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题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金山中心小学实验操作技能试题一.考核标准
(一)实验操作技能考核(20分)
评分说明:
步骤正确:满分5分。

学生能按正确的步骤(顺序)进行实验操作即得5分,每错一个步骤扣1分,扣满5分为止。

操作规范
满分10分。

学生能正确、规范地使用实验仪器或进行操作活动即得10分,每不规范操作一次扣1分,扣满10分为止。

(例: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要用灯盖熄灭;使用显微镜时,从取到用再到收回的正确方法,镜头的更换顺序等。


结论(现象)正确:满分5分。

实验现象明显且实验结论正确得5分;实验现象不明显,但结论正确得4分;无实验现象,但结论正确得3分;有实验现象,但结论不正确的得2分。

无实验现象且得不出结论得0分。

三年级
实验1:分辨液体实验。

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分辨水、牛奶、醋、白酒、食盐水等5个玻璃杯液体。

得出结论并解释说明。

(根据安全规则:不了解的物体,不能随便闻,随便尝,要先用眼睛观察,再用鼻子,最后才能用嘴巴。


一.要准备的材料:1.玻璃杯或纸杯4组,每组5个;牛奶、白醋、白酒、食盐若干;冷水;药匙。

2.按要求分4组在实验室准备好材料。

实验2:水的毛细现象实验。

将餐巾纸、粉笔、塑料尺、棉布下部(约2cm)分别插入红颜色的水杯中,过3分钟取出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操作并说明实验现象和相关原理。

一.要准备的材料:1.4个烧杯;4组餐巾纸、粉笔、塑料尺、棉布;红水若干。

2.按要求分4组在实验室准备好材料。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一览表[1]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一览表[1]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一览表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观察研究土壤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2、了解土壤实验器材:湿土块、含较多腐殖质的土壤、餐巾纸、烧杯、水、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实验结论: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水、空气、腐殖质、沙粒、黏粒。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比较沙土、黏土、壤土的渗水性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题:2、了解土壤实验器材:沙土、黏土、壤土、土壤过滤器、水、纱布、量筒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实验结论:沙土渗水性最强,壤土其次,黏土渗水性最弱。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固体混合前后体积和质量的变化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1、认识固体实验器材:黄豆、大米、淀粉、一次性杯子,量杯、筛网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结论:固体混合后,重量无变化,体积有变化。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验内容:结晶分离的实验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2、把固体放倒水里实验器材:烧杯、开水、盐、绘画颜料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实验结论:树枝上会有各种颜色的盐的结晶体依附在上面。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认识液体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3、认识液体实验器材:菜油、配套天平、一次性杯子、蜂蜜、水、牛奶、流速比较演示板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结论:液体有很多共同点:如没有固定形状、会流动等。

同样体积的液体,质量比较:蜂蜜>牛奶>水>食用油流速测试:水>牛奶>食用油>蜂蜜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实验内容:把液体倒进水里年级: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题:4、把液体倒进水里实验器材:食用油、蜂蜜、水、鸡尾酒图片、热水、小药瓶、细线实验类型: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实验结论:将液体倒入水中,有的会浮在上面,有的会沉在水下。

苏教版小学科学3-6年级实验精选

苏教版小学科学3-6年级实验精选

苏教版小学科学3-6年级实验精选1. 实验名称:水的存在状态1.1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水的存在状态及其变化。

1.2 实验材料水、杯子、冰块、水蒸气。

1.3 实验步骤1. 将一杯冷水倒入杯子中。

2. 观察杯子中的水的状态。

3. 将冰块放入杯子中,再观察水的状态。

4. 将杯子放置在暖气旁边,观察水的状态。

5. 将杯子中的水倒入锅中,加热。

6. 观察水的状态的变化。

1.4 实验结果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水可以存在为液体、固体和气体的不同状态,并了解到温度对水的状态变化有影响。

1.5 实验结论水可以存在为液体、固体和气体,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水的状态发生变化。

2. 实验名称:植物的生长条件2.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条件及其影响因素。

2.2 实验材料土壤、种子、水、阳光。

2.3 实验步骤1. 准备好一些花盆和土壤。

2. 将土壤填满花盆,并在土壤中埋下一颗种子。

3. 给种子浇适量的水。

4. 将一盆放在室内,一盆放在室外,分别观察并记录每天的阳光照射情况。

5. 每天给植物浇适量的水。

6. 每隔几天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2.4 实验结果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植物在适宜的土壤、适量的水和充足的阳光下可以良好生长,并了解到这些因素对植物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2.5 实验结论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土壤、适量的水和充足的阳光。

3. 实验名称:磁铁的吸引力3.1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磁铁的吸引力及其影响因素。

3.2 实验材料磁铁、钉子、纸夹。

3.3 实验步骤1. 将磁铁放在桌面上。

2. 将钉子靠近磁铁,观察钉子与磁铁之间的吸引力。

3. 将纸夹靠近磁铁,观察纸夹与磁铁之间的吸引力。

4. 尝试使用不同大小、形状的物体靠近磁铁,观察吸引力的变化。

3.4 实验结果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磁铁可以对某些物体产生吸引力,并了解到物体的大小、形状等因素会影响磁铁的吸引力。

3.5 实验结论磁铁可以对某些物体产生吸引力,物体的大小、形状等因素会影响磁铁的吸引力。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题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题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题一、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实验步骤:1.对4个塑料盆进行编号,分别为1、2、3、4.2.在每个瓶子里放入两张餐巾纸,撒上一些植物种子,然后拧紧盖子。

1号瓶不加水,2、3号瓶内加少量水,4号瓶内完全浸泡种子。

3.将1、3、4号瓶放到碗柜里,2号瓶放到冰箱里,五六天后观察四个瓶子中种子的变化。

实验现象:1.2号瓶内的种子没有发芽。

2.4号瓶内的种子发胖了但没有发芽。

3.3号瓶内的种子发芽了。

实验结论: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二、观察并研究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步骤:1.选择两株差不多大小、同一品种的植物。

2.将一株放在阳光下,另一株放在房间的阴暗处。

3.给它们浇同样多的适量的水。

4.分别观察、对比它们生长的情况,并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放在阳光下的植物比放在房间内的植物长势旺盛。

实验结论:阳光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

三、研究茎的作用实验步骤:1.将红墨水倒入锥形瓶中,将芹菜的茎部末端切去一点,插入红墨水中,1个小时后观察茎和叶的变化。

2.取出芹菜切开茎来看一看。

实验现象:芹菜的茎和叶都变成红色了,切开茎里面有红色小点。

实验结论:植物的茎具有吸收和输送水分的作用。

四、观察仙人掌的茎和叶注意事项:1.注意安全,不能用手摸仙人掌的刺!2.分工合作,不争不抢。

3.认真填写记录单。

4.比一比哪个小组观察得又快又好。

五、挤压仙人掌的茎和芦荟的茎六、研究仙人掌储水的秘密实验步骤:1.平铺一张湿巾,模拟宽大的叶片。

2.卷起一张湿巾,模拟针状叶。

3.卷起并用蜡纸包好一张湿巾,模拟不透水的蜡层。

4.一个小时后观察湿巾的干湿程度。

实验现象:1.平铺的湿巾湿度小。

2.卷起来的湿巾湿度中等。

3.卷起来并用蜡纸包裹的湿巾湿度大。

实验结论:仙人掌储水的秘密是叶子缩成针状和表面有不透水的覆盖层,能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七、实验名称:探究水葫芦漂浮的原因实验步骤:1.掰下一个水葫芦,将叶柄放入水中挤压,观察现象。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
可是创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令人难以想象的疑难杂症,对我们这些80年代出生的温室小花朵来说,更是难上加难。2、用木棍把土壤和其他物品混合在一起,加入少量的水和蚯蚓。
3、把塑料袋口用细绳轻轻的扎上,贴上自己的标签。
4、把塑料袋放在不被干扰的黑暗的地方。
肥料袋里的土壤变化过程缓慢,一般要经过1个月的时间才有较为明显的变化。
“碧芝”的成功归于他的唯一,这独一无二的物品就吸引了各种女性的眼光。2、用喷壶在同一个高度向木板上的土壤喷水。
“漂亮女生”号称全国连锁店,相信他们有统一的进货渠道。店内到处贴着“10元以下任选”,价格便宜到令人心动。但是转念一想,发夹2.8元,发圈4.8元,皮夹子9.8元,好像和平日讨价还价杀来的心理价位也差不多,只不过把一只20元的发夹还到5元实在辛苦,现在明码标价倒也省心省力。有草皮的一盆中流下的水比较清澈,土壤流失的少;没有草皮的一盆流出的水比较浑浊,土壤流失的多。
3、
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
漏斗(75mm)、量筒(100毫升)、水,三种不同种类的土壤。
1、在盛有土壤的漏斗中缓慢倒入80毫升水。
2、观察漏斗下面量筒中经过土壤滤出的水量是多少。
沙土里的水渗到量筒里的多,粘土里的水渗下来的少。
沙土的渗水性能好,保水性差;黏土的渗水性差,保水性好。
4、
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
植物的叶片能散失水分,促进根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向上运输,还能防止叶片被晒伤,此外还能调节气候。
12、
观察并研究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两株差不多大小、同一品种的植物
1、选择两株差不多大小、同一品种的植物。
2、将一株放在阳光下,另一株放在房间的阴暗处。
3、给它们浇同样多的适量的水。

苏教版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 实验题(带答案)

苏教版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  实验题(带答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题(带答案)六、实验探究题。

(共13分)1.气象台预报:我县今天夜里到明天,晴,西北风3至4级,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12℃,早上最低气温为下7℃。

明天的森林防火等级4级,极易引起森林火灾,注意控制野外用火。

(每空2分,共8分)(1)气象消息中说最高气温为12℃。

这个气温应该出现在明天的中午2点左右,预计明天气温的温差在 5 ℃左右。

(2)下图中能表示明天是晴天的是()A B C(3)如果出现C图的天气时,说明()A.到室外晒晒太阳B出门要带上雨具,以防下雨2.如下图:四个同样材质的水杯,装入不同量的水,用小棒依次敲击,你会发现声音有什么不同?(5分)装水最少的瓶子音调最高,装水最多的瓶子音调最低。

六、实验探究题。

(每空2分,共16分)小丽把3张纸巾充分浸湿,①号纸平铺,②号纸卷起来,③号纸卷起来后用蜡纸包住,都放在窗台前的塑料布上(如下图所示)。

1小时后观察3张纸中的干湿程度。

1. 1小时后3张纸的干湿情况填在下面表格中①最干; ②适中; ③最湿。

2.平铺的纸模拟 宽大的叶片 。

卷起来的纸模拟 针状叶 。

蜡纸模拟的是仙人掌的 叶子表面的蜡质层 。

3.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仙人掌储水的秘密是 表面有不透气的蜡质层 。

4.沙漠植物储水的共同特点是 叶子细小,表面有蜡质层,减少水分的蒸发。

为了探索水葫芦能漂浮水面的秘密,小丽同学仔细观察了水葫芦。

请帮助小丽同学回答以下问题: 1.小丽发现水葫芦和其它植物一样,也有根、芝、叶。

还有气囊,请你在图中标出。

2.要知道水葫芦能浮在水面的移密,小丽需要观察水葫芦的( C ) A.叶片 B 叶柄 C.茎3.在探究水葫芦为什么能浮在水面的秘密,通常需要借助 放大镜 (写一种工具的名称即可)4.请画一幅剖开叶柄的水芦简图,并说一说水葫芦能浮在水面的原因。

画一画解剖叶柄的水葫芦简图 水葫芦浮在水面的原因水葫芦叶柄内有气囊,中间是空的,所以能漂浮于水面。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试题 11.不同的声音苏教版(含答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试题  11.不同的声音苏教版(含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11不同的声音一课一练(含答案)一、填空题1.噪声和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因素。

2.长期遭受噪声侵扰,人就容易__________。

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被列为主要的__________因素。

3.噪声是听起来让人感到________的声音。

4.声音的高低叫做__________。

5.音调的高低与物体的__________有关。

6.不同动物发声时,振动的器官不同,产生的__________也不同。

7.在“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的实验中,我们发现拉开皮筋琴橡皮筋的幅度越大,声音越__________;拉开皮筋琴橡皮筋的幅度越小,声音越__________。

8.通过了解弦乐器改变声音高低的方法,我们发现:__________是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

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__________;物体振动越慢,声音越__________。

9.声音的__________与用力的大小以及离发声物体的远近有关。

10.声音的__________与振动物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

11.通过探索我们知道,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产生的,音量是由物体_________决定的,振动幅度越__________,音量就越强。

振动幅度越___________,音量就越弱。

二、选择题12.音调指的是声音的()。

A.强弱B.高低C.大小13.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汽车的喇叭声、机器的轰鸣声都可能成为噪声B.我们不应该制造噪声C.音乐不可能成为噪声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强B.敲击大小不同的三角铁,发出的声音相同C.用相同的力敲击长短不同的管子,长管音调高15.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的()决定的。

A.振动快慢B.振动幅度C.振动大小16.用相同的力敲击三根长短、粗细均不同的铁钉,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A.最长最粗的铁钉B.最短最细的铁钉C.长度、粗细居中的铁钉17.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1]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1]
1、2号瓶内的种子没有发芽,4号瓶内的种子发胖了但是没有发芽,3号瓶内的种子发芽了。
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9、
比较植物的根有什么不同并分类
菠菜和葱的根标本;学生自带各种植物的根
1、出示菠菜和葱的根标本,指出它们的根。
2、比较两种植物根的区别。
3、根据根的形态为它们分别取名直根、须根。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序号
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研究土壤的成分
酒精灯、铁架台、蒸发皿、火柴、烧杯、玻璃棒、放大镜、抹布。土块自备
1、把小土块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2、用玻璃棒搅拌土块后静置一段时间再观察。
3、在等待的过程中用纸巾包住另一些土块,用手使劲握,再摊开纸巾,观察上面留下什么。
植物可以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7、
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
浸泡过的蚕豆种子、镊子、放大镜、纸巾、培养皿。
1、用镊子拨开种皮,从蚕豆开口的那一边掰开。
2、用放大镜观察并画下来。
蚕豆皮很容易剥下来,里面的豆瓣白白的,发芽了。
镊子揭下来的外皮是种皮,其余结构叫胚,其中两个肥厚的豆瓣叫子叶。
8、
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有很臭的气味散发出来;菜叶等植物不见了,成为了腐殖质,土壤的颜色加深。
6、
土壤蓄水能力的比较实验
两只塑料盆、两块木板、两只喷壶、
1、两块木板上一块放带草皮的土,一块上面放散土,把木板分别斜放在两个塑料盆里。
2、用喷壶在同一个高度向木板上的土壤喷水。
有草皮的一盆中流下的水比较清澈,土壤流失的少;没有草皮的一盆流出的水比较浑浊,土壤流失的多。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题
一、实验名称:研究土壤的成分
(一)实验器材:酒精灯、铁架台、蒸发皿、火柴、烧杯、玻璃棒、放大镜、抹布。

土块自备
(二)实验步骤
1、把小土块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2、用玻璃棒搅拌土块后静置一段时间再观察。

3、在等待的过程中用纸巾包住另一些土块,用手使劲握,再摊开纸巾,观察上面留下什么。

4、观察静置后的水杯中的情况。

5、在铁架台的铁圈上面放上蒸发皿,调节酒精灯与蒸发皿的高度,使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加热蒸发皿。

在蒸发皿中放入少量土壤,点燃酒精灯加热。

(三)实验现象
1、在水中放入土块后会冒出气泡。

2、用纸巾包住土壤用力握后,纸巾变得潮湿。

3、搅拌静止后大颗粒首先沉降下来,再接着是细细的颗粒。

4、土壤的颜色变浅了,土壤变硬了,还闻到烧焦的气味。

(四)实验结论:
1、土壤中含有空气。

2、土壤中含有水分。

3、土壤中含有大小不一的岩石颗粒。

4、土壤中含有腐殖质。

二、实验名称:土壤蓄水能力的比较实验
(一)实验器材:两只塑料盆、两块木板、两只喷壶。

(二)实验步骤:
1、两块木板上一块放带草皮的土,一块上面放散土,把木板分别斜放在两个塑料盆里。

2、用喷壶在同一高度向木板上的土壤喷水。

(三)实验现象
有草皮的一盆中流下的水比较清澈,土壤流失的少;没有草皮的一盆流出的水比较浑浊,土壤流失的多。

(四)实验结论:植物可以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三、实验名称: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一)实验器材:4个空的饮料瓶、餐巾纸、植物种子、河水
(二)实验步骤:
1、把4个塑料盆按1、
2、
3、4进行编号。

2、在四个瓶里都放入两张纸巾,撒上一些种子,将1号瓶瓶盖拧紧。

3、分别在2、3号瓶内洒一点水,而将4号瓶内的种子完全浸泡在水里,然后都拧紧盖子。

4、将1、3、4号瓶放到碗柜里,2号瓶放到冰箱里,五六天以后观察四只瓶子中种子的变化。

(三)实验现象
1、2号瓶内的种子没有发芽,4号瓶内的种子发胖了但是没有发芽,3号瓶内的种子发芽了。

(四)实验结论: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四、实验名称:观察并研究阳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一)实验器材:两株差不多大小、同一品种的植物。

(二)实验步骤:
1、选择两株差不多大小、同一品种的植物。

2、将一株放在阳光下,另一株放在房间的阴暗处。

3、给它们浇同样多的适量的水。

4、分别观察、对比它们生长的情况,并做好记录。

(三)、实验现象:放在阳光下的植物比放在房间内的植物长势旺盛。

(四)实验结论:阳光是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

五、实验名称:固体的混合与分离
(一)实验器材:托盘天平、砝码、黄豆、大米、绿豆、量筒、烧杯、筛子。

(二)实验步骤:
1、讲解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2、分别测得黄豆、大米、绿豆混合前的重量。

3、混合后测重量。

4、用筛子把混合物进行分离。

5、学习量筒的使用方法,分别测量三种固体的体积。

6、再测量混合物以后的体积。

(三)实验现象:
1、混合前后测得的重量数值一样(或有误差也在0.5克范围内,可忽略不计)。

2、混合前后体积数值有差别。

(四)实验结论:
1、不同固体混合前后的重量不变。

2、不同固体混合后的体积变小了。

六、实验名称:研究固体的沉浮
(一)实验器材:石块、木块、苹果、蜡烛、塑料块、气球、钥匙、牙膏皮等;水槽。

(二)实验步骤:
1、每量一个固体前先观测它在水里的沉浮。

2、把固体一个个的放入水里观察,并记录。

3、用小刀切去一片苹果,观察在水里的沉浮。

4、做牙膏皮在水里沉浮的实验;先卷起来放入水里观察,再用筷子捅成空心筒放入水里。

(三)实验现象:木块、苹果、蜡烛、塑料块、气球、筒状的牙膏皮在水里浮,其它的沉。

(四)实验结论:
1、固体的沉浮和它的体积有关系。

2、增大物体在水中的体积可以使沉在水中的物体上浮。

七、实验名称:使沉在水里的鸡蛋浮上来。

(一)实验器材:烧杯、玻棒、生鸡蛋、盐、药匙、水槽。

(二)实验步骤:
把鸡蛋慢慢放入加水的烧杯内,用药匙往水中添加盐,玻棒搅拌。

(三)实验现象:鸡蛋慢慢浮起来了。

(四)实验结论:往水里加盐可以使一些物体浮起来。

八、实验名称:做一个雨量器
(一)实验器材:塑料瓶、剪刀、透明胶带、标尺。

(二)实验步骤:
1、沿塑料瓶的肩部剪开。

2、在瓶子的侧面贴上标尺,再贴上一层透明胶带。

3、将剪下的瓶顶部倒扣在瓶子上,用透明胶带轻轻粘一下。

4、将水量加到零刻度处。

(三)实验现象:24小时内测得的雨量倒入量筒里测出多少毫升,就是当时的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