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仪器管理程序中英文版

测量仪器管理程序中英文版
测量仪器管理程序中英文版

1.1 To describes the actions undertaken to ensure measuring equipment used to determine product

quality is of the required accuracy. It describes identification method, checking plan, status and

recording system.

为确保关系产品品质的监视测量设备达到足够的精度要求,本程序介绍了对这些设备进行标识,设定检查计划,以及状态以及记录的系统。

2.0 Scope范围

2.1 This procedure covers all measuring tools, equipment, golden samples and standards, which

requires calibration and/or verification at MMK.

本程序包含了本公司所有的需要校验或验证的测量工具,设备,标准样品以及标准片。

3.0 Definitions定义

3.1 Measuring Equipments: measuring instrument, software, measurement standard, reference

material or auxiliary apparatus or combination thereof necessary to realize a measurement

process. To determine a physical quantity, magnitude or dimension and then judge if the object

meet the requirements.

测量设备:为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物质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

组合,一般用于确定物理量、规模大小或者尺寸的大小,根据其结果判定被测对对象是否符合规

定的要求。

3.2 Monitoring Equipment: observing and supervising process devices. Monitoring implies observing,

supervising, keeping under review (using monitoring devices).

监视仪器:用于生产过程状态确认的仪器设备;监视指观察、监督、处于评审中(通过使用监视

装置)。

3 Procedure and Flow chart 程序及流程图

4.1 Responsibility and authority 职责与权限

4.1.1 Lab Technician is responsible for manage the equipments’ calibration system.

由实验室技术员负责维护设备校验系统;

4.1.2 Each departmen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control of monitoring and measuring devices used in

their areas.

各部门负责对本区域内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控制;

4.1.3 Process engineer (for production) and laboratory Technician (for lab) shall carry out internal

calibration of measuring equipment. And they must be trained about the related internal

calibration methods.

工艺工程师(生产线用检测仪器)以及实验室技术员(实验室用检测仪器)执行内部校验,他

们必须经过相关的仪器校验技能培训;

4.1.4 Method of checking/calibrate is described in the relevant SOP.

检查/校验方法件具体的操作规程。

4.1.5 测量仪器由质量部门统一申请请购,质量部门填写《请购申请单》并详细注明规格、型号、特

殊要求,审批后由采购部门寻找相应供应厂商进行采购。

4.1.6 Quality department validate the measuring equipments and register into TS-40

5.01

after purchase, take calibration.

测量仪器采购入库后,质量部验收,填写《设备验收单》,登记入《计量器具管理台帐及校

验计划》。

4.1.7 实验室保存原厂合格证或保证书、使用说明书

4.2 Traceability and qualification calibration standards检验标准的可追溯性以及权威性

4.3.1 External trace of standards: The standards of calibration must be sent out for calibration

periodically, and must traceable to national/international standard.

标准的外部溯源:用来内部校验的标准必须定期送到外部的权威机构进行校验,其校验可溯

源到国家或国际标准;

4.3.2 Special trace instruction: For special measuring equipment that external calibration lab

also can not do due to lack of equipment or proper standard, calibration people may

design the special calibration instruction or formula to calibrate it and describe it into

document.

特殊溯源:一些特殊的设备,由于缺乏适当的校准设备或校准标准,外部机构也无法进行校

验的,校验人员可以自行设计特定的校验指导书或通用规则来实施校验,并在文件中说明;

4.3.3 The precision of standard must be 10 times or more than calibrated equipment. If the

standard is a golden sample for comparison.

用来校验的标准的精度必须为被校验设备的10倍或以上。如果标准样品是用来进行比对

的,其至少与校验设备的精度等级相同。

4.3.4 Must be traceable to national/international standard.

所有校验标准必须能溯源到国家/国际标准;

4.3.5 Should be stored under stated environment condition.

仪器设备必须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存放。

4.3 Identification and Registration of measuring equipment.监视测量设备的标识和登记

4.3.1 Lab Technician combine all the equipments that must be calibration and build up a

Calibration Master List to manage them.

实验室技术员对所有需要校验的设备进行整理,并建立设备检验清单来进行管理;

Measuring equipment that are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related to end product should be include in < Calibration devices control and checkout list >. There are 3 kinds of calibration

to be defined. Outside calibration、Inside calibration 、and exempt calibration.

所有直接或间接相关最终产品质量的设备必须包含在《计量器具管理台帐及校验计划》内。

公司内量具分为外校量具、内校量具及免校量具三种.

Outsie calibration 外部校验

All 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 equipments purchased external and used to measure

products and process characteristic, like caliper, dial indicator, thread gauges,

micrometers, CMM etc. need to calibrated by outside intelligence organization with

calibration report. Calibration cycle is normally one year,if have special requirement,will

follow it.Detailed please gauge list.

外部购买的用于测量产品和过程特性有关的通用检测量具,如卡尺、百分表、螺纹规、千

分尺、三坐标测量机等。均由外部有资质的机构进行校验,并提供检验报告。校验周期一

般为一年,如有特殊要求依要求执行。具体见《计量器具管理台帐及校验计划》。

Inside calibration 内部校验

Inspeciton jigs made internal,are calibrated by qualified inspector following related

drawings.Cycle time of internal calibration depending on the usage of each jig.Detailed

please see gauge list

公司内部制作测量产品的检测量具,由公司内部具有资质的人员依据相应的图纸规范检验量

具的相关尺寸。内部校验周期视具体的量具使用状况而定。具体见《计量器具管理台帐及

校验计划》。

No calibration required if the equipment is无需校验的设备有:

-Production equipment, not measuring or testing equipment.

非监视和测量的生产设备.

-Equipment is only for comparison. But it is necessary to check periodically.

仅用来参照的设备,但其必须定期检查.

-The equipment that its measurement just for reference, it has another process to control the result.

为检测设备但其检测结果只用作参考,最终判断由另外的过程来控制.

-Environment control facilities, it makes no difference with product quality.

环境控制设备,其对产品质量无影响

4.3.2 Information of equipments will be stored and maintained in the computerized < Calibration

devices control and checkout list >.

所有校验设备的信息在电脑的《计量器具管理台帐及校验计划》上进行存储和管理。

4.3.3 Numbering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coding principle.

根据编码原则进行编号;见附件一 Appendix 1

4.3.4 List of items that required calibration could be found in the Calibration Master List.

设备校验清单上显示设备的编号.

4.3.5 History and calibration due date for each equipment are maintained in the Calibration

Master List. The review of the equipment due for calibration will be performed in monthly

basis.

校验历史记录以及下次校验时间也应在校验清单上注明.每个月对设备的校验情况进行审核.

4.3.6 If equipment is found to be outside of permissible range and cannot be calibrate/fix

internally, it should be sent out to the vendor for repair and calibration. If equipment is

broken, it has to be replaced with new item. Products measured by reject instrument

should be remeasured using eligible instruments, and handle as nonconformance process,

keep related record also.

如果设备经过校验超出允许的范围,并且不能进行内部校准和维修,必须送出去进行维修并校

准. 如果设备已经损坏,必须立即更换新设备。若有产品被不合格的量具检测过,需要对已

检测的产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重新确认,并依不合格品处理流程处理,保存相关的记

录;

4.4 External Calibration外部校验

4.4.1 Measuring equipment that cannot be calibrated internally should be sent out to accredited

company for calibration.

无法进行内部校验的设备必须送到外部机构进行校验

4.4.2 The standard of external calibration lab must be traceable to class II or more high class

independent lab.

外部校准实验室的标准必须能溯源到二级实验室或更高等级的实验室。

4.4.3 Fill in the qualified label and paste it on the device,Update the calibration information in

Calibration Master List.

校验后填写内部的合格标签并贴在量测仪器本体上,并更新校验设备清单上的信息。

4.4.4 All external certificates should be retained in External Calibration Cert. file for records.

保持所有外部校验的报告证书,以资记录。

4.5 Internal Calibration management. 内部校验管理

4.5.1 Select suitable measuring equipment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

4.5.1.1 All equipments be used for measuring, user must take equipment manual,

specification, tolerance, environment condition, traceability, precision, accuracy for

reference. And QA make sure that it must be calibrated or not, in order to meet the

product specification.

用来监测的设备,使用者应该取得设备手册,规范,测量公差,保存环境,追诉标

识,精度以及参考准确度。 QA工程师要确定是否进行校准来判断是否符合其产品

规范。

4.5.2 Confirm calibration period确定校验周期

4.5.2.1 Calibration people build up the period of the equipments according to its stability,

precision, frequency of use, environment condition and manual.Calibration cycle

is normally one year,if have special requirement,will follow it.Detailed please

gauge list.

校验人根据设备的稳定性、精度、使用频率、保存环境及使用手册来确立其校验周

期。校验周期一般为一年,如有特殊要求依要求执行。具体见校验量具清单;

4.5.2.2 Calibration people can adjust calibration period according to calibration report.

检验人可以根据校验报告适当对校验周期进行调整。

4.5.3 Calibration implementation实施校验

4.5.3.1 Calibration person who does internal calibration must get related skill training or

certificate. And should be trained periodically.

内部校验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技能培训或证书,并且培训要定期地进行。

4.5.3.2 Should establish calibration operation procedure.

建立相应的校验规程。

4.5.3.3 Write down the calibration report after calibration finished.

检验后填写《检具验收报告》。

4.5.3.4 All the items that are calibrated should be labelled with calibration sticker.

Information such as equipment number, check date, due date and check by should

be visible on the calibration sticker.

校验后的设备应在设备本体上贴上校验合格标签,注明设备号码,校验日期,下次

校验日期等。

4.5.3.5 If calibration fails, calibration people must stick the “Stop using”Label on the

equipment and issue the Abnormal Notice to user. The user and relevant

department should do corrective actions, and Trace the product in the passing

time,and handle as nonconformance process, keep related record also.

测量仪器、人员管理制度

测量仪器、人员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测量仪器和测量人员是工程测量工作实施的主体,只有优秀、敬业的测量人员加上稳定、可靠的测量仪器,才能为工程建设提供优质的测量成果。为了规范对测量仪器、人员的管理,适应标准化建设的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仪器设备管理制度 一、仪器设备的配置 应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业主及监理的要求,尽可能配备先进的测量设备,提高工程测量工作自动化程度,减少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测量成果。 二、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 1、仪器的开箱、入箱及安置 ⑴仪器开箱前,应将仪器箱平放在地上,严禁手提或怀抱着仪器开箱,以免仪器在开箱时仪器落地损坏。开箱后应注意看清楚仪器在箱中安放的状态,以便在用完后按原样入箱。 ⑵仪器在箱中取出前,应松开各制动螺旋,提取仪器时,要用手托住仪器的基座,另一手握持支架,将仪器轻轻取出,严禁用手提望远镜和横轴。仪器及所用部件取出后,应及时合上箱盖,以免灰尘进入箱内。仪器箱放在测站附近,箱上不许坐人。 ⑶安置仪器时根据控制点所在位置,尽量选择地势平坦,施工干扰小的位置,安置仪器时一定要注意检查仪器脚架是否可靠,确认连

接螺旋连接牢固后,方可松手。但应注意连接螺旋的松紧应适度,不可过松或过紧。 ⑷观测结束后应将脚螺旋和制动、微动各螺旋退回到正常位置,并用擦镜纸或软毛刷除去仪器上表面的灰尘。然后卸下仪器双手托持,按出箱时的位置放入原箱。盖箱前应将各制动螺旋轻轻旋紧,检查附件齐全后可轻合箱盖,箱盖吻合方可上盖,不可强力施压以免损坏仪器。 2、仪器的使用与管理 ⑴各种测量仪器应符合项目部关于计量器具管理规定。 ⑵新购仪器、工具,在使用前应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定机构检定。新购置的仪器、转拨给其他项目的仪器,应结合仪器认真阅读说明书,从初级到高级,先基本操作后高级操作,反复学习、总结、力求做到“得心应手”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的作用,不熟悉仪器操作的人员不得盲目使用。 ⑶各种测量仪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常规检验校正,使用过程做好维护,使用后及时进行养护。 ⑷各种光电类、激光类仪器必须定期送到具有国家授权的资质部门进行鉴定。鉴定时间不宜超过规定时间,以确保测量的准确和精度。 ⑸严禁使用未经检验和鉴定、校正不到出厂精度、超过鉴定周期,以及零配件缺损和示值难辩的仪器。 ⑹使用全站仪、光电测距仪,在无滤光片的情况下禁止将望远镜直接对准太阳,以免伤害眼睛和损害测距部分发光二级管。

测量器具管理程序

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测量器具管理程序 MEASURING EQUIPMENT MANAGEMENT PROCEDURE 2018-5-20发布2018-5-20实施 厦门市至峰工贸有限公司发布

1.目的: 规范测量器具的管理,满足检验、测量和试验的需要。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工艺参数监控,质量检验所使用的测量器具和校验工具。 3.定义: 3.1.本公司测量器具包括量具和检具。 3.2.量具:用于原物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设备工具等的质量检验,以判定其符合性的仪器、量 具。 3.3.检具:对特定产品品质特性用常规标准测量器具不易进行测量或测量效果不好时,自行设计制 作的用于检查特定产品一项或多项品质特性的模夹块规。亦属测量器具。精度:测量器具的准确程度,也就是容许误差的大小,容许误差大的精密度低,容许误差小的精密度高。 3.4.校验工具:可追溯国家标准的校验测量器具的仪器和工具。 3.5.校验:对某一测量器具使用校验工具,进行校验或委外校验。 4.职责: 4.1.品管部: 4.1.1.新产品使用的新增量具的规划和申购,检具的设计、制作委托。 4.1.2.新购量具、检具的验收登帐。 4.1.3.量具安全库存的建立和申购。 4.1.4.量具、检具的管理及应用培训。 4.1. 5.量具进出库、储存,6S管理 4.1.6.量具、检具的台帐、校验维修记录及其履历的建立,量具、检具的使用寿命跟踪。 4.1.7.量具、检具的内部校验或送外校验以及允收标准的建立。 4.1.8.量具、检具的定期维护、保养、维修管理。 4.1.9.拟定校验周期和年度校验计划。 4.1.10.失效的量具、检具的报废鉴定及责任归属的判定。 4.2 品管部: 4.2.1 量具、检具现场使用的培训和指导。 4.2.2 检具领用后,在使用前的有效性判。 4.3 制造中心资材部: 4.3.1 检具的进出库、储存,6S管理。 4.3.2 检具进出仓及库存记录。 4.4 使用单位: 4.4.1 测量器具的需求提出。 4.4.2 测量器具的借用和使用管理。 4.4.3 所使用测量器具的日常维护保养。 4.4.4 所使用测量器具的保管、使用期间内自主检查及送校验,失效后的报废申请。 4.5 管理部采购课: 4.5.1 负责量具的采购以及进货异常处理。 4.5.2 指定检具委外供应商及委外制作的跟踪。 4.5.3 指定测量器具外校供应商。 4.6 技术开发部工程课:负责检具的加工制造、维修及委外申请。 5.作业内容: 5.1.测量器具的规划与申购:

ISO9001-2015监视和测量仪器校正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仪器校正控制程序 (ISO9001:2015) 1.目的 确保检验、量度、测试仪器均能有效地管制校正,满足规定需要的精度和准确。 2.适用范围 凡用于本公司产品检验、测试仪器均适应之。 3.定义 外校:请外界符合国家(或国际)标准合格之专业检校机构,或厂家进行仪器校正。 内校:由本公司生产工程部仪器计量室进行仪器校正。 免校:检测结果仅供参考.不影响质量判断的检测设备。 4.职责 由生产工程部仪器计量室负责执行仪器校正程序。 5.程序 5.1由生产工程部对本公司用于检验、测试产品质量的仪器建立校正档案。5.2校正需求 5.2.1生产工程部仪器计量室依据本身校验能力、仪器类别及追溯的国

家标准要求.: a)本公司无法执行校正之A类仪器,应选择国家二级(含二级)或 以上合格之校验机构(或实验室)执行校正及提供报告。 b)B类仪器由本公司工程部仪器计量室有资格之工程师执行校正。 c)C类仪器可免校。 5.3校正周期 A、B、C类仪器校验周期为一年,或依校正报告上所要求的校正周期。 5.4年度校正计划制订,核准:需要校正之仪器由仪器计量室于每年12月份制 订下一年度的《检验.量测仪器检定计划表》,主管核准后存档,以利于正式执行校正。 5.5仪器催校 5.5.1生产工程部依据《检验.量测仪器检定计划表》,在有效期前一 个月,发一份《仪器校验通知书》到各使用部门将到期仪器送回 生产工程部以便安排内校或外校。 5.5.2因某种特殊原因超出期限仪器而仍末安排内校时,则由生产工程 部贴上暂停使用标签,并立即安排内校或外校。 5.6执行校正 5.6.1仪器外校 5.6.1.1仪器安排外校时,则由生产工程部仪器计量室统筹安排洽 商符合条件之合格检验校正机构,决定外校之具体事宜。

测量仪器使用管理办法.doc

江苏省骆运水利工程管理处测量仪器管理办法(试行) (改定后交马站补充,后再讨论一次)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测量仪器规范化管理,保证安全无损,延长使用寿命,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工管科管理的GPS RTK测量仪、电子水准仪、铟钢尺,以及水文站管理的ADCP、全站仪、经纬仪、测距仪等仪器与设备的管理,处属其它单位部门管理的仪器设备可参照执行或制定专用管理办法。 第三条处属各单位工程观测,应由观测工作负责人员亲自领用、迁运、使用、保管、维护、归还测量仪器;领用仪器的观测工作负责人对仪器安全负责。 第二章领用与归还 第四条测量仪器主要用于我处工程观测,原则上不对外借用;若外借,应派出工程观测技术人员随同,监管测量仪器的迁运、使用、保管、维护,督促及时归还。 第五条测量仪器的领用应填写《×××领用归还单》(见附录A~E),领用人签字,测量仪器管理部门负责人签字批准,保管员签字出库;若外借,参照办理手续,应有借用人、担保人、测量仪器管理部门负责人签字,分管主任签字批准,保管员签字出库。 第六条测量仪器的归还应续填《×××领用归还单》,领用人(若借用,增加担保人)签字,仪器管理部门技术人员、测量仪器管理部门负责人、保管员共同验收,如实填写检查情况,签字后资料存档,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第三章检测与使用 第七条测量仪器应按规定定期送至有资质的单位(部门)检定;新购或受损修理后的测量仪器,在使用前应检定。 第八条测量仪器应由技术熟练人员使用;非熟练人员使用前应研读说明书,在熟练人员的指导下使用。

第九条应尽量避免在大风、雨雪、严寒、强磁场、强腐蚀、强光直射等不利环境下使用仪器。 第十条夏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作业前应将仪器箱打开十分钟以上,待仪器表面接近外界温度,改善工作性能。 第十一条野外测量仪器固定在脚架上迁站时,应将脚架直立仪器贴近头部行走;长距离迁站时,仪器应装箱避震防撞,铟钢尺应对面捆绑固定于尺箱内固定好。 第十二条禁止拆、卸仪器零部件;仪器出现故障后,及时上报工管科。 第十三条清洁仪器应用洁净、柔软的棉布擦拭外壳、键盘和显示屏,必要时可蘸用少量肥皂水(酒精如何?)擦拭;禁止使用强刺激性液体擦拭仪器。 第四章保管与维护 第十四条测量仪器应明确专人保管与维护,制定保管维护制度并明示。 第十五条仪器应贮放于通风、干燥、阴凉、稳固的地方,箱内放置防潮防霉剂。 第十六条测量仪器应每月检查维护一次,天气晴朗、湿度较低日进行,并填写观测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见附表四)。 第十七条每月检查维护内容主要如下: 1、检查仪器有无潮湿、霉变现象,及时更换防潮防霉剂; 2、开箱通风; 3、活动仪器转动部件; 4、使用厂家提供的充电器对测量仪器电池充电。 第五章罚则 第十八条由于人为因素导致仪器损坏的,相关责任人赔偿仪器折旧后价款的10%。 第十九条未经批准,私自外借或携带仪器对外使用的,除立即归还外,对相关责任人处以仪器折旧后价款20%的罚款。 第六章附则

测量仪器管理

测量仪器管理 (一)、仪器检定 项目测量仪器主要为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GPS接收机等,各项目每年6月和12月向公司技术质量主管部门报送仪器检定证书(扫描件),新采购仪器需报送购买发票(扫描件)和检定证书(扫描件)。测量仪器设备必须定期进行仪器检定,否则不得投入使用。公司统计测量仪器台账,每年6月和12月各向集团报送一次。使用的仪器应建立台帐(见附件三)。以每台仪器为对象,将各仪器历次和当前有效的检定证书统一建档保管。 (二)、仪器购置 项目部的测量仪器购置由公司进行采购,如项目部有特殊要求时,可申请报告后项目部自行采购后报公司备案。在自购 0.5"级精度以上全站仪、S05 级精度以上水准仪、自动化沉降变形观测元器件等高精度仪器、专业数据处理软件时,为确保质量和售后服务,应向公司质量主管部门咨询。 (三)、仪器的使用和保管 项目指定专人管理,负责仪器领用和归还检查、日常清洁和防潮养护。外出使用的仪器应指定专人保管,负责日常保养。外业测量前,应由测量技术人员对仪器的技术状态进行一般性检验和校正,并符合规范要求。

(四)、仪器的管理和调拨 公司质量管理部负责对测量仪器设备管理和调拨。从公司调用和向公司返还测量仪器时需与公司质量管理部办理交接手续。由公司质量管理部通知各项目项目经理部之间调拨仪器,也须办理交接手续,做到交接清单与实物相符,并将交接手续报送公司质量管理部。公司质量管理部根据交接清单办理测量仪器调拨单。 (五)、仪器赔偿 由于意外或工作失职造成仪器设备的损坏、丢失的、应由项目经理部负责全部赔偿,赔偿期限为30天。直接责任人、工程处长、项目总工给予罚款,罚款期限为30天,其赔偿方式和罚款金额详见下表:1 损坏的仪器设备

测量仪器的管理使用规定

测量仪器管理制度 测量仪器是测量人员对工程施控的有力武器。爱护好测量仪器及工具是我们每一位测量工作者应具备的品德。由于测量工作是在室外进行,受自然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对维护好测量仪器非常重要,正确使用、科学保养仪器是保障测量成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延长仪器使用年限的重要条件,是每个测量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否则不但影响测量工作的进展和任务的完成,而且会造成仪器损坏。为此,我们必须正确使用仪器,了解仪器性能,基本构造和操作方法,加强仪器的维护和保养。 一、仪器设备的配置 各项目应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业主及监理的要求,尽可能配备先进的测量设备,提高工程测量工作自动化程度,减少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测量成果。 二、仪器的调拨及购置 对于现在一般项目全站仪配置较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做到合理、适用、经济。对新上项目如果需要测量仪器由工程管理部根据公司的测量仪器分布情况调拨,如需购买测量仪器需填写《仪器购置申请单》,经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购买。对项目测量仪器的调拨,调入单位与调出单位间要填写《仪器设备调拨单》并注明仪器的完好情况以及仪器的配套附件等相应内容。 三、测绘仪器领用

1.测绘仪器统一管理,建立测绘仪器领用台账 2.项目部所属测量专业技术人员使用仪器必须先登记填写《测绘仪器领用登记卡》后方可领出使用。 3.非项目部人员或单位如需使用测绘仪器,填写《测绘仪器借用单》并经过项目部经理同意签字后,方可登记领用。 4.仪器领用时领用人与保管员一同检查仪器及其附件、相关件,归还时必须保证仪器及所属附件、相关件完好。对使用人在使用中丢失或损坏的零部件和仪器设备要照价赔偿。 5.经项目经理审批外借仪器要及时收回,并做好交接手续。 四、仪器设备使用 4.1 仪器的开箱、入箱及安置 ⑴、仪器开箱前,应将仪器箱平放在地上,严禁手提或怀抱着仪器开箱,以免仪器在开箱时仪器落地损坏。开箱后应注意看清楚仪器在箱中安放的状态,以免在用完后按原样入箱。 ⑵、仪器在箱中取出前,应松开各制动螺旋,提取仪器时,要用手托住仪器的基座,另一手握持支架,将仪器轻轻取出,严禁用手提望远镜和横轴。仪器及所用部件取出后,应及时合上箱盖,以免灰尘进入箱内。仪器箱放在测站附近,箱上不许坐人。

测量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编号:CX-26 程序文件 测量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A0版) 编制:办公室 审批:楚合磊 分发号: 受控状态: 2014年1月6日发布 2014年1月6日实施

1.0目的 为维护量测仪器的精确度与准确度,以确保量测结果之稳定性及准确性,保证量测之有效性。 2.0 范围 本公司所使用的量测仪器,其建档、校验、管理及追溯体系之建立与遵循均属本规定之范围。 3.0 定义 3.1量测仪器:指用于生产、检验及测试之量测工具与设备之总称. 3.2量测标准件:指用以校验量测仪器之标准量测工具,如经外校合格之标准 卡尺﹑标准温度计等,其精密度应高于被校验的量测工具。 3.3内校:指本厂有能力执行校验作业及有标准件可追溯国家标准者,依厂内 所规定之校验方法,由校验人员利用量测标准件对一般之量测工具 所进行之校验、比对、量测工作。 3.4外校:指本公司无法自行校验的量测标准件或量测仪器送到合乎本程序规 定之厂外机构,以进行校验之过程。 3.5免校: 指厂内使用的无精确度要求之量测仪器或设备仪表,作附带检测 用。(如钢板尺、卷尺、角尺、工装课使用的万用表、) 4.0 权责 4.1 总经理 4.1.1量测仪器请购的核准; 4.1.2失效仪器报废之核准。 4.2 品保部(仪校管理员) 4.2.1 厂内量测仪器校验工作之有效实施; 4.2.2 量测标准件外校之计划、实施与确认; 4.2.3 量测仪器校验档案及记录之管理与归档; 4.2.4 校验文件的管制。 5.0 执行办法: 5.1申购及批准 5.1.1申购条件 5.1.1.1配合新产品检验计划,新的作业或提供新的检验方法时。 5.1.1.2现有量具,仪器设备和精度不符使用或无法使用时。

测量仪器管理制度

测量仪器管理制度 中建七局郑州市南出口暨郑州至新郑快速通道改建工程四标项目经理部 郑州市南出口暨郑州至新郑 快速通道改建工程 编制: 审核: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郑州市南出口暨郑州至新郑快速通道改建工程四标项目经理部 中建七局郑州市南出口暨郑州至新郑快速通道改建工程四标项目经理部 2010年10月1日 测量仪器是测量人员对工程施控的有力武器。爱护好测量仪器及工具是我们每一位测量工作者应具备的品德。由于测量工作是在室外进行,受自然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对维护好测量仪器非常重要,正确使用、科学保养仪器是保障测量成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延长仪器使用年限的重要条件,是每个测量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否则不但影响测量工作的进展和任务的完成,而且会造

成仪器损坏。为此,我们必须正确使用仪器,了解仪器性能,基本构造和操作方法,加强仪器的维护和保管。 一仪器的开箱、入箱及安置 1、仪器开箱前,应将仪器箱平放在地上,严禁手提或怀抱着仪器开箱,以免仪器在开箱时仪器落地损坏。开箱后应注意看清楚仪器在箱中安放的状态,以免在用完后按原样入箱。 2、仪器在箱中取出前,应松开各制动螺旋,提取仪器时,要用手托住仪器的基座,另一手握持支架,将仪器轻轻取出,严禁用手提望远镜和横轴。仪器及所用部件取出后,应及时合上箱盖,以免灰尘进入箱内。仪器箱放在测站附近,箱上不许坐人。 3、安置仪器时根据控制点所在位置,尽量选择地势平坦,施工干扰小的位置,安置仪器时一定要注意仪器,检查仪器脚架是否可靠,确认连接螺旋连接牢固后,方可松手。但应注意连接螺旋的松紧应适度,不可过松或过紧。 4、观测结束后应将脚螺旋和制动、微动各螺旋退回到正常位置,并用擦镜纸或软毛刷除去仪器上表面的灰尘。然后卸下仪器双手托持,按出箱时的位置放入原箱。盖箱前应将各制动螺旋轻轻旋紧,检查附件齐全后可轻合箱盖,箱盖吻合方可上盖,不可强力施压以免损坏仪器。 二仪器的使用与管理 1、测量人员在不得盲目用机,应结合仪器认真阅读说明书反复学习。 2、各种测量仪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常规检验校正,使用过程做好维护,使用后及时进行养护。 3、在强烈阳光、雨天或潮湿环境下作业,务必在伞的遮掩下工作。 4、对仪器要小心轻放,避免强烈的冲击震动,安置仪器前应检查三脚架的牢固性,整个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不得离开仪器,防止意外发生。

测量仪器的管理使用规定

测量仪器的管理使用规定

测量仪器管理制度 测量仪器是测量人员对工程施控的有力武器。爱护好测量仪器及工具是我们每一位测量工作者应具备的品德。由于测量工作是在室外进行,受自然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对维护好测量仪器非常重要,正确使用、科学保养仪器是保障测量成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延长仪器使用年限的重要条件,是每个测量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否则不但影响测量工作的进展和任务的完成,而且会造成仪器损坏。为此,我们必须正确使用仪器,了解仪器性能,基本构造和操作方法,加强仪器的维护和保养。 一、仪器设备的配置 各项目应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业主及监理的要求,尽可能配备先进的测量设备,提高工程测量工作自动化程度,减少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测量成果。 二、仪器的调拨及购置 对于现在一般项目全站仪配置较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做到合理、适用、经济。对新上项目如果需要测量仪器由工程管理部根据公司的测量仪器分布情况调拨,如需购买测量仪器需填写《仪器购置申请单》,经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购买。对项目测量仪器的调拨,调入单位与调出单位间要填写《仪器设备调拨单》并注明仪器的完好情况以及仪器的配套附件等相应内容。 三、测绘仪器领用 1.测绘仪器统一管理,建立测绘仪器领用台账 2.项目部所属测量专业技术人员使用仪器必须先登记填写《测绘仪器领用登记卡》后方可领出使用。 3.非项目部人员或单位如需使用测绘仪器,填写《测绘仪器借用单》并经过项目部经理同意签字后,方可登记领用。

4.仪器领用时领用人与保管员一同检查仪器及其附件、相关件,归还时必须保证仪器及所属附件、相关件完好。对使用人在使用中丢失或损坏的零部件和仪器设备要照价赔偿。 5.经项目经理审批外借仪器要及时收回,并做好交接手续。 四、仪器设备使用 4.1 仪器的开箱、入箱及安置 ⑴、仪器开箱前,应将仪器箱平放在地上,严禁手提或怀抱着仪器开箱,以免仪器在开箱时仪器落地损坏。开箱后应注意看清楚仪器在箱中安放的状态,以免在用完后按原样入箱。 ⑵、仪器在箱中取出前,应松开各制动螺旋,提取仪器时,要用手托住仪器的基座,另一手握持支架,将仪器轻轻取出,严禁用手提望远镜和横轴。仪器及所用部件取出后,应及时合上箱盖,以免灰尘进入箱内。仪器箱放在测站附近,箱上不许坐人。 ⑶、安置仪器时根据控制点所在位置,尽量选择地势平坦,施工干扰小的位置,安置仪器时一定要注意仪器,检查仪器脚架是否可靠,确认连接螺旋连接牢固后,方可松手。但应注意连接螺旋的松紧应适度,不可过松或过紧。 ⑷、观测结束后应将脚螺旋和制动、微动各螺旋退回到正常位置,并用擦镜纸或软毛刷除去仪器上表面的灰尘。然后卸下仪器双手托持,按出箱时的位置放入原箱。盖箱前应将各制动螺旋轻轻旋紧,检查附件齐全后可轻合箱盖,箱盖吻合方可上盖,不可强力施压以免损坏仪器。 4.2 仪器的使用与管理 ⑴、各种测量仪器应符合局集团公司关于计量器具管理规定。 ⑵、新购仪器、工具,在使用前应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定机构检定。新购置的仪器、转拨给其他项目的仪器,应结合仪器认真阅读说明书,从初级到高级,

测量仪器的管理

测量仪器的管理 1.目的 为确保所使用的测量仪器的精准度,满足各阶段检验与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以保证产品的质量。 2.适用范围 本厂内用于产品质量判定的全部量规、仪器设备。 3.职责 3.1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量测仪器的使用、保管及新增量仪的申购 3.2质管部负责量.规仪器设备发放.汇总记录.定期内校或外校。 4仪器使用规定 4.1 测量仪器使用部门应保管好自己所属的量规.仪器. 4.2 使用部门应当对所属测量仪器进行日常点检.维护.保养. 4.3 仪器变更使用部门应与交付部门开具[内部交接单]双边部门应做好存档!以方便追溯! 4.4 仪校部门应做好相应校正(内校。外校) 4.5 对故障测量仪器应及时开具设备维修/保修申请单 4.6 所属部门测量仪器人为损坏.丢失应有所属部门承担责任.损失

5.新购测量仪器 由使用部门申购,质量部:发放、校验、统一编号并登记在『测量设备一览表』上,确定校验周期后交申购部门使用;验收依据应参考国家或国际标准,或要求厂商提供校验证明,校验证明文件必须由验收单位负责人签认。 各单位仪器保管人要将所有量规仪器登录于『测量设备一览表』,以便统一管理。质量部必须拟定『季度仪器校验计划表』,于校验日期前通知各使用单位。 6 测量仪器设备的维修 测量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所管仪器设备进行维护、检修和标定,认真填写测量仪器设备使用、维修记录,经常保持测量仪器设备的完好可用状态。 6.1 当测量仪器出现使用人员不可解决故障时,必须填写仪器维修申请单,由专业人员或指定人员维修。任何仪器未经维修人员同意,不得私自拆卸。 6.2 检修过程中,使用人员和维修人员应积极配合。检修完毕,维修人员应填写维修记录或报告,使用人员应进行性能检验并有检验报告。检验证明其功能指标已恢复后,该仪器方可投入使用。 6.3 当测量仪器的故障无法得到修复或修复后的部分性能指标下降,应申请仪器设备降级或报废。

检测检验仪器设备控制程序

检测检验仪器设备控制 程序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一、目的 为保证所有仪器设备均能满足使用要求,满足量值溯源。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保证检验检测工作正常、有效开展。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开展检测工作用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校准,维护、修理、报废等管理工作。 三、职责 3.1质检中心:负责对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校准,和保养、定期维护和期间核查,使用记录,负责仪器设备的购置申请、仪器检定、维修和申请报废工作。 3.3财务资产部:负责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采购,和登记建档。 四、工作程序 4.1仪器设备的购置 4.1.1各部门根据的检测需要,提出合理有效的仪器设备配置方案,汇总给质检中心。 4.1.2质检中心提出仪器设备购置申请,填写《仪器设备购置申请表》,明确仪器设备名称、型号 规格、精度、用途、参考价格等;经技术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交综合部汇总。 各申购部门有义务为质检中心提供技术上的支持,采购过程应满足《采购及委外加工控制程序》的要求。 4.2仪器设备的验收 4.2.1所购仪器设备到货后,应在合同规定期内进行验收,无验收期限规定的应在一个月内验收完 毕。 4.2.2仪器设备由质检中心组织验收,验收时应填写《仪器设备验收报告》,收集与验收工作有关 的证明材料(保修卡、售后服务保证等),必要时与供应方签订仪器设备应用技术培训协议。验收工作的有关资料及仪器调试报告汇总,交财务资产部存档。 4.3仪器设备档案管理 4.3.1质检中心负责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的名称、购置日期、启用日期、使用 状态、制造商名称、标识、系列号、验收报告、检定(校准)证书、维修记录、使用说明书原件、操作规程(复印件交仪器使用者使用)、购置资料(如保修卡、售后服务保证等)、仪器设备报废单、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等。 4.3.2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最新版说明书(包括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有关手册)要方便相关操作人员取 用。

测量仪器管理程序

NYC XXXXX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ASIMCO Nanyue (Hengyang) Co.,Ltd QG/NY0202.24-2003 测量仪器管理程序 发布日期:2003-7-25 实施日期:2003-8-8 XXXXX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由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总师办归口。 本标准由质量部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艳。 修订历史记录

测量仪器管理程序 1目的 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其具有准确证实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的能力和试验的要求。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范围内所使用的影响产品质量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包括测量装置、仪表、试验软件和标准物质)的控制(专用检具的管理见《工装管理程序》)。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1 QG/NY0202.19 生产计划程序 3.2 QG/NY0202.25 MSA(测量系统分析)程序 3.3 QG/NY0202.26 实验室管理程序 3.4程序测量仪器操作手册及使用说明书 3.5测量仪器的校准及检定规程 3.6 测量和试验设备技术规范 3.7 QG/NY0203.17 测量仪器代号汇编 4 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写语 4.1 L----长度类测量仪器的首字母 4.2 F----力学类测量仪器的首字母 4.3 T----热工类测量仪器的首字母 4.4 E----电磁类测量仪器的首字母 4.5 O----光学类测量仪器的首字母 4.6 C----化学类测量仪器的首字母 4.7 H----时间类测量仪器的首字母 4.8 测量仪器的编号缩写词详见《测量仪器代号汇编》。 5 职责与权限 5.1 质量部门负责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归口管理。 5.2 技术部门负责明确检测任务及准确度要求。 5.3 各车间及有关部门必须确保只有在检定有效期内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才能使用。 6 过程流程(流程图见附录一) 6.1 测量仪器的技改计划 6.1.1测量项目的确定和检测设备的选择

测量仪器设备使用管理规定

测量仪器设备使用管理规 定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测绘仪器设备作用、维护与管理 为加强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充分发挥其使用效益,确保外业作业的安全顺利完成,便于作业人员正确使用和维护仪器设备,特对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作以下规定。 一、仪器设备的保管: (一)仪器设备的保管应由专人负责,每天在外业使用完毕后带回住地,不要寄放在其他地方或留在作业现场。 (二)仪器箱内应保持干燥,要防潮防水并及时更换干燥剂。有条件时,仪器须放置在仪器架(柜)或固定的位置。 (三)仪器长期不用时,放置一个月左右,须定期取出通风防霉并通电防潮,以保持仪器良好的工作状态。 (四)在井下测量时,仪器应放置在安全稳妥的地方,摆放整齐,不要倒置。 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一)开工前应检查仪器背箱带及提手是否牢固。 (二)开箱后提取仪器前,要看准仪器在箱内放置的方式和位置,装卸仪器时,必须握住提手,将仪器从箱内取出或装入仪器箱时,应握住仪器的提手和基座部分,否则,会影响内部固定部件,甚至滑落摔坏仪器,致使仪器不能使用或降低仪器的测量精度。仪器使用完毕,先盖上物镜罩,再擦去表面的灰尘。装箱时各部位要放置稳妥,合上箱盖时无任何障碍。

(三)水准仪在太阳光照射下使用的仪器,应给仪器打伞,并带上遮阳罩,以免影响观测精度。在杂乱环境下测量,仪器要有专人守护。当仪器架设在光滑的表面时,要用细绳(或细铅丝)将脚架的三个脚联结起来,以防仪器滑倒摔坏。 (四)当测站之间距离较远,搬站时应将仪器卸下,装箱后背着走。行走前要检查仪器箱是否锁好,检查安全带是否系好。当测站之间距离较近,搬站时须将仪器连同三脚架一起靠在肩上,但仪器要尽量保持直立放置。 (五)搬站之前,应检查仪器与脚架的连接是否牢固,搬运时,应把制动螺旋略微关住,使仪器在搬站过程中不致晃动。 (六)仪器任何部件发生故障,不得勉强使用,应立即进行检修,否则,会加剧仪器的损坏程度。 (七)光学元件应保持清洁,如粘染灰尘必须用毛刷或柔软的擦镜纸清除。禁止用手指抚摸仪器的任何光学元件表面。清洁仪器透镜表面时,需先用干净的毛刷扫除灰尘,再用干净的无线棉布沾酒精由透镜中心向外一圈圈的轻轻擦拭。除去仪器箱上的灰尘时切不可用任何稀释剂或汽油,应用干净的布块沾中性洗涤剂擦洗。 (八)在潮湿环境中作业,工作结束后,要用软布擦干仪器表面的水分或灰尘后才能装箱。回到住地后立即开箱取出仪器放置干燥处,彻底凉干后才能装入仪器箱箱内。 (九)所有仪器在连接外部设备时,应注意相对应的接口、电极连接是否正确,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启主机和外围设备。拔插接线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文件名称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页码1/9 修订覆历表 NO. 更改章节更改日期更改后版本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文件名称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页码2/9 1.0目的 让监视和测量设备的使用、保管、维护、修理、计量、检验、作废等作业具有“标准化”,从 而使监视和测量设备性能稳定、示值准确,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确保检验、测量和试验结 果的准确性。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监视和测量设备采购、委外制作、检定、校准、维护保养、使用过程。。 3.0职责 3.1.总经理: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采购申请的审批。 3.2.采购:根据采购申请实施采购(包括自制专用检测设备所需材料)。 3.3.工程部/生技部:负责设计和制作专用检测设备(包括测试软件)。 3.4.品质部: 3.2.1.负责公司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归口管理工作。 3.2.2.负责组织对公司所有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验收、分类、登记、标识、台帐以及装 置内校或送检等工作。 3.2.3.负责对各部门在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组织对失效监视和测量设备所 检测数据的有效性进行评审。 3.2. 4.监视和测量设备采购申请的确认。 3.5.使用部门:各使用部门正确使用和保养、维护监视和测量设备,确保测量结果准确; 4.0定义 4.1.监视和测量设备:凡能用来直接或间接测出被测对象量值的量具、仪器、仪表、标准物质和专 用测量设备等,统称为监视和测量设备。它包括:用于产品检验的测量设备、比较标准、带有测量功能的工装、试验软件、监视过程参数的仪器、仪表等。 4.2.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器具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标准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计 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4.3.检定:依据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确定并证实计量器具是否完全满足规定要求,而做的全部工作。 5.0工作程序 5.1.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分类:本公司监视和测量设备分为三类,分别为外校仪器、内校仪器和免校 仪器。

工程测量仪器管理规定

工程测量仪器管理规定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工程测量仪器管理制度 一、仪器设备的配置:各项目应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业主及监理的要求,尽 可能配备先进的测量设备,提高工程测量工作自动化程度,减少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测量成果。 二、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 (一)仪器的开箱、入箱及安置 1、仪器开箱前,应将仪器箱平放在地上,严禁手提或怀抱着仪器开箱,以免仪器在开箱时仪器落地损坏。开箱后应注意看清楚仪器在箱中安放的状态,以免在用完后按原样入箱。 2、仪器在箱中取出前,应松开各制动螺旋,提取仪器时,要用手托住仪器的基座,另一手握持支架,将仪器轻轻取出,严禁用手提望远镜和横轴。仪器及所用部件取出后,应及时合上箱盖,以免灰尘进入箱内。仪器箱放在测站附近,箱上不许坐人。 3、安置仪器时根据控制点所在位置,尽量选择地势平坦,施工干扰小的位置,安置仪器时一定要注意仪器,检查仪器脚架是否可靠,确认连接螺旋连接牢固后,方可松手。但应注意连接螺旋的松紧应适度,不可过松或过紧。 4、观测结束后应将脚螺旋和制动、微动各螺旋退回到正常位置,并用擦镜纸或软毛刷除去仪器上表面的灰尘。然后卸下仪器双手托持,按出箱时的位置放入原箱。盖箱前应将各制动螺旋轻轻旋紧,检查附件齐全后可轻合箱盖,箱盖吻合方可上盖,不可强力施压以免损坏仪器。 (二)仪器的使用与管理 1、各种测量仪器应符合公司关于计量器具管理规定。 2、新购仪器、工具,在使用前应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定机构检定。新购置的仪器、转拨给其他项目的仪器,应结合仪器认真阅读说明书,从初级到高级,先基本操作后高级操作,反复学习、总结、力求做到“得心应手”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的作用,不熟悉仪器操作的人员不得盲目用机。 3、各种测量仪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常规检验校正,使用过程做好维护,使用后及时进行养护。 4、各种光电类、激光类仪器必须定期送到具有资质的部门进行鉴定。鉴定时间不宜超过规定时间,以确保测量的准确和精度。 5、严禁使用未经检验和鉴定、校正不到出厂精度、超过鉴定周期,以及零配件缺损和示值难辩的仪器。 6、使用全站仪、光电测距仪,在无滤光片的情况下禁止将望远镜直接对准太阳,以免伤害眼睛和损害测距部分发光二级管。 7、在强烈阳光、雨天或潮湿环境下作业,务必在伞的遮掩下工作。

工程测量仪器管理制度

工程测量仪器管理制度 一、仪器设备的配置:各项目应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业主及监理的要求,尽可能配备先进的测 量设备,提高工程测量工作自动化程度,减少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测量成果。 二、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 (一)仪器的开箱、入箱及安置 1、仪器开箱前,应将仪器箱平放在地上,严禁手提或怀抱着仪器开箱,以免仪器在开箱时仪器落地损坏。开箱后应注意看清楚仪器在箱中安放的状态,以免在用完后按原样入箱。 2、仪器在箱中取出前,应松开各制动螺旋,提取仪器时,要用手托住仪器的基座,另一手握持支架,将仪器轻轻取出,严禁用手提望远镜和横轴。仪器及所用部件取出后,应及时合上箱盖,以免灰尘进入箱内。仪器箱放在测站附近,箱上不许坐人。 3、安置仪器时根据控制点所在位置,尽量选择地势平坦,施工干扰小的位置,安置仪器时一定要注意仪器,检查仪器脚架是否可靠,确认连接螺旋连接牢固后,方可松手。但应注意连接螺旋的松紧应适度,不可过松或过紧。 4、观测结束后应将脚螺旋和制动、微动各螺旋退回到正常位置,并用擦镜纸或软毛刷除去仪器上表面的灰尘。然后卸下仪器双手托持,按出箱时的位置放入原箱。盖箱前应将各制动螺旋轻轻旋紧,检查附件齐全后可轻合箱盖,箱盖吻合方可上盖,不可强力施压以免损坏仪器。 (二)仪器的使用与管理 1、各种测量仪器应符合公司关于计量器具管理规定。 2、新购仪器、工具,在使用前应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定机构检定。新购置的仪器、转拨给其他项目的仪器,应结合仪器认真阅读说明书,从初级到高级,先基本操作后高级操作,反复学习、总结、力求做到“得心应手”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的作用,不熟悉仪器操作的人员不得盲目用机。 3、各种测量仪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常规检验校正,使用过程做好维护,使用后及时进行养护。 4、各种光电类、激光类仪器必须定期送到具有资质的部门进行鉴定。鉴定时间不宜超过规定时间,以确保测量的准确和精度。 5、严禁使用未经检验和鉴定、校正不到出厂精度、超过鉴定周期,以及零配件缺损和示值难辩的仪器。

测量仪器管理制度

测量仪器管理制度 1、仪器室是存放仪器的地方,室内保持清洁,通风、干燥、无尘土,确保仪器精密度不受影响。 2、室内仪器,办公用品摆放整齐,室内不准吸烟、吐痰、乱堆乱放杂物。 3、室内存放的仪器,要严格存放在专用的柜子内,同时加锁不得随意放置。 4、仪器室有专人负责,任何人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借用、领用所存放的仪器,以免仪器损坏、丢失。 5、严格建立仪器档案,注名仪器名称、性能、各项技术指标,使用情况及检校历史。专人负责领用,责任到人。 6、定期对仪器进行各项误差的检校工作,确保仪器的各项技术指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对小组使用的仪器,要进行不定期抽查及定期的误差检校工作,确保仪器的安全使用。 8、归档的仪器,及时检校,并作详细记载,如有损坏视其情况,必要时送专门的检修部门修理。交回不能使用的仪器,送交库房,详细记载,声明报废。

测量联系制度 1、为了搞好安全生产,地质与设计、施工、回采等单位应互相协作、互相配合、互相监督。有关业务联系,必须通过委托书、会议等制度进行。 2、为了及时准确有效地配合生产,地测部应按规定事先联系。 (1)、凡大型贯通及重要工程在掘进过程中,要及时进行测量填图,并根据测量成果及时检查调整中腰线。当贯通巷道(岩巷15

-20米或煤巷20-30米)时,测量人员应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以便采取安全措施。 (2)、日常延设中腰线施工单位应提前一天通知地测部。 3、重要测量及贯通工程,设计部门应提前向地测部提供设计图纸,并在总工程师主持下,通过业务会议共同确定贯通允许偏差,审查贯通误差预计及施测计划,安排安全、通风、机电等部门配合工作,保证地质科有足够的测量时间,以保证测量人员和仪器的安全。 4、如遇巷道相互贯通,透老巷、老塘时,测量人员应按保安规程的有关要求提前书面通知施工队组和有关单位,并划定位置。 5、凡有下列情况,巷道已掘到位置、掘进停头暂不进行、封闭巷道等,在停头后施工单位通知地质科将巷道测到迎头,控制停头真实位置,并及时填图。测量成果由测量人员负责。 6、基本建设巷道和改扩建巷道一律按设计图纸延中腰线,无设计图纸的一律拒绝给线,如变更设计图纸须经设计部门或总工程师同意批准后方可给线,并报地测部备案。 7、巷道给线收尺工作施工单位要配合地测部进行,到达工作面前要事先联系,是否放炮,顶板煤帮是否安全后方可进入工作面。 8、施工单位在测量给线、地测部和施工单位应密切配合,提供条件和时间,以保证安全,地测部随时将获得情况通知施工单位。 9、各区、队都应建立班组长延线制,各种巷道中腰线,施工单位必须妥善保管和进行交接,如损坏或怀疑时应及时填写委托书

测量仪器管理制度-(gai)

测量仪器管理制度 郁山煤矿北翼井 二0一0年元月

测量仪器管理制度 测量仪器是测量人员对工程施控的有力武器,爱护好测量仪器及工具是我们应具备的品德,由于测量工作大部分是在室外进行,受自然、环境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对维护好测量仪器非常重要,正确使用、科学保养仪器是保障测量成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延长仪器使用年限的重要条件,是每个测量工作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否则不但影响测量工作的进展和任务的完成,而且会造成仪器损坏,为此,我们必须正确使用仪器,了解仪器性能,基本构造和操作方法,加强仪器的维护和保养,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仪器设备的配置 我项目部应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要求,尽可能配备先进的测量设备,提高工程测量工作自动化程度,减少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测量成果。 二、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 (一)仪器的开箱、入箱及安置 1、仪器开箱前,应将仪器箱平放在地上,严禁手提或怀抱着仪器开箱,以免仪器在开箱时仪器落地损坏。开箱后应注意看清楚仪器在箱中安放的状态,用完后按原样入箱。 2、仪器在箱中取出前,应松开各制动螺旋,提取仪器时,要用手托住仪器的基座,另一手握持支架,将仪器轻轻取出,严禁用手提望远镜和横轴。仪器及所用部件取出后,应及时合上箱盖,以

免灰尘进入箱内。仪器箱放在测站附近,箱上不许坐人。 3、安置仪器时根据控制点所在位置,尽量选择地势平坦,施工干扰小的位置,安置仪器时一定要注意仪器,检查仪器脚架是否可靠,确认连接螺旋连接牢固后,方可松手。但应注意连接螺旋的松紧应适度,不可过松或过紧。 4、观测结束后应将脚螺旋和制动、微动各螺旋退回到正常位置,并用擦镜纸或软毛刷除去仪器上表面的灰尘。然后卸下仪器双手托持,按出箱时的位置放入原箱。盖箱前应将各制动螺旋轻轻旋紧,检查附件齐全后可轻合箱盖,箱盖吻合方可上盖,不可强力施压以免损坏仪器。 (二)仪器的使用与管理 1、各种测量仪器应符合计量器具管理规定。 2、新购仪器、工具,在使用前应到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检定机构检定。新购置的仪器应结合仪器说明书认真阅读,从初级到高级,先基本操作后高级操作,反复学习、总结、力求做到“得心应手”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的作用,不熟悉仪器操作的人员不得盲目用机。 3、各种测量仪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常规检验校正,在使用过程中做好维护,使用后及时进行养护。 4、各种光电类、激光类仪器必须定期送到具有资质的部门进行鉴定。鉴定时间不宜超过规定时间,以确保测量的准确和精度。 5、严禁使用未经检验和鉴定、校正不到出厂精度、超过鉴定

仪器仪表控制流程

仪器仪表控制流程图 管理处办公室使用部门

1 目的 对监视和测量用仪器仪表进行控制,确保监视和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2 范围 适用于对服务提供和服务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用的仪器仪表的管理。 3 定义 无 责任人职责 品质管理部负责公司标准检测仪器仪表(母表)的管理。 负责公司仪器仪表的管理,及组织对各部门仪器仪表定期进行检测、校验。 管理处负责本管理处仪器仪表的购置、使用、管理。 管理处使用部门负责使用、搬运、调试、维护及日常检查。 5 方法及过程控制 5.1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采购 各项目如需增添、更新仪器仪表时,按《采购控制程序》要求执行。 5.2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初次校准 5.2.1对新购入的涉及安全、健康和贸易结算的仪器仪表由品质管理部寻找有 资格的国家计量检定部门(能够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以下同),报品质管理部审核后,报送检定,并由检定部门出具鉴定结果证书;其它仪器仪表每年由品质管理部组织各管理处,以公司通过专业机构检测的标准仪器仪表(母表)为标准进行检测。仪器仪表应按公司《仪器

仪表台帐》规定的检定周期进行检定。 5.2.2仪器仪表分类说明: 每年需要外送专业机构检定仪器、仪表:计量保证器具,列入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作为公司检定标准表。 每年需要进行内部检定仪器、仪表:通用的、有准确度要求的仪表,指用于客户服务的仪表,有万用表、兆欧表、钳形表、压力表、泳池水质测试仪、接地电阻测试仪等。 每年需要进行功能性检查仪器、仪表:精度要求不高的,对服务质量影响较小的仪器仪表,如:直流电阻仪、红外线测温仪、温湿度计等。 5.2.3检定合格后,由各管理处在《仪器仪表台帐》上进行编号登记,并报品 质部备案,具体编号方法如下: 5.2.3.1仪器仪表的编号形式:XX – YY –ZZ-VV 5.2.3.2上述编号中“XX”为各管理处简称的汉语拼音字头(大写)。 其中:假日广场-- JR 世贸广场--SM 城市花园—CH 都市花园--DH 万科新城—XC 美树丽舍—MS 水晶城--S J 东丽湖—DL 5.2.3.3上述编号中“YY”为该仪表所安装设备系统简称的汉语拼音字头(大 写)。其中:供电系统--GD 消防系统—XF 自动喷淋系统--PL 供水系统—GS 中央空调系统—KT 供暖系统—GN 生活热水系统—SH 电梯部分—DT 5.2.3.4上述编号中“ZZ”为该仪表具体类型简称的汉语拼音字头(大写)。其 中:温度计—WD 电压表—DY 电流表—DL 温湿度计—SD 电能表—DN 水流量表—SB 兆欧表(摇表)—YB 5.2.3.5上述编号中“VV”为仪表的具体序列号,以阿拉伯数字表示,暂设为 两位数,以01为起始号。 5.2.4检定后由管理处工程部对经检定的仪器仪表进行标识(应包括检定状 态、有效期限及检定部门/人等),然后使用。 5.3 仪器仪表的周期检定 5.3.1管理处工程部对所有仪器仪表应制定周期检定频度并在《仪器仪表台 帐》中进行登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