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

合集下载

中央文明办定义中国公民旅游中七种不文明行为

中央文明办定义中国公民旅游中七种不文明行为

中央文明办定义中国公民旅游中七种不文明行为:
1、不修边幅:无论是在国内景区还是在国(境)外旅游景点,都能看到衣冠不整、形象不佳的游客。

夏季随处可见“膀爷”(裸露上身)招摇过市。

有的游客穿上新买的T恤,再打上领带。

有的勾肩搭背、呼啸而过。

酒足饭饱后剔牙的动作毫不掩饰,还咬着牙签东张西望;把裤脚撸到膝盖上,翘起“二郎腿”等等。

2、不讲卫生:随地吐痰、便溺;乱扔垃圾;随处扔泡泡糖;有的中国游客就餐时喜欢用筷子夹菜给客人。

3、不懂礼仪:不听导游讲解,不尊重服务人员,不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不谦让老人妇女,在禁烟区和公共场所吸烟,在不打折的店很不礼貌地讨价还价。

4、不守秩序:在机场办手续和安检,踩踏黄线;在飞机上争抢行李箱空位,在餐厅、商店,一哄而上“抢吃、抢购”。

在等电梯时,喜欢大包小包地围在电梯口等。

5、不遵法规:“乱刻乱画、损坏文物”一直是国内旅游难治的“顽症”。

中国游客喜欢赌博;公费旅游的游客常常坦率地要求“不看古迹,去赌博或红灯区”;还有些游客在自助式餐厅吃饱了还“兜”着走等等。

6、不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一些游客随意破坏景区环境,损毁公共设施。

如掀翻景区内的石凳和长椅,砸烂路灯围栏;撕毁路标和警示牌;一些游客肆意采摘景区鲜花和枫叶,有些自驾游客把车乱停乱靠碾压草坪等等。

7、喧哗吵闹:一些导游说,“喧哗吵闹”似乎已经成为中国旅游团队的“标志”。

一些游客把国内敬酒的习俗搬出了国门,大声轮番敬酒,划拳行令,把餐厅里的顾客都吓跑了。

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措施

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措施

不⽂明旅游⾏为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措施 不⽂明的旅游⾏为是很多旅游景点经常出现的问题,那么不⽂明⾏为是如何产⽣的呢?下⾯是店铺精⼼为你整理的不⽂明⾏为产⽣的原因,⼀起来看看。

不⽂明旅游⾏为产⽣的原因 ⼀是从我国⽂化的⾓度来看,我国⼀直奉⾏的是以“仁、义、礼、智、孝”为主体的传统⽂化,对于公民的公德⼼和⽂明修养⽅⾯的培养还较为薄弱,这就导致了公德⽂化还没有在全社会形成⼀定的氛围,长期处于这种私德⽂化下的旅游者,往往只顾及⾃⼰或者家⼈的感受,⽽不会将精⼒放置在保护旅游资源、环境等⽅⾯,⼤部分景⾊优美的旅游胜地都会在长假过后变成遍地垃圾,这种“中国式”丢垃圾的现象,不仅表明了我国国民在公德⼼和⽂明修养还亟待提⾼,也暴露出我国教育传统中有关公民教育的缺失之处。

⼆是旅游过程中的“道德感弱化”也是引发不⽂明旅游⾏为的⼀⼤因素。

⼈们进⾏旅游消费时是为了更好的享受⼀种休闲、放松的感受,这种⼼境之下的旅游者往往会放松对⾃⼰⾏为的约束,道德的约束⼒也容易被⼤幅度减弱。

从这个⾓度来看,⼀些⽂化层次和个⼈修养都较好的旅游者,他们在旅游过程中发⽣的不⽂明旅游⾏为往往是受到这⼀因素的影响。

三是我国社会还没有形成完备的环境保护意识,旅游活动的暂时性、随意性决定了⼈们并不重视由不⽂明旅游⾏为引发的后果,常常在⽆意当中就会造成旅游环境的⼈为伤害。

除此以外,我国旅游⾏业的兴起时间不长,短短⼏⼗年内,⼈们所积累的旅游经验尚浅,⼈们还不能平衡旅游资源保护与个⼈私⼼之间的关系,导致我国很多景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物品丢失情况,⽐如在深圳⼀个景点中,⼀些极具特⾊的泥塑被市民拿⾛或损坏,给景区造成了巨⼤的经济损失。

应对不⽂明旅游⾏为的措施 为了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形象,降低游客不⽂明⾏为的发⽣,则必须从多个⽅⾯对不⽂明旅游⾏为进⾏控制,这才能让“⽂明旅游”真正融⼊⼤众的⽣活当中。

通过⽂化和教育来根治不⽂明旅游⾏为 旅游过程中出现的不⽂明现象如同⼀⾯镜⼦,映射出我国的⽂化和教育中应该加强⼈⽂精神渗透,培养民众的公德⼼是杜绝不⽂明旅游⾏为的根本所在。

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

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

也是根治不文明行为最主要最彻底的手段,就是加强国内的 教育,从各个方面加强对不文明行为的监督力度,尤其是充 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独特作用,使全国上下营造出人人讲文明 的氛围。
应针对一些比较突出的不文明行为,在 游客出国前进行一定时期的培训,增强 游客的公共意识和爱国情怀,我认为这 点非常必要。
解 决 方 案
应在国内旅行社内开展文明行为知识的专业培 训,旅行社有责任对其组织出国的公民进行文 明指导,并将在国外有不文明行为的旅客名单 记录下来。
应对那些在外做出非常不文明行为的游客,一旦留有 底细,将限制其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不能出境,以示惩 罚。
旅游中不文的现象有:
1、不讲卫生,垃圾随处丢弃; 2、随地吐痰; 3、践踏草坪、损坏花草树木; 4、公共场所大声喧哗; 5、闯红灯、乱停车,不遵守交通规则; 6、景点排队不遵守秩序,随意插队; 7、厕所用后不冲洗;
12、随地大小便; 13、不分场合吸烟和吃零食; 14、出言不逊; 15、人多拥挤时,缺乏礼让;
16、随意攀援、拍照;
17、聚会场合接听电话; 18、公共场合袒胸露背,不修 边幅 19、穿着拖鞋和睡衣出现在公 共场合; 20、吃自助餐时有好东西一哄 而上,吃不完浪费; 21、不分场合地剔牙、打饱嗝; 22、因为天气等不可抗力而造 成航班延误,非要跟机长理论不可、 吵闹。
8、不遵守法规,擅自闯入旅游景点核 心区
9、衣衫不整、蓬头垢面; 10、旅游中勾肩搭背,嬉笑打闹; 11、在景点随意涂画、刻字;
旅游的类型: *国际旅游 *入境旅游 *出境旅游 *境内旅游 *国内旅游 *国民旅游
造成不文明现象的原因:
社会根源
(人口大国)
历史根源
(饭局文化)
文化根源

景区不文明行为分析报告

景区不文明行为分析报告

景区不文明行为分析报告一、引言景区作为旅游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产业的繁荣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一些景区出现了种种不文明行为问题,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景区形象。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本篇报告将对景区不文明行为进行分析。

二、背景分析1. 不文明行为的定义景区不文明行为是指在游览过程中,游客或景区工作人员的行为不符合公序良俗和社会伦理,破坏了社会秩序、环境卫生或造成其他不良影响的行为。

2. 不文明行为的分类根据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影响程度,不文明行为可以分为多个类别,如随地吐痰、乱丢垃圾、涂写乱刻、高声喧哗、插队等等。

三、问题分析1. 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1)素质意识不足:部分游客缺乏基本的公德意识和文明素养,对景区规则和要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贪图方便:部分游客为了方便自己,不顾他人和环境,采取不文明行为,如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等。

(3)管理不到位:景区管理者对不文明行为的管理和规范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执法手段和监管措施。

2. 不文明行为的影响(1)影响景区形象:不文明行为给景区形象带来负面影响,降低了游客对景区的评价和好感度。

(2)破坏环境卫生: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等行为破坏了景区环境的整洁与美观,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

(3)影响游客体验:不文明行为给游客的旅游体验带来困扰和不满意,对景区的口碑产生负面影响。

四、解决方案1. 加强宣传教育(1)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活动,提升游客的公德意识和文明素养,提醒游客关注不文明行为的危害。

(2)加强对游客的宣传引导,通过提示牌、宣传画册等方式告知游客景区的规则和要求。

2. 强化管理措施(1)加强景区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执法能力,有效管理和处理不文明行为。

(2)设立监督投诉渠道,让游客能够及时举报违规行为,加大对不文明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强大的震慑效果。

3. 增加奖惩措施(1)对积极参与文明旅游、自觉遵守规定的游客进行嘉奖,鼓励他们成为文明旅游的表率。

旅游景点不文明现象

旅游景点不文明现象

旅游景点不文明现象
1. 污染:一些旅游景点存在大量的垃圾和污水排放问题,破坏了环境的美丽和可持续性。

2. 破坏:一些游客会故意破坏景点的建筑、雕塑或者进行乱涂乱画,破坏了景点的原貌和历史价值。

3. 涂鸦:一些游客在景点的墙壁、树木上乱涂乱画,严重影响了景观的美观。

4. 高声喧哗:一些游客在景点内高声喧哗、播放音乐等行为,扰乱了其他游客和周围环境的安静。

5. 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一些游客不尊重环境,随地乱扔垃圾和吐痰,给景点带来了卫生问题。

6. 随地大小便:一些游客在景点内随意大小便,不仅带来恶臭和卫生问题,也破坏了景点的整体形象。

7. 纷争和冲突:一些游客在景点内因为各种原因产生纷争和冲突,破坏了景点的和平氛围。

8. 偷盗和诈骗:一些不良分子会在旅游景点进行偷盗和诈骗行为,给游客带来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

9. 游客过度拥挤:一些景点由于游客数量过多,导致拥挤和交通堵塞,给游客的旅游体验带来不便。

10. 不尊重当地风俗和文化:一些游客不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造成文化冲突和不和谐的氛围。

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

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

具体案例三:涂鸦和破坏文物
总结词
文物破坏与违法
详细描述
涂鸦和破坏文物是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文物本身的价值,也破坏了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对整个民族的文化 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旅游中不文明现象的危害和影响
危害自然环境
损害文物古迹
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如乱扔垃圾、破坏植 被、捕捉野生动物等,对自然环境造成严 重破坏,影响生态平衡。
加强旅游监管
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旅游经营行为,提 高服务质量。
提高目的地居民素质
加强目的地居民的文明素质培养,提高其对游客的管 理和引导能力。
完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旅游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游客和旅游经营者的权利 和义务。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旅游管理的规章制度,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和游客行为。
培养文明旅游习惯
从娃娃抓起,在学校教育中增加文明旅游相关课 程,培养公民良好的旅游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扰乱生活秩序
大量游客涌入景区和旅游胜地,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不便和困扰, 如交通拥堵、噪音污染等。
文化冲击与价值观冲突
游客的行为和习惯可能对当地居民的传统价值观和文化造成冲击, 引发文化冲突和价值观碰撞。
经济利益冲突
旅游业的发展可能对当地居民经济利益造成影响,如物价上涨、就 业机会减少等。
03
如何减少不文明现象
加强执法力度
加强执法力度,对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游客和经营者进行 严肃处理。
04
案例分析
具体案例一:随地吐痰
总结词
不卫生且影响环境
详细描述

旅游景点乱象

旅游景点乱象

旅游景点乱象
旅游景点乱象是指在旅游景区中存在的一系列不正常、混乱或不良的现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旅游景点乱象:
1. 涉假行为:一些旅游景点存在虚假宣传、虚构景点等问题,以吸引游客。

例如,景点图片经过大幅度修饰,实际景色与宣传不符,造成游客误解和失望。

2. 不合理定价:一些旅游景点在门票、餐饮、住宿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的高价定价现象,以获取超额利润,损害游客的权益。

3. 非法商业活动:一些景点存在非法的商业活动,如盗版商品销售、非法导游的引导等,给游客带来经济和安全上的损失。

4. 环境破坏:一些旅游景点由于过度开发和管理不善,导致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遭受破坏,如乱倒垃圾、乱采乱挖等行为。

5. 人身安全问题:一些旅游景点的安全设施建设不完善,存在诸如道路安全、防火缺陷等问题,给游客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

6. 服务质量差:一些旅游景点存在服务态度恶劣、服务质量不合格等问题,给游客的体验带来负面影响。

这些旅游景点乱象严重损害了游客的权益,也影响了旅游行业的正常发展。

相关的监管部门和旅游经营者应加强管理,加强对旅游景点的监管和执法力度,维护游客权益,保护旅游环境,提高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旅游中常见的不文明行为有哪些?

旅游中常见的不文明行为有哪些?

旅游中常见的不文明行为有哪些?旅游中常见的不文明行为有哪些?旅游中常见的不文明行为有:一.随处抛丢垃圾、随地吐痰、吐口香糖岂一个“随”字了得,丢者倒是随心所欲了,可方便了自己却恶心了别人。

毫无疑问,随处丢垃圾、随意吐痰、吐口香糖无疑是我们在出行和旅游过程中最常见的不文明行为。

媒体曾多次曝光该类恶习,今年5月1日到5月3日,通州举办的北京草莓音乐节,三天吸引游客25万人次,而观众离场后,现场垃圾遍地、一片狼藉。

二.上厕所不冲水,不讲卫生不冲洗厕所,“脑补”相关画面总让人作呕。

但是,在旅游景区、车站、酒店等公共场所的公厕内,这种现象屡禁不止。

“来也匆匆,去也冲冲”的提示语往往被置若罔闻。

三.公共场所随便吸烟,污染公共空间吸烟有害健康,而被动吸二手烟的危害更是不容小觑,但是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却并不容易。

自己吸烟很放松,但让人口密集之处,特别是是室内等封闭空间中的其他人“被”吸二手烟,实在缺乏公德。

四.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争抢座位、相互拥挤在地铁或者公交巴士上,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请形:拥堵在车门外的乘客们在车门打开瞬间一哄而上,直接冲向车厢的空座。

我们不排除不少人会让座给老人、孕妇和孩子,但如此争抢和彼此推搡拥挤,实在有失风度,更有失尊严,让陌生之间丧失了基本的敬意。

五.不遵守秩序,插队、加塞在景点排票,在车站候车,排队、加塞让人深恶痛绝。

轻者遭人白眼或言语褒贬,重者更有游客因插队大打出手。

2013年2月,海南龙王别院候车点,游客曾因不遵守公共秩序插队加塞被工作人员制止,恼怒成羞对工作人员大打出手。

六.公共场所高声接打 ... 、大声喧哗、扎堆吵闹“在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这是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在学习的基本礼仪。

然而,出行、旅游过程中心情激动的游客却将这抛到脑后,三五成群不仅嬉笑打闹,对旁人的侧目甚至视而不见。

殊不知,公共场所旁若无人的高声打 ... 等“噪音”对的他人的侵犯,同样令人反感,也是无公德心的表现,既有损个人形象,又影响他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