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群众体育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6

合集下载

2016年中国群众体育市场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中国群众体育市场行业分析报告
4
指数成长的比特动能
中国体育人口整体占比不高,但上升迹象明显
中国与欧盟体育人口占比情况
100% 2009年 2014年
中国体育人口近年来随着经济的 发 展也呈现出较快的增长,从 2009年 占总人口数量的26%上升 到了2014 年的40%。这一数字虽 然相比体育
80% 61% 60% 58% 40% 26% 20%
翻了一倍,场地面积增加6.62 亿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
12.5
增加0.43 平方米,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增加5.87 个。 场地类型方面,全国普查到82种主要体育场地类型,而 在全国新建三大球场地中,足球类场地0.71万个,场地
10
8.5 6.6
5
面积2136.99 万平方米;篮球类场地47.69 万个,场地
1.0 2003
全国体育场 地总数量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 (十万个) © -国家体育总局
0
1.5
2013
全国体育场地总场地面积(亿平方米) 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量(个)
面积28179.67 万平方米;排球类场地3.07 万个,场地 面积960.62 万平方米。篮球场地在数量和面积上均处上 游,而足球场地则供不应求。 这些数据表明近年来中国体育设施快速增长,体育场馆 数量和规模双线扩增,而场馆类型还需做多元化改进。 指数成长的比特动能 7
关于 推进体育赛事审批制 运动会和少数特殊项目赛事外, 度改革的 若干意见》提出 包括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 除全国综合性
素实际增长7.4%。居民娱
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消费 上涨1.4%。
运动健身意识提高
• 随着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
的 提高,让人们更注重健康 的 生活方式,运动健身成为 一 种时尚。

体育产业分析-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分析-产业报告

体育产业分析-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分析-产业报告

体育产业分析:2016年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分析-产业报告通过对2016年体育产业市场分析了解到,受政策支持,中国体育产业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黄金时代,未来体育产业规模将达到数万亿级。

在全民健身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中国正致力于从奥运金牌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正式出台,为细分体育产业开辟了新的“蓝海”。

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体育消费明显增加。

而且,还逐步形成了政府支持引导、部门合作联动、社会积极响应、资本踊跃参与的局面。

其中,区别于运动竞技的紧张激烈,健身休闲产业作为一种健康轻松、时尚愉悦的运动休闲方式,正成为大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体育运动和身心健康的渴望日趋加大,以健身休闲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消费比重不断攀升。

健身休闲产业不仅直接创造生产力,更与经济发展、拉动消费、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等相辅相成、紧密互动。

随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国家层面也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政策举措,标志着健身休闲产业发展黄金期正在到来。

目前,许多城市均已将该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一张名片,体育产业也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比如,北京与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之后,不少初创公司进入冰雪产业,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有望撬动千亿元级别的市场;越野、汽摩、航空等户外运动逐步进入政策扶持重点项目名单,让非主流运动的商业价值被不断挖掘。

从总量上看,由于人口众多,目前我国人均体育消费水平只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左右,差距仍然明显。

与此同时,体育产业总体规模不大与结构不完善并存,体育服务业比例偏低、种类偏少。

为此,“十三五”时期,要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对发展体育产业的推动作用,使健身休闲产业在体育产业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从长远看,健身休闲产业要实现从新的经济增长点到中长期经济增长点的升级,需要在实践中发展完善。

群众体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群众体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群众体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群众体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群众体育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活动,是促进人民身体健康、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

本报告旨在对当前群众体育发展的状况进行调研和分析,为相关部门提供政策建议和发展方向。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获取数据和信息。

调研对象包括群众体育爱好者、体育组织、社区体育设施管理方等。

3. 调研结果分析(1)群众体育参与度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到,现阶段群众体育参与度整体较高,但存在参与热情下降、年龄层次不均衡等问题。

需要加强研究群众体育参与动机,提供更多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提升整体参与水平。

(2)群众体育设施建设调研发现,城市社区和乡村地区的群众体育设施建设较为分散,不同地区间存在明显的差距。

建议加大对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的投入,完善群众体育设施建设,提升体育设施的普及率和使用率。

(3)群众体育组织和管理群众体育组织和管理方面需要加强,包括建立健全社区体育组织网络、提升体育教练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对体育组织的管理和督导等。

同时,要注重群众体育活动的推广和宣传,提高群众体育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4. 政策建议(1)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明确群众体育的发展目标和政府责任;(2)增加对群众体育的投入,支持体育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3)加强社区体育组织的建设和培养,提供更多优质的体育服务;(4)加强对群众体育活动和参与者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认知度;(5)加强对群众体育参与动机和需求的研究,针对性开展体育活动。

通过本次调研报告,我们了解到当前群众体育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和发展方向。

希望这些数据和建议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促进群众体育的健康发展。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摘要:中国群众体育发展历史悠久,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界的广泛支持。

本文通过对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群众体育的普及程度、参与群体和运动项目的构成,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调查结果显示,尽管中国群众体育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参与人数不均衡、运动项目的单一性等。

为改善群众体育现状,我们建议政府加大投入、促进多元化运动项目发展,并注重提高群众体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

一、引言中国群众体育是指广大人民群众自愿参与的体育活动,是促进全民健康和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群众体育事业,积极倡导全民健身运动,通过各类政策和措施推动群众体育的普及和发展。

本文通过对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旨在了解中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为促进群众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0份。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群众体育参与情况、参与的运动项目及频次、参与动机等。

通过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描述性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三、群众体育的普及程度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群众体育的普及程度逐年提高。

参与群体涵盖了不同年龄段和职业群体,涉及各个行业和各个地区。

特别是在大中城市,群众体育的覆盖面更广。

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80%的受访者参与过群众体育活动,其中每周参与的频次超过三次的占比达到50%以上。

这表明中国群众体育的普及程度较高,群众对体育活动的需求和参与意愿较强。

四、运动项目的构成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群众体育的运动项目以健身类为主,如跑步、健身操、瑜伽等。

此外,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等也有不少受众。

然而,相比于少数热门项目,参与其他运动项目的人数相对较少。

调查数据还显示,男性参与群众体育的频次和多样性要高于女性。

这说明中国群众体育运动项目的构成有待进一步丰富,需要推广和开展更多的运动项目,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兴趣。

群众体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群众体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群众体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一、引言群众体育作为我国体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群众体育发展状况的调研,分析问题,提出对策,推动群众体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对象为城市和农村地区不同年龄层次的居民,实地走访活动主要针对体育场馆、体育团队和相关机构。

三、调研结果1.群众体育参与意识普遍提高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群众体育参与意识普遍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体育运动对于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有意愿主动参与各类体育活动。

实地走访中,也发现了一些热心参与群众体育活动的人群,他们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2.群众体育设施建设有待提升调研结果显示,群众体育设施建设项目在城市地区相对较好,但在农村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

农村地区的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相对较少,设施水平不高,不足以满足居民的体育需求。

因此,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群众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升设施水平。

3.群众体育普及程度不够虽然群众体育参与意识提高,但仍有一部分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参与体育活动。

调研发现,其中之一是因为缺乏时间,很多人工作、学习和家庭事务占据了大部分时间,无暇参与体育运动。

另外,还有一些人缺乏正确的运动知识和指导,不知道如何科学合理地锻炼身体。

因此,需要加大对群众体育普及的力度,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体育活动时间安排,并且加强对群众体育运动的宣传和指导。

四、对策建议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加大对农村地区群众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设施水平,满足农村居民的体育需求。

2.推出一系列灵活多样的体育活动时间安排,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鼓励更多的人参与体育运动。

3.加强对体育知识和指导的宣传和普及,提高人民群众运动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4.加强群众体育组织和机构的建设,提供更加专业、便捷的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2016中国体育行业调查报告-上书房信息咨询

2016中国体育行业调查报告-上书房信息咨询

2016中国体育行业调查报告(摘要)调查结果显示,未来5至10年,体育行业的互动和参与度在迅猛发展的数字化技术的影响下将会进一步增长,移动媒体消费给体育项目的业务模式也将带来重大变化。

科技和创新正在驱动体育行业的变革。

此次调查是在对主要国际体育协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进行调查访问的基础上,对一系列热点行业问题的观点和思路变化做出总结,并针对人口分布和社会变化、全球经济力量的转移和技术革新发展对体育行业的决策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分析。

调查发现,信任缺失是目前体育行业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

40.9%的受访者对于公众对体育主管机构的诚信缺乏信任这一问题感到忧虑或非常忧虑。

近23%的受访者认为公众对体育主管机构缺乏信任是体育行业发展面临的最大威胁,而就体育博彩对赛事操纵的影响而言,38.6%的受访者表示忧虑或非常忧虑。

如果公众感到体育行业的诚信操守缺失,带来的结果远不止会让观众和体育爱好者远离体育,其潜在威胁是颠覆所有体育运动所根植的核心价值体系。

诚信操守是一切的根本。

尽管面临挑战,各体育主管机构的领导者仍广泛持有乐观的心态。

90%的受访者对自己机构的发展前景抱有信心。

88.8%的受访者认为体育行业的互动和参与度在未来5至10年内将会进一步增长。

这主要是由于飞速发展的数字化技术正在为体育行业提供了各种机遇和选择。

移动媒体消费、社交媒体、新的转播制作技术、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虚拟现实等这些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和创新正在积极影响着体育行业未来发展面貌。

体育爱好者在互动和体验中也更加注重即时性、联通性和来自运动员的真实性。

调查显示,80%的受访者认为年轻人的参与在未来5至10年会保持增长,93.5%的受访者预计社交媒体的应用和互动在未来5至10年会保持增长。

由于体育爱好者的行为模式不断发生改变,新的形态也层出不穷,科技变革的速度在不断加快。

近73%的体育项目领导者们认为移动媒体消费给其业务模式带来重大变化。

不断增加的投资让体育运动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娱乐产业。

群众体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群众体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

群众体育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引言:群众体育是指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参与的体育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健身跑、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各种形式的体育运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群众体育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

本调研报告旨在了解目前群众体育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投放在体育场馆、社区、学校等场所,共计发放500份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喜好的运动项目、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和障碍等方面。

调研结果分析:1. 参与频率: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每周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为1-3次,其中30%的受访者每周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为3次以上。

这表明人们对体育活动的参与意愿较高。

2. 运动项目:调查结果显示,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为健身跑和羽毛球,分别占据了调查人群的45%和30%。

足球、篮球和瑜伽也是受欢迎的运动项目。

3. 参与原因: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身体健康和锻炼身体。

其他原因包括丰富业余生活、结交朋友和缓解工作压力等。

4. 参与障碍:调查结果显示,部分人认为缺乏时间是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障碍,超过50%的受访者表示忙于工作和学习使他们无法抽出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

结论:群众体育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总体上是积极向好的。

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比较高,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健身跑和羽毛球是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其它项目也受到了一定的关注。

然而,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不足成为一大障碍,需要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时间管理能力。

展望:为进一步推进群众体育的发展,有必要加强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提供多样化的体育场馆和设施,安排更丰富的体育活动和赛事,同时鼓励企事业单位为员工提供体育锻炼的机会。

此外,宣传和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培养人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参与意愿,提升全民体质水平。

参考文献:无。

《体育市场调研报告》

《体育市场调研报告》

《体育市场调研报告》体育市场是一个具有广泛发展前景的市场,特别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体育运动已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因此,体育市场成为了各个国家政府以及企业关注的重点,这其中也包括了我国。

本文将就体育市场的相关问题,从需求端分析分析其市场特征,从供给端分析其行业特征,分析当前我国体育市场存在的瓶颈和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政策制定及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一、需求端分析1.需求量稳步增长,多样化消费需求带来新机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普及,我国体育市场的需求量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尤其是随着体育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如健身、运动旅游和体育娱乐等,也给体育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体育市场总规模达到了5万亿元,预计到2025年,我国体育市场规模将超过7万亿元。

2.年轻群体成为主要消费群体,消费观念差异较大年轻群体成为我国体育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

他们注重体验感和个性化,对于体育用品、健身设备等消费品有着较高的需求量。

但是相比较于老年人,年轻群体的消费观念差异较大,对于品质、价格等方面的要求也更高。

3.经济实力和地域因素影响需求量受经济实力和地域因素的影响,我国体育市场的需求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就体育消费品而言,一线城市居民的体育用品消费能力和文化素养相对较高,需求量也相对稳定。

而二、三线城市由于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其体育消费品市场需求量相对较少。

二、供给端分析1.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我国体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从传统的竞技体育转向全民性体育,市场主体也呈现多元化。

目前,我国体育市场主要分为三大领域:一是体育用品制造业;二是体育场馆及运动场地建设和经营;三是体育教育和健身产业等。

2.体育产业发展瓶颈仍存,政策支持缺失尽管我国体育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但是仍面临一些瓶颈。

从政策角度而言,我国现行的相关政策支持不够,无法推动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由于受到地方政府投资水平、市场供需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体育场馆建设及运营水平相对较低,设施总体水平亟待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群众体育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6本产品保密并受到版权法保护Confidential and Protected by Copyright Laws研究说明研究定义本报告所定义的群众体育是指普通民众自愿参加的,以强身、健体、娱乐、休闲、社交等为目的,一般不追求达到高水平的运动成绩,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它与竞技体育属同一层次,为体育的主要组成部分。

研究内容本报告主要研究了中国群众体育市场的发展背景、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对群众体育市场的商业模式、市场竞争特点等进行了分析,另外通过对国外较为发达的群众体育市场的一些特点的总结来发现国内群众体育市场未来可改进的方向。

目录14 中国群众体育市场发展现状2中国群众体育分类及背景国外群众体育发展情况5 中国群众体育发展趋势3 群众体育代表案例分析:路跑中国群众体育的分类和特点路跑群体大球群体小球群体健身群体运动项目人数要求场地要求主要需求健身跑、马拉松,越野赛等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棒球、台球、高尔夫球等健美操、瑜伽、游泳、体操、器械健身运动等单人、多人均可适合多人群体运动两人及以上的小群体运动单人运动为主户外为主,除比赛外无需租用场地需要有运动项目所需的场地大多需要专用的场地和设备通常需要在健身房等专业场地进行运动记录、运动装备、可穿戴智能设备等运动装备、运动场地、教练培训等运动装备、运动场地、教练培训等运动装备、健身场馆、可穿戴智能设备、私人教练等中国体育人口整体占比不高,但上升迹象明显61%26%58%40%0%20%40%60%80%100%欧盟中国2009年2014年© Analysys 易观-EU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REPORT中国与欧盟体育人口占比情况中国体育人口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呈现出较快的增长,从2009年占总人口数量的26%上升到了2014年的40%。

这一数字虽然相比体育产业较发达的欧盟还有较大差距,但是高增速还是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体育人口更高的发展空间。

中国较高的人口基数使得体育人口占比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就有产生巨大产业价值的可能,因此,群众体育市场潜力巨大。

群众体育市场政策逐渐放开,整体环境向好政策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体育产业政策利好•2014年《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未来体育产业将引入市场化手段、简政放权,扩大体育产业市场规模。

•2015年12月《体育总局关于推进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除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和少数特殊项目赛事外,包括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在内的全国性体育赛事审批一律被取消。

居民体育娱乐消费提高•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767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

居民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消费上涨1.4%。

体育社交趋热•通过一些智能可穿戴设备以及APP可以实现运动数据的共享、排名,以及陌生人之间的约跑、约比赛等运动模式,加深了群众体育社交的属性。

运动健身意识提高•随着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让人们更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运动健身成为一种时尚。

互联网预定场馆•通过互联网预定体育场馆的技术和产品,用户可以实现体育健身场地的即时预定,解决了信息的不对称,提高场馆利用率和降低了用户成本。

智能可穿戴设备增长•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硬件产品的提升,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使用率大幅增加,这些设备可记录用户的运动数据,带动了用户的锻炼热情。

中国体育设施快速增长,体育场馆数量和规模双线扩增8.5 16.913.319.9 1.0 1.5 6.612.5510152020032013中国体育场地主要指标十年变化情况全国体育场地总数量(十万个) 全国体育场地总场地面积(亿平方米)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 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量(个)© Analysys 易观-国家体育总局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截至2013 年底,全国共有体育场地169.46 万个,场地面积19.92 亿平方米。

对比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截至2003 年12 月31 日),全国体育场地数量增加84.45 万个,将近翻了一倍,场地面积增加6.62 亿平方米,人均场地面积增加0.43 平方米,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增加5.87 个。

场地类型方面,全国普查到82种主要体育场地类型,而在全国新建三大球场地中,足球类场地0.71万个,场地面积2136.99 万平方米;篮球类场地47.69 万个,场地面积28179.67 万平方米;排球类场地3.07 万个,场地面积960.62 万平方米。

篮球场地在数量和面积上均处上游,而足球场地则供不应求。

这些数据表明近年来中国体育设施快速增长,体育场馆数量和规模双线扩增,而场馆类型还需做多元化改进。

目前中国体育场馆利用率有待提高139135 126108 108988028 22 19 6 650100150大型赛事健身活动 运动训练 体育培训 文艺演出 房屋出租展览展销 饮食娱乐 招待所 商店商场广告 其他中国体育场馆经营业务情况频数(次)© Analysys 易观-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报告 单位或小区的体育场所 23.7%广场(场院)16.9%体育场馆 15.3%公路(街道边) 11.9%公园 10.9%住宅小区空地7.0% 其他 14.3%2014年中国居民主要健身场所单位或小区的体育场所 23.7% 广场(场院) 16.9% 体育场馆 15.3% 公路(街道边) 11.9%公园 10.9%住宅小区空地 7.0% 其他 14.3%© Analysys 易观-国家体育总局 目前国内体育场馆普遍面临利用率不高、效益提升困难的问题,体育赛事和健身运动是体育场馆的主营业务,但中国居民在体育场馆健身的比例只有15.3%。

主要原因在于:一、缺乏市场化运营;二,缺乏成熟的职业赛事体系作为场馆内容支撑;三、用户场馆健身的习惯尚未养成;四,国内体育场馆的功能设计单一,难以满足除大型赛事之外的文艺演出、文化博览等多元功能需求,使得场馆利用率难以提升。

目录14 中国群众体育市场发展现状2中国群众体育分类及背景国外群众体育发展情况5 中国群众体育发展趋势3 群众体育代表案例分析:路跑群众健身意识提高以及国家政策的松绑加速了群众体育的市场化趋势•行业体协发展到14个,全国基层体协4000多个,职工体育组织机构10万余个,有4161万职工投身体育锻炼。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发展体育运动的通知》提出放手发动全社会办体育的改革思路。

1978年•4月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联合下发《关于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通知》,学校体育得以恢复。

•9月,国家体委转发了《关于加强城市体育工作的意见》,城市职工开展体育竞赛等活动。

1989年 •《国家体委关于深化体育改革的意见》重申群众体育发展的思路,在体育行政部门领导监督下,提倡、支持社会团体、集体、个人办群众体育。

2008年1993年 •奥运会促进体育环境和群众意识提高,市场迎来发展机遇。

•推动《全民健身条例》的出台。

•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大幅提速。

中国群众体育市场发展时间轴2015年•《体育总局关于推进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除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和少数特殊项目赛事外,包括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在内的全国性体育赛事审批一律被取消。

跑步、骑行项目群众基础好,未来商业化潜力巨大高商业化程度 高低群众参与度中国体育项目商业化程度与群众参与度分布图跑步足球篮球乒乓球网球 排球羽毛球台球游泳骑行冰雪射击 跳水 高尔夫 散打举重跑步、骑行的群众基础广泛,是大众参与度很高的项目,商业化的可行度较高,随着马拉松等赛事运营力逐渐增强,未来大众娱乐性赛事可能将放开,走向市场化足球、篮球在赛事组织、明星培养、媒体传播、衍生品销售等方面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龙舟赛 赛车年轻人更愿意参加体育锻炼,公共体育场是群众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18.4%15.5% 15.1%12.8%12.0%9.2%7.6%5.4%3.6%2.5%0.0%10.0%20.0% © Analysys 易观-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48.2%41.7%41.1%40.0%36.2%26.0%0.0%10.0%20.0%30.0%40.0%50.0%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 70岁以上© Analysys 易观-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2014年20岁及以上人群在各种场所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比2014年20岁及以上各年龄组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比球类运动集中在40岁以下人群,老年人更爱健身走1%7%10%13%10%4%28% 18% 10% 6%4% 1% 20% 16% 12% 8%4% 1% 38% 50%59%63%71%79%0.0%20.0%40.0%60.0%80.0%100.0%20-29岁30-39岁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以上广场舞球类跑步健身走© Analysys 易观-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从国家体育总局调查统计的2014年参加体育锻炼项目的占比数据中我们看到,健身走是20岁以上人群中采用最多的锻炼项目,球类运动和跑步主要集中在20-39岁的人群中,广场舞运动则更受到50-59岁人群的青睐。

在球类运动中,30岁以下人群更喜爱足球、篮球等大球运动,而30岁以上人群参与乒乓球、羽毛球等小球运动的人数更多。

2014年20岁及以上各年龄组参加各种体育锻炼项目的人数百分比体育企业在群众体育市场的不同细分领域体现核心优势打造赛事IP 场馆预定 体育装备体育社交代表企业:智美体育特点:通过运营大众体育赛事,打造明星赛事IP ,如智美体育旗下运营的国内多场马拉松赛事。

另外,通过自建赛事IP ,如“四季跑”、“彩色跑”等形式新颖的赛事吸引群众体育爱好者参与。

代表企业:动网、小熊快跑特点:场馆预定以及约教练都是群众体育O2O 模式的应用方向。

在线场馆预定解决了场馆和用户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了场馆利用率和改善了用户体验。

目前进入这一领域的企业较多,竞争日渐激烈。

代表企业:咕咚运动、约运动特点:体育社交是群众体育与互联网结合后快速发展起来的。

通过APP 解决了用户想运动时却找不到球友、跑友等痛点。

体育社交也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实现自身平台的盈利。

代表企业:李宁、安踏特点:体育装备是一个相对成熟的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的结合将是体育装备企业提升销售收入,紧跟市场步伐的关键,体育装备的智能化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