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八上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单元测试(1)

一、填空题

1.若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等于40 °,则它的顶角等于°.

2.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和中线分别是5 cm、6cm,则它的面积是 cm2 3.如图,AB=AC=CD,∠BAC=56°,则∠B= °,∠D=__ °,

4.如图,在△ABC中,AB=6 cm,AC=5cm,∠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0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则△ADE的周长=__ __cm.

5.在△ABC中,如果只给出条件∠A=60°,那么还不能判定△ABC是等边三角形.给出下列3种说法:

①如果再加上条件“AB=AC”,那么△ABC是等边三角形;

②如果再加上条件“∠A=∠C”,那么△ABC是等边三角形;

③如果再加上条件“中线AD上BC”,那么△ABC是等边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说法有(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全部填上).

6.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是AC的中点,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DE=DB,△ABC的周长为9 cm,则∠E=____,CE=____cm.

7.如图,点A

1、A

2

、A

3

、A

4

在线段AF上,且AB=A

1

B,A

1

C=A

1

A

2

,A

2

D=A

2

A

3

,A

3

E=A

3

A

4

.

如果∠EA

4A

3

=8°,那么∠B=____°.

二、选择题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任意两条相交直线都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

(B)等腰三角形最少有1条对称轴,最多有3条对称轴

(C)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D)全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成轴对称

9.如图,在△ABC中,AB=AC,∠A=36°,两条角平分线BD、CE相交于点F.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共有( ).

13.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CD,∠A=2∠C.求∠A、∠B、∠C、∠D的度数.

1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AD=∠BCD=90°,O是BD的中点.∠1和∠2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15.如图,AD=BC,AC=BD,AC与BD相交于点E.△EAB是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16.等边三角形具有独特的对称性,且给人以“稳如泰山”的美感.请你用3种不同的分割方法,将下列3个等边三角形分别分割成4个等腰三角形(在图中画出分割线,并标出必要的角的度数).

17.如图,在“4×4”正方形网格中,各有16个相同的小正方形,并有2个小正方形被涂黑.请你用4种不同的方法分别在下面4个图中将4个空白的小正方形涂黑,使它们成为包括着色“对称”的轴对称图形。

18.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AD=DC=CB,AD、B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G,CE⊥AG,CF⊥AB,垂足分别为E、F.

(1)请写出图中4组一定相等的线段(已知的相等线段除外);

(2)选择(1)中你所写出的一组相等线段,说明它们相等的理由.

第一章单元测试(2)

一、填空题

1.如图,AB=AC,∠BAC=90°,AD是BC上的高,图中相等的线段有____

2.如图,屋顶人字梁架的外框是等腰三角形,其中AB=AC,立柱AD⊥BC,斜撑DE、DF分别恰为△ABD与△ACD的边AB、AC的中线.若∠BAC=100°,则∠BED= °,∠CFD= °.

3.如图,在△ABC中,∠A=36°,∠C= 72°,BD是∠ABC的平分线,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___ _.

4.如图,图形的对称轴是虚线a、b、c、d、e、f中的 ____.

5.如图,在Rt△ABC中,∠C=90°,∠B=30°,ED是AB的垂直平分线,与△ADE 成轴对称的图形是,相应的对称轴分别是_ ___.

6.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30 cm,若其周长被一腰上的中线分成3:2两部分,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二、选择题

7.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是( ).

(A) (B)

(C) (D)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两个三角形一定成轴对称图形

(B)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的连线被同一条直线l垂直平分,那

么这两个图形关于直线l对称

(C)若直线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点P使PA≠PB,则点P不在直线l 上

(D)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9.在△ABC中,AB=AC,∠A=50°,如果P为三角形内一点,且∠PBC=∠PCA,那么∠BPC等于( ).

(A) 100° (B) 115° (C) 130° (D) 65°

10.如图,AB=AC,BE=BC.若∠A的外角为140°,则∠EBC等于( ).

(A) 40° (B) 50° (C) 60° (D) 70°

11.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B=60°,AD=2,BC =8,则此等腰梯形的周长为( ).

(A) 19 (B) 20 (C) 21 (D) 22

12.正方形ABCD内有一点P,使△PAB、△PBC、△PCD、△PDA都是等腰三角形,那么具有这样性质的点P共有( ).

(A)9个 (B)7个 (C)5个 (D)4个

三、解答题

13.如图,在△ABC中,AB=AC,∠A=40°,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求∠DBC的度数.

14.如图,在△ABC中,边AB、B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试判断点P是否也在边AC的垂直平分线上,请说明理由.

15.如图,在△ABC中,∠C=90°,∠B=30°.请在图上画线,将Rt△ABC分割成大小和形状都相同的3个三角形.

16.如图,测量旗杆AB的高度时,先在地面上选择一点C,使∠ACB=15°,然后再朝着旗杆方向前进到点D,使∠ADB=30°,量得CD=17.6 m.求旗杆AB的高.

17.如图,点A、B分别表示2个居民小区.

(1)若直线l表示公交通道,欲在其旁建1个公交车站,且使从该站到2个小区的路程相等,应如何确定车站的位置?请在图①中画出;

(2)若直线l表示燃气管道,欲在其旁建1个泵站,且使从该站向2个小区输气的管道总长最短,应如何确定泵站的位置?请在图②中画出.

答案: 40度或100度

答案: 30cm2

答案: 62; 31

答案: 11 ; 5

答案: ○1○2○3

答案: 30° ; 1.5

答案: 52°

答案: ( D )

答案:( C )

答案:(C)

13 答案:∠A = 120°,∠B = 60°,∠C = 60°,∠D = 120°

答案:∠1 = ∠2 因为∠BAD = ∠BCD = 90°,BO = DO ,

所以 AO = CO = 1/2 BD .理由是: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所以∠1 = ∠2 理由是等边对等角

答案:△EAB是等腰三角形在△ABD 和△BAC中,因为AD=BC ,AB=BA,所以三角形△ABD≌△BAC.理由是:SSS。所以∠DBA=∠CAB. 所以 AE=DE.理由是:等角对等边,因此△EAB 是等腰三角形。

答案:

答案:

答案:∠AG = ∠BG ,

答案: AB=AC , BD=DC=AD

答案: 100 , 100

答案: △ABC 、△DAB 、△BCD

答案:b d f

答案 : △BDE △ADC , DE , AD

答案:6cm或14cm

答案:( D )

答案:( A )

答案:( B )

答案:( A)

答案:( D )

答案:( C )

答案:因为AB = AC ,∠A=40°,所以∠C = ∠ABC = 70°.因为

∠C = ∠ABC = 70°。因为AB的垂直平分线MN 交AC 于点 DA = DB ,∠DBA = ∠ A = 40 °.所以∠DBA = 30°

答案:连接PA、PB、PC ,因为边AB 、BC 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P ,所以PA = PB , PB = PC ,从而PA=PC 。所以点P 在边AC的垂直平分线上

答案:如图,作AB的垂直平分线DE,则R t △ACE 、 R t △ADE 、

R t △BDE 全等

答案 : 因为A∠ADB 是△ACD的外角,且∠ADB=30°,∠ACB=15°,所以AD = CD = 17.6(m)。在 R t △ABD 中,作斜边AD 上的中线BE。因为∠B=90°,∠ADB=30°,∠DAB = 60°,所以△ABE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B=BE=AE=8.8(m),即旗杆高8.8 m。

答案:(1) 如图○1,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直线于点P,则点P为公交车站得位置;(2)如图○2,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接BA’交于点P,则P为泵站得位置。

初二上学期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单元测试(1) 一、填空题 1.若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等于40 °,则它的顶角等于°. 2.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和中线分别是5 cm、6cm,则它的面积是cm2 3.如图,AB=AC=CD,∠BAC=56°,则∠B= °,∠D=__ °, 4.如图,在△ABC中,AB=6 cm,AC=5cm,∠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0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则△ADE的周长=__ __cm.

5.在△ABC中,如果只给出条件∠A=60°,那么还不能判定△ABC是等边三角形.给出下列3种说法: ①如果再加上条件“AB=AC”,那么△ABC是等边三角形; ②如果再加上条件“∠A=∠C”,那么△ABC是等边三角形; ③如果再加上条件“中线AD上BC”,那么△ABC是等边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说法有(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全部填上). 6.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是AC的中点,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DE=DB,△ABC的周长为9 cm,则∠E=____,CE=____cm. 7.如图,点A1、A2、A3、A4在线段AF上,且AB=A1B,A1C=A1A2,A2D=A2A3,A3E=A3A4.如果∠EA4A3=8°,那么∠B=____°.

二、选择题 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任意两条相交直线都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 (B)等腰三角形最少有1条对称轴,最多有3条对称轴 (C)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D)全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成轴对称 9.如图,在△ABC中,AB=AC,∠A=36°,两条角平分线BD、CE相交于点F.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共有( ). (A)6个(B)7个(C)8个(D)9个 10.将一张圆形纸片对折后再对折,得到下图,然后沿着图中的虚线剪开,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30分) 1.现有3cm 、4cm 、5cm 、7cm 长的四根木棒,任选其中三根组成一个三角形,那么可以组成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4 B .3 C .2 D .1 2.如图,工人师傅在安装木制门框时,为防止变形常常钉上两根木条,这样做的依据是( ) A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B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为余角 D .垂线段最短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3.如图,在△ABC 中,∠1=∠2,G 为AD 的中点,BG 的延长线交AC 于点E ,F 为AB 上的一点,CF 与AD 垂直,交AD 于点H ,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有( ) ①AD 是△ABE 的角平分线;②BE 是△ABD 的边AD 上的中线; ③CH 是△ACD 的边AD 上的高;④AH 是△ACF 的角平分线和高 A .2个 B .3个 C .4个 D .1个 4.如图,若△ABC ≌△DEF ,且BE =5,CF =2,则BF 的长为( ) A .5 B .3 C .2 D .1.5 5.将一副常规的三角尺按如图方式放置,则图中1∠的度数为( ) A .15? B .60? C .65? D .75?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 6.如图所示,△ABC ≌△BAD ,点A 与点B ,点C 与点D 是对应顶点,如果∠DAB =50°,∠DBA =40°,那么∠DAC 的度数为( ) A .5° B .10° C .40° D .50° 7.如图,若AB AC =,则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E ACD ???的是( ) A .B C ∠=∠ B .AE AD = C .BE C D = D .AEB ADC ∠=∠ 8.如图,D 、E 、F 分别是BC 、AD 、BE 的中点,若△BFD 的面积是3,则ABC ?的面积是( ) A .6 B .18 C .24 D .12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章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第1章单元检测题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AB=1.5,AC=4.5,若BC长为整数,则BC长为( D ) A.3 B.6 C.3或6 D.3或4或5或6 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2∶3∶5,这个三角形一定是(B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3.如图是婴儿车平面示意图,其中AB∥CD,∠1=120°,∠3=40°,那么∠2度数为( A ) A.80° B.90° C.100° D.102°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4.如图,△ABC平分线AD与中线BE交于点O,有下列结论:①AO 是△ABE角平分线;②BO是△ABD中线,下列说法正确是( D ) A.①②都正确 B.①不正确,②正确 C.①②都不正确 D.①正确,②不正确 5.如图,△ACB≌△A′CB′,∠BCB′=30°,则∠ACA′度数为(B ) A.20° B.30° C.35° D.40° 6.要测量河两岸两点A,B距离,先在AB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作出BF垂线DE,使A,C,E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可以证明△ABC≌△EDC,得ED=AB,因此,测得DE长就是AB长.在这里判定△ABC≌△EDC条件是( A )

A.ASA B.SAS C.SSS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7.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 =DE ,BC =EF ,AC =DF ;②AB =DE ,∠B =∠E ,BC =EF ;③∠B =∠E ,BC =EF ,∠C =∠F ;④AB =DE ,AC =DF ,∠B =∠E.其中能使△ABC ≌△DEF 条件共有( C ) A.1组 B.2组 C.3组 D.4组 8.如图,AD 是△ABC 中∠BAC 角平分线,DE ⊥AB 于点E ,S △ABC =7,DE =2,AB =4,则AC 长是( A ) A.3 B.4 C.6 D.5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 9.如图,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直线l 为BC 中垂线,射线m 为∠ABC 角平分线,直线l 与m 相交于点P.若∠BAC =60°,∠ACP =24°,则∠ABP 度数是( C ) A.24° B.30° C.32° D.36° 10.两组邻边分别相等四边形叫做“筝形”.如图,四边形ABCD 是一个筝形,其中AD =CD ,AB =CB.小明在探究筝形性质时,得到如下结论: ①AC ⊥BD ;②AO =CO =12 AC ;③△ABD ≌△CBD.其中正确结论有( D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工人师傅在做完门框后,为防止变形常常像图中所示那样钉上两条斜拉木条(即图中AB ,CD 两根木条),这样做依据是__三角形稳定性__.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肯定很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把知识点读懂,下面店铺带来一份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的测试题及答案,赶快来测试一下吧。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1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已知是三角形的三边,则 B.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 C.在Rt△ABC中,∠C=90°,所以 D.在Rt△ABC中,∠B=90°,所以 2.如果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斜边长扩大到原来 的( )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3.在△ABC中,AB=6,AC=8,BC=10,则该三角形为(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4.如图,已知正方形B的面积为144,如果正方形C的面积为169,那么正方形A的面积为( ) A.313 B.144 C.169 D.25 5.如图,在Rt△ABC中,∠ACB=90°,若AC=5 cm,BC=12 cm,则Rt△ABC斜边上的高CD的长为( ) A.6 cm B.8.5 cm C. cm D. cm 6.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三内角之比为1︰2︰3 B.三边长的平方之比为1︰2︰3 C.三边长之比为3︰4︰5 D.三内角之比为3︰4︰5 7.如图,在△ABC中,∠ACB=90°,AC=40,BC=9,点M,N在

AB上,且AM=AC,BN=BC,则MN的长为( ) A.6 B.7 C.8 D.9 8.如图,一圆柱高8 cm,底面半径为cm,一只蚂蚁从点A爬到点B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 A.6 cm B.8 cm C.10 cm D.12 cm 9.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338=10a+24b+26c,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10.在Rt△ABC中,∠C=90°,∠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a∶b=3∶4,c=10,则△ABC的面积为( ) A.24 B.12 C.28 D.3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现有两根木棒的长度分别是40 cm和50 cm,若要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其中有一个角 为直角,则所需木棒的最短长度为________. 12.在△ABC中,AB=AC=17 cm,BC=16 cm,AD⊥BC于点D,则AD=_______. 13.在△ABC中,若三边长分别为9,12,15,则用两个这样的三角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 为________. 14.如图,某会展中心在会展期间准备将高5 m,长13 m,宽2 m的楼道上铺地毯,已知地 毯每平方米18元,请你帮助计算一下,铺完这个楼道至少需要________元钱. 第15题图 15.(2015湖南株洲中考) 如图是“赵爽弦图”,△ABH,△BCG,△CDF和△DAE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四边形ABCD和EFGH都是正方形,如果AB=10,EF=2,那么AH等于. 16.(2015湖北黄冈中考)在△ABC中,AB=13 cm,AC=20 cm,

八上数学第一章单元测试卷与答案

八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一)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两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在同一个平面内,它们构成的一对角可看成是( ) (A )同位角 (B )内错角 (C )对顶角 (D )同旁内角 2.如图,直线a //b ,∠1=60°,则∠2的度数为( ) (A )120°(B )30°(C )60°(D )100° 3.如图,直线1l ∥2l ,∠1=40°,∠2=75° ,则∠3等于( (A )55° (B )60° (C )65° (D )70° 4.如图,已知AB ∥CD ,BC 平分∠ABE ,∠C =34°,则∠BED 的度数是( ) (A )17°(B )34°(C )56° (D )68°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 )同位角相等(D )对顶角相等 6.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指() (A )从一条直线上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 (B )从一条直线上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C )从一条直线上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的长度 (D )从一条直线上一点到另一条直线上的一点间线段的长度 7.已知∠1和∠2是同旁内角,∠1=40°,则∠2是() (A )160° (B )140° (C )40° (D )无法确定 8.下列图形中,由AB CD ∥,能得到12∠=∠的是( ) 9.一架飞机向北飞行,两次改变方向后,前进的方向与原来的航行方向平行,已知第一 次向左拐50°,那么第二次向右拐---------------------------------------() A C B D 1 2 A C B D 1 2 (A (B 1 2 A C B D (C B D C A (D 1 2 第1题 l 1 l 2 1 2 3 1 2 a b 第2题 第3题 A D 第4题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参考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 答案参考(总11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参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已知是三角形的三边,则 B.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 C.在Rt△ABC中,∠C=90°,所以 D.在Rt△ABC中,∠B=90°,所以 2.如果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斜边长扩大到原来 的() 倍倍倍倍 3.在△ABC中,AB=6,AC=8,BC=10,则该三角形为()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4.如图,已知正方形B的面积为144,如果正方形C的面积为169,那么正方形A的面积为() 5.如图,在Rt△ABC中,∠ACB=90°,若AC=5cm,BC=12cm,则Rt△ABC斜边上的高CD的长为() 6.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三内角之比为1︰2︰3 B.三边长的平方之比为1︰2︰3 C.三边长之比为3︰4︰5 D.三内角之比为3︰4︰5 7.如图,在△ABC中,∠ACB=90°,AC=40,BC=9,点M,N在AB上,且AM=AC,BN=BC,则MN 的长为() 8.如图,一圆柱高8cm,底面半径为cm,一只蚂蚁从点A爬到点B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9.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338=10a+24b+26c,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10.在R t△ABC中,∠C=90°,∠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a∶b=3∶4,c=10,则△ABC的面积为() A.24B.12C.28D.3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现有两根木棒的长度分别是40cm和50cm,若要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其中有一个角 为直角,则所需木棒的最短长度为________. 12.在△ABC中,AB=AC=17cm,BC=16cm,AD⊥BC于点D,则AD=_______. 13.在△ABC中,若三边长分别为9,12,15,则用两个这样的三角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 为________. 14.如图,某会展中心在会展期间准备将高5m,长13m,宽2m的楼道上铺地毯,已知地 毯每平方米18元,请你帮助计算一下,铺完这个楼道至少需要________元钱. 第15题图 15.(2015•湖南株洲中考)如图是“赵爽弦图”,△ABH,△BCG,△CDF和△DAE是四个

八上数学第一章单元测试卷与答案

八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两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在同一个平面内,它们构成的一对角可看成是( ) (A )同位角 (B )内错角 (C )对顶角 (D )同旁内角 2.如图,直线a //b ,∠1=60°,则∠2的度数为( ) (A)120° (B )30° (C)60° (D )100° 3.如图,直线1l ∥2l , ∠1=40°,∠2=75°,则∠3等于( ) (A )55° (B )60° (C )65° (D)70° 4.如图,已知AB ∥CD , BC 平分∠ABE , ∠C =34°,则∠BED 的度数是( ) (A )17° (B )34° (C )56° (D )68°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 )同位角相等 (D )对顶角相等 6.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指( ) (A )从一条直线上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 (B )从一条直线上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C )从一条直线上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的长度 (D )从一条直线上一点到另一条直线上的一点间线段的长度 7.已知∠1和∠2是同旁内角,∠1=40°,则∠2是( ) (A)160° (B )140° (C )40° (D)无法确定 8.下列图形中,由AB CD ∥,能得到12∠=∠的是( ) A C B D 1 2 A C B D 1 2 (A ) (B ) 1 2 A C B D (C ) B D C A (D ) 1 2 第1题 l 1 l 2 1 2 3 1 2 a b 第2题 第3题 A D 第4题

八上数学第一章单元测试卷与答案

八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之答禄夫天创作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两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在同一个平面内,它们构成的一对角可看成是( ) (A )同位角 (B )内错角 (C )对顶角 (D )同旁内角 2.如图,直线a //b ,∠1=60°,则∠2的度数为( ) (A )120°(B )30°(C )60°(D )100° 3. 如图,直线1l ∥2l ,∠1=40°, 于( ) (A )55° (B )60° (C )65° (D )70° 4.如图,已知AB ∥CD ,BC 平分∠ABE ,∠C =34°,则∠BED 的度数是( ) (A )17°(B )34°(C )56° (D )68°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 )同位角相等(D )对顶角相等 第1题 l 1 l 2 1 2 3 1 2 a b 第2题 第3题 A D 第4题

6.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指() (A )从一条直线上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 (B )从一条直线上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C )从一条直线上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的长度 (D )从一条直线上一点到另一条直线上的一点间线段的长度 7.已知∠1和∠2是同旁内角,∠1=40°,则∠2是() (A )160° (B )140° (C )40° (D )无法确定 8.下列图形中,由AB CD ∥,能得到12∠=∠的是( ) 9.一架飞机向北飞行,两次改变方向后,前进的方向与原来的 航行方向平行,已知第一次向左拐50°,那么第二次向右拐---------------------------------------() (A )40° (B )50° (C )130° (D )150° 10.如图,有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 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 20°,那么∠2的度数是() A C B D 1 2 A C B D 1 2 (A (B 1 2 A C B D ( C B D C A (D 1 2

八上数学第一章单元测试卷与答案

1 . 2. 3 . 4. 5 . 6. 7 . 八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级: _________ 姓名: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如图,两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在同一个平面内,它们构成的一对角可看成是( (B)内错角 (D)同旁内角 (A)同位角 (C)对顶角 如图,直线a〃b , (A) 120° 如图,直线 (A) 55 / 仁 40 ° // 12 , 如图,已知2题AB// CD (A) 17° F列说法错误的是( 学号: 第1题 / 1=60°,则/ 2的度数为( (B) 30°(C) 60 ° (D 100 ° (B) 60° 3 B 2C) 65° / 2云°,则丿3等于( BC平分/ AB第3變C=34° ,则/ BED勺度数灌4题 (B) 34 ) (C) 56° (D) 68° (A)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C)同位角相等 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指( ) 从一条直线上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 (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D)对顶角相等 (A) (B) (C) 从一条直线上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从一条直线上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的长度 从一条直线上一点到另一条直线上的一点间线段的长度 (D) 已知/ 1和/ 2是同旁内角,/仁40°,则/ 2是( (A) 160°(B) 140° (C) 40° ■ 1二/2的是( (C) (D)无法确定 9 •一架飞机向北飞行, 次向左拐50° 两次改变方向后,前进的方向与原来的航行方向平行,已知第 ,那么第二次向右拐------------------------------ (A) 40° (B) 50° (C) 130° (D) 150°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参考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参考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已知是三角形的三边,则 B.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 C.在Rt△ABC中,∠C=90°,所以 D.在Rt△ABC中,∠B=90°,所以 2.如果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斜边长扩大到原来 的()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3.在△ABC中,AB=6,AC=8,BC=10,则该三角形为()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4.如图,已知正方形B的面积为144,如果正方形C的面积为169,那么正方形A的面积为() A.313 B.144 C.169 D.25 5.如图,在Rt△ABC中,∠ACB=90°,若AC=5 cm,BC=12 cm,则Rt△ABC斜边上的高CD 的长为() A.6 cm B.8.5 cm C. cm D. cm 6.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三内角之比为1︰2︰3 B.三边长的平方之比为1︰2︰3 C.三边长之比为3︰4︰5 D.三内角之比为3︰4︰5 7.如图,在△ABC中,∠ACB=90°,AC=40,BC=9,点M,N在AB上,且AM=AC,BN=BC,则MN的长为() A.6 B.7 C.8 D.9 8.如图,一圆柱高8 cm,底面半径为cm,一只蚂蚁从点A爬到点B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A.6 cm B.8 cm C.10 cm D.12 cm 9.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338=10a+24b+26c,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10.在Rt△ABC中,∠C=90°,∠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a∶b=3∶4,c=10,则△ABC的面积为() A.24 B.12 C.28 D.3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现有两根木棒的长度分别是40 cm和50 cm,若要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其中有一个角为直角,则所需木棒的最短长度为________. 12.在△ABC中,AB=AC=17 cm,BC=16 cm,AD⊥BC于点D,则AD=_______. 13.在△ABC中,若三边长分别为9,12,15,则用两个这样的三角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 14.如图,某会展中心在会展期间准备将高5 m,长13 m,宽2 m的楼道上铺地毯,已知地毯每平方米18元,请你帮助计算一下,铺完这个楼道至少需要________元钱. 第15题图

八上数学第一章单元复习测试卷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 班级: 3 分,共 30 分) 姓名: 学号: 1.如图,两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在同一个平面内,它们组成的一对角可当作是( ) ( A )同位角 ( B )内错角 ( C )对顶角 ( D )同旁内角 第 1 题 2.如图,直线 a // b ,∠ 1=60°,则∠ 2 的度数为( ) ( A ) 120° ( B ) 30° ( C ) 60° ( D ) 100° 1 a 1 A B l 1 2 2 b 3 l 2 C D 第 2 题 第 3 E 题 第 4 题 3.如图,直线 l 1 ∥ l 2 , ∠ 1=40 °,∠ 2=75 °,则∠3 等于( ) ( A )55° (B )60° ( C )65° ( D )70° 4.如图,已知 AB ∥CD , BC 均分∠ ABE , ∠ C =34°, 则∠ BED 的度数是 ( ) ( A )17° (B )34° ( C )56° ( D )68° 5.以下说法错误 的是( ) .. ( A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C )同位角相等 (D )对顶角相等 6.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指( ) ( A )从一条直线上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 ( B )从一条直线上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 C )从一条直线上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的长度 ( D )从一条直线上一点到另一条直线上的一点间线段的长度 7.已知∠ 1 和∠ 2 是同旁内角,∠ 1=40°,则∠ 2 是( ) ( A )160° ( B )140° (C )40° ( D )没法确立 8.以下图形中,由 AB ∥ CD ,能获得 1 2 的是( ) A B A 1 B A B A B 1 1 2 1 2 C 2 C C D D D 2 C D ( A ) ( C ) ( D ) ( B )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二章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6、8、x ,x 为斜边,则以x 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 _; 2.如右图:图形A 的面积是 ; 3.2)3(-=________,327- =_________, 0 )5(-的立方根是 ; 4.在棱长为5dm 的正方体木箱中,现放入一根长dm 12的铁棒,能放得进去吗? ; 5.2 10-的算术平方根是 ,16的平方根是 ; 6.计算:_________1125 61 3 =-; 7.若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则______3=++cd b a ; 8.在2 ,3.0,10,1010010001.0,125,722,0,122 3π---•- 中, 负实数集合:{ }; 9.有两棵树,一棵高6米,另一棵高2米,两树相距5米, 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至少飞了 米; 10.一只蚂蚁从长、宽都是3,高是8的长方体纸箱的A 点沿纸箱爬 到B 点,那么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他们 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 ) 7 15 24 25 207 15 2024 25 157 25 20 24 25 7 202415 (A) (B) (C) (D) 12.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木版,三边的平方和为1800cm 2,则斜边长为 ( ) (A ) 80cm (B ) 30cm (C ) 90cm (D ) 120cm 13.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是 ( ) (A ) 9-的平方根是3-(B )9的平方根是3 (C ) 9的算术平方根是3±(D )9的算术平方根是3 14.下列运算中,错误的是 ( ) ①1251144251 =,②4)4(2±=-,③22222-=-=-,④20 9 5141251161=+=+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15.若9,42 2 ==b a ,且0

八上数学第一章单元测试卷与答案

八上数学第一章单元测试卷与答案 八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两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在同一个平面内,它们构成的一对角可看成是()(A )同位角(B )内错角(C )对顶角(D )同旁内角 2.如图,直线a //b ,∠1=60°,则∠2的度数为()(A )120° (B )30° (C )60° (D )100° 3.如图,直线1l ∥2l ,∠1=40°,∠2=75°,则∠3等于()(A )55° (B )60° (C )65° (D )70° 4.如图,已知AB ∥CD , BC 平分∠ABE , ∠C =34°,则∠BED 的度数是( ) (A )17° (B )34° (C )56° (D )68°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 )同位角相等(D )对顶角相等 6.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指() (A )从一条直线上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B )从一条直线上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C )从一条直线上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的长度 (D )从一条直线上一点到另一条直线上的一点间线段的长度7.已知∠1和∠2是同旁内角,∠1=40°,则∠2是() (A )160° (B )140° (C )40° (D )无法确定 8.下列图形中,由AB CD ∥,能得到12∠=∠的是() A C B D 1

2 A C B D 1 2 (A ) (B ) 1 2 A C B D (C ) B D C A (D ) 1 2 第1题 l 1 l 2 1 2 3 1 2 a b 第2题 第3题 A D 第4题 9.一架飞机向北飞行,两次改变方向后,前进的方向与原来的航

八上数学第一章单元测试卷与答案

创作者(人): 轻秘张 日 期: 贰零贰贰 八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两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在同一个平面内,它们构成的一对角可看成是( ) (A )同位角 (B )内错角 (C )对顶角 (D )同旁内角 2.如图,直线a //b ,∠1=60°,则∠2的度数为( ) (A )120°(B )30°(C )60°(D )100° 3.如图,直线1l ∥2l ,∠1=40°,∠2=75° ,则∠3等于( (A )55° (B )60° (C )65° (D )70° 4.如图,已知AB ∥CD ,BC 平分∠ABE ,∠C =34°,则∠BED 的度数是( ) (A )17°(B )34°(C )56° (D )68°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B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 )同位角相等(D )对顶角相等 6.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指() (A )从一条直线上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 (B )从一条直线上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C )从一条直线上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的长度 (D )从一条直线上一点到另一条直线上的一点间线段的长度 7.已知∠1和∠2是同旁内角,∠1=40°,则∠2是() 第1题 l 1 l 2 1 2 3 1 2 a b 第2题 第3题 A D 第4题

创作者(人): 轻秘张 日 期: 贰零贰贰 (A )160° (B )140° (C )40° (D )无法确定 8.下列图形中,由AB CD ∥,能得到12∠=∠的是( ) 9.一架飞机向北飞行,两次改变方向后,前进的方向与原来的航行方向平 行,已知第一次向左拐50°,那么第二次向右拐---------------------------------------() (A )40° (B )50° (C )130° (D )150° 10.如图,有一块含有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1=20°,那么∠2的度数是() (A )30°(B )25° (C )20°(D )15°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 12.如图, ∠1的同位角是. 13.如图,a ∥b ,若∠2=140°,则∠1=_______度. 14.如图,已知AB //CD ,∠A =∠B =90° ,AB =3cm ,BC =1cm ,则AB 与CD 之间的距离为cm . 15.如图,∠1=∠2,∠3=89°,则∠4=. 16.如图,一个合格的弯形管道,经过两次拐弯后保持平 行(即AB ∥DC ).如果∠C =60°,那么∠B 的度数是________. 17.如图,ED ∥AB ,AF 交ED 于点C ,∠ECF =138°,则∠A =______度. 18.如图所示,直线a ∥b .直线c 与直线a ,b 分别相交于点A 、点 A C B D 1 2 A C B D 1 2 (A (B 1 2 A C B D (C B D C A (D 1 2 2 1 第10题 2 l 1 a b D 第14题 1 2 3 4 5 a b c 第12题 第13题 2 3 4 1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八上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八上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Lt D

单元测试(1) 一、填空题 1.假设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等于40 °,那么它的顶角等于°. 2.假设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和中线分别是 5 cm、6cm,那么它的面积是cm2 3.如图,AB=AC=CD,∠BAC=56°,那么∠B= °,∠D=__ °, 4.如图,在△ABC中,AB=6 cm,AC=5cm,∠ABC与∠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0作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那么△ADE的周长=__ __cm. 5.在△ABC中,如果只给出条件∠A=60°,那么还不能判定△ABC是等边三角形.给出以下3种说法: ①如果再加上条件“AB=AC〞,那么△ABC是等边三角形;

②如果再加上条件“∠A=∠C〞,那么△ABC是等边三角形; ③如果再加上条件“中线AD上BC〞,那么△ABC是等边三角形. 其中正确的说法有〔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全部填上〕. 6.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D是AC的中点,点E在BC的延长线上,且DE=DB,△ABC的周长为9 cm,那么∠E=____,CE=____cm. 7.如图,点A 1、A 2 、A 3 、A 4 在线段AF上,且AB=A 1 B,A 1 C=A 1 A 2 ,A 2 D=A 2 A 3 ,A 3 E=A 3 A 4 . 如果∠EA 4A 3 =8°,那么∠B=____°. 二、选择题 8.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 (A)任意两条相交直线都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 (B)等腰三角形最少有1条对称轴,最多有3条对称轴 (C)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D)全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成轴对称 9.如图,在△ABC中,AB=AC,∠A=36°,两条角平分线BD、CE相交于点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已知是三角形的三边,则 B.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 C.在Rt△ABC中,∠C=90°,所以 D.在Rt△ABC中,∠B=90°,所以 2.如果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斜边长扩大到原来 的()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3.在△ABC中,AB=6,AC=8,BC=10,则该三角形为()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4.如图,已知正方形B的面积为144,如果正方形C的面积为169,那么正方形A的面积为() A.313 B.144 C.169 D.25 5.如图,在Rt△ABC中,∠ACB=90°,若AC=5cm,BC=12cm,则Rt△ABC斜边上的高CD的长为() A.6cm B.8.5cm C.cm D.cm

6.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三内角之比为1︰2︰3 B.三边长的平方之比为1︰2︰3 C.三边长之比为3︰4︰5 D.三内角之比为3︰4︰5 7.如图,在△ABC中,∠ACB=90°,AC=40,BC=9,点M,N在AB 上,且AM=AC,BN=BC,则MN的长为() A.6 B.7 C.8 D.9 8.如图,一圆柱高8cm,底面半径为cm,一只蚂蚁从点A爬到点B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A.6cm B.8cm C.10cm D.12cm 9.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 a2+b2+c2+338=10a+24b+26c,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10.在Rt△ABC中,∠C=90°,∠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a∶b=3∶4,c=10,则△ABC的面积为() A.24 B.12 C.28 D.3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现有两根木棒的长度分别是40cm和50cm,若要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其中有一个角 为直角,则所需木棒的最短长度为________. 12.在△ABC中,AB=AC=17cm,BC=16cm,AD⊥BC于点D,则 AD=_______. 13.在△ABC中,若三边长分别为9,12,15,则用两个这样的三角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 为________.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4619179284.html,)/初中二年级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 案[1]〕 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 一、选择题 1.以下列各组数据为三角形三边,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4cm,8cm,7cm (B) 2cm,2cm,2cm (C) 2cm,2cm,4cm (D)13cm ,12 cm ,5 cm 2.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15cm,20cm,25cm,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为() (A)12cm (B)10cm (C)12.5cm (D)10.5cm 3.Rt ABC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ABC 的第三边,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A)25 (B)7 (C)12 (D)25或7 4.有长度为9cm,12cm,15cm,36cm,39cm的五根木棒,可搭成(首尾连接)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A)1个(B)2个(C)3个(D)4个 5.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扩大相同的倍数后,得到的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以上结论都不对 6.在△ABC中,AB=12cm, AC=9cm,BC=15cm,下列关系成立的是() (A)(B) (C)(D)以上都不对 7.小刚准备测量河水的深度,他把一根竹竿插到离岸边1.5m 远的水底,竹竿高出水面0.5m,把竹竿的顶端拉向岸边,竿顶和岸边的水平刚好相齐,河水的深度为() (A)2m (B)2.5cm (C)2.25m (D)3m 8.若一个三角形三边满足,则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B)等腰直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以上结论都不对 9.一架250c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这时梯足与墙的终端距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