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与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融合的教学实践
循证医学与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融合的教学实践

L HZ E E IIEA DM T RAM DC EE R H20 O . O 1 I I NM DCN N A E I E IAR S A C 09V L2 N .0 S H 0
循 证 医 学 与 中 西 医 结 合 临 床 思 维 方 法 融 合 的 教 学 实 践
司秋 菊,常风云 , 张艳 慧 , 许庆友
( 河北 医科大学 中西 医结合 学院 , 河北 石家庄 0 09 ) 5 0 1
摘要: 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授课过程中引入循证医学概念, 讲解具体操作步骤, 并结合实 例由学生亲自 操作, 体会
如何应用。实践表明该方式拓 宽了学生的思路 , 高了学习兴趣 , 提 有助 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 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11 循证 医学是发展 中医药学, 高临床疗效 的需要 中医药学 学 方 法 死 板 、 才 培 养 模 式 单 一 等 问题 , 种 医 学模 拟技 术 、 于 . 提 人 各 基 的特色是辨证论治 和整体观 念 , 临床疗效是其优 势 , 更是 中医药 问题 的 学 习 ( rbe —bsdl rig P L 、 观 结 构 化 临 床 考 polm ae ann , B ) 客 e 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然而临床疗 效虽确切 , 但对 现代科学研究 试 (bet esu tr l i lea ia o , S E) ojcv t c e c n a xm nt n O C 等新 兴 教 学 手 i r u d ic i
要求任何医疗措施 的确定 , 即医生处理患者 、 专家制定治疗措施 、 引入并实施循证 医学 , 可促使 学生 提 出问题 、 分析 问题 、 解决 问
政 府 制 定 医疗 卫 生 政 策 等 , 应 根 据 现 有 客 观 的 、 可 靠 的 科 学 题 , 动 医学 实 践 , 发 内在 兴 趣 , 免 了填 鸭 式 的被 动 接 受 知识 都 最 主 激 避 依 据 进 行 。E M 已被 当 今 医学 界 公 认 为 对 指 导 临 床 实 践 、 定 的旧模式。在传统 的经验 医学教育 中, B 制 大课讲授 、 小组讨论 、 床旁 计划 、 解释结果和临床决策具有极其重要价值的方 法学 。在 医学 带教见习等各种方法是 以课堂教学为主 , 老师按照教学大纲和 自 教 育 研 究 中 引入 循 证 思 想 , 是 近 年 来 国外 医 学 教 育研 究 较 热 门 己的临床经验对学 生讲授 , 也 考试 也是强调理 论知识 , 学期结束 时 的课 题 。 以分数高低评价教学效 果 , 生无法参 与到教学 当中, 学 更没有 寻 1 加 强循 证 医学 思 维 和 方 法培 养 的必 要 性 找证据和实践的机会。近年针对 以往 医学教育教学 内容 陈旧、 教
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探讨

DOI:10.16659/ki.1672-5654.2023.23.151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探讨白晶,王海,曹留俊常州市金坛区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江苏常州 213200[摘要] 目的讨论循证医学教学模式与中医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以及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6月于常州市金坛区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实习的80位中医内科实习生,按照随机抽签的形式分为观察组(40名,给予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和对照组(40名,给予中医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实习生的临床知识掌握情况、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最终的考核成绩评分以及教学满意度。
结果干预后,两组理论知识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综合的临床实践能力、科研能力评分、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最终的考核成绩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观察组教学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中医内科临床专业的研究生进行基于循证医学教学模式的临床教学实践,能有效帮助指导医师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实习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促进临床实践教学的水平。
[关键词] 循证医学;中医内科;临床教学;教学质量[中图分类号] R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3)12(a)-0151-04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eaching Model in Clinical Teaching Practi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r⁃nal MedicineBAI Jing, WANG Hai, CAO LiujunDepartment of Medical Oncolog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2132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eaching model a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model, and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eaching model in the clinical teaching practice of intern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ethods A total of 80 interns of in⁃tern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o will be practicing in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Jintan District of Changzhou City from September 2021 to June 2022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40 in⁃terns, given th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eaching mode) and the control group (40 interns, give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mode) according to the form of random drawing. The two groups of interns were compared in terms of clinical knowledge,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teamwork ability, final assessment score and teaching satis⁃faction.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leve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but the observation group's comprehensive clinical practice ability,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score,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team cooperation ability and final assessment score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0.05). 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teach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practice of clinical teaching based on evidence-based medicine can effectively help guide doctor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enhance the clinical practice ability of interns, and promote the level of clini⁃[作者简介]白晶(1984-),女,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药肿瘤方向。
“三融通”中医临床教学体系改革及实践研究

“三融通”中医临床教学体系改革及实践研究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逐渐成为医学界的焦点。
然而,传统的中医临床教学体系逐渐显现出其弊端,使得中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提高中医临床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许多大学开始进行“三融通”中医临床教学体系的改革。
本文将探讨“三融通”中医临床教学体系的改革以及实践研究。
“三融通”中医临床教学体系的改革旨在将传统的中医临床教学与现代医学临床教学相融合,建立中西医融合的诊疗模式,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中医临床人才。
对于“三融通”中医临床教学体系的改革,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1.统一课程设置和教材传统的中医临床教学课程设置和教材多样化,存在课程重叠和教材浪费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改革中提出了统一课程设置和教材的方案。
通过精简课程和教材,减少课程重叠,缩短学习周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2.教学团队建设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是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团队成员应包括传统中医专家、西医专家和中西医结合专家。
借助团队协作和交叉学科知识和技术的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促进中西医结合和综合诊疗的发展。
3.诊疗模式创新“三融通”中医临床教学体系的改革要求将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技术相结合,形成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模式。
提高中医诊疗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科学化中医临床诊疗过程,拓展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空间。
“三融通”中医临床教学体系的改革需要不断的实践探索和研究。
一些大学坚持不懈地探索“三融通”中医教学模式,积极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分析和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推进改革。
下面列举一些实践案例。
1.北京大学中医药学院的“中医临床课程体系”改革北京大学中医药学院在中医临床课程体系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通过统一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精选课程内容,提高传统诊断方法和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推行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模式,建立偏向于慢性病的临床思维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为培养高水平的中医临床人才奠定了基础。
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的结合

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引言循证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种方法,它基于最好的科学证据,结合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价值观,以做出最好的医疗决策为宗旨。
循证医学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其能够规范化临床实践,提高医疗质量,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探讨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将循证医学应用到临床实践中。
一、循证医学的概念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以证据为基础,结合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价值观,以制定最好的医疗决策。
循证医学的核心在于使用最好的现有证据来指导临床实践,通过有效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诊断和治疗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和提高。
循证医学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预测各种疾病的发生和进展方向,减少治疗的错误和功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二、循证医学如何指导临床实践循证医学将偏重于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分析和评估各种临床干预措施,使医生从中得到更可靠的指导。
循证医学强调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要充分了解和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生活方式,家庭背景,治疗史等。
此外,医生还需开展诊断和治疗方案所需的各种科学研究,以确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措施。
循证医学的实践思路包括:1.了解和了解最新的临床研究成果,包括经验审查和系统综述。
一些医师组织或研究机构会发暂行指导意见,以帮助医生更好地选择药物,期限和适应症和疾病等细节;2.根据具体的医疗问题制定一些策略和指南,以确定特定治疗方案或药物;3.将治疗方案基于医生、患者和家属等人员,更好地控制治疗的风险和利益;4.分析和评估临床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确认他们是否符合临床研究的标准和联合委员会的规定。
三、将循证医学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将循证医学应用于临床实践中,需要遵守严格的流程,确保医疗决策的可靠性。
循证医学的应用需要遵循以下步骤:1.收集患者相关数据:在制定治疗方案之前,医生必须详细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病史、实验室测试结果等相关信息。
“三融通”中医临床教学体系改革及实践研究

“三融通”中医临床教学体系改革及实践研究
“三融通”中医临床教学体系改革是指在目前医学教育中,将中医药学和现代医学理论和技术相结合,形成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
这种方法是在传统中医学教育基础上,引入了现代医学理论和技术,整合并重构中西医学内容,以使中医药学更好地适应现代医疗体系的要求。
“三融通”中医临床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研究是为了确认这种方法是否可以有效提高中医临床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使中医药学受到更广泛的认同和接受。
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应将各学科之间关系协调起来,不仅要重视中医药学的传统经典教学,还要关注现代医学的新进展。
同时,要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诊治能力和临床实践技能。
此外,还要注重文化交流,促进中西医学交流与融合。
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达到目标。
例如,可以将中医药学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形成一套有机整合的教学模式。
还可以适当开设跨学科研究课程,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改革应从教师、学生和教材三方面入手。
在教师方面,应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增强他们的教学自信心和热情;在学生方面,应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材方面,应选择合适的教材,重视对中西医文化传统的介绍,并整合科技与人文元素。
总之,“三融通”中医临床教学体系改革及实践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教育改革。
这种改革将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紧密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有助于提高中医药学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这种改革需要我们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循证医学教学法在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循证医学教学法在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探讨王宗武;徐国平;吴险峰;付翃;林燕【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6(007)020【摘要】目的探讨循证医学教学法在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根据以往常规教学方法完成临床实习教学;研究组利用循证医学教学法完成临床实习教学.结果两组研究前自拟思维能力自评量调查表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实习生完成本阶段实习后,研究组自拟思维能力自评量调查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循证医学教学法可提高临床专业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效果,有利于为临床输送高素质人才.【总页数】2页(P9-10)【作者】王宗武;徐国平;吴险峰;付翃;林燕【作者单位】贵州省安顺市人民医院ICU,贵州安顺 561000;贵州省安顺市人民医院ICU,贵州安顺 561000;贵州省安顺市人民医院ICU,贵州安顺 561000;贵州省安顺市人民医院ICU,贵州安顺 561000;贵州省安顺市人民医院ICU,贵州安顺5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相关文献】1.临床医学教育中循证医学思维方法的应用探讨 [J], 曹婉晴2.循证医学PICOS模式结合导学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对照研究[J], 李建华;张力燕;杜晓华;汪矗;孙士波;何慧琳;方雁;业秀林3.循证医学PICOS模式结合导学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对照研究[J], 李建华;张力燕;杜晓华;汪矗;孙士波;何慧琳;方雁;业秀林;4.循证医学为导向的PBL教学法对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探讨 [J], 刘丰;林涛;何大维5.循证医学教学法在肿瘤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探讨 [J], 周素梅;张筱骅;瞿金妙;李权;潘贻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循证医学在中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思考_胡跃强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11卷词的活用、特殊句式等知识点就有感性的认识,“死”的文言会变得“活”起来,同时也给学生们提供了展示自我能力的机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2]。
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能调动起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你一起走进知识的殿堂,去思索、感悟。
为此,医古文教学中,除施行上述教学改革外,教师还应着力于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及综合文化素质,并将之融入教学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参考文献[ 1 ] 夏慧茹.提问式教学法在《医古文》教学中的运用[ J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 ( 2 ):174-175.[ 2 ] 么晓霞.医古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J ].教学探讨,2004,( 22 )21:62-63.循证医学是一个新兴的指导临床实践和评价临床医学文献的医学方法学。
近年来,其作为新生事物引入到中医学中,并引起极大的关注。
一批中医界人士即主张将循证医学引入到中医学的临床教学实践当中去,以改变传统的中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临床、科研、教学人员,为中医药现代化奠定基础。
诚然,这无可厚非,其出发点和初衷都是好的。
近年来,在医师继续教育以及研究生教育领域,循证医学教育已经越来越多地被推行,实践证明是成功的。
如国内四川大学和中山大学先后对医学生进行了循证医学相关知识的培训,收到较好效果[1];国外MadsenJS等[2]率先开展了对实习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循证医学教学研究,并认为此法可激发学生的实习兴趣,学生的反馈意见较好。
但我们应清楚的看到这些均是在西医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而在中医学领域虽有相关报道,但窃以为尚缺乏推行的条件。
1 中医学循证医学的依据不足循证医学的实质是: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即医生处理患者,制定治疗措施,政府制定卫生政策等,都应该根据现有客观的、可靠的科学依据进行。
其方法在于采用严谨的科学方法,总结、研究临床问题,得到最佳答案,再升华到新的理论或方法,用以指导新的实践。
循证医学中的证据来自可靠的临床研究,它要求客观评价某些医疗措施(尤其是药物)对患者的远期疗效和生存率的影响,而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则是循证医学获取“证据”的良好实践或最佳选择。
循证医学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 中医临床 思 维能 力培 养等手 段 ,将 学生 临床 综 合 实践 能力和 自主 学 习习惯培 养 贯 穿 于本 科 临床 教 学 中 ,并 纳入 出科 考核 内容 。结 果 经过2年的 实践研 究, 医学 生人 文 素质 、表达 与 沟通 能 力、 自主 学 习及 临床综 合技 能均得 到提 高 ,该 带教 方 法
W ANG Yan,W 【JYang,W U Yah
(Rheumatism Department,Yunnan Hospital ofTraditional Chinese M edicine,Yunnan Province,Kunming 650021,China) Abstract: 0hjective To promote the cliniea 1 comprehensive practice of students i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 ethods Using th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eaching methodology on stud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 estern medicine specialty thai practicing clinical skills in Yunn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 l Chinese medicine during 2016—2017,promoting their medical humane quality,or iented on their questions,training their independent study skills,reinforcing their ability of thinking in clinica 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ocusing on the clinical comprehensive practice and the independent study skills of students,and add them into the examination. Results According to this 2-year practicing research, the humane quality, capability of expression and communication, and the skills of independent study and clinical comprehensive practice of students have all been promoted.This method of teaching is agreed by medical students.Conclusion The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eaching methodolog y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promoting clinica l comprehensive practice of students in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 eywords: evidence—based medicine;intern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linical teaching;teaching refor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证医学与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融合的教学实践
概述
循证医学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在医学教育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
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循证医学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融合的教学实践。
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是指通过系统性地评价可得的最好的外部证据,为临床决策提供最适
合的护理、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应用。
循证医学强调对临床实践问题的客观求证,并将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以期在医疗决策中实现更好的可靠性和效果。
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
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是指在中西医结合实践中,针对不同病情和治疗方法,采用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循证理论为指导的思维方法。
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强调在综合考虑病情的同时,结合循证医学的证据,平衡中西医治疗的优势和劣势,以达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循证医学与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融合的教学实践
循证医学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融合的教学实践,是目前很多医学院校在
教学中推行的一种教学方法。
该教学方法通过将循证医学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能够在学习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了解现代医学的循证理论,还能更好地应用中医和现代医学中循证证据部分,从而达到更加有效和科学的治疗效果,同时更好地满足了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循证医学与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融合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通过演示、
案例分析、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从实际案例中深入了解和掌握循证医学和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的应用。
同时,学生还需要通过实践操作,将所学知识直接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并不断总结经验,推动医学教育的创新和发展。
小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循证医学与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的融合教学实践。
该方法
强调让学生在继承中医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现代医学循证理论的应用方法,以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方式处理病情,增强患者的信心和满意度,提高了中医和现代医学的应用水平,适应了当今复杂多变的医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