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 苛养菌是指对营养要求苛刻.

合集下载

微生物学整理--苛养菌

微生物学整理--苛养菌

苛养菌嗜血杆菌属鲍特菌属军团菌形态染色1)格兰阴性短小球杆菌,具有多形性2)无芽孢,无鞭毛,无动力,多数菌株有荚膜,有荚膜菌株毒力较强1)格兰阴性短小杆菌,两端浓燃,单个或成对,短链状排列2)无芽孢,光滑型有荚膜,支气管败血和鸟鲍特菌有鞭毛1)格兰阴性杆菌2)一端鞭毛/侧生鞭毛培养特征1)需氧或兼性厌氧2)营养要求高,需要X或/和V因子才能生长。

新鲜血液含X/V因子,但V因子处于抑制状态,必须加热80~90度,故巧克力琼脂适于生长,灰白圆形、光滑、半透明小菌落3)与金葡共培养,有卫星现象,阴金葡能合成较多V因子,靠近其周围的嗜血生长旺盛1)专性需氧,不需CO22)对营养要求高,血平板和巧克力琼脂板均不生长,需要用鲍-金培养基或CCBA琼脂平板1)需氧菌2)营养要求苛刻,且生长慢3)专业培养基:F-G琼脂培养基,CYE,BCYE4)在F-G上:3到5天针尖大小菌落,紫外灯照射下发黄色荧光5)BCYE 有光泽的刻花玻璃样菌落生化反应1)氧化酶(+/-)、触酶(+/-),葡,乳,蔗糖(+/-)2)根据产生吲哚、尿素酶及鸟胺脱羧酶,不同流感、副流感可分为8个生物型触酶试验阳性,不发酵糖1)氧化酶(+/-)不分解糖类,硝酸盐还原(-)脲酶(-)2)液化明胶(+)多数菌产生β内酰胺酶抗原结构荚膜多糖抗原,又可分为6个血清型H抗原无特异性,O抗原有特异性,根据O进行血清学分型致病性一.致病物质:荚膜、菌毛、酶类、内毒素二.所致疾病: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化脓性感染、继发感染一.致病物质:菌毛、荚膜、内外毒素二.所致疾病:百日咳轻症:仅流感样症状重症:以肺部感染为主,全身多器官严重损伤。

第9章 不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上课2)

第9章  不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上课2)

1
概述
2
铜绿假单胞菌
3
其他假单胞菌
分类
假单胞菌属按rRNA同源性分为5群及未确定 rRNA同源群有关的种。
现把马勒伯克霍尔德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属从假单胞菌属分出。
临床意义
假单胞菌属分布广泛,土壤、水和空气中均有 存在。
人类非发酵菌感染中,假单胞菌占70%~80 %,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
OF试验:O 氧化酶:+ 精氨酸水解:+ 葡萄糖酸氧化:+
氮气:+
荧光素
绿脓菌荧光素 铜绿假单胞菌
42℃ 生长
+ -
明胶 液化
+ + -
鞭 毛 极单鞭毛···铜绿假单胞菌 极多鞭毛···荧光假单胞菌 极多鞭毛···恶臭假单胞菌
共同特性
革兰阴性杆菌,直或微弯,较细长,有端鞭毛或丛 鞭毛。
专性需氧,营养要求不高,生长温度范围广,最适 温度35℃,少数能在4℃或42℃生长。
临床意义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 存在土壤及水中,常污染医院环境中的自来水、
体温表、喷雾器、导尿管等; 引起院内感染如败血症、肺炎、伤口感染、脓
肿等; 囊性纤维化和慢性肉芽肿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机
会致病菌。
临床意义
马勒和伪马勒伯克霍尔德菌引起鼻疽病与类鼻 疽病。
人类感染是经伤口、黏膜、呼吸道,为人兽共 患病原菌,可能成为生物恐怖的细菌。
一端有丛鞭毛,有动力。 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4℃及42℃均不能
生长。 产荧光素,不产绿脓素。 不液化明胶。
第二节 伯克霍尔德菌属
1
分类
2
临床意义
3
微生物学检验

苛养菌及人畜共患

苛养菌及人畜共患
苛养菌及人畜共患病原菌
第一节
苛养菌
苛养菌:对营养要求苛刻,在普通培养 基上不生长或难以生长的一类细菌。
临床常见的有:
G+球菌:肺炎链球菌
G- 球 菌 : 卡 他 布 兰 汉 菌 、 脑 膜
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
G-杆菌:嗜血杆菌、鲍特菌
嗜血杆菌属
嗜血杆菌属(Haemophilus)细菌为一 类无动力、无芽孢的革兰阴性短小杆菌 常呈球杆状、丝状等多形态。
一、 鲍特菌属
(一)分类 鲍 特 菌 属 ( Bordetelle ) 包 括 百 日 咳
鲍特菌,副百日咳鲍特菌,支气管败血鲍 特菌,鸟鲍特菌,霍氏鲍特菌,欣氏鲍特 菌6种。百日咳鲍特菌是百日咳的病原菌, 副百日咳鲍特菌可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 其他鲍特菌偶可引起人类致病。
(二)临床意义
百日咳鲍特菌(B.pertussis),简称百日 咳 杆菌。是百日咳的病原菌。1906年由 Bordet和Gengou首次从百日咳患儿痰中 分离。儿童多见。
临床意义
百日咳鲍特菌产生5种毒素: 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 丝 状 血 细 胞 凝 集 素 (filamentous
hemagglutinin,FHA) 腺嘌呤环酶毒素(adenylcyclase toxin,ACT) 气管细胞毒素 皮肤坏死毒素
临床意义
副百日咳鲍特菌(B.parapertussis)简 称 副百日咳杆菌。可引起人类急性呼吸 道 感染,类似轻型百日咳病。
三、微生物特性
流感嗜血杆菌含有不耐热的S抗原和 耐热的R抗原。
流感嗜血杆菌根据菌落特征可分为 三种类型:粘液型(M)、光滑型(S)、 粗糙型(R)。
四、微生物检验
标本采集 根据感染部位不同采集标本,如鼻咽试 子,痰液,脑脊液,脓液等。避免干燥, 及时送检。

微生物的鉴定 基础

微生物的鉴定 基础

微生物的鉴定基础革兰氏染色初步分类一。

非苛养菌鉴定:苛养菌鉴定 真菌的鉴定革兰氏染色[原理]革兰氏染色目前有三种观点:等电点学说、化学学说和渗透学说。

[标本处理]1.有菌部位的标本,如痰液、粪便、各种拭子、创面等可直接涂片。

2.无菌部位的标本,如脑脊液、胸水、腹水、胆汁、尿液、关节液等,应取适量标本(最高可达5-7ml),经3000rpm 离心10min.,取沉渣涂片染色。

[报告方式]:革兰氏染色:检出G+球菌;G-球菌检出G+杆菌;G-性杆菌革兰氏染色[注意事项]1.标本涂片不能太厚,严格按操作要求进行。

2.玻片通过火焰温度不能太高。

3.若涂片较厚,应延长脱色时间,直至不在出现紫色为止。

[临床意义]通过革兰氏染色,将细菌分初步为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便于临床治疗细菌的初步分类1、细菌的分离与纯化:自血平板挑出待检菌株的单菌落进行初步的鉴定。

如果混有杂菌,应该重新转种分纯。

2、染色与镜检:首先通过革兰氏染色确定基本的分类:(1)G+球菌(2)G-球菌(3)G-杆菌(4)G+杆菌。

此外,如果镜下发现革兰氏染色阳性、椭圆形、有芽孢状的较大菌体,可能是真菌。

临床标本中分离出较多的是G-杆菌中的肠杆菌、非发酵菌和G+球菌中的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

G-球菌中的奈瑟氏菌亦常分离出,尤其在泌尿生殖系统标本中常见。

细菌的初步分类1.触酶试验主要用于G+球菌的分类。

葡萄球菌属:触酶(+)链球菌属及肠球菌:触酶(-)2.氧化发酵试验(O-F试验)根据细菌在无氧环境中能否利用碳源将细菌分为非发酵菌(氧化型或产碱型)和发酵菌(兼性厌氧菌)。

G(-)杆菌中的肠杆菌O-F试验阳性,非发酵菌O-F试验阴性3.氧化酶试验主要用于G-杆菌的分类。

肠杆菌的氧化酶(-),非发酵菌多数氧化酶(+),但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不动杆菌的氧化酶(-)。

非苛养菌的鉴定:主要有G+球菌、G+杆菌、G-球菌和G-杆菌这些细菌培养的条件不苛刻,这也是标本分离常见的细菌苛养菌的鉴定也相对比较简单,只要根据初步的分类,遵循其鉴定的途径,就可以做出完整的鉴定结果G+球菌的鉴定途径1.首先根据菌落特点和革兰氏染色判断是否为G+球菌。

非发酵菌专题知识讲座

非发酵菌专题知识讲座

检验措施
❖鉴定:氧化酶阳性,触酶阳性,O-F试
验氧化型、木糖产酸不产气,液化明胶, 还原硝酸盐产生氮气,吲哚阴性,利用枸 橼酸盐,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
❖ 铜绿假单胞菌迅速鉴定要点:
❖ 1、能产生绿色素。 ❖ 2、血平板上菌落大而扁平、湿润、边沿
不齐;有金属光泽;有生姜样气味;菌 落周围有宽敞旳兰绿色透明溶血环。 ❖ 3、氧化酶阳性
黄杆菌属
❖ 3.存在于水、土壤和蔬菜中,还可从口腔、上呼 吸道、皮肤中检出,是条件致病菌,也是引起医 院感染旳常见菌。可引起术后感染、菌血症、在 新生儿及婴幼儿旳化脓性脑膜炎中分离出脑膜败 血性黄杆菌百分比较高。
黄杆菌属
❖ 4. G-杆菌,需氧代谢,血琼脂培养基生长 良好,经典菌落为淡黄色,氧化酶、触酶、磷酸 酶阳性。
黄杆菌属
❖ 5. 临床上常见旳脑膜炎败血性黄杆菌及芳香黄 杆菌对广谱抗菌药(如氨基糖甙类、β-内酰胺酶 类、四环素类、氯霉素)有耐药性,应根据药敏 试验选择用药。
莫拉菌属
❖ 1.与临床有关旳有缺陷莫拉菌、犬莫拉菌、非 液化莫拉菌、亚特兰大莫拉、林肯莫拉菌、苯丙酮 酸 莫 拉 菌 、 奥 斯 陆 莫 拉 。 DNA G+Cmol % 为 40 ~ 47.5。
临床意义
❖ 假单胞菌属分布广泛,土壤、水和空气中都有 存 在 , 人 类 非 发 酵 菌 感 染 中 , 假 单 胞 菌 占 70 % ~ 80%,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其他较为常见旳菌种 有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 菌、产碱假单胞菌等。这些菌种也是医院感染旳主 要病原菌。
微生物特征
毛抗原。
❖抵抗力:耐潮湿、干燥、紫外线,不耐热和消
毒剂,临床分离旳菌株多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

非发酵菌()

非发酵菌()

微生物检验
❖ 鉴定:氧化酶(-),明胶液化试验(+), 七叶苷(+),赖氨酸脱羧酶(+), 氧化分解葡萄糖。
药敏试验
❖ 含内酰胺酶。 ❖ 临床治疗首选磺胺类和奎诺酮类抗生素。 ❖ 对亚胺培南天然耐药 ❖ 不用K-b法做药敏试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初步鉴定要点
❖ 在血平板和MAC上生长良好 ❖ 氧化酶(-) ❖ OF试验氧化型 ❖ 赖氨酸脱羧酶阴性 ❖ 可产黄色色素 ❖ 抗生素的敏感方式
黄杆菌属
❖ 3.存在于水、土壤和蔬菜中,还可从口腔、上呼 吸道、皮肤中检出,是条件致病菌,也是引起医 院感染的常见菌。可引起术后感染、菌血症、在 新生儿及婴幼儿的化脓性脑膜炎中分离出脑膜败 血性黄杆菌比例较高。
黄杆菌属
❖ 4. G-杆菌,需氧代谢,血琼脂培养基生长 良好,典型菌落为淡黄色,氧化酶、触酶、磷酸 酶阳性。
毛抗原。
❖抵抗力:耐潮湿、干燥、紫外线,不耐热和消
毒剂,临床分离的菌株多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
❖ 1.标本采集 按疾病和检查目的,分别采 取不同的标本:患
者的血液、脑脊液、胸(腹)水、脓液、分泌液、痰、 尿液、十二指肠引流液、粪便等;医院病区或手术 室的空气、水、地面、把手、医疗诊断器械及生活 用品。
检验程序
检验方法
❖直接镜检:G-杆菌
❖分离培养:在普通培养基生长良好,
经18—24h形成圆形、扁平隆起、湿润菌落。 琼脂被染成绿色或黄绿色,约80%-90% 产生绿脓素或荧光素。在血平板上表现为: 菌落大而扁平、湿润、边缘不齐;有金属 光泽;有生姜样芳香气味;菌落周围有宽 大的兰绿色透明溶血环。
❖ 抗原检测和分型:
微生物检验
❖ 分离培养:血平板形成圆形、灰白 色、光滑、边缘整齐、直径23mm的菌落。洛菲不动杆菌菌落 小,1-1.5mm。溶血不动杆菌可出 现溶血。MAC平板生长良好,鲍 曼不动杆菌可呈轻微红色。

第九章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讲解

第九章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讲解

(3) 噬菌体裂解试验
取用37 ℃ 、4-6h待检肉汤培养物,
涂布于普通琼脂平板,将AP631炭疽噬
菌体1滴,于平板中央划一直线,置37℃
18h,出现噬菌斑或噬菌带者为阳性,
每份标本应作2-3个同样的试验,同时
滴种肉汤液作阴性对照。
(4) 串珠试验
将待检菌接种于含青霉素0.05—0.5U/ml
的培养基经37℃培养 6 h后,炭疽杆菌可 发生形态变化,显微镜下见大而均匀的 圆球状菌体呈成串样排列,类炭疽杆菌 无此现象。
3.细菌性抗原
(1) 菌体多糖抗原耐热、耐腐败, 经长时间煮 沸仍可与相应免疫血清发生沉淀反应 (Ascoli热沉淀反应)。抗原特异性不高,能 与其他需氧性芽胞杆菌发生交叉反应,应 用时应作综合分析。 (2) 荚膜多肽抗原在体内有抗吞噬作用,称为 侵袭因子,有助于病菌在体内繁殖扩散 和建立感染。荚膜肿胀试验对鉴定本菌 有一定意义。 (3) 芽胞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和血清学诊断价 值。
进行生化反应鉴定必要时做血清学鉴
定和噬菌体分型。
四、药物敏感性试验
对氯霉素、红霉素和庆大
霉素敏感,对青霉素、磺胺类
和呋喃类耐药。
第二节 李斯特菌属
包括产单核细胞、伊氏、无害、
格氏、斯氏、威氏李斯特菌等,只
有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对人和动物
致病。
一、临床意义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常伴随EB病毒
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也可引
1.革兰阳性。无芽胞、无荚膜和鞭毛,具
多形性。
2 .营养要求较高,兼性厌氧,在 25℃~ 41℃
中生长,在5%人血琼脂上,置3%~5%CO2
35℃培养48h,可形成针尖大小的菌落。
3.pH测定 若pH﹥4.5为可疑。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 所致疾病 条件致病菌 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大面积烧伤创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临床表现]

(一)败血症 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多继发于大面积烧伤、
白血病、淋巴瘤、恶性肿瘤、气管切开、静脉导管、心瓣膜置换
术及各种严重慢性疾病等的过程中。本菌引起的败血症约占革兰
阴性杆菌败血症的第三至第四位,病死率则居首位。其临床过程
部或腋下,偶见于口腔粘膜,疾病晚期可出现肢端迁徙脓肿。

(二)呼吸道感染 原发性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少见,常继发于
宿主免疫功能受损后,尤其易发于原有肺部慢性病变基础上,如: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气管切开、应用人工呼吸机后,X线
表现为两侧散在支气管肺炎伴结节状渗出阴影,极少发生脓胸。

(三)心内膜炎 常发生于原有心脏病基础上,心脏手术、瓣
• 氧化酶:+;不动杆菌属和嗜麦芽寡养单 胞菌除外
• O/F试验:O/- • 动力试验:多数有鞭毛,但半固体动力试
验不明显,常采用镜检或鞭毛染色
不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常见不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初步分群鉴定
试验 假单胞菌属 无色杆菌属 黄杆菌属 不动杆菌属 产碱杆菌属 丛毛菌属 莫拉菌属
氧化酶
+
+
+/-
-
膜置换术后,细菌常接种于伤口缝线上或补缀物上,也可发生在
烧伤或有药瘾病人的正常心脏瓣膜上。炎症可发生在各个瓣膜,
但以三尖瓣为多见。如果抗生素延迟应用,有赘生物生长及左心
瓣膜病变,则预后较严重,药物治愈率低,最好的治疗是及早进
行手术切除赘生物和异物。
• (四)尿路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内泌尿道交叉感染的常见菌, 占院内感染尿路分离菌的第二位,留置导尿管是截瘫病人获得感 染的诱因。其他如:神经原膀胱、尿路梗阻,慢性尿路感染长期 应用抗菌治疗易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40%的铜绿假单胞菌败血 症的原发病为尿路感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飞沫传染。
感染后传染性强,患者出现阵发性剧烈咳
嗽,直至咳出粘稠的痰液或呕吐为止。
病后及预防接种后可产生较持久的免疫力。
本菌粘附在气管和支气管上皮细胞 上并迅速繁殖释放毒素:①百日咳毒素 是主要毒力因子,与阵发性咳嗽、支气 管痉挛有关。②丝状血细胞凝集素能促 进病原菌粘附在纤毛上皮细胞上。③腺 嘌呤环酶毒素可使吞噬活性受抑,导致 免疫力减低。④气管细胞毒素对纤毛上 皮细胞有特殊亲和力,抑制纤毛摆动并 使细胞坏死脱落。
2. 副流感嗜血杆菌 引起人类咽炎及心内膜炎, 是寄居健康人体上呼吸道细菌之一。 3.溶血嗜血杆菌 存在于人体的鼻咽部,常引 起儿童上呼吸道感染; 4.埃及嗜血杆菌 有高度的传染性,易侵犯儿 童。常存在于细胞内。 5.副嗜沫嗜血杆菌 属于正常菌群,引起心内 膜炎、败血症、脑脓肿、脑膜炎。 6 .杜克氏嗜血杆菌 为性传播病菌。常引 起外阴脓疱、溃疡、淋巴结肿大。
(四)微生物检验
4. 抗原检测:可做荚膜肿胀试验 , 取抗 体与菌悬液混匀,加美蓝混合后,室温10 分钟用油镜观察,如菌体呈蓝色,周围绕 有膨大空白圈为阳性。 5. 核酸检测:即取囊性纤维化病人 的痰,采用 DNA 杂交的方法,检查流感嗜 血杆菌的外膜蛋白,比传统的培养方法阳 性率高。
6. 药物敏感试验 流感嗜血杆菌 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若β- 内酰胺酶阴 性,则首选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 次选磺胺及增效剂 (TMP-SMZ) 、二、三 代头孢菌素、红霉素及氨曲南。应选 用专用培养基 (HTM) ,检测β- 内酰胺 酶,如阳性提示对青霉素、氨苄西林 和阿莫西林均耐药。 b 型与非 b 型相比, b型产生β-内酰胺酶比非b型高两倍。
(三)微生物特性
该菌属为G-小杆菌,无芽胞,有荚膜。 专性需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5℃—37℃, O 抗原为共同抗原, K 抗原的因子 7 为百日咳、副百日咳和支气管炎鲍特菌 所共有。经多次传代后,菌落变为粗糙 而呈多形性;失去荚膜变为无毒株。 抵抗力弱,但在低温能生存,对紫 外线敏感,日光照射60分钟可死亡。
1.为G-短小球杆菌,无芽孢、无鞭毛、有荚膜 菌株,毒力较强。 2.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5℃,pH 以7.6-7.8为最佳。培养时必须供给含有X、 V 因子的新鲜血液。最佳培养基是巧克力琼 脂:因为加热可使V因子释放。 3.根据荚膜多糖抗原可分为6个血清型,其中b 型的致病性最强,f型次之。 4.抵抗力弱,加热50℃30分钟被杀死。消毒剂 敏感,干燥易死亡。 DNA 的 G+Cmol %为 37— 44。
(一)临床意义
本菌属存在于上呼吸道,定植可达人群 的50%。 1.流感嗜血杆菌 常引起鼻炎、咽炎、中 耳炎、肺炎。在G-杆菌中引起肺炎者占到第 三位。脑膜炎、心包炎、骨髓炎、关节炎也 可分离到该菌。有荚膜b型对人致病性最强, 脑膜炎病人中检出率最高,同时还可引起菌 血症。其主要致病物质是内毒素、荚膜、菌 毛和酶类。荚膜有杭吞噬作用,菌毛能粘附 于人类口咽部细胞。致病力强的流感嗜血杆 菌菌株具有lgA蛋白酶,能水解SIgA。
4.抗原检测: (1)以荧光标记抗体检测菌体,外周呈 绿色荧光,中心暗的球杆菌为阳性。 (2)可用 ELISA的方法测特异性脂多糖 抗原。 5.核酸检测: 检测百日咳鲍特的DNA, 有高度特异性。
(五)临床治疗
首选红霉素类;次选氨曲南及磺胺 增效剂(SMZ-TMP),对青霉素不敏感。 该菌感染的控制以预防接种为主, 小于6个月的婴儿患病时应注意并发肺 炎、脑膜炎及呼吸衰竭。
第十章 苛养菌及人兽 共患病原菌
苛养菌是指对营养要求苛刻,在普
通培养基上不生长或难以生长的一类
细菌;体外培养需添加特殊因子或其 他营养成分。
第一节 苛养菌
一、嗜血杆菌属
为一群无动力、无芽孢的G-细小杆菌;呈球 杆状,有时呈丝状或多形态。属于巴斯德菌科, 嗜血杆菌属。与临床有关的有9个:流感嗜血 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溶血嗜血杆菌、副溶 血嗜血杆菌、杜克雷嗜血杆菌、埃及嗜血杆菌、 嗜沫嗜血杆菌、副嗜沫嗜血杆菌、迟缓嗜血杆 菌。模式菌为流感嗜血杆菌。
(二) 微生物特性
1 .根据不同感染分别采取血液、脑脊液、鼻 咽分泌物,采集后立即送检。 2 .直接镜检 查到 G- 短小杆菌或多形态杆菌, 结合临床症状,可做初步诊断。 3.分离培养 巧克力琼脂中加入抗生素(万古霉 素、杆菌肽、氯林可霉素),可提高本菌的阳 性率。经18~24h培养出现小、无色透明的菌 落。因为葡萄球菌能合成V因子释放,促进 本菌的生长,故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一起培养 时,可见到靠近葡萄球菌的菌落较大,而远 离的菌落较小,称为“卫星现象”。
(四)微生物检验
1 . 标本采集
①咳碟法:患者对准打开的鲍 金氏培养基平板咳嗽数次,直接收集病人咳 出的飞沫培养。②鼻咽拭子法:将拭子进入 鼻咽部采集标本。 2.革兰染色直接镜检为G-小杆菌。 3.初次分离对营养要求较高,需要半胱氨酸和 组氨酸等,并产生过多的脂肪酸可抑制生长, 因此应加入15%-25%血、活性炭吸附多余的 脂肪酸;2—3天可形成细小光滑、灰色不透明 的露滴状菌落,并有狭窄的溶血环。
二、鲍特菌属
(一)分类 包括百日咳鲍特菌、副百日咳鲍特菌、 支气管鲍特菌、鸟鲍特菌、欣氏鲍特菌、 霍氏鲍特菌,前三种 DNA 同源性高达 72 %~ 94%, DNA的 G+C mol%为 66 ~ 70 , 是临床常见的致病菌,而后三种临床致 病报道较少。
(二)临床意义
百日咳的致病菌,人是惟一的传染源,通
布鲁菌(又称流产布鲁菌)、猪布鲁菌、绵
羊布鲁菌、狗布鲁菌、森林鼠布鲁菌等6
个种,但经DNA-DNA杂交研究只有一种,
第二节 人兽共患病原菌
大多数引起动物感染的微生物,不能引起 人类感染。但有少数微生物既能感染动物也 能感染人,被称为人兽共患微生物。包括病 毒、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等。
人兽共患炭疽细菌包括芽胞杆菌、鼠疫耶 尔森菌、布鲁菌属、巴斯德菌届、弗朗西斯 菌属等。
一、布鲁菌属
包括羊布鲁菌(又称马尔他布鲁菌)、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