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79

合集下载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73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73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73(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下列选项中,取消预科,使大学不再担负普通教育任务的是(分数:2.00)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一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壬戌学制的特点。

在壬成学制的改革中,缩短了高等教育年限,取消预科,使大学不再负担普通教育的任务,有利于大学集中精力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3.全国教育联合会确定并刊布了《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这一时间是(分数:2.00)A.1903年B.1912年C.1922年D.1923年√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壬戌学制的课程标准。

在壬戌学制颁行后,1923年6月,全国教育联合会确定并颁布了《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

虽非政府颁布,但基于全国教育联合会的地位,全国各地均依此施行。

从此,我国的教育进入到了“课程标准”的时代。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4.下列选项中,根据学龄儿童的年龄分期划分教育阶段的是(分数:2.00)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一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壬戌学制的特点。

壬成学制根据学龄儿童的年龄分期划分教育阶段,将学制阶段的划分建立在对我国儿童的身心发展阶段的研究上,这在中国近代学制史上是第一次。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5.1937年8月,国民政府颁布了“一切仍以维持正常教育为主旨”的《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领》。

这里提出的教育方针是(分数:2.00)A.三民主义教育方针B.战时教育须做平时看√C.五育并举D.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战时教育须作平时看”。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9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9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9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简答题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社学的教育对象是A.贵族子弟B.农家子弟C.社会青年D.书院学生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情况。

社学是设在农村地区,利用农闲空隙时间,以农家子弟为对象的初等教育形式,它对于发展农村地区文化教育事业具有一定意义。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

知识模块:中国古代教育2.规定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到政府各部门“先习吏事”的是A.分斋教学B.三舍法C.监生吏事D.六步黜陟法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情况。

明立国改建国子学,扩大规模,次年改国子学为国子监。

明初国子监实行“历事制”,规定国子监生学习到一定年限,分到政府各部门“先习吏事”。

历事期间,他们白天到各部门值班,晚上则归宿国子监斋舍,温习功课。

历事时间短则三月,长则一年。

历事后进行考核,上等送吏部附选,可授予官职,中等再令历练,下等送回国子监读书。

“历事制”可视为是一种实习制度,该制度使学校培养人才与业务部门使用人才直接挂钩。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

知识模块:中国古代教育3.制定《白鹿洞书院揭示》的是A.王安石B.朱熹C.阮元D.顾宪成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书院发展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书院的发展情况。

宋时朱熹常到书院讲学,并写有《白鹿洞书院揭示》作为书院的学规。

这是中国书院发展史上一个纲领性学规,对于当时及以后的书院教育和官学教育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

知识模块:中国古代教育4.明朝书院讲会制度的突出代表是A.东林书院B.白鹿洞书院C.岳麓书院D.石鼓书院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书院发展的掌握情况,涉及“中外教育史”部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容,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书院的发展情况。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83.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83.doc

[考研类试卷]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83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关于教育的教育即生活的解读错误的是(A)学校教育要与社会生活相结合(B)要求学校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C)要为未来生活做准备(D)教育是生活的过程2 杜威主张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这三个命题揭示的教育观不包括(A)教育既要尊重儿童,又要联系社会(B)教育不仅应尊重儿童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同时也应为促进儿童这些心理因素的发展提供外部条件,尤其是社会性的条件(C)儿童的教育、儿童的发展应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且应有明确的社会定向(D)教育只需要联系儿童的日常生活3 强调古典自由教育,注重经典名著的学习,对美国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的教育思潮是(A)永恒主义教育思潮(B)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潮(C)要素主义教育思潮(D)现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潮4 在与进步主义的对抗中逐步占据了优势,一跃成为支配美国教育发展的主要思潮,“为60年代后美国的中、小学课程改革运动提供了理论武器,课程改革运动中很多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都从中受到启示而投入改革”。

这一思潮是(A)永恒主义思潮(B)要素主义思潮(C)新托马斯主义思潮(D)现代人文主义思潮5 以托马斯主义哲学为理论依据,对当时的方兴未艾的实用主义和进步主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批评的教育理论思潮是(A)永恒主义思潮(B)要素主义思潮(C)新托马斯主义思潮(D)现代人文主义思潮6 “强调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人的‘自我生成’或‘自我创造’,或者说‘教育是发展关于自由选择以及对选择的意义和责任的认识的过程’”的教育思潮是(A)永恒主义思潮(B)要素主义思潮(C)存在主义教育思潮(D)现代人文主义思潮7 从结构主义的观点看,教师是(A)结构教学中的主要辅助者(B)结构教学中的主导者(C)结构教学中的辅助者(D)结构教学中知识的传播者8 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哲学作为一种分析的和澄清思想的方法可以用于任何问题,包括教育问题。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81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81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81(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欧洲教育界公认的第一所新学校是阿博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这个学校的创办者是(分数:2.00)A.雷迪√B.利茨C.德摩林D.德可乐利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教育运动的形成和发展。

欧洲教育界公认的第一所新学校是英国教育家雷迪于1889年创办的阿伯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

这被认为是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发端,该学校也被誉为欧洲新学校的典范。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3.下列关于新教育发展时期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新教育联谊会的建立B.《新时代教育》杂志的创办C.教育理论从儿童中心转向社会中心D.代表人物是罗素√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教育运动的形成和发展。

1914一1944年是新教育运动的发展时期。

1914年,一批蒙台梭利学派的新教育家在英国举行会议,共同讨论新教育的理论。

此后,他们每年开一次年会,并提出建立一个国际新教育团体的要求。

1921年,来自40个国家的100多人在法国加莱举行了主题为“儿童创造性的自我表现”的讨论会。

这个会议标志着新教育联谊会正式成立。

新教育联谊会的宗旨是进一步促进世界各国新教育思想的交流和新教育的国际化,它为新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而加快了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教育理论从儿童中心向社会中心的转变。

代表人物为蒙台梭利、德可乐利、爱伦.凯、梅伊曼、拉伊等。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4.下列学校中不属于新教育运动的实验的是(分数:2.00)A.巴德利.达尔斯学校B.利茨.伊尔斯保学校C.德摩林.罗歇斯学校D.帕克.昆西学校√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8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8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8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4. 分析论述题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欧洲教育界公认的第一所新学校是阿博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这个学校的创办者是A.雷迪B.利茨C.德摩林D.德可乐利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教育运动的形成和发展。

欧洲教育界公认的第一所新学校是英国教育家雷迪于1889年创办的阿伯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

这被认为是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发端,该学校也被誉为欧洲新学校的典范。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知识模块:中外教育史2.下列关于新教育发展时期的说法错误的是A.新教育联谊会的建立B.《新时代教育》杂志的创办C.教育理论从儿童中心转向社会中心D.代表人物是罗素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教育运动的形成和发展。

1914一1944年是新教育运动的发展时期。

1914年,一批蒙台梭利学派的新教育家在英国举行会议,共同讨论新教育的理论。

此后,他们每年开一次年会,并提出建立一个国际新教育团体的要求。

1921年,来自40个国家的100多人在法国加莱举行了主题为“儿童创造性的自我表现”的讨论会。

这个会议标志着新教育联谊会正式成立。

新教育联谊会的宗旨是进一步促进世界各国新教育思想的交流和新教育的国际化,它为新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而加快了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教育理论从儿童中心向社会中心的转变。

代表人物为蒙台梭利、德可乐利、爱伦.凯、梅伊曼、拉伊等。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知识模块:中外教育史3.下列学校中不属于新教育运动的实验的是A.巴德利.达尔斯学校B.利茨.伊尔斯保学校C.德摩林.罗歇斯学校D.帕克.昆西学校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教育运动中的著名实验。

欧洲教育界公认的第一所新教育学校是英国教育家雷迪于1889年创办的阿伯茨霍尔姆乡村寄宿学校。

这被认为是欧洲新教育运动的发端,该学校被誉为欧洲新学校的典范。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8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8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8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辨析题 3. 简答题 4. 分析论述题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世纪30年代,一批行为主义心理学家试图对行为主义进行改造,于是产生了新行为主义。

它的主要代表人物中,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潮影响最大的是A.托尔曼B.赫尔C.斯金纳D.加涅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的新行为主义教育。

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潮是从行为主义心理学发展而来的。

在新行为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托尔曼、赫尔、斯金纳、加涅中,对现代欧美教育思潮影响最大的是斯金纳。

1938年,斯金纳的《有机体的行为》一书出版后受到了所有行为主义者的热烈欢迎;1954年的《学习的科学和教学艺术》被视为是新行为主义教育的宣言书:1958年、1968年又分别出版了《教学机器》和《教学技术学》,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观点出发,提出了程序教学理论,设计了教学机器。

斯金纳被称为“教学机器之父”。

20世纪60年代是新行为主义教育的鼎盛时期。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

知识模块:中外教育史2.强调“教育研究应该以教和学的行为作为研究的对象”的教育思潮是A.新行为主义B.新托马斯主义C.永恒主义D.要素主义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的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潮。

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有托尔曼、赫尔、斯金纳、加涅,其中以斯金纳的影响最大。

新行为主义教育的主要理论有:(1)教育就是塑造行为;(2)程序教学;(3)让学生在学习中运用教学机器;(4)教育研究应该以教和学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知识模块:中外教育史辨析题首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

3.《哈多报告》第一次从国家的角度阐明了中等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儿童的思想。

正确答案:正确。

1926年,以哈多为主席的英国调查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关于英国中等教育的报告,该报告被称为《哈多报告》。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78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78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78(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在北欧的人文主义教育家中,创办了“百科全书式的知行合一的教育”的人物是(分数:2.00)A.伊拉斯谟B.莫尔C.拉伯雷√D.蒙田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欧的人文主义教育家。

西欧的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在尼德兰开始。

西欧早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对西欧的教育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西欧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人文主义教育家,荷兰的人文主义伊拉斯谟、英国的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法国的人文主义者拉伯雷和蒙田。

其中,伊拉斯谟被称为“欧洲的导师”;莫尔是“乌托邦的提出者”;拉伯雷创办了“百科全书式的知行合一的教育”;蒙田创办了“注重实行的教育”。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

3.下列选项中不是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的是(分数:2.00)A.重视教育培养人的作用B.重视学习人文学科C.重视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D.重视教师的作用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教育呈现出一些前所未有的特征:第一,重视教育培养人的作用;第二,重视学习人文学科,不断拓宽教育内容,如文法分化为文法、文学和历史,几何学分化为几何和地理学,天文学分化为天文学和力学,加上原有的修辞学、辩证法、算术和音乐,体育成为人文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等;第三,重视运用新的教学方法;第四,重视教师的作用,强调教师要言传身教和以身作则。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英国的宗教改革的事实的是(分数:2.00)A.强调国民教育B.实施国民教育C.是政治原因促进的改革D.英语教学得到加强√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国教派的教育主张。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辨析题)模拟试卷7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辨析题)模拟试卷7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辨析题)模拟试卷77(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在全球化的今天,培养“世界公民”已成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正确答案:错误。

教育是有国别的,教育总是要为本国培养各种人才的。

我们只能说教育要培养人的世界意识、世界视野、世界水平和世界胸怀,但不能说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世界公民”。

解析:本题旨在综合考查考生对教育的整体把握程度。

全球化确实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全球化要求人们要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等。

但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归根结底要受到国家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制约,教育目的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教育培养人首先要体现国家的意志和国家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再培养人的国际视野。

知识模块:教育与社会发展2.课程标准就是教学大纲。

正确答案:错误。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的与任务,知识范围、深度和结构,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我国原来的教学大纲存在诸多弊端,因此,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得更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说,教学大纲就是课程标准。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不只是名称上的变化,而是关于课程、教学理念的深层次变革。

我们应该从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高度来理解课程标准。

知识模块:课程3.唐代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

正确答案:正确。

建立了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是唐代学校教育的发展特点之一。

中央设立专门管理教育的政府机构——国子监。

唐代的教育管理模式是分级管理,中央官学由国子监祭酒负责,地方官学由专职官员长史负责管理;统一管理和对口管理并举,以统一管理为主。

中央设国子监,负责统一管理教育事业,另一方面又将一些专科性质的学校,如医学、天文学等划归到各个对口的部门中去,由各专职部门对其所办的学校进行对口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外教育史)模拟试卷79(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2.俄国科学院创办于(分数:2.00)A.1725年√B.1755年C.1786年D.1776年解析:解析:创办科学院是彼得大帝学习西欧的举措之一。

1725年,俄国在彼得堡创办俄国科学院,其目的是为了语言、科学和艺术的研究及书籍的翻译,从而为国家的实际利益做出贡献。

另外两项举措是创办实科学校,改善初等教育。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3.下列选项中不是乌申斯基主张的教学原则是(分数:2.00)A.自觉性与积极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乌申斯基的教育思想。

乌申斯基强调的教学原则主要有自觉性与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巩固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第斯多惠的主张。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4.提出“大学设立医学系、财经系而没有教育系,这只能证明,人们对身体的健康和钱财的安全比对精神的健康看得重,人们对后代的物质财富的关心,超过人们对优良教育的关心”的人物是(分数:2.00)A.乌申斯基√B.裴斯泰洛奇C.第斯多惠D.贺拉斯.曼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乌申斯基的教育思想。

乌申斯基除了提出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外,还著有《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这本书本质而言是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重视本民族语言的教学;强调师资的培养;主张建立教育专业,教育系的目的是研究人和人性的一切表现及其在教育艺术上的专门应用。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5.规定联邦政府按各州在国会的议员人数,以每位议员三万英亩的标准向各州拨赠土地,各州应将赠地收入用于开办农业和机械工艺学院。

这个法案是(分数:2.00)A.莫雷尔法案√B.福斯特法案C.费舍法案D.费里法案解析:解析:《福斯特法案》和《费舍法案》是英国的教育法案。

《费里法案》是法国的教育法案。

《莫雷尔法案》是美国的教育法案。

1862年,林肯总统批准了《莫雷尔法》,该法规定,联邦政府按各州在国会的议员人数,以每位议员三万英亩的标准向各州拨赠土地,各州应将赠地收入开办农业和机械工艺学院。

大多数州都将赠地收入用来创办农工学院或在原有的大学内附设农工学院。

农工学院的发展开创了高等教。

A育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方向,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际的传统。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6.被称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的贺拉斯·曼的教育思想还包括(分数:2.00)A.师范教育√B.高等教育C.职业教育D.幼儿教育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贺拉斯.曼的教育思想。

贺拉斯.曼主张建立免费学校来实施普及教育,包括体育、智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以及师范教育。

贺拉斯.曼提倡设立“师范学校”培训未来教师,并于1839年建立了美国第一批公立师范学校。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7.美国第一所现代化大学是1876年创办的(分数:2.00)A.霍普金斯大学√B.哈佛大学C.斯坦福大学D.芝加哥大学解析:解析:19世纪大批美国人赴德留学或考察。

美国开始取法德国经验,建立学术型大学。

1876年创办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被认为是美国的第一所现代化大学。

它不仅给以后的大学,如斯坦福大学(1885年)和芝加哥大学(1889年)等提供了模式,而且对一些原来的传统大学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也是一个有力的刺激,使他们从古典主义传统的昏睡中觉醒过来。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8.形成了美国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确立了美国高等教育民主化原则,孕育了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里程碑意义上的理念,进而导致了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产生的事件是(分数:2.00)A.《莫雷尔法》的颁布实施√B.赠地学院运动C.康奈尔计划D.威斯康星思想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美国近代教育的高等教育部分。

从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看,德国的大学尤其是柏林大学开启了高等教育的科学时代,孕育着现代大学制度和理念,发展了大学和工业社会的联系,强化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的当属美国的教育。

186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莫雷尔法》。

其内容主要是:联邦政府向各州提供土地,以资助各州建立至少一所用以发展农业和机械工艺教育的学院。

《莫雷尔法》的颁布实施,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赠地学院运动”,农业、机械和工艺教育在大学得以广泛推行,为美国工农业现代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此外,还形成了美国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确立了美国高等教育民主化原则,孕育了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康奈尔计划”和“威斯康星思想”,进而促使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产生。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9.1872年日本制定并颁布的近代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是(分数:2.00)A.《学制令》√B.《教育令》C.《中学校令》D.《帝国大学令》解析:解析:日本中央集权式教育管理体制的确立,始于明治维新初期颁布的一系列相关教育法令。

为实现“破从来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的改革目标,日本政府加强了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与管理工作。

1871年明治政府在中央设立文部省,主管全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并兼管宗教事务。

1872年颁布的《学制令》更具体地确立了日本的教育领导体制和学校制度。

日本仿效法国学制的模式,将全国划分为8个大学区。

每区设立大学一所,大学区中又分为32个中学区,每区设中学1所。

中学区又分为210个小学区。

这是日本近代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10.明治维新促进了日本教育的近代化。

关于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措施表述有误的是(分数:2.00)废除封建教育体制A.B.普及初等义务教育C.建立完善的师范教育体制D.不提倡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解析:解析:明治维新改革促进了日本近代化的发展,也推动了日本教育的近代化。

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主要如下:(1)废除封建教育体制,建立资产阶级的新体制。

(2)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3)不惜重金,聘请西方国家的技术专家和教师来B工作,并派遣大批学生出国留学。

(4)建立完善的师范教育体制,大力培养师资。

(5)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6)努力发展高等教育。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11.被称为西方教育史上的第一本学前教育学著作的是(分数:2.00)A.《大教学论》B.《母育学校》√C.《世界图解》D.《语言学入门》解析:解析:夸美纽斯于1633年正式出版了《母育学校》,这是教育史上第一本系统地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

他认为,学前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培养儿童体力、智力和道德的初步基础,通过感觉器官的训练和发展使幼儿获得有关自然界、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初步认识。

关于学前教育的内容,他论述了胎教、体育、智育和德育四个方面。

其中,胎教是学前教育的起点。

夸美纽斯在《母育学校》中把体育列为专章,论述了婴幼儿的体育问题。

夸美纽斯为幼儿教育提出了百科全书式的智育内容,智育还要发展幼儿的智力和语言,培养能力。

夸美纽斯认为,德育在邪恶未占心理之前及早进行,并“希望德行的实践能够成为他们的第二天性”。

在德育内容上,他特别强调培养儿童的文明礼貌行为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夸美纽斯还重视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意义。

夸美纽斯在论述幼儿的智育、语言发展、体育和德育时,都提到了要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

12.为了使国家便于管理全国的学校,为了使所有的儿童都有上学的机会,夸美纽斯主张建立(分数:2.00)A.全国统一的学制√B.班级授课制C.葛雷制D.大学区制解析:解析: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夸美纽斯主张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制。

他把一个人从诞生到成年分为四个时期:婴儿期(1~6岁)、儿童期(6~12岁)、少年期(12~18岁)、青年期(18~24岁),并主张按这种年龄分期设立相应的学校“每个家庭应当有个母育学校,每个村落应当有个国语学校,每个城市应当有所高等学校(或称拉丁语学校),每个王国或每省应当有所大学。

”夸美纽斯这种建立全国统一的既分段又连贯的学校制度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各国的普及教育及公立学校制度正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13.为了扩大教育对象、改善教学效果,夸美纽斯提出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分数:2.00)A.学制B.班级授课制√C.学年制D.大学区制解析:解析:为了扩大教育对象、提高教学效率,夸美纽斯提出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度。

他主张把全校的学生按照年龄和程度分成班级,将班级作为教学的组织单元。

每个班级有一个教室,以免妨碍别的班级。

每个班级由一个教师同时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以代替传统的个别施教。

每个班级又分成许多小组,每组10人,选出一名学习好的学生为组长,帮助教师管理小组同学,考查同学的学业。

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又使得学生可以互相激励、互相督促。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

14.夸美纽斯说“一切学科都应加以排列,使其适合学生的年龄,凡是超出了他们的理解的东西,就不要给他们去学习”,这一主张反映了(分数:2.00)直观性原则A.B.巩固性原则C.量力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解析:解析:夸美纽斯关于教学原则的论述是其教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教学原则可以归纳为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系统性和循序渐进原则。

他指责经院主义教育用繁多的抽象教材、儿童陌生的拉丁文、长时间的教学和死记硬背的方法增加儿童的心理负担。

本题目反映了量力性原则。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

15.夸美纽斯主张国家既对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有管理教育的最高权力。

下列对夸美纽斯此方面的主张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推行义务教育√B.普遍设立学校C.设置督学D.国家有管理教育的最高权力解析:解析:夸美纽斯主张国家既对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有管理教育的最高权力。

因此,夸美纽斯认为国家应该重视教育,应该普遍设立学校。

此外,国家不应该将教育事业拱手让给教会和其他社会力量。

他主张国家应设置督学,对全国的教育进行监督,以保证全国教育的统一发展。

另外,他还对校长的职责做了明确的规定,如:帮助和指导教师掌握教学的方法和策略;监督整个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等。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16.夸美纽斯根据他主张的适应自然和直观教学原则写成的一部小学教科书是(分数:2.00)A.《大教育学》B.《母育学校》C.《世界图解》√D.《创建纪律严明的学校的准则》解析:解析:《世界图解》(又名《可见的世界》《宇宙奇观》),是夸美纽斯根据他主张的适应自然和直观教学原则写成的一部小学教科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