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摄影的色彩表现

合集下载

摄影色彩 ppt课件

摄影色彩  ppt课件
色彩
画面色彩
PPT课件
1
(一)画面色彩的概念
色彩是构成彩色画面的基本要素,可 以均衡画面构图、美化画面,表达作 品思想内容、塑造人物形象、刻画环 境、交代细节、渲染气氛等。
PPT课件
2
(二)色彩的分类
无彩色 有彩色
PPT课件
3
无彩色
无彩色是指黑、白、灰。 黑、深灰、中灰、浅灰、纯白,分为
三原色:红(品红)、黄、蓝。
PPT课件
24
对比色
PPT课件
25
对比色
PPT课件
26
对比色
PPT课件
27
对比色
PPT课件
28
对比色
PPT课件
29
对比色
PPT课件
30
对比色
两种可以明显区分的色彩,叫对比色。
红——绿 黄——紫 蓝——橙
PPT课件
31
色调的类型
暖色调、冷色调、中间色调
暖色调:给人温暖的感觉。视觉刺激力强,具有膨胀感。 冷色调:给人以平静、清凉的感觉。视觉刺激力弱,具有收缩感。 中间色调:没有明显冷暖倾向。
8
高调作品
PPT课件
9
低调
特点:深灰至黑的影调层次占了画面 绝大部分。
感情色彩:深沉、庄重、刚毅。 黑暗、阴森、恐惧。
PPT课件
10
低调作品
PPT课件
11
低调作品
PPT课件
12
低调作品
PPT课件
13
低调作品
PPT课件
14
中间调
特点:以灰调为主,反差小,层次丰富。 感情色彩:和谐、平稳。
11个阶梯,成为明度渐变,可以做 成一个明度色标。

摄影摄像第六章摄影色彩

摄影摄像第六章摄影色彩

白光照射到有色物体上,其反射或透射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不仅亮度有所减弱,光谱 成分也改变了,因而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颜色。
色彩
物体的色
光源的光谱成分对物体颜色的影响 有色光照射到消色物体时,物体反射光颜色 与入射光颜色相同。当两种以上有色光同时 照射到消色物体上时,物体颜色呈加色法效 应; 有色光照射到有色物体上时,物体的颜色呈 减色法效应。
色彩
光源的色
原色光 实验证明,等量的红绿蓝色光相加便产生白光; 当红绿蓝色光不是等量相加,便产生其他色光; 红绿蓝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几乎能产生所有色光; 在摄影中把红绿蓝色光称为三原色光。
色彩
补色光 任何两种色光相加能产生 白色光,则这两种色光互 称补色光。
红与青、绿与品、蓝与黄 互为补色光。
表现气候
均衡画面
表现质感
色彩
色彩三要素
色别 又称色相,指色彩给予人的视觉某种特定的色彩感 受,用于区别不同色彩,即辨别色彩的差异。 无彩色的色别 黑白摄影作品无彩色出现,但有明暗区别,即无 彩色的色别。 有彩色的色别 三原色:红、绿、蓝 六种标准色:红、橙、黄、绿、蓝、紫 六种中间色:红橙、橙黄、黄绿、绿蓝、蓝紫、 紫红
色彩
光源的色
光源的颜色取决于发出光线的光谱成分 700~630nm:红色光 630~600nm:橙色光 600~580nm:黄色光 580~490nm:绿色光 490~460nm:青色光 460~430nm:蓝色光 430~400nm:紫色光
色彩
三棱镜实验 白光(如太阳光)包含了不同颜色的色光。
色彩饱和度与空气介质密度成反比;被摄体表面结构光滑—纯度高;粗糙—纯度低。 光质:直射光—纯度高;散射光—纯度低。光照角度:顺光—纯度高;逆光—纯度低。

第六章 光线与色彩在数码摄影中的运用

第六章  光线与色彩在数码摄影中的运用

光线与造型效果
光位
(5)侧光: 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 拍摄人物时一定要注意对阴影部分适 当补光。 ② 用自然光时要注意太阳的高度,最佳 时间为冬春两季上午8~10点,下午 3~5点; 夏秋两季上午7~9点,下午4~6点。 ③ 曝光量在机位测光基础上加0.5~1档光 圈。
光线与造型效果
光位
(6)侧逆光:也称后侧光,光线来自被 摄主体的侧后方,与相机构成 135°~160°角, 如图6-6。由于被摄主体大部分得不到光线的直 接照明而处在阴影 之中,因此反差和影调对比 强烈,景物被照明的一侧往往有一条亮轮廓, 将主体与 背景分离,因而能较好地表现景物的 立体感和空间感,拍大场面时能产生强烈的场 面气氛。
色彩的运用
红色系
红色蕴涵着热情、奔放、兴奋、警告等丰 富的情感。红色的视觉冲击力强,能 立刻吸引 人们的视觉注意力。红色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喜 庆之色,被广泛应用于反映 喜庆气氛的各种场 合,图6-8是春节花车游行的一个镜头,红色烘 托出喜庆气氛。
色彩的运用
黄色系
黄色的视觉感受非常鲜明,它可以传达明 快、开朗、温暖、丰收、活泼、尊贵 甚至奢华 等各种隐含的视觉意味。黄色的亮度较高,在 画面中能从各种不同的色彩里凸显出它的存在。 将黄色的物体作为照片的拍摄主体,能使照片 效果更加夺目, 如图6-9是全国有名的油菜花 之乡——江苏兴化缸顾春季一景。
光线与造型效果
光位
(3)顶光:光线来自被摄主体的上方。 用顶光照明会使景物的水平面照度大于垂直面 照度,缺乏中间层次,如图6-3。用顶光拍摄人 物,会产生奇特的效果, 人物的前额发亮、眼 窝发黑、鼻影下垂、颧骨突出、两腮有阴影。 只有当需对人物 进行特殊刻画时,才采用顶光 照明:一是加反光板,二是利用遮阳伞或帽子 遮阳或 被摄者将头上仰,使整个面部都处在光 线照射下。顶光拍山水田园时影响不大。

第六讲彩色摄影

第六讲彩色摄影

彩色摄影
59
彩色摄影
3、彩色感光胶片的多层结构
保护层
感兰层
黄滤色层 隔层
感绿层
隔层
感红层
防光晕层
片基 60
彩色摄影
胶片的彩色上怎样形成的
彩色片的三层不同感光乳剂涂层中,每层都含有卤化
银晶体,这和黑白片的道理一样。不同的是,所有彩色胶 片还同时含有被称为成色剂的微细颗粒,均匀地分散在每
一乳剂中的卤化银颗粒周围。
漂定后的染 料相纸,只 留下了染料 的影像
彩色正像色彩
彩色胶片特性
彩色摄影
胶片速度 有一时期,彩色片速度远低于黑白片。 今天已不复如此。彩色片从ISO 25到ISO 1600都 已现实存在了。
颗粒性 跟黑白片一样,彩色片的影像颗粒性也各 不相同。
色饱和度 饱和度取决于色彩的强度。有些胶片产 生强烈的浓艳色泽,被称为色饱和度高;有些胶片 色彩淡雅,被称为色饱和度低。
原因在哪里?在光的本质里。
67
色温
彩色摄影
例如太阳具有极高的温度,产生很蓝的 光;一支蜡烛具有较低的温度,产生红 -黄色光。一般来说,温度越高产生的 光越蓝;温度越低产生的光越趋于黄、 桔红和红色。
色温以"开尔文度"来计量,即指绝对零 度以上的温度。计量单位为"K"。
68
彩色摄影
1.日光型彩色片 适用于色温5500K的光 源。所以它只有在光源带蓝色的条件下 才能较精确地还原彩色。它要求采用日 光或闪光灯,其色温接近5500K,可以 获得精确的彩色还原。
彩色摄影
第七讲
彩色摄影
1
方格花领结
彩色摄影
安古伦风景
2

摄影艺术的光影与色彩

摄影艺术的光影与色彩
色调和氛围。
局部调整
运用局部调整工具对照片的特 定区域进行亮度、对比度、色 彩等方面的调整,突出主题或 增强细节。
添加滤镜
使用滤镜可以为照片增添特殊 的光影效果,如复古、黑白、 梦幻等风格。
HDR合成
通过合成不同曝光度的照片, 获得高动态范围的效果,展现
出更多的细节和层次感。
注意事项及误区提示
注意曝光控制
清新、宁静的场景。
黄色
代表温暖、阳光、希望 和快乐等,常用于表现
明快、活泼的氛围。
绿色
代表生命、自然、和平 和安宁等,常用于表现 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
经典案例分析:色彩渲染力量
《国家地理》杂志封面
通过运用丰富的色彩,表现出不同地域、文 化和自然风光的魅力。
史蒂夫·麦凯瑞的彩色摄影
运用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画面,记录下世界 各地的人文风情和自然景观。
逆光剪影
利用逆光拍摄,使被摄物体呈现为 黑色剪影,与明亮的背景形成对比 ,营造出简洁、神秘的视觉效果。
色彩与光影结合
通过控制光源的色温、色彩以及与 被摄物体的色彩搭配,营造出丰富 的色彩变化和光影效果,增强作品
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03
色彩在摄影中表现
色彩基本原理及搭配技巧
色彩三要素
了解色彩的色相、饱和度和明度,是 掌握色彩基本原理的基础。
02
通过案例研究,深入剖析了大师们如何运用光影与色彩创作不
朽之作。
实战技巧与拍摄建议
03
分享了一系列实用的拍摄技巧,包括如何捕捉光影、调整色彩
等,帮助学员提升摄影水平。
分享个人学习心得和感悟
深刻理解了光影与色彩在摄影中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学习,我更加意识到光影和色彩对于摄影作品的影响力,它们能够让作品更加生 动、富有感染力。

第六章_摄影构图基础

第六章_摄影构图基础

一、线条
摄影画面上的线条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有形的,一种 是无形但可体体验到的。
1、线及其视觉心理
第二节
线的种类 垂直线 较长的横线
摄影构图的视觉语言
给人的感觉
给人高耸、挺拔、尊严和向 上升腾的力感 给人怡静、安宁、沉稳、开 阔的感受和具有一种舒展和 延伸的稳定感
联想到的事物
挺直的树干、电线杆、 纪念碑、人的正立姿势 地平线、平静的水面、 无垠的草原、人平躺的 姿势
第二节
摄影构图的视觉语言
色彩取得和谐协调 的方法有三种: · 注意黑、白、灰的消色调和作 · 造成对比双方的面积差距 · 使对比双方在纯度上有较大差别 (2)摄影画面的色彩基调 色彩基调,就是根据内容和所要抒发的思想 感情,来选择最有代表性的某一种色彩作为画面上 的主导色彩,让它来强调事物的特征,表达或渲染 某种情绪。
第四节 拍摄角度的选择
3、仰角度拍摄 仰角度拍摄主要用来强调或夸张被摄对象的高度,以及 宏伟、庄严的气势。
影视拍摄中,常用仰角度来表现英雄人物,以寄托敬仰 的 感情。仰角度拍摄有利于利用天空为背景来突出 主体,简洁 画面。 图片
三、拍摄距离的选择
拍摄距离的选择关系到被摄对象大小的选择,关系到景的 大小的选择。
斜线
自由曲线
各种运动着的生物、倾 倒中的物体等
袅袅上升的轻烟、飘动 的浮云、挥动的飘带和 人的舞姿、蜿蜒的小路
给人以动感和惊险、奇突的 感觉
给人以自由活泼、优美生动、 轻灵流畅的运动感
第二节
摄影构图的视觉语言
线还具有远近感和轻重感。长线显得近而短线显得远, 粗线重、细线轻, 粗线近而细线远。
2.线条的运用
线条在摄影构图中的作用有两个: 一是表现画面空 感, 一是 塑造画面的可视形象。 (1)线条透视 主观加强线条透视效果一般有四种方法:

摄影中的色彩调整与表现效果

摄影中的色彩调整与表现效果

摄影中的色彩调整与表现效果摄影术是一门独特而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形式,而色彩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适当的色彩调整,摄影师能够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表现效果,从而打造出令人赞叹的摄影作品。

本文将探讨摄影中的色彩调整技巧,并分析其对作品表现效果的影响。

一、白平衡调整白平衡是摄影中调整色彩的基本技巧之一。

通过调整白平衡,摄影师可以消除图片中的色温偏差,使得拍摄对象的真实色彩得以准确呈现。

例如,当拍摄室内照片时,由于不同光源的温度不同,照片往往会呈现出暖色调或冷色调。

通过调整白平衡,摄影师可以校正这些色彩偏差,还原拍摄对象的真实颜色,使照片更加自然。

二、色彩饱和度调整色彩饱和度是指照片中颜色的鲜艳程度。

通过调整色彩饱和度,摄影师能够增强或减弱照片中的色彩效果,进一步突出画面主题。

对于大自然的风景照片,适当增加色彩饱和度可以使得绿树红花更加鲜艳,呈现出丰富的自然景色。

而对于人物肖像照片,适当降低色彩饱和度可以营造出温柔踏实的氛围,使人物更加柔和和谐。

三、对比度调整对比度是指照片中亮度差异的程度。

通过调整对比度,摄影师可以改变照片的整体色调,从而使得重点元素更加突出。

增加对比度可以使画面更为鲜明明亮,强调照片中的细节和纹理;而降低对比度可以创造出柔和的氛围,营造出梦幻的画面效果。

然而,在进行对比度调整时,摄影师要注意保留合适的细节,避免过度处理导致失真等问题。

四、色调调整色调是指照片的整体色彩倾向。

通过调整色调,摄影师可以为照片赋予特定的情绪和氛围。

比如,在夜景摄影中,增加冷色调可以突出照片中的寒冷感,营造出神秘冷峻的视觉效果;而增加暖色调则可以营造出温暖舒适的氛围,增强照片的观赏性。

色调调整有助于摄影师通过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观点和创作主题。

综上所述,色彩调整是摄影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能够极大地影响照片的表现效果。

通过适当调整白平衡、色彩饱和度、对比度和色调,摄影师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摄影作品。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色彩调整应该尊重摄影的创作初衷,避免过度处理导致失真或不自然的效果。

摄影中的色彩运用与表现

摄影中的色彩运用与表现

摄影中的色彩运用与表现摄影是一门艺术,除了构图和光线等基本元素外,色彩在摄影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色彩的运用和表现可以直接影响照片的效果和情感表达。

在摄影中,巧妙运用色彩可以增强图片的吸引力,传达出更深层次的意义和情感。

一、色彩的心理效应色彩不仅仅是简单的视觉感受,它还有着强烈的心理效应。

不同的颜色可以唤起不同的情绪和感觉,对人的心理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摄影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心理效应来传递特定的信息和情感。

例如,红色通常被视为代表激情和力量,可以用来表达强烈的情绪;蓝色则常常与冷静和宁静联系在一起,适合表现安静的场景。

通过对色彩心理效应的把握,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色彩来表达照片中想要传递的情绪和主题。

二、对比色的运用色彩对比是摄影中常用的技巧之一,可以帮助增强照片的吸引力和对比度。

在摄影中,最常见的对比色是冷暖色对比。

冷色和暖色在视觉上的对比会使画面更加鲜明。

例如,将蓝色的天空与黄色的沙滩结合在一起,可以创造出强烈的对比效果,使照片更加生动。

三、色彩的主导与平衡在摄影中,色彩可以成为画面的主导因素,通过巧妙地运用明亮鲜艳的色彩来吸引观众的目光。

同时,也需要注意色彩的平衡,避免过分使用某种颜色导致画面失衡。

在构图上,可以通过引入适量的中性色调来平衡亮眼的色彩,保持整体画面的和谐。

四、色彩与题材的契合摄影作品的题材和色彩应该相互契合,共同传达出特定的信息和情感。

不同的题材适合使用不同的色彩来表现。

例如,自然风景照片常常运用明亮的色彩来表现美丽和生机;人物肖像照片则常常运用柔和的色调以突出人物表情和情感。

通过选择与题材相适应的色彩,可以更好地表达摄影作品所要传递的信息和主题。

五、后期调色的技巧在数字摄影时代,后期调色成为了摄影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的后期调色,可以进一步加强照片的色彩效果和表现力。

在后期处理时,可以通过增强或减弱某种颜色的饱和度来实现对画面色彩的调控。

同时,还可以利用色彩滤镜和调整色温的方式来改变画面的整体色调和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明度:颜纯色度的明暗、深浅,由物 体反光率表决示定色觉强弱的概念
– 饱和度:颜色的鲜艳程度,由含 色与消色成分决定
第一节 光、色与彩色摄影原理
4、色彩三要素
• 影响饱和度的因素
– 物体表面结构:光滑的大于粗 糙的
– 照明光线性质:直射光大于散 射光
第一节 光、色与彩色摄影原理 4、色彩三要素 • 明度与饱和度的关系
艺 术 偏 色
第二节 光源色温与感光特性 3、校色温滤色镜
艺 术 偏 色
第二节 光源色温与感光特性 3、校色温滤色镜
艺 术 偏 色
第二节 光源色温与感光特性 3、校色温滤色镜
艺 术 偏 色
第二节 光源色温与感光特性 3、校色温滤色镜
混 合 色 温
第二节 光源色温与感光特性 3、校色温滤色镜
校色温滤色镜
各 种 滤 色 镜
第二节 光源色温与感光特性 3、校色温滤色镜
•彩 色 负 片
胶卷类型 日光 灯光
阴雨
灯光型 雷登85B(橙)
日光型
雷登80A(蓝) 雷登81C
注意:升色温用橙色镜,降色温用蓝色镜
第二节 光源色温与感光特性 3、校色温滤色镜
彩 色 负 片
第二节 光源色温与感光特性 3、校色温滤色镜
第一节 光、色与彩色摄影原理
1、光与色
物体的色 消色物体:呈现黑、灰、白颜色 有色物体:呈现其它各种颜色
有色光照射到消色物体时,物体反射 光颜色与入射光相同,呈加色法效应
有色光照射到有色物体时,物体的颜 色呈减色法效应
第七章 彩色摄影基础
第一节 光、色与彩色摄影原理
1、光与色 2、原色光与补色光 3、彩色摄影的减色法原理 4、色彩三要素
摄影技术与艺术
网络与教育技术 中心
钱震
摄影技术与艺术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照相机的镜头 照相机的结构 数码摄影系统 摄影曝光 摄影用光 摄影的色彩表现 摄影构图 各种题材摄影技巧
第七章 彩色摄影基础
本章着重阐述了在摄影中常常 用到的有关色彩的基础知识。在实 际拍摄过程中,应当如何利用现场 条件进行创作。
中间色等于两相邻色相加 对角线两颜色互补
第七章 彩色摄影基础
第一节 光、色与彩色摄影原理
1、光与色 2、原色光与补色光 3、彩色摄影的减色法原理 4、色彩三要素
第一节 光、色与彩色摄影原理
3、彩色摄影的减色法原理
• 减色法原理
黄、品、青叠 合成的颜色, 都分别是从白 色光中减去某 些色光而产生 的
第一节 光、色与彩色摄影原理 1、光与色
光、色的关系
有光才有色
物体的色是人的视觉器 官受光后在大脑的一种反映
第一节 光、色与彩色摄影原理
1、光与色
光源的色
取决于光线的光谱成分 光源发出光线的光谱成分如 果发生变化,就呈现出各种有色 光源。
第一节 光、色与彩色摄影原理
1、光与色
物体的色 取决于物体对各种波长光线的吸收、 反射和透视能力 光源的光谱成分发生变化会影响物体 给人的彩色感受
蓝与黄、绿与品红
2、色彩的对比 色别的对比
•邻 近 色 对 比
红橙
2、色彩的对比
色别的对比
•三 原 色 对 比
红蓝
2、色彩的对比
色别的对比
•三 原 色 对 比
红绿
2、色彩的对比
色别的对比
•三 原 色 对 比
蓝绿
2、色彩的对比
色别的对比
•互 补 色 对 比
黄蓝
2、色彩的对比 色别的对比
•互 补 色 对 比
第七章 彩色摄影基础
第二节 光源色温与感光特性
1、色温与光源色温 2、彩色胶卷的色温平衡性 3、校色温滤色镜 4、彩色胶卷的感光特性
第七章 彩色摄影基础
第二节 光源色温与感光特性 3、校色温滤色镜
– 彩色负片 – 彩色反转片 – 艺术偏色 – 混合色温
第二节 光源色温与感光特性 3、校色温滤色镜
1、色彩的基调
• 和谐色调 (1)画面由同色的复色构成,有助于强化 淡雅、素净的效果。 (2)画面由消色配以其它色彩,有助于强 化调和之感。 (3)画面由降低了饱和度的对比色构成, 有助于强化纯洁之感。
第三节 色彩的表现力 1、色彩的基调
•和 谐 色 调
消色
第三节 色彩的表现力 1、色彩的基调
•和 谐 色 调
第一节 光、色与彩色摄影原理
3、彩只绿对光色被、摄摄红影体光反不的射起减出反色的映蓝。法光原起理敏感反应,对
• 彩色感光本感带色材身反有单对应料黄色被,色影的摄对成像成体红色。中光像剂反不,结射起经构的反曝绿应光光。、和其冲蓝实洗光际后都上产起只生敏感黄
感蓝层
本受身绿对光被摄体中反射的红光和蓝光都起敏 感带反有应品,色而成对色绿剂光,不经反曝应光。、其冲实洗际后上产只生感品
反差平衡性 无
曝光宽容度 128:1

比 小于6:1
彩色胶卷 复杂 易偏色 32:1
小于4:1
第七章 彩色摄影基础
第三节 色彩的表现力
1、色彩的基调 2、色彩的对比 3、色彩的和谐 4、色彩的感觉
第七章 彩色摄影基础
第三节 色彩的表现力
1、色彩的基调
– 暖色调与冷色调 –对比色调与和谐色调 –浓彩色调与淡彩色调 –亮彩色调与灰彩色调
第七章 彩色摄影基础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光、色与彩色摄影原理 第二节 光源色温与感光特性 第三节 色彩的表现力
学习要求
• 1、充分了解物体的色和光源的色的产生理论,掌 握消色物体与有色物体的区别所在。
• 2、熟练掌握原色光和补色光的定义以及他们之间 的关系,这对理解彩色摄影原理和彩色印放中都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色彩的对比 明度对比和饱和度对比
•明 度 对 比 大
强烈
第三节 色彩的表现力
2、色彩的对比 明度对比和饱和度对比
•明 度 对 比 小
柔和
第三节 色彩的表现力
2、色彩的对比
明度对比和饱和度对比
•背 景 与 主 体 相 似
主体减弱
第三节 色彩的表现力
2、色彩的对比
明度对比和饱和度对比
•背 景 与 主 体 互 补
第一节 光、色与彩色摄影原理 2、原色光与补色光 三原色光 —— 红、绿、蓝
红光+绿光+蓝光=白光
这也是彩色 电视原理中 的三基色
第一节 光、色与彩色摄影原理
2、原色光与补色光 补色光 —— 青、品红、黄
红光+青光=白光 绿光+品光=白光 蓝光+黄光=白光
第一节 光、色与彩色摄影原理 2、原色光与补色光 六星图
第七章 彩色摄影基础
第二节 光源色温与感光特性
1、色温与光源色温
– 色温的含义:表示光源光谱成 分的一种概念,也是表示光线 颜色的一种标志。而不是指光 的温度。
第七章 彩色摄影基础
第二节 光源色温与感光特性
1、色温与光源色温 – 光源色温:表示光源光线颜色
的不同。
– 光线越红,色温越低。 – 光线越蓝,色温越高。
第三节 色彩的表现力
1、色彩的基调
• 暖色调 有助于强化 热烈、兴奋、 欢快、活泼 等效果。常 以红、橙、 黄等暖色调 为主。
第三节 色彩的表现力 1、色彩的基调
•暖 色 调
第三节 色彩的表现力
1、色彩的基调
•暖 色 调
第三节 色彩的表现力
1、色彩的基调
• 冷色调 有助于强化 寒冷、恬静、 安宁、深沉 等效果。常 以青、绿、 蓝等冷色调 为主。
受红红色光单色影像
感绿层
带有青色成色剂,曝光冲洗后,产生青色 的单色影像。
感红层
第七章 彩色摄影基础
第一节 光、色与彩色摄影原理
1、光与色 2、原色光与补色光 3、彩色摄影的减色法原理 4、色彩三要素
第一节 光、色与彩色摄影原理
色相,
4、色是彩颜三色的要最素基本的特征
亮度

色别:色同一与色色别之会因间受的光区强弱别不,同由而产光 线波长决生存不在定同明的度明的度异,同不。同色别之间也
主体加强
第七章 彩色摄影基础
第三节 色彩的表现力
2、色彩的对比 • 色别的对比 • 明度对比与饱和度对比 • 并存的对比
第三节 色彩的表现力 2、色彩的对比
并存的对比:
教材P323
第三节 色彩的表现力
2、色彩的对比
•黑 色 衬 托 明 亮
第三节 色彩的表现力
2、色彩的对比
•白 色 衬 托 深 暗
第二节 光源色温与感光特性
1、色温与光源色温 2、彩色胶卷的色温平衡性 3、校色温滤色镜 4、彩色胶卷的感光特性
第二节 光源色温与感光特性
2、彩色胶卷的色温平衡性
– 灯光型彩色胶卷:3200K –日光型彩色胶卷:5500K 光源色温高于彩色胶片的色 温平衡想要求时,影象会偏蓝。 光源色温低于彩色胶片的色 温平衡想要求时,影象会偏红。
第三节 色彩的表现力
1、色彩的基调
• 亮彩色调 有助于强化 明快、晶莹、 清透的效果。 常以高明度 的色彩构成。
第三节 色彩的表现力 1、色彩的基调
• 亮彩色调
第三节 色彩的表现力
1、色彩的基调
• 灰彩色调 有助于强化 晦暗、消极、 成熟、质朴 的效果。常 以饱和度低 的色彩构成。
第七章 彩色摄影基础
复色
第三节 色彩的表现力 1、色彩的基调
•和 谐 色 调
对比色
第三节 色彩的表现力
1、色彩的基调
• 浓彩色调 有助于强化 低沉或浓郁 的气氛。常 以饱和度高 或明度低的 色彩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