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高能电子线剂量学解析

合集下载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中级《专业知识》(题库)模拟试卷一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中级《专业知识》(题库)模拟试卷一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中级《专业知识》(题库)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全挡块一般需要几个半价层?((江南博哥))A.2.5B.3C.3.5D.4E.4.5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挡块作为准直器的一部分形成不规则射野时,其厚度要使原射线的穿射量不超过5%,一般需4.5~5个半价层,即(1/2)≤0.05,此时的挡块称为全挡块。

[单选题]2.组织间插植巴黎系统中线源活性长度AL应比靶区长度L长()。

A.10%B.15%C.20%D.25%E.30%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临床上根据靶区大小,按照巴黎系统布源规则,决定使用放射源的数目和排列方式,使得一定特定剂量的等剂量曲线包括整个临床靶区。

其中源尺寸与靶区大小的对应关系中要求:线源活性长度AL应比靶区长度L长20%。

源间距在放射源平行前提下,要求5~20mm。

[单选题]3.X线管的正确使用步骤是()。

A.检查冷却装置,灯丝加热,逐步加高压B.检查滤过板装置,限时器,电源开关C.检查冷却装置,灯丝加热,逐步减高压D.检查电源,kV和mA指示表盘及调节旋钮E.检查机头的各种滤过板显示装置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在使用设备前,先检查冷却装置。

在使用时应先将其灯丝加热至所需要的温度,然后再加高压,产生X线。

X线球管产热很多,使用中应特别注意每天开机前或停机时间较长时,要由低mA,低kV上升。

此外还应避免X线管的超负荷使用。

[单选题]4.同位素CO的半衰期是()。

A.2年B.5.3年C.5.5年D.5.7年E.6年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同位素CO的半衰期为5.24年。

[单选题]5.由机器本身设计造成的半影包括()。

A.几何半影B.散射半影C.穿射半影D.几何半影和穿射半影E.几何半影和散射半影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半影区的构成是由几何半影、穿射半影和散射半影三种因素组成。

前两种是机器本身设计造成,应考虑设法减少,如使用直径较小的钴源。

[单选题]6.使用符合滤过板正确的步骤是()。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基础知识-3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基础知识-3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基础知识-3(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A1型题1.当射野面积增加时,则SSS_SINGLE_SELA 低能X线的PDD随之变小B 低能X线的PDD随之变大C 低能X线的PDD不发生变化D 高能X线的PDD随之变小E 22MV的高能X线的PDD变大分值: 2.5答案:B[解析] 当射野面积增加时,散射线增多,PDD增大。

到一定程度后PDD基本不再随射野面积增大。

高能时散射线主要向前,PDD随射野面积改变较小。

22MV 的高能X线PDD几乎不随射野面积而变化。

2.当源皮距(SSD)增加,射野面积不变时,则SSS_SINGLE_SELA PDD随SSD的增加而减少B PDD随SSD的增加而增加C PDD不随SSD的增加而发生变化D PDD随深度的变化加快E PDD随深度的变化不变分值: 2.5答案:B3.如果已知一加速器的6MV X线dm=1.5cm,SSD=100cm,d=10cm,15cm×15cm射野PDD=68.6%,则源皮距变为SSD=105cm时,相同射野和深度的PDD为SSS_SINGLE_SELA 68.1%B 69.1%C 70.1%D 71.1%E 72.1%分值: 2.5答案:B[解析] F=[(105+1.5)/(105+10)] 2×[(100+10)/(100+1.5)] 2 =1.007所以PDDSSD=105cm =1.007×PDDSSD=100cm=1.007×68.6%=69.1%。

4.模体中射野中心轴上任意点的剂量与空间同一点模体中射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深度处同一射野的剂量之比,是以下哪一种物理量的定义SSS_SINGLE_SELA 散射最大比(SMR)B 射野离轴比(OAR)C 组织空气比(TAR)D 组织体模比(TPR)E 组织最大剂量比(TMR)分值: 2.5答案:E5.以下关于组织空气比(TAR)的说法正确的是SSS_SINGLE_SELA 组织空气比很容易测量B 组织空气比值的大小与源皮距有关C 对兆伏级x射线,组织空气比不存在建成区D 组织空气比与百分深度剂量无关E 组织空气比随射线能量、组织深度和射野大小的变化类似于百分深度剂量分值: 2.5答案:E6.关于反散因子(BSF)说法正确的是SSS_SINGLE_SELA 反向散射与患者身体厚度无关B 反向散射与射线能量无关C 反向散射与射野面积和形状无关D 反向散射数值与源皮距成正比E 定义为射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深度处的组织空气比分值: 2.5答案:E[解析] 反向散射为射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深度处的组织空气比,决定于患者身体厚度、射线能量、射野面积形状,与源皮距无关。

放疗科考试题库及答案

放疗科考试题库及答案

放疗科考试题库及答案351、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学会(AAPM)规定加速器灯光野与照射野的一致性的监测频度为A、每日B、每周C、每月D、每半年E、每年正确答案:C352、美国医学物理学家学会(AAPM)规定加速器激光或光学深度尺的误差监测频度为A、每日B、每周C、每月D、每半年E、每年正确答案:A353、我国标准规定加速器等中心指示的检定周期为A、每日B、每周C、每月D、每半年E、每年正确答案:C我国标准规定加速器等中心指示的检定周期为每月。

354、放疗技师摆位时需要反复核对的项目不正确的是A、机架转角B、射野面积C、体位固定D、照射附件E、机械等中心正确答案:E机械等中心不属于放疗技师摆位时核对的内容。

355、若用高能X线单野治疗表浅病灶,通常使用下列哪项来提高皮肤表面剂量A、量补偿器B、组织等效物C、楔形板D、挡铅E、旋转照射正确答案:B将组织等效物放置在体表,可以补偿剂量建成区的低剂量部分,从而达到提高皮肤表面剂量的作用。

楔形板相当于一种特殊的剂量补偿器,不能提高表面剂量。

356、两相邻射野以互相垂直的角度入射,SSD均为100,射野边长均为20cm,在深度5cm处边缘相接,若得到比较均匀的剂量分布,则两野在皮肤表面的间距为A、6mmB、10mmC、5mmD、8mmE、5.5mm正确答案:C计算公式为L×深度/(SSD×2)。

357、电子线很容易散射,导致50%剂量线的扩散角呈现一定的特征,下列不正确的是A、扩散角与能量有关B、扩散角与射野几何形状有关C、扩散角与入射角度有关D、扩散角与照射剂量率有关E、扩散角与射野大小有关正确答案:D电子束的扩散角与能量、射野几何形状、入射角度、射野大小有关。

但并不随单位时间内入射到体内的电子数量而变化。

358、乳腺癌淋巴结受侵的患者,主要的治疗区域不包括A、乳腺B、根治术后的胸壁C、锁骨上区D、腋窝E、对侧乳腺正确答案:E359、放射治疗方案的优化的过程不包括A、确定靶区和重要组织和器官B、正确诊断、确定分期C、物理方案的设计D、物理方案的实施E、选择治疗的目标正确答案:B放射治疗方案的优化的过程包括:确定靶区和重要组织和器官、选择治疗的目标、物理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放疗高能电子线知识学习ppt

放疗高能电子线知识学习ppt

电子线放疗剂量的计算方法
利用物理模型计算
根据电子线能量、照射野大小、源轴距离等参数,建立物理模型,进行剂量 计算。
利用剂量计算软件
利用专业的剂量计算软件,输入相关参数,进行剂量计算。
电子线放疗剂量的校准与验证
校准
通过测量不同条件下的剂量,建立剂量校准曲线,用于确定治疗计划的剂量输出 。
验证
通过测量实际照射时的剂量,验证治疗计划的准确性,确保治疗的剂量与计划一 致。
05
电子线放疗未来发展
电子线放疗技术的研究进展
研究新型电子线剂量分布特性
利用科研成果,进一步了解电子线剂量在人体内部的分布特 点,为制定更精确的放疗计划提供依据。
研究电子线能量与剂量关系
研究不同能量电子线的剂量学特性,探索电子线能量与剂量 的相互关系,为电子线放疗设备的能量选择提供依据。
电子线放疗设备的更新换代
发展高能电子线放疗设备
研发更高能量的电子线放疗设备,拓展电子线放疗的适应症范围,提高肿瘤 的治疗效果。
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加强电子线放疗设备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确保放疗过程中设备故障对肿瘤治 疗效果的影响最小化。
电子线放疗在影像引导下的应用
影像引导下的精准放疗
利用医学影像技术,实现肿瘤的精确定位和追踪,提高电子线放疗的精准度和有 效性。
2023
放疗高能电子线知识学习 ppt
contents
目录
• 电子线放疗概述 • 电子线放疗设备及技术 • 电子线放疗剂量学 • 电子线放疗临床应用 • 电子线放疗未来发展 • 结论
01
电子线放疗概述
电子线放疗定义
电子线放疗是指利用高能电子线对肿瘤进行放射治疗的一种 方法,也称为电子束放疗。

电子线照射剂量学讲解

电子线照射剂量学讲解

第七章 电子线照射剂量学高能电子线在现代肿瘤放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表浅肿瘤(深度小于5cm)的治疗,其射野设计的简明和剂量分布的优越使之几乎成为唯一的选择。

高能电子线因其剂量特性而能避免靶区后深部组织的照射,这是电子线优于高能X 线的地方,也是电子线最重要的剂量学特点。

据统计,在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中,10~15%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应用高能电子线,主要用于治疗表浅或偏心的肿瘤和浸润的淋巴结。

高能电子线应用于肿瘤的放射治疗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一开始由电子感应加速器产生,后来发展为由直线加速器产生。

现代医用直线加速器除提供两档高能X 线外,通常还提供能量范围在4~25 MeV 之间的数档高能电子线。

第一节 电子线中心轴深度剂量分布类似于X 线,对电子线我们最关心的也是深度剂量分布,和高能X 线的区别以及它自身的一些特点是在临床使用之前必须掌握的。

一、中心轴深度剂量曲线的基本特点高能电子线的中心轴深度剂量定义与高能X 线相同,归一化后称为百分深度剂量,用PDD 表示,形状显然有别于高能X 线,见图7-1,图中照射野大小均为10cm ×10cm ,SSD 为100cm 。

与高能X 线相比,高能电子线具有更高的表面剂量,一般都在75%~80%以上;随着深度的增加,很快在最大剂量深度max d 达到最大剂量点(表面至max d 段称为剂量建成区);在max d 后形成高剂量坪区;然后剂量迅速跌落(剂量跌落区);最后在曲线后部形成一条长长的低剂量韧致辐射“拖尾”(X 线污染区)。

这些剂量学特性使得高能电子线在治疗表浅的肿瘤或浸润的淋巴结时,具有高能X 线无可比拟的优势。

图7-1 高能电子线与高能X 线深度剂量曲线的比较高能电子线还有其它的一些特点:1、从加速器偏转磁铁出来的电子线可以被认为是单一能量的,在经过散射箔、监测电离室、X 射线准直器和电子线限光筒等装置时,与这些物质相互作用,一方面展宽了电子线的能量谱,另一方面产生了X 射线污染,在深度剂量曲线后部形成一条长长的低剂量韧致辐射“拖尾”;2、在电子线进入水模体的入射表面,定义表面平均能量0E ,数值小于偏转磁铁出来的电子线能量值;3、与高能X 线不同,电子线能量在水模体中随着深度增加越来越小;4、一般电子线的深度剂量曲线测量采用与高能X 线一致的标准源皮距概念,而事实上,电子线并非是由加速器治疗头中的一个实在的放射源辐射产生的,而是加速管中的一窄束电子线,经偏转磁铁穿过出射窗、散射箔、监测电离室及限束系统等扩展成一宽束电子线,似乎从某一位置(或点)发射出来,此位置(或点)称为电子线的“虚源”位置,依赖于电子线能量和电子线限光筒大小。

放疗高能电子线知识学习

放疗高能电子线知识学习

络 当限光筒到皮肤之间的距离增加时,表面剂量降
安 全
低,最大剂量深度变深,剂量剃度变陡,X射线污染 略有增加,而且高能电子束较低能电子束变化显著。



电子束的等剂量分布
算 高能电子束等剂量分布的 机 显著特点为:
网 随深度的增加,
络 低值等剂量线向外侧扩张 安,
全 高值等剂量线向内侧收缩 技,
术 并随电子束能量而变化。
技 6.电子束的入射方向

计 电子线治疗的计划设计

机 1、能量的选择 网 2、照射野的选择 络 3、组织不均匀性校正 安 4、电子线的补偿技术




1、能量的选择

机 电子束的有效治疗深度(cm)约等于1/3~1/4电子束的 网 能量(MeV)。

安 E0 = 3 ×d后 + 2~3MeV
络附加铅块可固定在限光筒的末端。 安 全挡铅厚度( mm)=1/2电子束能量 技+1mm。 一般情况下,模室制作的铅模统一 术厚度为10mm。
计一、中心轴百分深度剂量曲线
1算.名词解释

DD(网络安X因S::引出表电中用面子了散剂束射箔量中技术X以射及限线束装剂置量而
全 打靶发生韧致副射而产生X线,是污染射线)
临床上有效深度 R85(cm)按1/4-1/3电子束能量估算( MeV)。
计2、基本特性
剂量建成
算曲线大致可分为四个区段: 区

网剂量建成区、
络高剂量坪区、
安剂量跌落区、

技和X射线污染区

高剂量坪 区
剂量跌落 区
X射线污 染区
3、影响中心轴百分深度剂量

4高能电子线剂量学

4高能电子线剂量学

(3)源皮距对电子束百分深度剂量的影响
为保持电子束的剂量分布特点,限光筒底端到皮肤之 间的正常距离:5cm 当限光筒到皮肤之间的距离增加时,表面剂量降 低,最大剂量深度变深,剂量剃度变陡,X射线污染 略有增加,而且高能电子束较低能电子束变化显著。
二、电子束的等剂量分布
高能电子束等剂量分布的显 著特点为: 随深度的增加, 低值等剂量线向外侧扩张, 高值等剂量线向内侧收缩, 并随电子束能量而变化。
deff = d - Z(1- CET) 肺的CET值平均为0.5,并依赖于在肺组织中的深度。
4、电子线的补偿技术
电子线的补偿技术用于: 1)补偿人体不规则的外轮廓; 2)减弱电子线的穿透能力; 3)提高皮肤剂量。
电子线照射胸壁的剂量分布
• 临床常用的补偿材料有石蜡、聚苯乙烯和有机玻 璃,其密度分别为0.987g/cm3,1.026g/cm3和 1.11g/cm3。 • 石蜡易于成形,能紧密地敷贴于人体表面,避免 或减少补偿材料与皮肤间的空气间隙,常被用作 类似胸壁照射时的补偿材料。
7MeV和16MeV电子线两野衔接
9MeV电子线和6MVX射线相邻野共线
临床应用电子线时应注意:
一、照射时应尽量保持射野中心轴垂直于入射表面 ,并保持限光筒下端到皮肤的正确距离。 二、电子束的一些重要剂量学参数,应针对具体照 射条件进行实际测量 。
小结
1 电子线的射野剂量特点:射程短,剂量下降快,保护肿瘤后面的 正常组织,单野治疗表浅及偏位肿瘤。 2 中心轴百分深度剂量曲线特性:四个区段: 剂量建成区、高剂量坪区、剂量跌落区和X射线污染区 3 等剂量分布的特点为: 随深度的增加,低值等剂量线向外侧扩张,高值等剂量线向 内侧收缩。 4 电子线治疗的计划设计 (1) 能量的选择:E0 = 3 ×d后 + 2~3MeV (2) 照射野的选择:射野应至少等于或大于靶区横径的1.18 倍,并在此基础上,射野再放0.5~1.0cm。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LA技师)预测试题卷二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LA技师)预测试题卷二

全国医用设备使用人员业务能力考评(LA技师)预测试题卷二[单选题]1.对射线高度敏感的组织是()(江南博哥)A.骨髓B.血管C.脊髓D.肺组织E.肾组织参考答案:A[单选题]2.如果已知一加速器的6MVX线dm=15cm,SSD=100cm,d=10cm,15cm×15cm射野PDD=68.6%,则源皮距变为SSD=105cm时,相同射野和深度的PDD为()。

A.68.1%B.69.1%C.70.1%D.71.1%E.72.1%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单选题]3.指出下列有关参考点的定义中哪项不正确()A.参考点为剂量计算或测量参考,规定体模表面下照射野中心轴上的一个点B.400KV以下X线,参考点取在表面C.对高能X线,参考点取在体模表面下射野中心轴上80%所在深度D.对高能X线,参考点取在依X线能量不同规定的特定深度E.对高能X线,参考点一般取在最大剂量点所在深度参考答案:C[单选题]4.下列对哪项是高能电子线的剂量学特点()。

A.10MeV之后随能量增加,皮肤剂量减小B.随能量增加,皮肤剂量加大C.随能量增加,皮肤剂量不变D.随能量增加,皮肤剂量减小E.10MeV之后随能量增加,皮肤剂量不变参考答案:B[单选题]5.关于根治性放射治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治疗靶区包括肿瘤原发灶B.治疗靶区包括肿瘤相关的淋巴引流区C.要求照射剂量高D.需要保护正常组织和重要器官E.治疗目的主要是减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根治性放射治疗的目的是为了根治肿瘤,通常包括原发灶和相关的淋巴引流区,照射剂量比较高。

姑息性放射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单选题]6.上颌窦癌单纯放疗,为改善剂量分布常采用()A.补偿器B.楔形板C.面罩D.腔内放置等效填充物E.铅挡块参考答案:B[单选题]7.肺癌术后辅助性放疗范围包括()。

A.残留的肿瘤及瘤床B.原发病灶、已知的转移淋巴结C.原发病灶、已知的转移淋巴结和受侵的邻近组织D.原发病灶和受侵的邻近组织E.残留的肿瘤、瘤床和需要预防照射区域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肺癌根治性放疗靶区主要包括原发病灶、已知的转移的淋巴结和受侵的邻近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心轴百分深度剂量曲线
1.名词解释
DS:表面剂量 DX:电子束中 X射线剂量 R100:最大剂量点深度 R85:有效治疗深度 RP:电子束的射程
各档能量电子线百分深度剂量的R100、R85
R100 4 MeV 6 MeV 9 MeV 12 MeV 16 MeV 0.5cm 1.2cm 1.9cm 2.7cm 2.9cm R85 0.85cm 1.7cm 2.65cm 3.75cm
第三章 高能电子线剂量学
高能电子线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用于肿瘤 的放射治疗,在接受放射治疗的病人约有10%~15% 会用到高能电子线。
高能电子线的能量
加速器产生多档能量的高能电子线,一般为 4 MeV 、6 MeV 、9 MeV 、12 MeV 、 16 MeV 、20 MeV 或 5 MeV 、7 MeV、 10 MeV、 14 MeV、 16 MeV、 19 MeV、 22 MeV
deff = d - Z(1- CET) 肺的CET值平均为0.5,并依赖于在肺组织中的深度。
4、电子线的补偿技术
电子线的补偿技术用于: 1)补偿人体不规则的外轮廓; 2)减弱电子线的穿透能力; 3)提高皮肤剂量。
电子线照射胸壁的剂量分布
• 临床常用的补偿材料有石蜡、聚苯乙烯和有机玻 璃,其密度分别为0.987g/cm3,1.026g/cm3和 1.11g/cm3。 • 石蜡易于成形,能紧密地敷贴于人体表面,避免 或减少补偿材料与皮肤间的空气间隙,常被用作 类似胸壁照射时的补偿材料。
内收
外 扩
例:表面射野为7cm×7cm, 模体下3cm深度处,90%等 剂量线的宽度仅有4cm左 右。
X射线
照射野对等剂量曲线的影响
照 射 野 由 小 到 大
影响电子线等剂量分布曲线的因素
1.深度 2.电子束能量 3.照射野大小 4.限光筒的下端面到患者皮肤之间的距离 5.患者体表的弯曲程度 6.电子束的入射方向
电子线治疗时使用的限光筒
电子限光筒的作用
确定治疗用照射野大小(几何尺寸)
限光筒的安装位置
电子线治疗的个体铅挡块
一般用附加铅块改变限光筒的标准 照射野为不规则野,以适合靶区的 形状,并保护周围的正常组织。 附加铅块可固定在限光筒的末端。 挡铅厚度( mm)=1/2电子束能量 +1mm。 一般情况下,模室制作的铅模统一 厚度为10mm。
能量由低 到高
(2)照射野对电子束百分深度剂量的影响
一般条件下,当照射野的直径大于电子束射程的二分之一时 ,百分深度剂量随照射野增大而变化很小。 低能时,因射程较短,射野对百分深度剂量的影响较小; 对较高能量的电子线,因射程较长,使用较小的照射野时, 因相当数量的电子被散射出照射野,中心轴上百分深度剂量 随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小。
组织等效物的厚度
高能电子线在组织中,每1cm的组织平均吸收 2MeV 电子能量,故用组织等效物,能够很好地改善剂量 分布,满足临床的需要。
五、照射野的衔接
电子线照射野衔接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射线束宽 度随深度变化的特点,在皮肤表面相邻野之间,或 留有一定的间隙,或使两野共线,最终使其50%等 剂量曲线在所需深度相交,形成较好的剂量分布。
第二节 电子线治疗的计划设计
1、能量的选择 2、照射野的选择 3、组织不均匀性校正 4、电子线的补偿技术
1、能量的选择
电子束的有效治疗深度(cm)约等于1/3~1/4电子束的能量 (MeV)。 E0 = 3 ×d后 + 2~3MeV
d后为肿瘤或靶区的后缘深度
2、照射野的选择
根据L90/L50≥0.85的规定,所选电子线射野应至少等于或 大于靶区横径的1.18倍,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靶区最深部分
2、基本特性
曲线大致可分为四个区段: 剂量建成区、 高剂量坪区、 剂量跌落区、 和X射线污染区
剂量建成区
高剂量坪区
剂量跌落区
X射线污染区
3、影响中心轴百分深度剂量 的因素:
(1)能量 (2)照射野 (3)源皮距
(1)能量对电子束百分深度剂量的影响
随着射线能量的增加, 表面剂量增加, 高剂量坪区变宽, 剂量剃度减小, X射线污染增加, 临床剂量学优点逐渐消失。
7MeV和16MeV电子线两野衔接
9MeV电子线和6MVX射线相邻野共线
临床应用电子线时应注意:
一、照射时应尽量保持射野中心轴垂直于入射表面 ,并保持限光筒下端到皮肤的正确距离。 二、电子束的一些重要剂量学参数,应针对具体照 射条件进行实际测量 。
小结
1 电子线的射野剂量特点:射程短,剂量下降快,保护肿瘤后面的 正常组织,单野治疗表浅及偏位肿瘤。 2 中心轴百分深度剂量曲线特性:四个区段: 剂量建成区、高剂量坪区、剂量跌落区和X射线污染区 3 等剂量分布的特点为: 随深度的增加,低值等剂量线向外侧扩张,高值等剂量线向 内侧收缩。 4 电子线治疗的计划设计 (1) 能量的选择:E0 = 3 ×d后 + 2~3MeV (2) 照射野的选择:射野应至少等于或大于靶区横径的1.18 倍,并在此基础上,射野再放0.5~1.0cm。
(3)源皮距对电子束百分深度剂量的影响
为保持电子束的剂量分布特点,限光筒底端到皮肤之 间的正常距离:5cm 当限光筒到皮肤之间的距离增加时,表面剂量降 低,最大剂量深度变深,剂量剃度变陡,X射线污染 略有增加,而且高能电子束较低能电子束变化显著。
二、电子束的等剂量分布
高能电子束等剂量分布的显 著特点为: 随深度的增加, 低值等剂量线向外侧扩张, 高值等剂量线向内侧收缩, 并随电子束能量而变化。
第一节 电子线的射野剂量学特点
1、高能电子束具有有限的射程,可以有效保护病变后的正常组织; 2、易于散射,皮肤剂量相对较高,且随电子能量的增加而增加; 3、随着电子束限光筒到患者皮肤距离的增加,射野的剂量均匀性 迅速变劣、半影增宽; 4、百分深度剂量随射野大小特别在射野较小时变化明显; 5、不均匀组织对百分深度剂量影响显著; 基于高能电子束的上述特点,单野并适当采用组织等效物,可满 意地治疗表浅及偏位肿瘤和浸润的淋巴结。
的宽度,射野再放0.5~1.0cm。
3、组织不均匀性校正
在不均匀性组织如肺和气腔中,电子线的剂量分 布
等效厚度系数法(CET)
假设某种不均匀组织的厚度为Z,它对电子线的吸收的 等效水的厚度为Z×CET。 如果计算位于厚度为Z的不均匀性组织后的某一点深度 为d处的剂量,则该点的等效深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