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甘玉759选育报告
高产、稳产、优质青贮玉米新品种庆红508的选育

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15期动物科学高产、稳产、优质青贮玉米新品种庆红508的选育蒙成梁庆平*吴地黄艳花蓝松涛(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广西南宁530007)摘要近年来,随着广西畜牧业的迅猛发展,青贮玉米在广西地区的种植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但种植的品种多而杂,且多数不是青贮专用品种。
以筛选品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青贮玉米新品种为育种目标,育成优质、生物产量高、稳产、适应性强、后期持绿性好的青贮玉米新品种庆红508。
本文从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等方面总结了庆红508品种的选育、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为该品种在广西及生态条件相似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贮玉米;庆红508;选育;品种特性;栽培技术;制种技术中图分类号S5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15-0051-04青贮玉米是指在玉米乳熟至蜡熟期,将带果穗的全株玉米或收获果穗后剩余的全部茎叶经切碎加工贮藏发酵后调制成饲料的玉米,用于喂牛、羊等家畜,是重要的饲草作物[1],是畜牧业当中价格低廉且优质的粗饲料来源[2]。
与其他牧草、饲草相比,青贮玉米产量及消化率高、饲喂效果好,更利于提高牛、羊产肉率及奶牛产奶率[3],是反刍动物主要的粗饲料[4]。
与籽粒玉米相比,青贮玉米没有田间收获果穗及收获后晾晒等环节,大大降低了劳动成本,收获后的青贮产量及产值也较单收籽粒的高。
因此,种植青贮玉米且全株收获不仅可以为畜牧业提供优质的青贮饲料,还可以促进农民增收,实现种养双赢。
青贮玉米新品种选育工作在广西起步较晚,加之种质资源匮乏,从而严重制约了青贮玉米新品种的选育[5]。
当前,青贮玉米在广西地区的种植面积呈逐年增加趋势,但种植的品种多而杂,且大多不是青贮专用品种。
因此,选育并利用优质高产青贮玉米新品种对促进广西畜牧业发展的意义重大。
鉴于此,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前期以筛选品质优、产量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青贮玉米新品种为育种目标,以自交系南150为母本、自交系南118为父本,杂交育成优质、生物产量高、稳产、适应性强、后期持绿性好的青贮玉米新品种庆红508。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甘玉759选育报告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甘玉759选育报告甘玉759是一种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
该品种选育的目标是在保
持高产的基础上提高产品质量,并增强抗病、抗逆性能。
以下是关于该品
种选育的详细报告。
首先,在选育过程中,我们首先选择了具有高产潜力的亲本进行杂交。
在选择亲本的过程中考虑了一系列因素,如抗旱、抗病以及耐寒性。
最终,我们选定了适应性广、稳定高产的亲本进行杂交。
此外,甘玉759还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能。
即使在干旱或高温的环境中,该品种仍能保持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这得益于我们对该品种的选择和
育种过程中注重耐旱、耐热性的培育。
最后,甘玉759在产量和品质方面也有很大的突破。
根据多年的试验
和观察,甘玉759的产量明显高于传统品种,并且其籽粒质量良好,具有
较高的营养价值。
这使得甘玉759在商业种植中有着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市
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甘玉759是一种高产优质多抗的玉米新品种。
在选育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一系列生物技术手段,并注重其抗病和抗逆性能的培育。
该品种在产量和品质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种植选择。
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双玉103选育与推广-精品文档

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双玉103选育与推广双玉103是吉林省双辽市双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2年育成的,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籽粒容重高、角质层厚、赖氨酸含量高、含水量极低、商品性极好、抗逆性强、活秆成熟等特性,深受玉米种植加工企业欢迎,可在北方春玉米区登海9、农大364等适宜区种植,增产潜力极大,是一个极具推广应用前景的玉米新品种。
1选育过程双玉103是吉林省双辽市双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2年以自选系S126为母本、自选系W967为父本配制杂交而成,2003~2004年进行公司内产比试验;2005~2006年参加吉林省玉米杂交种预备试验及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吉林省晚熟生产试验;同时2006~2007年在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和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进行玉米杂交种抗病虫害鉴定;2007年通过国家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分析检测,证明其具有晚熟、高产、稳产、优质、抗病虫、适应性广等特点。
2008年初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结果与分析2.1生物学特性双玉103幼苗绿色,叶鞘紫色,早发性好。
株高295cm,穗位120cm,成株20片叶,株型清秀,穗位以上叶片收敛,穗位以下叶片平展,有一定的耐密潜力,充分接受光能,且雄穗分枝中等,花粉量大,消耗养分少,花药紫色,花丝粉色,根系发达,尤其次生根更发达,茎干粗壮,可以粮饲兼用。
果穗长筒型,穗长24.4cm,16~18行,穗轴粉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单穗粒重250.6g,百粒重37.5g,出籽率76.8%,容重714g/L。
双玉103出苗至成熟共133d,属晚熟玉米杂交种,适宜在吉林省长春四平及松原白城区域,内蒙古通辽赤峰大部分区域,辽宁、黑龙江省生育期≥10℃积温2850℃以上的地区种植推广。
2.2品质表现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分析检测,其籽粒含淀粉73.54%,粗脂肪4.33%,粗蛋白9.57%,赖氨酸0.27%,商品性极好。
玉米新品种禾盛209选育报告

玉米新品种禾盛209选育报告作者:张国琴刘明华张正英葛玉彬来源:《甘肃农业科技》2022年第08期摘要:为了培育适宜在甘肃省中晚熟生态区种植的优良玉米新品种,甘肃禾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自育系 NDSJ014为母本、自育系 NDSJ003为父本组配杂交组合,经多年试验鉴选,培育出了粮饲兼用型玉米优良杂交种禾盛209。
在2018 —2019 年甘肃省中晚熟水地A 组玉米区域试验中,2 a 12 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15 860.3kg/hm2,较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5.3%。
该品种生育期141 d,活秆成熟。
株高315 cm,穗长22.2 cm,穗粗5.2 cm,千粒重340.1 g。
籽粒(干基)含粗蛋白79.2 g/kg、粗脂肪39.4 g/kg、粗淀粉 749.5 g/kg、赖氨酸 2.4 g/kg,容重777 g/L。
适宜在甘肃省中晚熟生态区域种植。
关键词:玉米; 新品种;禾盛209;选育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2)08-0028-03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2.08.007Breeding Report of A New Maize Cultivar Hesheng 209ZHANG Guoqin 1, LIU Minghua 2, ZHANG Zhengying 1, GE Yubing 1(1. Institute of Crops, Gansu Academy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70,China; 2. Gansu Hesheng Professional Farmers' Cooperative of Planting, Lanzhou Gansu 730070,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breed new maize varieties with high quality and are suitable to plant in ecological areas that are middle to late maturing ones in Gansu, Hesheng 209, an excellent grain-forage hybrid using self-selected line NDSJ014 as female parent and self-selected line NDSJ003 as male parent, was bred by Gansu Hesheng Professional Farmers' Cooperative of Planting and Institute of Crops of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rom 2018 to 2019, yield data from maize regional experiment of Gansu Province(mid-late maturity, irrigated land, group A),taken 12 sites(points) in 2 a, was 15 860.3 kg/ha, which showed an increase of 5.3%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control cultivar Xianyu 335. The growth period was 141 days with green stem at maturity, the plant height was 315 cm, the ear length was 22.2 cm, the ear diameter was 5.2 cm and the 1000-grain weight was 340.1 g. Contents of crude protein, ether extract, crude starch and lysine in grain were 79.2 g/kg, 39.4 g/kg, 749.5 g/kg and 2.4 g/kg, respectively, and bulk density was 777 g/L. This cultivar is suitable to be grown in ecological area of middle and late maturity in Gansu Province.Key words: Maize; New cultivar; Hesheng 209; Breeding玉米是全世界也是我國种植范围最广、用途最多、总产量最高的作物,是重要的饲料、工业原料和能源作物,发展玉米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满足市场需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 5 ]。
玉米新品种甘玉801选育报告

玉米新品种甘玉801选育报告许会军;张锦昌;张建清;史永强;南建伟【摘要】Ganyu 801 is a newly late bred corn hybrid by parental which self-sterile inbred lines phbve as the female parent, Gb926 as the male parent.In late high-density corn regional trial in Gansu province,the average yield of fresh ears of Ganyu 801 is 16 830.0 kg/hm2,which is 11.1%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heck variety of Zhengdan 958 in 6 pilot in 2012;the average yield of fresh ears is 14 560.5 kg/hm2,which is 0.2%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heck variety of Xianyu 335 in 5 pilot on June 2013;the average yield of fresh ears is 15 471.0 kg/hm2,which is 5.4 %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heck variety of Xianyu 335 in 5 pilot in 2013. The result shows that Ganyu 801 is the high resistance to sugarcane mosaic virus, resistance to head smut and red leaf disease,moderate resistant to Smut and stalk rot. In addition,grain containing crude protein is 94.9 g/kg,crude fat is 49.4 g/kg,coarse starch is 717 g/kg,it is a high quality corn. It is suitable to be grown in the region of spring corn growing areas in Gansu.%玉米新品种甘玉801是以自选系 Phbve 为母本、GB926为父本育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
润民759审定公告

润民759审定公告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果,新品种的审定公告不断发布。
润民759作为其中一个优质品种,审定公告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围绕润民759的审定背景、审定过程、品种特点、种植技术要点以及市场前景与应用范围展开介绍,为广大农民提供实用的种植指南。
一、润民759审定背景润民759是由我国农业科研单位通过杂交、选育等手段,历经多年攻关研制而成的一个新品种。
审定公告发布前,润民759在试验示范过程中表现出了良好的生长势、产量稳定性、抗病性及适应性等特点,得到了专家和农民的一致好评。
二、润民759审定过程根据我国农作物审定规定,润民759在通过田间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等多个环节后,经专家评审委员会审查,认定符合国家审定标准,授予审定编号。
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我国农作物审定制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
三、润民759品种特点1.生长势强:润民759生长速度快,植株高度适中,具有良好的生长势。
2.产量稳定性高:润民759在试验示范中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水平,且稳定性较好。
3.抗病性强:润民759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对常见病害具有较好的抵抗力。
4.适应性广:润民759在我国多个省份的试验表明,其适应性强,可在不同地域、不同土壤类型上种植。
四、润民759种植技术要点1.选地整地:选择土层深厚、肥力较高的地块,提前做好整地工作。
2.播种期: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种植习惯,选择适宜的播种期。
3.播种方法:采用穴播或条播,保持适当的行距和株距。
4.施肥管理:在生长过程中,根据植株长势及时追肥,注重氮、磷、钾肥的平衡施用。
5.病虫害防治:密切关注病虫害发生情况,采取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治。
6.适时收获:在成熟度达到80%左右时,及时进行收获。
五、润民759的市场前景与应用范围润民759具有较高的产量、抗病性和适应性,预计在市场上具有较好的前景。
该品种适用于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的种植,适用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多个领域。
优质高产广适玉米杂交种金玉579选育研究

种 子 (S e e d )第38卷 第4期 2019年4月V o l .38 N o .4 A pr . 2019收稿日期:2018-12-11基金项目:贵州玉米种质改良及强优势杂交种创制(2016Y F D0101206-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七大作物专项子课题);贵州西部生态区的玉米种质改良创制及杂交种选育研究(黔科合撑[2017]2507);贵州玉米育种核心种质的改良与创制(黔农科院自主创新科研专项字[2014]006);种植业调结构-草畜产业示范工程(一期)-饲用玉米良种繁育技术体系与产业化示范专题(黔科服企2018[4001-02]);中央补助地方实验室建设项目‘贵州省特色旱地粮食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平台建设“(合同号:黔科中引地[2018]4003)㊂作者简介:祖文龙(1974 ),男(白族),云南大理人;本科,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E -m a i l :w a n g a n g u i 123@163.c o m ㊂通讯作者:陈泽辉(1962 ),男,贵州瓮安人;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玉米遗传育种研究和数量遗传教学㊂优质高产广适玉米杂交种金玉579选育研究祖文龙2, 王安贵1, 陈泽辉1, 祝云芳1, 吴 迅1, 郭向阳1, 刘鹏飞1, 陈华璋1(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 贵阳550006; 2.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种子管理站, 云南景洪666100)B r e e d i n g o fG o o dQ u a l i t y ,H i g hY i e l da n d W i d eA d a p t a b i l i t yC o r nH y b r i dV a r e i t y J i n yu579Z U W e n l o n g 2,W A N GA n g u i 1,C H E NZ e h u i 1,Z H UY u n f a n g 1,W UX u n 1,G U OX i a n g y a n g 1,L I UP e n g f e i 1,C H E N H u a z h a n g1摘 要:金玉579是贵州省旱粮研究所选育的适宜西南山区种植的高产㊁广适㊁优质㊁综合抗性好的玉米杂交种㊂2015 2016年贵州省区试平均产量为10221k g ㊃h m -2,比对照增产7.02%,2年分别比对照增产(黔单16号)5.66%和8.41%;云南省中海拔区试平均产量11776.5k g ㊃h m -2,较对照增产15.2%,2年分别比对照(海禾2号)增产11.9%和18.8%㊂生产试验贵州平均产量9087k g ㊃h m -2,较对照增产8.61%;云南平均产量10354.5k g ㊃h m -2,较对照增产20.7%,增产点率100.0%㊂2017年分别通过贵州省和云南省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黔审玉2017003号和滇审玉2017022号㊂另外,在湖南省已成功引种,其公告号为(湘)引种2017第2号㊂说明该品种在西南山区玉米主产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㊂关键词: 贵州;玉米杂交种;金玉579;品种选育;适应性广D O I 编码: 10.16590/j.c n k i .1001-4705.2019.04.124中图分类号: S 51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4705(2019)04-0124-031 育种思路西南山区玉米带是我国三大玉米产区之一[1-2]㊂该产区生态类型多变复杂,加之近年来极端气候变化成为常态化,导致生产上各种病害发生率高,从而对品种的要求高并多样化㊂为此,对选育工作者的育种目标要求相应提高,这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对种质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改良,选育出优良的自交系,组配出优良杂交种应用于生产㊂针对我国西南山区玉米带的生态环境,以选育综合抗性好㊁偏硬粒型㊁能适应该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稳产杂交种[1-2]为选育目标,利用R e i d 种质的配合力高㊁抗倒(折)性强等性状与L a n .脱水快㊁出籽率高等优良性状进行重组选择自交系;再与根系发达㊁抗病虫性强㊁植株叶片持绿性好㊁籽粒商品色泽好且适应性广[1-2]等众多优点的S u w a n 种质组配,选育出的品种能够达到生产上的需求㊂按此目标选育的金玉579于2017年分别通过贵州省和云南省审定㊂2 选育过程2.1 亲本自交系的选育 母本自交系Q B1013以杂交组合先玉222F 2(R e i d ˑL a n .)作为基础群体经3年6代选育而成㊂该自交系株型较紧凑,生育期116d ,株高222c m ,穗位高90c m ;雄穗一次分枝数为8个,雄穗最低侧枝位以上主轴长16c m ,最高侧枝位以上主轴长8c m [5],雄花护颖[2]为紫色条纹,颖基深紫色,花药紫色;花丝紫色㊂穗长15c m ,果穗直径4.3c m ,穗行数14.8行,每行粒数26.6粒,百粒重31g ,穗夹角较小,籽粒为黄色㊁半马齿型,穗轴红色㊂果穗筒型,一般配合力较高㊂已申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受理号为:20172348.4㊂ 父本Q B 1923是利用S u w a n 选系Q B 572与Q R273杂交后分离选育而成,其中Q R273是国审品种金玉506的母本;Q B 572是Q B 48与T32杂交,经3年6代自交选育而成㊂其株型较紧凑,株高220c m ,穗位高85c m ㊂雄穗一次分枝数为12个,雄穗最低侧枝位以上主轴长32c m ,最高侧枝位以上主轴长24c m [5],雄花护颖无花青甙显色,颖基深紫色,花药黄色;花丝白色㊂籽粒黄色㊁硬粒型,穗轴白色㊂田间表现青秆成熟,抗大小斑病[2]㊁锈病等㊂申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受理号为:20172356.3㊂㊃421㊃品种选育研究 祖文龙等:优质高产广适玉米杂交种金玉579选育研究表1 2015 2016年贵州省区域试验产量情况试验地点 2015 2016 产量/(k g ㊃h m -2)较对照增减产/ʃ%排名产量/(k g ㊃h m -2)较对照增减产/ʃ%排名贵阳市农科所10804.518.96111995.58.81铜仁市农科所8208-7.61118245.5-8.348平塘县种子站109985.15466815.398镇远县种子站10123.510.9127027.53.439德江县种子站1122911.09110479-0.726黔西南州农科所113671.34614350.518.652习水县种子站6142.5-22.4911961510.223毕节地区农科所1148710.95---安顺市农科所11305.57.26213333.513.751遵义市农科所10258.517.0111050919.052平均10192.55.662102488.424注:对照品种为黔单16号㊂表2 2015 2016年云南省区域试验产量情况试验地点 2015 2016产量/(k g ㊃h m -2)较对照增减产/ʃ%排名产量/(k g ㊃h m -2)较对照增减产/ʃ%排名文山8208-0.61010964.440.01墨江1171215.5312083.99.89宣威1362327113531.217.42石林15286.514.528861.635.74红塔796518.9413106.234.53楚雄1470022.1112734.020.21大理1482615.4111270.010.07施甸---13575.730.71弥勒12280.5-3.81112834.07.911耿马8422.51.487630.916.57玉龙12694.518.1111900.67.77昭阳11878.51.3210578.39.27平均1196411.9211589.218.81 注:对照品种为海禾2号㊂2.2 金玉579的选育2012年冬天在海南利用配合力高㊁抗性好㊁株型好的自交系Q B 1923作父本,用配合力高㊁株型好㊁脱水快的自交系Q B1013作母本组配㊂2013年进行筛选试验,在贵州贵阳㊁兴义㊁毕节和云南罗平4个点的产量分别为14327k g ㊃h m -2㊁12368k g㊃h m -2㊁9658k g ㊃h m -2和10235k g ㊃h m -2,平均11647k g㊃h m -2,比当地对照种平均增产12.6%㊂于2014年同时参加贵州省和云南省预备试验,2015年晋级到贵州省G 组和云南省中海拔组区域试验,2016年分别同步进行两省的续试和生产试验㊂2017年分别通过贵州省和云南省审定,审定编号[1-6]分别为:黔玉2017003号和滇审玉2017022号㊂3 产量表现3.1 区域试验结果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2015年参加贵州省区域试验G 组平均产量为10192.5k g ㊃h m -2,比参试组合平均增产5.66%,产量排名第2位,其增产试点为80%;2016年平均产量为10248k g㊃h m -2,比对照黔单16增产8.41%,产量排名第4位,其增产试点为77.8%;2年19点次平均产量为10221k g ㊃h m -2,比对照增产7.02%㊂2年平均增产点为78.9%㊂2015年云南省中海拔区试平均产量11964k g㊃h m -2,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11.9%,产量排名第2位,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81.8%;2016年续试,平均产量11589k g ㊃h m -2,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18.8%,产量排名第1位,增产极显著,增产点率100.0%;2年区试平均产量11776.5k g ㊃h m -2,较对照增产15.2%,增产点率91.3%㊂3.2 生产试验结果金玉579(表3㊁表4)2016年贵州生产试验产量平均9087k g㊃h m -2,较对照黔单16号增产8.61%,增产点率77.8%;云南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354.5k g㊃h m -2,较对照海禾2号增产20.7%,增产点率100.0%㊂贵州各试点分布在海拔1500m 以下,云南各试点分布在海拔1000~2000m 之间;另外,在湖南省已引种成功,其公告号为(湘)引种2017第2号㊂说明金玉579在西南山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㊁丰产性㊁稳产性㊂㊃521㊃种 子 (S e e d )第38卷 第4期 2019年4月V o l .38 N o .4 A pr . 2019 表3 2016年贵州省生产试验产量情况 单位:k g㊃h m -2试验地点金玉579产量对照c k产量较c k ʃ/%排名贵阳55716180-9.856余庆10234.59595.56.665习水7819.576382.385黔南6825561921.466龙里11254.511185.50.625镇宁11106868527.884思南768674852.695毕节11061831033.101兴义10225.510600.5-3.545平均908783678.616表4 2016年云南省生产试验产量情况 单位:k g㊃h m -2试验地点金玉579产量对照(c k)产量较c k ʃ/%排名文山102248026.527.381墨江12250.51055116.1114宣威12610.51033522.021石林9322.56772.537.652大理11317.59883.514.515耿马640559018.5411平均10354.58578.2520.714 特征特性4.1 植物特征及生物学特征金玉579生育期127d ㊂幼苗长势强,第一片叶尖端形状为尖到圆形㊁叶鞘花青甙显色为中,上位穗上叶颜色为深绿,上位穗上叶姿态为轻度下披㊁与茎秆夹角小;叶鞘花青甙无显色,茎秆 之 字形程度弱;雄穗散粉期为中,颖片除基部外花青甙不显色,侧枝姿态为轻度下弯㊁与主轴的夹角为小到中,最低位和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均为中㊁一级侧枝数目为中,花药花青甙显色为中[7];花丝花青甙不显色[7];果穗圆筒形,籽粒偏硬粒㊁黄色,穗轴红轴㊁颖片花青甙显色强㊂株型半紧凑,株高279c m ,穗位高115c m ;穗长19.9c m ,穗粗5.2c m ,穗行数16.4行,行粒数43.5粒,单穗粒重220.95g ,百粒重39.2g ,出籽率86%,轴红色,籽粒黄色㊁偏硬粒;果穗苞叶覆盖程度中等,籽粒排列直㊂4.2 抗性鉴定结果高抗大斑病㊁小斑病㊁弯孢霉叶斑病,抗穗腐病,感灰斑病㊁纹枯病和茎腐病,高感锈病㊂4.3 品质结果赖氨酸为0.33%,粗脂肪为4.91%,粗蛋白为10.43%,淀粉为70.50%,容重为800g ㊃L -1㊂5 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5.1 种植区域适宜区域为贵州省海拔1500m 以下㊁云南省海拔1000~2000m 之间及湖南㊁四川㊁重庆㊁湖北山区的玉米产区种植㊂5.2 栽培技术1)种植密度和播种时期:在我国西南玉米主产区,种植密度为3500~4000株㊃667m -2,播种时期宜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之间㊂2)种植方式:采用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直播方式应及时匀苗间苗,确保苗全㊁齐㊁壮;育苗移栽方式在适宜的土壤墒情和气候适时移栽,一般在2叶1心到3叶1心时移栽为宜[1-2]㊂ 3)田间管理:播种前犁地后碎土平整;在肥水管理上,施足底肥㊁基肥,用量在375~1125k g㊃h m -2之间[3];出苗后应及时防治病虫害,苗肥用尿素150k g ㊃h m -2,穗肥在大喇叭口期用300~375k g㊃h m -2尿素+75k g ㊃h m -2硫酸钾[1-2]㊂ 4)病虫害防治:苗期防治地老虎,药剂可用2.5%溴氰菊酯喷施或用50%辛硫磷乳油按1ʒ200配制毒土撒施[1-2];锈病的防治,可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30%已唑醇悬浮剂225g 兑水750k g㊃h m -2喷雾,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后㊁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㊂ 5)适时收获:根据生态气候条件,适当收获晚些,以提高千粒重㊂参考文献:[1]柏光晓,任洪.适宜西南山区的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贵8号选育研究[J ].玉米科学,2007,15(S 1):27-29.[2]王安贵,陈泽辉,祝云芳,等.高产优质脱水快玉米杂交种煌单008的选育研究[J ].种子,2015,34(5):115-116,125.[3]王安贵,陈泽辉,祝云芳,等.优质高产稳产玉米杂交种华龙玉899的选育[J ].贵州农业科学,2015,43(8):6-8.[4]刘鹏飞,陈泽辉,郭向阳,等.高产稳产广适玉米新品种金玉838的选育[J ].种子,2016,35(12):108-110.[5]李丽云,陈锋.高产㊁优质杂交玉米新品种创玉118的选育与应用[J ].种子,2017,36(12):114-116.[6]喻本雨,陈泽恩,王成伟,等.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卓玉1号的选育[J ].种子,2014,33(9):105-106.[7]陈怀军,杨曙辉,王桂平,等.高产优质广适鲜食型杂交玉米新品种 大玉糯2号 选育报告,第八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 专题二:农业,2018.9.27:50-55.㊃621㊃。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公主1号的选育及应用的开题报告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公主1号的选育及应用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粮食生产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广泛的种植面积和消费群体,人们对玉米品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种情况下,选育高产优质多抗的玉米杂交种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公主1号是一种适应于不同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的玉米杂交种,通过DNA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选育而成,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的特点,在玉米种植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旨在探究公主1号的选育及应用并寻求其进一步发展的途径。
二、研究目的1.了解公主1号的选育过程和技术2.分析公主1号在不同区域种植的表现和市场反应3.评估公主1号的种植效果和经济效益4.寻求公主1号进一步发展的策略和途径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公主1号选育的过程和技术分析,通过文献和实地考察的方式了解公主1号的选育过程、育种技术以及其选育的特点;2. 公主1号在不同种植区域的表现和市场反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式分析公主1号在不同地区种植的表现和市场反应;3. 公主1号的种植效果和经济效益的评估,评估公主1号在不同种植环境下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4. 公主1号进一步发展的策略和途径的探讨,依据公主1号的特点和市场需求,提出进一步发展策略和途径的建议。
四、研究意义和预期结果公主1号的选育及应用对中国的玉米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将从多个方面分析公主1号的优势和发展前景,为进一步发展优良的杂交种提供思路和决策支持。
预期结果:1. 全面了解公主1号的特点及选育技术;2. 详细分析公主1号在不同种植区域的表现和市场反应;3. 评估公主1号在不同种植环境下的种植效果和经济效益;4. 提出公主1号进一步发展的策略和途径,为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五、研究计划第一阶段:文献调研、实地考察(1个月)1.收集和整理公主1号的选育与应用文献;2.与相关专家进行交流,了解公主1号的选育技术;3.在公主1号种植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不同环境下公主1号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甘玉759选育报告作者:张正英李世晓杨万平张远景王国基于安芬来源:《甘肃农业科技》2021年第12期摘要:甘玉759是甘肃五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的适宜西北春玉米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亲本组合为WG4597/WG606。
2013年于海南组配,2014年产量鉴定比对照增产显著,抗性突出。
2018 — 2019年参加西北春玉米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分别为15 163.8、16 042.9 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先玉 335增产 3.7%、3.3%,增产均显著。
2 a 36 点(次)中有 26 点(次)增产,增产点(次)占比为72.2%。
籽粒含粗蛋白92.1 g/kg、粗脂肪46.1 g/kg、粗淀粉744.5 g/kg、赖氨酸2.9 g/kg,容重769 g/L。
适宜西北春播玉米区种植。
关键词:玉米;甘玉759;品种;选育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1)12-0001-03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1.12.001Report on Breeding of New Corn Cultivar Ganyu 759 with High-yield and Good-quality and Multi-resistanceZHANG Zhengying 1, LI Shixiao 1,2, YANG Wanping 2, ZHANG Yuanjing 2,WANG Guoji 2, YU Anfen 3(1. Institute of Crops,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70,China; 2. Gansu Wugu Seed Industry Co., LTD.,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3. Husbandry, Pasture and Green Agriculture Institute,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Abstract:Ganyu 759 is a new corn cultivar with high-yield, good-quality and multi-resistance, which i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northwest spring corn region, and the parent combination is WG4597/WG606, which was bred by Gansu Wugu Seed Industry Co., LTD.. It was selected and composited in Hainan in 2013. In 2014, the yield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with prominent resistance. In 2018 — 2019, the average yield in 2 a were 15 163.8kg/hm2 and 16 042.9 kg/hm2, 3.7% and 3.3%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cultivar Xianyu 335 in Spring Corn Regional Test in Northwest China, The yield increased at 26 sites(times) in 36 sites (times) in two years, and the proportion of increased yield was 72.2%. The grain contain of crude protein was 92.1 g/kg, crude fat was 46.1 g/kg, crude starch was 744.5 g/kg, lysine was 2.9 g/kg and bulk density was 769 g/L. It is suitable to be grown in northwest spring planting corn area.Key words:Corn;Ganyu 759;Cultivar;Breeding玉米是全世界也是我国种植范围最广、用途最多、总产量最高的作物,是重要的饲料、工业原料和能源作物,发展玉米生产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满足市场需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 ]。
我国西北春玉米种植区主要分布在甘肃、新疆、宁夏和内蒙古,由于光照丰富、气候干燥、灌溉便利等优越条件,是全国重要的玉米高产区。
近年来我国玉米高产记录由新疆创建和保持[2 - 3 ]。
先玉335是本区的代表品种,但由于近年来先玉335抗病性减弱,需要更加适应环境变化和抗病、抗逆性更好、产量更高的玉米新品种。
我们根据西北春玉米玉米产区的现状,以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和耐密为育种目标,采用系谱法选择,充分挖掘和改良国内外种质资源,选育出高配合力、抗逆性强、耐密的优良自交系WG4597和WG606,并组配而成的杂交种甘玉759,具有丰产、优质、稳产、适应性广等优点,推广应用前景良好。
并于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玉20200224号)。
1 選育过程1.1 母本自交系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2006年用自育自交系WG6300为母本与PH6WC杂交,经多年多代北方选择,海南加代稳定,2009年海南测配,2010年在云南进行抗病性测定,2011年复测表现突出,2012年定名WG4597。
西北春播出苗至成熟137 d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花药紫色,颖壳浅紫色。
株型紧凑,株高182 cm,穗位86 cm,成株叶片数20片,花丝浅紫色,穗轴白色,果穗筒型,穗长17 cm,穗行数14~16行,籽粒黄色,半硬粒型,百粒重31 g。
1.2 父本自交系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2003年以自育自交系WG5603为父本,与PH4CV杂交,经多年多代北方选择,海南加代稳定,早代以早熟抗病选择为主,高代多代测配筛选高配合力优系,2008年定名为WG606。
西北春播出苗至成熟135 d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花药黄色,颖壳绿色。
株型半紧凑,株高195 cm,穗位83 cm,成株叶片数19片。
花丝绿色,果穗筒型略锥,穗长17 cm,穗行数16~18行,穗轴红色,籽粒黄色马齿型,百粒重31 g。
结实性好,抗倒性强。
1.3 甘玉759的组配选育甘玉759以WG4597为母本、WG606为父本于2013年冬季在海南组配。
2014 — 2015年进行产量鉴定试验,2016 — 2017年参加西北春玉米区多点品比试验,2018年— 2019年参加西北春玉米区域试验,2019年参加西北春玉米生产试验。
2 产量表现2.1 多点品比试验2016 — 2017年在西北春玉米区多点品比试验中,甘玉759 2016年17个试点有16個试点增产,平均折合产量15 339.0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7.1%,居16个参试品种(系)第6位;2017年17个试点有16个试点增产,平均折合产量15 510.0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6.7%,居17个参试品种(系)第5位。
2.2 区域试验在2018 — 2019年西北春玉米区域试验中,甘玉759 2 a 36点(次)中有26点(次)增产,增产点(次)占比为72.2%。
其中2018年18 个试点有13点增产,平均折合产量15 163.8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3.7%,居17个参试品种(系)第 6 位。
2019年18 个试点有13点增产,平均折合产量16 042.9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3.3%,居20个参试品种(系)第8位(表1)。
2.3 生产试验2019 年在西北春玉米生产试验中,甘玉759平均折合产量 15 647.9 kg/hm2,比对照品种先玉335增产 2.8%,居5个参试品种(系)第 3 位;20 个试点中有14点增产,增产点率为70.0%。
3 特征特性3.1 植物学和生物学特征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半紧凑。
株高 302 cm左右,穗位 135 cm左右。
叶片浅绿色,叶缘绿色。
颖壳绿色。
花药浅紫色,花丝浅紫色。
果穗筒型,穗长18.7 cm,穗行数 14~18 行,秃尖0.8 cm。
红轴黄粒,半马齿型,百粒重 37.3 g,单穗粒重 205.1 g,出籽率 84.2%。
生育期 140 d,比对照品种先玉 335早熟 1 d。
3.2 品质据 2019 年农业农村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进行籽粒品质分析,甘玉759籽粒粗蛋白含量 92.1 g/kg、粗脂肪含量 46.1 g/kg、粗淀粉含量 744.5 g/kg、赖氨酸含量2.9g/kg,容重 769 g/L。
3.3 抗逆性3.3.1 抗病性在西北春玉米区域试验中,对大斑病、穗腐病、茎腐病、丝黑穗病田间自然发病均非高感,田间综合抗性较好。
生产试验田间茎腐病、穗腐病表现为非高感。
据 2018 年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接种鉴定,甘玉759抗茎腐病,中抗大斑病,中抗穗腐病,高感丝黑穗病。
据 2018 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抗病接种鉴定,甘玉759中抗大斑病,感丝黑穗病,抗茎腐病,中抗穗腐病。
据 2019 年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接种鉴定,甘玉759抗茎腐病,中抗穗腐病,高感丝黑穗病,高感大斑病。
据 2019 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抗病接种鉴定,甘玉759高感大斑病,中抗穗腐病,感丝黑穗病,中抗茎腐病。
3.3.2 抗倒性在西北春玉米生产试验中,甘玉759田间平均倒伏、倒折之和为 0.9%,倒伏倒折之和≥10% 的点(次)有 1 个点,点次率为 5.0%。
4 适种区域甘玉759适宜西北春播玉米区种植。
5 栽培及种子生产要点5.1 栽培技术要点甘玉759在适应区春季4月中旬至5月初播种为宜,保苗82 500株/hm2左右,热量不足地区采用地膜覆盖方式种植,使用正规生产的精选包衣种子,以保证出苗。
播种时施磷酸二铵300 kg/hm2以上,有条件的可施农家肥。
苗期应注意及时匀苗间苗,确保苗全、齐、壮[4 ],幼苗3叶前做好查苗补苗,3~4叶时间苗,5~6叶时定苗,拔除病苗、杂苗和弱苗,留生长一致的壮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