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资源调查报告1解析

合集下载

湿地调查报告 学生

湿地调查报告 学生

湿地调查报告学生介绍本次湿地调查是由本校学生组成的小组共同完成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湿地资源。

我们选择了位于城市附近的某湿地进行调查,该湿地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良好。

调查目的1. 了解湿地的现状和生态系统2. 评估湿地对城市生态的影响3. 寻找适合的保护措施,促进湿地可持续发展调查内容1. 湿地植被调查我们首先对湿地内的植被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在湿地内,我们发现了多种植物,包括湿地特有的植物、水生植物和湿地边缘的植物。

这些植物为湿地生态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生物多样性。

其中,我们观察到一些珍稀濒危物种,例如独脚金和睡莲。

这些发现表明该湿地对于维持珍稀植物的生存起着重要作用。

2. 湿地动物观察在对湿地植被进行调查之后,我们开始观察湿地内的动物。

我们发现湿地是多种鸟类和昆虫的栖息地。

其中,候鸟和水鸟数量较多,它们选择在这里繁殖和迁徙。

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湿地特有的动物,例如螺蛳和蜻蜓。

这些动物的存在表明该湿地为多样性动植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条件。

3. 湿地水质分析我们带上水质测试仪器对湿地的水质进行了分析。

测试结果显示该湿地的水质良好,pH值接近中性,溶解氧含量充足。

这说明该湿地的水源来自于自然的降水和洪水,同时也受到附近区域的污染影响较小。

这种水质对于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影响和保护1. 城市化对湿地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扩张和人口增加对湿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湿地面积的减少和污染会直接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湿地保护措施,合理规划城市发展,减少湿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2. 湿地保护措施为了保护湿地资源,我们提出以下保护措施:- 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

-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意识。

- 建立湿地保护区,限制湿地开发。

- 加强水源保护,减少湿地污染。

- 建立湿地保护管理机构,监督湿地保护工作的进展。

结论湿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对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湿地资源现状调研报告

湿地资源现状调研报告

湿地资源现状调研报告湿地是指生态系统中充满水分的地带,在水分和土壤特性等方面具有相对稳定性,是自然生态系统中重要的资源。

历来,湿地资源一直被看作是生态环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标,其生态功能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识和重视。

随着工业、农业、城市化快速发展,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湿地资源遭受了严重的威胁和破坏。

本文旨在对我国湿地资源现状进行调研,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重要资源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湿地资源的分布情况和面积据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部的统计,我国湿地面积约为53.6万平方公里,占了国土面积的5.57%左右。

其中河流湿地面积最大,占湿地总面积的35.8%,其次是海岸湿地和湖泊湿地。

从区域分布上看,东北、华东、华南、西南和西北地区,都拥有较为丰富的湿地资源。

但是由于人口增长、工业污染、过度开发、重金属污染以及海平面上升等因素的影响,湿地面积正在不断缩小。

二、湿地与生物多样性湿地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热点地带,具有相当高的生物多样性。

据生态保护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湿地生境中,约有60%的鸟类和Half以上的鱼类依赖湿地生存。

我国拥有约1062种湿地鸟类,占全球1500多种湿地鸟类的70%以上。

但是由于湿地资源的大规模破坏,湿地鸟类、植物等生物在数量上和生境上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保护湿地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湿地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和调节湿地可以调节自然水文循环和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平衡,包括矿质和有机物质的转化。

湿地向陆地提供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如洪水调节、水质净化、生物栖息地、碳贮存和产生了一些生态空间的良好机遇,以及旅游和游乐活动的机会。

湿地对于土壤保持和防止水土流失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湿地环境中的人为干扰,如水土流失、草原退化、荒漠化和树木砍伐,也会给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四、保护湿地资源的措施为了有效保护湿地资源,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加强湿地资源管理。

湿地资源调查报告

湿地资源调查报告

湿地资源调查报告一、引言湿地是指生态系统与水的接触或作用区域,包括沼泽、泥炭地、河口、湖泊、池塘和沿海滩涂等。

湿地是地球上最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重要的生态服务提供者。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湿地资源状况,本次调查了地的湿地资源情况。

二、调查目的1.了解湿地类型和范围;2.调查湿地中的物种丰富度和数量;3.调查湿地当前的生态环境;4.研究湿地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调查过程调查过程中,首先对湿地进行了分类和范围划定的初步分析,然后通过现场考察和采样等方式进行具体调查。

调查的重点包括湿地类型、水质状况、植被分布、动物种类和数量、以及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影响等。

1.湿地类型和范围经过实地勘测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确定调查区域内存在河口湿地、沼泽湿地和湖泊湿地等不同类型的湿地。

其中河口湿地分布较广,面积约占调查区域湿地总面积的70%。

2.湿地水质状况通过水样采集和水质监测,发现湿地水质以中等水平为主。

其中部分河口湿地水质较差,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可能是周边工业及农业活动对湿地水质的影响。

3.植被分布通过植被抽样和统计,发现湿地植被种类丰富,主要分布有芦苇、菖蒲、香蒲等。

4.动物种类和数量通过鸟类调查和捕捉鱼类等方式,发现湿地内鸟类种类繁多,涵盖了多个主要鸟类目。

同时还发现了多种鱼类和两栖类等。

5.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影响调查发现,湿地周边存在农田灌溉、河流治理和旅游等人类活动,这些活动对湿地的水质、生境和物种多样性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湿地资源的特点和问题:1.特点湿地资源丰富,拥有多种湿地类型和物种,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2.问题存在部分湿地水质污染的问题,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可忽视。

五、建议与对策针对湿地资源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1.加强水质监测与污染治理,控制工业和农业活动对湿地的污染;2.制定湿地保护政策和规划,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3.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物种多样性;4.提倡可持续旅游,加强湿地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平衡。

关于宜阳县湿地资源调查报告的分析

关于宜阳县湿地资源调查报告的分析

关于宜阳县湿地资源调查报告的分析引言:宜阳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一个自然生态环境优良的县城。

湿地作为宜阳县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具有丰富的生态功能和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

本文将对宜阳县湿地资源调查报告进行分析,探讨其湿地类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等方面的状况,以期了解宜阳县湿地资源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

一、湿地类型及分布宜阳县的湿地主要包括河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等。

依据调查报告显示,河湿地位于县域内的河流沿岸,湖泊湿地主要分布在县境内的东南部,沼泽湿地则主要分布在河湖湿地带的北部。

人工湿地较多,主要分布在县域内的农田和水稻种植区域。

二、生物多样性状况湿地作为一个奇特的生态系统,拥有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

调查报告显示,宜阳县的湿地内生物多样性丰富,有大量珍稀植物和动物栖息其中。

其中,植物方面主要包括多种莲藕、芦苇、菖蒲等湿地植物;动物方面则有许多鸟类、鱼类和两栖爬行类等。

这些丰富的生物群落为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生态服务价值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价值,提供着许多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

调查报告指出,宜阳县湿地为区域水文调整、水质净化和气候调整等提供了重要的功能。

湿地的沉积物能够吸附和稳定大量的有害物质,对保卫水质起着重要作用。

此外,湿地还能够缓冲洪水、缩减洪灾损害,并起到调整气温、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

四、面临的挑战调查报告也指出了宜阳县湿地面临的一些挑战。

起首,随着农业化进程的加快,农化污染成为湿地面临的主要恐吓之一,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湿地生态系统失衡;其次,城市化进程也对湿地造成了不行逆的破坏,导致湿地面积缩减和生态功能退化;最后,过量捕捞和非法捕捞等活动破坏了湿地的生态平衡,影响了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

结论:总体而言,宜阳县的湿地资源丰富,拥有多样性的湿地类型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湿地在维持生态平衡、提供生态系统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湿地面临着农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恐吓,同时还需要应对捕捞和污染等问题。

湿地调查报告

湿地调查报告

湿地调查报告湿地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提供水源和保护水质,还能提供各种生物栖息和繁衍的生态条件。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天气变化的影响,湿地逐渐变得越来越稀少,并且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为了了解湿地的现状,了解其受到的影响和保护措施,我们进行了一次湿地调查报告,下面是我们的具体调查结果。

1. 调查地点我们选择了位于南方某地的某个湿地进行调查,这个湿地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由于周围的开发和人类活动,其自然资源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2. 调查时间我们在一个春季的周末来到湿地进行了调查,当天天气晴朗,温度适宜。

3. 调查方法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进行了调查,包括现场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和相关数据分析等方法。

4. 调查结果4.1 环境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这个湿地周围的自然环境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其中,湿地周围的植被因为过度开发和人类活动而遭到了破坏,而湿地里的动植物栖息地也遭到了破坏。

另外,湿地周围的空气和水质也很差,导致湿地的生态系统处于恶化的状态。

4.2 动植物种类调查发现,在这个湿地里,有着丰富的动植物种类。

其中,主要的鸟类有夜鹭、白鹭、紫鸥等,而其他有脊椎动物主要有蛙、鱼类等。

而在湿地中还生长着睡莲、荷花、芦苇等植物。

4.3 受影响因素通过对湿地进行的调查,我们发现湿地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于周围开发和过度开发。

在周围环境破坏的同时,湿地也受到了重大的污染,这些影响最终导致湿地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4.4 保护措施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保护措施。

首先,需要扩大湿地保护区的面积,并且建立更严格的环保法律和规定,对湿地进行更加有效的保护。

另外,建立经济适用的其他办法,扶持附近村庄的发展,减少别的开发方式对湿地的影响。

5. 总结湿地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人类活动和天气变化的影响,湿地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湿地现状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保护措施,加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希望能够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保护湿地的生态环境。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湿地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湿地

一、前言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它不仅为众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还在调节气候、净化水质、保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湿地生态系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为了深入了解湿地现状,探索湿地保护与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我们团队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湿地社会实践调查。

二、调查背景我国湿地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然而,由于过度开发、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湿地面积持续减少,生态功能严重退化。

为了保护湿地资源,我国政府制定了《湿地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然而,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

三、调查内容本次调查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湿地现状调查:了解湿地面积、分布、类型、生物多样性等基本情况。

2. 湿地污染状况调查:调查湿地周边污染源,分析污染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3. 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调查:了解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在湿地保护与恢复方面的具体措施。

4. 公众参与湿地保护调查:调查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知程度、参与意愿和参与方式。

四、调查方法1. 文献资料收集: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研究报告等资料。

2. 实地考察:深入湿地现场,观察湿地生态环境、污染状况、保护措施等。

3. 问卷调查:设计调查问卷,对公众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知和态度。

4. 访谈:与湿地保护相关部门、专家学者、社区居民等进行访谈,了解湿地保护与恢复的实际情况。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1. 湿地现状:我国湿地总面积约为5.5亿亩,占全球湿地面积的10%左右。

湿地类型多样,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等。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面积逐年减少,生态功能严重退化。

2. 湿地污染状况:调查发现,湿地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等。

这些污染物质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危害,导致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3. 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实施湿地恢复工程、加强湿地执法等。

湿地调研报告共(湿地资源调查报告)(一)2024

湿地调研报告共(湿地资源调查报告)(一)2024

湿地调研报告共(湿地资源调查报告)(一)引言概述:湿地是地球上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和价值。

为了深入了解湿地资源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湿地调研,旨在提供关于湿地保护和管理的科学依据。

本报告将概述我们所进行的湿地调研工作,并重点介绍湿地资源现状、湿地生态功能、湿地保护和管理、湿地利用和湿地生态修复等五个大点。

正文:一、湿地资源现状1. 湿地的定义和分类2. 湿地的分布与面积3. 主要湿地类型的特征和现状4. 湿地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现状5. 湿地资源的威胁和保护现状二、湿地生态功能1. 湿地的水文功能2. 湿地的生物多样性3. 湿地对气候调节的作用4. 湿地的水质净化功能5. 湿地对灾害防护的重要性三、湿地保护和管理1. 国内外湿地保护政策与法规2. 湿地保护的机构和管理者3. 湿地保护的措施和技术手段4. 湿地保护规划与管理策略5. 湿地保护管理中的挑战与对策四、湿地利用1. 湿地的经济价值和利用潜力2. 湿地旅游开发与管理3. 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4. 湿地农业与养殖5. 湿地资源利用中的生态补偿机制五、湿地生态修复1. 湿地生态退化与修复的原因2. 湿地生态修复技术和方法3. 生态修复实践案例分析4. 湿地生态修复的效果与评估5. 湿地生态修复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总结:综上所述,湿地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

然而,湿地资源正面临着严重威胁和挑战,包括湿地退化、污染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我们需要加强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促进湿地生态修复,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增强公众对湿地保护意识。

只有这样,湿地资源才能得到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湿地调研报告(一)2024

湿地调研报告(一)2024

湿地调研报告(一)引言概述湿地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

为了深入了解湿地的特点和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湿地调研。

本文将对这次湿地调研的结果进行详细的阐述,以便更好地理解湿地的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

一、湿地的定义和分类湿地是指水与陆地相互交融的地区,包括河流、湖泊、沼泽、温泉、沿海滩涂等。

根据湿地的特征和功能,我们将湿地分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海洋湿地等四种类型。

1. 河流湿地- 河流湿地是指由河流冲刷堆积而成的地带,具有良好的水文环境和湿地植被。

- 河流湿地可以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对维持水生动物的生态平衡非常重要。

2. 湖泊湿地- 湖泊湿地是指由湖泊形成的湿地,水体稳定,湿地植被繁茂。

- 湖泊湿地是许多鸟类的重要栖息地,也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氧化池。

3. 沼泽湿地- 沼泽湿地是指由高度植被覆盖和水分饱和的地带,湿地植被具有良好的水分保持和净化功能。

- 沼泽湿地是很多动物和植物的栖息地,也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4. 海洋湿地- 海洋湿地是指沿海、滨海以及海洋河口等地的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

- 海洋湿地对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沿海生物资源具有重要作用。

二、湿地的重要性湿地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人类和自然环境都具有重要影响。

1. 生态功能- 湿地是自然界中的“水存库”和“水净化器”,能够调节水文环境,减缓洪涝和干旱等自然灾害。

- 湿地是许多野生动物和植物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地,维护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2. 经济价值- 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生态服务,如水源涵养、鱼类养殖和旅游等。

- 湿地还能够提供一些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 社会价值- 湿地是人们进行休闲娱乐和体验自然的重要场所,具有重要的教育和科普功能。

- 湿地还能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4. 生态保护的必要性- 湿地面临着严重的退化和破坏,需要加强保护和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湿地资源调查报告第一章基本概况第一节自然概况1.地理位置xx位于东经114°47′36″-115°″6′24″,北纬27°2′18″-27°17′36″,处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居赣江西岸,xx东邻青原区,南、西连xx县,北界与xx水接埌。

全区总面积 424.9平方公里,2.地质地貌xx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区境内中南部以平原为主,约占16%;东、西部和北部以丘陵和低岗为主,约占84%;全区有耕地 16.3万亩,其中水田 14.9 万亩,水面 4.5万亩,其中可养水面 1 万亩。

区内自然库塘众多。

平均高程为70.6米。

最高点是赣江边的螺子山,高程为142.1米;至赣江沿岸一带地势最低xx境内水溪较密,江河溪流相连,湿地生态环境良好。

3.土壤xx境内土壤类型主要分为水稻土、、丘陵红壤、紫色土三大土类,分别占土壤面积的23.4%、60.9%、15.6%其中,全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56 %,在全省属中等水平。

4.气候全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无霜期长。

四季更替分明,春夏多雨,伏秋常旱,春秋短而夏冬长。

年平均气温介于18.3℃之间。

夏季七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9.5℃,冬季一月最冷,月平均气温6.2℃。

极端最高温40.2℃,极端最低温-8.0℃。

年降雪期约5天,积雪厚度约5-15cm。

全年无霜期平均为285天。

历年平均日照1814.5小时。

年均相对湿度为78%,以2-6月相对湿度最大,7-8月相对湿度最小。

全区年均降水量1560毫米。

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0-2月降水量少,历年平均5个月仅359.1毫米,约占全年降水量的23.0%;3-6月降水量相对集中,4个月降水777.9毫米,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6-9月降水量为301.9毫米,约占全年降水量的21%。

5.水文xx地处赣江中游,属于赣江流域。

境内河溪多,库塘密布,由6条主要河流、与池塘等水体生态系统组成:有赣江、禾河、泸水、桐江、螺湖水、后河等6条江河流,其中禾河、泸水、桐江、螺湖水、后河5条江河齐汇入赣江。

表1.1xx总水资源表单位:亿m3年度总水资源地表水地下水年降水量2008 4.56 373 0.83 5.742009 3.19 2.58 0.61 5.242010 7.13 5.77 1.36 8.156.动、植物概况xx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植被类型属于针叶(马尾松)和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

(1) 植物资源xx种子植物种类较丰富,共有700余种,隶属于200余科、300余属;其中,木本植物有386种,隶属56科226属,,草本植物100余种。

如银杏、荷藕、芦苇及各种花卉苗木、茶叶、桃、梨等都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xx造林绿化树种分布48科98属165种,其中乔木120种,灌木49种,藤本10余种;其中,合欢、乌桕、柳、银杏、女贞、松柏、桃、水杉、池衫、香樟、枫杨、无患子、枫香等较常见,映山红、木芙蓉、竹类较具特色。

其中,xx水生植物10余种,分。

主要经济植物有芦苇、莆、莲、芡、苔草等。

有菹草、苦草、金鱼藻、水车前、等沉水植物。

(2) 动物资源xx有鸟类15种、爬行类8种、哺乳动物5种,两栖类动物7种,鱼类49种。

全区已知有鸟类15种,主要有獐鸡、鸿雁、斑鸠、白鹭、草鹭、牛背鹭、普通翠鸟、花田鸡、中华锦鸡等。

xx鱼类资源比较丰富,共有鱼类12科49种。

主要经济鱼类有鲤鱼、鲫鱼、白鲢、鳙鱼、鳊鱼、鲇鱼、翘嘴鱖鱼、塘鳢、鳡鱼、鲶鱼、乌鳢、草鱼、乌鱼、塘醴等。

两栖类动物有虎纹蛙、青蛙、蟾蜍、黑斑侧蛙、乌龟、鳖等;爬行类主要有眼镜蛇、王锦蛇、乌梢蛇、菜花蛇等;哺乳类动物有黄鼬、狗獾、兔、田鼠等。

第二节社会经济状况1.行政区划、人口、民族xx地处江西省中部,于2000年8月由原县级xx市撤市设区成立,是xx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区总面积424.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9.9平方公里。

辖5个乡镇、6个街道,89个行政村、33个城市社区、3个农村社区,聚居汉、苗、回、畲、土家等21个民族,总人口33.1388万,其中城镇人口21万人。

xx人口以汉族为主,汉族占总数的99.2%。

表1.2xx常住人口单位:人地区2008年2009年总人口总人口男女人口数比重(%)人口数比重(%)全区327859 331388 169149 51.04 162239 48.96古南34855 34987 18430 52.68 16557 47.32永叔31392 30450 15223 49.99 15227 50.01文山30251 30359 14977 49.33 15382 50.67习溪桥36199 36294 18028 49.67 18266 50.33北门61576 63194 31488 49.83 31706 50.17白塘16159 16702 8251 49.40 8451 50.60禾埠乡16473 16829 8532 50.70 8297 49.30樟山镇22769 23116 12182 52.70 10934 47.30兴桥镇24894 25293 13380 52.90 11912 47.10长塘镇36167 36596 19329 52.82 17267 47.182.经济发展及工、农业生产情况初步统计,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43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4.6%。

其中,一产增加值5.65亿元,增长7.2%;二产增加值15.3亿元,增长13.6%;三产增加值25.48亿元,增长15.3%。

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70元,比上年增长15.8%;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258元,增长15.7%;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增加,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2.7亿元。

第二章调查内容与方法第一节调查的范围、内容1.调查范围根据《江西省湿地资源调查实施细则》的规定,此次对全市内面积大于8hm2(含8hm2)以上的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以及宽度10m以上,长度5km以上河流湿地进行了全面调查。

2 调查分类根据湿地的重要性、调查内容的不同,本次调查分为一般调查和重点调查。

一般调查是指对xx内所有符合调查范围要求的湿地斑块进行面积、湿地型、分布、植被类型、主要优势植物和保护管理状况等内容的调查。

重点调查是指对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湿地进行的详细调查:(一)已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的国家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二)已列入《湿地公约》的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三)已建立的各级自然保护区中的湿地;(四)已建立的湿地公园中的湿地;(五)面积≥10000hm2的其它湿地;(六)区内其他具有特殊保护意义的湿地。

表2.1 xx重点(省定)调查湿地名录编号重点调查湿地列入原因5 赣江余家河段具保护意义湿地24 赣江白鹭洲具有特殊保护意义湿地26 赣江xx州段具有特殊保护意义湿地36 赣江官陇段具有保护意义湿地40 赣江文石段具有保护意义湿地10 岔路口村沙洲具有保护意义湿地58 庐陵文化湿地公园具有特殊保护意义湿地3 调查内容(一)一般调查主要调查:湿地斑块名称、湿地斑块序号、所属湿地区名称、湿地区编码、湿地型、湿地面积、湿地分布、平均海拔、所属流域、河流湿地的河流级别、植被类型及面积、水源补给状况、土地所有权、主要优势植物中、湿地斑块区划因子、保护管理状况等16项内容。

(二)重点调查除一般调查所列内容外,还调查了下列5个方面内容:(1)自然环境要素:主要调查了包括主要地貌类型、土壤类型、泥炭厚度(沼泽湿地)、年平均气温和变化范围、≥0℃的年均积温、≥10℃的年均积温、年平均降水量和变化范围、年平均蒸发量和变化范围等9个项目内容。

(2)湿地水环境要素:包括水文要素、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具体调查的内容包括①湿地水文:水源补给状况、流出状况、积水状况、水位(丰水位、平水位和枯水位)、蓄水量、水深(最大水深、平均水深);②地表水水质:pH值及pH分级、矿化度及分级、透明度及等级、营养物(总氮、总磷)、营养状况分级、化学需氧量(COD)、主要污染因子、水质级别;③地下水水质:pH值及pH分级、矿化度及分级、水质级别。

(3)湿地野生动物:调查了湿地内重要陆生和水生湿地脊椎动物的种类、分布及生境状况,包括水鸟、兽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鱼类;以及该重点调查湿地内占优势或数量很大的某些无脊椎动物,如贝类、虾类、蟹类等。

具体调查内容包括:①水鸟调查:湿地名称、调查地点、地理坐标、海拔、调查日期、调查起止时间、天气状况、鸟类名称、数量、小生境类型。

②兽类调查:湿地名称、调查地点、地理坐标、海拔、调查日期、调查起止时间、天气状况、调查方法、兽类名称、观察物(实体、痕迹)、数量(推算数量)、小生境。

③两栖及爬行动物调查:湿地名称、调查地点、地理坐标、调查日期、调查起止时间、天气状况、样方编号、样方大小、动物名称、数量、小生境。

④鱼类及贝类虾类调查:调查项目同两栖及爬行动物调查。

(4)湿地植物群落和植被:进行了乔木层或灌木层调查,草本、蕨类层或苔藓层调查、群落优势植物调查,湿地植被调查,湿地植被利用和破坏情况调查。

具体调查内容包括:①乔木层或灌木层调查:湿地名称、湿地型、调查单元编号、群落类型、生态梯度因子、等级、样方编号、主林层、样方基本地理因子(经纬度、海拔、坡向、坡位、坡度)、积水状况、矿化度、土壤状况、腐殖质层厚度、主林层主要物候特征(开花期、结实期、最高生物量时期、生活史、生活力)、样方面积、郁闭度、植物名称、平均冠幅、平均高度、平均胸径、株数;②草本、蕨类层或苔藓层调查:湿地名称、湿地型、调查单元编号、群落类型、生态梯度因子、等级、样方编号、主林层、样方基本地理因子(经纬度、海拔、坡向、坡位、坡度)、积水状况、矿化度、土壤状况、腐殖质层厚度、主林层主要物候特征(开花期、结实期、最高生物量时期、生活史、生活力)、样方面积、植物名称、平均盖度、平均高度、株数;③群落优势植物调查:湿地名称、湿地型、调查单元编号、群落类型、是否湖和类型群落、生态梯度因子、等级、样方编号、主林层(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蕨类层或苔藓层)、植被覆盖率、乔木层的优势植物种类及其重要值、灌木层的优势植物种类及其重要值、草本或蕨类层的优势植物种类及其重要值、苔藓层的优势植物种类及其重要值。

④湿地植被调查:湿地名称、湿地型、面积、植被类型、群系、调查单元总数、分布范围、湿地植被总面积、植被覆盖率、调查样方总数、土壤类型、植物名录(中文学名、拉丁学名、科名、属名、保护等级);⑤湿地植被利用和破坏情况调查:湿地名称、湿地型、植被类型、利用价值方面(生态、经济、社会、科研方面的价值)、破坏情况(人为破坏、工业污染、破坏面积、面积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