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要点
高一化学必修1知识点第三、四章总结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自然界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四、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1、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⑩NaAlO 2+HCl+H 2O=Al(OH)3↓+NaCl要求:1、掌握铝三角关系,能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2、能识别和绘制铝三角相关的图象并能求解。
3、掌握相关铝及其化合物的计算。
2、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要求:1、掌握铁三角关系,能书写相关化学 方程式2、掌握相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计算。
3、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附:1、焰色反应:用于在火焰上呈现特殊颜色的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的检验。
注:观察钾焰色反应时,应透过蓝色钴玻璃,以便滤去杂质钠的黄光。
2、碳酸钠、碳酸氢钠:Na 2CO 3又叫纯碱,俗称苏打。
无水碳酸钠是白色粉末。
NaHCO 3俗称小苏打,也叫酸式碳酸钠。
它是白色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略小,水溶液呈微碱性,固体碳酸氢钠受热即分解。
NaHCO 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也用于制灭火剂、焙粉或清凉饮料等方面的原料,在橡胶工业中作发泡剂。
将碳酸钠溶液或结晶碳酸钠吸收CO 2可制得碳酸氢钠。
3、氧化铝、氢氧化铝 (1)Al 2O 3俗名矾土,是一种难熔又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
它的熔点、沸点都高于2000度。
(2)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它既能溶于强酸生成铝盐溶液,又能溶于强碱生成偏铝酸盐溶液。
氢氧化铝可用来制备铝盐,作吸附剂等的原料。
氢氧化铝凝胶有中和胃酸和保护溃疡面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等。
10、合金:钠 钾 黄色 紫色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硅及其化合物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二氧化硅二氧化碳类别酸性氧化物_酸性氧化物晶体结构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与水反应方程式不反应CO2+H2O H2CO3与酸反应方程式SiO2 + 4HF==SiF4↑+2H2O 不反应与烧碱反应方程式SiO2+2NaOH == Na2SiO3+H2O 少:2NaOH+CO2==Na2CO3+H2O 过:NaOH+CO2==NaHCO3与CaO反应方程式SiO2+CaO 高温CaSiO3CaO+CO2==CaCO3存在状态水晶、玛瑙、石英、硅石、沙子人和动物排放2、硅以及硅的化合物的用途物质用途硅单质半导体材料、光电池(计算器、人造卫星、登月车、探测器)SiO2饰物、仪器、光导纤维、玻璃硅酸钠矿物胶、具有粘性,能做木材的防火剂。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一、钠及其化合物K钠2、氧化钠以及过氧化钠第1页共7页第2页共7页3、碳酸钠以及碳酸氢钠第3页共7页(1)除杂问题1、NeuCO,固(NaHCO,固):加热【ZNaHCOFNeuCa+lLO+CO? f 】2、NmCO,溶液(NaHCOj:适量氢氧化钠【NaHg+NaOHuNmCOs+ILO】3、NaHCOs 溶液(Na2C05):通入过量C()2【Na2C0s+C03+H30=2NaHC0s ](2 )、如何鉴别Na2CO3和NaHCOs两种溶液?1、溶解量的多少:N Q CO S比NaHCOs易溶于水;2、温度变化:N&2C03溶于水比NaHCOs放出热量多;3、比较碱性强弱:分别加入几滴酚酿,看溶液变红的程度,更红的是NH2C03;4、加热固体:NaaCOs稳定,NaHCOs受热易分解产生C02;5、加入稀HC1: Nd2CO3的反应速率比NaHCOs慢;6、配成溶液滴加入SC12溶液:有沉淀生成的是Na2C03o(不可用Ca(OH)2或Ba(0H)2)二、焰色反应实验步骤:洗、烧、蘸、烧、观简要记忆步骤:用洁净的钳丝先蘸点盐酸灼烧,再蘸点待测溶液灼烧,观察现象。
第4页共7页钠:黄色火焰钾:(透过蓝色钻玻璃)紫色火焰三、铝及其化合物仁铝(两性金属)2、氧化铝(两性氧化物)3、氢氧化铝(两性氢氧化物)4、铝盐第5页共7页净水作用A1"+3H2O=A1(OH)3+3H+明矶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而使其下沉5、铝三角匚A1(OH)3->A1 卄:A1(OH)3+3H+=A13++3H2O匚A F+T A1(OH)3 : AP++ 3NH3 H2O== Al(OH)"+3NELrAI3>3OH =A1(OH)31【少量强碱】Al卄:OH = 1:3AI3++3A1O2+6H2O=4A1(OH)31 (A严与AKh•不能共存)rAl(OH)3->AlO2: Al(OH)j+OH =AIO2+2H1OrA1O2- ->A1(OH)3: A1O2 +H*+H2O=AI(OH)31【少量强酸】(A1O2 与FT不能大量共存)匚AKh JA1 卄:A1O2+4H*=A13*+2H2O【过量强酸】A严:H*=l:4LA13+->A1O2 : A13++4OH =AIO2+2H2O【过量强碱】Al3* : OH = 1:4四、铁及其化合物K铁铁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硅、铝,居第四位。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章节总结

态水溶性难溶于水难溶于水与酸反应F e(O H)2+2HCl==FeCl2+2H2OF e(O H)2+2H+==Fe2++2H2OF e(O H)3+3HCl==FeCl3+3H2OF e(O H)3+3H+==Fe3++3H2O氢氧化亚铁露置空气中4F e(O H)2+O2+2H2O ==4F e(O H)33.铁三角二、本章典型题剖析1.滴加顺序不同, 实验现象不同(1)稀Na2CO3溶液与稀盐酸间的反应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开始时无气体产生, 达到一定量后才有气泡冒出, 由少到多的过程中依次发生下列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CO2↑+H2O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稀Na2CO3溶液立即有气泡冒出, 由少到多只发生下列反应:2HCl+Na2CO3==2NaCl+CO2↑+H2O(2) 稀AlCl3溶液与稀NaOH溶液间的反应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直至过量时发生的反应依次为:Al3++3OH―==A l(O H)3↓A l(O H)3+OH―==AlO2―+2H2O现象: 白色沉淀逐渐增多, 继续加NaOH溶液沉淀逐渐溶解, 直至完全消失。
向NaOH 溶液中滴加AlCl3溶液至过量时发生的反应依次为:Al3++4OH―==AlO2―+2H2O Al3++3AlO2―+6H2O ==4A l(O H)3↓现象: 开始时无沉淀, 接着产生沉淀, 继续滴加AlCl3溶液, 沉淀量不变。
(3) 稀NaAlO2溶液与稀盐酸间的反应:向盐酸溶液中滴加NaAlO2溶液, 直至过量时发生的反应依次为:图像:(2) 向强碱溶液中加入Al3+现象: 先没有沉淀后出现并不消失方程式: Al3++4OH―==AlO2―+2H2O3AlO2―+Al3++6H2O==4A l(O H)3↓图像:(3) 向AlO2―溶液中加入H+现象: 先生成白色沉淀, 然后白色沉淀逐渐溶解。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简单整理

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简单整理1.了解钠、铝、铁、铜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1).钠、铝、铁、铜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2)钠、铝、铁、铜单质的物理性质①.颜色:块状钠铝铁单质是银白色金属,纯铜是紫红色金属;粉末状的铝和铜颜色不变,粉末状的铁屑是黑色,没有粉末状的钠,钠在空气中马上氧化成白色的氧化钠,最终氧化成碳酸钠;冶金工业中铁属于黑色金属,钠、铝、铜属于有色金属。
③.熔点:钠的熔点低,钠与水反应产生的热量就可以使其熔化成小球;铝、铁、铜的熔点很高。
④.共性:不透明,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钠钾合金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铝、铁、铜可以做导线,金属的导电性:Ag>Cu>Al ;铝的延展性可以制成包装用的铝箔;铝、铁、铜可以制成各种容器等。
⑤.硬度:钠的硬度很小,可以用小刀切割;纯铝的硬度较小,铁和铜的硬度较大。
(3)钠、铝、铁、铜的重要化合物的物理性质①.氧化物的颜色:白色:Na2O 、Al2O3;黑色:FeO 、Fe3O4、CuO;淡黄色:Na2O2;红棕色:Fe2O3。
②.氧化物的溶解性:Na2O 、Na2O2溶于水生成强碱发生化学变化;Al2O3、FeO 、Fe2O3、Fe3O4、CuO不溶水。
③.氢氧化物的颜色:白色:NaOH 、Al(OH)3、Fe(OH)2;红褐色:Fe(OH)3;蓝色:Cu(OH)2。
④.氢氧化物的溶解性:溶于水的:NaOH;不溶于水的:Al(OH)3、Fe(OH)2、Fe(OH)3、Cu(OH)2;其中Fe(OH)2溶于水变色:先变成灰绿色,再变成红褐色Fe(OH)3。
(4)钠、铝、铁、铜重要化合物的物理性质的用途②.为离子共存提供判断依据:ⅰ、有颜色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黄色:Fe3+,浅绿色:Fe2+,蓝色:Cu2+;ⅱ、强碱性条件下不能共存的离子:Fe3+、Fe2+ 、Cu2+、Al3+;ⅲ、与HCO 不能大量共存(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Fe3+、Fe2+、Cu2+、Al3+。
必修1 第三章知识点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梳理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除了汞之外,都为固态;金属都有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大多数都有金属光泽。
地壳中元素含量顺序:氧硅铝铁(铝是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金属的化学通性:1)能与氧气等非金属起反应;2)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置换出氢气;3)活泼金属能与较不活泼的金属盐溶液反应,置换出较不活泼金属。
钠:银白色固体,质软,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熔点比水的沸点低钠暴露在空气,表面的银白色很快褪去,与氧气常温下生成氧化钠4N a+O2═2N a2O 加热的条件,钠与氧气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N a2O2)2N a+O2═N a2O2过氧化钠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能放出氧气,故可用作制备O2。
2N a2O2+2H2O═4N a O H+O2↑2N a2O2+2C O2═2N a2C O3+O2以上两反应中,N a2O2既做氧化剂又是还原剂钠与水反应可放出H2:2N a+2H2O═2N a O H+H2↑现象:钠浮在溶液表面上,熔成一个小球,迅速向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声音。
如果滴入酚酞可观察到溶液变红。
钠与酸溶液反应时,先跟酸作用,过量的钠再与水反应。
钠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 a O H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例如将钠投入C u S O4溶液中,会有“浮熔游嘶”的现象,同时溶液中会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钠的保存:金属钠需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钠在自然界中以盐的形式存在,钠暴露在空气中,会发生以下变化:N a→N a2O →N a O H→N a2C O3•10H2O→N a2C O3钠着火不能用水扑灭,一般用砂土盖灭。
铝: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了铝金属不被继续氧化。
4A l+3O2═2A l2O3加热铝箔时,由于外层氧化膜的熔点比铝的熔点高,故熔化的液态铝并不滴落。
铝与强酸和强碱均能反应放出H22Al +6HCl == 2AlCl3 + 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铁: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H2△3Fe+4H2O(g)═Fe3O4+4H2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化合价都升高,表现出还原性,作还原剂。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一化学必修一(一)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的通性1.金属的存在(1)金属元素的存在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如Al、Fe等,极少数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如Au。
在地壳中的含量较多的为O、Si、Al、Fe、Ca。
2.金属单质的物理通性①状态:常温下,大部分为固体,唯一呈液态的是汞。
②色泽:除Cu、Au外,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有金属光泽。
③三性: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3.单质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的反应常温下,镁在空气中跟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能够阻止内部金属继续被氧化。
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点燃=====2MgO。
镁还可以和氮气点燃,反应方程式为:3Mg+N2点燃=====Mg3N2。
(2)与酸的反应Fe与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H+===Fe2++H2↑。
(3)与盐溶液的反应Cu与Ag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Ag+===Cu2++2Ag。
归纳总结金属的通性(1)金属化学性质特点(2)金属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其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不是失去电子个数的多少。
活学活用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2)金属单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总是作还原剂()(3)钠原子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1个电子,而铝原子失去3个电子,所以铝比钠活泼()(4)金属在加热条件下均易与O2反应()答案(1)√(2)√(3)×(4)×解析(3)错误,金属的活泼性与原子失去电子个数无关,与失电子能力有关,钠比铝易失电子,钠比铝活泼;(4)错误,Au、Pt等金属不与O2反应。
二钠与氧气的反应按表中要求完成实验,并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其原因解释填入表中。
[归纳总结]钠与氧气的反应(1)钠的性质及其保存钠是一种硬度小、熔点低的银白色的金属,具有金属光泽。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要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要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要
点
有计划的复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查字典化学网为您提供了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要点,希望可以对你有用。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金属活动性
KNaAlFePb)CuAgAu
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 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
三、 Al2O3为两性氧化物,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四Na2CO3和NaHCO3比较
碳酸钠碳酸氢钠
俗名纯碱或苏打小苏打
色态白色晶体细小白色晶体
水溶性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
热稳定性较稳定,受热难分解受热易分解。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高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提纲

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一、金属通论: 物理通性——常温下, 金属一般为( 常温下为液体) ,拥有优异的 、、。
化学性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拥有较强的,在自然界多数以形式存在。
二、用途广泛的金属资料——合金: 叫合金。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 ,多数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 。
合金拥有好多 优异的物理、 化学或机械性能, 在好多方面不同样于各金属成分。
合金在工业上拥有比纯金属更广泛的用途。
三、焰色反应:用于在火焰上表现特别颜色的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的检验,是 。
钠—— 、钾—— (注:观察钾焰色反应时,应透过 ,以便滤去杂质钠的黄光。
)四、常有金属的化学性质—— Na1、 Na 的物理性质: 色金属光彩,质地 ,密度比水 ,比煤油,可以将少量的 Na 储蓄在(或 )。
2、 Na 的化学性质:点燃⑴ Na 与氧气反应:Na+O 2 = 、 Na+O 、2⑵ Na 与水反应: 2Na+2H 2O = 2NaOH+H 2↑ 现象归纳与原因讲解: ①将钠投入水中钠浮在水面上—— ,②钠消融成一个小球—— , ③钠球在水面上不停的转动并发出嘶嘶声音——,④无色的酚酞试液呈红色—— ,⑤钠球逐渐变少,最后消失——全部反应,生成 溶于水。
五、常有金属的化学性质—— Al1、 Al 与水反应(要在 性溶液中)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为:2、 Al 能和酸反应 如铝与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为:五、常有金属的化学性质—— Fe1、 Fe 与水反应(只与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与酸反应 如 Fe 与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离子方程式为: 归纳:金属钠、铝、铁中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只有 六、钠、铝、铁氧化物的颜色、状态与用途:Na O —— 粉末、 氧化物 Na 2 O —— 固体、 氧化物、作22Al 2O 3——俗名 ,是一种 粉末。
它的熔点、沸点都。
氧化物、作 资料FeO —— 粉末、氧化物 Fe 2O 3—— 粉末、 氧化物、俗名、作颜料Fe O ——晶体、俗名、磁性资料34七、 Na 2 CO 3 和 NaHCO 3的比较:1、Na CO 又叫,俗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要点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金属活动性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能够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能够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能够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
三、 Al2O3为两性氧化物,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都既能够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能够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四Na2CO3和NaHCO3比较
碳酸钠碳酸氢钠
俗名纯碱或苏打小苏打
色态白色晶体细小白色晶体
水溶性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
热稳定性较稳定,受热难分解受热易分解
2NaHCO3 Na2CO3+CO2↑+H2O
与酸反应 CO32—+H+= H CO3—
H CO3—+H+= CO2↑+H2O
相同条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
与碱反应 Na2CO3+Ca(OH)2= CaCO3↓+2NaOH
反应实质:CO32—与金属阳离子的复分解反应 NaHCO3+NaOH
=Na2CO3+H2O
反应实质:H CO3—+OH-= H2O+CO32—
与H2O和CO2的反应 Na2CO3+CO2+H2O =2NaHCO3
CO32—+H2O+CO2 =H CO3—
不反应
与盐反应CaCl2+Na2CO3 =CaCO3↓+2NaCl
Ca2++CO32—=CaCO3↓
不反应
主要用途玻璃、造纸、制皂、洗涤发酵、医药、灭火器
五、.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特点;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而熔点比成分金属低,用途比纯金属要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