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指标(仅全国指标,2006-2018多年数据分析对比)
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一)解答(第一章至第三章)一、简答题(40分)1、什么是中间消耗?在核算中间消耗时,应注意它与固定资产消耗有哪些方面的区别?答:中间消耗是生产单位在核算期内为获得总产出而转换或消耗的非耐用货物和服务的价值。
核算中间消耗时,要注意它与固定资产消耗的区别:(1)小型工具。
一般是价值低于 200元的工具都被视为中间消耗;(2)固定资产的普通保养与修理属于中间消耗;(3)将核算中不能以有经济意义的方法估价和核定折旧率的研究与开发支出视为中间消耗。
2、根据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填写表中数据并回答问题: (15分)指标单位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全年粮食产量万吨46251 4525845711430674694748401全部工业增加值亿元 39570426074593 53612 62815 76190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8940495933102398116694136515182321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32619368984320 551187007388604(1)什么是增加值?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如何计算增加值?(2)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从三种不同角度考察它,各自的内容是什么?(3)根据上述资料,计算我国“十五”时期粮食产量、国内生产值的年平均发展速度。
答:(1)增加值就是总产出减去中间投入后的差额,反映一定时期内各生产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
每个部门的增加值是该部门所有生产单位增加值之和,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为国内生产总值。
机构单位增加值是指一个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使用的转移价值。
机构单位增加值说明一个机构单位对于社会的贡献程度,数值越大对社会的贡献越多,也就是为社会创造的价值越大。
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劳动报酬十固定资产折旧十生产税净额(生产税-补贴)+营业盈余]产业部门增加值是反映生产净成果,体现生产过程的附加价值,并作为收入分配的起点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及最终产品的计算依据。
2021年 统计表

2021年统计表摘要:1.2021 年统计表概述2.2021 年我国经济发展情况3.2021 年我国人口和社会发展情况4.2021 年我国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情况5.总结与展望正文:一、2021 年统计表概述2021 年统计表是我国国家统计局对2021 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数据进行汇总和梳理的重要成果。
这份统计表以详实的数据展示了2021 年我国在经济、人口与社会、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为我们全面了解过去一年的发展变化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二、2021 年我国经济发展情况2021 年,我国经济保持稳定恢复增长,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14.92 万亿元,同比增长8.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8 万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8.65 万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8.50 万亿元。
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协同发力,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39.10 万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437 亿美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保持温和上涨。
三、2021 年我国人口和社会发展情况2021 年末,我国常住人口为14.12 亿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5‰。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07 万人,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800 元,增长8.1%。
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城乡居民收入比值为2.50。
全年新增减税降费约1.1 万亿元,有力支持了企业发展和居民消费。
四、2021 年我国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情况2021 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为84.9%,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下降9.1%。
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52.4 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2%。
其中,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高1.2 个百分点,能源消费结构继续优化。
五、总结与展望2021 年统计表显示,我国在经济、人口与社会、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统计年鉴数据库首页-行业知识服务平台

统计数据检索:提供数值检索、条 目检索、专业检索和指标解释四种 检索功能。默认为数值检索
小提示:如果需 要获取精确的统 计数值,请在左 侧选择合适的导 航方式,确定需 要检索的范围,
再在右侧进行检
索。如果您对数 据来源无法确定,
请直接在右侧检
索
统计数据检索--数值检索
通过输入一系列检索控制条件后,输入规范化的统计指标名称,获得精确的统计数据
1
检索控制条件包括: 指标来源年鉴(如果需要获得指定统计年鉴中的数据时可在此输入) 指标时间范围:选择需要检索的统计指标的时间跨度 指标所属地区:选择统计指标的地区范围,控制数据来源
2
规范化的统计指标:
本系统需要输入规范化的统计指标名称,方可获得精确的结果;
3
指标名称: 如果对指标不熟悉,请点击指标名称,可在库中查看到 指标的相关解释
2
内容控制条件 条目名称:输入年鉴原文中相关条目的名称; 匹配方式:选择精确或者模糊匹配
案例
[ 案 例 ]
请利用统计年鉴数据库,检索《北京统计年鉴》中时间为 2005年到2010年间,有关“国民经济核算”的条目。 分析:
-- 年鉴名称:北京统计年鉴 -- 年鉴年分:2005-2010年
-- 条目题目:国民经济核算
国际数据分析
整合来自《国际统计年鉴》及世界银行、联合国、OECD等国际组织的年度数据,提供单一国家/地区发
展趋势分析;国家/地区数据对比分析;中外发展对比等;
统计数据分析 — 最新季月度数据
检索浏览进度数据:用户 可以通过定义指标的地区、 名称、时间等属性进行检 索。
月度数据:最新数据更新 状况,用户可以直接点击 查看感兴趣的季月度报表。
-- 匹配方式:精确 -- 检索范围:仅在本库中检索
中国统计年鉴2013民族自治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54080 8146 26550 19384 30862
666.7 256.8 1104.3 641.6 1010.3
432.3 195.5 655.9 399.0 693.3
248.4 148.3 314.7 232.5 343.2
127.2 112.2 134.1 124.6 139.9
29876 12046
大牲畜年底头数(万头) 羊年底头数 猪年底头数 工业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布 (亿米) (万只) (万头)
7.4 94 223 1.2 1265 739 368 417 1958
6.9 191 240 1.7 1610 1187 700 555 4296
5.0 175 498 1.5 2292 1712 647 725 5703
民族自治地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总量指标 指 标 1990 1995 2000 2005
人口与就业 人口 年底总人口 #少数民族人口 就业 单位从业人员数 (万人) 宏观经济 地区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固定资产投资 (元) (亿元) 1444 259.4 (亿元) 166.7 304.4 248 595 476 1173 1026 3050 983 2477 1553 8358 3767 (亿元) 4901 1629 1747 1526 3055 7486 2022 2834 2629 4451 15706 3300 6419 5987 8991 1543 1672 1733 1202 (万人) 15296 6880 16044 7232 16818 7767 17311 8239
106.6
18.2
6.3
6.6
104.0 122.1 109.1 91.2 103.4 105.0
最新最全国开(电大)《国民经济核算》形考答案

第一题答:(1)根据2009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内容填写表中数据:1.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对于一个地区来说,称为地区生产总值或地区GDP。
2. 财政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国家职能的财力保证。
主要包括:(1)各项税收:包括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进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税、出口货物退增值税和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关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等。
(2)非税收入: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和其他收入。
3. 最终费支出指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
它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
最终消费支出分为居民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
4. 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减去处置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净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两部分。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固定资产减处置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总额。
固定资产是通过生产活动生产出来的,且其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的资产,不包括自然资产。
中国经济指标2024介绍

中国经济指标2024介绍中国经济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经济指标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2024年,中国经济面临多重挑战,但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以下是关于2024年中国经济指标的详细介绍。
1.GDP增长率:2024年,中国的实际GDP增长率为6.7%,略低于政府设定的目标。
尽管增速略有放缓,但中国仍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2.消费指数:消费指数是衡量居民消费水平的指标。
2024年,中国的消费指数增长了9.6%,这表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加。
消费的增长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
3.投资增长率:202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8.1%,投资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然而,投资增速低于2024年的10%,也低于政府设定的目标,这反映了投资增长的疲软。
4.外贸总额: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2024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为3.86万亿美元,同比下降了0.9%。
外贸总额下降主要是由于全球贸易疲软和中国需求减弱。
5.外汇储备:2024年,中国的外汇储备继续下降。
年末外汇储备为3.05万亿美元,较2024年减少了3199亿美元。
外汇储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国际收支的压力和资本外流增加。
6.债务水平:中国的债务水平持续上升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
2024年,中国的债务总量达到了全球最高的282.22万亿元。
政府和企业债务增长速度加快,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务增长明显。
7.人民币汇率:人民币汇率是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指标。
2024年,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了6.5%,这是连续第二年的贬值。
人民币贬值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金融市场波动和资本外流。
8.通货膨胀率:2024年,中国的CPI通货膨胀率为2%,低于政府设定的3%的目标。
通胀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上涨放缓和供给过剩。
9.就业率:就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2024年底,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2%,稳定在4%左右。
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0102

137171 107952
8300
39106
1154.4 620.9 533.5
4742.9 2492.0 2250.9
34.9 2.7
407.2 86.4
2937.1 992.4 1944.7 3083.6 1004.5 2079.1
13395.2 6989.2 6406.1 15886.5 5519.9 10366.7
国家财政支出 中 地 央 方
物价总指数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103.1 102.1
100.4 98.5
228344.3 215682.0 12662.3 12163.3
252773.2 241756.8 11016.4 14632.4
311485.1 302396.1 61796.9 1035519 329073
1377.9 1073.9 304.0 -11.4
6747.0 4827.8 1919.2 510.3
34842.8 33844.4 998.4 2390.2
4517.0 3274.4 253.3
32917.7 26221.8 4984.1 265294 181974
#房地产开发 全社会房屋施工面积 全社会房屋竣工面积 消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对外贸易 货物进出口总额 出口额 进口额 实际利用外资额 外商直接投资 外商其他投资 财政 国家财政收入 中 地 央 方 (亿元) 1132.3 175.8 956.5 1122.1 532.1 590.0 (上年=100) 100.7 100.7 (亿美元) (亿元) (亿美元) 206.4 97.5 108.9 1559 (万平方米) (万平方米)
449.7 1053.8 1091.0 1854.8 3750.2 1819.9 55177.0 1024.8 1241.3 802.9
中国主要统计指标简介

中国主要统计指标简介1.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重要统计指标。
它代表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产生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GDP的计算方式可以通过三个角度进行:产业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其中,产业产出法是最常用的方式,它将经济活动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并将各个产业的产值相加得到GDP。
2. 人口总量人口总量是指一定国家或地区内居住的人的数量。
人口总量的统计数据对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社会发展的规划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口总量的统计通常通过普查和抽样调查来获得,各地区的人口数量会因为出生、死亡、迁移等因素而发生变化。
3.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衡量消费品价格变动情况的指标。
它是通过对一篮子代表性消费品和服务的价格进行统计,计算出的消费价格指数。
CPI的涨跌会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购买力。
高通胀会导致消费品价格上涨,居民的购买力下降;低通胀或通缩则会提高居民的购买力,但也可能抑制经济增长。
4. 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国家持有的外汇资产的总量。
它包括以外币计价的现金、存款、债券、黄金等。
外汇储备的规模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情况和经济实力。
较高的外汇储备可以为国家提供稳定的金融支持,应对外部经济风险。
5.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和资金流动。
这包括国际贸易、外汇交易、外资流入和对外投资等。
国际收支数据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对外经济活动以及国际竞争力。
平衡的国际收支有利于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增强国家的国际地位。
6. 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每年可支配的收入总额。
它是通过将居民收入进行汇总并除以人口总量得到的。
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反映居民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水平,是评估国家发展水平和人民福祉的重要指标。
7. 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参与率是指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劳动力参与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就业情况和劳动力市场的活跃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292.7
35127.4
41752.1
44396.9
53356.3
63616.1
94103.2 111417.4 138325.3 164463.5 193603.9 225006.7
90150.8 105221.3 128084.4 156679.8 183615.2 213043.1
4251.1
6196.1
10240.9
7783.7
9988.7
11963.5
16654.1
23380.5
24229.4
15033.3
15097.6
12163.3
38459
11759
13786
15781
17175
19109
21810
24565
566130.2 644791.1 682635.1 741140.4 820099.5 896915.6
5062.0
14944.7
1745.2
7717.4
45555.9
872.5
5888.4
38714.0
3605.6
19347.8
98749
2239.1
12090.5
61516
1759.1
9450.9
45854.6
480.0
2639.6
15661.4
1377.9
6747.0
34842.8
1073.9
4827.8
33844.4
304.0
1919.2
998.4
-11.4
5பைடு நூலகம்0.3
2390.2
381
1644
7858
385
7846
171
3721
343
1510
6280
211808.0 251483.2 316228.8 343464.7 399759.5 472115.0 518214.7
210871.0 249529.9 314045.4 340506.9 401512.8 472881.6 519470.1
886
921
908
922
917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136072
136782
137462
138271
139008
139538
69728
66344
73111
74916
77116
79298
81347
83137
62961
61866
60346
58973
57661
56401
76977 926
344075 384220.5 425912.1 469574.6
41908
47203
49992
53980
59201 59153
64644 64400
26955
29381
31790
23821 33616
25974 36396
28228 3925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元)
城乡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亿元)
568845.2
643974 685505.8 744127.2 820754.3 900309.5
56957.0
58343.5
60870.5
63670.7
62099.5
64734.0
249684.4 277571.8 280560.3 296236.0 332742.7 366000.9
262203.8 308058.6
财政
(亿元)
国家财政收入
中央
地方
国家财政支出
中央
地方
环境、灾害
(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万吨)
(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
(万吨)
交通事故发生数
(起)
交通事故直接财产损失 (万元)
火灾发生数
(起)
火灾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
能源生产与消费
(万吨标准煤)
69395
63720
64081
64445
64822
65343
65667
66009
57706
59379
60667
62186
66978
69079
71182
73742
72750
72135
71288
67113
65656
64222
76400
76990
77480
77995
76105
76420
76704
847
830
(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2019数据收集整理合并成一张 综合表,尽量保留各年度的指标,并且便于多年度对比查 询。其中1978、1990、2000的大部分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 年鉴2010的数据;红色字体的数据因单位变化做过转换)
指标
人口与就业
人口
(万人)
总人口(年末)
男性人口
女性人口
城镇人口
乡村人口
24737.0
28095.0
33702.0
35226.0
40533.6
47486.2
52373.6
103162.0 121381.3 149003.4 157638.8 187383.2 220412.8 235162.0
82972.0 100053.5 131340.0 147642.1 173596.0 204982.5 231934.5
第三产业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最终消费支出
居民消费
政府消费
资本形成总额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存货增加
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元)
人均国民总收入
(元)
人民生活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3645.2
18718.3
98000.5
3645.2
18667.8
99214.6
1027.5
77253 22790 23099 31364
952
77451 21919 22693 32839
966
77603 21496 22350 33757
982
77640 20944 21824 34872
972
77586 20258 21390 35938
974
国民总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就业
(万人)
就业人员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宏观经济
国民经济核算
(亿元)
1-2 国民经
1978
1990
2000
96259
114333
126743
49567
58904
65437
46692
55429
61306
17245
30195
45906
79014
84138
80837
40152 28318
221170.5 263242.5 314901.3 345023.6 402816.5 465731.3
110413.2 128444.6 152346.6 165526.8 194115.0 228561.3
80120.5
93317.2 110594.5 121129.9 140758.6 164945.2
6945 4890
530
64749 383
72085 36043 16219 19823
595
2006
2007
2008
2009
总量指标
2010
2011
2012
131448
132129
132802
133474
134091
134735
135404
67728
68048
68357
68652
68748
69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