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阻法与伏阻法测电阻

合集下载

安阻法测电阻

安阻法测电阻

(3)则Rx=__I_a_R_0_/_Ib__
二、伏阻法测电阻
1 .实验原理: I=U/R,I=I1=I2
2、设计电路图:
V
V
U0
Ux
R0
Rx
S
3.实验步骤:
(a)用电压表测出R0两端的电压为U0; (b)再用电压表测出Rx的电压为Ux ;
4.表达式Rx= UxR0/U0 。
实验方法:
设计电路图: .实验步骤:
U
U2
U1-U2
R0 b Rx VS
实验步骤:
U
(1)S接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 (2)S接b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 (3)则Rx=_(_U__1-_U_2_)_R__0/_U_2_。
Rx
V
U U1
a R0 b
1.当滑片在a点时,记下电压表示数为U, 即电源电压。
2.当滑片在b点时,再记下电压表的读数 为U1,即为Rx的电压。
三、安阻法测电阻
1、实验原理:
I=U/R、U=U1=U2 2、设计电路图:
I0 A
R0
Ix A Rx
3、实验步骤: (a)用电流表测出R0中的电流为I0; (b)用电流表再测出Rx的电流为Ix ;
4、表达式Rx=__I_0R__0_/I_x__。
实验方法(要求不拆开电路) 1、电路图: 2、实验步骤: 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3.表达式Rx=(U-U0)R0/U0 :
实验方法(2)
V S1
R0
S2 Rx
电路图
实验步骤:
(1.)只闭合S1 断开S2,测出R0电压为U0 (2)只闭合S2断开S1,测出电源电压
为U
表达式RX=(U- U0) R0 / U0

伏安法安阻法伏阻法测电阻

伏安法安阻法伏阻法测电阻

安阻法测电阻小结
问题:没有电压表 设想:未知电阻电压=已知电阻电压
方案:未知电阻与已知电阻并联
9
伏阻法测电阻
思考:
要测量 未知R=?
有电压 表可测
如果: 未知电阻的电流
需知道: 未知R两端的电压U 和通过R的电流I
没有电流表,不能 测得R的电流?
= 已知电阻的电流
未知电 阻阻值=源自未知电阻的电压已知电阻的电流
√5.滑动变阻器应当怎样连接? A与. 被测电阻串联并在开关闭合前将滑片滑到阻值最大的位置
XB.与被测电阻串联并在开关闭合前将滑片滑到阻值最小的位置
5
安阻法测电阻
思考:
要测量 R=?
没有电压表,不能 测得R的电压?
需知道: R两端的电压U 和通过R的电流I
有电流 表可测
如果: 未知电阻的电压 = 已知电阻的电压
2. 电压表应怎样连接?
X A.电压表与被测电阻串联
√B电. 压表与被测电阻并联
X √ 3.电流表和电压表在连接时极性上有什么要求?
A负. 进正出
正进B. 负出
4.实验时电源电压是3V, 未知电阻5~10Ω滑动变阻器大约20Ω,那 么电压表和电流表应选择?
√XA电. 压表0~15V;电流表0~3A B电. 压表0~3V;电流表0~0.6A
U可测,R已 知,I可求
未知电阻 与已知电 阻串联 10
伏阻法实验电路图
表达式
11
伏阻法测电阻小结
问题:没有电流表 设想:未知电阻电流=已知电阻电流
方案:未知电阻与已知电阻串联
12
课堂小结
伏安法
伏阻法
安阻法
13
课外探讨
1.上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有关资 料,了解万用表能直接测量电阻 的原理以及它的使用方法.

几种测电阻的特殊方法

几种测电阻的特殊方法

几种测电阻的特殊方法一、伏阻法在没有电流表的情况下就要利用串联电路电流相等的特点来求电流。

电路如图1,先将电压表接在R0两端,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示数U0,再将电压表改接到R x两端,闭合开关,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 x,则此时通过R0和R x的电流为:I x=I。

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R x=图1 二、安阻法在没有电压表的情况下利用并联电路电压相等的特点来求电压。

电路如图2,先将电流表与R0串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0。

再将电流表改接与R x串联电路中,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 x,则R0和R x两端的电压为U x=U0,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R x= 图2 三、安箱法利用电阻箱可以示数的特点,采用等效替代理念,从电阻箱读出待测电阻阻值。

电路如图3,先只闭合S1读出电流表示数I。

再只闭合S2,旋动电阻箱旋盘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

则电阻箱示数待测电阻阻值。

图3四、伏箱法利用“串联电阻有分压的作用,分得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的性质来测未知电阻。

电路如图4,先将电阻箱R0阻值调到0时,读出电压表示数U0。

再调节电阻箱使电压表示数为U0/2时读出电阻箱连入电路中的阻值R0,则待测电阻R x=R0图4五、安滑法利用滑动变阻器的两个极值即0与最大值,对电路中电流的影响来测电流,再利用电源电压不变的特点列方程求出待测电阻值。

电路如图5,闭合开关先将滑片P移到连入电路阻值最小位置A,读出电流表示数I1,则电源电压U=I1R x。

再将P移到连入电路阻值最大位置B即R0,读出电流表示数I2,则电源电压U=I2(R x+R0)。

就有I1R x=I2(R x+R0)所以R x=图5六、伏滑法利用滑动变阻器的两个极值对R x两端电压的影响,再利用串联电路电流相等的特点列方程计算出待测电阻值。

电路如图6,闭合开关,先将滑片P移到左端,读出电压表示数U,即是电源电压。

再将P滑到最右端读出电压表示数U x。

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0=U-U x。

关于用“安阻法”和“伏阻法”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原理及误差分析

关于用“安阻法”和“伏阻法”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原理及误差分析

关于用“安阻法”和“伏阻法”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原理及误差分析---------岳池县罗渡中学 胡长军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很多,其中我市使用的教科版教材3—1第二章第五节已经对伏安法做了详细的讲解,这里不再赘述,而本节后面的交流讨论(教科版教材3—1第62页)却让学生用安阻法和伏阻法设计实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以下是本人对这两种方法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一些总结。

一、安阻法1 原理及数据处理电路图如图1所示,调节电阻箱电阻R ,测出几组I 、R 的值,其中I 是电流表示数,R 是电阻箱示数。

(1)计算法: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r R I E +=,有:)(测11测r R I E +=)(测22测r R I E +=假设12I I > 解得:()122121I -I R -R I I E =测,122211I -I R I -R I r =测(2)图像法:由()r R I E +=得 r E I 1R -= 作出I1R - 图像如图2所示,由数学关系,该图线的斜率E K =,在纵轴上截距的绝对值r b =。

也可以由r)I(R E +=得E r R E 1I 1+=作出R -I 1图像如图3所示。

由数学关系,该图线的斜率E1K =,在纵轴上的截距Er b =。

2 系统误差分析 (1)计算法分析:由()r R I E +=可知,我们把电阻箱的电阻作为外电阻,忽略了电流表的内阻而造成了误差,设电流表的内阻为A R ,故实际的外电阻应为A R R R +=真,用真E 表示电动势的真实值,真r 表示内阻的真实值,则方程应修正图 1E1K =Er图 3r-EK =图2为:()真真r R R I E A ++=,则有:()真真r R R I E A 11++= ()真真r R R I E A 22++=假设12I I >解得: ()测E ==122121I -I R -R I I E 真 测真r R -I -I R I -R I r A 122211<=(2)图像法分析:如图4所示,直线①是根据I 、R 的测量值所作出的I1R -图线,流过电路的总电流即为电流表的示数I 无误差,由于电流表存在内阻A R ,故实际的外电阻应为A R R R +=真,修正后的I1R -图线如图4中②所示,由于①和②的斜率相同,故测E =真E ,而在纵轴上截距的绝对值的大小关系为真真测r R r r A>+=。

安阻法测电阻和伏阻法测电阻

安阻法测电阻和伏阻法测电阻

安阻法,因为没有电压表,所以就将已知电阻与未知电阻并联,用电流表分别测出两电阻的电流,用已知电阻两端电压代替未知电阻两端电压。

1、替代法测电路图实验步骤:表达式:Rx=2、只有电流表(无电压表)如何测电阻.电路设计实验步骤:表达式:Rx=3、若没有定值电阻R0,有一个最大阻值为R0的滑动变阻器,能否测出待测电阻Rx 呢(有电流表).电路设计实验步骤:表达式:Rx=4:伏阻法,因为没有电流表,所以就将已知电阻与未知电阻串联,用电压表分别测出两电阻的电压,用已知电阻电流代替未知电阻电流。

.电路设计实验步骤:表达式:Rx=5:若没有定值电阻R0,有一个最大阻值为R0的滑动变阻器,测出待测电阻Rx (有电压表).电路设计实验步骤:表达式:Rx=练习:额定电压为 3.8V的小灯泡测出正常发光时的电阻。

已知器材有:电流表、定值电阻(阻值为10欧)、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

设计电路。

答案安阻法,因为没有电压表,所以就将已知电阻与未知电阻并联,用电流表分别测出两电阻的电流,用已知电阻两端电压代替未知电阻两端电压。

1.替代法测(1)用电流表测出通过Rx的电流为I;(2)接上电阻箱R’调节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3)则Rx=R’。

2、只有电流表(无电压表)如何测电阻1.电路设计实验步骤:(a)S闭合测出R0的电流为I0;U=I0*R0(b)在测出Rx的电流为Ix ;U=Ix*Rx(c)Rx=I0*R0/Ix改进方案一:实验步骤:(1)S1合,S2开电流表的示数为I1;(U=I1*Rx)(2)S2合,S1开电流表的示数为I2;(U=I2*R0 )(3)Rx= I2*R0/I1改进方案二:实验步骤(a)S1合S2开测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1; U=I1*Rx(b)S1、S2闭合测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2U=(I2–I2) *R0(c)则待测电阻Rx= (I2- I1)R0/ I13、若没有定值电阻R0,有一个最大阻值为R0的滑动变阻器,能否测出待测电阻Rx 呢(有电流表)实验步骤:(1)P到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a; U=Ia*Rx(2)P到b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b; U=I b*(Rx+R0)(3)则Rx=I b*R0/(Ia-I b)知识点七:只有电流表和定值电阻串接测出待测电阻Rx实验步骤:(a)S1、S2合电流表的示数为I1;U=I1*Rx(b)S1合S2开电流表的示数为I2;U=I2*(Rx+R0)(c)Rx=I2*R0/(I1-I2)4:伏阻法,因为没有电流表,所以就将已知电阻与未知电阻串联,用电压表分别测出两电阻的电压,用已知电阻电流代替未知电阻电流。

测量电阻阻值的八种方法

测量电阻阻值的八种方法

测电阻的八种方法①最直接的测电阻方法——多用电表测量法直接用欧姆表测量电阻简单快捷,但由于欧姆表的刻度不均,误差较大,只能粗略测量电阻.②最基础的测电阻方法——伏安法电流表外接法和内接法电路:这是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都未知的情况下将就使用,都有原理设计误差。

如果电流表内阻已知,就意味着电流表分压已知,那就用电流表内接法,不用判断(大内偏大),无原理误差。

如果电压表内阻已知,就意味着电压表分流已知,那就用电流表外接法,不用判断(小外偏小),无原理误差。

③最精确的测电阻方法——等效替代法电路如图:④最灵活的测电阻方法(1)——安安法安安法核心也是伏安法,只是用安培表代替伏特表,所以安培表内阻必须知道。

电路如图:⑤最灵活的测电阻方法(2)——伏伏法伏伏法核心也是伏安法,只是用伏特表代替安培表,所以伏特表内阻必须知道。

电路如图:⑥测电流表内阻的专用方法——电流半偏法电路如图:⑦测电压表内阻的专用方法——电压半偏法电路如图:⑧利用比例关系测电阻的方法——电桥法电路如图所示:实验中调节电阻箱R₃,当电流计读数为零时,A、B两点的电势相等,R₁和R₃两端的电压相等,设为U₁。

同时R₂和Rₓ两端的电压也相等,设为U₂.根据欧姆定律有:U₁/R₁=U₂/R₂,U₁/R₃=U₃/Rₓ。

解得R₁/R₂=R₃/Rₓ,这就是电桥平衡的条件,可求出被测电阻Rₓ的阻值。

拓展方法:①伏阻法:本质上也是伏安法为基础,因为没有电流表,所以就将已知电阻与未知电阻串联,用电压表分别测出两电阻的电压,用已知电阻电流代替未知电阻电流。

实验步骤:(a)S闭合测出R₀的电压为U₀; I = U₀ /R₀(b)再测出Rx的电压为Uₓ ; I=Uₓ/Rₓ(c)Rₓ= Uₓ×R₀/U₀原理设计误差:忽略了Rₓ真实电流大于测量电流,所以真实值小于测量值。

变式:若没有定值电阻R₀,有一个最大阻值为R₀的滑动变阻器,测出待测电阻Rₓ(有电压表)实验步骤(1)P到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₁;(2)P到b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₂;(3)则Rx= U₂×R₀/ (U₁-U₂)②安阻法1.只有电流表(无电压表)如何测电阻电路图:实验步骤:(1)S闭合测出R₀的电流为I₀; U=I₀*R₀(2)在测出Rₓ的电流为Iₓ ; U=Iₓ*Rₓ(3)Rₓ= I₀*R₀/Iₓ改进方案一:实验步骤:(1)S1合,S2开电流表的示数为I₁;(U=I₁*Rₓ)(2)S2合,S1开电流表的示数为I₂;( U=I₂*R₀)(3)Rₓ= I₂*R₀/I₁改进方案二:实验步骤:(1)S1合S2开测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₁; U=I₁*Rₓ(2) S1、S2闭合测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₂; U=(I2₂–I₂) *R₀(3)则待测电阻Rₓ= ( I₂- I₁)R₀/ I₁2.若没有定值电阻R₀,有一个最大阻值为R₀的滑动变阻器,能否测出待测电阻Rₓ呢?(有电流表)实验步骤:(1)P到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a; U=Ia*Rₓ(2)P到b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b; U=Ib*(Rₓ+R₀)(3)则Rx= Ib*R₀/(Ia-Ib)3.只有电流表和定值电阻串接测出待测电阻Rₓ实验步骤:(1)S1、S2合电流表的示数为I₁; U=I₁*Rₓ(2)S1合S2开电流表的示数为I₂; U=I₂*(Rₓ+R₀)(3)Rₓ=I₂*R₀/(I₁-I₂)。

安阻法与伏阻法测电阻

安阻法与伏阻法测电阻

安阻法与伏阻法测电阻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安阻法与伏阻法测电阻摘要:欧姆定律的实验应用之一就是提供了一种测电阻的方法——伏安法,这也是初中物理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技能之一。

为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和灵活应用,一般教师都要求学生掌握在缺少电压表或缺少电流表的情况下,补充一个己知阻值的电阻来测一未知电阻。

本文总结了用安阻法与伏阻法测电阻的几种思路,并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欧姆定律、伏安法、安阻法、伏阻法欧姆定律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测电阻的方法——伏安法,在缺少电压表或电流表的情况下,同样我们可以根据欧姆定律设计出测未知电阻的方法。

近年来,各地的中考试题在探究实验题型中也加强了对这一方法的考查。

一、只用电流表测未知电阻Rx——安阻法1、方法一:(1)、电路图(2)、方法R 0、Rx并联,用电流表分别测量Rx中的电流Ix、R中的电流I、干路中的电流I这三个电流中的任意两个。

(3)、器材电流表(1或2块)、待测电阻Rx 、己知阻值的电阻R、电源、开关(1个)、导线若干。

(4)、Rx的表达式(5)、方法评价如果只用一块电流表,需用电流表测出一个电流后,再改接到另外的位置再测另一电流;如果用两块电流表,则可用一固定的电路完成实验。

2、方法二:(1)、电路图(2)、方法R 0、Rx并联,通过只闭合S1;只闭合S2;同时闭合S1、S2,分别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x、I、I三个电流中的任意两个。

(3)、器材电流表(1块)、待测电阻Rx 、己知阻值的电阻R、电源、开关(2个)、导线若干。

(4)、Rx的表达式(5)、方法评价该方法用2个或3个开关实现了电路的固定,不需更换电流表的位置来测不同的电流。

3、方法三:(1)、电路图(2)、方法R x 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置于阻值最小(R=0)和阻值最大(R0己知),分别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1、I2。

伏阻法安阻法测电源电动势内阻

伏阻法安阻法测电源电动势内阻

伏阻法安阻法测电源电动势内阻
电源电动势内阻的测试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伏阻法、安阻法和测电源电动势内阻的伏阻法是一种经典的方法。

这些测试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它们基于电源电动势与内阻的关系,利用不同的测量仪器来获得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准确数值。

伏阻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测试方法,它基于电源电动势与内阻成正比的关系。

该方法的主要仪器包括一个电源和一个内阻器。

电源提供稳定的电压,内阻器则限制电流。

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可以计算出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安阻法是一种利用安阻法测试电源内阻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电源电动势与内阻成反比的关系。

安阻法的主要仪器包括一个电源和一个安阻器。

电源提供稳定的电压,安阻器则限制电流。

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可以计算出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测电源电动势内阻的伏阻法是一种基于电源电动势与内阻成正比的关系的测试方法。

该方法的主要仪器包括一个电源和一个伏阻器。

电源提供稳定的电压,伏阻器则限制电流。

通过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可以计算出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这些测试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它们基于电源电动势与内阻的关系,利用不同的测量仪器来获得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准确数值。

不同的测试方法可能具有不同的精度和适用范围,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总之,伏阻法安阻法测电源电动势内阻是一种经典的方法,它基于电源电动势与内阻成正比、反比的关系,可以获得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准确数值。

这种测试方法具有简单易行、精度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源的测试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阻法与伏阻法测电阻
摘要:欧姆定律的实验应用之一就就是提供了一种测电阻的方法——伏安法,这也就是初中物理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技能之一。

为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与灵活应用,一般教师都要求学生掌握在缺少电压表或缺少电流表的情况下,补充一个己知阻值的电阻来测一未知电阻。

本文总结了用安阻法与伏阻法测电阻的几种思路,并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欧姆定律、伏安法、安阻法、伏阻法
欧姆定律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测电阻的方法——伏安法,在缺少电压表或电流表的情况下,同样我们可以根据欧姆定律设计出测未知电阻的方法。

近年来,各地的中考试题在探究实验题型中也加强了对这一方法的考查。

一、只用电流表测未知电阻Rx ——安阻法 1、方法一: (1)、电路图
(2)、方法
R 0、R x 并联,用电流表分别测量R x 中的电流I x 、R 0中的电流I 0、干路中的电流I 这三个电流中的任意两个。

(3)、器材
电流表(1或2块)、待测电阻R x 、己知阻值的电阻R 0、电源、开关(1个)、导线若干。

(4)、R x 的表达式
x x I R I R 00=
000I I R I R x -= x
x x I R I I R 0
)(-=
(5)、方法评价
如果只用一块电流表,需用电流表测出一个电流后,再改接到另外的位置再测另一电流;如果用两块电流表,则可用一固定的电路完成实验。

2、方法二: (1)、电路图
(2)、方法
R 0、R x 并联,通过只闭合S 1;只闭合S 2;同时闭合S 1、S 2,分别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 x 、I 0、I 三个电流中的任意两个。

(3)、器材
电流表(1块)、待测电阻R x 、己知阻值的电阻R 0、电源、开关(2个)、导线若干。

(4)、R x 的表达式
x x I R I R 00=
000I I R I R x -= x
x x I R I I R 0
)(-= (5)、方法评价
该方法用2个或3个开关实现了电路的固定,不需更换电流表的位置来测不同的电流。

3、方法三: (1)、电路图
(2)、方法
R x 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分别置于阻值最小(R 0=0)与阻值最大(R 0己知),分别记下电流表的示数I 1、I 2。

(3)、器材
电源、开关(1个)、电流表(1块)、待测电阻R x 、己知最大电阻R 0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4)、R x 的表达式
当P 置于最小阻值0时:
x R I U 1=
当P 置于最大阻值R 0时:
)(02R R I U x +=
∴)(021R R I R I x x += ∴2
1
2I I R I
R x -=
(5)、方法评价
利用了最大阻值己知的滑动变阻器实现了电阻的串联,开关、电流表数量达到了最少,且电路固定,但R x 表达式的推导有一定难度。

二、只用电压表测未知电阻Rx ——伏阻法 1、方法一: (1)、电路图
(2)、方法
R 0、R x 串联,用电压表分别测出R 0两端的电压U 0、R x 两端的电压U x 、R 0与R x 串联后的总电压U 这三个电压中的任意两个。

(3)、器材
电压表(1或2块)、待测电阻R x 、己知阻值的电阻R 0、电源、开关(1个)、导线若干。

(4)、R x 的表达式
00R U U R x x =
000R U U U R x -= 0R U U U R x
x
x -= (5)、方法评价
如果只用一块电压表,需用电压表测出一个电压后,再改接到另外的位置再测另一电压;如果用两块电压表,则可用一固定的电路完成实验。

2、方法二: (1)、电路图
(2)、方法
R 0与R x 串联,通过只闭合S 1、只闭合S 2、分别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 0(U x )、U 。

(3)、器材
电源、开关(2个或3个)、电压表(1块)、待测电阻R x 、己知阻值的电阻R 0、导线若干。

(4)、R x 的表达式
000R U U U R x -=
0R U U U R x
x
x -= (5)、方法评价
该方法用2个或3个开关实现了电路的固定,不需更改电压表的位置来测不同的电压。

3、方法三: (1)、电路图
(2)、方法
R x 与滑动变阻器串联,将滑片置于阻值最小(R 0=0)与阻值最大(R 0己知),分别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 1、U 2。

(3)、器材
电源、开关(1个)、电压表(1块)、待测电阻R x 、己知最大电阻值R 0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4)、R x 的表达式
当P 置于最小阻值0时:
电压表测电源电压。

当P 置于最大阻值R 0时:
R x 与R 0串联,电压表测R x 两端的电压。

∴210U U U -= ∴02
100R U U R U I -==
∴02
12
2R U U U I U R x -==
(5)、方法评价
利用了最大阻值己知的滑动变阻器与待测电阻串联,且电压表、开关数量少,电路固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