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

开课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学生专业班级

20 —20 学年第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电机原理与拖动基础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

三、实验内容及电路

四、预习思考题

1.写出实验电机的主要铭牌数据。

2.如何正确选择实验中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

3.直流他励电动机起动时,为什么在电枢回路中需要串联起动变阻器?起动变阻器应调到最大还是最小?

4.直流电动机起动时,励磁回路连接的磁场变阻器应调至什么位置?为什么?若励磁回路断开造成失磁时,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

五、实验记录

1.用伏安法测电枢的直流电阻

2.直流电动机的起动

起动开始前电枢调节电阻调节位置:

起动开始前磁场调节电阻调节位置:

励磁电源、电枢电源接入顺序:

3.调节他励电动机的转速

表1-2

4.改变电动机的转向

表1-3

5. 直流发电机空载特性测量

六、实验总结和分析

1.计算电动机M03的电枢电阻

2. 根据空载实验数据,作出空载特性曲线,由空载特性曲线计算出被试电机的饱和系数和剩磁电压的百分数。

3. 增大电枢回路的调节电阻,电机的转速如何变化?增大励磁回路的调节电阻,转速又如何变化?。

4.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向?

5.作空载实验时,如何保证n=n N不变?

6.实验小结、心得和体会。

(对实验现象、实验故障及处理方法、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小结、分析和讨论,提出对实验的进一步想法或改进意见)

实验原始记录粘贴处

(原始数据是指在实验过程中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测量的、未经任何处理的数据。要求将实验指导中的记录原始数据的各表格拍照做成图片,粘贴在此处。)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册模板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姓名:李燚 学号: 3180100093 专业年级: 2018级护理学本科 组别:第五实验室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名称肝糖原的提取、鉴定与定量操作考试 实验日期2019-12-24 实验地点第XX实验室 合作者张怡君指导老师李某某 评分XX 教师签名李某某批改日期2013-06-03 格式要求:正文请统一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数字、英文用Times New Roman;标题用:四号,黑体,加粗。需强调的地方请用蓝颜色标出。不得出现多行、多页空白现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组织样品的制备方法,了解其注意事项; 2.熟练运用溶液混匀的各种方法; 3.正确操作使用刻度吸管和可调微量取液器; 4.了解肝糖原提取、糖原和葡萄糖鉴定的原理和注意事项,掌握其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三、材料与方法:以流程图示意 (一)实验材料 1.样品:鸡肝 2.试剂: (1)95%乙醇; (2)0.31mol╱L(5%)三氯醋酸溶液:称取未潮解的三氯醋酸(CCl3COOH)5g,加蒸馏水溶解至100ml;

(4)12mol ╱L HCl :浓HCl 原液(36%-38%); (5)12.5mol ╱L (50%)NaOH :称取NaOH 50g ,用蒸馏水溶解至100ml ; (6)碘试剂:碘100mg 和KI 200mg 溶于50ml 蒸馏水中; (7)班氏试剂:称取柠檬酸钠(C5H5NaO7 ?5H2O )173g 和无水碳酸钠(Na2CO3)100g 溶于蒸馏水700ml 中,加热促溶。冷却,慢慢倾入17.3%硫酸铜(CuSO4?5H2O )100ml ,边加边摇。再加蒸馏水至1000ml ,混匀,如混浊可过滤取滤液。此试剂可长期保存。 3.仪器和器材: (1)普通离心机,室温至100℃恒温水浴箱(×2),723型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精度为10mg 级电子天平(×1);(2)剪刀(×1),镊子(×1),研钵(×1);(3)试管架(×1),10ml 离心管(×2),(15㎜×100㎜)试管(×6);(4)刻度吸量管(2ml ×1,5ml ×2),1000μl 微量可调取液器(×1); (二)实验方法 1.肝糖原的提取与鉴定的实验的流程图: + 5%CCl3COOH 1 ml +5%CCl3COOH 3 ml

化学实验报告单模板

( 实验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53853 化学实验报告单模板Template of chemical experiment report

化学实验报告单模板 xx中学化学实验报告 高xxxx届x班 固体酒精的制取 指导教师:xxx 实验小组成员:xxxx 实验日期:xxxx-xx-xx 一、实验题目:固态酒精的制取 二、实验目的:通过化学方法实现酒精的固化,便于携带使用 三、实验原理:固体酒精即让酒精从液体变成固体,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化学性质不变.其原理为:用一种可凝固的物质来承载酒精,包容其中,使其具有一定形状和硬度.硬脂酸与氢氧化钠混合后将发生下列反应: CHCOOH+NaOH →1735 CHCOONa+HO 17352 四、实验仪器试剂:250ml烧杯三个1000ml烧杯一个蒸馏水热水硬脂酸氢氧化钠乙醇模版 五、实验操作:1.在一个容器中先装入75g水,加热至60℃至80℃,加入125g酒精,再加入90g硬脂酸,搅拌均匀。 2.在另一个容器中加入75g水,加入20g氢氧化钠溶解,将配置的氢氧化

钠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蜡混合物的容器,再加入125g酒精,搅拌,趁热灌入成形的模具中,冷却后即可得固体酒精燃料。 六、讨论: 1、不同固化剂制得的固体霜精的比较: 以醋酸钙为固化剂操作温度较低,在40~50 C即可.但制得的固体酒精放置后易软化变形,最终变成糊状物.因此储存性能较差.不宜久置。 以硝化纤维为固化剂操作温度也在4O~50 c,但尚需用乙酸乙酯和丙酮 溶解硝化纤维.致使成本提高.制得的固体酒精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安全性较差。 以乙基羧基乙基纤维素为固化剂虽制备工艺并不复杂,但该固化剂来源困难,价格较高,不易推广使用。 使用硬脂酸和氢氧化钠作固化剂原料来源丰富,成本较低,且产品性能优良。 2 加料方式的影晌: (1)将氢氧化钠同时加入酒精中.然后加热搅拌.这种加料方式较为简单,但由于固化的酒精包在固体硬脂酸和固体氢氧化钠的周围,阻止了两种固体的溶解的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因而延长了反应时间和增加了能耗。 (2)将硬脂酸在酒精中加热溶解,再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因先后两次加热溶解,较为复杂耗时,且反应完全,生产周期较长。 (3)将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分别在两份酒精中加热溶解,然后趁热混合,这样反应所用的时间较短,而且产品的质量也较好.3 、温度的影响:见下表:可见在温度很低时由于硬脂酸不能完全溶解,因此无法制得固体酒精;在30 度时硬脂酸可以溶解,但需要较长的时间.且两液混合后立刻生成固体酒精,

实验报告格式模板

实验报告 课程 _多媒体技术________实验名称___PHOTOSHOP______ 第页共页 系别_陕西省中职骨干教师培训班___ 实验日期 07 年 8 月 6 日专业班级___计算机________ 实验报告日期 07 年 8 月 6日姓名____ 辛树斌_______学号 _048____ 报告退发 ( 订正、重做 ) 一、实验目的 熟悉应用PHOTOSHOP 在图形处理中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 按照样张的样子把两张素材文件合并为一个图像文件。 保存文件为.psd (不得合并图层) 样张: 素材: 三、实验环境

实验应用系统及软件:WINDOWNS XP和PHOTOSHOP 硬件环境: 四、实验步骤 1、从桌面上启动PHOTOSHOP 2、应用菜单栏中的“文件”菜单“打开”命令分别打开两个图形文件“城市风.JPG”和“云天.jpg” 3、应用“图象”—>“旋转画布”—>“水平反转画布”对文件“云天.jpg”进行转换。 4、使用方框工具选中中间图片,使用CTRL+j新建图层. 5、选择新建图层,并选择“魔术棒工具”大致选出“城市风光.jpg”文件中的建筑轮廓,并配合使用SHIFT、ALT键完成精细的选择。 6、使用“选择”菜单中的“反选”命令选中建筑图片拖动到云天图片中。 7、使用CTRL+T对图片进行自由变换使其符合云天图片大小。 8、保存文件名为xin.psd 五、实验结果 在实验中着重应用了PHOTOSHOP中的图片反转、图层的建立、图片中的扣图、图片的自由变换,基本达到了实验目标。 六、总结 实验过程中,开始我不知道如何去除图片中的背景、经过请教摸索终于掌握了其应用方法。个人方面我觉得初次接触PHOTOSHOP很有收获。

标准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课程名称___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院系部: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同组人:实验台号:指导教师:成绩:实验日期: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要求: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二、仪器用具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包括原理图、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五、讨论与结论(对实验现象、实验故障及处理方法、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的进一步想法或改进意见。) 六、实验原始数据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 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 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仪器用具:略 三、实验原理 图1.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图1.2.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在图1.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1B R 和2B R 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VT 的基极电流B I 时(一般5~10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CC B2B1B1B U R R R U +≈ U CE =U CC -I C (R C +R F1 + R E ) 电压放大倍数: 1)1( // F R β++-=be L C V r R R β A 其中r be =200+26 (1+β)/I E 输入电阻:R i =R B1 // R B2 // [r be +(1+β)R F1] 输出电阻:R O ≈R C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调试静态工作点 接通+12V 电源、调节R W ,使U E =2.0V ,测量U B 、U E 、U C 、R B2值。记入表1.2.1。 E U BE = U B - U E =0.665V ,U CE = U C - U E =5.8V,I C ≈I E = U E /R E =2/(1.1)=1.82mA 实验数据显示,Q 点的值满足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要求,BJT 处于放大区。 2. 测量不同负载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C E BE B E I R U U I ≈+-≈1 F R

大学实验报告模板三篇

大学实验报告模板三篇 篇一:大学物理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名称:杨氏弹性模量的测定 院专业学号 姓名 同组实验者 20XX年月日 实验名称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四、数据处理与结果。。。。。。。。。 五、附件:原始数据 ****说明: 第五部分请另起一页,将实验时的原始记录装订上,原始记录上须有教师的签名。 篇二:大学实验报告册模板 实验课程名称开课学院理学院指导老师姓名学生姓名学生专业班级 200— 200 学年第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

实验课程 名称: 篇三:浙江大学实验报告模板 专业: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实验报告 学号: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 课程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___同组学生姓名: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实验报告单模板

化学实验报告单模板 xx中学化学实验报告 高xxxx届x班 固体酒精的制取 指导教师:xxx 实验小组成员:xxxx 实验日期:xxxx-xx-xx 一、实验题目:固态酒精的制取 二、实验目的:通过化学方法实现酒精的固化,便于携带使用 三、实验原理:固体酒精即让酒精从液体变成固体,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化学性质不变.其原理为:用一种可凝固的物质来承载酒精,包容其中,使其具有一定形状和硬度.硬脂酸与氢氧化钠混合后将发生下列反应: CHCOOH+NaOH → 1735 CHCOONa+HO 17352 四、实验仪器试剂:250ml烧杯三个 1000ml烧杯一个蒸馏水热水硬脂酸氢氧化钠乙醇模版 五、实验操作:1.在一个容器中先装入75g水,加热至60℃至80℃,加入125g酒精,再加入90g硬脂酸,搅拌均匀。 2.在另一个容器中加入75g水,加入20g氢氧化钠溶解,将配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蜡混合物的容器,再加入125g酒精,搅拌,趁热灌入成形的模具中,冷却后即可得固体酒精燃料。

六、讨论: 1、不同固化剂制得的固体霜精的比较: 以醋酸钙为固化剂操作温度较低,在40~50 C即可.但制得的固体酒精放置后易软化变形,最终变成糊状物.因此储存性能较差.不宜久置。 以硝化纤维为固化剂操作温度也在4O~ 50 c,但尚需用乙酸乙酯和丙酮溶解硝化纤维.致使成本提高.制得的固体酒精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安全性较差。 以乙基羧基乙基纤维素为固化剂虽制备工艺并不复杂,但该固化剂来源困难,价格较高,不易推广使用。 使用硬脂酸和氢氧化钠作固化剂原料来源丰富,成本较低,且产品性能优良。 2 加料方式的影晌: (1)将氢氧化钠同时加入酒精中.然后加热搅拌.这种加料方式较为简单,但由于固化的酒精包在固体硬脂酸和固体氢氧化钠的周围,阻止了两种固体的溶解的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因而延长了反应时间和增加了能耗。 (2)将硬脂酸在酒精中加热溶解,再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因先后两次加热溶解,较为复杂耗时,且反应完全,生产周期较长。 (3)将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分别在两份酒精中加热溶解,然后趁热混合,这样反应所用的时间较短,而且产品的质量也较好. 3 、温度的影响:见下表: 可见在温度很低时由于硬脂酸不能完全溶解,因此无法

心理学实验报告模板

系列位置效应 摘要:该实验以汉字为材料,以自由回忆任务的实验,考察不同呈现速度和回忆方式下的系列位置效应,实验结果在系列位置曲线中显示了机能的双重分离,支持有关近因效应来自短时记忆而首音效应来自长时记忆的观点。 关键字:系列位置效应、近因效应、首音效应、渐近线 1.导言 由一系列项目组成的学习材料,在学习过程中,每个项目学习的快慢、记忆的巩固程度,都与这个项目在系列中的位置有关。即学习材料在系列中的位置对记忆效果有影响,这种影响就叫做系列位置作用。 Ebbinghaus最早研究了系列位置作用。他用一系列无意义音节作学习材料,发现开始的部分最容易学(首音效应),其次是最末后的部分(近因效应),中间偏后一点的项目最难学(渐近线)。许多许多心理学家进一步的实验中发现迷宫学习中也存在系列位置的作用。L.B.Ward用12个无意义音节做学习材料,得出了一个比较典型的系列位置曲线。 研究证明,影响系列位置作用的因素有:(1)学习的方式。集中学习比分散学习对系列中部的项目更难记些,系列位置作用更明显。(2)材料的长度。材料越长,首末项的错误反应次数越多。(3)材料呈现的时间。呈现时间延长,学习效率提高。(4)再现的方式。若使自由再现,系列位置曲线的尾部上升的较高。 大多数支持短时存储不同于长时存储的证据来自自由回忆任务(free recall task)的实验。这种实验呈现一系列项目(单词居多),呈现完毕要求被试回忆项目(可不按顺序)当把回忆结果以项目呈现顺序为横坐标,以争取回忆率为纵坐标作图,会得到系列位置曲线(serial position curve)。研究者指出,近因效应来自于短时记忆,首音效应来自于长时存储。为证明这一设想,则需在系列位置曲线中实现机能的双重分离(functional double dissociation):某些自变量影响首音效应和渐近线,但不影响近因效应;另一些变量影响近因效应,但不影响首音效应和渐近线。属于前者的自变量有单词频率、呈现速度、系列长度、以及心理状态;属于后者的主要是系列单词呈现完毕后的干扰活动。 本实验即是基于此设想的实验。由前人的实验推测本实验结果:汉字呈现速度将影响首音效应和渐近线,但不影响近因效应;系列汉字横先完毕后的干扰作用将影响近因作用但不

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模版

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模版 有关实验报告的书写格式 一、完整实验报告的书写 完整的一份实验报告一般包括以下项目: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原理: 实验步骤: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及处理: 实验结论(结果推导): 实验讨论或分析等。 二、实验报告书写方法  1、实验名称:就是这个实验是做什么的。 2、实验目的:一般都写掌握什么方法啊;了解什么啊;知道什么啊;会什么啊;…… 等。 3、实验器材:就是做这个实验需要的所有器材(仪器)。 4、实验原理:就是这个实验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一般书上会写,抄一下也就可以啦。 5、实验步骤:就是你做实验的过程,开始操作时,(1)做什么; (2)做什么;(3)做什么;……

6、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及处理:根据实验中涉及以及实验得到的数据,设计表格,将有关数据填在表格相应的位置;数据处理,就是该计算的,按要求计算后填入表格对应位置。 7、实验结论(结果推导):就是做这个实验要得到的结果。 8、分析于讨论:写你的实验结果是否适合真实值?如果有误差要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还有实验的一些比较关键的步骤的注意事项等。 对于初中生或小学生来说,书写的实验报告也可简单一点,有时也可不要分析于讨论,也可不写实验原理等。 三、探究实验书写一般有七个环节 1.提出问题:就是在生活中发现、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发现问题,就要弄清楚问题,在没有搞清楚之前总有基本的猜测和设想,这就是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有了猜想,就有了实验的目的,再根据实验的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制定实验计划,包括取得证据的途径和方法,确定收集证据的范围。包括实验的理论依据(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等。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上一步是动脑、思维活动,这一步是手脑并用的实验过程。 5.分析与论证:通过上面的实验,收集到一些数据,观察到一些现象,对其分析,得出事实与假设的关系,通过归纳、概括等方法,得到结论。

实验报告范本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 开课学院 指导教师姓名 学生姓名 学生专业班级 200-- 200学年第学期

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实验报告是反映实验教学水平与质量的重要依据。为加强实验过程管理,改革实验成绩考核方法,改善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质量,特制定实验教学管理基本规范。 1、本规范适用于理工科类专业实验课程,文、经、管、计算机类实验课程可根据具体情况参 照执行或暂不执行。 2、每门实验课程一般会包括许多实验项目,除非常简单的验证演示性实验项目可以不写实验 报告外,其他实验项目均应按本格式完成实验报告。 3、实验报告应由实验预习、实验过程、结果分析三大部分组成。每部分均在实验成绩中占一 定比例。各部分成绩的观测点、考核目标、所占比例可参考附表执行。各专业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 4、学生必须在完成实验预习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实验。教师要在实验过程中抽查学生预习情况, 在学生离开实验室前,检查学生实验操作和记录情况,并在实验报告第二部分教师签字栏签名,以确保实验记录的真实性。 5、教师应及时评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并给出各实验项目成绩,完整保存实验报告。在完成所有 实验项目后,教师应按学生姓名将批改好的各实验项目实验报告装订成册,构成该实验课程总报告,按班级交课程承担单位(实验中心或实验室)保管存档。 6、实验课程成绩按其类型采取百分制或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

实验课程名称:__通信原理_____________ 图1 AMI/HDB3码型变换电路原理图 含有丰富的时钟分量,因此输出数据直接送到位同步提取锁相环(PLL) 编译码系统组成电原理图见图1。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模板

学校盆泉小学年级三年级实验者 时间2018.9.7 实验名称吹蜡烛 实验器材:蜡烛、啤酒瓶、火柴、木块、漏斗 我的猜测:隔着啤酒瓶、木块、漏斗能不能把蜡烛吹灭? 步骤:1、点燃蜡烛,固定在桌子上。 2、隔着这些形状不同的物体,吹点燃的蜡烛。 3、使漏斗的宽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小口用力吹气,蜡 烛能吹灭吗? 4、反过来用漏斗的宽口用力吹气,蜡烛能吹灭吗? 观察到的现象: 1、隔着瓶子能吹灭蜡烛,隔着木块、文具盒书本吹不灭蜡烛。 2、用漏斗的宽口对着火焰吹气时,火苗不容易吹灭。反之蜡烛将很容易吹灭。 结论:我认为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学校盆泉小学年级三年级实验者 时间2018.9.14 实验名称玩玩具 实验器材:回力小汽车、发条小青蛙 我的猜测:为什么没有电池玩具会自己动呢? 步骤:1、把玩具的外壳拆开。 2、观察玩具的内部构造。 3、拨动发条观察内部构造的变化。 观察到的现象: 拧动发条,会使发条里边的铁片弹性形变,铁片要恢复原来的形状,自然就会动了。 结论:我认为我们对问题要进行大胆的猜想和假设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

学校盆泉小学年级三年级实验者 时间2018.10.12 实验名称文具分类 实验器材:各种文具 我的猜测:文具怎样摆才更明显的分类 步骤:1、把各组书包里的文具集中摆好。 2、尝试一下给他们分类。 观察到的现象:1、不同的分类方法都有不同的好处。 2、把文具分类能够更清楚知道文具的数量和位置。 结论:我认为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学校盆泉小学年级三年级实验者 时间2018.10.19 实验名称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冷水、热水 我的猜测:1号杯中水的温度是35摄氏度,2号杯中水的温度是58摄 氏度 步骤:1、在1号、2号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水(温差相对不大),用 手来触摸一下,判断并说出哪杯水惹。 2、检查温度计是否完好。 3、测1号杯中水温度: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1号烧杯水中, 观察、读数。 4、测2号杯中水温度: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2号烧杯水中, 观察、读数。 5、比较两次测得的温度。 观察到的现象:1号杯中水的温度比2号杯中水的温度低 结论:我认为1号杯中水的温度是36摄氏度,2号杯中水的温度是56摄氏度 指导教师评定等级

实验报告格式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数字信号处理 学院名称地球物理学院 专业名称空间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崔玉真 学生学号201405100135 指导教师陈彩霞 实验地点6A607 实验成绩 二〇年月二〇年月

填写说明 1、适用于本科生所有的实验报告(印制实验报告册除外); 2、专业填写为专业全称,有专业方向的用小括号标明; 3、格式要求: ①用A4纸双面打印(封面双面打印)或在A4大小纸上用蓝黑色水笔书写。 ②打印排版:正文用宋体小四号,1.5倍行距,页边距采取默认形式(上下 2.54cm,左右2.54cm,页眉1.5cm,页脚1.75cm)。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 放100%,间距:标准);页码用小五号字底端居中。 ③具体要求: 题目(二号黑体居中); 摘要(“摘要”二字用小二号黑体居中,隔行书写摘要的文字部分,小4 号宋体); 关键词(隔行顶格书写“关键词”三字,提炼3-5个关键词,用分号隔开,小4号黑体); 正文部分采用三级标题; 第1章××(小二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 1.1 ×××××小三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1.1.1小四号黑体(段前、段后0.5行) 参考文献(黑体小二号居中,段前0.5行),参考文献用五号宋体,参照《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

实验一 一、实验题目 给定系统H(z)= -0.2z/(z2+0.8) 1)求出并绘出H(z)的幅频响应和相频响应 2)求出并绘出该系统的单位抽样响应h(n) 3)令x(n)=u(n),求出并绘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y(n) 二、实验目的 根据书中的m文件,探究幅频响应、相频响应、单位抽样响应 三、实验器材 MATABLE,计算机,office 四、实验原理 运用MATABLE的m文件进行实验探究 一些用到的m文件: 1.conv.m文件,用来实现两个离散序列的线性卷积。调用格式为 y=conv(x,h) 若x的长度为N,h的长度为M,则y的长度L=N+M-1。 2.filter.m,求一个离散系统的输出。调用格式为 y=filter(b,a,x) 其中x,y,b,a都是向量。 3.impz.m,用来在已知B(z),A(z)的情况下求出系统的单位抽样响应h (n),调用格式为 h=impz(b,a,N)或[h,t]=impz(b,a,N) 其中N是所需的h(n)的长度。

实验报告模版

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属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概述: 【实验目的及要求】【实验原理】

【实验环境】(使用的软硬件) 实验内容: 【实验方案设计】

【实验过程】(实验步骤、记录、数据、分析) 【结论】(结果) 【小 结】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 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批阅日期: 附件: 实验报告说明 1实验项目名称: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 2 ?实验类型:一般需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综合型实验或其他实验。 3 ?实验目的与要求:目的要明确,要抓住重点。 4 ?实验原理:简要说明本实验项目所涉及的理论知识。

5.实验环境:实验用的软硬件环境(配置)。 6.实验方案设计(思路、步骤和方法等):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概括整个实验过程。 对于验证型实验,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何仲操作方法进行实验,并写明需要经过哪几个步骤。 对于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还应该画出流程图、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 7.实验过程(实验中涉及的记录、数据、分析):写明具体上述实验方案的具体实施,包括实验过程中的记录、数据和相应的分析。 8.结论(结果):即根据实验过程中所见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做出结论。 9.小结:对本次实验的心得体会、思考和建议。 10.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指导教师依据学生的实际报告内容,用简练语言给出本次实验报告的评价和价值。

医学实验报告模板

泸州医学院 本科学生设计性实验报告 专业年级班级 组长姓名 小组成员 课程名称 时间 实验设计方案: 篇二:标准实验报告格式(医学成像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标准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医学成像技术》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陈睿黾学号: 2209101028 指导教师:廖小丽实验地点:人文楼 418 实验时间:2006.6.2 一、实验室名称:医疗仪器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一维、二维成像 三、实验学时:4学时 四、实验原理: 利用样品的原子核在梯度磁场及高频电磁场的激励下产生的自发辐射信号的频率和相位 因空间位置不同而不同来进行成像。 五、实验目的: 对磁共振成像整个过程进行了解,同时对每一个参数改动后对磁共振信号及图像影响的 效果有直观的认识,了解一维、二维成像原理,进一步熟悉磁共振成像原理。 六、实验内容: 采用定标样品(三注油孔)对一维成像(空间频率编码)有所认识。对梯度场各参数对 一维成像的影响进行观察。 了解瞬间梯度场,对二维成像(空间相位编码)有所认识。了解瞬间梯度场的梯度大小 和瞬间梯度保持时间对二维成像图形的影响。 七、实验器材: gy-ctnmr-10ky核磁共振成像实验仪、计算机、注油三孔实验样品 八、实验步骤: 1.按实验要求连线。 2.开机预热。 3.将注油三孔样品放入样品池中,打开磁共振成像软件,设置共振频率:按下“参数设 置”页面再按下“自动采集”出现采集的信号图及傅立叶变换 的频谱图,调节“频率设置”中间的按钮,直至出现波形符合预期目标的图形。 4.调节匀场:分别调节电源上匀场调节电位器并同时调节软件中的xy匀场至傅立叶频 谱图中峰最尖锐最高信号最长,适当调节共振频率,使波形看上去尽量平滑。 5.设置z梯度场和一维成像:调偏z匀场调节使峰变宽变低,同时出现z轴线上投影的 一维成像信号。调节z梯度和工作频率,使得信号频谱占半个屏幕同时在中间。 6.二维磁共振成像记录:按下“成像记录及操作”,然后按下“记录”等待2分钟,记

实验报告格式模板

实验报告格式模板 实验报告的书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它不仅是对每次实验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初步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 表达能力,是科学论文写作的基础。因此,参加实验的每位学生,均应及时认真地书写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实事求是,分析全面具体,文字简练通顺,誊写清楚整洁。 实验报告内容与格式 (一)实验名称 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如验证某程序、定律、算法,可写成“验证XXX” ;分析XXX。 (二)所属课程名称 (三)学生姓名、学号、及合作者 (四)实验日期和地点(年、月、日) (五)实验目的 目的要明确,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公式、算法,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实验设备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调试方法。一般需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是创新型实验还是综合型实验。 (六)实验内容 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算法、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详细理论计算过程? (七)实验环境 实验用的软硬件环境(配置)。 (八)实验步骤 只写主要操作步骤,不要照抄实习指导,要简明扼要。还应该画出实验流程图(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九)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数据的处理等。原始资料应附在本次实验主要操作者的实验报告上,同组的合作者要复制原始资料。 对于实验结果的表述,一般有三种方法: 1.文字叙述:根据实验目的将原始资料系统化、条理化,用准确的专业术语客观地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要有时间顺序以及各项指标在时间上的关系。 2.图表:用表格或坐标图的方式使实验结果突出、清晰,便于相互比较, 尤其适合于分组较多,且各组观察指标一致的实验,使组间异同一目了然。每一图表应有表目和计量单位,应说明一定的中心问题。 3.曲线图应用记录仪器描记出的曲线图,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形象生动、直观明了。 在实验报告中,可任选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法并用,以获得最佳效果。 (十)讨论 根据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如果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和预期的结果一致,那么它可以验证什么理论?实验结果有什么意义?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些是实验报告应该讨论的。但是,不能用已知的理论或生活经验硬套在实验结果上;更不能由于所得到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或理论不符而随意取舍甚至修改实验结果,这时应该分析其异常的可能原因。如果本次实验失败了,应找出失败的原因及以后实验应注意的事项。不要简单地复述课本上的 理论而缺乏自己主动思考的内容。 另外,也可以写一些本次实验的心得以及提出一些问题或建议等。 (十-)结论 结论不是具体实验结果的再次罗列,也不是对今后研究的展望,而是针对这一实验所能验证的概念、原则或理论的简明总结,是从实验结果中归纳出的一般性、概括性的判断,要简练、准确、严谨、客观。 (十二)鸣谢(可略) 在实验中受到他人的帮助,在报告中以简单语言感谢. (十三)参考资料 详细列举在实验中所用到的参考资料. 格式: 作者年代书名及页数出版社

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 开课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学生专业班级 20 —20 学年第学期

实验课程名称:电机原理与拖动基础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及设备 三、实验内容及电路 四、预习思考题 1.写出实验电机的主要铭牌数据。 2.如何正确选择实验中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 3.直流他励电动机起动时,为什么在电枢回路中需要串联起动变阻器?起动变阻器应调到最大还是最小? 4.直流电动机起动时,励磁回路连接的磁场变阻器应调至什么位置?为什么?若励磁回路断开造成失磁时,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

五、实验记录 1.用伏安法测电枢的直流电阻 2.直流电动机的起动 起动开始前电枢调节电阻调节位置: 起动开始前磁场调节电阻调节位置: 励磁电源、电枢电源接入顺序: 3.调节他励电动机的转速 表1-2 4.改变电动机的转向 表1-3 5. 直流发电机空载特性测量

六、实验总结和分析 1.计算电动机M03的电枢电阻 2. 根据空载实验数据,作出空载特性曲线,由空载特性曲线计算出被试电机的饱和系数和剩磁电压的百分数。 3. 增大电枢回路的调节电阻,电机的转速如何变化?增大励磁回路的调节电阻,转速又如何变化?。 4.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向? 5.作空载实验时,如何保证n=n N不变? 6.实验小结、心得和体会。 (对实验现象、实验故障及处理方法、实验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小结、分析和讨论,提出对实验的进一步想法或改进意见)

实验原始记录粘贴处 (原始数据是指在实验过程中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测量的、未经任何处理的数据。要求将实验指导中的记录原始数据的各表格拍照做成图片,粘贴在此处。)

第一次实验报告模版,,

实验报告一 (四学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使用VC++6.0或CodeBlocks的开发环境,掌握在编译器上如何编辑、编译、连接 和运行一个C程序; 2.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初步了解C源程序的特点; 3.学习变量常量的使用; 4.掌握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方法; 二【实验内容】 第一部分:编译环境熟悉及常量变量的使用(2学时) 【实验1—基础题】 要求:完成实验指导书P208页2.2.1第2章实验题:熟悉上机实验环境和不同类型变量的定义与赋值,并把实验结果(包括编写的程序和运行结果)截图粘贴到“实验结果”下方(其他试验项目要求相同,不再重复说明) 目的:熟悉VC++6.0编译环境,了解变量类型和赋值方法 实验结果:

【实验2—验证题】 要求:完成实验指导书P208页2.2.2第3章实验题:编写一个程序从键盘输入球的半径r,计算球的体积和表面积并输出,把实验结果截图到相应位置(使用宏定义或const常量定义圆周率) 目的:熟悉简单的算术运算 实验结果: 2)

3)

第二部分:顺序结构程序设计(2学时) 【实验—3】数学函数及运算表达式的使用 编写程序求函数的值,要求输入一个x,程序输出y的值。 程序分析: (1)声明两个实型变量x、y (2)用scanf 函数从键盘输入一个数给x (3)带入表达式求出y 的值并用printf 函数输出 注意事项: (1)头文件还应包含数学头文件:#include ,绝对值符号用函数fabs实现,7e x 应表达为7*exp(x),度数67 应写弧度转换时应注意整除的概念,sin(67.0/180*3.14159),数学公式具体参照实验指导书附录 实验结果:

功能测试实验报告模版

《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实验》课程 实验报告 实验2: 功能测试和Uft 工具使用

学号: 姓名: 班级: 一、实验类型 参照《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实验目的 参照《实验指导书》 2. 实验要求 参照《实验指导书》 二、实验步骤 参照《实验指导书》

三、实验环境 参照《实验指导书》 四、测试方法 参照《实验指导书》,结合教材内容简单描述所使用的测试方法 五、实验题目和测试用例 (一)实验题目 第1题A加B程序的加法功能测试 这是一个计算1~100 之间两个整数之和的加法器程序,用Java 语言编写。程序的具体要求:如果输入数据为1~100 之间两个整数,则计算和并输出;否则给出提示信息“请输入1~100 之间的整数”。 第2题Windows 系统自带的计算器程序除法功能测试 (二)设计测试用例 针对每一个题使用等价类划分方法设计测试用例(见附录 1 ) 六、实验过程和记录 (一)第1题的实验过程和记录 (1))准备一个Excel 表文件,表名取为“加法-测试参数化表-学号-姓名”,文件名取为“等

价类-1 至100 加法-测试用例及测试记录-学号-姓名”,内容为根据等价类划分方法设计的 测试用例; (2))启动UFT ,工作空间命名为学号,在选择插件对话框中勾选“Java 插件”,新建一个测试“EX2-1 ”并新建解决方案“EX2-1 ”; (3))在数据视图界面的“数据”选项卡中“Action1 ”导入Excel 表文件数据; (4))在“Action1 ”中对数据进行编辑,删除作为标题的第一行; (5))进行录制脚本设置,设置“可执行文件”为本次实验的A 加B版本1中的APLUSB 程序; (6))录制脚本,为输出结果插入检查点,录制完成后在编辑脚本页面修改脚本代码(见附录3); (7))在流程界面中,为Action1 设置操作调用属性,将迭代方式设置为“从行 1 运行到行23”; (8))运行脚本,记录运行结果,填写测试记录(见附录4)。 注意: (1))成功录制脚本并运行,观察脚本运行情况 (2))分析测试报告,完成测试记录 (二)第2题的实验过程和记录 参照第一题,详细阐述实验过程和记录。测试和解决方案命名为“EX2-2 ”。 六、实验总结 要求 (1) 测试结果和分析,并且给一个评估.

实验报告范文模板3篇

实验报告范文模板3篇 Experimental report template 编订:JinTai College

实验报告范文模板3篇 小泰温馨提示: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本文档根据实验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实验报告范文模板 2、篇章2:实验报告范文模板 3、篇章3:实验报告范文模板 篇章1:实验报告范文模板 例一定量分析实验报告格式 (以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为例) 实验题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 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 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操作。

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105, 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两步离解的h+: h2c2o4+2naoh===na2c2o4+2h2o 计量点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 标定: 此反应计量点ph值9.1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用台式天平称取naoh1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试剂瓶中,再加200ml蒸馏水,摇匀。 准确称取0.4~0.5g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别置于 250ml锥形瓶中,加20~30ml蒸馏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 褪色即为终点。 二、h2c2o4含量测定

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报告模板 一、演示目的 气体放电存在多种形式,如电晕放电、电弧放电和火花放电等,通过此演示实验观察火花放电的发生过程及条件。 二、原理 首先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这是由于电荷在导体上的分布与导体的曲率半径有关。导体上曲率半径越小的地方电荷积聚越多,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强,空气层被击穿。反之越少,两极之间的电场越弱,空气层未被击穿。当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时,其间的电场较弱,不能击穿空气层。而此时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最近,放电只能在此处发生。 三、装置 一个尖端电极和一个球型电极及平板电极。 四、现象演示 让尖端电极和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的距离相等。尖端电极放电,而球型电极未放电。接着让尖端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的距离,放电在球型电极与平板电极之间发生 五、讨论与思考 雷电暴风雨时,最好不要在空旷平坦的田野上行走。为什么?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本实例是要创建边框为1像素的表格。 二、仪器用具 1、生均一台多媒体电脑,组建内部局域网,并且接入国际互联网。 2、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建立iis服务器环境,支持asp。 3、安装网页三剑客等网页设计软件; 4、安装acdsee、photoshop等图形处理与制作软件; 5、其他一些动画与图形处理或制作软件。 三、实验原理 创建边框为1像素的表格。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在文档中,单击表格“”按钮,在对话框中将“单元格间距”设置为“1”。 2) 选中插入的表格,将“背景颜色”设置为“黑色”。 4) 设置完毕,保存页面,按下“f12”键预览。 五、实验结果 六、讨论与结论 本实验主要通过整个表格和单元格颜色的差异来衬托出实验效

实验报告模板(手写版)

本科实验报告 (手写) 实验名称: 学员:学号: 培养类型:年级: 专业:所属学院: 指导教员:职称: 实验室:实验日期: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训练部制 实验X XXXXXXXX 实验报告 (居中,实验报告内容以课件为准,可参考教材) 一、 实验目的 1、……………………. 2、…………………… 3、…………………… 二、 实验原理 1、……………………. 2、…………………… 3、…………………… 三、 实验设备 四、 实验内容 (以课件内容为准)记录原始数据,写出自己对数据结果和误差来源的分析 1、……………………. ……………… 图2.6 线性有源二端网络的 、 、 测试 OC U SC I 0 R (实验报告中所有相关图片按顺序编号)

表1 R 0测量数据 ( 2、………… 104 R 图2.7 伏安关系测量 L R ΩL R (a) 线性有源二端网络伏安关系测量 (b) 戴维南等效电路伏安关系测量 戴维南 表2 线性有源二端网络伏安关系测量数据 3、……………………. (实验坐标图:请按照测量数据规范绘图,画在坐标纸上) 结论:……………………

五、实验注意事项 1、…………………… 2、…………………… 3、…………………… 六、思考题(见实验教材思考题) 1、怎样确定所测电压、电流及电位的正与负? 答:…………………… 2、什么是参考点?改变参考点对电路中的各点电位有何影响?对电压值有无影响?为什么? 答:…………………… 七、实验心得体会 (本实验学会了什么,哪些知识点还有欠缺,对教员上课的要求和建议等。)

大学普通物理实验报告模板.doc

大学普通物理实验报告模板 该有试验报告纸和试验预习报告纸。有的话照着填。没有的话这样预习报告: 1.试验目的。(这个大学物理试验书上抄,哪个试验就抄哪个)。 2。实验仪器。照着书上抄。 3.重要物理量和公式:把书上的公式抄了:一般情况下是抄结论性的公式。再对这个公式上的物理量进行分析,说明这些物理量都是什么东东。这是没有充分预习的做法,如果你充分地看懂了要做的试验,你就把整个试验里涉及的物理量写上,再分析。 4.试验内容和步骤。抄书上。差不多抄半面多就可以了。 5.试验数据。做完试验后的记录。这些数据最好用三线图画。注意标上表号和表名。EG:表1.紫铜环内外径和高的试验数据。 6.试验现象.随便写点。 试验报告: 1.试验目的。方法同上。 2.试验原理。把书上的归纳一下,抄!差不多半面纸。在原理的后面把试验仪器写上。 3。试验数据及其处理。书上有模板。照着做。一般情况是求平均值,标准偏差那些。书上有。注意:小数点的位数一定要正确。 4.试验结果:把上面处理好的数据处理的结果写出来。 5.讨论。如果那个试验的后面有思考题就把思考提回答了。如果没

有就自己想,写点总结性的话。或者书上抄一两句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句子。 实验报告大部分是抄的。建议你找你们学长学姐借他们当年的实验报告。还有,如果试验数据不好,就自己捏造。尤其是看到坏值,什么都别想,直接当没有那个数据过,仿着其他的数据写一个。 不知道。建议还是借学长学姐的比较好,网络上的不一定可以得高分。每个老师对报告的要求不一样,要照老师的习惯写报告。我现在还记得我第一次做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时我虽然用心听讲,但是再我做时候却极为不顺利,因为我调节仪器时怎么也调不出干涉条纹,转动微调手轮也不怎么会用,最后调出干涉条纹了却掌握不了干涉条纹“涌出”或“陷入个数、速度与调节微调手轮的关系。测量钠光双线波长差时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实验仪器用的非常不熟悉,这一切都给我做实验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当我回去做实验报告的时候又发现实验的误差偏大,可庆幸的是计算还顺利。总而言之,第一个实验我做的是不成功,但是我从中总结了实验的不足之处,吸取了很大的教训。因此我从做第二个实验起,就在实验前做了大量的实验准备,比如说,上网做提前预习、认真写好预习报告弄懂实验原理等。因此我从做第二个实验起就在各个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实验仪器的使用也熟悉多了,实验仪器的读数也更加精确了,仪器的调节也更加的符合实验的要求。就拿夫-赫实验/双光栅微振实验来说,我能够熟练调节ZKY-FH-2智能夫兰克—赫兹实验仪达到实验的目的和测得所需的实验数据,并且在实验后顺利地处理了数据和精确地画出了实验所要求的实验曲线。在实验后也做了很好的总结和个人体会,与此同时我也学会了列表法、图解法、函数表示法等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大大提高了我的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