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与综述的区别

学术论文与综述的区别
学术论文与综述的区别

学术论文与综述的区别

1.材料分析方面

综述:目的,总结一批相关文献所表述的相关内容,对他人研究成果的总结研究。通过阅读大量资料文献,在分析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提炼出共通问题,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全面,完整。

论文:先是有一定的资料阅读基础,选定论题,再根据论题focus论点,收集更多相关资料,整理分析出作为引证论点的论据。

2.撰写方法

综述:不含个人观点,叙述客观,主要是对过去研究的介绍。

学术论文:必须要立论,论题、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严谨。两中文章格式相同。

3.语言方式:

文献综述:以叙述性、介绍性的书面语言为主。

学术论文:则以理论性较强的语言进行逻辑性的论证与推理。

写作是艰苦的脑力劳动,通过论文和综述的撰写,丰富了语言运用的方式。一篇好的论文有思想、观点明确而条理清晰的论文容易写,但是一篇客观的综述却是很难找到。

所以,客观的描述性的语言是要经过长期锤炼的!

你所说的平常的论文就是指学术论文吧,内容主要是你对选题的学术见解,文献综述主要是综述别人对选题的学术见解,还要包括你对别人学术观点的评价。文献综述也算是一篇学术论文,只不过和一般的论文在侧重点上有所差别。

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定要注意写综述的一些重要问题:

第一,文献要尽可能全面、前沿、有代表性,文献综述写的就是文献,而且是大量的文献,综述的文献不行文献综述基本就完蛋了。

第二,要有归纳总结整理,最好能够提炼出观点来,有对选题有个整体的理解及分析,文献综述不仅要综,而且要述要有评价和你自己的见解,千万不要仅仅是文献的堆砌,综述一定要有作者自己的综合和归纳。

第三,在写文献综述要注意引用来源,最好直接引用原文,避免间接转引他人引用不当的文献,也避免断章取义。

到现在才弄明白review和论文的区别,惭愧啊

现在展示一下刚摘过来的区别,呵呵不明白的时候再翻出来看看~

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Review 就是“评论”的意思),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critical thinking) 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评论的主线,要按照问题展开,也就是说,别的学者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有什么缺陷?要是别的学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

一、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研究者在其提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综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课题的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从其历史到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都要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论。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为选题和开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文献综述的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参考文献,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也为评审者审查提供查找线索。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三、文献综述规定

1. 为了使选题报告有较充分的依据,要求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之前作文献综述。

2. 在文献综述时,研究生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有关的国内外文献。通常阅读文献不少于30篇

3. 在文献综述中,研究生应说明自己研究方向的发展历史,前人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

4. 文献综述要条理清晰,文字通顺简练。

5. 资料运用恰当、合理。文献引用用方括号"[ ]"括起来置于引用词的右上角。

6. 文献综述中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鼓励研究生多发现问题、多提出问题、并指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

7. 文献综述不少于3000字。

四、注意事项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的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如何写一篇论文综述

如何写一篇论文综述 1、文献综述六部曲:选择主题→文献搜索→展开论证→文献研究→文献批评→综述撰写。 2、主要内容: (1)摘要:200字以内 (2)引言:首先要说明写作的目的,定义综述主题、问题和研究领域。 指出有关综述主题已发表文献的总体趋势,阐述有关概念的定义。 规定综述的范围、包括专题涉及的学科范围和时间范围,必须声明引用文献起止的年份,解释、分析和比较文献以及组织综述次序的准则。 扼要说明有关问题的现况或争论焦点,引出所写综述的核心主题,这是广大读者最关心而又感兴趣的,也是写作综述的主线。 (3)主体:主体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文献发表的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哪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引言部分所确立综述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主题内容根据综述的类型可以灵活选择结构安排。 (4)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对综述类论文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3、注意事项: ⑴开门见山,不绕圈子。避免大篇幅地讲述历史渊源和立题研究过程。 ⑵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内容,确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本原理时,只需以参考引文的形式标出即可。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观点时,意思应明确,语言应简练。 ⑶回顾历史要有重点,内容要紧扣文章标题,围绕标题介绍背景,用几句话概括即可;在提示所用的方法时,不要求写出方法、结果,不要展开讨论;虽可适当引用过去的文献内容,但不要长篇罗列,不能把前言写成该研究的历史发展;不要把前言写成文献小综述,更不要去重复说明那些教科书上已有或本领域研究人员所共知的常识性内容。 ⑷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在前言中,评价论文的价值要恰如其分、实事求是,用词要科学,对本文的创新性最好不要使用"本研究国内首创、首次报道"、"填补了国内空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本研究内容国内未见报道"或"本研究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等不适当的自我评语。 ⑸引言的内容不应与摘要雷同,注意不用客套话,如"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恳请指正"、"抛砖引玉"之类的语言;前言最好不分段论述,不要插图、列表,不进行公式的推导与证明。

毕业论文英文参考文献与译文

Inventory management Inventory Control On the so-called "inventory control", many people will interpret it as a "storage management", which is actually a big distortion. The traditional narrow view, mainly for warehouse inventory control of materials for inventory, data processing, storage, distribution, etc.,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ti-corrosion,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means, to make the custody of the physical inventory to maintain optimum purposes. This is just a form of inventory control, or can be defined as the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How, then, from a broad perspective to understand inventory control? Inventory control should be related to the company's financial and operational objectives, in particular operating cash flow by optimizing the entire demand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cesses (DSCM), a reasonable set of ERP control strategy, and supported by appropriat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tools, tools to achieved in ensuring the timely delivery of the premise, as far as possible to reduce inventory levels, reducing inventory and obsolescence, the risk of devaluation. In this sense, the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to achieve financial goals is just a means to control the entire inventory or just a necessary p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organizational functions,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warehouse management is mainly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broad inventory control is the demand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d the whole company's responsibility. Why until now many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inventory control, limited physical inventory control? The following two reasons can not be ignored: First, our enterprises do not attach importance to inventory control. Especially those who benefit relatively good business, as long as there is money on the few people to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inventory turnover. Inventory control is simply interpreted as warehouse management, unless the time to spend money, it may have been to see the inventory problem, and see the results are often very simple procurement to buy more, or did not do warehouse departments . Second, ERP misleading. Invoicing software is simple audacity to call it ERP, companies on their so-called ERP can reduce the number of inventory, inventory control, seems to rely on their small software can get. Even as SAP, BAAN ERP world, the field of

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的区别

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的区别篇一: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范文 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注:此表需打印 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篇二:(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 题目: 毕业论文前期材料 浅析说评式故事类电视节目主持 学生姓名 学号 学 院 学科专业 指导教师 XX 年 6 月 10 日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浅析说评式故事类电视节目主持 ——通过辽宁卫视《王刚讲故事》分析 一、论文研究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我国电视媒体开始在电视上“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近年来,故事化的手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型电视栏目的制作。由此至今,数十种故事类栏目在中央电视台、省级卫视以及一些地方台呈现出群雄逐鹿的竞争态势。从目前来看,故事类栏目已经逐渐成形,并成长为一档较为成熟的电视栏目。它拥有大量的收视人群,培养了固定的收视期待,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表现形式、叙事结构和叙事模式。而说评式故事类电视节目主持“讲百姓的的故事、述百姓生活、传励人观念”给其所在台带来了强收视率和高满意度,成为了栏目的灵魂铸架,成了整个节目的金子招牌。这其中以辽宁卫视的《王刚讲故事》中主持王刚最为突出。 当前电视故事类节目悄然兴起,各省市级电视台纷纷推出多档故事类节目,《讲述》、《传奇故事》、《王刚讲故事》等节目先后亮相荧屏,受到观众的关注与青睐。其中王刚的《王刚讲故事》是辽宁卫视推出的一档优秀的故事类节目,颇具代表性。自XX年元月开播以来,收视最初即开门红,

后来更是节节攀升,开播至今,《王刚讲故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节目风格,赢得了品牌节目地位,拥有广大的收视群,博得广泛的社会认可与好评,目前《王刚讲故事》己成为全国的收视热点。另外《王刚讲故事》电视系列图书《王刚讲故事》的应运而生,将节目自身整体的品牌形象树立的淋漓尽致;在节目内容上,《王刚讲故事》与同类故事类电视专题节目不同的是它分为日常版和周末版,其中日常版节目内容是以新闻故事为题材,有重大新闻里的新闻故事,也有社会热点下掩埋的旧闻秘事,王刚将这些新闻事件用“讲故事”的方式再次呈现给观众,因此日常版的《王刚讲故事》属于故事类的新闻专题节目;而周末版的节目《周末王刚讲故事》的内容则是以虚构的故事为主,题材多涉及民国时期,故事内容不是《王刚讲故事》栏目组自己拍摄的,而是与影视制作公司合作,将拍摄好的像电影一样的故事与《王刚讲故事》节目融合,其故事情节是虚构的,因此《周末王刚讲故事》不同于日常版的节目,它属于故事类电视专题节目。在节目内容属性上的区别化使得《王刚讲故事》在同类节目中更有代表性。 二、本论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本文将以《王刚讲故事》中主持人王刚为主要对象研究说评式故事类电视节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科技师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人像摄影构图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院(系、部)名称:教育学院 专业名称:教育技术学 学生姓名:文诗 学生学号:1910100204 指导教师:庞海明 2014年3月10日 科技师学院教务处制

摘要 一好的摄影作品能够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能将拍摄者的思想情感直观的呈现给观众。诚然,摄影是一门视觉艺术,它源于客观现实,但它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要通过一定的构图手段呈现出比客观现实更加富有表现力的摄影画面。人像的拍摄是当今大众生活中最普遍的拍摄题材,是人们记录生活、表现生活的重要工具。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拍摄的人像摄影作品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拍摄者已经不再满足于把人像摄影当做随意的消遣,而是追求更加生动耀眼、富有魅力又独具特色的人像照片。这就要掌握一定的人像摄影构图技巧,只有画面的容与形式完美结合,才能充分的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意图。通过调研和实践,对日常生活中普通拍摄者和初学者在人像摄影构图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参考国外文献,了解国外人像摄影构图的发展趋势,结合国形势,综合分析解决人像摄影构图常见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并论述提升人像摄影构图效果的建议,以及各种人像摄影构图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关键字: 人像摄影;摄影构图;方法分析

前言 人像摄影,无论是对专业摄影师,还是普通的业余爱好者,都是常见的拍摄题材中最重要的容,尤其是对于普通的拍摄者来说,绝大多数摄影作品都是拍摄人像。外出旅游、朋友聚会时会合影留念;偶尔发条微博,会秀几自拍。有些人的照片令人印象深刻,有些人的照片却了无生趣,平淡无奇。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摄影构图。摄影构图诞生于绘画构图,众多绘画艺术家在多年创作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使画面看上去更漂亮的构图规则,这些规则同样适用与摄影艺术。不同的是,相机本身(镜头的选择;图片的处理等)为摄影提供了多种个性表现的可能。[1]通过摄影者的匠心独运和情节生动的画面布局,一幅形神具备的人像摄影作品才得以诞生。 大部分人拍摄人像时,都会将被摄对象简单的放在取景画面中,最终得到的画面效果往往普普通通,毫无特色;而有些人拍摄的照片总是赏心悦目,能紧紧抓住人们的视线。这就是摄影构图的神奇作用。好的容和思想要通过具体的形式结构来呈现,然而摄影构图作为摄影艺术的表现形式,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通过对大量人像摄影构图相关资料的阅读和分析,了解了人像摄影构图的构图形式和方法,以及形式美的基本规律。通过广泛的访问调研和不断的摄影实践,总结了普通拍摄者在人像摄影构图中的常见问题,对各种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详细分析人像摄影构图的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技巧。在了解基本构图理论的基础上继续提升,阐述影响人像摄影构图效果的景别、画幅、角度等相关因素,分析不同因素的特性和功能,提出了根据不同的拍摄容合理调节各种因素以提升照片效果的建议,最后基于对文献和摄影实践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各种构图形式方法在实际拍摄中的选择和应用技巧。 一国外人像摄影构图的发展现状 国外的摄影家们对摄影构图高度非常重视。如被誉为最负盛名的摄影构图大师的法国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勒松。[2]在长期的摄影实践中,对拍摄画面的布局非常敏感,他看似轻松随意的作品都是通过精心严谨的画面构图所呈现出来的。在摄影构图方面,布勒松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指出:“构图是我们永远必须全力以赴的首要任务。然而,在拍摄的那一瞬间,它却只能从直觉中产生,因为我们当时是在捕捉稍纵即逝的时刻,而且,它所牵涉到的种种相互关系,都处在运动之中。应用黄金分割时,摄影者除了自己的眼睛之外,便没有什么规矩准绳可以遵循。”长期以来,人们总结出了很多人像摄影构图的基本形式和法则,国外的摄影家却经常告诫人们,对摄影构图法则不要过分拘泥,因为它会束缚人们的创造性。事实上,他们的许多名作也并非都是采用这些法则来创作的。他们非常看重摄影的临场感。摄影时,拍摄者必须根据拍摄容环境和创作意图等进行灵活的处理。美国摄影家L.小雅各希斯也认为:“构图是从摄影者的心

大学本科论文文献综述

XX大学 专业文献综述题目(英文): 题目(中文): 学院(部): 专业: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职称: 合作老师:职称: 年月日 XX大学XX学院制

专业文献综述格式的规范化(使用语言为汉语) 一份完整的专业文献综述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题目 (二)姓名 (三)正文(字数在2000字左右)要求: 1.简要叙述撰写该论文的目的和现实意义。 2.详细叙述所写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有何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或有何研究进展等。 3. 叙述所做课题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创新之处以及对该课 题的趋势预测。 4. 列出作者所查阅的国内外参考文献(10篇以上,其中外文文献应2篇以 上),且所列文献必须是综述作者阅读过的材料,不允许将所列文献中引 用而自己并未阅读的文献列入。 5.按系统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 1)两端对齐,1.25倍行距。 2)宋体小四号,正体。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 (四)参考文献 其书写规范同毕业论文(设计)。

文献综述的写法(打印时删掉此页)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像“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像“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搜集文献应尽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 ⒉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 ⒊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 ⒋参考文献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总之,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有较完整的文献资料,有评论分析,并能准 确地反映主题内容。

浅析文献综述与科学论文写作方法区别

浅析文献综述与科学论文写作方法区别 文献综述与科学论文是我们每个大学生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一门课程,也是完成学业过程中要完成的一项任务。而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本文在两者写作方法方面的区别及关系方面进行了阐述。 标签:文献综述科学论文写作方法 1 文献综述的写法 文献综述的撰写一般有以下步骤及注意点: 1.1 准备材料 材料的准备过程中,收集的材料(主要是相关课题的最近3~5年的原始文献和自己将要研究方向的研究成果)往往是写好综述的关键,这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一个道理。这些材料的内容,作者应重点收集的是结合自己的专业、选择你自己熟悉的和喜爱的,不要盲目收集没用的材料。 在收集材料的方法和初步处理材料的问题上,有看专著法、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和检索法。考虑到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 首先是手工检索,对我们来说,我们可以去学校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了解相关知识。再者,我们可以通过电脑检索,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对我们来说,南农图书馆为我们查阅检索文献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方便了我们的学习。 1.2 选题及有用信息的提取 对搜集好的资料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后,结合学习和工作实际,最好结合自己的专业和专长,选择对实践有指导意义和实用性的问题进行研究,确定所写文献综述题目。在选题过程中注意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等原则。 确定选题后,再一次进行有用信息的提取,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 1.3 开始写作 在阅读了一定量的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资料的重要程度进行细读,抓住其主要观点和结论,对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先列出提纲,写出各级的大小标题,然后将观点相同的资料分别归入有关问题,并排好顺序。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例

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论“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的影响指导教师尹力 学院法学院专业法学班级法学072班 学生姓名徐元媛学号074050428 开题日期2010年12月10日要求:一、说明材料来源情况;二、对课题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等进行准确的分析与归纳并作出简要评述;三、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主张,阐述该课题的发展动向和趋势;四、字数要求不少于3000字,可另附纸。 文献综述正文: 见附页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附页: 关于“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的影响的文献综述论文题目:论“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的影响 法学072班 074050428 徐元媛 作为国际私法经典学说之一的“法律关系本座说”,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而形成了诸多研究成果,它们或以学术专著为载体,或以学术论文的面目示人,主要围绕以下一些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 一、关于“法律关系本座说”的成因 萨维尼从根本上颠覆了冲突法主题的关注方式,而被公认为是冲突法世界的“哥白尼”。在实体法与超越实体法之间,萨维尼的独特身份、优雅节制的精神操守、先人的历史储备以及法律关系的格致工夫,这一切的风云际合为萨维尼奠定了重估一切价值所必不可少的历史机缘。因了这份缘分,冲突法革命在萨维尼的身上灿烂生发。①萨维尼对法律冲突问题进行了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因而最终产生了“法律关系本座说”这一据说是他“其他著作都比不上的最高影响”的理论成果。②关于“法律关系本座说”的成因,现有文献主要是从社会背景和哲学渊源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社会背景 在18世纪末期,德意志仍然处于资本主义手工业的初级阶段,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非常微弱和缓慢。整个德意志处于封建农奴制和封建分裂割据局面。在德意志各邦国中,对历史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是普鲁士王国,也就是萨维尼的祖国。在普鲁士王国的发展过程中,“容克”始终是中坚力量,是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市民阶级在普鲁士的力量非常微弱。因此,从王权集中这个意义上讲,普鲁士君主专制要比西欧强得多。这里始终也没有出现像“三级议会”、“国会”这种王权与资产阶级联盟的机构。因此,普鲁士资本主义因素相当薄弱。在政治上,普鲁士王国是几次反法联盟的中坚力量。由此,招致拿破仑沉重的军事打击和异族的政治统治。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是德意志民族觉醒的警钟,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民族团结的范例,宣告了各民族的自由、平等,拿破仑在德意志以“革命者”的身份出现,同时又充当了贪得无厌的掠夺者。这就从正反两方面启动了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运动。从1800年起,德意志掀起了猛烈的民族运动。尽管这个时期民族主义是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结合,但目标是一致的:要求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压迫,恢复德意志的独立性。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一位法学宗师萨维尼,也产生了这位法学家伟大的法学思想。③(二)哲学渊源 ①张春良:《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萨维尼冲突法革命发生学之究竟》,《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第6期。 ②杜涛:《德国国际私法:理论、方法和立法的变迁》,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页。

文献综述与科技论文写作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中英文): 文献综述与科技论文写作是一门有助于提高学生研究能力的综合性课程。其目的就是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文献信息收集、整理、分析与提炼能力,初步掌握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课程具体内容包括文献的分类,电子文献检索技术,文献的合理使用,学术论文的写作规范、撰写方法等。 Literature review and scientific paper writing is a comprehensive course to improve students' research ability. Its purpose is to enable students to acquire certain literatur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organization, analysis and refining ability, and get the principle rules and standards of scientific paper writing. The specific content of the course includes literature classification, electronic literature search technology, literature reference rules, writing standards of academic papers, etc. 2.设计思路: 课程针对对象主要为本专业即将开展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高年级学生,其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系统学习,全面掌握科技文献检索和科技论文写作的方法,有助于其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的顺利完成,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或进一步的深造 - 1 -

报告与论文的区别

报告与论文的区别 “报告是理论应用是实践的过程;论文是从实践中提炼规律或者修正规律形成理论的过程。”“从内容上来说,报告是陈述、反映事实,论文是经过科学研究,论述研究成果。”“论文一定有自己的观点或结论,报告可以无。报告应该客观性多些,陈述事实和全部;论文主观性多些,可以选择对自己论点有利的论据。”“从研究面上讲:专题报告可以算是面。论文可以是点。专题报告所讲的内容是研究的面上的东西,而论文可以就专题研究中的某一个点开掘展开论述。报告要将研究对象的主要情况、主要做法,取得的经验、效果等,加以表述,要以数据和材料说话,内容力求既翔实又概括。 论文要包括论点,然后围绕论点提出论据以证明论点,通常步骤是:提出问题-论点→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结论。”“论文是科研成果的高级表达形式,突出的是它的学术性;报告是科研成果的一般表达形式,其更加侧重于资料性。”“论文是要论证某个命题、假说或理论,报告重在能清楚地说明一件事情或现象。二者的目标不同,所以方式也不同。报告的应用性更强,论文学术性体现的更多一些。”“报告是通过对相关各因素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估项目可行性,为决策者和使用者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对策;论文是为了表述在某个学术领域中对现象、问题的理论研究或创新见解的文章成果。”“报告一般有特定的读者对象,所以在行文中往往要针对读者的阅读目的与知识水平,为其决策和预测提供直接的信息与方向指导,考虑问题更讲究全面分析与问题覆盖。而论文的读者范围没有报告那么狭窄,注重已有理论 的梳理、规范严谨的推导验证方法与创新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推理中一般是严格控制一些因素的片面推导,一般还点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两者的深度不同,报告更多是对经验和事实的陈述,缺理论支撑。论文则需要把普遍现象上升为理论或规律,是学术成果。”“论文强调要有新的方法或者新的思想。而报告可以是已经成熟的理论的应用。” 我发言认为,讲清楚这两个概念区别,对如何写论文和报告有重要意义,也对如何做科学学位的研究生有意义,也有助于完成一些课题。前面有同学对报告分类,科学报告、政策研究报告、形势分析报告、预测报告,还有工作报告,如审计报告等,但论文基本上没有分类。针对大家还不特别清晰的两者间区别,我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上班45分钟以上离婚率显著高于45分钟以下的,它是论文性结论,还是报告性结论?大家比较一致地认为是报告性结论。根据事实数据得出的结论,没有理论支撑,涉及的都是对资料和数据的统计分析。那么,请问大家,这个结论需要分析吗?也就是说报告是否需要分析?回答是坚决的,“需要,找出上班时间与影响家庭关系和谐程度的那些因素之间的联系,结论经过科学的分析验证上升为人们所认同的规律性东西。”不过也有不同的意见,“不需要分析吧,只需要把这个结论引申来开分析它的影响和政策寓意。”后来,我要求谈一下。对科学报告来说,分析是必须的,其他报告不一定分析,但也要给结论,否则不能算是报告。科学报告是基于数据的,它要有结论,如果没有结论,只是科学观察和数据记录,结论就需要分析,需要去除一些表象;作为科学报告标准之一是它应是有发现的,科学报告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形式;论文是理论,是逻辑的抽象性解释,以构建一个或一系列的逻辑关系为目标,是用一个前提解释另外一个判断的形式,它可以使用归纳方法,也可以使用演绎方法,如果归纳就与科学报告很接近,如果是演绎,则差别很大。论文通常结构是问题,综述、模型(假设与关系)、实证、结论与讨论。为什么需要实证呢?是为了让结论可信,通常是用科学报告作为证明,论文的核心是前面的逻辑关系-模型部分。一个理论没有实证前,它是假说,用证伪思想来看,只要没有被证伪,它就是理论(真理),换言之,任何模型都可以认为是理论,是以某为前提,提出某种关系,实证帮助你巩固了这种关系,但仍然是相对真理,报告是科学的起点,理论也可以是科学的起点,因为当你认为它们逻辑足以让你信服的时候,它就是科学了,当是一旦出现了反例并且你认为反例成立,理论被推翻。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 为了促使学生熟悉更多的专业文献资料,进一步强化学生搜集文献资料的能力,提高对文献资料的归纳、分析、综合运用能力及独立开展科研活动的能力,现对本科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提出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具体要求如下: 一、文献综述的概念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较全面地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其撰写格式一般包含以下内容:即题目、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照以上几部分内容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忌用前言、主题、总结字样作为综述开篇语)。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简明扼要地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参考文献,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也为评审者审查提供查找线索。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与毕业论文要求相同。 三、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注意事项 1.在文献综述时,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直接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搜集文献

文献综述参考范文

论《飘》中的现实主义 文献综述 引言 在20世纪的英美文学中,最具轰动效应的,莫过于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1900—1949)的长篇小说《飘》。该书自1936年问世以来,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考验,依然盛销不衰。小说以美国南北内战为背景,以战争的发展为线索,主要描写了女主人公斯嘉丽与维希礼和巴特勒之间的纠葛和恩怨。小说整体上是以女主人公斯嘉丽的爱情史为中心,虚写战争,实写战争对人类心灵的影响。此外,小说里还表现了对十九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文化的差异和矛盾,既是对当时南北战争中美国人的生活的生动刻画,也表现了当时战争中美国人勇敢和执着的精神。它是一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尽管美国文坛一直有意贬低《飘》的文学价值,但它虽然未能进入文学经典的殿堂,却走进了千百万读者的心中。 一、国内对《飘》的相关评论 相对于西方而言,我国在《飘》的研究方面起步较晚,长期存在着接受与研究的严重脱节。即使是近年来这部小说获得越来越多的肯定评价,并正式进入文学史(以毛信德的《美国小说史纲》和王长荣的《现代美国小说》为代表),但对《飘》的研究也还是流于表面和简单。仅以中译本的序言水平就可见一斑:1990 年中国刮起了重译《飘》的旋风,一时出现沪本、京本、浙本三个版本的热闹场面,却没有一个本子的序言水平超过几十年前傅东华的译序。 《飘》作为一部富有争议的小说,吸引了许多文学工作者的目光。目前已有不少人从不同角度对《飘》进行了分析和欣赏。 张玉霞在《美国通俗小说经典〈飘〉研究综论》一文中认为,要对《飘》的持久魅力作出合理阐释,在整体的历史、文化的广阔视野关照下,必须回到细致的文本研究中去。张玉霞介绍了两个路径:1、把《飘》置于通俗文学发展进程中考察。从文类所属来看,它是历史小说与浪漫言情故事两个类型的交叉。偏重于形式要素的分析,得出的结论在于——优秀通俗小说的特征是“模式与模式突破”,即在内容和形式层面都具有承继、超越的双重性。而通俗小说的创作及接受两方面都受之影响。可以运用小说叙事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具体的文本分析,并结合通俗小说类型研究来深入剖析《飘》的叙事结构特点。2、从创作流派及本土背景考察作为南方文学的《飘》,在解构与重建南方文化方面所具有的深刻内涵。 张淑英在《〈飘〉的流行与寂寞》一文中提到美国小说《飘》之所以能广泛流传的原因:一是艺术上的极高造诣,二是电影的推波助澜。然而,与小说的畅销和电影的火爆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文学史或文学手册中有关它的评论极少。很多人认为它是一部政治上反动的作品,这主要表现在小说对奴隶主和奴隶的阶级地位的描写,以及对南北战争有仇视情绪。 在王长荣的《现代美国小说史》中提到,《飘》是一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相结合的优秀作品。他认为在人物塑造上,《飘》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女主人公斯嘉丽实际上成了表现南方神话的理想人物。从客观上讲,米切尔美化了正在崩溃的南方庄园经济,表现出对农奴主的同情。另一方面,在处理时代背景和人物对话时,米切尔却运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使人读起《飘》来感到真切动人。

最新大学毕业论文指导之文献综述

大学毕业论文指导之文献综述 大学毕业论文指导之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撰写指南.txt52每个人都一条抛物线,天赋决定其开口,而最高点则需后天的努力。没有秋日落叶的飘零,何来新春绿芽的饿明丽?只有懂得失去,才会重新拥有。一、文献综述的定义 1、综述的定义:是对某一毕业设计专题的大量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分析研究和综合提炼而成的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综述是利用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而形成的三次文献。它不仅是文献研究的成果,而且也是科学研究的成果。毕业设计文献综述一般属于专题性综述,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 2、综述的特点:能客观全面系统地反映国内外某一专题的历史现状(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3、综述的作用:高度浓缩了十几篇甚至几十篇散乱无序的同类文献的成果与存在问题或争论焦点,对其进行归纳整理,使之达到了条理化和系统化的程度。为毕业设计的开展提供重要的技术依据和方案思路,是毕业设计必要的前期工作。 二、文献综述的编写目的

1、澄清研究思路; 2、把握研究方向; 3、制定研究方案; 4、借鉴研究方法。 三、文献综述的编写步骤 (一)选题 能否写出一篇好的文献综述,选题是否恰当至关重要。选好文献综述的题目要遵循以下原则: 1、根据毕业设计课题内容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技术方案,相关理论或技术发展及应用的历史、现状、前沿动态、发展趋势及存在的学术争论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等,选择一个相关的题目。 2、根据所占有文献资料质和量。只有在说明问题的文献资料数量比较丰富、能比较全面的反映各方面论点,又经过分析、对比与综合的基础上,才能提出符合课题本身需要的综述题目;当然也可先根据需要确定综述题目后再去收集文献资料。这正、反两个过程常是相辅相成的。 3、选题一定要能反映出课题相关的焦点、新成果、新技术和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格式及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格式及写作技巧 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 述的情报研究成果。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 奠定了基础。 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 文献综述的引言: 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 文献综述的正文: 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寻求研究问 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寻求认识的进步),研究方法的分 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 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 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 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文献综述的结论: 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 文献综述的附录: 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一、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因此, 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我们在网上浏览了数百种教学模式,下载了二百余篇有关教学模式的文章,研读了五十余篇。概括起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 式可分三类: (1)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 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它的优点是......,它的缺陷是...... (3)优势互补教学模式——“主导——主体论”。这类教学模式 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兼取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 论之长并弃其之短,是对“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扬弃。“主导——主体论”教学模式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但在教 学实践中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可以操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复习导入——传 授新知——总结归纳——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束缚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当今较为先进的小学数学 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出方案——交流方案,解决问题——模拟练习,运用问题——归纳总结, 完善认识”。这种教学模式力求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 作用,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但这种教学 模式将学生的学习局限于课堂,学习方式是为数学而数学,没有把 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没有把学生学习数学置于广阔的生活时空中去,学生多角度多途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限制,尤 其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 受到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我们提 出“‘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课题。 文献综述范文1中,研究者对有关研究领域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对相关文献作了批判性的分析与评论。对于正 在从事某一项课题的研究者来说,查阅文献资料有助于他们从整体 上把握自己研究领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存在争议的地方、研究的最新方向和趋势、被研究者忽视的领域、 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等。

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一、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早期传统的布局规划主要是凭经验,通过丰富的实际布置经验,完成工厂的设施布置和平面设计工作,后来逐渐形成了一些先进的设计方法。 1961年美国Richard.Muther[1]运用系统工程的概念和系统分析的方法,提出了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系统布置设计法SLP (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釆取作业单位相互关系的等级表示法,使得设施布置问题由定性阶段发展到定量阶段。 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宄院(Fraunhofer ML)[2]通过研宄大量的国际性物流中心规划项目,总结出了基于竞争驱动、需求驱动和最佳实践驱动的MSFLB(Market Study, Strategic Positioning,Function Design,Layout Design,Business Plan)五个步骤构建的物流中心规划流程。 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Lee R.C, Moore J.M[3]等为代表的设施布置设计与规划学者们,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到平面设计及其优化的问题研宄中。之后,逐渐产生了很多用高级语言编程的平面布局程序,如CORELAP,CRAFT,COFAD,MULTIPLE,ALDEP等程序,形成一种计算机辅助设施布置方法(Computer Aided Facilities Design,CAFD)。通过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使得设施布置由复杂变得相对简单,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为物流系统的布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20 世纪 90 年代,Seehof J.M.Evans W.0.[4](1967)提出了 ALDEP(Automated Layout Design Procedure),即自动布置设计程序,这种计算方法是根据作业单位之间的密切程度等级来进行半自动的设施布置。但是由于当时计算机发展水平落后,这种程序的应用带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KakuB andMazzola JB[5]运用了禁忌搜索法来研究设施布局问题。 21世纪到来之后,学者们提出了更多的方法来解决布局规划问题:AgatinaLa Rosa[6](2000)借助于先进的GIS技术对配送系统中物流设施的设置和运输成本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物流设施的位置和空间结构问题釆用数学方法进行了探讨。Teodor Gabriel Ctainie[7]提出一种全国范围内的服务网络设计模型,研究了货物运输网络优化中的资源分配问题。 Beeky P.Y.Loo[8](2001)用启发式算法求解了铁路货运站的分布情况和发展成为货运中心的基本条件。Hyun Jeung Ko[9]研究了基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一体化设施的布局问题,构建了动态规划模型,而且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启发式算法。Shigem Yurimoto and Naoto Katayama[9](2002)对于日本东京地区公共物流中心的最优位置以及数量进行了研究,借助两个非线性的数学模型,给出了相关配套政策的建议。Kyu-Yeul Lee(11](2005)釆用遗传算法研究了多层设施的布置问题,通过选择、变异、倒置、交叉等基因操作,将设施间的相互关系设定成一种邻接图的形式,通过Dijkstra算法来计算设施间的最短距离,解决设施布置问题。Andre R.S.Amaral[12](2006:)对于单线形设施布局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Jaydeep Balakrishman[13]探讨了动态设施布局上的一些问题。

文献综述与论文写作 技巧

文献综述与论文写作 一、文献综述的内涵 二、撰写文献综述 三、批判地阅读—文献述评 四、文献综述的常见错误错误 五、综述的分类 六、文献综述与论文选题 七、优秀科技论文的五要 一、文献综述的内涵 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阅读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所研究的问题(学科,专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的叙述和评论。“综”即收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述”即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文献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其目的并不是将可能找到的文章列出,而是要在辨别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论文来综合与评估这些资料。一个成功的文献综述,能够以其系统的分析评价和有根据的趋势预测为新课题的确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论证 究成果进行评论研究成果的

简单介绍与罗列研究领域在某一阶段的进展情况际 需要提出自己见解的一种科研工作。文献综述的目的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通过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目标让读者熟悉现 场说明,可以提出不同的概念架构作为新假设提出与研究理念的基础,对某现象和行为进行可能的解释;识别概念间的前提假设,理解并学习他人如何界定与衡量关键概念;改进与批判现有研究的不足,推出另类研究,发掘新的研究方法与途径,验证其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的作用文献综述是对一个研究领域的探索 够对你正在研究的问题进行定义和限制范围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评估有潜力的研究方法将你的发现跟以往的知识联系起来 历史的延续性 确定探索的范围。文献综述告诉读者的是该学科领域中已有的研究 让他们为之后你的研究做好知识上的准备。二、撰写文献综述文献综 述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