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在摄影构图中的应用分析

合集下载

摄影中的色彩搭配与情感表达技巧

摄影中的色彩搭配与情感表达技巧

摄影中的色彩搭配与情感表达技巧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光线和构图传递情感,而色彩则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正确的色彩搭配能够增强照片的表现力,使观者更深刻地感受到摄影师所要表达的情感。

本文将探讨摄影中的色彩搭配与情感表达技巧,帮助您在拍摄过程中更好地运用色彩来传递情感。

一、色彩的情感表达色彩在摄影中有着强大的情感表达力。

不同的颜色可以唤起观者不同的情绪和感受。

例如,温暖的色调(如红色、橙色、黄色)通常能够营造出温馨、浪漫的情感;而冷色调(如蓝色、绿色、紫色)多用于表达冷静、安静的感觉。

因此,在拍摄时,我们需要根据主题和情感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色彩。

二、冷暖色调的搭配冷暖色调的搭配也是摄影中常用的手法。

冷色调通常给人以疏离、冷静的感觉,而暖色调则能传达出温暖、热情的情感。

通过将冷色调和暖色调合理地搭配使用,可以创造出更强烈的对比和层次感。

例如,在夕阳西下的海滩上拍摄,可以利用夕阳的橙红色调作为主色,再搭配一些蓝色海水作为辅助色,突出夕阳的温暖和海洋的冷静。

三、主色与辅助色的配合在摄影中,选择一个主色并配以辅助色可以使照片更加生动和有趣。

主色指照片中最突出、最重要的颜色,而辅助色则起到衬托、增强主色的作用。

例如,拍摄一位穿着红色连衣裙的女孩,可以选择红色作为主色,并配以少量的白色或黑色作为辅助色,突出女孩的服装,并使整体画面更加和谐。

四、颜色的饱和度和明暗度除了色彩本身的选择外,颜色的饱和度和明暗度也会对照片的情感表达产生影响。

饱和度高的颜色通常给人以活力、鲜明的感觉,而饱和度低的颜色则更具沉静和深远的感受。

明暗度的运用也能够创造出不同的情绪效果。

对比强烈的明暗度可以营造出神秘的氛围,而明暗度平缓则能够表现出柔和和温暖的感觉。

因此,在拍摄时,我们需要灵活运用颜色的饱和度和明暗度来传递所需的情感。

五、背景与主体的关系在摄影中,背景的色彩也是表达情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背景的选择应该与主体相互呼应或形成对比,以突出主体和传递更准确的情感。

摄影中的色彩选择与拍摄主题呼应

摄影中的色彩选择与拍摄主题呼应

摄影中的色彩选择与拍摄主题呼应摄影是一门艺术,它能够通过画面来表达摄影师的情感和思想。

在构图和主题选择之外,摄影师还需要注意色彩的运用,因为色彩可以帮助传达摄影作品所要表达的情绪和主题。

色彩选择与拍摄主题的呼应是摄影中一个重要且常被忽视的方面。

本文将探讨摄影中的色彩选择与拍摄主题的互动关系。

首先,色彩可以通过对比和饱和度来传达情绪。

在摄影中,色彩对比可以增强画面的吸引力和视觉冲击力。

例如,将鲜艳的红色与深沉的黑色放在一起,会使画面更加生动饱满。

相反,如果选择了相似或相同的颜色调,画面可能会显得平淡无奇。

因此,在选择色彩时,摄影师应该根据拍摄主题的情感需求来决定色彩的对比程度和饱和度。

例如,对于欢快、充满生机的主题,可以选择明亮且对比强烈的色彩;而对于忧郁、内敛的主题,则可以选择较为柔和的色彩。

其次,色彩也可以用来强调主题的重要元素。

在摄影中,通过用鲜艳的颜色来衬托主体,可以使主题在画面中更加突出。

例如,如果摄影师想要突出一朵红色的花,可以选择将花周围的颜色设置为相对柔和的绿色,以使红色花朵更加显眼。

同样,如果摄影师希望强调一个特定的建筑物,可以使用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色彩来突出其重要性。

通过运用色彩对比,摄影师可以引导观众的目光,使其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拍摄主题。

此外,色彩还可以帮助建立摄影作品的氛围。

不同的色彩会激发观众不同的情绪和感受。

例如,在黄昏时刻拍摄的照片往往使用暖色调,如橙色和红色,以营造温暖、浪漫的氛围。

而在拍摄大自然景观时,使用冷色调,如蓝色和绿色,可以强调宁静、和谐的感觉。

因此,摄影师在选择色彩时需要考虑拍摄场景的氛围和所要传达的情感,从而选择合适的色彩来增强作品的表达效果。

最后,色彩选择也要考虑拍摄作品的整体平衡和和谐感。

过多的色彩可能会使画面显得杂乱无章,缺乏重点。

因此,在摄影中,常常使用有限的色彩调子来创造整体的和谐感。

例如,选择一种主色调,并在整个画面中重复运用这种颜色,可以使作品看起来更加一致和统一。

色彩在摄影构图中的应用分析

色彩在摄影构图中的应用分析

色彩在摄影构图中的应用分析视觉殿堂一、摄影构图及常用方法摄影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从事摄影活动,必须学习有关摄影的技术知识,比如照相机的使用方法、镜头的性能、胶片的知识、曝光技术等等。

但是,仅仅掌握了摄影的技术知识还远远不够。

因为摄影本身还具有一定的艺术内涵。

欲将一张照片拍的好,从事摄影的人还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要讲究摄影的艺术表现技巧。

把照片拍摄的有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才能打动观众,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摄影的艺术表现力包括很多方面,摄影构图便是其中之一。

摄影构图就是在拍摄现场针对被摄体,将其有机的安排到照相机的取景框中,使画面产生一定的艺术形式,将摄影者对被摄体的认识和感受展现出来。

构图的原理是简洁而富动感,下面说一下摄影构图中常用的方法。

在摄影画面上内容是借助具体可视的形象为人们所领会。

用以反映内容的形象有三个:主体、陪体和环境,即称为构图的三大形式因素,这三大形势因素各自在画面中的作用及其关系,对画面的表现力具有重要作用。

主体是摄影者赖以表达自己思想情趣的主要形象,因此,就必须用各种手段把观者的注意力吸引到主体上去,以通过主体来引导观者的思维,否则重点不突出,主次不分明,画面内容就无法表达。

突出主体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比,而对比的方法又有明暗、正斜、刺激强度、指向、形状、大小、方向、秩序和混乱、虚实、动静、远近、疏密和冷暖对比诸多方法。

二、色彩的性质及人类对色彩的感觉根据人们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性,色彩对人们的影响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色彩视觉效果,二是色彩的心理作用。

由于色彩的许多特性对人们的心理和生理有其特定的作用,因此,色彩能够刺激人们的视觉感受,影响人们的心理情绪,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情感。

所以,我们要研究色彩的表现力,掌握色彩的规律性,提高色彩在摄影中的艺术表现能力。

⒈色彩的性质色彩三要素包括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是色彩最基本的特性,是色与色之间的差别。

通俗的讲就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不同的颜色;明度是颜色的明亮程度。

摄影构图知识:构图艺术派摄影——如何利用色彩打造艺术感画面

摄影构图知识:构图艺术派摄影——如何利用色彩打造艺术感画面

摄影构图知识:构图艺术派摄影——如何利用色彩打造艺术感画面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除了要求摄影师具备丰富的技术能力外,更需要掌握构图艺术。

构图艺术是指在照片中主体和周围环境组成关系的过程,是摄影师通过各种视觉手段拍摄出的图像所呈现的画面构成。

在构图过程中,色彩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元素,艺术感画面的成功与否与色彩运用的巧妙程度和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

本文将从艺术派摄影角度,介绍如何运用色彩构图打造艺术感画面。

一、色彩基础知识色彩是构成视觉观感的基础之一,艺术摄影中的色彩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视觉元素,更是构筑视觉效果的关键因素。

摄影师需要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方法。

色彩由色相、明度、纯度三要素组成。

从色相上看,有红、黄、绿、蓝、紫等基本色调,也可以通过混合各种色彩制造新的色相。

色彩的明度影响光照强度,偏向明亮色彩的画面会让人感到轻松明快,而偏向暗淡色彩的画面会让人感到压抑沉闷。

色彩的纯度则表示色彩的鲜明度和清晰度,偏向高纯度的色彩让人感到干净有力,而偏向低纯度的色彩则给人感到模糊柔和。

二、单一颜色塑造画面的气氛单一颜色的构图方式,就是将同种颜色在画面中大量的运用,以塑造画面的气氛。

比如全黑、全白、全红、全蓝、全黄等,所有的元素和色彩都基本围绕着这一个颜色展开。

这种构图手法简单而直接,把画面元素降到最少可以让画面更加明确和突出,指向同一焦点;更能够凸显画面中的主题和主性格。

比如运用黑色来打造神秘、恶劣气氛;红色可以突出激烈与热情;黄色则能呈现温暖和愉悦情绪等。

三、色彩理解运用的光影变换色彩的理解运用不单只局限于几个基础颜色调的搭配,更是通过对光影的变化来使画面色彩更有层次、质地。

在摄影中色彩的表现需要依靠光线和影响光线的一些因素来体现。

比如光色温、灯光、渲染方式等。

利用光的影响给人视觉的感官不舒适也可以带来视觉上的沉浸感,比如利用强烈的加强光源来营造一种明亮闪耀的效果。

在画面中添加亮点或明显的触发,就可以让画面变得更加立体,产生视觉冲击。

摄影构图中常用的“色彩对比”

摄影构图中常用的“色彩对比”

摄影构图中常用的“色彩对比”色彩作为摄影创作不可或缺的元素,在摄影中,除了构图和光影外,最影响照片美观的就是色彩了。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并置在一起时,由于色彩的灰艳、明暗程度等不同而显现出各自的个性差异,相邻区域之间的色彩会彼此影响,从而形成色彩的对比。

解读:摄影构图中常用的“色彩对比”,都有哪几种,都有什么用?不同的色彩之间存在着色相、明度、纯度、面积、位置、形状以及生理和心理感受的差异性,这种差别的大小决定了色彩对比的强弱。

正是有了各种不同的色彩对比,世界才变得多姿多彩。

色彩对比的含义色彩对比主要指色彩三要素(色相、纯度、明度)的对比,即色相对比、纯度对比、明度对比。

通过拾色器上的HSB来认识色彩三要素一、色相对比色相是各种色彩的名称和相貌,色相可以用来区分不同的颜色名称,例如红色、橙色、蓝色、黄色、绿色。

通俗讲,色相对比就是指两种同相貌颜色的对比。

色相对比根据色相环中的色相差异,色相对比可分为同类色对比、邻近色对比、中差色对比、对比色对比、补色对比。

1、同类色对比色彩差在色相环上的跨度在15°以内的色相对比,简单来说,也就是同一颜色但明度不同的色彩,如淡黄、黄、深黄。

它们只有亮暗(明度)的不同,而无色别上的根本差异。

这样的色彩配置在一起,跳跃性不大,能给观者视觉上造成舒缓、和谐、协调的感受。

向日葵从浅黄到深黄的同类色对比如果只是寄希望于自然界提供的同类色,创作思路还是显得窄了些。

通过摄影技巧,有意地将原本不能同时出现的同类色组合使用,则更高明一些。

在同类色对比中,往往需要强化明度、纯度,来避免画面单调、模糊。

红色的枫叶做前景,焦点至于最红色的叶子之上,近处的叶子则虚化成了梦幻的光斑效果,服务于主体枫叶。

各种深浅不同的红既拉开了空间层次,又实现了同类色对比。

另外,可以采用多重曝光,将不同位置的同类色叠加在一个画面内。

2、邻近色对比色相环上的色相差在15°~45°之间的称为邻近色对比,如黄色和绿色。

色彩在摄影中的运用

色彩在摄影中的运用

人类对色彩的喜爱几乎是与生俱来的。

色彩作为视觉艺术的语言和重要的表现手段,一直是艺术家们探索的课题。

对于摄影师而言,相机只是一个工具,犹如猎人手中的武器。

捕捉色彩的美丽瞬间,却要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创造。

各种色彩给人的感觉:红色:热烈、喜庆、温暖、奋进、热情。

绿色:生机、和平、凉爽、平静、希望。

蓝色:广阔、清新、冷清、宁静、静寂。

黄色:高贵、庄重、光辉、温顺、光明。

青色:坚强、圆顺、冷清。

橙色:华美、丰硕、甜蜜、享乐。

紫色:深沉、稳重、神密、寒冷。

白色:神圣、纯洁、素静、稚嫩。

黑色:神密、悲哀、稳重、死亡。

灰色:平和、浑厚、温存、稳重。

褐色:沉稳、淳厚、严密、深沉。

金黄色:贵重、高雅、华丽、正统。

银白色:高洁、素雅、柔软、明亮。

品红色:温柔、朴实、坦率、平和。

色彩的性质:色彩是物体物理性的光反射到人眼视神经上产生的感觉。

色彩三要素:包括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是色彩最基本的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最准确的标准。

黑、白、灰一般称为消色。

这三色在摄影构图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如在黑白画面上,这三色的不同比例,能形成高、中、低三种不同的影调。

以白色或淡灰色为主、以黑色或深灰色为次的画面称为高调结构。

高调画面一般给人明朗、简洁、素雅的感觉。

中间调画面除黑、白两色外,主要是由丰富的灰色层次构成的。

中间调一般给人和谐、平缓、朴实的感觉。

低调画面主要是由黑色或深灰色构成,并由白色勾划形象的主要部分。

低调画面一般给人深沉、凝重、压抑的感觉。

色彩的特性:色彩有冷暖之分,主要是由人的感官在受到色彩刺激后,引起心理上的反应,并产生联想形成的。

例如红色与火联系,产生热烈、奔放的感觉;蓝色与大海联系,绿色与森林联系。

摄影的世界中充满了无限丰富和不断变化的色彩,摄影的艺术表现力包括很多的方面,而摄影色彩的准确表达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摄影中,色彩有哪些作用呢?如何正确的把握色彩在摄影中的运用呢?色彩与构图:那些鲜艳的色彩点立刻可以成为照片的趣味中心,有力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专业摄像--色彩的造型表现作用

专业摄像--色彩的造型表现作用

色调也是摄影师的一种造型手段,在影视作品中起着传达信息、表达情绪、烘托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变化、展现不同的空间、时间、地域感和时代感等作用,有时也具有象征的含义。同一场景,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气氛要求色调也不同。色调是摄影师和美工师在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对每场戏所作艺术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影视作品基调的形成、影片风格的展现,与作品基调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与其它造型手段结合表现影视作品的节奏和旋律。对色调的选择与设计也体现了造型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一、色彩的基调
当我们拍摄一部影视作品,比如电影、电视剧、纪录片、音乐电视等都有一个与主题相对应的情绪基调和情感倾向,如浪漫的、欢快的、沉闷的、悲伤的等等。而表现在具体的画面当中,很重要的就是把情绪基调和情感倾向落实到画面的色彩上。所谓色彩基调是指一组色彩关系在一幅画面、一场戏、一个段落乃至全篇中形成的色彩倾向,展示色彩的总体特征。色彩基调是表现主题情绪的色彩手段和色彩倾向,当不同颜色的色彩在画面中构成统一、和谐的色彩倾向并统一与某一色彩之下,那么这种颜色便是画面的色彩基调,简称色调。
3.突出镜头画面中的主要被摄对象和主要细节
前面的内容中,我们已经讲到影视画面构图必须要突出主体、处理好主体和陪体、前景与背景的关系。处理画面的色彩同样也要注意处理好主体和背景之间色彩关系。通过主体色与背景色之间对比和映衬关系,主次有了对比呼应,突出了画面的主体和主要细节。主体和背景之间的对比关系主要是各原色间的对比和互补色的对比。如原色中的红与绿的对比是强烈的对比关系,或者蓝和黄的互补色对比关系。黑、白和灰与红、橙、黄、绿、青、蓝和紫的对比关系叫弱对比关系,白与彩色的对比显得活泼轻盈,黑与彩色的对比则显得端庄凝重,而灰则介于黑和白之间。
影视摄影中的色彩平衡是以同时对比和相继对比的形式展现的。摄影师、美工师和导演在设计一场戏的造型时,既要从人物的身份、情绪、时代特色等着眼,又要在开拍前预计到人物的服装与背景,人物与会物之间的色彩同时出现或相继出现后的对比与和谐关系。影视与绘画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影视画面始终是在运动中展现色彩的。

摄影中的色彩理论基础

摄影中的色彩理论基础

摄影中的色彩理论基础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摄影中的色彩理论基础。

色彩在摄影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可以丰富照片的表现力,还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传达情感和意义。

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吧!1.色彩的基本概念在摄影中,色彩由三个基本元素构成: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指的是颜色的种类,比如红色、绿色、蓝色等;明度表示颜色的明暗程度,越接近白色明度越高,接近黑色则为低明度;而饱和度则代表颜色的纯度和鲜艳程度。

2.色彩搭配原则在摄影中,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提升照片的视觉效果。

常见的色彩搭配原则包括对比色搭配、同色系搭配、补色搭配等。

对比色搭配可以营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同色系搭配则会带来和谐舒适的感觉,而补色搭配则能让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3.色彩心理学色彩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它还具有深刻的心理学意义。

不同颜色会引起人们不同的情绪和反应,比如红色代表激情和力量,蓝色则给人平静和安宁的感觉。

合理运用色彩心理学可以让照片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4.色彩在构图中的应用在摄影构图中,色彩的运用也至关重要。

通过色彩的对比、平衡和重复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突出主题,营造氛围。

合理处理色彩的分布和比例可以让画面更加有层次感,让观众在瞬间被吸引。

5.摄影后期处理中的色彩调整除了拍摄时的色彩控制,后期处理也是影响照片色彩效果的重要环节。

通过后期软件对色相、明度和饱和度进行调整,可以让照片更贴近个人审美,表达拍摄者的独特视角。

色彩在摄影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不仅是照片的基本构成元素,更是表达情感和意义的重要途径。

合理运用色彩理论,可以让我们的摄影作品更具表现力和吸引力,引导观众进入我们的世界,感受我们想要传达的信息。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对摄影中的色彩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在拍摄中更加灵活运用色彩,创作出更具有艺术感的作品。

让我们一起享受摄影带来的色彩盛宴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色彩在摄影构图中的应用分析视觉殿堂一、摄影构图及常用方法摄影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从事摄影活动,必须学习有关摄影的技术知识,比如照相机的使用方法、镜头的性能、胶片的知识、曝光技术等等。

但是,仅仅掌握了摄影的技术知识还远远不够。

因为摄影本身还具有一定的艺术内涵。

欲将一张照片拍的好,从事摄影的人还必须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要讲究摄影的艺术表现技巧。

把照片拍摄的有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才能打动观众,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摄影的艺术表现力包括很多方面,摄影构图便是其中之一。

摄影构图就是在拍摄现场针对被摄体,将其有机的安排到照相机的取景框中,使画面产生一定的艺术形式,将摄影者对被摄体的认识和感受展现出来。

构图的原理是简洁而富动感,下面说一下摄影构图中常用的方法。

在摄影画面上内容是借助具体可视的形象为人们所领会。

用以反映内容的形象有三个:主体、陪体和环境,即称为构图的三大形式因素,这三大形势因素各自在画面中的作用及其关系,对画面的表现力具有重要作用。

主体是摄影者赖以表达自己思想情趣的主要形象,因此,就必须用各种手段把观者的注意力吸引到主体上去,以通过主体来引导观者的思维,否则重点不突出,主次不分明,画面内容就无法表达。

突出主体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比,而对比的方法又有明暗、正斜、刺激强度、指向、形状、大小、方向、秩序和混乱、虚实、动静、远近、疏密和冷暖对比诸多方法。

二、色彩的性质及人类对色彩的感觉根据人们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特性,色彩对人们的影响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色彩视觉效果,二是色彩的心理作用。

由于色彩的许多特性对人们的心理和生理有其特定的作用,因此,色彩能够刺激人们的视觉感受,影响人们的心理情绪,表达人们的思想和情感。

所以,我们要研究色彩的表现力,掌握色彩的规律性,提高色彩在摄影中的艺术表现能力。

⒈色彩的性质色彩三要素包括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色相是色彩最基本的特性,是色与色之间的差别。

通俗的讲就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各种不同的颜色;明度是颜色的明亮程度。

在色彩中黄色的明度最高,紫色最低,其它的颜色属于中性;饱和度(又称纯度)是颜色的纯正程度。

受色彩的含量和光照两方面的影响。

⒉人类对色彩的感觉由于人们生活在色彩的世界的经验以及人们的生理功能,任何一种色彩都能影响人们的情绪,从而引发人们视觉和心理感受的效应,给人以某种感受。

了解色彩的感受,对于表现色彩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⑴色彩的大小在同一色彩中,色相的明度高,给人的感觉就显得大,相反,就小。

在消色中,白色显得大,黑色显得小,灰色呈中性。

在彩色中黄色的明度最高,也就显得最大,而紫色的明度最低,也就显得小。

另外色彩浓,显得小;色彩淡,显得大。

⑵色彩的远近色彩的色性会引起人们产生距离上的差距。

冷色与暖色对远近感受的影响较大,暖色调显得近,而冷色调显得远,明度高的色彩显得近,明度低的色彩显得远。

⑶色彩的重量人们观察消色的视觉重量是黑色最重,白色最轻。

因为黑与白均处于光谱的两端,而人们观察颜色的视觉重量的顺序由轻至重为黄、绿、蓝、橙、红,其中橙、绿、蓝给人的重量大体相同,另外,明度高,色性冷的颜色视觉重量较轻,明度低,色性暖的颜色视觉重量较重。

表面质感粗糙的颜色视觉重量较重,表面质感光滑的颜色视觉重量较轻。

⑷色彩的冷暖色彩中的色性能影响人们的心理。

这是由于人们在自然、客观的事物中长期接触和积累了生活经验所产生的感觉。

例如红色会与火相联系。

因此,红、橙、黄能给人们以温暖之感,蓝、绿、青能给人以清凉之感。

⑸色彩的动静在色彩中暖色系列的光波长,其透射作用大,能引起人们的关注,使人产生紧张、兴奋的动态感觉,而冷色的光波短,其透射作用小,不太引起人们的关注,使人产生平和、清凉安宁的静态感觉。

⑹色彩的软硬色彩中的阶调层次十分丰富时,其彩色的明度和饱和度的关系就细腻,画面的色彩感觉就柔和而软弱。

相反,色彩中的阶调层次明快时,其彩色的明度和饱和度的关系就简洁,画面的色彩感觉就粗犷而强硬。

色彩在摄影构图中的应用分析[摘要] 摄影是一门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综合学科。

色彩构图对摄影,尤其是彩色摄影的艺术表现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就色彩构图的原理和一些常用的方法进行分析,从而说明色彩构图在摄影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摄影摄影构图色彩河北科技师范学院⑺彩色的联想及象征不同的色彩能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

如红色使人联想到太阳和火焰,使人感到温暖,红旗象征着胜利,红色象征着喜庆,表现出热烈欢腾的气氛。

同时因红色光波厂,穿透力强,富有刺激性,使人感到兴奋,有时也作危险的信号;黄色使人联想到金灿灿的稻穗,翻滚的麦浪,使丰收的象征,给人以富丽堂皇的感觉等。

三、色彩在摄影构图中的应用摄影构图除了对画面中各种形式因素的安排处理外,还有另一种非常重要的画面外因素,就是色彩。

色彩具有极强的直观性,一幅有魅力的画面,最先吸引人注意的往往是色彩效果,然后才可能是线条及其结构,色彩是摄影画面外形式中最令人瞩目的因素。

“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

在彩色照片中,形态通常只构成画面的结构(也就是摄影构图),而较强的情感效果却来自画面的颜色。

⒈色彩的选择画面色彩的选择应该处理好主体与陪体以及背景色彩的关系。

根据这一点,就是要形成主体色与陪体色及背景色的映衬对比关系,主次之间有了对比呼应,画面的色彩构图和造型表现才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表现力。

主体色和陪体色以及背景色的对比关系可以分为强对比关系和弱对比关系。

强对比关系主要指各原色间的对比,或者是互补色之间的对比等。

这种对比关系有着强烈的视觉力度和对比效果。

互补色是指两种相加后产生白光的色光互为补色,如蓝光加黄光后形成白光,蓝、黄两色即互为补色。

蓝和黄的对比,就是一种强对比关系,再如三原色中的红与绿、蓝与绿也是强对比关系。

弱对比关系则主要是指色谱上相邻色之间的对比,以及彩色与黑、灰、白的对比等,这种对比关系比较含蓄淡雅,视觉感受不象强对比关系那么强烈。

比如说,在红、橙、黄、绿、青、蓝、紫的连续色谱上,任何两种邻近的颜色的对比都属于弱对比关系。

而黑、白、灰均属消色,与各种彩色的对比都是弱对比关系,不同的是,白色与彩色的对比显得活泼轻盈,黑色与彩色的对比显得庄重凝重,灰则界于黑、白之间。

在画面的色彩的选择上应根据需要和现实的可能性,尽量通过主体色和陪体色、背景色来形成某种对比关系。

举例来说,要拍摄一个办公室里的谈话画面,一个是办公室领导是主体,另一个是来访者是陪体,如果主体穿一身深蓝色的西装,那么陪体最好穿与深蓝色构成对比关系的别色服装。

比如,浅灰、深黄等。

背景可以是办公室的白色墙壁,也可以是高大的米黄色的书橱。

这样在拍摄的画面中,深蓝色的主体与棕黄色的陪体及白或米黄的背景构成了和谐的对比关系,色彩选择基本作到了既烘托主体又有统一的环境色彩。

⒉色彩的布局画面色彩的布局是指根据表现的内容、画面层次的主次关系及情绪气氛等需要,把选择入画的色彩分派以适当的面积,安排在合理的位置上,发挥出特征与性能不同的色彩组合起来后在塑造形象、烘托主体、渲染气氛等方面的作用。

色彩布局的关键就是如何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一般来说,在画面的整体色彩构图中还必须有重点的色彩、基低色彩和过度色彩,作到整体中包蕴局部、局部里容纳细节。

重点色彩即是主体形象的色彩、重要情节的色彩等,是画面色彩的“重音”和视觉的中心。

基底色彩是指背景色、环境色等,起到“称底”的作用,而过度色彩是指重点色彩和基底色彩之间的连接部分,主要由陪体来体现。

比如,在一副远景图中表现大草原上的牧羊人,蔚蓝的天空和绿色的草场提供了大块色的基底色彩,暗褐色的蒙古包和雪白的羊群构成了画面中过度的色彩,画面的主体——牧羊人——是色彩构图的重点色彩和视觉的中心。

四、色彩构图中应注意的问题色彩缤纷艳丽,但并不是画面中的色彩越多,画面越美丽,而应该合理安排和处理。

彩色图片要显得和谐与平衡,其颜色必须依据一定的相似对比方式安排。

否则,感觉的自然节奏就会被扰乱了,色彩显得华而不实或过分鲜艳夺目。

具有太多颜色的照片应通过使用中性色来减少或使用额外的、甚至更强的无色色调,如黑和白来对比补偿。

眼睛总是寻求秩序与和谐。

在一幅彩色构图中和谐感似乎在所有颜色合计达中灰值时发生。

这是因为常时间观看某一种颜色时(包括黑和白),都产生其相应补色的后影像。

只有中性灰保持原样。

就色彩而言,色彩和谐主要指的是相关色和对比色的和谐(或协调)。

色彩和谐主要原则为:⑴使用尽可能少的不同颜色;⑵当使用几种颜色时,选择色环上临近的相关色;⑶选择具有补色的构图;⑷高色度应同低色度一同时用,使高明度面比低明度面高出3至4倍来补偿;⑸高饱和度的部分应用低饱和度的部分来补偿,大小比例关系保持1:3 或1:4 是适宜的。

摄影中色彩构图的运用单纯的从理论上来说并不是太困难。

关键的实在实践中去和色彩打交道,而不是理论。

摄影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想拍摄出好的照片,就要多观察多实践。

大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我们没有得美的发现”。

这句话对于摄影者来说很有教育意义。

的确,只要我们平时多用心的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一定可以拍摄出好的作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