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第四次讨论课(修改版)

合集下载

《生理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生理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

《生理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一等奖)一、课程简介《生理学》是研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任务是研究人体及其细胞、组织、器官等组成部分所表现的各种生命现象的活动规律和生理功能,阐明其产生机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活动的影响。

因此授课的主要内容是向学生介绍人体各个系统、器官和细胞的正常活动过程以及它们功能表现的内部机制,同时还要向学生介绍人体内不同细胞、器官、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二、教学目标《生理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在理论和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本学科优势,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医学教育全过程,为后续的基础课程的学习和临床知识的掌握打下必要的基础,也为医学生以后进入医疗卫生行业工作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各方面业务能力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并实现医学基础教学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的。

三、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设计四、教学效果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抓好“精、用、新”三个要素,着重强调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注意加强对学生科学思维模式、科学态度、科学的实验方法、信息处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重视从心理、社会的角度观察和理解人体的生命活动同时涉及学科的最新发展。

在理论及实验教学活动中,还需注重以科学精神为指导的“课程思政”教学重点,坚持在“医生岗位胜任力”的视域下设定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有效地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强化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以期达到“教书”和“育人”的双重目标。

五、特色与创新1. 以学生为中心多种教学方式混合应用;2. 成果导向教育,培养未来的医生;3. 全员、全面、全程育人;4. 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总导向。

18673_生理学基础(第4版)绪论电子课件中职高教版

18673_生理学基础(第4版)绪论电子课件中职高教版

2024/1/25
31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5
32
组织换气
指组织毛细血管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也 称内呼吸。
22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
2024/1/25
氧的运输
氧在血液中的运输主要是以氧合 血红蛋白(HbO2)的形式进行 。
二氧化碳的运输
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主要是 以碳酸氢盐(HCO3-)的形式进 行。
23
呼吸运动的调节
2024/1/25
16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
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
静息状态下,心肌细胞膜内电位负于膜外,形成跨膜电位。当心肌细胞受到刺激时,跨膜电位发生变化,产生动 作电位。
心肌的生理特性
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缩性。其中,自动节律性指心肌细胞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自 动产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传导性指心肌细胞具有传导兴奋的能力。兴奋性指心肌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收缩性指心肌细胞受到刺激后发生收缩反应的能力。
呼吸中枢
呼吸中枢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呼吸节律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 经细胞群,位于延髓和桥脑等部位。
呼吸节律的形成
呼吸中枢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具有自动节律性的呼吸 运动。
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包括肺牵张反射、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以及防御性呼吸反射等。
24
06 消化和吸收
2024/1/25
25
02
生理学对医学的指导作用
通过对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研究,生理学可以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
归的规律,为医学提供诊断和治疗的理论依据。同时,生理学还可以指
导医学实践,帮助医生正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

药学《生理学》教学大纲

药学《生理学》教学大纲

《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Physiology)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232011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用专业:中西医临床、药学、医检学分:4总学时:64先修课程:生物学、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后续课程:病理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及临床有关课程选用教材:[1]生理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孙红,彭聿平. 人体生理学(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必读书目:[1]朱大年,王庭槐. 人体生理学(第8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3th edition [M]. Philadelphia: Saunders, 2016;[3] Physiology(英文影印版)[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4] 人体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5] 人体生理学(第二版,双语教材)[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选读书目:[1] Basic concepts in physiology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0th editon [M]. Singapore: Health Sciences Asia, Elsevier Science, 2002;[3] Physiological medicine [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4]闫剑群. 生理学(医学英文原版改编双语教材).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5] Guyton AC, Hall JE.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 13th edition. Philadelphia: Saunders. 2016.学习网站:/(人卫医学网)/(中国生理学会)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生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正常人体主要生命活动的机制和调节规律。

生理学讨论课1最终版.

生理学讨论课1最终版.

⽣理学讨论课1最终版.⽣理学讨论课(⼀)1. ⼈体内环境与海⽔成分⽐较有何区别,从中你会想到什么?较为相似,动物本⾝离⼦成分也相似,推测为海⽔成分,古代海⽔含有较少Mg较多K,脊椎动物发源于原始脊椎时代的海⽔中,那时海⽔的成分与现代脊椎动物⾎清成分相似。

⽣命发源于海中,⾎液不同时间与海⽔隔绝,⼜因为遗传被保留下来,但并⾮完全静⽌的被保留,靠主动地泵作⽤与外环境保持动态平衡。

动物越进化,维持内环境与现代海⽔成分差别能⼒越强。

2.记录细胞⽣物电活动的⽅法可以有哪些?记录结果有何不同?为什么?临床上⼼电图,脑电图,肌电图,胃肠电图,视⽹膜电图,在器官⽔平上记录的⽣物电,细胞⽣物电基础上发⽣总和的结果。

玻璃微电极,插⼊细胞不明显损伤细胞,细胞⽣物电测量,⽰波器辅助。

电压钳技术与膜电导的测定。

细胞外双极刺激测局部兴奋。

3.当细胞膜电位长期处于去极化时兴奋性会怎样?为什么?⼀,处于域值下的去极化,很容易达到域上刺激强度,兴奋性增强。

⼆,处于域上值(包括去极化,复极化阶段),钠离⼦通道处于绝对不应期,兴奋性为0。

4.为什么有髓鞘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快于⽆髓鞘纤维?⽆髓神经纤维兴奋传导时,局部电流是在细胞膜上顺序发⽣的,整个胞膜都依次发⽣动作电位。

有髓神经纤维髓鞘不连续,郎飞结轴突裸露区,有髓鞘的地⽅电阻⼤,⽆法达到阈电位,郎飞结处Na通道密集,轴突裸露,跨膜电流⼤,容易产⽣动作电位。

所以在有髓神经纤维只有郎飞结处能发⽣动作电位,局部电流也仅在兴奋区郎飞结与临旁安静区的郎飞结之间发⽣,跳跃式传导5. 如果窦房结P细胞上有快Na通道,其动作电位形态是否会发⽣变化?为什么?会,窦房结P细胞为慢反应细胞,有快Na通道0 期去极化速度加快,持续时间短平台期,慢失活的Ina,内向电流,当它收到及董事或失活受到阻碍时,则可明显增强,可致动作电位难以复极,使动作电位时程延长,甚⾄出现第⼆平台期。

6.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管作⽤有何异、同?抢救过敏性休克病⼈时,应该使⽤肾上腺素?还是应该使⽤去甲肾上腺素?为什么?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能激活α和β受体,但结合能⼒有所不同。

生物组教研组活动记录(3篇)

生物组教研组活动记录(3篇)

第1篇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下午2:00-5:00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活动主题:新课标下生物教学的创新与实践参与人员:生物组全体教师主持人:张老师记录人:李老师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生物学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提高生物学科的教学质量,生物组决定开展以“新课标下生物教学的创新与实践”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二、活动内容1. 专题讲座- 主题:《新课标下生物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主讲人:王教授(校外专家)- 内容摘要:王教授首先对新课程标准进行了详细解读,强调了核心素养在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

接着,他结合实际案例,分享了生物教学的创新方法,如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等。

最后,王教授对生物实验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2. 教学经验分享- 主题:《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分享人:李老师、赵老师- 内容摘要:李老师以《植物的生长发育》为例,分享了如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赵老师则介绍了在《人体生理学》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研讨- 主题:《生物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参与人员:全体生物教师- 研讨内容:教师们就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如实验设备不足、实验操作不规范、实验报告撰写不规范等。

针对这些问题,大家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1. 加强实验设备投入,提高实验条件;2. 规范实验操作流程,提高实验教学质量;3. 强化实验报告撰写培训,提高学生实验报告质量;4. 开展实验技能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 集体备课- 主题:《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参与人员:生物组全体教师- 备课内容:教师们针对第三章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共同确定了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等。

对医学基础课《生理学》教材知识点的浅析

对医学基础课《生理学》教材知识点的浅析

对医学基础课《生理学》教材知识点的浅析马颖维,许翠翠,周洪波天水市卫生学校,甘肃天水 741000[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医学基础课程《生理学》教学中,各版本理论教学所用教材“第三章—血液”章节中对于血型与输血原则部分的知识点,在教材编写内容表述标准方面的不一致,使教师课堂教学出现困顿,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疑惑,同时,造成教学评价及临床指导的困惑。

据此提出医学教材编写中要突出严谨性、前瞻性、拓展性;对医学史学习的必要性予以讨论;并将各出版社各版本相关内容汇总图表,针对各教学层次不同,加以对比分析,得出浅析结论,与医教同仁进行探讨,以此促进医学教育教材统一编写标准,规范课程设置。

[关键词] 医学基础课;生理学;知识点;教材编写[中图分类号] R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3)03(b)-0236-05Brief Analysis of the Knowledge Points of Physiology TextbookMA Yingwei, XU Cuicui, ZHOU HongboTianshui Health School, Tianshui, Gansu Province, 741000 China[Abstract]In the teaching of Physiology, a basic medical course, this paper mainly aims at the inconsistency of the knowledge points of blood type and transfusion principles in the chapter "Blood" of the textbook used in the theoreti⁃cal teaching of various versions, which causes difficulties for teachers in classroom teaching, puzzles for students′ learning, and confusions for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clinical guidance. Therefore, we should emphasize the rigor, fore⁃sight and expansion in the compilation of medical teaching materials. Discuss the necessity of medical history study; In addition, the relevant contents of each edition of each publishing house are summarized and illustrated. Based on the different teaching levels, the paper makes comparative analysis, draws analysis conclusions and discusses with medical teaching colleagues, so as to promote the unified writing standards of medical education textbooks and stan⁃dardize the curriculum setting.[Key words] Basic medical courses; Physiology; Knowledge points; Text compilation《生理学》是现代医学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

生理学讨论课2-呼吸、消化、能量代谢、泌尿

生理学讨论课2-呼吸、消化、能量代谢、泌尿
胃在消化系统中的地位如何?胃大部分切除的病人,对身体有何影响?为什么? 通俗地讲,胃就像一个磨子,它把人吃进去的食物进行碾磨,变成食糜,然后通过胃的 幽门的有节律的开放被排入肠内。通常胃容易患溃疡、胃炎、胃癌等疾病,需要进行手 术治疗。手术根据病变的性质和部位,可能需要切除 50%-75%,甚至做全胃切除。除了 做全胃切除对人的消化有点影响,做胃大部切除,对人的影响不大。手术后,经过一定 的时间,胃可以代偿性的“扩大”。
疗。 另外,含有碳酸氢钠的口服补液盐的配制是不可以用开水或高温水冲配的,配制 成的液体更不可以加热灭菌,这是因为碳酸氢钠加热会分解(2NaHCO 3 →Na 2 CO 3 +CO 2 +H 2 O),使 HCO 3- 丢失而(凉)开水。 “配制好的口服补液盐放入热水瓶中待用” 的说法也是 不当的。普通的饮用水因不含有机物质,再加上注入热水 瓶时多为沸水, 细菌感染的机会较少,故存放 24h 甚至 48h 后饮用还是比较安全的。口服补液盐含有细 菌的营养物质葡萄糖,再加上配制时容器的转换、搅拌,液体温度已有所下降,而液量 又大大小于热水瓶的容积,以及每数分钟 1 次的开启、倾倒,瓶内液温必然会下降到细 菌大量繁殖的适宜温度(20~30min 细菌即可分裂繁殖一代),腹泻患者服下这种液体 就有重复感染之虞。 口服补液盐另一配方是以枸橼酸钠二水合物 2.9g 代替碳酸氢钠。 此方可以沸水配制,但不宜存放在热水瓶中备用。口服补液盐每次仅服 10~20ml,液温 对患者影响不大,冬季如要加温,则只将服药容器水浴略加温,但基于前述理由,不宜 将热水对入药液中使之稀释。 服用此品应小量多次,每 3~5min 口服 10~20ml,4~6h 内服完所需补液量,一般不超过 3000ml。某些书籍仅简单注以“每次口服 500ml,预防 和治疗急性腹泻造成的脱水”,这种提法是难以达到治疗目的的。 幻灯片 7

生理学(第4版本科护理)(一)2024

生理学(第4版本科护理)(一)2024

生理学(第4版本科护理)(一)引言概述:本文是关于《生理学(第4版本科护理)(一)》的文档,旨在介绍该书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该书是一本面向护理专业的生理学教材,涵盖了人体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以及其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以下将分成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一、细胞与组织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细胞的生理过程,如细胞吸收、代谢和排泄3. 组织的分类和特点,如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和肌肉组织等4. 细胞与组织在保持稳态和应对外界刺激中的作用5. 细胞与组织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如细胞培养和组织修复等二、消化系统1.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包括口腔、食道、胃和肠道等2. 消化系统的生理过程,如食物摄入、消化和吸收等3. 消化系统中的相关器官和激素调节,如胰腺和胃酸等4. 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和护理措施,如消化不良和胃溃疡等5. 消化系统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如饮食指导和胃肠减压等三、循环系统1. 循环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等2. 循环系统的生理过程,如心血管循环和血液运输等3. 循环系统中的相关器官和激素调节,如肾脏和血压调节等4. 循环系统常见疾病和护理措施,如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5. 循环系统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如监测血压和静脉输液等四、呼吸系统1.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包括呼吸道和肺部等2. 呼吸系统的生理过程,如气体交换和呼吸控制等3. 呼吸系统中的相关器官和激素调节,如肺泡和二氧化碳调节等4.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和护理措施,如哮喘和肺炎等5. 呼吸系统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如氧气吸入和呼吸道护理等五、泌尿系统1.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包括肾脏、尿路和膀胱等2. 泌尿系统的生理过程,如肾脏滤过和尿液生成等3. 泌尿系统中的相关器官和激素调节,如抗利尿激素和酸碱平衡等4.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和护理措施,如尿路感染和肾功能不全等5. 泌尿系统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如尿液分析和膀胱导管护理等总结:本文介绍了《生理学(第4版本科护理)(一)》的主要内容,包括细胞与组织、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五个大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分别切除动物的肾上腺皮质和髓质,动物生 理功能将有何变化?
肾上腺皮质激素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激素
动物实验发现,摘除双侧肾上腺,动物将不能存 活;若只摘除肾上腺的髓质,动物可以存活较长时间。 动物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1)由于缺乏盐皮质激 素,机体水、盐严重丧失,导致血压降低和致命性休 克;2)由于缺乏糖皮质激素,机体水、糖、蛋白质和 脂肪代谢发生严重紊乱,机体的应激反应降低,轻微的 刺激就可导致机体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检查项目
白细胞 血红蛋白 血小板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嗜酸性细胞 嗜碱性细胞 C反应蛋白
检查结果
13.9 133 401 75 20 4 2 0 12
参考范围
4-12 110-170 100-500 45-70 20-50 3-8 0.5-5 0-1 ‹10
单位
10X9/L g/L 10X9/L % % % % % g/L
生理学第四次讨论课
能代体温、泌尿、内分泌、生殖
简答题: 为什么人类的体温需要恒定在37°左右?
对于37°体温这件事情,目前大部分人倾向于它是个适应 器,因为温度这东西太重要、影响到的事情太多了。这么 核心的指标不太可能是偶然选定的,是人类进化为更好适 应环境的需要。 温度高的好处: ·高温环境下代谢速度加快,各种事情的速度都可以加 快。·对真菌等寄生生物的抵抗力更强(大部分致病真菌 不喜欢高温)。·免疫力增强(其实可以囊括到前两条里, 但单独挑出来说这个,因为这就是“发烧”背后的演化依 据。大多数情况下发烧是人的主动防卫措施。) 温度高的坏处:·没有免费午餐,代谢速度加快了,耗费 的能量也会大大增加。·在寒冷环境中光是维持这个体温 本身就很耗能了…… 37°看起来很可能是在人类这个案例里,两类因素达成的 平衡点。Casadevall有一个简化的模型表明,如果只考 虑抗真菌的利益和耗能的损失,那么二者最划算的平衡点 在36.7°C。
1.甲亢,甲亢周期性麻痹 2.代谢率增高 3.血糖进一步增高,胰岛素分泌增多,可使钾由细胞外移向细胞内,引起低血钾。 4.血中电解质(钾,钠,氯离子)
何容,女,32岁,体检发现高血压和高血糖。 体格检查:脸部呈微胖(满月脸),但无水肿症状(如右 图)。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正常;血清T4、 T3水平正常;血浆中糖皮质激素 水平异常增高。既往无慢性炎症史,也未曾使用过糖皮质激素类(免疫 抑制类)药物。后续检测血液中的ACTH 水平,显示仅有正常水平的 五十分之一。 根据以上情况,试回答以下问题: 1.患者有高血糖,但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显示正常,这提示 什么? 2.有高血糖,但T3, T4均正常,提示什么? 3.高血压,脸部微胖,但无水肿症状的原因是什么? 4.患者无服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史,但糖皮质激素水平升高,ACTH 水平降低提示什么? 5.什么原因可引起机体ACTH水平降低? 6.为明确诊断,该患者还应做何检查?
运用你所学的生理学知识,采用哪些方法(或通过哪些环节)可以实施药物避孕?
1.抑制卵巢排卵: 抑制下丘脑分泌GnRH,从而阻断了腺垂体FSH和LH的分泌,不仅抑制了卵泡的生 长成熟,还抑制了LH峰的出现,抑制了卵巢排卵—雌激素孕激素 2.抑制宫颈粘液分泌,使其粘稠度增加,不利于精子穿过—小剂量孕激素 3.阻碍精子获能,失去受精能力,影响受精—在孕激素处于优势情况下精子获能受到 抑制,失去受精能力,因而影响受精.在整个月经周期连续服用小剂量孕激素,可阻 碍受精 4.干扰子宫内膜发育,子宫内膜发育与受精卵发育失去同步,不利于孕卵着床—大剂 量孕激素 5.改变输卵管的正常蠕动--雌激素可加速输卵管运动,孕激素对输卵管上皮的纤毛和 分泌细胞有一定影响,使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加快运行,当受精卵到达子宫时,子宫内 膜的发育还不成熟,不利于受精卵着床 6.抑制精子产生和成熟,杀死精子--男性口服避孕药棉酚男性口服避孕药棉酚的避孕 原理。棉酚能抑制精于的产生和成熟,使精液中缺乏足够数量的健康精子,从而达到 避孕目的抑制精于的产生和成熟,使精液中缺乏足够数量的健康精子,从而达到避孕 目的;外用避孕药可杀死精子
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入院后立即物理降温后体温降低后又很快上升,然后服退烧药,输液抗生素等治疗。1h后 大量出汗,体温降至38.4度,住院2天痊愈出院。 问题:1. 该患儿为什么畏寒后却又出现发烧,物理降温不能有效控制体温,出汗后却出现体 温的降低?分析每个时期的形成原因? 2. 分析该患儿发烧的激活物和体温升高的机制?
1. 试述造成慢性肾衰竭的原因及分析本案肾衰竭的主因
2. 讨论本案实验室各项不正常结果的原因及肾衰竭之血液与生化方面的表现 3. 推断患者病程经过,为何病情年年加重? 4.肾衰竭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的原因是什么?
慢性肾衰是由多种慢性疾病引起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 引起 肾衰竭的原因有很多,如各种肾炎、高血压、糖尿病、多囊肾、结石、囊肿、 痛风、尿路梗阻等,这些疾病及其并发症均可导致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最终 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本案肾衰的主因可能为高血压肾病 红细胞比容及血红蛋白降低,贫血,因EPO不足;代谢产物堆积,RBC破坏增 加 骨痛,跛行:肾性骨病 3年前尿多,尤夜尿多:高血压合并肾损害,直小血管血流加速(无自身调 节),髓质高渗破坏,浓缩功能降低;健存肾单位代偿性血流增多,小管液流 量增大,重吸收减少。夜间平卧肾血流量增加,进一步使尿量增加。 尿有蛋白和管型:心界向左下扩大提示心功能不全,且多年高血压导致肾动脉 硬化,均使肾灌流不足,继发性损害 近一年来尿少:肾功能损害加重,GFR显著减少 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症状:代谢产物堆积,毒性作用
患者张某,男性,31岁,因为怕热多汗、多食消瘦、心悸手抖4个月,突起双下肢乏力, 行走不能超过3小时入院。 4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怕热多汗、多食消瘦、心悸手抖,每日饭量较平时增加 6~8量,体重减轻约5kg,伴突眼、颈部增粗、烦躁易怒、失眠多梦,无颈部疼痛,无口干、 多饮、多尿,无胸闷、胸痛等,就诊于我院门诊,查“TT3 8.33nmol/L,TT4 402nmol/L, TSH 0.01mu/L”,病后患者精神萎靡,睡眠差,小便如常,大便次数增多,3-4次/天。3小时 前饮用可口可乐后突感双下肢乏力,不能行走。 PE:T36.9 ℃,P 118次/分,R 18次/分,Bp 131/65mmHg。手掌皮肤潮热,双眼突出, 甲状腺Ⅱ度肿大,质软,未扪及结节,无压痛,可随吞咽上下活动,双叶上极可闻及血管杂 音。心界不大,心音亢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手平伸有细振颤。 辅助检查: 心电图:1. 窦性心动过速,HR118次/分。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检查均正常。 甲状腺5项检测显示:TT3 8.3nmol/L(1.2-3.1nmol/L),TT4 402nmol/L(66-181nmol/L), FT3 94.5pmol/L(3.1-6.8 pmol/L),FT4 147pmol/L(10.3-22.65pmol/L),TSH 0.052 μIU/ml (0.27-4.2 μIU/ml) 。 问题: 1.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什么病? 2.患者的代谢率出现怎样的改变,为什么? 3. 患者为何饮用可口可乐突发双下肢乏力,不能行走,试分析其可能机制是什么?4.患 者还需要做什么检查? 5.请用所学知识解释患者出现以上各种临床症状及体征的生理机制。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 血红蛋白 红细胞比容 血小板 血尿素氮 血肌酐 血钠 血钾 血钙 血磷 甲状旁腺激素 测定值 7.2 65 19.5 180 37.19 950 128 7.9 0.18 2.25 800pg/ml 正常值 4.0-10.0 x109/L 120-160 g/L 38-50% 100-300 x109/L 1.8~6.8mmol/L 79.6~132.6μmol/L 136-145mmol/L 3.7-5.2 mmol/L 1.10-1.34mmol/L 0.97-1.61mmol/L 12-72 pg/ml
女,2岁,因发热,咽痛3天,惊厥半小时入院。 3天前患儿畏寒,诉“冷”,出现“鸡皮疙瘩”和寒战,皮肤苍白。当晚发热, 烦躁,不能入睡,哭诉头痛,咽喉痛。次日,患儿思睡,偶有恶心,呕吐,尿少色 深。 体格检查,体温 40.4°, 心率116次/分,R 24次/分,血压:84 / 56 mmHg。 疲乏,嗜睡, 重病容 ,面红 ,口唇干燥,咽部 明显充血,双侧扁 桃体肿大(++),双肺呼吸音无异常。实验室检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某患者因食物中毒腹泻5天,出现脱水和 代谢性酸中毒。请问肾脏在机体的代偿性 调节中,可能发挥哪些作用?
血容量减少,血压降低,交感神经兴奋,入球 小动脉牵张刺激减少及致密斑处钠减少,肾素 分泌增多,醛固酮增加,增加钠水重吸收 肾小管加强泌氢和泌氨
3. 病例: 李宇,男, 65岁,因乏力,恶心呕吐,少尿10天入院。 患者3年前出现多尿、夜尿,乏力。近一年常出现恶心,呕吐,头昏,骨痛, 跛行,全身骚痒,失眠,记忆力减退, 尿中有蛋白和管型,尿量逐渐减少,近二 天每日仅150ml左右。既往高血压13年,有心绞痛史。 体格检查:重病容,37℃,160/90mmHg,口臭,牙龈红肿出血,口腔粘膜 有溃疡,心界向左下扩大,下肢无水肿。
泌尿系统讨论题及案例 1. 当动脉血压降低到80mmHg时,GFR是否会发生明显的 改变?
第一,血压降低对GFR的大部分影响可被肾内自身调 节(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管-球反馈)所拮抗,通过 调节小动脉阻力维持GFR稳定 第二,肾内自身调节如管球反馈需要一段时间才能 完全发挥效应,此时肾脏通过球管平衡拮抗GFR变化 所产生的影响。 第三,神经和激素调节机制(交感,ADH,醛固酮等)
高血压、心功能不全与肾损害互相促进,恶性循环 健存肾单位逐渐失代偿
期低钙高磷,PTH分泌增多,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简答题
1. 直接促进机体生长的激素主要有哪些? 它们是如何调节机体生长的?
1)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I--主要促骨骼生长及其他组织 的分化, 细胞分裂等 2)甲状腺激素---神经系统和长骨的生长,生长激素合成及发挥生 长效应所必须的激素 3)胰岛素---促合成代谢的激素,促生长,其降解蛋白质效应也对 促生长非常重要;此外,insulin对胎儿的生长有直接的特异性促 生长效应(促进细胞的分化,分裂生长) 4)性激素(雌激素,雄激素)--青春期分泌开始增多,可促进长 骨和脊柱的生长,他们的促生长作用主要是刺激GH和IGF-I的分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