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兰组织培养的研究
君子兰组织培养

摘要:君子兰的有性繁殖后代为高度杂合型,亲本的优良性状不能通过杂交得到稳定保存,这极大地限制了君子兰的生产和开发。
近年来,为了解决君子兰繁殖率低的问题,许多科研工作者开始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快速繁殖,以提高其繁殖系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目前,本文综述近几年来君子兰组织培养的研究。
关键词:君子兰组织培养外植体外源激素君子兰为石蒜科(Ama-,rIlidaeeae)君子兰属(Ciirh Lindl)的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其具有株型端庄,叶片左右对称,排列整齐,翠绿挺拔,四季常青,侧看一条线、正看如扇面的特征。
其花形端正素雅、美观大方,娇美的姿态如婀娜少女。
其果为球形,未成熟时为绿色,成熟时为红色。
因此,它具有“三季看果,一季看花,四季赏叶”的特性。
君子兰原是产于南非的野生花卉,于19世纪中叶传入我国。
因为君子兰较高的观赏价值,其很快就成为了我国花卉市场的一枝独秀。
目前君子兰(Clivia miniata Regei)生产主要采用播种和分株繁殖。
但君子兰为高度杂合体,播种繁殖难以保持其优良性状,而分株繁殖系数低,繁殖速度慢,远远不能满足商品化生产的需求。
为此,许多学者开始探索君子兰的快速稳定繁殖的新途径。
植物组织培养是将植物的离体培养接种在合成培养基上,诱导其脱分化,再分化进而生长成完整植株的技术。
近年来,花卉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脱毒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花卉种苗繁殖生产中。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就已经开始广泛用于君子兰的研究中。
科研工作者们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君子兰的组织培养过程大体可分为培养材料的选择、培养前的消毒处理、愈伤组织的诱导、愈伤组织继代和增殖培养、芽的分化培养、展叶培养、根的分化培养和试管苗移栽等阶段。
一般来说从组织培养开始到君子兰试管苗移栽至少需要一年或更长的时间。
1.外植体(培养材料)选用经试验表明,君子兰的许多部分都可作为外植体,且易于经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途径再生。
君子兰的繁殖与栽培养殖技术

将花盆土壤表面平整,充分浇水,直到花盆底部流出水为 止。然后在花盆表面均匀播种,种子之间的距离不要太密 集,以免影响出苗率。
播种后管理
将花盆放在通风、温暖、有散射光的地方,保持土壤湿润 。在种子发芽期间,要避免阳光直射,以免伤害刚刚萌发 的幼苗。
分株繁殖
01
分株时间
君子兰分株繁殖的最佳时间是在春季开花后或秋季叶枯萎后进行。此时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可以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06
CATALOGUE
君子兰的应用与文化内涵
园林应用
1 2
重要观赏植物
君子兰在园林中是一种重要的观赏植物,常用于 花坛、花境和草坪绿化等。其挺拔的花剑和翠绿 的叶片极具视觉冲击力。
造景元素
君子兰在园林中可以作为造景元素,与山石、水 体等搭配,营造出别具一格的景观效果。
值。
鉴赏与收藏中的注意事项
了解品种
在鉴赏和收藏君子兰时,需要了解不同品种的特点和习性,以便更 好地欣赏和养护。
注意环境
君子兰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在收藏和 养护过程中,需要注意这些因素,以保证君子兰的正常生长。
避免病虫害
君子兰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因此在鉴赏和收藏过程中,需要注意 防治病虫害,以保证君子兰的健康生长。
株型
君子兰的株型应具有挺拔、紧凑、 有气势的特点,整体造型优美,无 歪斜、无徒长等现象。
收藏价值
珍稀品种
一些品种的君子兰具有较高的收 藏价值,如稀有的野生品种、具
有特殊花色的品种等。
生长年限
生长年限较长的君子兰往往具有 更高的收藏价值,因为它们已经
适应了环境,生长状态稳定。
株型美观
株型美观的君子兰往往更受人们 喜爱,因此也具有更高的收藏价
君子兰的组织培养

、衡水学院题目:《君子兰的组织培养》****: ***学院: 衡水学院专业: 生物教育年级: 09级学号: 2***********本(专)科: 专科君子兰的组织培养[摘要]:运用组织培养相关知识,对君子兰做了简单的组织培养阐述。
大致方向为:(一)培养目的——通过君子兰的组织培养,加强我对君子兰的了解以及君子兰在组织培养中所注意的事项,同时为学习组织培养这门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培养方法——选择君子兰的叶片、茎段腋芽、根系在营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三)简单介绍君子兰生根培养和炼苗技术。
通过本篇论文,加强自身对君子兰的了解,并对其生理特性有一定的认知。
组织培养技术,用组织培养法繁殖植物,这是组织培养应用于生产的主要的和成效最大的实例。
所以,君子兰的组织培养,更加肯定了组培价值所向。
关键词:君子兰组织培养炼苗一、君子兰的概述君子兰为石蒜科。
君子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植株文雅君子兰俊秀,有君子风姿,花如兰,而得名。
根肉质纤维状,叶基部形成假鳞茎,叶形似剑,长可达45厘米,互生排列,全缘。
伞形花序顶生,每个花序有小花7~30朵,多的可达40朵以上。
小花有柄,在花顶端呈伞形排列,花漏斗状,直立,黄或橘黄色。
可全年开花,以春夏季为主。
果实成熟期10月左右。
花、叶并美。
美观大方,又耐阴,宜盆栽室内摆设,为观叶赏花,也是布置会场、装饰宾馆环境的理想盆花。
还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和药用值。
二、外植体的选择无菌外植体的获得:从无病虫害的母株上选择健壮、叶片未展开的幼芽,用已消毒的刀片切取4~12cm,并将外围叶片剥除,仅留顶端 O – 3cm叶鞘,放入锥形瓶中,用纱布封闭瓶口,自来水流水冲洗 3 0 min,然后用 7 0 %酒精消毒1min,1‰ HgCl,处理 8min,最后用无菌水洗 4~5次,将外植体置入无菌烧杯,切取的芽体直径约 1.2cm、高 2.0 ~ 5.0c m,呈锥螺状,具顶芽 1个、腋芽 3 ~ 4个( 每层各有 1个) 。
君子兰繁殖栽培管理技术论文

君子兰繁殖栽培管理技术摘要:君子兰为石蒜科君子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20种名花之一,可以作为切花的主要材料,观赏价值高,经济效益好。
现将其繁殖及培栽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关键词:君子兰;栽培;繁殖;管理技术Abstract: Amaryllidaceae Clivia miniata is a perennial herb, is China one of 20 kinds of flowers, cut flowers can be used as the main materials, high value, good economic returns. The Paichai its breeding and management techniques described beloweKeywords: Clivia; cultivation; propagation; management techniques目录1.栽培简史 (1)2.君子兰生长特性及生活条件 (1)3.繁殖技术 (3)3.1播种繁殖 (3)3.2营养繁殖 (3)4.栽培技术 (4)5.病虫害防治 (7)5.1病害防治 (7)5.2虫害防治 (8)6.参考文献 (9)君子兰繁殖栽培管理技术君子兰为石蒜科君子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花,叶,果俱美。
一年之中,一季赏花,三季看果,四季观叶。
其花鲜红瓣大,相依紧凑,艳丽优雅,给人以吉祥喜庆,如意的象征;其叶,四季翠绿,蜡亮挺拔,给人以青春和活力;其果,红黄条纹,杂色斑斓,给人以美的享受。
君子兰叶的颜色多种,有绿色,黄色,白色,灰色线条,深浅不一的线条相间在组合在一起,叶面绚丽多彩,赏心悦目!花朵冬季开放,橙红色或绯红色以及黄色,绿色,白色或重瓣花朵,春意盎然,一派生机。
浆果色彩鲜艳,滚圆,碧绿珠儿,犹如翡翠。
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1.栽培简史君子兰原产南非亚热带山地森林中,1823年由英国人博维带回英国,后逐渐传遍欧洲各国。
君子兰的播种及组培方法

君子兰的播种及组培方法
由于君子兰的观赏价值比较高,导致君子兰苗会有些贵,但是有花友会想自己尝试君子兰种植的就会选择别的繁殖方法。
小编就为你介绍一下君子兰的播种机组培的方法,喜欢君子兰的朋友可以一起了解一下。
君子兰
1、新的播种法。
在播种盆内先放入1/3腐熟马粪土,上铺2/3干净的河沙,然后将已用30~40℃的恒温水烫漂12~24小时的种子置于上面,再覆盖一薄层经过消毒的河沙。
播种后将盆放在有底温的或炕或电褥子上,底温保持在20~30℃,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种子的萌发。
用这种方法育苗发芽快,一般3天左右便可长出胚根,而常规繁殖则需25~30天。
2、组织培养法。
该法是以乳熟期的种子为材料,经过常规的消毒灭菌,在一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诱导不同器官产生愈伤组织,并将愈伤组织接种在附加有激素的培养基上产生新的植株。
通过该法可在短时期内繁殖大量优点品种,是一种快速繁殖君子兰的好方法。
兰花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兰花组织培养研究进展穆玉珍,朱美瑶(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庆沙坪坝401331)综述了目前兰科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着重从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褐化的防控、基础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方、天然植物成分等方面阐述了兰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并总结了目前兰花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同时对未来兰花的研究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兰科植物;外植体;组织培养;培养基试验体系也在不断的试验研究中逐渐形成。
试验中通常取蒴果进行消毒,在无菌条件下剖开蒴果,取出种子播种到培养瓶中。
不同时期的蒴果萌发率不同。
有试验表明,春兰种子作为外植体时,授粉后8~9个月的种子萌发率较高,而墨兰的种子在3~5个月时容易萌发[2-3]。
预处理也可以提高种子的萌发率,研究者对种子进行1min 的超声波处理,种子萌发率达到20%;用蜗牛酶处理2~3min ,种子萌发率可达70%以上[4]。
1.2叶片叶片也可作为组织培养的材料,其取材对母株的伤害不大,受季节影响较小。
一般选取试管苗幼嫩的叶片,其更容易诱导原球茎,而成熟植株的叶片诱导成功的研究较少,多发生褐化死亡。
杨美纯等[5]研究发现,叶片正面向上放置时,诱导率更高,且对叶片进行切割,更利于切割边缘诱导出原球茎,切块应大于0.5cm ×0.5cm ,否则容易褐化死亡。
1.3花梗花梗常作为外植体材料,在多种兰科植物中皆有运用,如蝴蝶兰、大花蕙兰、文心兰等,国兰以花梗作为外植体的研究较少,多集中在种子、茎。
通过对石斛兰的研究发现,用带有节间的花梗进行诱导,会出现大部分死亡,从而使诱导效率较低[6]。
花梗的取材受到季节影响,通常不同时期的花梗诱导率也不同。
有试验发现,开花后的花梗比开花前幼嫩的花梗更容易诱导出芽[7]。
具体的原理还有待探究。
1.4茎尖茎尖是最早用于兰花组织培养的外植体,早在1960年,Morel [8]采用大花蕙兰的茎尖,诱导分化出了植株。
但茎尖的切取会对母株造成较大伤害,而且在茎尖的培养中,容易出现褐化现象[9]。
君子兰繁殖技术浅谈

君子兰养殖方法一、君子兰育种君子兰开花期多在冬季,这个时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其正常开花,授粉、坐果,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君子兰的花色有橙黄、橙红、鲜红、大红等。
特殊的还有杏黄、乳白、雪白、绿色等颜色。
光照对花的颜色影响很大,阳光充足花大色艳。
光照不足,花色浅淡。
开花期要追施磷钾肥,以提高坐果率。
花期要进行人工授粉,要掌握好授粉的方法和时机。
君子兰的花为两性花,六枚雄蕊和一枚雌蕊同生在一朵花内,雄蕊短,顶端有一团花粉,雌蕊的柱头上有三叉。
授粉时机,当花开放一天后雄蕊花粉成熟,即暴粉。
此时雌蕊柱头的三叉有粘液分泌,极易粘着花粉,这是授粉的适宜时期。
授粉的时间在上午9点-11点,下午的1点-3点,此时阳光充足温度适中,能达到良好的授粉效果。
第一次授粉后隔1-2日可再授一次以保证授粉的效果。
授粉的工具如镊子,小药瓶等要提前准备好。
授粉操作过程,先用镊子采下雄蕊,2-3个雄蕊用软纸卷在中间与瓶口大小相等的纸卷,卷花粉后留1cm左右花粉杆,花粉朝瓶里插入瓶中存好备用。
可以直接用镊子夹花粉授粉,也可拔出小瓶的纸卷卷住的花粉,直接点到雌蕊的三叉上,即完成一次授粉。
授粉结束后对一些精品珍品及有意义的要系挂标签,写明父本的名称,授粉的时间为培育新品种提供依据.君子兰有性繁殖主要靠杂交授粉完成,即选用不同品种或同品种不同株间相互授粉。
这样结实率高,便于优化。
自花授粉结果率低,呈明显的退化趋势。
不同品种的君子兰杂交,会产生不同的后代。
要不断改良和发展君子兰新品种,必须注重它的遗传性,变异性和植株间的亲缘关系。
选优良的植株做父本,对子代的改良有很好的效果。
选择珍品,精品作父本,根据君子兰鉴赏评定标准,特别要注重脉纹、头型、亮度、刚度、细腻度、颜色等几项重要指标突出的作父本,不是任何兰都可以作父本,但每棵兰都可以作母本。
要想培养出优良的新品种,既要选择优秀的父本,也要选择好优良的母本,这样才能产生新一代的优良品种。
君子兰及其栽培技术

君子兰及其栽培技术廖春莉(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江西樟树321200)通过了解君子兰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繁殖方式,总结了君子兰的栽培管理措施及病虫害的防治。
君子兰;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时期的光照强度。
3.3对土壤的要求君子兰适宜森林腐殖土,这种土透气性好,渗水性强,且土质肥沃,具微酸性(pH 值6.5左右)。
就腐殖土的透气性来说不必掺沙子,但栽培以后,因常施用有机肥会改变土壤的透气性,所以栽前掺些沙子对通水通气性效果很好。
不管用什么样的盆土,都应具有较强的透气、渗水性能。
3.4水分管理君子兰有发达的肉质根,能贮存较多的水分,并有一定的耐旱性。
但长时间缺水,加之温度高,则根、叶易受害,影响新叶生长、生根和出箭。
如水分过多易烂根。
但因水分不足也会出现“夹箭”现象。
给君子兰浇水不能等盆土干了再浇,半干就要浇,使盆土上下经常保持湿润,则有利于生长发育。
一般苗期需水少,开花期需水多;秋冬浇水宜少,春夏浇水宜多。
最好用磁化水、雨水、雪水及活水。
幼株可用喷壶浇水,直接往叶子上喷洒,但拔箭前后,不能把水浇在叶片上,以防出现烂箭现象。
3.5施肥君子兰喜肥,但施肥过量会造成烂根。
一般施肥方法在结合换盆时施底肥,春、秋、冬三季每隔1个月施1次发酵后的固体肥,再每周施1次液体肥。
常用的固体肥料主要是将各种油料种子,如苏子、芝麻、蓖麻籽等,用铁锅炒熟碾碎即可施用。
也可施用腐熟发酵好的饼肥、淡水鱼的下水以及骨粉等。
施肥时间一般于清晨施为宜(施肥应沿盆边浇入,不要直接施到植株上,也避免溅到叶片上),施液肥后及时浇1次水,但水量不可过大,这样一方面可促进肥料的溶解,另一方面可将新长出的肉质根冲洗一下,以防液肥伤害。
4病虫害及防治4.1传染性病害以君子兰植株为寄主的有害微生物或寄生物等侵入,引起的病害能相互传染,所以又称为传染性病害。
主要有:软腐病、炭疽病、白绢病、疫腐病、线虫病等。
主要防治措施:①土壤消毒;②加强养护管理;③发现病株一定要及时剪除或拔除病株并销毁;④进入高温季节前可定期喷洒碱式硫酸铜悬浮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名称:君子兰组织培养的研究
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导师姓名
课题名称君子兰组织培养的研究
1选题依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3000字左右,附主要参考文献)
1.1 研究目的:
君子兰(Clivia miniata Regel)为石蒜料属多年生常绿草本,其植株文雅,株型俊秀,有君子风姿,花如兰,而得名。
宜盆栽室内摆设,为观叶赏花,也是布置会场、装饰宾馆环境的理想盆花。
它一般采用分株法进行繁殖,因母株萌芽少, 特别是优良品种产生小芽更少, 因此君子兰繁殖速度慢, 繁殖量少。
用种子繁殖, 实生苗不但容易产生变异, 而且小苗生且长慢。
为了加快君子兰的繁殖, 国内外已将茎、叶、花瓣、花丝、根等器官作外植体进行了离体繁殖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种子组织培养过程中, 发现种子在培养基上不仅能像在播种基质中一样萌发, 而且能通过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分化成苗, 能大大提高繁殖系数。
1.2 研究意义:
(1)君子兰的有性繁殖后代为高度杂合型, 亲本的优良性状不能通过杂交得到稳定保存。
目前, 君子兰的繁殖多采用分株、种子繁殖方式, 获得的新植株可以保持其母本原有的性状, 不会发生变异。
而分株繁殖每年每株仅可分得1- 3株, 增殖倍率不高, 极大地限制了君子兰的生产和开发。
近年来, 采用君子兰种胚进行快速繁殖, 以提高其繁殖系数。
目前, 随着花卉业的迅猛发展, 君子兰新的优良杂交品种不断涌现。
为了提高君子兰的繁殖速度, 许多学者开始探索通过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君子兰的新途径。
(2)君子兰花期长达3个月, 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经济价值也很高。
君子兰的离体繁殖, 为君子兰工厂化生产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君子兰组织培养的条件可以严格控制, 不受时间、季节限制, 因此, 已成为君子兰种苗繁殖的重要手段, 并已在商业化生产中显示出其优越性。
(3)正常君子兰植株,繁殖方法有分株繁殖和种子繁殖,要经过3—5年培育, 才能开花结实;有性繁殖系数一般一次产生100粒左右的种子, 有性繁殖中, 同一品种授粉率低, 同株
授粉结实率更低, 并且后代生活力减退。
因此君子兰繁殖一般采用不同品种授粉, 后代变异, 难以保持优良品种的种性。
分株繁殖一般在3~4 月间进行, 将母株周围产生的小苗切离, 另行种植。
靠分株繁殖, 平均每年分不出1 株。
也可采用播种繁殖。
大花君子兰需人工授粉方可结实,约8—9个月后果实成熟, 一个果实具种子1~40 粒,总的增殖倍率不高, 难以满足由于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对花卉的大量需求。
我们拟通过组织培养技术, 大量快速繁殖, 在短期内获得纯度高、数量大、和母本一致的名贵品种后代, 这样不仅可满足国内人们生活的需要, 而且可以以试管苗出口。
(4)君子兰采用组织培养繁殖,可在短期内获得大量可用于栽培的君子兰幼苗, 年增殖率达数百万倍, 尤其对于珍稀、优、新品种的培育和繁殖是非常有价值的方法。
采用茎尖培养还可去除病毒, 解决因长期无性繁殖导致病毒积累而引起的观赏植物品质下降问题。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还可以有效地保存植物种质资源。
2.2研究方法
(1)材料的消毒先用自来水冲洗外植体数分钟, 并用肥皂水洗耐表面, 再用白来水冲洗干净, 然后在无菌条件下用75 % 乙醇浸泡30 秒, 放进5 % 次氯化钠消毒10 分钟, 或用饱和漂白粉上清液消毒30 分钟(另根据外植体的部位而变动消毒时间) , 最后用元菌水冲洗5 次。
根据不同外植体切割或不切割, 接种于不同培养基中
(2)试验了MS 、B5 、ER 、SH、White五种基本培养基; 并在M s 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不同激素、生长素, 共设计了5种培养基。
接种材料放置于24—28℃, 10 小时光照的培养室内培养。
(3)不定芽产生后, 分二种方法进行培养: 一是转入固体分化培养基, 一是转入液体培养基。
(4)试管苗的生长发育需要一定的光照和温度。
组培室的温度应在20~25℃, 每日给光照8~12h, 光照强度为1 500~2 500lx , 生根阶段可适当提高光照强度,以利于小苗生根, 提高幼苗移栽成活率。
若采用自然光照, 则较灯光照明的幼苗素质好, 能更好适应移栽后的新环境。
2.3技术路线
预算支出按下列顺序填写:1、论文课题调研费;2、实验材料费;3、仪器设备费
4、学位论文答辩;
5、不可预见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