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四节 祖国神圣的领土 台湾省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doc

合集下载

2020八年级地理下册 7.4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20八年级地理下册 7.4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备课班级八年级上课时间执教人课题: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课时教学设计课标要求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量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教材及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节教材设计了三个标题: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美丽富饶的宝岛、外向型经济。

每个标题下课文由叙述式课文和活动式课文组成。

叙述式课文介绍了基本的地理概况,活动式课文通过学生参与活动,分析各地理要素的相互影响的关系,进一步了解相关地理规律,训练地理分析能力和地理思维。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学习方法,但是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分析思维还没有形成。

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发布,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发展特色。

重点 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难点台湾的经济特色。

提炼课题台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条件教法学法读图分析法、比较法教学过程认识台湾省位置、范围等概况。

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一、认识台湾省位置、范围等概况。

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图7.41,回答以下问题: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并填在填充图册上。

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3.看图说出台湾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范围。

4.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数量,计算台湾省的人口密度。

归纳讲述:台湾省,简称台。

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组成。

面积共约3.6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达611人/km2,属人口稠密地区。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因此台湾位于低纬度,南部属热带,北部属北温带。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南方地区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南方地区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案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状况,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色。

3、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初步学会分析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而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认识区域地理的方法。

4、通过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讲述法等各种方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__台湾省说课稿2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__台湾省说课稿2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的《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一、说教材本节课是认识省级区域的一节内容,我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省级行政区是区域地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加上台湾又是我国一个特殊的省级行政区域,所以本节在整章甚至整本书中都显得很重要。

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教材从台湾概况、台湾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三部分内容认识台湾,较好的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依据,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2.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3.初步学会分析台湾省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色。

4.逐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初步学会认识区域地理的方法。

5.通过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说重难点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明确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及了解台湾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色,难点是分析台湾的经济特色。

我确定重难点的依据是通过这学习,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台湾,了解台湾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认识到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说教法学法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方法进行学习。

我采用这种教法的依据有二:一是根据新课改精神,教师转变课堂角色,由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

二是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说学生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有强烈的好奇心,应发挥地理学科的优势,引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出浓郁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效率。

六、说教学过程新课标准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通过看书、交流、讨论能够学会的,教师可以不讲或少讲。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案
初二(下)地理学科学习指导案
年月日
课题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四节台湾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材分析
台湾在我国省级行政区划中占特殊地位,是中国地理不可缺少的一节;学好它不仅起到了巩固本章的作用,还可以加深区域学习所参透的热爱祖国的情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学情分析
八年级地理下册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了中国地理概论的相关基础知识,并且逐渐在学习中将中国地理概论的相关知识运用到区域地理的学习中去,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台湾这个比较热点的地区,学生也比较熟悉,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这有利于更好地展开教学。
课程目标
知识与能力:(1)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在台湾省政区图上,指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3)根据相关资料,分析台湾省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等特征,认识台湾省人口分布特点,分析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色和影响因素
(4)根据相关资料,概括台湾省20世纪50年代至今经济发展的大致历程和各个阶段经济的特点,理解台湾省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必要性
多媒体,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
教师指导
学习形式
时间
导入:
出示文字和台湾省的图片
同学你们知道吗?由台湾省使用的繁字和大陆使用的简体汉字不一样,引出台湾省还未统一,但是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台湾是祖国的神圣领土,早日实现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知识点一:台湾省位置、范围
(1)看教材p66图,说明其纬度位置
30
当堂检测
检测内容(可粘贴)
<<能力与培养>>
探究:思考大连与台湾在自然地理特征方面的相似之处,以本节课探究台湾省自然地理特征的方式,探究大连的自然地地理特征,小组为单位出一期手抄报。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4《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案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4《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案设计

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讲授新课板书: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一台湾省我们首先来认识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等概况。

板书:一、祖国神圣的领土活动:请同学们阅读图回答以下问题:(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承转: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台湾岛西部与大陆福建省隔海相望,距离很近。

活动:请大家量算基隆福州、高雄一厦门之间的实地距离。

(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量算,写出过程)通过刚才的量算大家知道高雄距厦门306km。

基隆离福州仅276km。

若在此两地之间修建海底隧道,乘特快列车仅需3至4小时即可到达,足见两地距离之近。

板书] 2.优越的自然条件(1)地形以山地为主台湾岛上图文并茂,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学生读图,判断其主要地形和分析其地势特点。

板书:(2)河流和湖泊课件展示:“台湾省地形图”和“日月潭景观图”,学生找出最长的河流浊水溪,最大的天然湖泊日月潭,分析其河流特点。

地。

是由几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平行山脉所组成的纵贯全岛的台湾山脉,山势巍峨,群峰挺拔,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看大面积的森林。

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

东部山岭直抵太平洋沿岸.西部是较宽阔的平原,地势东高西低。

台湾岛上有150多条河流,大多发源于中央山脉,向四周入海,但由于受地形限制,河流短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

最长的河流浊水溪,全长186千米,浊水溪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板书: (3)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看看北回归线通过台湾岛哪个部位?通过台湾岛的中南部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处于什么温度带?热带和亚热带属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是什么?分析台湾的气候:学生读图,讨论台湾的气候特点.并选代表发言①处于什么温度带? ②属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③气候特点是什么?气温、降水分布特点(影响因素)是台湾省最大的天然湖泊,既是发电能力很强的水电站,又是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南部,台湾属于热带和亚热带。

祖国神圣领土——台湾第2课时(课件)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祖国神圣领土——台湾第2课时(课件)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
分析台湾不同时期台湾经济的发展特点,完成下列表格的内容。
时间 50年代以后 60—90年代 90年代以后
主要出口产品特征 ____初___级____产品 __普__通__工__业___产品 __高__附__加__值___产品
主导产业类型 _____原__料____密集型产业 _____劳__动____密集型产业 _____技__术____密集型产业
04 祖 国 的 宝 岛 台 湾 台湾的经济发展
过去10年来,两岸贸易大幅度增长,大陆稳居台湾地区最大的 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顺产来源地。
1600.3 亿美元
3283.4 亿美元
十年来,两岸贸易额翻番
04 祖 国 的 宝 岛 台 湾 台湾的经济发展
思考讨论:台湾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阿里山风景区
台湾旅游景点阿里山共由十八座高 山组成,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日出、 云海、晚霞、森林与高山铁路,合称阿 里山五奇,而邹人少数民族人文资源给 阿里山更增添了许多奇趣。
台北101
台北101大楼,为台湾经济发展 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台北市标志性建 筑之一,多家跨国企业进驻,形成台 北信义区商圈,带动了台北的金融贸 易。
新竹
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是位于 中国台湾省新竹市的一个工业园 ,占地580公顷,拥有340家以上 大小高科技公司,被称为台湾的 “硅谷”。
高雄
高雄港中国台湾地区内最大的海港, 港口年吞吐量约5000~6000万吨。港口设 有百万吨级大型干船坞和两座25万吨级单 点系泊设施,是世界集装箱运输的大港之 一。
谢谢观看
明朝万历年间官方正式在公文中使用“台湾”名称 但直到明朝“台湾”指代的都是台湾省台南地区。清朝时官方
才将全岛正式定名“台湾”, 并设隶属于福建省的“台湾府”,1885年设台湾省。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材从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和民俗等方面对台湾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台湾省的情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于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等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台湾省的历史、文化和民俗等方面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弥补这一空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特点,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

2.让学生了解台湾省的人文地理特点,包括人口、民族、宗教、文化等。

3.让学生了解台湾省的经济、历史和民俗等方面的情况。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特点、人文地理特点、经济发展、历史和民俗等方面的情况。

2.教学难点:台湾省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相关历史、文化知识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台湾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

2.采用案例教学法,分析台湾省的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台湾省的情况。

3.采用讨论教学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对台湾省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台湾省的地形图、气候图等地图资料。

3.准备台湾省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简要介绍台湾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呈现台湾省的地形图、气候图等地图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特点,如地形、气候等,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加深对台湾省自然地理特点的理解。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2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2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一课,主要介绍了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台湾省的基础认识,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和教育价值。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示了台湾省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台湾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深入地了解台湾省的自然环境。

同时,学生对于台湾省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可能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自然环境知识。

2.让学生了解台湾省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

3.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和资料分析能力。

4.增强学生对台湾省作为祖国神圣领土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点。

2.台湾省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

3.培养学生对台湾省作为祖国神圣领土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1.地图阅读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

2.资料分析法:通过文字资料,让学生深入了解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台湾省的认识和看法。

4.讲授法:教师讲解台湾省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台湾省的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

2.准备相关教学课件和教学道具。

3.准备学生分组讨论的材料和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对台湾的认识,然后提出问题:“台湾省作为祖国的神圣领土,它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是什么?”2.呈现(15分钟)呈现台湾省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自然环境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和文字资料,深入了解台湾省的自然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知道台湾省的经济特点,了解其“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三、出示自学提纲
1、台湾省是我国美称最多的省份之一。填写下表。
美称
含义
美称
含义
东南海上明珠
植物王国
亚洲天然植物园
东南盐库
海上米仓
樟脑王国
东方甜岛
水产王国
水果之乡
蝴蝶王国
2、台湾经济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3、台湾发展外向型经济哟那些有利因素?
四、疑难探究
重难点
重点:台湾岛被称为“宝岛”的原因;台湾省的经济特点。
难点:台湾的经济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台湾物产丰富,博得了许多美称,这些美称是因为什么得到的,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什么关系?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学习。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相关材料了解台湾岛被称为“宝岛”的原因,知道台湾是我国美称最多的省份之一。
2020年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省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时间
地点
召集人
课题
第四节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省课时课时( Nhomakorabea第课时)
科任教师
授课时间
三维
目标
1、能够运用相关材料了解台湾岛被称为“宝岛”的原因,知道台湾是我国美称最多的省份之一。
2、知道台湾省的经济特点,了解其“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二、美丽富饶的宝岛
1、旅游景点不胜枚举
2、农、林、矿、渔丰富
三、外向型经济
1、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
2、出口贸易一直占主导地位
教学反思
.探究一:台湾美称与台湾岛的自然环境的关系。
探究二:台湾经济发展各阶段的特点。
五、教师小结
依据板书总结归纳知识要点。
六、巩固新知、学会运用
1、出示训练题、《基础训练》
2、检查完成情况
自主备课记录
教研活动记录
板书
设计
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范围、位置、面积、人口、气候、地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