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果常见病害ppt课件

合集下载

火龙果病虫害PPT课件

火龙果病虫害PPT课件
人体的负面影响。
绿色农业
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降低 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促进绿色农业的
发展。
智能化监测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病虫害监测 系统,实现实时、精准的监测,提高 防治效率。
联合防治
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实现病虫害的联 防联治,提高防治效果。
对生产和研究的建议和展望
加强病虫害基础研究
深入了解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传播途径, 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合理施肥
使用有机肥和复合肥,避 免过量使用氮肥,提高植 株的抗病能力。
科学灌溉
根据气候和土壤湿度进行 合理灌溉,避免土壤过湿 或过干,影响植株的生长 和病虫害的繁殖。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
利用病虫害的天敌,如寄生性昆虫、捕食性 昆虫等,控制病虫害的数量和繁殖。
使用生物农药
选用对病虫害有针对性的生物农药,如Bt乳 剂、井冈霉素等,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防治策略与措施
预防
加强植物检疫、选用抗病品种、科学合理施肥浇水等措施 可有效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进行自然调控,减少化学药 剂的使用量和频率,提高防治效果和生态效益。
治疗
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采取不同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同时 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和安全间隔期,避免产生抗药性和对 人体的危害。
火龙果病虫害ppt课件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火龙果病虫害概述 • 火龙果病虫害类型及症状 • 火龙果病虫害发生原因及传播途径 • 火龙果病虫害防治方法与技术 • 火龙果病虫害防治案例与效果 • 火龙果病虫害防治展望与建议
01
火龙果病虫害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火龙果病虫害是指火龙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遭受的病害和虫 害。这些病虫害会影响火龙果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

火龙果病虫害ppt课件

火龙果病虫害ppt课件
火龙果病虫害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1-20
• 火龙果病虫害概述 • 火龙果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 火龙果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 综合防治措施与建议
01
火龙果病虫害概述
火龙果常见病虫害种类
01
02
03
炭疽病
炭疽病是火龙果的常见病 害,主要危害火龙果的叶 片和果实,导致叶片枯黄 、果实腐烂。
火龙果实蝇
火龙果实蝇是火龙果的重要虫害之一,对火龙果的危害较大 。
火龙果实蝇以幼虫蛀食火龙果果肉,导致果实变质、腐烂, 严重影响火龙果的产量和品质。防治方法包括在果园内设置 黄板诱捕器,定期清理落果、烂果,防止成虫产卵,同时可 以使用生物农药进行喷洒防治。
04
综合防治措施与建议
火龙果病虫害防治原则
红蜘蛛
红蜘蛛是火龙果的主要虫 害,它们吸食火龙果叶片 的汁液,导致叶片枯黄、 脱落。
白粉虱
白粉虱也是火龙果的常见 虫害,它们聚集在叶片背 面吸食汁液,造成叶片黄 化、卷曲。
火龙果病虫害的危害程度
产量损失
病虫害的严重发生会导致 火龙果产量大幅度降低, 影响农民的收成和经济收 入。
品质下降
受害的火龙果果实表面可 能产生病斑、变色等现象 ,严重影响果实的外观和 品质。
03
火龙果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火龙果蚜虫
火龙果蚜虫是火龙果的常见虫害之一。
火龙果蚜虫以刺吸式口器吸取火龙果汁液为生,导致叶片卷曲、变形,严重影响 火龙果的生长和发育。防治方法包括用农药喷洒植株,增加益虫的投放量等。
火龙果红蜘蛛
火龙果红蜘蛛是火龙果的另一种常见虫害。
火龙果红蜘蛛会在火龙果叶片上结网,吸取叶片汁液,导致叶片黄化、干枯。防治方法包括定期喷洒杀虫剂,清除虫卵和成 虫,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等。

火龙果最全病虫害高清图谱及发生规律

火龙果最全病虫害高清图谱及发生规律

火龙果最全病虫害高清图谱及发生规律火龙果耐旱、耐贫瘠、病虫害少,栽培粗放易管理,经济效益高,全国种植面积约4.2万公顷,主要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福建、海南等省份。

火龙果主要病害:溃疡病、炭疽病、软腐病、茎枯病、疮痂病、枯萎病、茎斑病、煤烟病等火龙果主要虫害:螨虫(红黄蜘蛛)、黑刺粉虱、堆蜡粉蚧、尺蠖类害虫、刺蛾类害虫等火龙果病害高清图谱一、火龙果溃疡病发病初期茎上出现圆形凹陷褪绿病斑,病斑逐渐变成橘黄色,严重时整条肉质茎上密密麻麻布满了病斑,枝条腐烂。

高温干旱时受侵染部位呈灰白色突起,形成溃疡斑,其上产生黑色分生孢子器,病斑直径可扩展到0.5cm,导致肉质茎软腐。

果实受侵染,发病初期,幼果的鳞片和果实表面出现圆形凹陷褪绿病斑,病斑逐渐变成橘黄色。

如遇雨水较大时,病害蔓延迅速,果顶盖口附近变褐变黑,病斑上布满黑褐色颗粒状物;若天气干旱少雨,随着果实成熟黄色病斑突起,呈灰白色,形成溃疡斑。

发病规律:火龙果溃疡病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易暴发,并且火龙果溃疡病不是细菌性病害,是真菌性病害!是由新暗色柱节孢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火龙果溃疡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温度高,雨水多,湿度大时发病严重,蔓延迅速。

台风雨天气更容易发病。

在嫩茎抽生期、花蕾幼小期和幼果生长期是喷药防治的时期,一定不能错过。

二、火龙果炭疽病炭疽病发生于茎部表面,初期感染时,产生大量红色病斑,形成茎组织病变;中后期病斑逐步扩大,直至相互愈合连成一片,颜色开始变成白色或黄色,表皮组织松弛,病斑组织进一步发生变化,出现黑色细点,在茎表皮形成突起。

果实前期不会被感染,待果实成熟并转色后,才会被病菌侵染。

感染的果实呈现水浸状及凹陷畸形,病斑最后呈现出淡褐色,病斑不久后扩大,相互链接愈合。

发病规律:早春和初夏多雨,温暖、多云、多雾、高湿、阴雨连绵、天气闷热时有利于发病。

种植在低洼积水,田间郁闭湿度,修剪粗糙、留枝过密及树势衰弱和偏施氮肥,或管理农家肥不充分腐熟,会增加发病率。

火龙果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火龙果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2 . 2 控 制 土壤传 播 , 坚持 实行 轮 作
病 茎最初 出现 水渍 状 圆形斑 点 ,紫褐 色 ,直径 0 . 5  ̄ 2 e m, 散 生 凹陷 , 很 快 干枯成 黑 色 , 外 围有黑 紫色 晕圈, 病斑 上散 生黑 色小 点 。果 实上发 病 , 初 为暗绿 色水 渍状 小点 , 扩 大后为 圆形 或椭 圆形 凹陷 , 暗褐 色
大小 的小 黑点 ,小黑 点散 生或 呈 不规 则 的轮纹状 ( 1 ) 炭疽病 、 茎枯 病 : 可 选用 7 0 %甲基 托 布 滓 8 0 0倍 液 、 5 0 %多 菌 灵 粉 剂 6 0 0  ̄ 8 0 0倍 液 、 5 0 %退 菌
特 1 0 0 0倍 液 喷雾 防 治 ; ( 2 ) 枯萎病 : 可选用 1 0 %双 效灵 水 N2 o o倍 液 或 5 %治萎 灵水 剂 2 0 0倍 液 , 在植
2 . 3 加 强 田 园管理
至黑 褐色 , 凹陷处龟 裂 、 皱缩 , 腐烂 或 畸形 、 脱落 。
1 . 2 枯 萎病
整个 生育期 均可 发 生 , 开 花 到结果 期最 重 。 病株
生长 缓慢 , 植株 茎节 失水 褪绿 变黄 萎蔫 , 前 期 白天萎 蔫 夜 间恢复 , 病 部 形成 褐 色 长 条形 病 斑 , 常纵 裂 , 分
少 病原 菌 累积 ; 及 时 中耕 除 草 , 加 强植 株 调整 ; 清除 枯 死 的主 茎 和部 分侧 枝 , 适 时去 顶 , 防止倒 伏 ; 田间
操作 过程 中切 勿伤 根 ,以免造 成伤 口让病 菌有 可乘
多发 生于 中下部 茎 节 ,最初 形成 针刺 状乳 白色
针尖 大小 的小 斑点 ,病 斑逐 渐褪 绿变 为 中间色泽 较

火龙果常见病害ppt课件

火龙果常见病害ppt课件
火龙果常见病害
1
火龙果
火龙果又称红龙果、龙 珠果、仙蜜果、玉龙果。 仙人掌科、量天尺属植 物。原产地中美洲的哥 斯达黎加、危地马拉、 巴拿马、厄瓜多尔、古 巴、哥伦比亚等地。后 传入越南、泰国等东南 亚国家和中国的台湾省, 中国大陆的海南、广西、 广东、福建、云南等省 区。
2
火龙果常见病害
一、炭疽病 二、疮痂病 三、软腐病 四、枯萎病 五、茎枯病 六、溃疡病
9
火龙果软腐病
1、该病与虫害有关,预防时应侧重防治虫害。 2、药剂可选用: (1)、2%加收米(春雷霉素)水剂1000倍液 (2)、88%水合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绿邦98 600倍液 (3)、53.8%可杀得2000(氢氧化铜)干悬浮剂1500倍液 (4)、12%绿乳铜(松脂酸铜)乳油800倍液。
8
三、火龙果软腐病
病斑初期呈水浸状半透明,后期 病部呈现水渍状,为粘滑软腐状, 发出腥臭,并且蔓延至整个茎节, 最后只剩茎中心的木质部。此病 多发生在植株中上部的嫩节,有 伤口侵染引起,与虫咬和其他创 伤有关;但对植株的危害严重, 常造成发病茎节腐烂甚至向下和 向上蔓延至其他茎节。
病原:细菌欧文氏菌
14
病原:目前有三种病原菌可引起上述症状,色 二孢Diplodiia sp.、壳二孢Ascochyta sp.、 茎点霉Phoma sp.。
15
火龙果茎枯病防治
1、繁殖的种苗可有50mg/L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药液 浸10min,在进行定植;而繁殖的苗圃可喷70%甲基 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15天喷1次,共2次。
1、2%加收米(春雷霉素)水剂1000倍液 2、88%水合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绿邦98 600倍液。 3、53.8%可杀得2000(氢氧化铜)干悬浮剂1500倍液 4、12%绿乳铜(松脂酸铜)乳油800倍液。 在发病初期,也可用“晨奥润泽”微生物菌剂“叶面喷施

火龙果主要病虫害防治指南

火龙果主要病虫害防治指南
通过对比防治前后的数据,计算防治效果,并进行统计分析。
防治效果评估周期
建议在每次防治后进行评估,并定期进行总结和调整防治方案。
监测方法和技术
监测技术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遥感技术等 ,进行高效、准确的监测。
监测方法
包括定期观察、调查和检测等。
监测周期
建议定期进行监测,如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 。
研究成果总结
火龙果主要病虫害类型
01
已经确定了火龙果的主要病虫害类型,包括刺吸式害虫、食叶
害虫、地下害虫等。
防治措施的有效性
02
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多种防治措施对火龙果病虫害的有效性
,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农业防治等。
综合防治方案的提出
03
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案,
以提高火龙果的产量和品质。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等控制虫害; 使用生物农药如BT乳剂、苦参碱等 。
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 ;使用黄色粘虫板。
化学防治
选择低毒、高效的化学农药,如吡虫 啉、阿维菌素等,注意轮换用药和安 全间隔期。
防治措施
定期检查
加强检疫
每周至少一次对火龙果园进行检查,重点 观察植株中下部叶片及叶背。
植物源农药
开发和使用植物源农药,如印楝素、苦参碱等, 具有低毒、低残留的特点。
化学防治
科学选药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 的农药,避免使用高毒、 高残留农药。
精准用药
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适 时用药,避免盲目用药和 过量用药。
安全间隔期
确保采收前农药的安全间 隔期,避免农产品中农药 残留超标。
物理防治

火龙果病虫害识别与防治_图文

火龙果病虫害识别与防治_图文

发病条件:
地温20℃左右开始出现症状,地温上升 到25~28℃出现发病高峰,地温高于 33℃时,病菌的生长发育受抑或出现暂 时隐症,进入秋季,地温降至25℃左右 时,又会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夏季大
雨或暴雨后,地温下降易发病。地势低
洼、土壤粘重、偏碱、排水不良或偏施、
过施氮肥或施用了未充分腐熟带菌的有 机肥发病重。
火龙果病虫害识别与防治_图文.pptx
目 Contents 录
01 火龙果 02 病害
03 虫害
04 栽培模式
火龙果介绍

一、育苗
火龙果(拉丁文名: HylocereusundulatusBritt),又称红龙果、 龙珠果、仙蜜果、玉龙果。仙人掌科、量天 尺属植物。果实,呈椭圆形,直径10-12厘 米,外观为红色或黄色,有绿色圆角三角形 的叶状体,白色、红色或黄色果肉,具有黑 色种子的水果。火龙果营养丰富、功能独特 ,它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以及 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纤维。 火龙果属于凉性水果,在自然状态下,果实 于夏秋成熟,味甜,多汁。
3、发病后期:咪鲜胺、 欧博、健达、信生、绿 菲、翠泽等
火龙果茎枯病
发病症状:
多发生于中下部茎节,最初形成针 刺状乳白色针尖大小的小斑点,病 斑逐渐退绿变为中间色泽较浅,周 边褐色、红褐色大病斑,最后病斑 干枯变为灰褐色或灰白色,中间部 位稍凹陷,病斑上密生针尖大小的 小黑点,小黑点散生或呈不规则的 轮纹状排列。
物理防治
防治方法
化学药剂防治
1、田间悬挂黄板或蓝色 沾虫板进行引诱杀灭。
2、清水冲洗侵染部分 或用手抹除。
3、辣椒液喷洒被侵染 植株。
防治药剂:阿维菌素 1500倍、艾螨利1500倍、 满园清2000倍液、金爱 维丁1500倍+杰效利3000 倍液

火龙果主要病虫害防治指南

火龙果主要病虫害防治指南

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物理防治
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可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咪鲜胺乳油1000倍液进行喷雾 防治,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
黑斑病防治
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提 高植株抗病能力。
传播途径
病虫害主要通过气流、雨水、昆虫等 传播,也可通过农事操作和人员流动 传播。
防治意义与重要性
防治意义
火龙果病虫害的防治对于保障火龙果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有效的防 治措施,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火龙果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防治重要性
火龙果病虫害的防治是火龙果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减 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
加强苗木检疫和消毒
对于引进的苗木,应加强检疫和消毒工作,确保苗木 不带病菌和虫卵。
加强苗期管理
在火龙果苗期,应加强管理措施,如合理施肥、浇水 、除草等,促进苗木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05
物理防治措施在火龙果病虫害 防治中的应用
灯光诱杀技术应用
原理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通过特定波长的光源吸引并杀死害虫。
02
火龙果主要病害防治方法
溃疡病防治
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提 高植株抗病能力。
物理防治
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 传播。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可使用70%甲基托布 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 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施一次
,连续喷施2-3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天喷药一次,连续 2~3次。药剂可选用:(1)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 粉剂600倍液;(2)50%施保功(咪鲜胺锰盐)可湿 性粉剂1500倍液;(3)10%世高(苯醚甲环唑)水 分散粒剂1500倍液。
16
六、火龙果溃疡病
初为红色的针尖 大小病斑,散生 于茎表皮下,后 发展成直径为 0.5~1.5cm的桔 红色斑点,病斑 圆形,略突起。
9
火龙果软腐病
1、该病与虫害有关,预防时应侧重防治虫害。 2、药剂可选用: (1)、2%加收米(春雷霉素)水剂1000倍液 (2)、88%水合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绿邦98 600倍液 (3)、53.8%可杀得2000(氢氧化铜)干悬浮剂1500倍液 (4)、12%绿乳铜(松脂酸铜)乳油800倍液。
3
一、火龙果炭疽病
该病发生于颈部表面,初感染时产生茎组织病变,形成大量红色病斑, 后期病斑扩大而相互愈合连成片,逐渐变为黄色或白色,后期产生小 黑点。果实感病后,出现凹陷及水浸状斑点,凹陷病斑呈现淡褐色, 病斑会扩大而相互愈合,后期产生小黑点。
4
一、火龙果炭疽病
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炭疽菌
5
火龙果炭疽病防治方法
火龙果常见病害
1
火龙果
火龙果又称红龙果、龙 珠果、仙蜜果、玉龙果。 仙人掌科、量天尺属植 物。原产地中美洲的哥 斯达黎加、危地马拉、 巴拿马、厄瓜多尔、古 巴、哥伦比亚等地。后 传入越南、泰国等东南 亚国家和中国的台湾省, 中国大陆的海南、广西、 广东、福建、云南等省 区。
2
火龙果常见病害
一、炭疽病 二、疮痂病 三、软腐病 四、枯萎病 五、茎枯病 六、溃疡病
6
二、火龙果疮痂病
病茎和果表面出现不规则的砖红色坏死版或铁锈坏死斑, 略突起。病斑初期直径0.2cm,后期病斑成片生长形成长 2~15cm,宽2~5cm的大型病斑,表面光滑,严重时直接 直接伤害到肉质茎,危机整个植株生长。病原:经初步鉴 定为细菌引起。
7
火龙果疮痂病防治
防治策略:连阴多雨天气注意田间通风、排水;多施有机 肥,施足钾肥;发病初期及时施药防治。药剂可选用:
14
病原:目前有三种病原菌可引起上述症状,色 二孢Diplodiia sp.、壳二孢Ascochyta sp.、 茎点霉Phoma sp.。
15
火龙果茎枯病防治
1、繁殖的种苗可有50mg/L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药液 浸10min,在进行定植;而繁殖的苗圃可喷70%甲基 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15天喷1次,共2次。
1、2%加收米(春雷霉素)水剂1000倍液 2、88%水合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绿邦98 600倍液。 3、53.8%可杀得2000(氢氧化铜)干悬浮剂1500倍液 4、12%绿乳铜(松脂酸铜)乳油800倍液。 在发病初期,也可用“晨奥润泽”微生物菌剂“叶面喷施
型”50倍液进行喷施和“土壤修复型”50倍灌根。
轻病茎节用刀挖除肉质病部,切口涂抹50%多菌灵。 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天喷药一次,连续2~3次。
药剂可选用(1)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2)50%施保功(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3)10%世高(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 在发病初期,也可用“晨奥润泽”微生物菌剂“叶面喷 施型”50倍液进行喷施治疗。
8
三、火龙果软腐病
病斑初期呈水浸状半透明,后期 病部呈现水渍状,为粘滑软腐状, 发出腥臭,并且蔓延至整个茎节, 最后只剩茎中心的木质部。此病 多发生在植株中上部的嫩节,有 伤口侵染引起,与虫咬和其他创 伤有关;但对植株的危害严重, 常造成发病茎节腐烂甚至向下和 向上蔓延至其他茎节。
病原:细菌欧文氏菌
10
四、火龙果枯萎病
植株茎节失水褪绿变 黄萎蔫,随后逐渐干 枯,直至整株枯死; 枯萎病症状最早出现 在植株中上部的分枝 节上,起初是茎节的 顶部发病,然后向下 扩展。潮湿情况下, 病株上生有粉红色霉 层。
11
病原:初步鉴定为尖孢镰刀菌
12
火龙果枯萎病防治
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天喷药一次,连续2~3次。 药剂可选棱边缘,光 照不足或照不到的蔓 茎常发生,一啄状口 吻插入茎肉吸收营养。
20
堆蜡粉蚧
雌成虫体近扁球形,紫黑色,体 背被较厚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1)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2)50%施保功(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3)10%世高(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
13
五、火龙果茎枯病
植株棱茎边上形成灰白色的不规则病斑,上生许多小黑点。 病斑凹陷,并逐渐干枯,最终形成缺刻或空洞,多发生于 总下部茎节。
病原:真菌病害。
17
火龙果溃疡病防治
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天喷药一次,连续 2~3次。药剂可选用(1)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 粉剂600倍液;(2)50%施保功(咪鲜胺锰盐)可 湿性粉剂1500倍液;(3)10%世高(苯醚甲环唑) 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
18
火龙果主要虫害
1、堆蜡粉蚧 2、黑刺粉虱 3、红蜘蛛 4、尺 5、刺蛾类害虫 6、毒蛾类害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