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曼不动杆菌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合集下载

鲍曼不动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
王睿等。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学。20062版5。
鲍曼不动杆菌致病性(二)
泌尿系感染
不动杆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多见于高龄、免疫力低下、重症监护病房、持续 留置导尿管患者
发生泌尿系感染80%为男性可能与前列腺肥大而留置导尿管有关 原发病多为尿路结石、狭窄等
脑膜炎
院内不动杆菌脑膜炎主要为继发性,病死率为20%-37% 多数患者为成年人,有接受腰穿、脊髓造影、脑室造影、神经外科操作史 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患者可有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等 脑脊液检查:可见细胞数增多,葡萄糖含量下降,蛋白含量增加,脑脊液中
更是目前我国最重 要的“超级细菌”。
30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比较复杂 几乎各类抗生素的耐药表型及基因型都在鲍曼不动杆菌上有
所表现 1、耐药酶或称药物灭活酶的产生 2、外膜蛋白的减少缺失或突变 3、药物外排泵的形成 4、药物作用靶位的改变或受到保护 5、可移动遗传元件参与的耐药基因的传递(染色体、质粒
脑膜炎
肺炎 败血症
腹膜炎 泌尿系感染
王睿等.临床抗感染药物治疗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版
24
鲍曼不动杆菌致病性(一)
呼吸道感染
为院内不动杆菌感染的最常见部位 易感因素:老龄、慢性肺部疾病、大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的应
用、侵入性操作(气管插管、插胃管等) 院内不动杆菌肺炎是机械通气最常见的并发症,不动杆菌肺炎临床表现无特
20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2007;5:939-951
鲍曼不动杆菌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讨我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正确的护理对策。

方法针对全院2009年1月—12月鲍曼不动杆菌感染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临床分布特征及感染危险因素,对病房环境、物品消毒情况进行采样调查,结合日常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查找感染途径。

结果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与侵入性操作、长期使用抗生素、较长的住院时间并伴有基础性疾病等有关。

结论通过对易感人群的保护,实施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加强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使感染得到控制。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危险因素护理对策鲍曼不动杆菌是非发酵革兰阴性菌,其氧化酶呈阴性,该菌属于条件致病菌,耐药性高,正常人也可能携带,更容易引起外源性感染,已成为重要的医院感染病原菌。

鲍曼不动杆菌对湿热、紫外线、各种化学消毒剂有较强的抵抗力,常规消毒只能抑制其生长而无法彻底杀灭,而且耐受肥皂[1]。

本文对我院2009年1月—12月40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调查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12月40例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进行分析了解临床分布特征及感染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1.2 临床资料我院2009年1月—12月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共40例,其中ICU19例占47.5%,骨科3例占7.5%,脑外科5例占12.5%,呼吸科5例占12.5%,妇产科2例占5%,普外科3例占7.5%,其它科室3例占7.5%。

2 结果2.1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者基本情况、感染分布、相关感染因素情况,见表1。

表1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者基本情况2.2 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常规分离临床标本是经美国德灵DADE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药敏实验采用Mic稀释法,结果按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的标准进行判断。

分离出来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唑啉、氨苄西林的耐药比例均高达70%以上,给临床治疗造成了不利影响。

鲍曼不动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

Β-内酰胺酶:以蛋白次序分为A、B、C、D四类 A类酶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B类为金属酶、C类为头孢菌素酶AmpC酶 、 D类为苯唑西林酶(OXA酶) 其中D类OXA-23型是造成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品耐药主要基因型 国内外都有报道 外膜蛋白CarO缺失介导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性。 年阿根廷学者报道
• 其它还有膜通透性改变 • 及药品主动外排作用
鲍曼不动4杆/2菌1/2024
第20页
可移动遗传元件参加耐药基因传递
整合子等耐药基因转移单元参加机制
➢ 整合子是细菌基因组存在可移动遗传物质,可将许多耐药 基因整合在一起,由DNA和质粒介导,以接合方式在细 菌间传递,甚至是稳定传代,从而形成细菌多重耐药性。
几乎各类抗生素耐药表型及基因型都在鲍 曼不动杆菌上有所表现
1、耐药酶或称药品灭活酶产生 2、外膜蛋白降低缺失或突变 3、药品外排泵形成 4、药品作用靶位改变或受到保护 5、可移动遗传元件参加耐药基因传递
1、凌保东.鲍曼不动杆菌抗生素多重耐药性:耐药机制与感染治疗对策[J].中国抗生素杂志,.35
备注
该类药品肾毒性及神经系 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对于 老年人、肾功效不全患者特 别需要注意肾功效监测.另 外,多黏菌素E存在显著异 质性耐药,需联合应用其 他抗菌药品。
近期各地汇报敏感性差异 大,耐药菌株呈增加趋势, 需依据药敏结果选取。由 于其组织分布广泛,血药浓 度、脑脊液浓低,需与其 他抗菌药品联合应用。
鲍曼不动4杆/2菌1/2024
第15页
第16页
鲍曼不动杆菌对惯用抗菌药品耐药情况
复方新诺明 左氧氟沙星 环丙沙星 妥布霉素 庆大霉素 阿米卡星 亚胺培南 头孢吡肟 头孢曲松 头孢他啶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氨苄西林/舒巴坦 哌拉西林

重症监护室泛耐药鲍曼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现状

重症监护室泛耐药鲍曼氏不动杆菌的耐药现状

三、 鲍曼 氏不动杆菌耐药发展趋势 多重耐药菌株 , 是指 对 常用 的抗假 单胞 菌 的抗生 素 ( 包 括: 头孢菌素类 、 碳 青霉 烯类 、 抗假 单孢 的青霉 素类 、 喹诺 酮 类、 氨基糖苷类 、 磺胺类 、 四环素类等 7类 ) 中的至少 5类抗 生
是大肠杆菌对各类抗 菌药物耐药率 低而该菌对各类抗 菌药物
作者单位 : 5 3 5 0 0 0 广西 钦州 , 钦州市第一人 民医院
[ 1 1 ]S u n g H J ,C h o j Y.B i o m a r k e r s f o r t h e l u n g c a n c e r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t h e i r a d v a n c e s i n p r o t e o mi e s [ J ] .J B MB, 2 0 0 8 , 4 1( 9 ) :6 1 5 . [ 1 2 ]O l s o n P , L u J , Z h a n g H, e t a 1 .Mi c mR NA d y n a m i c s i n t h e s t a g e s o f t u mo r i g e n e s i s c o r r e l a t e w i t h h a l l ma r k c a p a b i l i t i e s o f c a n c e r [ J ] .
素耐药的菌株。而泛耐药株( P D R) 则是对上述 7类抗生素全
耐药的菌株 , 它是 MD R中的特殊类型 。鲍曼 氏不动杆菌是人 类和动物皮肤 、 呼 吸道 、 胃肠道常 见的条件 致病菌 , 是 一种 非 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近年来在临床上随着广谱抗生素 的大 量
菌多重耐药性与能量得以提高 , 另外 , 鲍 曼不 动杆 菌可介导特 异的耐药性 , 其耐药基 因主要是 由质粒或染色体介导 , 其天然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

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
最 主 要 的 是 D 组 的 OXA-23 酶 , 部 分 菌 株 还 携 带 超 广 谱 β- 内 酰 胺 酶 (ESBLs)、头孢菌素酶(AmpC)和B类的金属β-内酰胺酶
②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各种修饰酶的底物不同,可导致一种和几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
(2)药物作用靶位改变:
拓扑异构酶gyrA、parC基因突变导致的喹诺 酮类抗菌药物耐药;
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对不动杆菌属细菌 具抗菌作用,故含舒巴坦的复合制剂对不 动杆菌具良好的抗菌活性。
• 头孢哌酮 • 氨苄西林
/舒巴坦
/舒巴坦
1
2
• 舒巴坦
3
临床应用的品种有: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帕尼培南及比阿培南,可用于敏感菌所致 的各类感染,或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广泛 耐药以及全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
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剂量常需1.0g Q8h或1.0g Q6h。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美罗培南剂量可增至2.0g Q8h。
分为多黏菌素B及多黏菌素E(colistin,黏菌 素),临床应用的多为多黏菌素E。可用于广 泛耐药以及全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
该类药物的肾毒性及神经系 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对于 老年人、肾功能不全患者特 别需要注意肾功能的监测。
菌感染
(4)全耐药 鲍曼不动杆菌
感染
根据药敏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 林/舒巴坦或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联合 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氟喹诺酮类抗菌 药物等。
①以舒巴坦或含舒巴坦的复合制剂为基础: 联合米诺环素(或多两环素)、多黏菌素E、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等;
②以多黏菌素E为基础:联合含舒巴坦的复 合制剂(或舒巴坦)、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指对目前所能获得的潜在有抗不动杆菌活性 的抗菌药物均耐药的菌株。

鲍曼不动杆菌的研究进展

鲍曼不动杆菌的研究进展

鲍曼不动杆菌的研究进展刘佳蕊【摘要】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是1954年由Brisou等人提出菌属概念,1968年Baumann等人确认Acinetobacter的表型特征,其最重要的代表就是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ii).在过去的30年中,由于其具有的显著的获得性耐药能力,使其成为威胁当前抗生素的病原微生物之一,也是所有国家的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出现对所有已知抗生素有抗性的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重视.该菌通常针对最脆弱的住院患者和严重呼吸道疾病患者.根据回顾性的研究报告,医院获得性肺炎仍是由该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最常见的感染.最近,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和软组织和骨的感染已经出现,这将对医疗机构造成严重威胁.目前有研究认为广谱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可诱导细菌基因发生改变形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MDRAB),其耐药机制为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抗生素作用靶位变异、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和外排泵基因的影响.面对MDRAB院内快速传播的严峻医疗形势,加强医院感控管理、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和细菌疫苗的研究,为临床上防治MDRAB的产生提供治疗方向.作者主要对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和应对措施研究作一综述.【期刊名称】《转化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07)006【总页数】3页(P382-384)【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院内感染【作者】刘佳蕊【作者单位】130021 吉林长春,解放军964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8;R978.1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的非发酵短杆菌,主要存在于自然界环境和人类皮肤黏膜等处,对潮湿温热环境、化学品和紫外线消毒有较强的耐受力,普通消毒剂只可抑制其生长,不能达到灭菌目的。

鲍曼不动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

鲍曼不动杆菌(Ab, 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属于条件致病菌。

肺炎克雷伯菌存在于人体上呼吸道和肠道,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便经呼吸道进入肺内而引起大叶或小叶融合性实变,以上叶较为多见
铜绿假单胞菌,本菌是一种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属于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18~24h可以见到扁平、湿润的菌落,该菌所产生的带荧光的水溶性青脓素与绿脓素相结合将使得培养基呈亮绿色;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时可以见到在菌落的周围有溶血环,菌落呈金属光泽;如果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则呈浑浊状生长,在液体表面形成菌落,而在培养基底部细菌的. 该菌氧化酶阳性,能氧化分解葡萄糖和木糖,产酸不产气,但不分解乳糖和蔗糖。

液化明胶、可分解尿素,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并产生氮气,吲哚阴性,利用枸橼酸盐,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

重症监护病房中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分析

重症监护病房中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分析
表1 I G I . J 病 区鲍曼不动杆 菌的药敏情 况 [ n = l 1 9( % )]
头孢 哌酮/ 舒 巴坦 7 3 . 1 1 0 1 1 6 . 8 美洛培南 1 5 . 1 阿米卡星 1 3 . 4 环丙沙星 1 6 . 0 左旋氧氟沙星 1 5 1 复主新诺明 1 7 . 6 米诺环素 8 2 . 4 0 2 . 5 0 1 . 7 o . 8 8 . 5
菌 2 1 0株 ( 3 0 . 8 %) ,真 菌 8 9株 ( 1 3 . 0 %) ,厌 氧
医院内升, 已成为医院感染最常见的细菌之一 … 1 。 而重症监 护病房 ( I C U)由于其本身 的特点 ,如 危重病人 多 ,住 院天数 长 ,创伤性插管 留置 等,
3 讨 论
鲍 曼 不 动 杆菌 广 泛 分布 于 自然界 ,是 引起 医
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目前鲍曼不动杆菌已成 为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的又一个重要的非发酵革 兰阴性杆菌 [ 5 ] ,在伴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的
2 结果
2 . 1 分 离细菌 各类标 本共 分离 出菌株 6 8 2 株
使 其 成 为 院 内多重 耐 药鲍 曼 不 动杆 菌感 染 的高 发
菌1 株 ( O . 1 %) 。分离菌 的前 四位分别是鲍曼 不 动杆菌 1 1 9 株 ( 1 7 . 4%) ,金黄色葡萄球菌 7 5 株
( 1 1 . 0 %) ,大肠 埃 希菌 5 3株 ( 7 . 8 % )和铜 绿 假单 胞菌 5 2株 ( 7 . 6 % o
浙江 临床 医学2 0 1 3 年3 月第 l 5 卷第3 期

41 7・
重症监护病房中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分析
李佩娟 张之烽 秦芳 鲍曼不动杆菌 为革兰阴性需氧非发酵菌 ,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鲍曼不动杆菌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属于条件致病菌。

该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引发菌血症、泌尿系感染、继发性脑膜炎、手术部位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

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并引起临床医生和微生物学者的严重关注。

国内资料表明,Ab约占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的70%以上。

Ab对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已达63.0%~89.9%。

对四种氨基糖苷类(阿米卡星、庆大酶素、奈替米星、妥布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菌达96.3%。

我国目前的绝大多数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
鲍曼不动杆菌
派酮/舒巴坦和多黏菌素B保持敏感,但在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效果较差。

鲍曼不动杆菌为不动杆菌属中最常见的一种革兰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及土壤、医院环境及人体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中,为条件致病菌。

该菌在医院环境中分布很广且可以长期存活,极易造成危重患者的感染,因此常从被感染患者的血、尿、脓液及呼吸道分泌物等标本中分离出,在非发酵菌中感染仅次于假单胞菌。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138株鲍曼不动杆菌以痰液及支气管吸出物标本中检出最多,其次为脓液及分泌物。

科室分布以ICU最多,其次为呼吸内科患者。

感染的病人多是老年患者、危重疾病及机体抵抗力弱的患者,以及使用各种侵入性操作和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的患者。

又因为该菌对湿热紫外线及化学消毒剂有较强抵抗力,常规消毒只能抑制其生长而不能杀灭,而抵抗力弱或有创伤的患者可能被从医务人员的手或消毒不彻底的医疗器械所带有的细菌感染的机会较多。

从72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来源看,其感染部位分布广泛,如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伤口、腹腔及神经系统等。

其中以呼吸系统感染占多数(54.2%)。

不动杆菌是近几年医院内感染出现率较高的菌属,其中鲍曼不动杆菌所引起的感染应引起重视。

分类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分为6种,即醋酸钙不动杆菌(A. calcoaceticus)、鲁菲不动杆菌(A. lwoffi)、鲍曼不动杆菌(A. baumanii)、溶血不动杆菌(A. haemolytius)、琼氏不动杆菌(A. junii)和约翰逊不动杆菌(A. johnsonii)。

不动杆菌广泛分布于外界环境中,主要在水体和土壤中,易在潮湿环境中生存,如浴盆、肥皂盒等处。

该菌粘附力极强,易在各类医用材料上粘附,而可能成为贮菌源。

此外,本菌还存在于健康人皮肤(25%)、咽部(7%),也存在于结膜、唾液、胃肠道及阴道分泌物中。

感染源可以是病人自身(内源性感染),亦可以是不动杆菌感染者或带菌者,尤其是双手带菌的医务人员。

传播途径有接触传播和空气传播。

在医院里,污染的医疗器械及
鲍曼不动杆菌
工作人员的手是重要的传播媒介。

易感者为老年患者、早产儿和新生儿,手术创伤、严重烧伤、气管切开或插管、使用人工呼吸机、行静脉导管和腹膜透析者,广谱抗菌药物或免疫抑制剂应用者等。

在使用呼吸机者中,肺炎发生率约为3%~5%。

临床表现:
一、肺部感染就感染来源而言,既有外源性感染,又有内源性感染。

口咽部菌体的吸入,很可能是内源性感染的主要发病机制。

常有发热、咳嗽、胸痛、气急及血性痰等表现。

肺部可有细湿啰音。

肺部影像常呈支气管肺炎的特点,亦可为大叶性或片状浸润阴影,偶有肺脓肿及渗出性胸膜炎表现。

二、伤口及皮肤感染手术切口、烧伤及创伤的伤口,均易继发不动杆菌皮肤感染,或与其他细菌一起造成混合感染。

临床特点与其他细菌所致感染并无明显不同。

多无发热。

偶可表现为蜂窝织炎。

三、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不动杆菌可引起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阴道炎等,亦可呈无症状菌尿症,但临床上无法与其他细菌所致感染区别,其诱因多为留置导尿、膀胱造瘘等。

四、菌血症菌血症为不动杆菌感染中最严重的临床类型,病死率达30%以上。

多为继发于其他部位感染或静脉导管术后,少数原发于输液、包括输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抗肿瘤药物等之后。

有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皮肤瘀点或瘀斑以及肝脾肿大等,重者有感染性休克。

少数可与其他细菌形成复数菌菌血症。

五、脑膜炎脑膜炎多发于颅脑手术后。

有发热、头痛、呕吐、颈强直、凯尔尼格征阳性等化脓性脑膜炎表现。

实验室: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增多,中性粒细胞数增加.经防污染采样技术获得的痰标本,诊断价值较大。

痰涂片发现革兰阴性球杆菌可成为诊断的重要线索。

鉴定主要依据API-20NE系统进行生化鉴定,并补充了必要的5项试验。

结果表明,4种不动杆菌均符合不动杆菌属的一般性状: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无动力,吲哚阴性,不发酵糖类,
鲍曼不动杆菌
,不还原硝酸盐。

在API-20NE系统中,鲍曼不动杆菌72株的鉴定百分率(%id)≥99.0%;醋酸钙不动杆菌15株的%id≥99.0%;琼氏不动杆菌3株的%id在95.0%~99.9%之间,平均为98.3%;洛菲不动杆菌6株的%id在97.0%~99.9%之间,平均为99.4%。

治疗目前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有的上升较快(如环丙沙星),耐药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的有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及氯霉素等。

耐药率尚较低的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阿米卡星等。

在经验用药阶段,往往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还可选用氨苄西林-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阿米卡星、新一代氟喹诺酮类。

对病情较重者,主张β-内酰胺类与氨基糖苷类(或氟喹诺酮类,或利福平)联合应用。

然后,则根据药敏结果调整选用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