纷的。
拉链带和织带产品原料主要选用涤纶、涤棉、锦纶、丙纶、尼龙、人造丝、真丝和棉纱等,此外还采用金银丝等辅助材料。
染色染料采用分散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和直接染料等。
拉链布带和织带的染色根据其原料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染色工艺,其废水的特性为:水质变化大、水量少、温度有时很高、有机污染物浓度高、可生化性较差。
2.5.4.袜子染色工艺及其废水特性袜子属于纬编针织物的成形产品,根据编织袜子所使用的原料,可分为棉纱线袜、羊毛线袜、锦纶丝袜、弹力锦纶丝袜、锦棉混纺袜、棉腈混纺袜以及天然丝袜等。
棉袜的染色工艺类似棉针织品,废水与之相似。
同样道理,其他原料袜子的染色和废水特征与其对应的针织品染色废水相似。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

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转化为无害物质
生物膜法
通过在反应器内填充生物膜填料, 使微生物在生物膜上生长繁殖,实 现对废水的净化处理
厌氧生物处理
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 的有机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 气体,同时去除部分COD和BOD
03
印染废水处理的主要设备
混合设备
混合设备的作用
将印染废水中的各种组分 混合均匀,以便后续处理 。
定期对废水处理装置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延 长使用寿命。
推进废水回用技术
开展废水回用技术研究
针对印染废水的特点,开展废水回用 技术研究,提高废水回用率。
推广废水回用技术应用
将废水回用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减少废水排放量,降低环境污染。
加强环境法规建设
完善环境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的环境法规体系,为印染废水处理提供法律保障。
影响人类健康:印染废水中的 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 体,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02
印染废水处除废水中的大颗粒固体和纤维
调节池
调节水质和水量,使废水在后续处理中保持稳定
除油池
去除废水中的油污和油脂
物理处理
沉淀池
离心分离
通过重力作用,使废水中的悬浮物沉 淀下来
利用离心力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液体 分离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印染废水概述 • 印染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 印染废水处理的主要设备 • 印染废水处理中的问题及解决
方案 • 新型印染废水处理技术 • 印染废水处理的未来展望
01
印染废水概述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工艺技术及效果分析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工艺技术及效果分析随着纺织印染行业的科技进步及不断创新,印染废水水质特征及治理技术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分析印染工艺流程,印染废水的特点,我国每年有较大的印染废水排放量,印染废水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较大的处理难度。
一、印染废水的特点分析具体来讲,各类纺织印染企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混合总称即为印染废水,印染废水包括生产废水和生活用水等组成部分,水质呈现不断变化的态势。
具体来讲,印染废水具有较高的有机污染物含量、较大的碱性、较深的色度、较大的污染物组分差异等特点。
且新时期下,化纤维织物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印染废水中进入了更多的有毒有机物,包括新型助剂浆料等,促使印染废水深度处理难度大大增加。
二、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工艺技术1、吸附法目前在废水深度处理中,吸附法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其主要是将多孔性固体物质的吸附能力运用过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多种物质。
其中,活性炭被广泛运用于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中,其耐强酸、强碱腐蚀性较强,能够对水浸、高温、高压等有效抵抗,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因此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出现了其他类型的新型吸附剂。
将混凝沉淀加活性炭吸附工艺发展为改性磁粉吸附协同二氧化氯氧化处理技术,结果表明,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显著降低废水的质量浓度和色度,且不需要较高的经济成本。
杨占红借助于活性炭联合法处理印染废水,具有较高的有机污染物去除率,质量浓度较低#需要注意的是,活性炭虽然可以有效去除掉印染废水中的色度和有机污染物,但是其具有较大的再生难度,再生之后,也会显著降低其吸附能力,对活性炭的应用范围产生了较大的限制作用。
2、膜分离膜分离技术是一个纯物理性的过程,膜不会发生相的变化,不需要添加其他的催化物质,运行费用低,出水稳定,效果好。
但该法的缺点是一次性造价高,膜污染严重,需要根据废水的类型选择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在预处理单元中适当的去除悬浮性固体可以增加膜的寿命,但这些操作都会增加成本预算,限制膜技术的推广应用。
印染废水特点及处理技术

印染废水特点及处理技术印染废水特点及处理技术一、引言印染工业是一个消耗大量水资源的行业,它的废水含有大量有机物和无机杂质。
这些废水如果不经过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印染废水的处理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采取适当的技术来降低废水的污染程度。
二、印染废水特点印染废水的主要特点是色度高、COD(化学需氧量)和BOD (生化需氧量)等指标含量较高。
其中,色度是印染废水最明显的特点之一,这是由于印染工业中使用的染料和助剂的关系造成的。
此外,废水中还会含有大量的悬浮颗粒物、油脂、有机酸等。
三、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目前,常用的印染废水处理技术包括生物处理、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
这些处理技术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1. 生物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是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降解为无机物的过程。
常用的生物处理技术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厌氧处理等。
其中,活性污泥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技术,它通过悬浮有机物的微生物附着于活性污泥颗粒上,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吸附、降解和氧化作用来处理废水。
而生物膜法则是利用生物膜对有机物的附着作用来进行处理。
厌氧处理则是利用厌氧微生物对废水中有机物的降解过程来降低废水的有机物含量。
2. 物理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主要是通过物理方法来去除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沉淀物和油脂等。
常用的物理处理技术包括沉淀法、过滤法、离心法、膜分离等。
其中,沉淀法是最常用的物理处理技术之一,通过加入化学药剂来促使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沉淀下来,然后再进行沉淀物的分离。
过滤法和离心法则是利用过滤或离心的原理进行废水的固液分离。
3. 化学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改善废水的性质,降低有害物质的含量。
常用的化学处理技术包括氧化法、吸附法和还原法等。
其中,氧化法是利用氧化剂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
吸附法则是利用吸附剂对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去除。
还原法是通过还原剂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还原为无害或低毒的物质。
印染废水生产工艺及水处理措施

纺织工业废水的污染治理,首先应通过改革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其次是重视废水和物料的回收利用。
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在传统的以水为媒质的染色系统上,建立了使用有机溶剂为媒质的溶剂染色技术系统,以及利用染料升华成为气体的气相染色。
由于溶剂染色法是干物施染,结果染物仍为干态,省却了许多后处理工序。
这些印染方式可以使废液的排放量减至最低,避免纺织印染工业对水环境的严重污染。
根据目前条件和技术水平,还有相当量的纺织工业废水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必须根据织物采用的原料、产品的品种、加工的方法,特别要了解各工艺操作过程中投加药料、染料、助剂的情况,对废水组分特性进行分析,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最优化的处理技术。
为了提高出水水质和废水回用,往往需采用多种方法联合处理工艺。
一、生产工艺及废水的产生(一)生产工艺棉纺织产品主要是由棉花或棉花与化学纤维混合后经过纺纱、染色(或印花)、整理等工序生产出的产品。
有纯棉(白坯布、漂白布、染色布、印花布)产品和棉混织产品(白坯布、漂白布、染色布、印花布)。
棉混纺织产品中化学纤维所占比例较大(一般均超过棉花的数量)。
棉及棉混纺织产品可分为薄型织物(普通白布及染色布)及厚型织物(绒布、灯芯绒布)两种。
根据织造方式的不同,棉及棉混纺织产品可分为机织产品(由经纱和纬纱相互交错而织成的产品)和针织产品(由针将纱线钩成线圈,再将线圈相互串套而成的织物产品),除了染色前处理过程略有不同之外,其染色及印花工艺基本相同。
(二)废水来源棉纺织工业废水主要来自染整工段,包括退浆、煮炼、漂白、丝光、染色、印花和整理等。
织造工段废水排放较少。
(1)退浆废水棉织物上的浆料和纤维本身的部分杂质在漂染前必须去除。
退浆废水一般占废水总量的15%左右,污染物约占总量的一半。
退浆废水是碱性的有机废水,含有各种浆料分解物、纤维屑、酸和酶等污染物,废水呈淡黄色。
退浆废水的污染程度和性质视浆料的种类而异:过去多用天然淀粉浆料,淀粉浆料的BOD5/CODcr值为0.3~0.5;目前使用较多的化学浆料(如PVA)的BOD5/CODcr值为0.1左右;近年来改性淀粉逐渐有取代化学浆料的趋势,改性淀粉的可生化降解性非常好,BOD5/CODcr值为0.5~0.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染生产工艺及废水特性摘要:印染行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三废”尤其是废水治理不当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另一方面,随着印染工艺和产品结构的改变,印染水质也发生了变化,废水的处理难度也随之加大,我们必须不断创新、改进和提高治理工艺水平,选择使用的工艺路线。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印染废水每天排放量为300~400万m3。
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浓度高、色度深、碱性大、水质变化大、成分复杂等特点,属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
关键词:印染生产工艺印染废水一、印染生产概况 1.1. 概念印染工艺指在生产过程中对各类纺织材料(纤维、纱线、织物)进行物理和化学处理的总称,包括对纺织材料的前处理、染色、印花和后整理过程,统称为印染工艺。
染色是使染料与纤维之间发生化学或物理化学的结合,或用化学方法在纤维上生成颜料,使整个纺织品具有一定坚牢色泽的加工过程。
根据产品使用的原料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棉纺织印染、麻纺织印染、毛纺织染整、丝绸印染和其他印染。
1.2. 化学品的使用 A. 染料染色过程中能使纤维获得色泽的物质称为染料。
染料一般能直接溶于水或通过化学处理而溶于水,对纤维有一种结合能力(亲和力),并在织物上有一定的色牢度。
染料对纤维的染色,包括面很广,而且各种染料对各种纤维的染色情况也各不相同。
根据其性质和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直接染料:不依赖其它介质而直接染色,大多数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磺酸钠盐(-SO3Na)和少量羧基钠盐(-COONa)。
不溶性偶氮染料:又称之为纳夫妥染料或冰染染料。
一般先打底再显色,主要用于棉纤维的染色。
因该染料对人体和环境有害,已被欧美市场拒用。
活性染料是一种含有能与纤维上的羟基、氨基或酰胺基发生共价键结合的活性基团的可溶性染料,广泛应用于棉、麻、丝、毛和化纤等纺织材料的印染。
还原染料不溶于水,它的分子结构中含有酮基,是一种在碱性的强还原溶液中生成隐色体而溶解后才能染色的染料。
可溶性还原染料一般是由还原染料衍生而来的,是用还原染料经过还原及酯化而成的隐色体硫酸酯钠或钾的盐。
与还原染料不同的是在染色的过程中不使用烧碱和保险粉。
硫化染料是含有2个或以上硫原子组成硫键(R―S―S―R¢)的染料,在染色过程中必须使用硫化碱。
硫化染料价格低廉、氯漂牢度差,适用于棉、粘胶和维纶纤维的染色。
分散染料是一类水溶性较低的非离子型染料,主要是低分子偶氮、蒽醌及二苯胺的衍生物,其特点是在分散剂的作用下,在溶液中为0.5~2微米分散颗粒。
酸性染料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磺酸基、羧基等亲水基团,其母体多为偶氮类、蒽醌类和三苯甲烷类。
在酸性溶液中与纤维上的氨基结合,可以直接染羊毛、蚕丝和锦纶。
金属络合染料的分子由染料分子(大多是酸性染料)和金属原子络合而成,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染色。
还有阳离子染料、媒介染料、酞菁染料、氧化染料和缩聚染料等。
B. 助剂染整助剂是能缩短加工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产品性能、在染整过程中投加的药剂,主要包括表面活性剂、金属络合剂、还原剂、树脂整理剂和染色载体等,其种类繁多,按其应用可列举以下几类:润湿剂和渗透剂类,乳化剂和分散剂类,起泡剂和消泡剂类,金属络合剂类,匀染剂、染色载体和固色剂类,还原剂、拔染剂、防染剂和剥色剂类,粘合剂和增稠剂类,柔软剂和防水剂类,上浆硬挺整理剂类,树脂整理剂荧光增白剂类,防静电类,阻燃整理类,羊毛防缩和防蛀类,防霉防臭整理剂类,防油易去污类。
1.3. 废水特点印染废水的水质随加工的纤维种类和采用工艺以及使用的染化料的不同而异,污染物组分差异很大。
一般印染废水pH值为6~13,色度可高达1000倍,CODCr 为400~4000mg/L,BOD5为100~1000mg/L,印染废水一般具有污染物浓度高、种类多、含有毒害成份及色度高的特点。
以处理难度为标准可分为:1.高浓度印染废水:机织布的退煮漂废水、牛仔线的浆染废水、印花废水、蜡染废水、碱减量废水和绣花废水等。
2.中等浓度印染废水:毛织物染色、针织染色、丝绸染整、缝纫线染色及拉链染色等。
3.低浓度印染废水:牛仔服饰洗漂废水。
二、印染生产工艺及其废水特性分类说明2.1. 棉纺织品印染生产工艺及其废水特性 2.1.1. 概述棉纺织印染产品的产量约占天然纤维织物总量的85%,按其织造方法不同可分为机织和针织,而其中机织品占大多数。
2.1.2. 机织布印染(联合机、卷染) 工艺及其废水特性机织布印染工艺一般为:坯布®烧毛®退浆®煮炼®漂白®丝光®染色®印花®整理®成品机织布印染加工的多个工序都要排出废水,包括退浆废水、煮炼废水、漂白废水、丝光废水、染色废水、印花废水和其它废水。
机织布的印染废水,其特点为:PH值高(13~14)、水温高(40~55℃)、色度高(800~1500倍)。
其中退浆主要是为了去除织物上的浆料,使纤维与染料有较好的亲和力,同时也去除纤维上的杂质。
可分为碱法退浆和酶法退浆。
其废水污染物浓度高,其中含有各种浆料及其分解物、织物上的杂物、碱和各种助剂等。
废水呈碱性,pH值为10~14。
上浆以淀粉为主的退浆废水,其COD、BOD值都很高,可生化性较好;上浆以聚乙烯醇(PVA)为主的退浆废水,COD高而BOD低,废水可生化性较差。
煮炼是在高温碱液中蒸煮织物,以去除残留在织物上的杂质,并使织物有较好的吸水性,便于印染过程中染料的吸附和扩散。
煮炼废水水量大,污染物浓度高,其中含有烧碱、表面活性剂、纤维素、果酸、蜡质和油脂等,废水呈强碱性、水温高、呈黑褐色。
漂白的目的是去除织物上色素、增加织物的白度,一般采用次氯酸钠或双氧水作为漂白剂。
漂白废水水量大,但污染物和色度较低。
丝光是在一定的张力作用下用浓碱处理,使织物具有光泽。
丝光废水含碱量高,NaOH含量在3%~5%,多数印染厂通过蒸发浓缩回收NaOH,所以丝光废水一般很少排出,经过工艺多次重复使用最终排出的废水仍呈强碱性,BOD、COD、SS均较高。
染色的过程不尽相同,染色废水一般色度很高,含有染料、助剂、表面活性剂等,一般呈强碱性,COD/BOD比较高,可生化性较差。
2.1.3. 针织布的染色工艺及其废水特性机织布印染工艺一般为:针织坯布®煮炼®漂白®染色®印花®整理®成品由于针织坯布不含浆料,因而不需退浆,其余工序与棉机织产品加工过程类似,棉针织布的染色废水与上述的棉机织印染废水相比,PH值、有机污染物浓度和色度均较低。
其水质一般为:CODCr300~500mg/L,pH值8~10,色度150~300倍,水温有时也高达45℃。
2.2. 牛仔服饰染色及其废水特性 2.2.1. 概述牛仔服饰由工装到军服最终演变成时装,并将其充满青春活力的风格发展成为永恒的时装,展现了现代人追求自由、享受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以及在紧张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营造快乐的心理需求。
牛仔服饰历经150余年一直流行、经久不衰。
我国每天生产的牛仔系列服饰400多万件,每年创造的产值已近60亿元人民币。
2000多个牛仔服饰品牌远销世界各地,是我国重要的出口纺织品之一。
牛仔服饰的生产工艺一般为:棉纱→卷纬→染色→红外→水洗→上浆→→烘干→织布→制衣®洗漂®脱水®烘干®包装 2.2.2. 浆染工艺及其废水特性牛仔纱线浆染是牛仔服饰生产的一个重要工序,主要使用直接染料和硫化染料等,另使用浆料、硫化碱、元明粉、烧碱、匀染剂和渗透剂等多种印染助剂。
其废水主要来自水洗、染色和上浆等工序。
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染化料、硫化物、浆料和助剂。
废水的特点是碱性强、有机污染物浓度高、色度高、硫化物高,废水水质、水量变化较大。
单纯生化或物化均难以达到排放要求,被认为是难处理的废水种类之一。
水质因加工工艺不同也变化很大,比如生产丝光蓝、丝光黑、特深蓝和特深黑等产品的废水污染物浓度就很高。
浆染废水水质一般为:CODCr 2,000~6,000mg/L,BOD5 1,000~2,500mg/L,PH值9~14,色度1,000~2,500倍,S2- 200~1,000mg/L。
2.2.3. 洗漂工艺及其废水特性洗漂是牛仔服饰生产中一个关键的工序。
通过不同的洗漂工艺达到不同的效果。
采用的洗漂工艺有:普洗、酵洗、扎洗、石磨、轻磨、石染、普染、酵染、轻酵、重酵和双酵等,以求达到磨损、脱色和斑驳等特殊的效果。
其废水主要来自洗漂和脱水等工序。
废水中主要污染物为浮石渣、短纤,以及从牛仔服饰上洗下染料、浆料和助剂等。
废水的特点是含有大量的悬浮物、有机污染物浓度和色度不高、废水水质和水量变化大。
因此,此类废水应切实做好预处理。
洗漂废水水质一般为:CODCr 300~500mg/L,BOD5 100~150mg/L,PH值7~9,色度100~300倍,SS 500~2000mg/L。
2.3. 丝绸印染及其废水特性 2.3.1. 概述丝织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可分为天然丝织品、人造丝和合成纤维品三类。
天然丝织物也称为真丝主要是桑蚕丝,其次为柞蚕丝;人造丝是指人造纤维细丝,因以棉籽绒和木材为主要原料,所以也称作再生纤维,它包括粘胶纤维、铜铵纤维和醋酸纤维等。
合成纤维主要包括涤纶和锦纶两种纤维。
2.3.2. 真丝织物印染工艺及其废水特性真丝产品的印染工艺一般为:坯绸→织物精炼→漂白→染色→印花→固色®后整理®包装其中织物精炼、漂白、染色和印花均产生废水,精炼主要有化学法(包括碱精炼和酸精炼)和酶法,漂白一般用双氧水作为氧化剂,漂白废水浓度较低,染色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量较少,有机污染物浓度也较低,印花废水量较少,浓度较高。
因真丝品轻薄,所用的染料和助剂较少,且上染率高,所以一般真丝产品印染废水的有机污染物浓度较低,可生化性好,其废水特点是一般呈弱酸性。
真丝的印染废水水质一般为:CODCr 500~800mg/L,BOD5 200~400mg/L,PH值5~8,色度100~300倍。
2.3.3. 人造丝织物印染工艺及其废水特性人造丝产品的印染工艺一般为:人造丝坯布→织物精炼→染色→印花→固色®后整理®包装其中织物精炼、染色和印花均产生废水,人造丝的印染所使用的染料助剂等与棉纺织物的印染相类似,但是由于人造丝的杂质少,因而其印染废水的污染物浓度不高,可生化性较好。
人造丝印染废水水质一般为:CODCr 600~1000mg/L,BOD5 250~400mg/L,PH值8~10,色度100~300倍。
2.3.4. 合成纤维丝织物印染工艺及其废水特性合成纤维一般以涤纶纤维应用较多,涤纶仿真丝绸产品的碱减量生产工序产生的废水浓度极高,处理起来十分困难,其PH值13以上,COD可达1万mg/L,主要污染物为涤纶水解后的对苯二甲酸等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