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械基础说课优秀PPT

合集下载

中职教育-《机械基础》课件:绪论(人民交通出版社).ppt

中职教育-《机械基础》课件:绪论(人民交通出版社).ppt
FOR INTERNAL USE ONLY
机械基础
交通运输与教育平台
1
绪论
INTRODUCTION
知识目标: 1. 了解本课程的任务、内容和学习要求; 2. 了解机器的组成与种类,机器、机构、构件、零件; 3. 了解机械零件的材料、结构、承载能力、摩擦、磨损和润滑的基本要求; 4. 了解城规车辆中主要机械装置的名称。 能力目标: 1. 能区分机器、机构的特征及异同点;能区分构件与零件; 2. 能分析机器中的各组成部分; 3. 能认识城规车辆上各机械装置及作用。
图0-21润滑油
图0-22 润滑脂
五、摩擦、磨损与润滑 摩擦与磨损是机器运转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物理现象,如齿轮的轮齿磨损(图 0-23)、齿轮 轴安装轴承处的磨损(图 0-24)。
图0-23 齿轮轮齿磨损
图0-24 齿轮轴安装轴承处的磨损
在实际工作中,两构件相互接触并有相互运动的过程中必然产生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世 界上 1/3~ 1/2 的能源消耗在摩擦 上,因磨损失效的机械零件也占全部失效零件的一半以 上。 磨损是摩擦的结果,润滑是减少摩擦和磨损的有力措施。
3). 以专业背景,选择合适的课题,制作综合实践任务书,学生进行阶段性实习训练和综合实践,训练学生机械基础的综合能力。
0.2 认 识 机 械 机械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机器应用示例,如图 0-5所示。
图0-5 家用洗衣机
一、机器与机构
机器是执行机械运用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机器就是人为实体(构件)的组合,它 的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并能代替或减轻人类的体力劳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换。按工 作的类型,机器看分为三种,如表0-1。
3. 学习方法
本课程是从理论性、系统性很强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向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过渡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此,根据课程特点,在学 习方法上建议:

(完整版)中职机械基础课件PPT

(完整版)中职机械基础课件PPT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2020年最新

机械基础(全套中职课件)

机械基础(全套中职课件)
7.V带的根数Z
➢ 根数多,传递功率大 ➢ 根数过多,受力会不均匀
三、普通V带的标记与应用特点
1.普通V带的标记
中性层——V带绕带轮弯曲时,其长度和宽度均保持 不变的层面。
基准长度Ld——在规定的张紧力下,沿V带中性层量 得的周长,又称为公称长度。
标记示例:
2.普通V带传动的应用特点
优点:
➢ 结构简单,制造、安装精度要求不高,使用维护 方便,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
i≤6,低速传动时i可达10 a≤6 m,最大中心距可达15 m 传动功率P<100 kW v≤15 m/s,高速时可达20~40m/s
§3-2 链传动类型
滚动链 传动链
齿形链 输送链
起重链
一、滚子链(套筒滚子链) 二、齿形链简介
一、滚子链(套筒滚子链)
1.滚子链的结构
内链板 外链板 销轴 套筒 滚子
1-内链板 2-外链板 3-销轴 4-套筒 5-滚子
2.滚子链主要参数 (1)节距——链条的相邻两销轴中心线之
间的距离,以符号P表示。
链的节距越大,承 载能力越强,但链传动 的结构尺寸也会相应增 越大,传动的振动、冲 击和噪声也越严重。
滚子链的承载能力和排数成正比,但排数越多,各排 受力越不均匀,所以排数不能过多。
➢ 传动平稳,噪声低,有缓冲吸振作用 ➢ 在过载时,传动带在带轮上打滑,可以防止薄弱
零件的损坏,起安全保护作用。
缺点: ➢ 不能保证的准确的传动比 ➢ 外廓尺寸大,传动效率低
四、V带传动的安装维护及张紧装置
1.V带传动的安装与维护
V带传动的安装与维护
2.V带传动的张紧装置
V带传动的张紧装置
§1-3 同步带传动简介
低副及其应用

中职版《机械基础》第2版电子课件-绪论

中职版《机械基础》第2版电子课件-绪论

模块一 课程的内容、性质、任务和学习要求
一、机械基础课程的内容 本课程的内容涉及杆件的静力分析、直杆的基本变形、工程材料、 连接、机构、机械传动、支承零部件、机械的节能环保与安全防护。 二、机械基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1.机械基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大类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也是公共职业平台课程之一,在各专业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机械基础课程的任务 (1)掌握必备的机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懂得机械工作原理,了 解机械工程材料性能,准确表达机械技术要求,正确操作和科学维 护机械设备。 (2)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具 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 (3)形成严谨、敬业的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今后解决生产中的 实际问题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模块二 机械的组成及基本要求
三、构件和机构 1.构件 ●构件是构成机器的各个相对独立的运动单元。 构件可以是单一的零件,也可以是由若干个零件刚性连接而成,但刚 性连接的零件之间不能产生相对运动。例如,汽车发动机连杆就是由 连杆小端、连杆大端、杆身、衬套、轴瓦、螺栓与螺母等零件刚性连 接而成的,并形成独立的运动构件。
模块二 机械的组成及基本要求
1.机器的特征 机器都具有三个共同特征。 (1)任何机器都是由许多机构组合而成的。例如,汽车发动机就是有曲柄连 杆机构和配气机构等组合而成的。 (2)组成机器的各部分实物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例如,内燃机配气机 构中的凸轮连续转动而阀杆作间歇往复移动,从而实现气体的交换过程。 (3)所有机器都能做有效的机械功,可以代替人或减轻人类的劳动,或进行 能量转换。例如,发电机可以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运动机器可以改变物体在 空间的位置。
模块二 机械的组成及基本要求

中职机械基础课件

中职机械基础课件
3.联轴器和离合器的主要功用及区别。 4.制动器的结构、特点及应用。
第六章 常用机构
§6-1 §6-2 §6-3 §6-4 构件、运动副与平面机构 平面四杆机构 凸轮机构 间歇运动机构
§6-1
构件、运动副与平面机构
一、运动副的概念及应用特点
火车
1.运动副
运动副——两构件直接接触而又能产生一定形式相 对运动的可动连接。 (1)低副——两构件之间作面接触的运动副。
轴线整圈旋转的构件。
摇杆——与机架用转动副相连,但只能绕该转动 副轴线摆动的构件。
1、曲柄摇杆机构
曲柄摇杆机构——铰链四杆机构的两个连
架杆中,其中一个是曲柄,另一个是摇杆。
键16100 GB/T 1096-2003
表示键宽为16mm,键长为100mm的A型普通平键。
键B18100 GB/T 1096-2003 表示键宽为18mm,键长为100mm的B型普通平键。
键C18100 GB/T 1096-2003
表示键宽为18mm,键长为100mm的C型普通平键。
2.导向平键
解题过程
(二)差动螺旋传动
差动螺旋传动——由两个螺旋副组成的使活动的螺 母与螺杆产生差动(即不一致)的螺旋传动。
1.差动螺旋传动原理
2.差动螺旋传动活动螺母移动距离的计算及方向的 确定
(1)差动螺旋传动:螺杆上两螺纹(固定螺母与活动 螺母)旋向相同。
L = N(Ph1-Ph2)
结果为正,活动螺母实际移动方向与螺杆移动方向相同
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之间的关系
零件 构件 机构 机器
(制造单元)
(传递、转变运动形式)
(运动单元)
(利用机械能做功 或实现能量转换)

机械基础说课课件

机械基础说课课件

1.投影面平行线(一条斜线,两条直线且垂直于同轴)
定 义:
H 平行于 V 面的直线 W Z 水 Y坐标相等,称为 正平线; X 侧

角:
H 直线与 V 面的夹角称为 W
(总有一个倾角为0);
投影规律:
水平线
a’ b’ a”
在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长及倾角的真实 大小在所倾斜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则比实长短。
⑥总结投影特征、 联想记忆方法
⑦课堂延伸, 自主探究学习
说教法、学法
1、教学组织
2、教法
3、学法
2、教法
本节教法以设问为主,调动学生思考和积极参 与的兴趣,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规律让学生 找出,错误让学生纠正。老师用精练的语言、直观 的演示、丰富的肢体动作,使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 象思维过渡。
正 投 影 的 基本性质
刘丽莉 E-mail:106048648@


课程内容分析 教材分析 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 教学评价
一、课 程 内 容 分 析
1、课程定位
本次课的内容在《机械制图》课的 整个教学内容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与 前续章节和后续章节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说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及时间安排1课程导入3课堂练习2知识讲授4小结评价5课后作业导入新课实例演示约5知识点讲授知识点分析解说约20课堂练习学生通过习题册练习绘制约45小结评价点评学生练习必要时再重新操作演示约15课后作业要求约5说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1课程导入3课堂练习2知识讲授4小结评价5课后作业空间任意两点的连线构成一条线段线段也是物体相邻平面的交线它们的投影组成了物体的视图轮廓
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说教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中职机械制图课件ppt

中职机械制图课件ppt

尺规作图与圆弧连接
尺规作图
使用直尺、圆规等基本绘图工具,按照尺规作图的方法和步骤,准确地绘制 图形。
圆弧连接
利用圆弧连接两条直线或圆弧,掌握各种圆弧连接的画法,如相切、相交等 。
平面图形分析与作图
平面图形分析
通过对平面图形的分析,明确图形的几何要素和尺寸关系,为绘制图形做好准备 。
平面图形作图
根据平面图形的分析和已知尺寸,使用绘图工具绘制出平面图形。
02
基本规则
箱体类零件是机器或部件中的基础件 ,其结构复杂,绘制时需要充分考虑 其形状特点和加工方法。
03
箱体的主要参数
箱体的长、宽、高、孔径等。
标注
包括尺寸标注、公差标注、技术要求 等。
05
04
绘制方法
采用合适的比例尺和图线,从定位、 基准面开始,按照投影规律逐个画出 各个视图。
05
制图标准与规范介绍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投影法与三视图
投影法的分类与特点
根据投影原理,将物体投影到投影面上,得到物体的投影图。
三视图的形成与关系
将物体向三个投影面进行投影,得到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三个视图之 间存在“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关系。
基本几何体与组合体
基本几何体的投影
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基本几何体的投影特点与规律。
配合制度
介绍配合的概念、分类及标注方法,包括基孔制 和基轴制配合。
表面粗糙度
介绍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分类及标注方法,对表 面粗糙度对零件性能的影响进行说明。
技术要求的书写方法
文字叙述
介绍技术要求中文字叙述的要求,包括叙述内容、叙述顺序、叙 述方法等。
符号标注

中职机械基础课件

中职机械基础课件

2021/6/16
7
机械设计基础
绪论
0.2.2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为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及一般工作条件
下和常用参数范围内的通用零部件,研究其工作原理、结 构特点、运动和动力性能、基本设计理论、计算方法以及 一些零部件的选用和维护。
0.3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学习方法
0.3.1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凡具备上述(1)、(2)两个特征的实物组合体称为机构。 机器能实现能量的转换或代替人的劳动去做有用的机械功,而 机构则没有这种功能。
仅从结构和运动的观点看,机器与机构并无区别,它们 都是构件的组合,各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因此,通 常人们把机器与机构统称为机械。
2021/6/16
5
机械设计基础
目录
绪论 第1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简图和自由度 第2章 平面连杆机构 第3章 凸轮机构 第4章 齿轮机构 第5章 齿轮系 第6章 间歇运动机构 第7章 刚性回转的平衡 第8章 键联接和销联接
2021/6/16
2
机械设计基础
目录
第 9 章 螺纹联接和螺旋传动 第10章 带传动 第11章 链传动 第12章 齿轮传动 第13章 轴 第14章 轴承 第15章 联轴器和离合器 第16章 机械传动系统设计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基本 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分析、设计能力,并获得必要 的基本技能训练,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 工作作风。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 求:
2021/6/16
8
机械设计基础
绪论
1.熟悉常用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特点,掌握通用机构的分析和设计 的基本方法。
2021/6/16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知—巩固深化,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

学 校
最后: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深化 知识结构。
四 教学过程
湖 南 省 江 南 工 业 学 校
四 教学过程
湖 1、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江 南 工
演示四 杆机构.

提出

问题

学生
回答
四 教学过程
湖 2、探索研究、新知学习


1)测量每杆长度,确定最短杆
业 学
4、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
P97 11--12
2)
设置课后思考问题
五 板书设计
湖 南
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

复习提问
江 一、曲柄存在的条件 南 工
操作记录结果
业 二、四杆机构类型的判断
学 校 三、急回特性
例题讲解
THE END
湖 南 省 江 南 工 业 学 校
江南工业学校 王治校
一 教材分析
湖 3、学情分析与教学重难点确定
南 省
通过平时对的学生观察与交流,中职学生的接受能
江 力参差不齐,而且空间想象能力也有非常限,因此,
南 结合《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机械基础教学
工 大纲》的要求,并根据本知识点的特点,确定教学
业 的重、难点如下:
学 校
重点: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及类型的判断方法以 及急回特性的应用。
南 四杆机构演化的理论基础,也是所有机械结构的理
工 论基础。
业 3).在生产实践当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牛头刨
学床
校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及类
型的判断方法;理解急回特性产生的条件及应用。
2).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综合
归纳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机械基础》之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
湖南省江南工业学校 模具教研室:王治校
2
1
说课过程
湖 南
教材分析


教法设计

工 业
学法指导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湖 南 省 江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1).《机械基础》是承接《机械制图》与模具设
计与制造专业课的桥梁。
2).“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是分析四杆机构特点、


工 业
2)比较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 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的关系

目的:

3)分别以每杆为机架得到四杆机构的类型,
1)、四杆机构 曲柄存在的条件
且比较机架与最短杆的关系
2)、类型的判断
方法
3)、急回特性
的理解
四 教学过程
湖 南
急回特性推导与理解:
省 江 第一步 南
通过演示机构-提出 问题-学生观察并回 答

通过演示机构-提

第二步
出共线问题-学生

观察并回答
校 第三步
找出主动曲柄与从动 摇杆所对应的时间,
比较V2与V1的关系
第四步
师生推导出结果V2> V1,得出急回特性产 生的条件即K>1,θ>0,
四 教学过程
湖 南
3、归纳总结、演练反馈
省 江
1)
第3步与第2步同时进行
南 工
2)
加深学生印象 ,应用结论
难点:从操作结果中总结曲柄存在的条件及类型的判 断方法;急回特性的理解。
二 教法设计


提出问题


南工Βιβλιοθήκη 业准备教具学直观演示与 行为引导教
学法

小组合作与自由学习
探究验证 归纳总结
实践应用
三 学法指导

南 首先:创设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协作
省 学习,激发思维,提高动手能力。

南 其次:通过复习旧知—积极思维—实验探究—构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