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表
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检查记录表

操作台面消毒
是□否□
有□无□
6。3
仪器表面消毒
是□否□
有□无□
6。4
空气消毒
是□否□
有□无□
6。5
备注
注:请在检查表所选□内打“√”
检查人员签字:
检验科生物安全工作检查记录表
实验室名称:医院检验科检查日期:年月日
序号
检查内容
1
仪器设备使用运行、维护情况
仪器运行情况
维护
保养
是否有特殊维护或检修
正常
异常
1。1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
□
□
□
是□否□
1。2
全自动血球仪
□
□
□
□
是□否□
1.3
电解质分析仪
□
□
□
□
是□否□
1。4
尿液分析仪
□
□
□
□
是□否□
1.5
血凝仪
消毒
是/否
其它
5.1
生化室医疗废物是否分类、登记、消毒处理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5.2
临检室医疗废物是否分类、登记、消毒处理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5。3
样品是否保存3至5天
是□
否□
5。4
废弃物处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符合□不符合□
5。5
备注
6
实验室消毒
消毒
消毒记录
其它
6。1
物体表面消毒
是□否□
有□无□
2.1
个人防护品(帽子、口罩、手套等)
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检查记录表

检验科生物安全工作检查记录表实验室名称:检查日期:年月日检查人员签字:实验室意外事故应急演练方案一、目的为进一步做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工作,保障实验安全、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堵塞安全漏洞,确保实验室在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以及开展检测工作时能以安全、有效和高质量运作,进一步提升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素养和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检验科于3月18日上午举行了一次生物安全事故处理应急演练。
二、演练内容病原微生物意外事故处理三、演练地点实验室实验区四、演练组织机构以及职责分工指挥部:负责本次演练的组织领导,制定演练方案,指挥协调各参加科室,指挥整个演练活动,对演练活动进行评估。
总指挥:副总指挥:演练办公室:负责落实指挥部的有关指令以及演练的具体事务。
主任:参加科室及人员:检验科全体,后勤科主任以及负责垃圾焚烧安全保卫人员,科主任以及负责消杀人员,结防门诊部主任五、演练物质及保障由后勤科、科负责消杀物品以及设备的准备。
六、演练规则1、参加演练的科室和人员必须按照真实事件对待,服从指挥部现场指挥与协调。
2、参加演练的科室和人员必须安全防范,防止意外发生。
3、认真做好相关报告记录的填写。
七、演练情景设计及演练程序1、意外事故情景:在检验室实验区,一名工作人员不慎将用于培养的沙门氏菌的新鲜增菌肉汤溢洒于地面上,造成了一个具放射状的约30×30cm的污染面,但并未造成工作人员人体本身直接污染。
2、事故报告2.1、事发后,当事人员立即向检验科主任汇报事发经过并请示处理方式。
2.2、检验科主任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办公室,2.3、办公室立即启动《应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意外事故应急预案》,将事故情况报告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并由组长成立指挥部。
3、现场处理3.1领导及相关人员马上赶赴现场,并立即指派办公室填写实验室意外事故报告单,向上一级主管部门(卫生局及CDC)上报现时情况。
3.2、关闭所有对外门窗,现场相关人员立即疏散撤离,即时设立警戒区域,后勤科人员在警戒区域外戒备,禁止其他人员进入;3.3、划定隔离区域,对污染现场所有人员进行隔离;3.4、全副防护装备的清洁消毒人员迅速进入污染现场,在污染区域设立“生物危害,禁止进入”的标识,使用有效氯含量0.5%~1.0%的含氯消毒液将污染区覆盖,并将消毒面积扩大至二倍或以上面积,消毒作用时间60分钟以上。
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检查表

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检查表
1.基本情况
1.1 单位名称:
地址:
邮编:传真:E-mail:
负责人:职务:电话:
联系人:职务:电话:
1.2 实验室名称、负责人及面积(M2)
BSL-3:实验室负责人:
总面积:核心区面积:
BSL-2:实验室负责人:
总面积(间数):
BSL-1:实验室负责人:
总面积(间数):
1.3 实验室研究的病原体
生物危害Ⅲ级及以上:
生物危害Ⅱ级:
检查时间:年月日
②“缺此项”指无故缺项;
③“不适用”指实验室实际运作不涉及该条款。
④“※”对医疗机构实验室不作严格要求
检查组成员签字:被检查机构负责人签字:检查日期:年月日
6。
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检查记录表

检验科生物安全工作检查记录表实验室名称:检查日期:年月日检查人员签字:实验室意外事故应急演练方案一、目的为进一步做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工作,保障实验安全、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堵塞安全漏洞,确保实验室在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以及开展检测工作时能以安全、有效和高质量运作,进一步提升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素养和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检验科于3月18日上午举行了一次生物安全事故处理应急演练。
二、演练内容病原微生物意外事故处理三、演练地点实验室实验区四、演练组织机构以及职责分工指挥部:负责本次演练的组织领导,制定演练方案,指挥协调各参加科室,指挥整个演练活动,对演练活动进行评估。
总指挥:副总指挥:演练办公室:负责落实指挥部的有关指令以及演练的具体事务。
主任:参加科室及人员:检验科全体,后勤科主任以及负责垃圾焚烧安全保卫人员,科主任以及负责消杀人员,结防门诊部主任五、演练物质及保障由后勤科、科负责消杀物品以及设备的准备。
六、演练规则1、参加演练的科室和人员必须按照真实事件对待,服从指挥部现场指挥与协调。
2、参加演练的科室和人员必须安全防范,防止意外发生。
3、认真做好相关报告记录的填写。
七、演练情景设计及演练程序1、意外事故情景:在检验室实验区,一名工作人员不慎将用于培养的沙门氏菌的新鲜增菌肉汤溢洒于地面上,造成了一个具放射状的约30×30cm的污染面,但并未造成工作人员人体本身直接污染。
2、事故报告2.1、事发后,当事人员立即向检验科主任汇报事发经过并请示处理方式。
2.2、检验科主任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办公室,2.3、办公室立即启动《应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意外事故应急预案》,将事故情况报告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并由组长成立指挥部。
3、现场处理3.1领导及相关人员马上赶赴现场,并立即指派办公室填写实验室意外事故报告单,向上一级主管部门(卫生局及CDC)上报现时情况。
3.2、关闭所有对外门窗,现场相关人员立即疏散撤离,即时设立警戒区域,后勤科人员在警戒区域外戒备,禁止其他人员进入;3.3、划定隔离区域,对污染现场所有人员进行隔离;3.4、全副防护装备的清洁消毒人员迅速进入污染现场,在污染区域设立“生物危害,禁止进入”的标识,使用有效氯含量0.5%~1.0%的含氯消毒液将污染区覆盖,并将消毒面积扩大至二倍或以上面积,消毒作用时间60分钟以上。
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检查记录表

化学发光仪
□
□
□
□
是□ 否□
1.6
血凝仪
□
□
□
□
是□ 否□
1.7
离心机
□
□
□
□
是□ 否□
1.8
恒温水浴箱
□
□
是□ 否□
1.9
显微镜
□
□
是□ 否□
1.10
冰箱、低温冰箱
□
□
是□ 否□
1.11
电脑
□
□
是□ 否□
1.12
打印机
□
□
是□ 否□
1.13
紫外线消毒灯
□
□
是□ 否□
1.14
高压灭菌消毒锅
□
□
6.3
仪器表面消毒
是□ 否□
有□ 无□
6.4
空气消毒
是□ 否□
有□ 无□
备注
7
实验室登记记录
完善
不完善
其 他
7.1
生化室登记记录表格
□
□
7.2
临检室登记记录表格
□
□
7.3
微生物实验室登记记录表格
□
□
7.4
血库登记记录表格
□
□
7.5
艾滋病初筛实验室登记记录表格
□
□
7.6
免疫室登记记录表格
□
□
7.7
临检室登记记录表格
应 用
修 改
有何增加或减少
3.1
实验室规章制度
□
□
3.2
微生物实验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
□
□
3.3
免疫室技术规范、操作规程
实验室生物安全专项检查表

附件1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表
一、实验室基本信息
*实验室级别如为BSL-3或者ABSL-3及以上,并通过认证的,请注明核心区/防护区面积、国家认可证书编号及有效期。
注:本表适用于单个实验室,如自查单位有多个实验室,需分开填写。
二、检查项目
附件2
实验室生物安全自查情况汇总表
注:1.一个实验室若存在两种生物安全级别的实验室区域请按生物安全级别较高者统计,勿重复统计;
2.实验室备案不在有效期的,按无备案统计。
附件3
实验室生物安全专项检查联系人信息表。
实验室生物安全专项检查表

附件1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表一、实验室基本信息实验室名称微生物实验室实验室所属单位法定代表人地址联系电话邮编实验室总面积实验室级别*总人数其中实验技术人员实验室负责人联系电话生物安全负责人联系电话*实验室级别如为BSL-3或者ABSL-3及以上,并通过认证的,请注明核心区/防护区面积、国家认可证书编号及有效期。
注:本表适用于单个实验室,如自查单位有多个实验室,需分开填写。
二、检查项目1.实验室有关的资质证明、文件符合不符合缺项不适用1.1计量认证情况(如符合,需提供证书号及有效期)1.2实验室认可(ISO/IEC:17025-2005)情况(如符合,需提供证书号及有效期)1.3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GB19489-2008)情况(如符合,需提供证书号及有效期)1.4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资格证书或批复(如符合,需提供证书号或文号及有效期)1.5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批准文件(如符合,需提供证明)1.6实验室备案情况(如符合,需提供证明)2.生物安全组织机构符合不符合缺项不适用2.1成立生物安全委员会(或领导小组)2.2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和落实2.3专职或兼职生物安全监督员2.4生物安全组织管理和相应的组织图2.5《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书》签订情况2.6《实验室生物安全承诺书》签订情况3.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符合不符合缺项不适用3.1生物安全管理手册3.2程序文件3.3拟操作病原微生物的风险评估报告并适时更新3.4生物安全防护措施3.5针对拟操作的病原微生物的标准操作程序(SOP)3.6针对实验室仪器设备和设施使用的标准操作程序4.实验室管理制度建立符合不符合缺项不适用4.1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4.2实验活动管理制度4.3安全保卫制度和措施4.4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4.5消毒管理制度4.6紧急事故报告处理制度4.7生物安全工作内部自查制度4.8生物安全管理人员及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4.9实验室人员准入规定5.人员培训与管理符合不符合缺项不适用5.1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培训记录5.2是否了解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5.2.1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GB19489-20085.3实验室人员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记录5.4实验室人员经过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和演练记录5.5实验室配有专职维护技术人员6.实验室环境、设施和设备符合不符合缺项不适用6.1实验室入口处张贴生物危害标志6.2实验室内部生物安全等各类标识6.3紧急撤离路线标识6.4实验室内干净整洁,无杂物,无与实验活动无关的物品6.5门禁系统使用6.6消毒溶液(有效期内)6.7洗眼装置(包括工作人员是否正确使用、状态正常)6.8仪器使用状态标识6.9仪器指示状态与实际相符6.10仪器操作程序6.11仪器维护程序6.12生物安全柜6.13通风橱6.13.1通风橱内台面整洁6.13.2通风橱内进气挡板无阻塞6.14高压灭菌器6.15压缩气体钢瓶7.实验室记录和档案符合不符合缺项不适用7.1实验项目生物安全审批记录7.2实验计划审批记录7.3实验室实验活动记录7.4实验室受控文件的发放记录7.5菌(毒)种和样本的引进与审批记录7.6实验室菌(毒)种和样本的保存、使用、流向和销毁记录7.7实验室生物安全自查记录7.8消毒液配制与使用记录7.9清场消毒效果检测记录7.10实验室压力观察记录7.11关键防护装备使用记录7.12灭菌效果(指示条)记录7.13关键防护装备定期检测与维护记录7.14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7.15仪器设备的维护记录7.16实验室人员健康记录7.17实验室人员出入记录7.18实验室人员培训记录7.19实验室人员考核记录7.20实验室人员实际操作技能演练记录7.21档案的保存和管理符合规定8.实验室应急预案符合不符合缺项不适用8.1针对各类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8.2实验室工作人员熟知应急预案操作程序并能熟练掌握应急事件处理技能8.3满足应对各类意外事故的物资储备8.4紧急联系网的建立8.5发生意外事故的记录和报告9.个体防护符合不符合缺项不适用9.1有专门人员承担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9.2实验室人员健康状况,实验室相关人员的健康档案9.3工作人员留有本底血清9.4实验室应个人防护用品储备,急救箱,急救用品充足,并在有效期内10.菌(毒)种和样本的储藏与管理符合不符合缺项不适用10.1储藏环境是否合乎规范并具备相应等级保藏的基本设备10.2储藏是否有生物安全保障设施(专门房间、防盗监控等)10.3储藏设施是否双人双锁10.4是否有详细来源、保存、使用管理和销毁记录等相关资料10.5是否存有一或二类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10.6处理菌(毒)种及其样品的培养物泄漏所需消毒剂11.感染性物质的运输符合不符合缺项不适用11.1实验室工作人员了解感染性物质运输的有关规定(包括审批范围、审批程序、包装要求等)11.2实验室备有感染性物质包装运输材料11.3为接收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办理《准运证书》11.4有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训练合格证》的人员11.5单位内部感染性物质转运容器12.实验室废弃物管理符合不符合缺项不适用12.1实验室废弃物从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相关知识培训12.2实验室废弃物从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12.3实验室废弃物分类存放12.4专用和有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的危险废弃物容器12.5利器(包括针头、小刀、金属和玻璃等)弃置于利器盒内12.6废弃的化学试剂依不同性质分别存放12.7实验室内废弃物处理记录12.8高压灭菌室内废弃物处理记录12.9前述两者记录是否一致12.10高压灭菌室内未高压和已高压的物品分区放置,且标识清楚12.11废弃物由专业公司定期运走12.12废弃物交接记录13.当前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注:本栏目不作为检查内容,仅为征集问题和建议。
实验室生物安全专项检查表

附件1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表一、实验室基本信息实验室名称微生物实验室实验室所属单位法定代表人地址联系电话邮编实验室总面积实验室级别*总人数其中实验技术人员实验室负责人联系电话生物安全负责人联系电话*实验室级别如为BSL-3或者ABSL-3及以上,并通过认证的,请注明核心区/防护区面积、国家认可证书编号及有效期。
注:本表适用于单个实验室,如自查单位有多个实验室,需分开填写。
二、检查项目1.实验室有关的资质证明、文件符合不符合缺项不适用1.1计量认证情况(如符合,需提供证书号及有效期)1.2实验室认可(ISO/IEC:17025-2005)情况(如符合,需提供证书号及有效期)1.3实验室生物安全认可(GB19489-2008)情况(如符合,需提供证书号及有效期)1.4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资格证书或批复(如符合,需提供证书号或文号及有效期)1.5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批准文件(如符合,需提供证明)1.6实验室备案情况(如符合,需提供证明)2.生物安全组织机构符合不符合缺项不适用2.1成立生物安全委员会(或领导小组)2.2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制定和落实2.3专职或兼职生物安全监督员2.4生物安全组织管理和相应的组织图2.5《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书》签订情况2.6《实验室生物安全承诺书》签订情况3.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符合不符合缺项不适用3.1生物安全管理手册3.2程序文件3.3拟操作病原微生物的风险评估报告并适时更新3.4生物安全防护措施3.5针对拟操作的病原微生物的标准操作程序(SOP)3.6针对实验室仪器设备和设施使用的标准操作程序4.实验室管理制度建立符合不符合缺项不适用4.1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4.2实验活动管理制度4.3安全保卫制度和措施4.4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4.5消毒管理制度4.6紧急事故报告处理制度4.7生物安全工作内部自查制度4.8生物安全管理人员及实验室人员培训考核制度4.9实验室人员准入规定5.人员培训与管理符合不符合缺项不适用5.1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培训记录5.2是否了解实验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规5.2.1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GB19489-20085.3实验室人员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记录5.4实验室人员经过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和演练记录5.5实验室配有专职维护技术人员6.实验室环境、设施和设备符合不符合缺项不适用6.1实验室入口处张贴生物危害标志6.2实验室内部生物安全等各类标识6.3紧急撤离路线标识6.4实验室内干净整洁,无杂物,无与实验活动无关的物品6.5门禁系统使用6.6消毒溶液(有效期内)6.7洗眼装置(包括工作人员是否正确使用、状态正常)6.8仪器使用状态标识6.9仪器指示状态与实际相符6.10仪器操作程序6.11仪器维护程序6.12生物安全柜6.13通风橱6.13.1通风橱内台面整洁6.13.2通风橱内进气挡板无阻塞6.14高压灭菌器6.15压缩气体钢瓶7.实验室记录和档案符合不符合缺项不适用7.1实验项目生物安全审批记录7.2实验计划审批记录7.3实验室实验活动记录7.4实验室受控文件的发放记录7.5菌(毒)种和样本的引进与审批记录7.6实验室菌(毒)种和样本的保存、使用、流向和销毁记录7.7实验室生物安全自查记录7.8消毒液配制与使用记录7.9清场消毒效果检测记录7.10实验室压力观察记录7.11关键防护装备使用记录7.12灭菌效果(指示条)记录7.13关键防护装备定期检测与维护记录7.14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7.15仪器设备的维护记录7.16实验室人员健康记录7.17实验室人员出入记录7.18实验室人员培训记录7.19实验室人员考核记录7.20实验室人员实际操作技能演练记录7.21档案的保存和管理符合规定8.实验室应急预案符合不符合缺项不适用8.1针对各类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8.2实验室工作人员熟知应急预案操作程序并能熟练掌握应急事件处理技能8.3满足应对各类意外事故的物资储备8.4紧急联系网的建立8.5发生意外事故的记录和报告9.个体防护符合不符合缺项不适用9.1有专门人员承担实验室感染控制工作9.2实验室人员健康状况,实验室相关人员的健康档案9.3工作人员留有本底血清9.4实验室应个人防护用品储备,急救箱,急救用品充足,并在有效期内10.菌(毒)种和样本的储藏与管理符合不符合缺项不适用10.1储藏环境是否合乎规范并具备相应等级保藏的基本设备10.2储藏是否有生物安全保障设施(专门房间、防盗监控等)10.3储藏设施是否双人双锁10.4是否有详细来源、保存、使用管理和销毁记录等相关资料10.5是否存有一或二类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10.6处理菌(毒)种及其样品的培养物泄漏所需消毒剂11.感染性物质的运输符合不符合缺项不适用11.1实验室工作人员了解感染性物质运输的有关规定(包括审批范围、审批程序、包装要求等)11.2实验室备有感染性物质包装运输材料11.3为接收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办理《准运证书》11.4有获得《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训练合格证》的人员11.5单位内部感染性物质转运容器12.实验室废弃物管理符合不符合缺项不适用12.1实验室废弃物从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相关知识培训12.2实验室废弃物从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12.3实验室废弃物分类存放12.4专用和有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的危险废弃物容器12.5利器(包括针头、小刀、金属和玻璃等)弃置于利器盒内12.6废弃的化学试剂依不同性质分别存放12.7实验室内废弃物处理记录12.8高压灭菌室内废弃物处理记录12.9前述两者记录是否一致12.10高压灭菌室内未高压和已高压的物品分区放置,且标识清楚12.11废弃物由专业公司定期运走12.12废弃物交接记录13.当前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注:本栏目不作为检查内容,仅为征集问题和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表
1. 基本情况
1.1 单位名称:
地址:
邮编:传真:E-mail:
负责人:职务:电话:
联系人:职务:电话:
1.2 实验室名称、负责人及面积(m2)
BSL—3:实验室负责人:
总面积:核心区面积:
BSL—2:实验室负责人:
数量:总面积:
BSL—1:实验室负责人:
数量:总面积:
1.3 实验室研究的病原体
生物危害Ⅲ级及以上:
生物危害Ⅱ级及以上:
1.4 菌毒种保藏种类及数量(必要时列出清单)
生物危害Ⅲ级及以上:
生物危害Ⅱ级及以上:
1.5 直接接触病原体人员数量(必要时列出清单)
高级:中级:初级:
检查时间:年月日
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表
实验室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