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单元整合复习教案12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单元整合复习教案12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单元整合复习教案12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单元整合复习教案12 新人教版

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检测试剂的使用与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实验材料的选择

(1)在显色的物质鉴定实验中最好选择不带色或颜色浅的材料。

(2)斐林试剂只可鉴定糖类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因此选择实验材料时注意不能选用甘蔗、甜菜等,因为甘蔗、甜菜中主要含有非还原糖——蔗糖。

(3)在蛋白质的检测实验中,蛋白液的浓度不可过大,否则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壁上,不易清洗。

2.实验检测试剂的使用与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1)斐林试剂的甲液(0.1g/mL的NaOH)和乙液(0.05g/mL的CuSO4)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液中,现配现用。

(2)双缩脲试剂的使用:先加A液1mL(0.1g/mL的NaOH),再加入B液(0.01g/mL的CuSO4)4滴,注意加入双缩脲试剂B时,要少量(4滴),否则过量的试剂B会与试剂A反应,使溶液呈蓝色,而掩盖生成的紫色。

3.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检测步骤

(1)在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需要50~65℃水浴加热,其颜色变化:蓝色(氢氧化铜的颜色)→棕色(氢氧化铜和氧化亚铜混合物的颜色)→砖红色(氧化亚铜的颜色)。

(2)在脂肪的鉴定中:

a.制作切片时,切片要薄,如厚薄不均就会导致观察时有的地方清晰,有的地方模糊;

b.用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染色后,要用1~2滴50%酒精洗去材料表面的浮色;

c.需使用显微镜观察。

(3)在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不需加热,实验中要留出一部分组织样液,以便对比。

【自主训练】下列试剂在使用过程中,都不需要进行水浴加热的是( )

A.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和二苯胺试剂鉴定DNA

B.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和苏丹Ⅲ染液鉴定脂肪

C.班氏糖定性试剂鉴定尿糖和苏丹Ⅲ染液鉴定脂肪

D.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和二苯胺试剂鉴定DNA

解析:用斐林试剂和二苯胺分别鉴定还原糖和DNA时,都需要水浴加热;而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和苏丹Ⅲ染液鉴定脂肪不需要加热。

答案:B

2019-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单元整合复习教案2 新人教版单元体系构建

一、细胞器与物质代谢、能量代谢

????? 叶绿体:光合作用(光反应、暗反应)的场所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内质网:与蛋白质、脂质、糖类的合成有关

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附着核糖体:分泌蛋白游离核糖体:组织蛋白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细胞中还与 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1

2

注意:①在能量代谢水平高的细胞中,线粒体的含量多。②动物细胞中线粒体比植物细胞中多。③含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有色体、液泡。有色体和叶绿体中均含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液泡的细胞液中含有花青素等色素。④动、植物细胞中形态相同、功能可能不同的细胞器:高尔基体。⑤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合成载体)、线粒体(提供能量)。

二、验证细胞膜的生理特性

1.细胞膜的流动性

(1)实验室证据:科学家用红、绿两种颜色的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与小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再将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起初用显微镜可观察到融合后的细胞一半呈红色,另一半呈绿色。再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细胞膜上红、绿荧光染料均匀分布。

(2)细胞膜的流动性包括膜蛋白、磷脂的流动,还包括膜蛋白的自主流动。载体对物质的主动运输过程,可以认为是蛋白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3)膜的流动性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膜的流动性越大。一般情况下,温度高,流动性大,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但温度过高,膜的流动性过大,甚至破坏了膜的结构,反而不利于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温度低,膜的流动性下降,膜的运输功能下降或完全丧失。

(4)膜的流动性与磷脂分子中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有关,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越大,膜的流动性越大。依此推测,热带生物的细胞膜中脂肪酸饱和程度要高一些。

(5)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细胞膜最重要的结构特点。它对于完成各种生理功能如物质的透过、膜内外信息的传递等非常重要。

(6)细胞融合技术(把两个同种或异种的细胞在融合剂的作用下,融合成一个杂种细胞的技术)就是利用细胞膜的流动性完成的。

2.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的验证实验

(1)

(2)

(3)

含不同矿质元素的培养液+不同植物

测定培养液中各矿质离子的初始浓度

,培养一段时间

测定实验结束时培养液中各矿质离子浓度

比较同一植物吸收不同矿质离子及不同植物吸收同一矿质离子的情况

得出结论

【自主训练】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9年,E.Overton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容易穿过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不容易穿过膜。

材料二:1897年,Crijins和Hedin用红细胞做实验,同样证明分子的通透性与其在脂质中的溶解度有关,且溶解度越大越容易通过。

材料三:科学家对细胞膜化学成分深层分析发现,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提示:蛋白酶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只对蛋白质分解起催化作用的物质)。

材料四:1970年,科学家用不同荧光的染料标记抗体,使小鼠和人细胞膜分别产生绿色和红色荧光。将这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开始时一半呈红色,另一半呈绿色,但在37℃水浴中保温40分钟后,融合细胞上两种颜色的荧光点就均匀分布了。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说明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三可以说明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四出现荧光点均匀分布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相似相容原理,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说明红细胞的细胞膜中含有脂质;蛋白酶只对蛋白质起水解作用,如果生物膜中无蛋白质存在,则蛋白酶不会对生物膜起任何破坏作用。既然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说明细胞膜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膜的融合充分说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其流动性的原因是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

答案:(1)细胞膜中含有脂质

(2)细胞膜的成分中有蛋白质

(3)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