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名人”的故事

合集下载

《家乡的名人故事》

《家乡的名人故事》

《家乡的名人故事》
我的家乡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地方,可这地儿也出了不少能人。

今儿我就给您讲讲咱这儿一位名人的故事,他叫李大爷。

李大爷在我们这十里八乡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

他不是什么大老板,也不是什么当官的,就凭着一门独特的手艺——木雕,出了名。

记得有一回,村里要盖一座新的庙宇,想找李大爷给雕几尊神像。

李大爷二话没说就应下了这活儿。

那段时间,我天天往李大爷家跑,就为了瞧个新鲜。

一进李大爷家的院子,就看见他戴着个老花镜,坐在那小板凳上,跟前放着一块大大的木头,手里拿着各种工具,正专心致志地雕刻着呢。

我凑过去问:“李大爷,这得雕多久啊?”李大爷抬起头,笑着说:“急啥子哟,这活儿得慢慢来,才能雕得好。


旁边几个帮忙的村民也跟着搭腔:“就是,李大爷的手艺,那可是出了名的精细,咱等着看成品就行。


李大爷一会儿拿着刻刀这儿削削,一会儿拿着砂纸那儿磨磨,那认真的劲儿,仿佛他手里的不是木头,而是一件稀世珍宝。

过了好些天,神像终于雕好了。

那几尊神像,雕得那叫一个栩栩如生,眉眼之间都透着一股神气。

村民们都围过来,不停地夸赞:“李大爷,您这手艺,真是绝了!”李大爷呵呵笑着说:“能让大家满意就好。


如今,李大爷的木雕作品在好多地方都能瞧见,他也成了我们家乡的一张名片。

这就是我家乡的名人李大爷,他用自己的手艺,给我们家乡增添了光彩。

怎么样,您是不是也觉得李大爷挺厉害的?。

家乡名人作文(精选27篇)

家乡名人作文(精选27篇)

家乡名人作文(精选27篇)家乡名人作文(精选27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名人作文(精选2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乡名人作文篇1我的家乡在天长,一个美丽的小城,它东濒高邮湖,南近长江,北枕淮河,西临京沪铁路,物华天宝。

是皖东地区一颗明珠。

它人杰地灵,人文荟萃,人才辈出,历史悠久,充满了魅力。

天长人文荟萃,人才辈出。

其中朱寿昌弃官千里寻母的事更是遍传天下。

朱寿昌籍贯天长秦栏人,字康叔,为民间流传的二十四孝之一。

其父乃仁宗年间工部侍郎,朱寿昌是其父庶子,母刘氏为其父刘巽之妾,后被遗弃,时朱寿昌尚年幼,从此母子分离。

朱寿昌长大之后,袭其父功名,仕途颇顺,却一直未能与生母相聚,思念之心不绝于怀。

分别五十年间朱寿昌四方打探母亲下落,后来他听我说母亲流落陕西一带,于是辞官寻母,千里迢迢来到陕西一带,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朱寿昌终于找到了母亲,当时老母已七旬有余,又有子女数人,朱寿昌皆接回家中供养,孝名顿传四方。

朱寿昌将功名利禄视为尘土,却千里迢迢不辞辛劳辞官寻母,如此孝心亦是感天动地,感天动地。

我的家乡让我骄傲,我爱我的脚下的热土,因为它养了我们一方人,朋友们为家乡自豪吧,更要奋发学习,为家乡添光彩。

家乡名人作文篇2我的家乡在洋县,说起家乡的名人,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的爷爷。

爷爷是位年过六旬的白发老人,他高挺的鼻梁上总是架着一副老花眼镜。

从我记事以来,爷爷每天都要在宣纸上画几幅画。

右手架笔的关节已经磨出了厚厚的老茧,一看就了解是常年联系的结果。

爷爷是一名出色的画家,他最擅长画花鸟画,荷花、梅花、兰草、菊花……他样样都会,其中爷爷画的最好的就要属牡丹了。

勾勒、勾填、没骨、泼墨一气呵成。

温柔的淡粉加上高洁的素白。

花瓣上再加几颗晶莹的晨露,在阳光照射下聚成一个闪闪发亮的光点。

家乡的名人优秀作文八篇

家乡的名人优秀作文八篇

家乡的名人优秀作文八篇【篇一:家乡的名人】位于寿县北门外,有位历史名人,淮南王刘安,名声在整个寿县城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了。

刘安是汉高祖刘帮的孙子,前164年,文帝把淮南国分给刘安兄弟二人,而刘安即淮南王。

他的一生贡献很多,著作《淮南子》。

内容涉及政治学、哲学、伦理学、史学、经济学、化学等。

他的著作也集中了道家思想。

刘安还好黄白之术,常在八公山上炼丹。

因偶成了豆腐,故刘安成了豆腐的创始人。

于是同时,寿县也因此得名。

又因仙丹内的谜团无法解开,众人纷纷猜测,有了各种各样的说法。

把刘安描述的更加神秘。

更富有传奇色彩。

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个成语也是从淮南王这个时期淬下来的。

淮南王的故事令寿县多了一些古老,多了一些历史,多了一些精彩——在淮南五的启发下,寿县人开始研究出各种口味的豆腐,而寿县也因豆腐之乡美名。

刘安可能不会知道如今的豆腐,原是他手中的“仙丹之次品”。

现如今已经闻名于世于全球,成了中国的特色菜。

【篇二:家乡的名人】我的家乡凤阳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城市。

说起家乡的名人,真是数不胜数,每当想起他们为家乡做出的贡献,就一定会为自己是一个凤阳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在众多的家乡名人中,最耳熟能详的,无疑是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

沈浩,一个看似非常普通的名字,却令我内心久久无法平静,那是一份对他发自心底的敬佩,他虽然拥有一个优越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却为了追求人生价值,从容的选择到艰苦环境中去历练,我为他这种高贵的品格所敬佩;那更是一份感动,感动他能够视村民百姓为自己的亲人一般,真正去感受群众的疾苦,面对困难和责任更是勇于担当,用行动去赢得了群众的喝彩。

初到村里,贫困的生活环境、群众对他的不信任、百姓之间矛盾冲突、村里干部的不团结,甚至是以恐吓、威胁和暴力相逼迫,把他完全推入了一个窘境。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面对着这重重的困难他竟没有丝毫的退却,反而迎难而上,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带领群众转变观念;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业带领着全村人民真正富裕了起来。

家乡名人故事

家乡名人故事

家乡名人故事家乡名人故事名人其实离我们不远,我们的家乡一定也流传着很多的名人故事。

下面提供家乡名人故事,欢迎阅览!家乡名人故事 1在我的家乡有一位捏泥人的老人,他就是——张爷爷。

他一身陈旧的中山装,一顶老式的鸭舌帽,一张黝黑而又饱经风霜的脸。

张爷爷经常坐在村子里的大柳树下,他的面前摆着一个大木箱子,上面摆着各色各样的泥人,什么“孙悟空”“机器猫”“樱桃小丸子”……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这一天中午,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了老人的摊前,只见老人正望着刚完成的“小画眉”出神呢,喜悦之情真是溢于言表。

过了一会儿,他把这只“画眉”身着深褐色的晚理服,玲珑的面孔上,有一张纤长的嘴。

眼睛虽是用彩泥捏的,但我却觉得它透出了光,透出了神韵。

在我观看“画眉”这短短的几分钟里,一个“猪八戒”的半成品已经展现在我的眼前。

只见张爷爷一手举着“猪八戒”,一手托着下巴,似乎在想些什么。

过了一会儿,老人拿出一些红色的泥和一些黑色的泥,左揉右捏,就变成了一瓣“西瓜”,他又从箱子里取出一些黑色的泥,小心的给“西瓜”装上了瓜子,你别说,简直像极了。

接着老人把精心设计的一瓣“西瓜”放在了“猪八戒”的手里,哈,“猪八戒吃西瓜”终于完成了,你瞧“猪八戒”那贪婪的馋样儿表现的淋沥尽致。

围观的人不断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宝剑锋从墨砺出,梅华香从苦寒来”,又有多少人知道这泥人背身后的故事呢?家乡名人故事 2我的家乡安徽省自古以来就出了很多名人,从古代的包公、朱元璋到现代的陶行知,但我最熟悉的是包公。

包公,真名叫包拯,字希仁。

是北宋庐州合肥(现在的安徽省合肥市)人。

他和范仲淹一样,一生做过许多官,小到县令大到枢密副使。

不管是做什么官,他都认真处理政事,执法如山,铁面无私。

所以在戏剧里,专门给他画了一个大黑脸。

在众多故事中唯有历史记载的'有关包拯断案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包拯在天长县任任知县时遇到的一件事:有一个人,将一名农民告上了县衙,说那名农民杀了一头耕牛,并且把熟牛肉只留下了一点点给自己吃,其它的全部卖了。

介绍家乡的名人事迹作文五篇

介绍家乡的名人事迹作文五篇

写家乡的名人事迹的作文1我的家乡——郑州历史悠悠上至千年,当你进入郑州,岁月的风声夹杂着诗的雅美传入你耳中,映入眼帘的是当年明月诗所漫过的步步足迹,杜甫,这一爱国诗人一生心系国家,虽然他颠覆流离,但可贵的是,他在生活上不论怎样困顿不堪,也不论漂泊到什么地方,他总是心系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

时光追溯到两千年前,正直黄梅时节,杜甫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从小聪明过人,深的人喜爱,但不幸,早年家道中落,屡受打击,一生仕途不顺却并未使杜甫一蹴而就,早年的他曾在玄宗科考中应试,却因李林甫怕因“状元”而使得他地位不保而向玄宗撒了一个谎,至此,杜甫落榜。

早年的颠覆琉璃一直持续到中年,流放到长安后,他过着贫穷愁苦的生活,几曾亲眼看到权贵的豪华奢侈和穷人受冻挨饿的凄惨情景,按捺不住心里的愤慨,就用诗歌控诉这种不平的现象。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他对农贫民与富贵人家的不等生活的愤概……杜甫在长安呆了十年,唐玄宗刚刚封他一个官职,安史之乱爆发了。

长安一带的百姓纷纷逃难。

杜甫的一家,也挤在难民的行列里,吃尽了千辛万苦,好容易找到一个农村,把家安顿下来。

正在这时候,他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就离开家投奔肃宗,哪得知刚出关便遇到叛军挟持,叛军在农民百姓家人户烧杀夺抢,后见杜甫不像是一位高官就将他放了。

逃离出来的杜甫可谓是一贫如洗,身无半分,衣冠简陋,得知玄宗已到凤翔,便欲想见玄宗,玄宗对杜甫不远万里前来投奔,忠贞不渝感到感慨,便封他为一个小官过了不久,宰相房琯被唐肃宗撤了,杜甫认为房琯很有才能,不该把他罢免,就上了奏章向肃宗进谏。

这一来,得罪了肃宗,亏得有人在唐肃宗面前说了好话,才把他放回家去。

唐军收复长安以后,杜甫也跟着许多官员一起回到长安,玄宗派他到华安去做个小官,此时正直战火绵延,虽华安已被官军收复但叛军却没有被消灭。

他辞去了官职,正当干旱,杜甫是穷的一身贫,随着当地农民逃亡,在院寺旁建了一个庙,从此隐居。

家乡的名人故事

家乡的名人故事

家乡的名人故事家乡是一个小城市,虽然并不出名,但却孕育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

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绍几位家乡的名人故事,这些人的事迹感动着每一个家乡人,也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第一位名人是李明。

他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广受赞誉。

李明从小喜欢画画,经过多年的勤奋学习和不断探索,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他的画作色彩鲜艳、构图精巧,充满了生命的力量。

他常常通过自己的绘画来表达对家乡美景的热爱,而他的作品也引起了全国的关注。

如今,李明已成为家乡的骄傲,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展出,还远销海外。

第二位名人是王雪。

她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以其在化学领域的杰出成就而闻名。

王雪从小就表现出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她努力学习,不断探索,在家乡的一所中学就读期间,她就在科学竞赛中屡获佳绩。

进入大学后,她选择了化学专业,师从一位著名的化学教授。

在指导下,她的科研成果逐渐取得突破。

她的研究成果为家乡带来了一片繁荣,不仅提升了当地的科研水平,还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位名人是张文。

他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流传广泛,畅销全国各地。

张文从小就热爱写作,他的文字凝练而充满力量,他的故事扣人心弦,读者们深受其感动。

他的作品常常以家乡的风土人情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抒发了对家乡的深情。

他的作品不仅仅局限于文学圈,还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

张文的文学造诣向我们传达了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重要性,他的作品也成为了许多人心灵的寄托。

这些名人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我们出生在什么地方,只要我们有梦想、有追求,并且用心去学习,就能在家乡成为一名杰出的人物。

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在学习他们的故事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参与家乡的建设和发展。

无论是从事艺术、科学还是其他领域,我们都应该为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家乡更加美丽、繁荣。

总之,家乡的名人故事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的精神和成就鼓舞着我们追求自己的梦想。

家乡名人_精品文档

家乡名人_精品文档

家乡名人介绍家乡是每个人的根,也是一个文化的沃土。

在我所在的家乡,有许多令人骄傲的名人。

他们通过自己的才华和努力,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为家乡增添了光彩。

在本文档中,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些在我的家乡出生或者和家乡有关的杰出人物。

家乡名人之一:张三张三是我家乡最著名的演员之一。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然而凭借着他卓越的表演才华和坚韧的毅力,他成功地进入了演艺圈。

张三的演技深受观众喜爱,他在多部电视剧和电影中都有精彩的表现。

他对每个角色的细致入微的演绎,赢得了观众和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

家乡名人之二:李四李四是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他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的声誉。

李四从小展示出了对音乐的天赋,他学习并精通了多种乐器。

他的音乐才华被人们广泛认可,他的演奏技巧和音乐创作能力深受赞赏。

李四的作品在国内外音乐界都有很高的知名度,他经常受邀去各地开展音乐会,与其他杰出的音乐家合作演出。

家乡名人之三:王五王五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是我家乡一家知名企业的创始人。

他从小就展现出了商业头脑和决策力。

王五创办的企业在短短几年内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为了同行业的领导者。

他的成功源于他在经营管理方面的才华和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力。

王五也是一位热心的慈善家,他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家乡名人之四:赵六赵六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他的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和生物科技领域,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赵六的科研团队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他们的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际科学奖项的认可。

赵六还积极培养年轻科学家的才华,他的学生也在科学界崭露头角。

家乡名人之五:刘七刘七是一位杰出的体育明星,他是我家乡著名的篮球运动员。

刘七从小就展现出了出色的篮球天赋,他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在同龄人中独树一帜。

刘七代表国家参加了许多国际比赛,多次获得金牌和奖项。

他的篮球风格独特,他的比赛精神和敬业态度深受球迷喜爱。

家乡名人故事

家乡名人故事

家乡名人故事【范文一】我来自河南省许昌市,这个城市有很多名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姚文元老师。

姚老师是我家乡的一位教育家,他有着卓越的教学成就和深厚的学术造诣。

姚老师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他的父母都是老师,他也很早就展现出了极强的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上小学时就跳了两个年级。

后来,他考上了北京大学,成为该校历史系的优秀毕业生并继续留校任教。

他在教学中,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力的培养,被学生誉为“知识大咖”,被同事推为教学骨干。

在学术上,姚老师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他出版了多部历史著作,其中《晋阳禅宗史稿》曾被评为国家一级重点出版物。

他还曾荣获国家教育科学研究二等奖、河南省高校教学名师等荣誉。

姚老师的事迹鼓舞着我们这一代青年,让我们深感自己在知识、能力和责任上的不足,同时更加珍惜当下的机会和时间,做一个更有志向、更有担当的人。

【要点分析】这篇文章所介绍的人物是家乡的一位教育家姚文元老师。

文章着重介绍了姚老师的生平经历、教学成就和学术成就,充分展示了他的专业水平和教育家精神,给人以启发和感悟。

文章用词准确、简洁,不夸张,语言流畅,极具可读性。

文章在内容的安排上,先介绍了姚老师的出生和成长经历,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他的成长背景和生命起点;接着,详细介绍了他在教学和学术方面的令人钦佩的成就,充分展示了他的才华和贡献;最后,通过提醒我们需要珍惜机会和时间,强调了姚老师对后代这一代青年的精神启迪作用。

整篇文章结构紧凑、层次清晰、内容丰富,全文铿锵有力,富有感染力。

用词方面,这篇文章始终贯穿着相对简洁、清晰易懂的原则,使用的论述方式也较为用心,比如在描述姚老师的教育理念时,用了“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力的培养”这样生动的形容语言,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姚老师的教育思想。

在此基础上,文章利用了一些关键性的高级词汇,如“学术造诣”、“国家一级重点出版物”、“贡献”等,以巧妙地展现出姚老师的知识体系和人物形象,并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阅读体验,措辞不涉繁难的专业术语和表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名人”的故事
时间:2016-10-25 10:30:54 | 作者:陈畅
提起我的堂叔,那可是我们村的名人。

不过,他以前是个“摇头名人”,现在变成了“大拇指名人”。

听奶奶说,堂叔自小就好吃懒做。

长大了,更是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村里的人,谁见谁摇头,所以就成了“摇头名人”。

叔叔成家后,他也不出去挣钱,只能住着破旧的老屋。

每逢下雨,地上就摆满了锅碗瓢盆,床上漏雨就挪地方,实在没地方挪了,干脆将脸盆放在被子上,有时半夜听到一声脆响,那肯定是翻身打翻了脸盆。

为这些,婶婶和他不知吵了多少架。

再后来,家家户户都住上了新楼房。

在村里人的劝说下,他终于决定去打工了。

可他还是改不了偷懒的本性——替人“算命”!游走四方,凭三寸不烂之舌赚一些“昧心钱”。

可好景不长,三个月刚过去就被拘留了,算来算去,他就是没算好自己的“命”!
回家后,“算命”他是不敢干了,又开始了村头村尾的闲逛,邻居们头摇得更厉害了……
漫长的冬天终于过去了,和煦的春风吹绿了“新农村”。

我也背着书包上学了。

咦,怎么一连好几天都没有见到叔叔呢?难道他又……
带着好奇,那天傍晚,我敲开了叔叔家的门。

只见叔叔把自己关在房里,桌子上摆着一大摞书,叔叔一边看,还一边认真地记录着,原来叔叔看的都是大棚养殖方面的书籍。

夜很深了,叔叔的窗户里还透着灯光。

几天后,叔叔和婶婶就在自家的责任田里忙开了,他们支起了三座高高的塑料大棚,种上了茄子、黄瓜等许多瓜果蔬菜。

几个月后,绿叶黄花满大棚,灯笼似的辣椒哈哈笑,再加上叔婶忙碌的身影、欢快的歌声,“新农村”可真是春色满园!提起叔叔,邻居们纷纷坚起了“大拇哥儿”。

一年的辛苦,叔叔的脸变黑了,身板却壮实了,连说话的声音也开朗了。

去年年底,他又满心欢喜地购回了一辆小货车,准备今年再大干一场。

哦!对了,金猪年的春节,叔叔家的春联特有意思。

上联是:好逸恶劳空手荡;下联是:辛勤劳动满地金;横披:知荣明耻。

哈哈!这就是“名人的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