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生活技能教案
中班生活技能活动教案20篇

中班生活技能活动教案20篇这是中班生活技能活动教案20篇,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中班健康活动教案:我会叠衣服教案(附教学反思)设计背景有不会叠衣服,乱放衣物。
活动目标1.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幼儿劳动观念。
2.学习正确的叠衣服的方法。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叠衣服难点: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动准备1. 挂图两幅(一幅“一名幼儿晨间锻炼后把外衣脱下,整齐叠好放入橱柜;另一名幼儿则随手将衣服扔进橱柜”,二幅“放学了,爸爸妈妈来接小朋友,第一位小朋友很快就找到了衣服高高兴兴回家了,而第二位小朋友由于衣服乱扔,找不着衣服急哭了”)。
2. 幼儿用书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谈话活动:我的小手会干什么?------------组织幼儿讨论手会做哪些事?------------你用勤劳的小手做过哪些事?二、展开部分1.观看第一幅挂图,并讨论:哪个幼儿做的好?从而明白自己的事自己做。
两个小朋友分别在干什么?你喜欢哪一个小朋友?为什么/2.观看第二幅挂图,明白养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习惯,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图中发生什么事了?第二个小朋友为什么哭呢?那么,小朋友脱下衣服应该怎样做呢?我们来教他,帮助他好么?3. 学习折叠衣服的儿歌,练习正确叠衣服的方法。
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叠衣服。
幼儿念儿歌,学习正确的叠衣服的方法。
活动延伸:专门整理出一个橱柜,供用幼儿存放叠好的衣服,引导幼儿分类摆放衣物。
附儿歌:叠衣服两扇小门关关紧,两只衣袖中间包,衣领向下弯弯腰,整整齐齐放放好。
教学反思本次活动后大部分幼儿学会了自己叠衣服,少部分幼儿还是不会,活动环节单一,趣味性很少,也有个人原因使幼儿没有理解。
第2篇、中班健康活动教案:叠衣服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增强幼儿的劳动观念。
幼儿园中班生活技能教案

幼儿园中班生活技能教案一、背景介绍在幼儿园中班阶段,孩子们逐渐走出家庭,开始接触更广阔的社会世界。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培养孩子们的生活技能,帮助他们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环境。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中班生活技能教案,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二、教学目标1. 爱护自己:学会自己吃饭、穿衣、洗手、如厕等基本生活技能。
2. 爱护他人:学会与他人共享、互相帮助,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 爱护环境:学会保持教室和公共场所的整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 培养独立性:鼓励孩子们在不依赖他人的情况下,完成简单的生活事务。
5. 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
三、教学内容1. 生活自理技能1. 如何穿脱衣物:教师示范如何穿脱衣物,让孩子们模仿学习。
2. 如何洗手、如厕:教师详细讲解洗手和如厕的步骤,并进行实际操作演示。
3. 如何自己盛饭、喝水:培养孩子们自主进餐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
2. 礼仪教育1. 学会问候和道歉:引导孩子们学会用礼貌的语言与他人交往,培养良好的社交习惯。
2. 学会共享和互助:通过游戏和活动,引导孩子们学会与他人共享玩具、书籍等资源,并在需要时互相帮助。
3. 环境卫生教育1. 教室卫生:讲解教室卫生的重要性,鼓励孩子们主动参与卫生环境维护。
2. 个人卫生:引导孩子们学会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保持口气清新、整洁的衣着等。
4. 安全意识教育1. 火灾逃生演练:组织孩子们进行火灾逃生演练,培养他们的应急自救能力。
2. 食品安全:教育孩子们选择健康的食品,远离零食和垃圾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四、课时安排1. 持续时间:2周2. 日常安排:每天固定时间进行生活技能教育,每次课时30分钟。
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观察孩子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及时给予肯定或者指导。
2. 示范法:教师示范相关生活技能动作,让孩子们模仿学习。
3. 游戏法:通过游戏和活动的形式,引导孩子们学习和培养生活技能。
中班生活技能类教案大全

中班生活技能类教案大全教案标题:中班生活技能类教案大全教案1:日常生活技能——穿脱衣服目标:- 学会正确穿脱衣服的方法和顺序。
- 提高自理能力和独立性。
教学步骤:1. 引入:与学生一起回顾不同季节的衣服,并讨论如何穿脱不同类型的衣物。
2. 演示:老师向学生展示正确的穿脱衣服的方法和顺序,并解释每个步骤的重要性。
3. 实践: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帮助和观察,练习穿脱不同的衣物。
4. 巩固:与学生一起总结穿脱衣服的正确方法,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
教案2:卫生习惯——洗手目标:- 学会正确洗手的步骤和时间。
-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步骤:1. 引入:与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洗手是重要的,并解释洗手的正确步骤。
2. 演示:老师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湿润双手、搓揉双手、清洗手指、用水冲洗和擦干等步骤。
3. 实践: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观察和帮助,练习正确的洗手方法。
4. 巩固:与学生一起总结洗手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教案3:社交技能——分享与合作目标:- 培养学生分享和合作的意识。
- 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步骤:1. 引入:与学生一起讨论分享和合作的重要性,并解释为什么与他人分享和合作可以带来更多的乐趣。
2. 游戏:进行一些小组游戏,鼓励学生分享和合作,如共同完成拼图、一起玩角色扮演等。
3. 角色扮演:学生分成小组,模拟不同情境下的分享和合作,如一起整理教室、共同制作手工等。
4. 巩固:与学生一起总结分享和合作的好处,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分享和合作的活动。
以上是三个针对中班生活技能类的教案,分别涵盖了日常生活技能、卫生习惯和社交技能的培养。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目标,通过引入、演示、实践和巩固等步骤,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自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社交能力。
幼儿园中班生活技能教育教案

幼儿园中班生活技能教育教案教学内容:幼儿园中班生活技能教育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生活技能是什么,有哪些生活技能,以及生活技能对自己日后的发展有什么帮助。
2. 提高学生独立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和生活习惯,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生活技能2. 生活技能的分类3. 生活技能对自身和日后的发展的重要性4. 实践生活技能:清洁卫生、整理书包、整理桌面、锻炼身体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老师讲解今天的主题为生活技能教育,问学生什么是生活技能,有哪些生活技能。
2. 正文(30分钟)(1)讲解生活技能是指针对日常生活中所需掌握的技能,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备的技能。
生活技能包括:刷牙、洗脸、洗手、担心、穿衣服、饮食、整理打扫等。
(2)对生活技能分类,包括:个人卫生、烹饪技能、生活安全、社交礼仪、传统文化等。
(3)教育学生生活技能对自身成长和日后的发展的重要性,如:提高自身独立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和生活习惯,提高团队合作意识,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4)实践生活技能:清洁卫生、整理书包、整理桌面、锻炼身体。
老师现场示范,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操作,老师现场进行指导。
3. 练习(20分钟)将学生分组,让每组学生一起学习并实践,完成在班级内的掌握生活技能的任务,有一定的时限,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对生活技能的掌握。
4. 总结(10分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要继续学习和实践生活技能,并将学习的成果带到家中去,与家长共同分享。
老师巩固一遍,让学生回答问题。
四、板书设计:1. 什么是生活技能2. 生活技能的分类3. 生活技能对自身和日后的发展的重要性4. 实践生活技能。
生活技能中班教案

生活技能中班教案一、教学目标在生活技能课程中,帮助学生培养实用的生活技能,使他们能够独立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况。
本教案的目标是:1.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卫生习惯,如正确洗手、刷牙等。
2. 培养学生的饮食习惯,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学会选择适合的食物。
3. 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自己整理物品,培养整洁和有序的生活习惯。
4.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用技巧,如打结、拆解简单的玩具等。
二、教学内容1. 卫生习惯的养成- 讲解正确的洗手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示范,引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手指揉搓步骤来洗手。
- 讲解刷牙的正确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刷牙姿势和刷牙顺序。
-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帕、纸巾等卫生用品,并讲解如何正确擤鼻涕和咳嗽。
2. 饮食习惯的培养- 通过图片、实物等教具,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种类的食物,分辨健康和不健康的食物。
- 引导学生了解各类食物对身体的作用,并鼓励他们选择健康的食物。
- 利用游戏和实践活动,教导学生如何制作简单健康的小吃,如水果沙拉、健康三明治等。
3. 整理物品的技巧- 引导学生认识整洁和有序的重要性,讲解整理物品的基本原则。
- 教导学生如何整理自己的书包,包括整齐摆放书本、文具等,并引导他们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 利用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教授学生整理房间、床铺等日常生活环境的技巧。
4. 实用技巧的培养- 教导学生如何打结,包括鞋带打结、发带打结等常见情况。
- 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玩具的拆解和组装,培养他们对物品结构的理解和操作技巧。
三、教学活动安排1. 洗手和刷牙示范- 教师进行简单而生动的洗手和刷牙示范,引导学生跟随示范操作。
- 分组进行小练习,学生两两搭档模拟洗手和刷牙的场景并互相指导。
2. 食物分类- 展示各类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健康与不健康进行分类。
- 小组合作,每组选择一种食物进行展示,并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该食物的营养价值。
3. 制作小吃- 将水果、蔬菜等食材准备齐全,给予学生相关工具,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水果沙拉或其他小吃。
幼儿园中班实用生活技能教学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中班实用生活技能教学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培养自理能力,包括自己穿脱衣物、整理书包、收拾玩具等。
2. 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共享、合作完成任务。
3. 让幼儿认识周围的生活环境,学会照顾和尊重周围的事物。
二、教学内容1. 自我穿脱训练:教师引导幼儿学会自己穿脱衣物,如穿脱外套、鞋子等。
2. 整理书包:教师引导幼儿学会收拾书包,放进书本、文具等。
3. 收拾玩具:教师组织幼儿集体收拾玩具,让幼儿学会爱护公共物品。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让幼儿学会自己穿脱衣物、整理书包、收拾玩具。
2. 教学难点:部分幼儿可能存在穿脱衣物困难,教师需要耐心指导并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四、教学准备1. 教师需要准备各种幼儿适用的衣物、鞋子等,以便幼儿练习自己穿脱。
2. 教师需要准备一些玩具和书本,方便幼儿学习整理书包和收拾玩具。
3. 教师需要提前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步骤、时间安排等。
五、教学过程1. 自我穿脱训练(1)教师引导幼儿一起观察衣物的穿脱方法,比如拉链、纽抠等。
(2)教师示范穿脱动作,让幼儿跟着学习。
(3)教师布置一些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学习成果。
2. 整理书包(1)教师展示一个整齐的书包给幼儿,让幼儿观察。
(2)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整理书包,让幼儿学会分类整理。
(3)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次尝试整理书包。
3. 收拾玩具(1)教师组织幼儿一起收拾玩具,让幼儿学会整理自己的活动场所。
(2)教师鼓励幼儿在游戏、玩耍之后自觉整理玩具,养成良好的习惯。
六、教学方法1. 示范引导法: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幼儿学习穿脱衣物、整理书包、收拾玩具等实用生活技能。
2. 游戏教学法:教师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七、教学技巧1. 耐心细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耐心,适时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让幼儿感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
2.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小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会实用生活技能。
幼儿园中班生活技能教案

幼儿园中班生活技能教案一、综述幼儿园中班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孩子们生活技能培养的关键时期。
通过有针对性的生活技能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本教案旨在为幼儿园中班的生活技能教育提供详细的指导和实施方案。
二、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实施,目标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培养自理能力,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和社交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内容1.日常生活习惯培养–清晨起床与洗漱–穿脱衣服–餐桌礼仪–洗手和如厕–睡前准备与睡眠习惯2.自理能力培养–自己吃饭–梳头、洗脸、刷牙–自己穿脱衣物–捡拾散落的物品–自己整理书包和玩具3.社交能力培养–学会与他人友好交往–学会分享和合作–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学会与他人沟通表达–学会解决冲突和处理困难四、教学方法1.示范演示:教师通过模拟和示范的方式,向幼儿展示正确的生活技能操作方法。
2.合作练习:通过让幼儿之间互相合作,进行生活技能练习,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助和合作意识。
3.游戏活动:利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练习生活技能。
4.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模拟各种生活场景,培养他们处理问题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5.生活情景教学:将生活技能教学融入到生活情景中,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学会运用所学技能。
五、教学步骤第一阶段:生活习惯培养1.清晨起床与洗漱•教师示范正确的起床和洗漱步骤。
•引导幼儿自己完成起床和洗漱的动作。
2.穿脱衣服•教师示范正确的穿脱衣物方法。
•练习穿脱不同类型的衣物。
3.餐桌礼仪•教师示范正确的餐桌礼仪。
•练习使用餐具和用餐的基本礼仪。
4.洗手和如厕•教师示范正确的洗手和如厕方法。
•引导幼儿自己按照正确的步骤洗手和如厕。
5.睡前准备与睡眠习惯•教师示范正确的睡前准备和睡眠习惯。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睡前习惯和作息规律。
第二阶段:自理能力培养1.自己吃饭•教师示范正确的用餐姿势和吃饭方法。
•通过练习,帮助幼儿熟练掌握用餐技巧。
幼儿园中班生活技能培养教案

幼儿园中班生活技能培养教案教案名称:幼儿园中班生活技能培养教学目标:1. 学会自己穿脱衣服,养成爱整洁的习惯。
2. 学会自己梳头洗脸,养成日常卫生习惯。
3. 学会自己洗手,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4. 学会用餐文明礼貌,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5. 学会收拾自己的玩具和书本,养成好的习惯。
6. 学会与同伴沟通交流,提高个人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内容:1. 穿脱衣服(1)教师在课堂上为孩子示范穿脱衣服的方法,讲解衣服搭配原则,并帮助孩子进行互相穿衣练习。
(2)让孩子尝试自己穿脱衣服,教师在旁边及时提醒并指导。
(3)组织游戏,比如“猜猜我是谁”,让孩子互相穿衣服并猜对方身份,锻炼孩子观察和动手能力。
2. 梳头洗脸(1)教师讲解头发的清洁和护理方法,以及洗脸的正确方法,并为孩子示范。
(2)让孩子自己动手梳头洗脸,并在旁边指导纠正。
(3)进行游戏,比如“找人帮忙”,让孩子互相帮忙梳头、洗脸,培养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3. 洗手(1)教师讲解洗手的重要性、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并示范给孩子。
(2)让孩子自己动手洗手,并在旁边指导纠正。
(3)进行游戏,比如“传递洗手液”,让孩子互相传递洗手液并洗手,增强互动和洗手的乐趣。
4. 用餐(1)教师讲解餐桌礼仪,引导孩子讲卫生、文明用餐的重要性。
(2)让孩子自己动手夹菜、喝汤、擦嘴巴等动作,并在旁边指导。
(3)进行游戏,比如“餐桌游戏”,让孩子模拟用餐场景,学习文明用餐礼仪。
5. 收拾玩具与书本(1)教师讲解玩具和书本的收拾方法,并引导孩子养成自己收拾的好习惯。
(2)让孩子自己收拾桌面上的玩具和书本,并在旁边指导和帮助。
(3)进行游戏,比如“收拾比赛”,让孩子分组比赛,看谁收拾得最快、最整齐。
6. 沟通交流(1)教师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与同伴交流,增强团结协作和集体意识。
(2)组织游戏,比如“说故事”,让孩子轮流讲故事并互相听取对方的意见和建议。
(3)进行小组活动,比如“拼图比赛”,让孩子分组合作进行拼图,并互相交流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幼儿园 50 篇优秀教案
1、主题名称:数字在身边(科学)
中班:数学《生活中的数字》 活动目标: 1、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字,体验发现的乐趣。 (情感) 2、了解急救电话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数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不同的作用。 3、感知数字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认知)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数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不同的作用。
物质准备:
1、 玩具娃娃;两份同样大小数量的积木若干;音乐《幸福拍手歌》
。
2、 图片:幼儿操场上游戏的照片三张。
活动过程:
一、游戏:“木头人”导入活动。 (游戏调动幼儿参与兴趣)
教师:“你们玩过木头人的游戏吗?” (教师带领幼儿游戏 2-3 次)
提问:“你们刚才在玩的时候身体的什么地方在动呢?怎么动的?谁来跟大家说说!
”
小结:刚才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胳膊在动,手腕在动,膝盖在动,脚也在动。这些连接身
体的地方都是关节,也就是我们的人体活动的关系。 (重点)
1、出示玩具娃娃,请幼儿观察,找出娃娃哪里都可以活动? 小结:娃娃的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踝关节都可以动,我们的关节能够弯曲,有的关 节还能转动,这样我们的身体就能够灵活地活动了。
四、观看 PPT,了解急救电话及其在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介绍了生活中常用的电话号码, 使幼儿知道数字的重要作用,解决难点)
1、出示警车、消防车、救护车。 师:这是什么车,车上的数字有什么作用? 小结:生活中会发生一些紧急情况,我们应该记住这些急救电话。 五、 讨论: 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通过讨论内化为幼儿的经验, 更深的认识,解决难点)
从而对数字的重要性有
1、师:数字的作用这么大,如果没有数字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小结:数字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小朋友们要和数字交朋友。 延伸: 唱歌曲《郊游》 ,带幼儿去户外寻找数字。
2、主题名称:爱(语言)
活动名称:大班语言诗歌《我的幼儿园》 重点领域:语言;涉及领域:社会。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排比句式。 (认知) 2、迁移生活经验,大胆尝试用自己的语言仿编诗歌。 (技能) 3、体会长大的快乐,激发热爱幼儿园的情感。 (情感) 活动准备: 1、幼儿园大门照片 2、自制图书相关 PPT 2 个 活动重难点:重点:帮助引导幼儿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特点。 难点:鼓励幼儿大胆尝试用自己的语言仿编诗歌。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观察法讨论法导入) 出示幼儿园大门照片,唤起幼儿园的回忆。 师:这是什么地方? 师:喜欢我们的幼儿园吗?为什么? 二、 基本部分:(完整欣赏—部分—完整欣赏,结构清晰) 1. 完整欣赏,教师配乐朗诵。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首关于幼儿园的诗歌,和大家分享。 师:这首诗歌的名字是什么? 师:诗歌中的幼儿园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2. 重点画页讨论,理解诗歌内容。 ( PPT1)(以教师提问为主,幼儿较被动,可以选择 2-3 幅让幼儿自己描述) 图 1 师:这是哪?你看到了什么? 图 2 师:这么多人,他们都是谁?你认识吗? 师:在幼儿园你还会认识哪些人?这些人为我们都做了什么? 图 3 师:看看这些小朋友都在做什么? 师:你们在幼儿园都会做些什么事情? 图 4 师:这个女孩子在干嘛?猜猜她为什么这么开心? 师:你们在幼儿园里有开心的事情吗?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分享你的快乐。 图 5 师:这个女孩子怎么哭了?发生什么事情了? 师:在幼儿园你有掉眼泪的时候吗?什么事情你会掉眼泪? 图 6:师:看出什么来了? 图 7 师:她在做什么?在想些什么? 教师小结:在幼儿园这个大家庭里发生了许多快乐有趣的事情。幼儿园是让我开心、让我 笑、让我长大的地方。 3. 再次完整欣赏诗歌《我的幼儿园》 ,播放 PPT2。 师:我们一起欣赏诗歌—《我的幼儿园》 4. 幼儿尝试仿编诗歌。 (分组创编) 师:大家都很喜欢我们幼儿园,能不能说一说喜欢幼儿园的理由?就像今天的诗歌中说 的那样。 师:大家说的这么好,我们也一起编一首诗,你们觉得取个什么名字好呢? 三、 结束部分 师:交大幼儿园在我们大家的心中这么美好,那我们回去把它画下来,去和我们周围的
2、讨论:有了这些关节人体才能怎样?没有这些关节人体又会怎样? 小结: 没有这些关节身体就是僵硬的, 不能灵活的活动。 (引导幼儿结合生活实际体验关节 的重要作用。 )
人一起分享。 活动延伸:绘画在幼儿园的点滴生活的记忆。与同伴合作制作纪念册。
3、主题名称:和身体做游戏(健康)
活动名称:中班健康:会动的关节 活动目标: 1、了解人体主要关节的名称及作用, 知)
知道关节能使身体弯曲, 对人体活动有重要作用。 (认
2、学会简单保护关节的方法。 (技能) 3、愿意积极参加到活动中。 (情感) 活动重点:知道各个关节的名称以及它的作用。 活动难点:学会保护关节的方法。 活动准备: 已有经验准备:幼儿已有玩过木头人的游戏。
(认知)
难点:感知数字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实物:钟表、温度计、图书、尺子、电话、日历、水彩笔、药盒、食品盒等。
2、 PPT:警车、消防车、救护车。 3、数卡: 1— 10. 活动过程: 一、游戏:听一听、做一做,巩固 10 以内的数。 1、教师学小动物叫声,幼儿听声音说出数量。 2、教师出示数卡,幼儿看数卡拍手。 (除拍手还可以点头、跺脚做其他动作,可以进行分 组比赛)
二、参观数字王国,发现生活中的数字。 (认知,通过情境导入)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各种物品上的数字。 师:这些物品上藏着许多数字,请你们仔细找找,告诉大家你在什么物品上发现了数字?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数字?
小结: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字。 三、理解数字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作用。 (理解数字的含义,解决重点目标) 1、师: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字, 那么数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什么意思?他们表示的意思一样 吗? 小结:钟表上的数字表示时间,日历上的数字表示日期,尺子上的数字表示长度,温 度计上的数字表示温度。数字在不同的地方表示不同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