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BBC的媒介产业经营模式
bbc案例谈谈案例中存在的新闻事业管理原理(一)

bbc案例谈谈案例中存在的新闻事业管理原理(一)BBC案例:新闻事业管理在新闻领域中,BBC(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被广泛认为是一家具有卓越管理实践的机构。
BBC案例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关新闻事业管理的有益经验。
下面,我将从浅入深地解释BBC案例中存在的新闻事业管理原理。
1. 独立性与公正性BBC一直被认为是一家独立公正的媒体机构。
这是因为BBC作为一家公共广播机构,不受政府及商业利益的干扰,可以自由地报道新闻。
这种独立性和公正性是新闻事业管理中应当秉持的基本原则。
•自由报导:BBC有权自由选择和报道新闻,不受政治或商业压力的影响。
•平衡报道:BBC力求在报道中保持客观中立,对不同立场和观点给予公正的关注。
2. 多样性与包容性BBC案例中还体现了多样性与包容性的重要性。
包容不同观点与意见,同时提供平等机会给各个社群或群体发表声音,是新闻事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原则。
•多样性反映:BBC致力于反映各种社会群体和文化,通过多样性报道增加新闻覆盖的广度和深度•包容性发言:BBC鼓励广大受众参与讨论,提供平等发言机会,确保各种观点被充分听取并融入报道中。
3. 质量与可靠性BBC一直以来注重新闻报道的质量和可靠性,这是其在新闻事业管理中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准确度:BBC严格遵循事实核实和证据支持的原则,确保报道的准确性。
•唯一性:BBC在新闻报道中追求独家新闻,不负责任地宣布不可靠的消息。
4. 透明度与问责制BBC案例中还显示出了透明度和问责制的重要性。
一家有效的新闻机构需与公众保持透明,同时有能力及时纠正错误。
•透明度:BBC致力于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展示其决策和管理过程。
•问责制:BBC设立了独立的监管机构,负责监督其运作,确保其遵守高标准的新闻管理规范。
5. 创新与变革BBC案例还提醒我们,在新闻事业管理中,创新与变革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观众的需求不断变化,新闻机构需要不断适应和创新。
bbc 产品方法论

bbc 产品方法论BBC(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是英国最大的广播电视机构,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和受尊敬的媒体之一。
BBC产品方法论是BBC在开发和管理产品时所遵循的一套理念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BBC产品方法论的核心原则和实践,以及它们对BBC产品成功的影响。
一、用户为中心BBC产品方法论的核心原则是将用户置于中心地位。
BBC始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内容和服务。
他们通过深入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不断改进和优化产品,以确保用户能够获得最好的体验。
BBC 的产品团队与用户保持紧密联系,通过用户调研、用户测试和用户反馈等方式,进行持续的用户参与和协作。
二、多平台战略BBC产品方法论强调在多个平台上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
BBC的产品在电视、广播、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等多个平台上都有覆盖,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BBC的内容。
BBC产品团队通过技术创新和跨平台协作,确保用户无论在哪个平台上使用BBC产品,都能够享受到一致的高质量体验。
三、内容创新BBC产品方法论强调内容的创新和多样化。
BBC的产品不仅提供新闻和信息,还涵盖了娱乐、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
BBC的产品团队不断探索新的内容形式和表达方式,以吸引更多的用户。
他们与记者、主持人、编剧和艺术家等合作,推出优质的原创内容,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四、数据驱动BBC产品方法论注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BBC的产品团队通过大数据和用户行为分析,深入了解用户的喜好和行为模式。
他们基于数据做出决策,优化产品功能和体验,提供更符合用户需求的内容。
数据驱动的方法使BBC能够快速响应用户的需求,并持续改进产品。
五、合作创新BBC产品方法论强调内外部合作创新。
BBC的产品团队与内部不同部门和团队合作,共享资源和知识,推动产品创新。
同时,他们也与外部合作伙伴进行战略合作,共同开发和推出新的产品。
合作创新使BBC能够借鉴他人的经验和专长,加快产品的发展和创新。
BBC媒介营销简析_闫然

BBC媒介营销简析闫然(武汉大学,湖北武汉430072)【摘要】英国广播公司(英语: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简称BBC,是英国的一家由政府资助但独立运作的公共媒体,长久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全球最受尊敬的媒体之一。
作为一家强调公益性和公共利益的广播电视公司,BBC的运营模式可谓是“特立独行”,成为公共服务媒体的典范。
【关键词】BBC运营模式;公共利益;公共服务一、功能定位和价值理念:B B C属于每一个人(1)BBC的角色:文化的守护神与社会的润滑剂。
BBC是一家具有国家代表性,将公共利益作为其最重要的价值理念。
BBC在宣称公共利益与个人隐私权的合法预期之间保持平衡。
认为公共利益是个复杂的范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揭露或侦查犯罪行为;揭露重大反社会行为;揭露腐败和不公正;保护公民健康和安全;防止公众被一些个人或组织的言论、行动所误导;披露信息,满足公众对于重大公共事件的知情权。
BBC不仅重视播出有关英格兰的节目,也重视平衡播出有关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的广报电视节目。
相对于其他多种族国家,英国的各色人种能够比较融洽的生活在一起。
(2)BBC编辑理念:6个关键词引导节目。
真实与准确,观点的多样化,编辑的独立性,服务公众的利益,公正,保护隐私,严禁伤害与冒犯,保护儿童,责任与义务。
关于编辑的独立性,BBC认为BBC既独立于政府,也独立于党派利益之外。
BBC宣称,受众信赖BBC的决定既没受政治或者商业压力得到影响,也没受任何个人的利益的影响。
而严禁伤害与冒犯则是指BBC认为自己的目标是如实的反映世界,反映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和自然界的真相。
二、媒体机制:B B C永远自己付费(1)经费来源。
BBC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他的它的经费来源机制。
它的收入来源是英国拥有电视机并且收看节目的公民收取的电视执照费。
BBC收取费用的法律依据是有英国皇室办法的宪章,也称《皇家特许证》。
透析BBC的媒介产业经营模式

·他山之石·新闻知识(2004.07)透析BBC的媒介产业经营模式丘丘时下,被西方传媒界视为比美国媒体更具自由度的英国传媒界正面临着威胁。
其起因于”赫顿报告”对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批评、指责和定论,尤其是报道、编辑和评论伊拉克战争的记者、编辑和高层管理人士的被迫辞职。
根据近期《星期日泰晤士报》披露:政府已经起草了一份肢解BBC的文件,即将BBc分解为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4个部分,甚至于BBc的广播和电视也要分家。
如果果真如此的话,西方一些国家标榜自己新闻自由和独立性将受到致命一击,更主要的是BBC原有的已经被公认为成功有效的媒介经营模式将受到挑战。
BBC是如何成功对媒介进行经营的昵?BBC成立于1922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共广播机构。
经过8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机构最庞大、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的一家新闻机构。
在2002年一2003年,BBC的职员达到27148人。
BBc的国际广播电视曲世界电视台(BBc)和BBc国际广播构成。
世界电视台已经在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和欧洲大多数国家、中东主要国家开设了专门频道,拥有了近7000个电视家庭(其中美国3700个电视家庭,欧洲3000个家庭,其他300万个家庭)。
BBc国际广播在全球已经覆盖了近2亿长期听众。
由于BBc属于典型的’公有和公营媒体”性质,因此它既不像国营,也不像私营,有着独有的特点。
首先,BBc有着独立的法人管理机构。
在性质上,BBC既不属于私人,也不属于政府,而属于全体公民。
其存在的意义在于:公营与私营并存的双轨制能够在政治上防止少数人或少数集团垄断、控制国内舆论,以保持政治上的多元化,保护西方民主:在经济上,公营与私营共存,两者”分灶吃饭”,从不同渠道获得收益,能够避免在有限的广告市场上恶性竞争,破坏公平竞争为本质原则的、在西方占居主导地位的市场经济体制:在文化上,公营媒体的存在对于保护和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避免外来文化、低俗的商业文化冲击具有重要作用。
BBC平台运营模式简介专题培训课件

运营监督考核管理
售后退换
客
投诉处理
服
整站操作日志
解决方案-业务流程
普通访问者
用户
网站访问
商品信息
促销信息 用户注册
店铺
入驻
信息录入
商品分类 检索浏览
店铺 检索浏览
活动浏览
商品展示/选购 售前客服
会员机制
否 登录
是
我的购物车
在线支付
供应商客服处理
订单提交 订单完成
发货配送 线下流程执行
信用评价
作为本行业的leading company,通过Veritrans的 Online B2C决算总额向着1兆日元冲击。
客户案例-vt
从2009年开始,Veritrans逐渐推出buy-j、jcb商城以 及ichiban-mall等国际化销售平台帮助日本商家直接将商品 卖到全世界各地。
特别是针对中国地区的客户,还支持银联以及支付宝支 付。通过运营这几个平台,Veritrans不但将其支付网关特 别是国际化结算业务进行了大规模的推广,同时也收获了更 多的运营收入。
4、通过订单处理模块以及对接第三方WMS系统实现供应商共同参 与的订单分派及发货流程(订单中的商品分别由对应的供应商发送 到运营商总仓,由运营商统一发送到客户手中)
5、通过完善的促销管理方式,实现促销参与自主化以及促销成本 自动分摊及记录功能,同时便于后期运营商与供应商的费用结算。
银联商城案例
2010年商派为“银联在线”()开发上线银联商城,以银 联卡支付作为唯一支付途径,为银联卡用户提供在线零售服务。
B2B2C平台运营模 式简介
目录
业务概述 业务特点及挑战 我们的解决方案 案例介绍
媒体融合转型分析 以BBC为例

媒体融合转型分析――以BBC(英国广播公司)为例第一部分BBC的融合转型三阶段BBC简介:英国广播公司是英国最大的广播电视机构,在世界范围内被称之为众多广播电视机构中最大的广播电视机构之一,成立于1922年,。
但近年来,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发展和推进,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对广电传播产生了巨大影响力,使英国广播公司的发展格局也开始产生了变化。
BBC 在英国本土所占据的份额达到了广电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早期BBC 的媒体发展的成功转型。
而在当前的新媒体时代下,改革新闻报道模式及如何提高广播收入结构是当务之急。
从数字化、跨媒体到融媒体:BBC在媒体融合转型的过程中一共经历了“媒体的数字化”、“多业务平台的信息分发”以及“全流程、体系化的互联互通和全面融合”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媒体的数字化1995年,BBC率先开始提供数字化广播服务——DAB(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开播4套数字广播节目,成为全球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先行者。
1995年bbc数字化广播服务(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1.可以提供CD质量的声音效果。
2.利用数字化收音机上的显示屏,在广播的同时,向听众提供文字信息。
3.无需重新调谐。
采用数字化的广播只有一个频率,因此,如果一个听众开着车周游英国,他可以无需重新调谐而始终锁定BBC的某一电台。
4.解决了一直困扰模拟广播的信号的干扰问题。
5.给听众提供了更多选择。
BBC的数字化广播利用现有电台的频率,新开设了15种节目,他们希望用这些节目投石问路,了解听众的真正需求,从而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依据。
1996年,BBC又成功进行无线传送数字电视的实验。
1997年,BBC Online上线,正式开启了BBC向互联网媒体进发的征途,BBC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启动了全台的数字化转型,为后来的全媒体、融媒体服务奠定了基础。
1997年bbconline主页看上去并不十分显眼,但就在这个平常的外表下隐藏着据BBC自称为欧洲最大的网站。
BBC的公营体制

BBC的公营体制英国广播公司(BBC)通常被称为世界公共广播电视的旗舰。
正是在英国,公共广播的理想被提出;而且,BBC在公共广播电视历史上的贡献卓尔不凡。
在英国,最初,广播事业依附于制造广播器材的工商行业,是私人所有的。
1922年,由6家大无线电公司为主,率先组成了一个小小的广播系统,即商营性的BBC。
政府给予BBC广播事业的垄断经营权。
由大公司独占经营传播媒介的传统,来自英国都铎王朝时代,当时文具商对出版物实行垄断经营。
这种特许独占的方法使政府便于对媒介实行控制。
但是,商业公司缺乏对文化事业的理解。
于是,以BBC第一任总经理约翰·瑞斯(JohnReith)为代表的广播界呼吁广播媒介脱离商业公司而独立。
瑞斯的理想,是使广播服务超越利润和娱乐的局限,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社会性的节目体系,并使它免于商业公司和邮政部门的控制。
在这里,免于商业和政府的控制,是问题的关键。
瑞斯给这个理想起名“公共服务广播”。
后来,这一理想成为BBC的指导原则,并在世界获得广泛支持。
于是,1927年,一个新的公营BBC 取代了私营的BBC。
BBC在政治上只是半独立的,因为它的经济基础是政府规定的收听收视费政策;但在运作上,它基本上是非商营的,多年来,BBC一直坚持不播广告。
⑥目前,BBC1和BBC2为BBC的两个主要频道,分别占有30%和10% 的观众份额,但这两个频道都不是以新闻为主体的频道。
BBC1新闻节目让位娱乐节目的趋势似乎预示娱乐性节目将成为该频道的霸主。
据介绍,BBC2“惟一的新闻节目是夜间10:30播出的新闻分析节目“新闻之夜”,其他时段主要是电视剧和娱乐节目。
“新闻之夜”是每天播出的新闻与时事深度报道和分析节目,目标观众定位为文化精英,尤其是文化精英中的男性观众。
实际上,BBC将面向少数精英阶层的“新闻之夜”放在第二频道是为了让出更多的时间给面向更多大众的节目。
从改革思路看,BBC的第一频道将是更加面向普通大众的娱乐性、大众化频道。
数字化时代的BBC

BBC 的决策者们一贯坚持认为向公众进 行新闻报道是大众媒体的主要责任 。长期的 实践不但使他们的新闻节目在英国乃至世界 上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也给他们带来了宝贵的 资源优势 。BBC 拥有 13 个国内的地方性新闻 制作室和 42 个海外分支机构 ,拥有一支包括 250 多名海内外专职和兼职记者的队伍 。进 入九十年代后 ,BBC 继续坚持它以新闻报道为 核心的宗旨 ,并特别把新闻的时效性作为其在 竞争中取胜的致关重要的手段 。
DAB ———数字化时代的先锋
对于广播电视而言 ,数字化技术主要在两 个方面为其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这就是 :
11 数字化技术 将戏 剧 性 地 扩 大 原 有模 拟 式 广 播 电 视 占用 频 率 的 容 量 , 这意 味 着 将 有 更 多 的电 台 或 电 视 频 道 出现 , 从而可以最 大限 度 地 满 足 观 众 或听众的不同需 求。
但 BBC News 24 并不仅仅把密集的新闻 轰炸作为自己的目的 ,除了加强报道的深度和 权威 性 外 , 这 一 频 道 还 做 了 一 些 新 的 尝 试 。 如 : Hard Talk , 是 一 个 主 持 人 与 新 闻 的 制 作 者 、名人以及那些认为自己与某些新闻事件有 关的普通人进行交流的栏目 。而 Face in the Crowd 则向观众讲述那些被某个新闻事件改 变了个人生活状态的人们的故事 。由此可见 , BBC News 24 在努力提高新闻报道质量的同 时 ,也密切关注新闻事件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 此外 ,该频道还设有 Europe Direct 和 USA Di2 rect 等栏目 ,增加了国外新闻的份量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山之石·新闻知识(2004.07)透析BBC的媒介产业经营模式丘丘时下,被西方传媒界视为比美国媒体更具自由度的英国传媒界正面临着威胁。
其起因于”赫顿报告”对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批评、指责和定论,尤其是报道、编辑和评论伊拉克战争的记者、编辑和高层管理人士的被迫辞职。
根据近期《星期日泰晤士报》披露:政府已经起草了一份肢解BBC的文件,即将BBc分解为英格兰、威尔士、苏格兰和北爱尔兰4个部分,甚至于BBc的广播和电视也要分家。
如果果真如此的话,西方一些国家标榜自己新闻自由和独立性将受到致命一击,更主要的是BBC原有的已经被公认为成功有效的媒介经营模式将受到挑战。
BBC是如何成功对媒介进行经营的昵?BBC成立于1922年,是世界上最早的公共广播机构。
经过8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机构最庞大、覆盖面最广、影响最大的一家新闻机构。
在2002年一2003年,BBC的职员达到27148人。
BBc的国际广播电视曲世界电视台(BBc)和BBc国际广播构成。
世界电视台已经在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和欧洲大多数国家、中东主要国家开设了专门频道,拥有了近7000个电视家庭(其中美国3700个电视家庭,欧洲3000个家庭,其他300万个家庭)。
BBc国际广播在全球已经覆盖了近2亿长期听众。
由于BBc属于典型的’公有和公营媒体”性质,因此它既不像国营,也不像私营,有着独有的特点。
首先,BBc有着独立的法人管理机构。
在性质上,BBC既不属于私人,也不属于政府,而属于全体公民。
其存在的意义在于:公营与私营并存的双轨制能够在政治上防止少数人或少数集团垄断、控制国内舆论,以保持政治上的多元化,保护西方民主:在经济上,公营与私营共存,两者”分灶吃饭”,从不同渠道获得收益,能够避免在有限的广告市场上恶性竞争,破坏公平竞争为本质原则的、在西方占居主导地位的市场经济体制:在文化上,公营媒体的存在对于保护和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避免外来文化、低俗的商业文化冲击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从台里的经营战略、年度预算、市场经营、发展方向和日常经营等,都由管理机构决定。
其二,主要收入来自视听费。
公营电视台以电视机为收费基准,每季度或每半年收费一次。
欧洲各国在费率上不近相同,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法国每台电视机每年收费标准为:彩色电视机700法郎,黑白电视机449法郎;而英国每台电视机每年标准彩色电视机91.5英镑,黑白电视机30.5英镑:德国不分彩色或黑白一律为28.25马克。
由于所受费用全额交付电视管理部门,这些视听费用完全可以支付电视台的正常运营和制作和购买高质量、高视听率的节目,电视台基本上不播广告,既不受广告商和利益集团的干涉,也完全不受政府制约(因为没有政府财政支持)。
其三,BBc作为公营台其节目都比较严肃、凝重,多以时政节目为主,格调高雅。
在节目制作、选择和播送上有着严格的质量标准。
它的许多新闻、评论、戏剧和喜剧片在国际、国内无数次获奖,更使得BBC在这些领域蓬勃发展。
BBC的媒介经营更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即共有三大部分构成:公共事业广播收入、经营业务收入、全球服务收入。
一、公共事业收入。
这就是视听费用。
BBC长期以来一直排斥低层次、低格调的商业活动,集团下属的两个主要频道从来也不播放广告。
根据英国的相关法律,拥有电视的家庭,2002年一2003年每户要交纳200美元的“收视许可费”,仅这一项一年就有45亿美元收入。
在英国人看来,BBC是最好的媒介平台,有93%的家庭每个至少要看BBC的节目。
观众满意度调查结果,分值不仅较高,而且一直呈上升趋势。
·26新闻知识(2004.07)·他山之石·二、经营业务收入。
这是BBc完全市场化经营的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2002年一2003年BBC的经营业务为10亿美元,从事经营业务的雇员5885人。
具体业务划分:1.BBC全球公司每年电视出口量居欧洲之冠,在本年度总共售出4万小时。
自从2000年推行一种积极的商业扩张战略以来,其目标就是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巨头,进入美国市场之后,BBc做得十分成功。
(1)经营频道。
BBCPrime频道,BBC美国频道和BBc食品频道已经进入5000万个家庭。
(2)销售出版物。
BBC旗下的《环球新闻》有着很大的影响,是英国第三大刊物,据统计每年销售出1亿份以上。
(3)出版消费品。
在出版消费品领域,BBc设有专门部门,共销售出3000万册书籍、录像带、DVD、录音带、音乐和多媒体产品,其中收入自然不菲。
(4)合作经营。
BBC与弗莱克斯技术电视公司合作建了英国电视公司,该公司属于一家数字电视企业,总共开办了英国黄金频道(uK)、英国风格频道(uK)和英国历史频道(uK)等,这些专业频道都拥有很高的收视率,获利自然在情理之中了。
(5)发放特许经营权。
BBc对于市场前景看好的电视节目,参照迪斯尼的做法,发放特许经营权,从而保证了自己电视节目的产出高效率。
(6)互联网服务。
BBc已经开始与包括美国在线公司和Real电视公司在内的企业开展了互联网服务,在新媒介市场上开拓业务空间。
2.BBC风险公司该公司主要开展了出租资源、提供技术、深度开发业务。
(1)出租资源。
BBc风险公司很注重自己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公司既向外出租播音室和道具,也为其它公司提供实况转播和各类影音制品的制作服务。
(2)提供技术。
本公司不仅向BBc企业集团内部,而且也向政府和第三方提供各类广播技术,甚至是频道、频率节目主持人和相应的策划、创意与设计。
同时还定时向移动电话用户提供各种体育竞技的比赛结果。
(3)深度开发业务。
BBC风险公司不仅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同时也十分重视广播的深度开发。
近年来,公司除了出租自己的广播设备和服务之外,也为世界各地的电视台策划了许多名牌节目,自然也尝试播放了各类广告。
3.BBC对外广播BBc的国际电视新闻服务公司成立于1995年,截止现在已经进入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73亿个家庭。
尽管在上年度亏损了2600万美元,BBc的企业发展部门预测很快就可以收支平衡。
三、BBC全球服务在为全球提供的各类项目的服务上,BBC每年可以达到3.67亿美元的收入。
加上公共事业广告收入和经营收入,三项收入总计近60亿美元。
如果对BBc媒介经营的发展前途来做一个预测的话,那就是它将更加市场化。
以“BBc美国”为例,在2002年有2800万户家庭收看BBC的节目。
到了2003年已经达到3700万户家庭。
自2001年起,“BBC美国”的黄金时段受视率已经以50%左右的速度增长。
根据统计:2003年中,每10个人中就有6人听说过“BBc美国”。
在英国国内,由于大多数英国人普遍认为BBc提供的视听产品价廉物美,每年200美元的收费相对于私营付费电视台年760美元的收费而言,绝大多数人还是可以接受的。
BBC自从2000年开始,BBc决策层推行的是一种积极的商业扩张战略,BBc正在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媒体巨头。
BBC正在成为集全球广播公司、媒体内容提供商、印刷书刊出版商、广告商和网络公司于一身的庞然大物。
BBc已经向外国公司出售了大量影视拷贝,获得了可观的收入。
在出版业内,BBc也已经成为英国最大的出版商。
在广告业领域,BBC也已经开始承接了包括凌志汽车在内的重要广告客户的广告制作业务,这在广告行业中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在新资源的开发上。
BBC正在全球进行大幅度扩张,除了新开通的数字电视、广播频道之外,其属下的网站也经营得十分成功,这自然也成为BBC新的市场增长点。
当然,无论是理论研究领域还是媒体界,在英国国内质疑BBc的声音不绝于耳,那就是:BBC作为由公众资金支持的媒体巨头是否有资格在市场上进行公平竞争?即使它有这个权利,它应该遵循哪些游戏规则?当然,BBC在走上市场化之路时,也尽可能防止出现上述冲突,那就是在努力推进其商业化经营过程中,将与市场赢利有关的活动与其核心的经营部分——由公共资金支持的活动进行了明确区分,即由完全市场化的”BBc风险”和”BBc全球”来运作和经营。
也就是说,这两个公司是独立于母公司的法人单位,用我国当下很流行的观点:他们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产权明晰的现代·27·问题探讨·新闻知识(2004.07)杨华在央视《焦点访谈》十周年之际,新闻舆论监督再次成为社会焦点,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
广大新闻工作者更是借“三项学习教育”之东风,密切关注新闻舆论监督的发展,深入探讨新闻舆论监督的内在规律。
然而,对于新闻舆论监督的概念,目前尚未见统一的说法。
值此,笔者谈点个人拙见,只为抛砖引玉而已。
那么,什么是新闻舆论监督昵?所谓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单位采纳公众意见,通过新闻媒介对党政机关和社会生活中的不良现象或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揭露、批评、评说,从而引导公众舆论发挥监督作用的一种传播活动。
这个定义包含了以下六层意思:第一,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是公众,是依法享有政治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公民,而非新闻单位。
也有人讲是广大人民群众。
但这样说往往把党政干部排斥在外,似乎党政干部代表官方语言,这实际上是不对的。
公民在社会活动中对某件事、某个人有看法,通过交流,就能形成舆论,它不排斥党政干部在内的相互交流。
党政干部和各界群众之间、不同层级的党政干部之间,群众与群众之间都可以通过交流,形成舆论。
当然,这样形成的舆论还不是新闻舆论,新闻舆论是通过新闻媒介的传播以后,在社会各阶层中化、完全市场化的企业,企业的日常经营和运作所发生的成本均由经营所得中支出。
在我国新闻媒介正在进行产业化改革的今天,BBC的公众服务精神和媒体经营中的成功经验,对我们国内那些正努力做大做强的国家级媒体机构来说,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资料1.[美国]《时代周刊》2O03年l1月3日。
2.《参考消息》2004年1月31日。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邮编710069)或是一定的社会领域和社会群体中形成的社会舆论。
公众在新闻舆论监督中的主体地位还可以从新闻舆论监督的效力发挥上得到体现。
新闻监督是要通过舆论起作用,如果一篇批评报道发表后在公众中未形成舆论,或者说未引起公众的注意,那么这篇监督文章也就没有效力。
如果一篇批评报道引起了公众的注意,引起了公众的关注,这种关注度迫使存在问题的相关部门改正错误,解决问题,那么这篇报道就发挥了新闻监督的效力。
因此上说,公众中的舆论是新闻监督是否有效的尺码。
公众是新闻舆论监督的主体。
第二,新闻舆论监督的客体是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生活的不良现象或违法违纪行为。
这里面要说的是新闻舆论监督的客体即监督对象有轻重之分。
一般认为,新闻舆论的重点是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
因为一切监督的核心都是针对权力的,要么是权力组织,要么是握有各种权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