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
简述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组成及供电模式

简述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组成及供电模式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组成如下:
(1)外部电源供电系统:提供电能为主所供电。
(2)主所或电源开闭所供电系统:将高压电降压整流后向牵引所、降压所提供中压电源,适用于集中供电。
(3)牵引供电系统:将中压交流电降压整流为直流1500V或直流
750V。
(4)动力照明供电系统:将中压交流电降压整流为220V/380V。
(5)杂散电流腐蚀防护系统:减少杂散电流并防止其对外扩散,避免电腐蚀城轨交通主体结构,并对杂散电流进行监测。
(6)电力监控系统:对全线变电所及沿线供电设备进行集中监视、控制、测量。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供电模式有:
集中式供电、分散式供电和混合式供电。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已经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交通方式,其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
而城市轨道交通的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则是其运行的关键,对于保障交通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及电力技术进行分析。
一、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供电系统是指为保证列车正常运行所需的电能供给系统。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供电方式主要有集中式供电和分散式供电两种。
1.集中式供电集中式供电是通过架空电缆或第三轨供电,将电能从供电站传输到整个轨道线路上的所有列车。
这种供电方式的优点是电能传输损耗小,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且可以有效控制电能的分配和管理。
集中式供电也存在着设备投资大、维护成本高、对供电线路和设备的要求高等缺点。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集中式供电较多应用于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而分散式供电更适用于轻轨、有轨电车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不同的供电方式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供电方式需要根据具体的运营环境和需求来进行综合考虑。
二、城市轨道交通电力技术城市轨道交通的电力技术是指为保障供电系统正常运行而涉及的相关技术,主要包括电力传输技术、电能转换技术、电能控制技术等。
1.电力传输技术电力传输技术是指供电系统将电能从供电站传输到轨道线路上的所有列车所采用的传输方式和技术。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电力传输技术主要有直流传输技术和交流传输技术两种。
直流传输技术是指通过电缆或第三轨将直流电能传输到列车上,而交流传输技术则是通过接触网将交流电能传输到列车上。
两种传输技术各有其适用范围和特点,根据运营环境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传输技术对于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及运行效率至关重要。
2.电能转换技术电能转换技术是指供电系统将电能进行合适的转换,以适应列车不同运行状态和需求的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电能转换技术主要包括逆变技术、变压技术等。
城市轨道交通的强弱电系统-四电工程

城市轨道交通的强弱电系统-四电工程城市轨道交通是一种高效、快速、安全、舒适的现代化交通工具。
为了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为满足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扩张和发展,需要进行全面、可靠、安全的强弱电系统设计。
在轨道交通领域中最常用到的又被称为“四电工程”的强弱电系统设计。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的强弱电系统-四电工程。
一、供电系统1.供电系统的基本构成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由电源、送电线路、接触网、变电站、开关站、牵引变压器、道床电气设备等多个部分组成。
2.供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供电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核心部分,提供高电压直流(或交流)电力来驱动列车行驶。
主要特点是:变压器在交流传输过程中具有较小的电流损耗,能够满足长距离供电要求;交流供电系统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适用于多种场合;直流供电具有升级改造方便等优点。
二、信号与通信系统1.信号与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系统主要由列车信号设备、道岔控制、信号机和通讯设备等多个部分组成。
2.信号与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信号与通信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另一个关键部分,主要用于列车行驶控制和通讯。
它具有安全性高、精度高、灵活性好、实时性高等特点。
常见的信号方式有区段信号、换位信号、跟踪信号等多种方式。
三、控制系统1.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包括车辆控制、列车队列控制、信号控制和中央监控等多个部分。
2.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控制系统用于对车辆进行运行管理和列车流量智能控制。
它具有灵活性强、反应快捷、控制准确等特点。
控制系统的设计案采用了遥控技术,在现代化设备的基础上,更是加强了机动性和智能化程度,实现了全自动化组织和调度。
四、车辆牵引安全系统1.车辆牵引安全系统的基本构成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牵引安全系统包括牵引变流器、牵引电机、制动系统、速度监控系统等多个部分。
2.车辆牵引安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车辆牵引安全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主要用于控制列车的牵引和制动。
供电系统-城市轨道交通供电

③选线式操作,调度员对运行线名、动作状态进行选择,实 现全线停送电操作。
遥测功能
控制中心对各变电所的量值遥测。遥测的主要参数包括进线、 母线、馈线的电压、电流、有功电度、无功电度、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及主变压器温度等。 遥信功能
接触网的主要优点:安全性较好,车辆可随时落弓脱离 电源;电压较高,适应于大运量系统供电。
上海、广州地铁均采用了1500V接触网供电的方式。
牵引供电系统运行方式 正常运行:双边供电
牵引所1 牵引所2 牵引所3
任一牵引所解列:“大双边”供电
牵引所1
牵引所2
牵引所3
动力与照明供电系统 降压变电所 动力与照明供电系统 动力照明
牵引变电所主接线一
牵引变电所主接线二
牵引网
牵引网:沿线路敷设的专为电动车辆供给电源的装置。由 正极接触网供电,负极走行轨回流。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除巴黎个别线路为第四轨回流外,全都 采用走行轨回流。 上部接触式 接触轨 下部接触式 侧面接触式 刚性悬挂 柔性悬挂
接触网
架空接触网
接触轨的主要优点:使用寿命长、维修量小,在地面对 城市景观没有影响,适应于电压较低的制式。 主要缺点:车辆不能脱离电源;电压偏低,对于大运量 的车辆供电,使得牵引变电所的距离较近。 北京地铁采用了750V接触轨供电的方式。
城市轨道交通内部供电系统
牵引供电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内部供电系统 动力照明供电系统 牵引供电系统:牵引变电所将三相高压交流电变成适合电 动车辆应用的低压直流电。馈电线再将牵引变电所的直流 电送到接触网上,电动车辆通过其受流器与接触网的直接 接触而获得电能 动力照明供电系统:提供车站和区间各类照明、扶梯、风 机、水泵等动力机械设备电源和通信、信号、自动化等设 备电源,由降压变电所和动力照明配电线路组成。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

分散供电方式
混合式供电
• 将前两种供电方式结合起来;一般以集中式 供电为主,个别地段引入城市电网电源作 为集中式供电的补充,使供电系统更加完 善和可靠 这种方式称为混合式供电。地铁 一线和环线 建设中的武汉轨道交通工程、 青岛地铁南北线工程等即为混合式供电方 案。
混合供电方式
五 供电系统——中压网络
中压网络属性
• 中压网络有两大属性:一是电压等级;二是 构成形式
• 中压网络不是供电系统中独立的子系 统,但是它却是供电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 。它的设计牵扯到外部电源方案 主变电所 的位置及数量、牵引变电所及降压变电所 的位置与数量、牵引变电所与降压变电所 的主接线等。
应用
• 国内既有城市轨道交通的中压网络电压等级采用 了35kV若采用国外设备则是33kV或10kV 地铁 天 津地铁、长春轨道交通环线一期工程、大连快速 轨道交通3号线的中压网络为10kV;地铁1、2号 线的牵引网络采用了33kV;动力照明网络采用了 10kV;地铁明珠线的牵引网络采用了35kV,动力 照明网络采用了10kV;地铁1、2号线采用了 33kV的牵引动力照明混合网络;南京地铁南北线 一期工程、地铁采用了35kV的牵引动力照明混合 网络;武汉轨道交通一期工程、重庆轨道交通较 新线工程采用了10kV的牵引动力照明混合网络。
• 2经常处在动态运行状态中
• 和一般的电力线路只在两点间固定传输电能的作 用不同;在接触网下沿线有许多电动车组告诉运动 取流 电动车组受电弓(或受流器)以对接触网一 定的压力和速度与接触网接触摩擦运行,通过接 触网的电流很大。运行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受电 弓离线而引起电弧,再加上在露天区段还要承受 风 雾、雨、雪及大气污染的作用,使接触网昼夜 不停的处在振动、摩擦、电弧、污染、伸缩的动 态运行之中。这些因素对接触网各种线索、零件 都产生恶劣影响,使其发生故障的可能性较一般 电力线路的概率要大得多。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城市轨道交通概论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是指为城市轨道交通(如地铁、轻轨等)提供电力的系统。
它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主要包括供电系统结构、供电方式、供电设备和供电管理等几个方面。
首先,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结构主要分为集中式供电和分布式供电两种形式。
集中式供电是指将电力从电网供应给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通过变电所进行电能转换和配电。
分布式供电是指将电力直接供应给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不通过变电所进行中间转换。
其次,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供电方式主要有直流供电和交流供电两种形式。
直流供电是将电力以直流形式供应给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其中常见的有三轨供电和四轨供电两种形式。
交流供电是将电力以交流形式供应给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其中常见的有接触网供电和无接触网供电两种形式。
再次,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供电设备包括变电所、牵引变压器、接触网或四轨导线和车辆供电设备等。
变电所是供电系统的核心设备,负责将电力从电网转换成适合轨道交通运营的电能。
牵引变压器则将变电所输出的电能转换成适合轨道交通车辆牵引的电能。
接触网或四轨导线是将电能从供电系统传输到运行线路上的设备,通过接触网或四轨导线与车辆上的集电装置接触,实现车辆的供电。
车辆供电设备则是车辆上的设备,负责将来自接触网或四轨导线的电能传输到车辆的牵引装置。
最后,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供电管理是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供电管理包括供电调度、供电维护、供电检修和故障处理等多个方面。
供电调度负责根据运行情况合理调配供电能力,确保供电系统能满足轨道交通的需求。
供电维护负责对供电设备进行定期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供电检修则是对供电设备进行故障排除和修复,及时处理供电系统的故障。
故障处理则是在供电系统故障发生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是为城市轨道交通提供电力的系统,它的结构、方式、设备和管理等方面都对轨道交通的运行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设计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基础设施之一、供电系统的设计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效能、运行安全和运营成本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供电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要求、设备配置和运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供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一般采用第三轨供电方式。
供电系统由供电设备、供电线路和接触网等组成。
供电设备主要包括换流变电站、配电变电所、供电盘等。
供电线路包括供电线路和回流线路,供电线路通过导线将电能传输给轨道线路。
接触网是供电系统的核心部分,它由集电弓和接触导线组成,通过接触导线将电能传输到车辆上。
车辆通过集电弓与接触导线接触,从而获得所需的电能。
二、供电系统的设计要求1.供电可靠性高:供电系统要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供电不间断并且电压稳定。
2.供电负载适当:要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配置供电设备和供电线路,确保供电能满足轨道交通的运行需求。
3.供电线路布局合理:供电线路要布置在合适的位置,避免与其他设施冲突,并且要对供电线路进行绝缘处理,避免发生电气事故。
4.供电线路安全可靠:供电线路要采用高强度的材料,确保其承受电流和电压的能力,并且要经过严格检测和维护,保持良好的状态。
5.运行管理便捷:供电系统设计要便于运行管理,方便进行巡检、养护和维修,保证供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三、供电设备的配置供电设备的配置是供电系统设计的重要一环,合理的配置能够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的能耗需求,并且提高供电系统的运行效能。
1.换流变电站:换流变电站是供电系统的核心设备,负责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进行供电。
换流变电站应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规模和发展需求进行配置,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充足性。
2.配电变电所:配电变电所负责将直流电转换成供给车辆的电能。
配电变电所应根据供电线路的长度和供电负载的大小进行配置,保证供电线路的电压稳定和充足。
3.供电盘:供电盘是供电系统的终端设备,负责电能的输出和分配。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

问题导入
• 城市轨道交通采用电力牵引,由于电动车组本身 无原动力装置,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必须设 置一套完善的、不间断地向电动车组供电的设备, 即城市轨道交通的牵引供电系统。
• 牵引供电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最重要 部分。 •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是如何起到作用的呢?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
第5章 供电系统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第三节牵引供电系统来自电力监控系统一、供电系统概述
•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负责提供其正常运营提供 所需电能,包括列车的电力牵引以及为运营服务 的辅助设施消耗的电能。 •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为一级负荷,由两路独立的电 源供电。 •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包括高压供电源系统、牵 引供电系统和动力照明供电系统。
二、牵引变电所
•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是以一定的速度沿区间运 行的,供给一定区段内牵引电能的变电所称为牵 引变电所。 • 牵引变电所从城市轨道交通主变电所中获得电能, 经过降压和整流,变成车辆所需的直流电。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
二、牵引变电所
• 牵引变电所设置
–牵引变电所的数量、设置地点、以及馈电线数 目要由供电计算确定。 –一般设置在沿线若干车站及车辆段附近。相邻 牵引变电所之间距离在2~4km。
四、动力照明供电系统
• 动力照明供电系统提供车站和区间各类照明、扶 梯、风机、水泵等动力机械设备电源和通信、信 号、自动化等设备电源。
• 动力照明供电系统由降压变电所及动力照明组成。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
四、动力照明供电系统
• 每个车站应设降压变电所,车站动力照明采用 380/220V三相五线制系统配电。
• 车站设备负荷分三类:
– 一类负荷:事故风机、消防泵、主排水站、售检票机、 防灾报警、通信信号、事故照明 – 二类负荷:自动扶梯、普通风机、排污泵、工作照明 – 三类负荷:空调、冷冻机、广告照明、维修电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分析
摘要: 本文从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功能、构成、以及系统的外部电源方案等
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进行了简述。
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
统中压网络的概念,中压网络有两大属性:一是电压等级,二是构成形式。
轨道交
通配电作为轨道交通的重要构成部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提出变电所综合
自动化的重要性。
关键字: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压网络;配电系统;变电所综合自动化
0 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是将电能从电力系统传送给电力机车的电力装置的总称。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担负着运行所需的一切电能的供应与传输,是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证。
城市轨道交通的用电负荷按其功能不同可分为两大用电群体。
一是电动客车运行所需要的牵引负荷,二是车站、区间、车辆段、控制中心等其他建筑物所需要的动力照明用电,诸如:通风机、空调、自动扶梯、电梯、水泵、照明、AFC系统、FAS、BAS、通信系统、信号系统等。
在上述用电群体中,有不同电压等级直流负荷、不同电压等级交流负荷;有固定负荷、有时刻在变化的运动负荷。
每种用电设备都有自己的用电要求和技术标准,而且这种要求和标准又相差甚远。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就是要满足这些不同用户对电能的不同需求,以使其发挥各自的功能与作用。
保证电动客车畅行,安全、可靠、迅捷、舒适地运送乘客,是供电系统的根本目的。
1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主要功能
(一)、城市轨道交通电动车组运行所需电能供应;牵引用电。
(二)、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运转所需电能供应:风机、空调、自动扶梯、电梯、水
泵、加工设备等。
(三)、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设备运行所需电能供应。
(四)、城市轨道交通照明及其他生产生活用电供应。
2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组成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电源一般取自城市电网,通过城市电网一次电力系统和城市轨道
供电系统实现输送或变换,然后以适当的等级供给城市轨道交通各类设备。
城市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分为主变电所、牵引变电系统、变配电系统三部分。
根据功能的不同,对于集中式供电,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可分成以下几部分:外部电源、主变电所、牵引供电系统、动力照明配电系统、电力监控(SCADA)系统。
对于分散式供电,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则可分成以下几部分:外部电源、(电源开闭所)、牵引供电系统、动力照明配电系统、电力监控(SCADA)系统。
牵引供电系统,又可分成牵引变电所与牵引网系统。
动力照明配电系统,又可分成降压变电所与动力照明。
但在进行初步设计与施工设计时,为便于设计管理,供电系统往往被划分成:系统设计;主变电所设计;牵引变电所(或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及降压变电所设计;牵引网设计;电力监控系统设计;杂散电流腐蚀防护设计。
3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外部电源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外部电源方案,根据城市电网构成的不同特点,可采用集中式、分散式、混合式等不同形式。
确定外部电源方案的原则: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电网的特殊用户,一般用电范围多在10km~30km之间。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外部电源方案,主要有集中式、分散式、混合式等不同形式。
究竟采用何种方式,应通过计算确定需要负荷之后,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规划、城市电网构成特点、工程实际情况综合分析确定。
3.1 集中式供电
在城市轨道交通沿线,根据用电容量和线路是非,建设专用的主变电所,这种由主变电所构成的供电方案,称为集中式供电。
主变电所进线电压一般为110kV,经降压后变成35kV或10kV,供牵引变电所与降压变电所。
主变电所应有两路独立的进线电源。
集中式供电,有利于城市轨道交通供电形成独立体系,便于治理和运营。
上海、广州、南京、香港、德黑兰地铁等即为集中式供电方案。
3.2分散式供电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的需要,在地铁沿线直接由城市电网引进多路电源,构成供电系统,称为分散式供电。
这种供电方式一般为10kV电压级。
分散式供电要保证每座牵引变电所和降压变电所均获得双路电源,要求城市轨道交通沿线有足够的电源引进点及备用容量。
建设中的沈阳地铁、长春轻轨、大连轻轨、北京城铁、北京八通线、北京地铁5号线等即为分散式供电方案。
3.3混合式供电
将前两种供电方式结合起来,一般以集中式供电为主,个别地段引进城市电网电源作为集中式供电的补充,使供电系统更加完善和可靠。
这种方式称为混合式供电。
北京
地铁一线和环线、建设中的武汉轨道交通工程、青岛地铁南北线工程等即为混合式供电方案。
通过中压电缆,纵向把上级主变电所和下级牵引变电所、降压变电所连接起来,横向把全线的各个牵引变电所、降压变电所连接起来,便形成了中压网络。
根据网络功能的不同,把为牵引变电所供电的中压网络,称为牵引网络;同样,把为降压变电所供电的中压网络称为动力照明网络。
中压网络有两大属性:一是电压等级,二是构成形式。
中压网络不是供电系统中独立的子系统,但是它却是供电系统设计的核心内容。
它的设计牵扯到外部电源方案、主变电所的位置及数目、牵引变电所及降压变电所的位置与数目、牵引变电所与降压变电所的主接线等。
4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对变电所供电设备进行故障保护、运行控制、状态采集、实时测量的微机化、网络化得智能保护测控系统。
它以RTU、微机保护装置为核心,将变电所的控制、信号、测量、计费等回路纳入计算机系统,取代传统的控制、保护屏,能够降低变电所的占地面积和设备投资,提高二次系统的可靠性。
变电所运行管理的模式是无人值班,但是实现变电所无人值班的技术基础是变电所中测量、监视、保护、控制等二次设备应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实现变电所无人值班的最有效途径。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采用分散安装、分层结构、分布式功能配置既能满足上述要求又当前自动化发展潮流的体系结构,面对变电所通盘考虑,集继电保护功能、自动控制功能、测量表计功能、接口功能及系统管理功能,完成对变电所的自动化管理。
4.1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特征
(1)功能自动化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是一个技术密集、多种专业技术相互交叉、相互配合的系统。
他综合了变电所内一次设备和交、直流电源及全部二次设备。
(2)分级、分布式、微机化的系统结构
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各子系统和各功能模块由不同配置的单片机或微型计算机组成,采用分布式结构,通过网络、总线将微机保护、数据采集、控制等连接起来,构成一个自动化系统可以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微处理器同时并行工作,实现各种功能。
(3)测量显示数字化
常规指针式仪表完全被显示器上的数字显示代替。
(4)操作监视屏幕化
(5)运行管理智能化
智能化不仅实现许多自动化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能实现故障分析和故障恢复智能
化,而且能实现自动化系统本身的故障自诊断、自锁闭和恢复等功能。
这对于提高变电所的运行管理水平和安全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常规的二次系统所无法实现的。
常规的二次设备只能监视一次设备,而本身的故障必须靠维护人员去检查,本身不具备自我诊断能力。
4.2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组成
(1)站级管理层
站级管理层设备主要包括计算机控制设备、通信处理设备、印象报警设备等,在通信处理设备上设置与控制中心的接口、管理维护计算机接口。
站级管理层协调间隔层设备完成所有自动化功能。
(2)网络通信层
所有通信网络采用现场总线或以太网方式,通过组网完成所有数字化信息传输。
(3)间隔设备层
间隔层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设备,这不仅减少了保护与监控之间的接口,减少了故障点,而且系统集成度高,可靠性随之增加。
同时保护测控一体化设备简化了与一次设备之间的接口,实现了数据信息共享,减少了硬件重复配置。
间隔层设备通过与一次开关设备、TV/TA设备接口,完成对所内供电设备的控制、监视、测量及保护功能。
间隔层设备由站级管理层设备管理,并通过所内通信网络实现所内集中监控、数据集中处理及远程通信功能。
4.3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优越性
(1)提高供电质量,提高电压合格率
(2)提高变电所的安全、可靠运行水平
(3)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管理水平
(4)减少变电所占地面积,降低造价,减少总投资
(5)减少维护工作量,减少值班员劳动,实现减员增效
5 结论与展望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问题的供电问题经过数十年的建设与经营,已经基本解决了可靠性的问题。
目前突出的问题是怎样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总体规划和建设进度,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供电系统做网络化规划,打破既有线路供电系统各自为政的局面,充分利用轨道交通供电网现有和建设中的资源,以从系统的角度降低重复建设成本,使城市轨道交通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奇吼,李学武, 张云太《城市交通轨道供电》.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2]刁新宏,李明华《城市轨道交通概论》.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3]柳明宇,毛克胜,李希岐.《牵引供电综合自动化技术》.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郑瞳炽;张明锐《城市轨道牵引供电系统》.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