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6 探究类实验和调查类实验

合集下载

物理实验类型汇总

物理实验类型汇总

㈠测量型实验初中物理测量型实验主要有直接测量型和间接测量型两种,共15个实验,这些是中考物理实验测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1.直接测量型实验共10个实验:⑴用刻度尺测长度,⑵用秒表测时间,⑶用量筒测固、液体的体积,⑷用水表测家庭自来水使用量,⑸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⑹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⑺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⑻用电流表测电流,⑼用电压表测电压,⑽用电能表测电功的大小。

直接测量型实验主要针对一些常用物理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读数方法等,而这些知识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已逐步渗入,常用物理测量工具的共性都需要看量程、分清分度值。

所以只要掌握好其一,便可基本无碍。

2. 间接测量型实验共5个实验:⑴用刻度尺、秒表测平均速度,⑵用天平、量筒测物质密度,⑶用刻度尺、弹簧测力计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⑷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⑸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功率。

这五种实验都涉及到诸多的物理测量工具的使用,也同时具有相应的实验原理:⑴物体通过的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测量实验原理是v=s/t,⑵测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是ρ=m/v和排水法,⑶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原理主要是η=W有/W总、W=F·S及二力平衡,⑷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欧姆定律I=U/R的推导式R=U/I,⑸测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的原理有两种,①伏安法的实验原理即为P=U·I,②电能表、秒表测电功率实验的原理即为P=W/ t。

解决此类题时,一定要细心,确保基本的物理测量工具的使用、读数不出错。

同时还应注意题意的局部拓展性变化。

近年来各地的中考物理测量型实验在这类题中变化较多,要格外注意。

㈡探究型实验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目标就是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所以现行各种教材中探究型的课题每个章节都有渗透。

探究型试题也已成为当今中考必考类型试题,而且这类试题大都紧密联系着我们的生活实际。

初中物理探究型实验一般按教材内和教材外分为两类。

1.不同版本的教材内物理探究型实验共计有14个实验:⑴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⑵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⑷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⑸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⑻探究动能(重力势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⑼探究物质比热容,⑽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⑾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⑿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⒀探究电流热效应,⒁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初中物理4大实验类型梳理及配套练习,实验考试题都出自这里!

初中物理4大实验类型梳理及配套练习,实验考试题都出自这里!

初中物理4大实验类型梳理及配套练习,实验考试题都出自这
里!
实验探究题是中考物理近年来的一个必考点,它的类型主要有测量类实验、探究类实验、设计类实验和开放类实验,其中测量类和探究类实验是中考物理的必考题型。

实验探究题的一般解题思路是:依据实验的操作程序思考问题,注意题目提供信息的分析,数据的处理,以及对研究问题的合理猜想和想象,根据研究的对象科学选择研究问题的方法。

一般实验探究题中考查的常见方法主要有控制变量法、比较法、归纳法、猜想与假设法、数据分析法、图象法、等效法、特殊测量法等。

豆姐以四个专题为主线,整理了初中物理的实验部分,快点看看吧~。

表1:初中人教版初中生物所有实验汇总

表1:初中人教版初中生物所有实验汇总

表1:初中生物观察实验、探究实验和模拟探究实验教材类别实验七年级上册观察实验1.观察常见的藻类植物2.观察常见的苔藓植物3.观察种子与果实的关系4.观察花的结构5.观察根毛6.观察水分在茎内的运输途径7.观察植物细胞8.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9.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10.观察草履虫11.观察种子的结构12.观察叶片的结构探究实验1.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2.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3.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4.测定种子的发芽率5.探究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6.探究二氧化碳是否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模拟实验 1.制作动物细胞模型七年级下册观察实验1.观察心脏的结构2.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3.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4.胆汁对食物的消化作用5.呼吸运动与膈的运动的关系探究实验1.探究晚婚的意义2.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3.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4.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5.测定反应速度6.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模拟实验 1.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八年级上册观察实验1.观察鱼的外形与游泳2.观察鱼的呼吸与鳃的外形3.饲养和观察蚯蚓探究实验1.探究鳍在游泳中的作用2.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点3.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4.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5.探究蚂蚁的通讯6.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模拟实验1.探究鳍在游泳中的作用2.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八年级下册观察实验 1.观察鸡卵的结构探究实验1.扦插材料的处理2.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3.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模拟实验 1.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11-1 教材基础实验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11-1 教材基础实验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专题十一实验与探究明考点·析考情·谈趋势考点1.能独立完成“课程标准”中所列的生物学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考情1.考查题型:基础实验部分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实验技能方面常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

2.命题趋势:基础实验部分常考查实验中的实验步骤、原理和注意事项;实验技能方面常结合一些核心考点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包括实验设计、评价与分析。

1.(必修1 P5科学方法)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归纳法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由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________的,因此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不过,也需要注意存在例外的可能。

2.(必修1 P50探究·实践)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________的运动作为标志。

3.(必修1 P51科学方法)用物理性质特殊的同位素来标记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去向,就是____________法。

同位素标记可用于示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同位素有的具有放射性,如14C、32P、3H、35S等;有的不具有放射性,是______________同位素,如15N、18O等。

4.(必修1 P91探究·实践)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____再变____。

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

5.(必修1 P92科学方法)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________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这样的实验叫作________实验。

实验专题辅导

实验专题辅导

酵母菌数量
22
疑难点拨 1.探究性实验的解答程序 (1)提出问题,确定实验课题。即实验者首先要确定一个有 一定价值的研究课题,明确通过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 (2)作出假设。假设也称假说或猜测,即对可见现象提出的 一种可检测的解释。假设的成立与否要通过实验证明。 (3)设计实验方案。在实验方案中应该写明详细的实验步骤 以及在实验中要进行哪些观察和测量。这是实验探究中最根 本的环节。
加入二氧化 磨得更充分; 碳酸钙可防 止研磨中色 素被破坏
提取液: 橙黄色;叶 新鲜的 硅是为了研
8
3. 材经典实例的分析与拓展 (1)细胞内物质或结构的检测方法 ①淀粉:碘液; ②还原糖:斐林试剂、班氏试剂、本尼迪特试剂; ③CO2:Ca(OH)2 溶液或酸碱指示剂; ④乳酸:pH 试纸; ⑤有 O2:余烬木条复燃;无 O2:火焰熄灭; ⑥脂肪: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⑦蛋白质:双缩脲试剂; ⑧染色体:龙胆紫、醋酸洋红溶液; ⑨DNA:甲基绿;RNA:吡罗红; ⑩线粒体:健那绿。
1
2015届高二生物思维拓展班辅导课件
实验专题
2
考点一 观察与鉴定类实验
1.观察类实验归类比较 实验名称 观察 DNA、RNA 在 细胞中的分布 观察线粒体 细胞的 状态 死细胞 活细胞 染色剂 甲基绿、 吡罗红 健那绿 无(为固定 装片) 生物材料 人的口腔上皮 细胞 蝗虫精母细胞
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死细胞
28
①空白对照:对照组为不做任何处理的对象组。这里的不做处 理,并非什么因素都不给予,而是针对实验所要研究的因素不 给予,以体现实验因素的有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探究影 响酶活性的因素” 实验中: 号试管加 1 mL 蒸馏水(空白对照组); 1 2 号试管加 1 mL 盐酸(实验组);3 号试管加 1 mL NaOH 溶液(实 验组)。 ②自身对照:实验与对照在同一对象上进行,不设对照组。如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即典型的自身对照 ——实验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实验处理后的对象变化 为实验组。

生物 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七实验

生物  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七实验

常用语言模板: 选择长势相同 大小相似的同种 长势相同、 常用语言模板:①选择长势相同、大小相似的同种 植物随机等量分组, 植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 A、B、C 等;② 等量分组 、 、 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乙,各加入等量的某 取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甲、 各加入等量的某 等量 溶液; 选择年龄 体重(性别 健康状况相同的 年龄、 性别)、 溶液;③选择年龄、体重 性别 、健康状况相同的 某种动物随机等量分组, 某种动物随机等量分组,分别编号为 1、2、3 等。 随机等量分组 、 、 (2)对照处理:根据实验的要求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 对照处理: 对照处理 组进行处理,除实验变量外, 组进行处理,除实验变量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培 饲养等条件要相同且适宜,即控制无关变量。 养、饲养等条件要相同且适宜,即控制无关变量。 要注意体现“单一变量”的词语的准确使用, 要注意体现“单一变量”的词语的准确使用,例如 使用“等量”“相同”“适宜”等词语。 使用“等量”“相同”“适宜”等词语。 ”“相同”“适宜
(3)探究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探究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①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轻轻震荡几次,使酵母菌均匀 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轻轻震荡几次, 分布,以确保计数准确,减少误差。 分布,以确保计数准确,减少误差。 ②该探究不需要设置对照,因为随着时间的延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 该探究不需要设置对照,因为随着时间的延续, 化,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但要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必须重复 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但要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 实验,求得平均值。 实验,求得平均值。 ③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算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 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 菌。 ④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正 实验结束后,用试管刷蘸洗涤剂擦洗血球计数板的做法是错误的, 确的方法是浸泡和冲洗。 确的方法是浸泡和冲洗。

新人教高考生物(不定项版)二轮专题复习:专题8 实验与探究 考点1 教材实验

新人教高考生物(不定项版)二轮专题复习:专题8 实验与探究 考点1 教材实验

新人教高考生物(不定项版)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八实验与探究考点1 教材实验1观察类实验(1)观察类实验的操作流程归纳提示:鉴定类实验中的“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探究性实验中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都需用显微镜观察。

(2)观察类实验汇总实验名称观察方式观察对象细胞状态染色剂常用实验材料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染色观察染色体死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洋葱根尖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染色体死甲紫溶液蒜或洋葱根尖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直接观察叶绿体活不需要新鲜的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表皮)、藓类的小叶;黑藻叶片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紫色大液泡活成熟植物细胞,如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特别提醒酒精和盐酸在实验中的应用2鉴定提取类实验(1)鉴定类实验的操作流程归纳(2)鉴定提取类实验汇总实验名称试剂颜色生物材料备注还原糖的鉴定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苹果或梨匀浆等斐林试剂现配现用、水浴加热脂肪的鉴定苏丹Ⅲ橘黄色花生种子子叶切片需用显微镜观察蛋白质的鉴定双缩脲试剂紫色豆浆、稀蛋清溶液等先加A液1mL,摇匀,后加B液4滴(不能过量),再摇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提取液:无水乙醇;分离液:层析液①胡萝卜素:橙黄色;②叶黄素:黄色;③叶绿素a:蓝绿色;④叶绿素b:黄绿色新鲜的绿叶(如菠菜叶)加入二氧化硅是为了研磨得更充分;碳酸钙可防止在研磨中色素被破坏DNA的粗提取和鉴定鉴定:二苯胺试剂蓝色新鲜洋葱等沸水浴加热5min特别提醒关注物质检测类实验中的四个问题(1)在显色实验(如物质检测)中,材料最好不带颜色或颜色较浅,或实验时对有色材料进行脱色处理。

(2)物质检测实验一般不设置对照实验,若需设置对照实验,对照组应加入成分已知的物质,如验证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对照组可加入稀释的鸡蛋清。

(3)可溶性还原糖检测中不宜选择甜菜、甘蔗等作为实验材料,因为它们所含的糖类主要是蔗糖,为非还原性糖。

(4)颜色深浅与所检测的物质的含量有关,含量越多,颜色越深。

高考生物《探究类实验和调查类实验》核心知识梳理与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高考生物《探究类实验和调查类实验》核心知识梳理与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高考生物《探究类实验和调查类实验》核心知识梳理与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核心知识梳理1.探究类实验2.调查类实验估计法考向一探究类实验1.下列属于控制自变量的操作且正确的是( )A.在探究过氧化氢酶最适pH的实验中,需要在同一温度下进行B.在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中可用不同功率的灯泡控制变量C.在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中,两只烧杯中要放入等量的淀粉糊D.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用不同植物的插条作对照答案 B解析在探究过氧化氢酶最适pH的实验中,需要在同一温度下进行,这属于对无关变量的控制,A错误;在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中可用多盏不同功率的灯泡控制变量,这属于对自变量的控制,B正确;在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中,两只烧杯中要放入等量的淀粉糊,这属于对无关变量的控制,C错误;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应用相同植物的插条作对照,这属于对无关变量的控制,D错误。

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自变量是时间B.调查血友病的遗传方式时,可对某学校学生进行随机取样调查C.探究落叶是否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实验中,对照组土壤要灭菌,尽可能排除微生物的干扰D.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会干扰实验的观察答案 A解析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自变量是时间,A正确;调查血友病的遗传方式时,应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B错误;探究落叶是否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中是否含有微生物,因变量是土壤中落叶的腐烂情况,对照组土壤不做处理,实验组土壤进行灭菌处理,C错误;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不会干扰实验的观察,D错误。

3.下列探究性实验中,对实验变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所加酶的量和pH是无关变量B.“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培养液中的溶氧量是无关变量C.“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实验,插条生根数是无关变量D.“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原生质层外侧溶液的浓度是无关变量答案 A解析“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活性,故所加酶的量和pH是无关变量,A正确;“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自变量为是否有氧,B错误;“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实验,自变量为生长调节剂的浓度,插条生根数是因变量,C错误;“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细胞液和外界溶液的浓度差是自变量,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36探究类实验和调查类实验题组一探究类实验1.(2016·全国乙,3)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答案 C解析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在改变被探究因素之前,务必防止酶与底物混合,故只有C选项所述操作顺序正确。

2.(地方卷重组)判断下列有关探究类实验的叙述:(1)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作用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定(2010·四川,2A)(×)(2)若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选用材料与试剂:前者为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而后者为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2013·江苏,23AC改编)(×)(3)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2013·重庆,3C)(×)(4)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球(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其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2009·福建,1B)(×)(5)用两种不同浓度2,4-D溶液分别处理月季插条形态学下端,观察并比较扦插后的生根数,预期结果是低浓度2,4-D处理的插条生根数总是更多(2010·江苏,19④)(×)(6)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通过预实验确定浓度范围可减少实验误差(2013·福建,4B)(×)(7)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2014·山东,4D)(×)题组二调查类实验3.(2016·全国甲,5)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答案 C解析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分布的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内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综上所述,A、B、D三项均错误,C项正确。

4.(地方卷重组)判断下列有关模拟调查类实验的叙述:(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

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Δh,此时S1浓度大于S2浓度(2013·江苏,27节选)(√)(2)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计算紫红色区域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能反映NaOH进入琼脂块的速率(2012·天津,4B)(×)(3)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发生率时,调查足够大的群体,随机取样并统计有助于减少实验误差(2013·福建,4C)(√)(4)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择有遗传病史的家系进行调查统计(2010·四川,2C)(×)(5)调查并比较同一地段甲区(腐殖质较丰富)和乙区(腐殖质不丰富)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预期结果是甲区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更高(2010·江苏,19③)(√)(6)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及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2014·四川,4D)(×)1.探究类实验2.考向一探究类实验1.下列属于控制自变量的操作且正确的是()A.在探究过氧化氢酶最适pH的实验中,需要在同一温度下进行B.在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中可用不同功率的灯泡控制变量C.在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中,两只烧杯中要放入等量的淀粉糊D.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用不同植物的插条作对照答案 B解析在探究过氧化氢酶最适pH的实验中,需要在同一温度下进行,这属于对无关变量的控制,A错误;在探究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影响的实验中可用多盏不同功率的灯泡控制变量,这属于对自变量的控制,B正确;在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的实验中,两只烧杯中要放入等量的淀粉糊,这属于对无关变量的控制,C错误;在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应用相同植物的插条作对照,这属于对无关变量的控制,D错误。

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自变量是时间B.调查血友病的遗传方式时,可对某学校学生进行随机取样调查C.探究落叶是否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实验中,对照组土壤要灭菌,尽可能排除微生物的干扰D.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会干扰实验的观察答案 A解析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自变量是时间,A正确;调查血友病的遗传方式时,应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B错误;探究落叶是否是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腐烂的,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土壤中是否含有微生物,因变量是土壤中落叶的腐烂情况,对照组土壤不做处理,实验组土壤进行灭菌处理,C错误;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中,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不会干扰实验的观察,D错误。

3.下列探究性实验中,对实验变量的描述正确的是()A.“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所加酶的量和pH是无关变量B.“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培养液中的溶氧量是无关变量C.“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实验,插条生根数是无关变量D.“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原生质层外侧溶液的浓度是无关变量答案 A解析“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活性,故所加酶的量和pH是无关变量,A正确;“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实验,自变量为是否有氧,B 错误;“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实验,自变量为生长调节剂的浓度,插条生根数是因变量,C错误;“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细胞液和外界溶液的浓度差是自变量,D错误。

4.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鉴定脂肪的实验中观察花生子叶切片,细胞间可能出现橘黄色颗粒B.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混浊来判断其呼吸方式C.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盒子代表生殖器官,彩球代表配子,两个盒子的彩球数量要求相同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氢先各自在某一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再混合答案 A解析鉴定脂肪的实验中观察花生子叶切片细胞如果用苏丹Ⅲ进行染色会出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故A正确;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不能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混浊来判断其呼吸方式,因为酵母菌的呼吸类型是兼性厌氧型,其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都产生二氧化碳,故B错误;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盒子代表生殖器官,彩球代表配子,但两个盒子的彩球数量不一定相同,而每个盒子内的不同颜色的彩球数量必须相同,故C错误;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不适用过氧氢化酶,因为过氧化氢自身的分解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故D错误。

5.实验中的变量主要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下列不属于控制无关变量的操作的是()A.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做饥饿处理B.验证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先将每一组底物和酶溶液分别放在相同温度下适当时间后再混合C.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D.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制备滤纸条时剪去两角答案 C解析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做饥饿处理是消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质是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正确;验证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中,环境温度是自变量,底物和酶溶液是无关变量,先将每一组底物和酶溶液分别放在相同温度下适当时间后再混合,B正确;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实质是控制自变量,C错误;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制备滤纸条时剪去两角,属于控制无关变量,D正确。

考向二调查类实验6.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B.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菌体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密地区取样D.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答案 B解析标志物脱落可能导致重捕数统计量的减少,与实际比较,计算所得数值应偏大,A错误;正常统计时,血细胞计数板的框格边缘相邻两条边上的个体也要统计,如果只统计方格内菌体,所得数量会偏小,B正确;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在分布较密地区取样会偏大,C错误;只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调查遗传病时,计算所得发病率比实际值大,D错误。

7.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有()①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②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标志重捕法③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照片属于概念模型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用到了假说—演绎法⑤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浸泡法处理时要求时间较长、溶液浓度较低,沾蘸法则正好相反⑥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发病率时,最好要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多基因遗传病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答案 C解析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时要注意随机取样,①正确;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②错误;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不属于概念模型,③错误;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以及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均用到了假说—演绎法,④正确;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浸泡法处理时要求时间较长、溶液浓度较低,沾蘸法是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时间较短,⑤正确;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发病率时,随机选取调查对象,最好对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⑥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有三项。

考向三综合考查类8.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健那绿给小麦叶片细胞染色,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长期存活的线粒体B.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是酶的种类C.过氧化氢酶易于取材,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好材料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答案 D解析健那绿能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小麦叶片呈绿色,干扰实验颜色的观察,所以不宜用小麦叶片做实验材料,染色后线粒体也不会长期存活,A错误;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自变量是pH,B错误;由于过氧化氢在高温条件下易分解,因此不能用作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的材料,C错误;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