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王好战,请以战喻翻译赏析
文言文五十步笑百步原文翻译

文言文五十步笑百步原文翻译文言文五十步笑百步原文翻译五十步笑百步指的是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可是却讥笑别人。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文言文五十步笑百步原文翻译,希望有所帮助!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那可真是够尽心的啦!黄河北岸魏地收成不好,遭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如此办。
我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哪个国家像我这样用心的。
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而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而加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让我用战争作比喻吧。
咚咚地敲起战鼓,兵器刀锋相交撞击,有人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
凭着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他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惠王说:“不可以。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尽(这句指在农忙季节不应让人民为公家服役)。
《王好战,请以战喻》原文和译文演示教学

《王好战,请以战喻》原文和译文《王好战,请以战喻》原文和译文《王好战,请以战喻》原文和译文1、【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1)尽心焉耳矣!(2)河内凶,(2)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4)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5)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6)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7)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8)数署不入挎池,(9)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10)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11)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12)鸡豚狗盘之畜无失其时,(13)七十者可以食肉矣;(14)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串序之教,(15)申之以孝悌之义,(16)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7)七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18)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19)途有饿莩而不知发,(20)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21)王无罪岁,(22)斯天下之民至焉。
”(23)【注释】(1)寡人:朱熹《集注》云:“诸侯自称,言寡德之人也。
”(2)焉耳:赵岐《孟子注》(以下简称“赵注”)云:“焉耳者,恳至之辞。
”焦循《孟子正义》云:“当作‘焉尔’。
何休注:‘焉尔,犹于是也。
’然则此言尽心焉耳者,犹云尽心于是矣。
”(3)河内,相当今河南境内的黄河以北地区,《史记·晋世家》:“当此时晋强,西有河西,与秦凄竞,北边翟,东至河内。
”凶:荒年,《墨子·七患》:“三谷不收谓之凶。
”(4)移其民、移其粟:朱熹《集注》云:“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给其老稚之不能移者。
高中语文复习课件-王好战-请以战喻》

第一则 寡人之于国也
回顾:关键句翻译
•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 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 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 也。
•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 不知发。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 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感悟孟子的人格魅力:
孟子爽快、耿直,掺和着火辣辣的呛味,语出 惊人。对人说王“不似人君”“不见所畏”,对 王言“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言下之意是梁襄王也在“嗜杀人者”之列。其语 言犀利尖锐均毫无讳饰遮掩之态,孟子对梁襄王 的藐视也可见一斑。读之,顿生快感,倍觉清爽。 孟子在转述他与梁襄王的对话时,三言两语就呈 现出对话双方的内心世界,简笔勾勒,其个性化 的人物形象便活了起来。在与梁襄王两相对照中, 更见孟子之儒雅风范以及挥洒自如的大气。
富贵:名词,有钱有势的 人 c. 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瞷:窥视
d. 遍国中无与立谈者 国:都城 e. 所仰望而终身也
仰望:依靠。
f. 与其讪其良人 讪:讥讽,怨詈也
一词多义现象: a. 之 A 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前一个是助词,后一个是动词,到、往。
B 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的
C 而良人未之知也 代词,这件事
孟子一针见血的指出“春秋无义战”连年的 战争导致人民流离失所,在宋国甚至发生了人吃
面对这样的局面,圣人之心在滴血。在 那个强者争霸,弱者受苦,生灵涂炭的年代 里,孟子心痛得四处奔走呼唤,他在列国间 疲惫地奔波,马不停蹄从一个国家奔向另一 个国家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他想用他的仁政, 开明政治,将人民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 本文就是记录了他不远千里来进谏梁惠王的 情况。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翻译及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翻译及赏析【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
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
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想我这样尽心尽力的。
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
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
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行不行呢?”梁惠王说:“不行。
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鱼肉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注释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注释寡人之于国也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
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
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
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
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
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
《王好战,请以战喻》赏析

《王好战,请以战喻》赏析《王好战,请以战喻》赏析一、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zhǐ)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
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称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也算)是尽心啦!黄河以北遭遇荒年,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黄河以东遭遇荒年也是这样。
察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但邻国的百姓并不更少,我的百姓并不更多,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比喻。
咚咚地击鼓进军,兵器刀锋已经相交撞击,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
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
凭借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嘲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您以为)怎么样呢?”惠王说:“不可以。
《王好战,请以战喻》原文和译文

《王好战,请以战喻》原文和译文《王好战,请以战喻》原文和译文1、【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1)尽心焉耳矣!(2)河凶,(2)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4)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5)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6)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7)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8)数署不入挎池,(9)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10)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11)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12)鸡豚狗盘之畜无失其时,(13)七十者可以食肉矣;(14)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串序之教,(15)申之以孝悌之义,(16)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7)七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18)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19)途有饿莩而不知发,(20)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21)王无罪岁,(22)斯天下之民至焉。
”(23)【注释】(1)寡人:朱熹《集注》云:“诸侯自称,言寡德之人也。
”(2)焉耳:岐《孟子注》(以下简称“注”)云:“焉耳者,恳至之辞。
”焦循《孟子正义》云:“当作‘焉尔’。
何休注:‘焉尔,犹于是也。
’然则此言尽心焉耳者,犹云尽心于是矣。
”(3)河,相当今境的黄河以北地区,《史记·晋世家》:“当此时晋强,西有河西,与凄竞,北边翟,东至河。
”凶:荒年,《墨子·七患》:“三谷不收谓之凶。
”(4)移其民、移其粟:朱熹《集注》云:“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给其老稚之不能移者。
”并引氏说云:“移民移栗,荒政之所不废也,然不能厅先王之道,而徒以是为尽心焉,则末矣。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那么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那么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那么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那么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
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答复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
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
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
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
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王好战,请以战喻翻译赏析
“王好战,请以战喻”出自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翻译】
梁惠王说:“我治理魏国,真是费尽心力了。
黄河以北收成不好,
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迁移到黄河以北。
黄河以东收成不好也这样。
我考察邻国的政事,不如我用心。
(可是)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多,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请允许我用作战作比喻。
咚咚咚地击鼓进军,武器刀刃接触以后,丢弃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有的人逃跑五十步后停止。
凭借逃跑五十ORg步的人耻笑逃跑一百步的人,那么怎么样?”梁惠王说:“不可以。
他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既然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细密的渔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了;砍伐树木按一定的季节,木材就会用不尽了。
粮食和鱼鳖不能够吃光,木材不能够用尽,这让百姓能够赡养活着的人埋葬死了的人没有遗憾。
赡养活着的人,埋葬死了的人没有遗憾,这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地方的住宅,用桑树种植,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织品的衣服了。
鸡、狗、猪这一类家禽家畜的畜养,不要错过它们生长繁衍的时节,七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吃肉了。
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不耽误它们的生产季节,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
认真从事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着顶着重物了。
七十岁以上的人穿丝织品的衣服吃肉,普通百姓不饥饿不寒冷,这样却不能称王天下,没有这样的事。
“(富足的人家)猪狗吃了人的粮食(官府)却不知道收敛;在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打开粮仓赈救;人死了,却说:‘(这)不是我的罪
过,是年成不好所造成的。
’这和刺人而杀死他,说‘不是我杀人,是兵器杀人'有什么不同呢?王不要归咎于年成不好,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都来归顺您了。
”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