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9课《可爱的班集体》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九课 可爱的班集体 ︳湘美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九课 可爱的班集体 ︳湘美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九课可爱的班集体︳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班级集体”是什么,为何要弘扬“班级集体”精神。

2.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的色彩和图像表达班级集体形象。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教学重点1.班级集体形象的表达。

2.色彩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艺术表达班级集体形象。

四、教学方法1.示范。

2.讲解。

3.实践。

五、教学步骤1. 导入1.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引导学生探究班级集体的意义2. 画面分析1.分发教材《湘美版》四年级上册课本,找出和班级集体相关的图片,分析图片中的元素。

2.向学生讲解不同颜色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不同效果和角色3. 画面感知1.让学生想象自己班级的形象,发放素描纸,让学生画出班级中的人物合影。

2.解释画面中的元素和色彩的意义和效果,讲解色彩在艺术和情感表达中的重要性。

4. 形象构建1.让学生挑选一个颜色作为班级形象的主色调,完成色彩设计。

2.根据已有的班级集体照片和个人素描,完成班级形象的构建。

5. 画面绘制1.在准备好的画纸上,按照设计要求完整地绘制班级形象。

6. 评价和分享1.让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班级形象。

2.进行学生的互评和讨论,分享自己作品的特点和优缺点,并归纳班级集体形象的共性。

3.引导学生发现班级集体的表现方式和班级集体的核心精神。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通过色彩与图像表达班集体形象,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在教学中,结合图片分析和实践经验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领会班级集体形象和班级集体的核心精神,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培育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9课可爱的班集体(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上册

第9课可爱的班集体(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上册

第9课可爱的班集体(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班级集体的概念,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表现人物动态和表情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人物特点,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班级集体的概念及意义2. 人物动态和表情的表现方法3. 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在人物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表现人物动态和表情。

2. 难点:人物动态和表情的观察、分析及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示范作品等。

2. 学具:铅笔、橡皮、水彩笔、图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入班级集体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介绍人物动态和表情的表现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人物特点。

3. 示范讲解:教师现场示范,展示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在人物画中的应用。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创作一幅表现班级集体的人物画。

六、板书设计1. 可爱的班集体2. 内容:班级集体的概念、人物动态和表情的表现方法、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在人物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内容: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创作一幅表现班级集体的人物画。

2. 作业要求:作品需体现出班级集体的特点,人物动态和表情生动、自然。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够理解班级集体的概念,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2.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学生掌握程度如何: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作品展示,反映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4. 课堂氛围是否融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否良好,课堂氛围是否积极向上。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湘教版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九课教学设计可爱的班集体

湘教版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九课教学设计可爱的班集体

湘教版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九课教学设计可爱的班集体前言:本课的教学活动设计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热情和动手实践能力,升华师生感情为宗旨;以培养集体意识为指导思想;以个人制版到集体拓印为发展线索来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通过对纸版画的观察、思考、总结、图像识读、创意实践等,意在有效达成美术核心素养的目的。

教材分析:本课是湘教版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九课内容,属于“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通过观察与探索来学习纸版画制作的基本方法;通过学习纸版画头像,引导孩子感悟班集体的温暖与欢乐;通过集体创作的形式,发展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使学生从中领悟班集体 可爱”的深刻含意。

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

但还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线条的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教学目标:1、学习纸版画头像的制作方法。

2、促进手脑并用,提高审美创造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增进师生感情和集体荣誉感,感受集体学习活动的愉悦和情趣,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风尚。

教学重点:纸版头像底版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纸版画头像神情的表现。

教学准备:剪刀、白卡纸、胶棒、黑色油墨或水粉颜料、铅笔、矿泉水瓶盖或木蘑菇、玻璃板等。

设计理念: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我的这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积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发现、体验式学习,真正做到了以学定教。

教学过程:一、搭线导入——看。

张三:张三老师今天来给大家上课,还请了一位小助教,大家一起来看看他是谁呀?(出示一张黑色的脸型)噢!原来是小黑呀!小黑你的五官和发型呢?小黑:(出示嘴巴的动画)同学们大家好!我看不见大家在哪里,也听不见大家的声音?我的五官和发型呢?他们到哪玩去了,张三老师你能帮我把他们找回来吗?张三:可以啊!交给我,眼睛、鼻子、耳朵、发型快出来!(出示眼睛、鼻子、耳朵)小黑:嘿!我看到同学们的笑脸了,也听得到同学们的声音了,但我还有点近视,张三老师你还能再帮我变出一副眼镜出来吗?张三:没问题,看我的,变!(出示一副眼镜)小黑:哇!终于看清楚同学们的笑容和可爱的脸蛋了。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9《可爱的班集体》湘美版(2014秋)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9《可爱的班集体》湘美版(2014秋)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9《可爱的班集体》湘美版(2014秋)《可爱的班集体》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湘教版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九课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通过学习纸版画头像,引导孩子感悟班集体的温暖与欢乐。

通过观察与探索来学习纸版画制作的基本方法。

以集体创作的形式,发展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使学生从中领悟班集体可爱的深刻含意。

本课的教学活动设计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热情和动手实践能力,升华师生感情为发展线索,以个体学习行为服从集体行为为原则来组织教学活动。

侧重于个体对头像纸版画的学习与制作,拓印组合成集体像纸版画作品的活动开展。

二、学情分析本课面对的学习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具有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能表现出一定的创造力。

结合学生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因此在教学目标上会适当的处理技能学习的要求,强化学生体验和感受。

三、教学目标1.学习纸版画儿童头像的制作方法,了解集体创作纸版画的方式和构图知识。

2.促进手脑并用,提高审美创造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增进师生感情和集体荣誉感,感受集体学习活动的愉悦和情趣,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风尚。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纸版画的艺术美,学会用纸版画的拓印和制作方法表现人物头像。

难点:认识和掌握纸版画的造型规律和技法。

五、教学准备学具:3张8K大卡纸、剪刀、双面胶、排刷、旧报纸、铅笔、垃圾袋、抹布;教具:课件、教具、示范材料、油墨、学生作品展示板、相机。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让学生猜职业,通过转换身份来扮演摄影师,激发学生兴趣。

2.出示拍摄的班级照片。

学生欣赏,通过教师夸奖及赞扬,引出课题,随即板书《可爱的班集体》。

3.创设情景,接着出示纸版拓印作品,让学生欣赏对比。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这种制作方法叫“纸版拓印”,这样的作品具有版画的黑白装饰美、拓印肌理的变化美和概括美,还有可以重复多次印制的特点。

9.可爱的班集体(教学设计)湘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上册

9.可爱的班集体(教学设计)湘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可爱的班集体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班级集体的概念,培养学生热爱班级集体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现班级集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班级集体的定义与特点2. 班级集体的建设与维护3. 运用美术手段表现班级集体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班级集体的概念,培养学生热爱班级集体的情感。

2. 教学难点:运用美术手段表现班级集体,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电脑、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剪刀、胶水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班级集体的照片,引导学生回顾在班级中的美好时光,激发学生对班级集体的热爱。

2. 讲解新课(1)介绍班级集体的定义与特点,让学生了解班级集体的重要性。

(2)讲解如何建设与维护班级集体,引导学生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

(3)讲解如何运用美术手段表现班级集体,展示优秀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3. 示范教学教师示范如何创作一幅表现班级集体的美术作品,讲解创作步骤与技巧。

4. 学生创作学生按照示范步骤,独立创作一幅表现班级集体的美术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将作品贴在黑板上,相互欣赏、交流,教师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班级集体的重要性2. 建设与维护班级集体的方法3. 运用美术手段表现班级集体七、作业设计1. 学生课后继续完善自己的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八、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细节:示范教学环节一、示范教学的目的2. 教授绘画技巧:在示范过程中,教师可以边画边讲解,分享自己的绘画心得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绘画能力。

3. 激发创作灵感:教师的示范作品往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引导他们发现和表现美。

二、示范教学的内容1. 创作构思:教师应向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思路,让学生了解如何从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中提炼出创作主题。

湘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 《可爱的班集体》(教案)

湘美版四年级美术上册 《可爱的班集体》(教案)
湘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可爱的班集体》设计方案
姓名
所教学科
美术
电子邮件
单位名称
作者信息
电话
所教学段
小学
主题名称
微课程信息
《可爱的班集体》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造型基础,绘画表现一般是
线描,色彩画等,对版画的这一艺术表现形式还未接触过,所以本课
选题意图 具体讲解纸版画的有关知识及操作技巧。本课以可爱的班集体为主题,
关注涂墨,印制细节,学习拓印方法,教师示
范涂墨、印制头像。
2.鼓励孩子们口述,教师总结纸版画制作步骤
并板书
讲解纸版画的制作步骤:剪制头像—粘
①画头像(画)
贴底板—滚涂油墨—拓印版画;以及在
②剪头像(剪)
制作过程中注意的细节,学生更好的掌
③粘贴底板(贴)
握拓印方法。
④滚涂油墨,拓印头像(印)
3.教师强调印制细节
先将油墨滚在玻璃板上反复滚匀,再滚涂油墨
在底板上,用力印均匀,将拓印纸轻轻覆盖在底板
上,用木蘑菇或勺子、手掌反复磨压,做到均匀用
力,慢慢磨压,才能使图像清晰。
学生通过在印制过程中的几种问题应注意什
么?教师引导生口述,师总结得出板书:
①油墨太少,印不清晰;
②油墨太多,印痕模糊;
③油墨均匀适量,印痕清晰。
技巧。 激发对纸版画这一独特艺术的实践兴趣,能独立创作一幅简单
的纸版画。
知识类型
√理论讲授型 推理演算型√技能训练型 答疑解惑型 √情感感悟型 □其他
制作方式 (可多选)
拍摄 √录屏 √演示文稿 □动画 √其他
预计时间
(不超过 11 分钟)
教学过程
微课程设计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九课 可爱的班集体 ︳湘美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九课 可爱的班集体 ︳湘美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九课可爱的班集体︳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班集体的概念,认识到班集体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班集体的氛围。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会用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班集体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班集体的概念及重要性2. 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品质3. 线条和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4. 创新意识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班集体的概念,学会用绘画表现班集体的氛围。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班集体的热爱。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班集体相关的图片、绘画工具等。

2. 学生准备:绘画纸、彩笔、蜡笔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班集体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觉得班集体重要吗?(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班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生活的地方,我们要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共同为班集体的发展贡献力量。

2. 学习班集体的概念及重要性(1)教师讲解班集体的概念,让学生明白班集体是由一群有共同目标的人组成的整体。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班集体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班集体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学习绘画技能(1)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和色彩表现班集体的氛围,让学生学会绘画技巧。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绘画,体会线条和色彩的魅力。

4. 创作实践(1)教师布置作业:请同学们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你们心中的班集体,要求作品富有创意,线条流畅,色彩丰富。

(2)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用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班集体观念。

湘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9课《可爱的班集体》教学设计

湘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9课《可爱的班集体》教学设计

湘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9课《可爱的班集体》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可爱的班集体》是湘美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的第九课。

本课以学生熟悉的班集体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回忆和表现,感受班级的温暖和团结,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对集体的热爱之情。

教材以一幅充满活力的班级活动照片引入,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回忆和情感。

接着展示了学生的绘画作品,为学生提供了创作的参考和启发。

教材中的学习活动建议引导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可爱的班集体,可以从人物、活动场景等方面入手,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提高绘画技能,增强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人物的基本比例和动态,掌握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的方法。

(2)学会观察和描绘班级活动场景,表现出班级的团结和活力。

(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回忆和讨论,激发学生对班集体的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进行绘画创作。

(3)通过展示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班级凝聚力。

(2)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3)让学生在美术创作中体验快乐,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1.掌握人物的基本比例和动态,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人物。

2.描绘班级活动场景,表现出班级的团结和活力。

四、教学难点1.如何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动态和表情。

2.如何在画面中体现班级的团结和活力。

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括班级活动照片、绘画作品、示范视频等。

(2)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铅笔、橡皮、水彩笔、油画棒、画纸等。

(3)展示作品的展板或画架。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铅笔、橡皮、水彩笔、油画棒、画纸等。

六、教学策略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班级活动照片和视频,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可爱的班集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纸版画儿童头像的制作方法,各种工具材料的合理运用,了解集体创作巨幅纸版画的方式和构图知识。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感受纸版画的魅力,学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质疑问难,促进手脑并用,提高审美创造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增进师生感情和集体荣誉感,感受集体学习活动的愉悦和情趣,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风尚。

教学重点:儿童头像纸版画的制版方法及拓印的方法。

教学难点:剪贴纸版画的模板制作。

教学准备:课件,课本,卡纸、胶水、剪刀、大张的宣纸、油墨等版画拓印工具,剪贴纸版画模板,学生作品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观察——初体验触摸——增感受
制作——深理解欣赏——促提升教学过程:
一、观察——初体验谈话引入,直接引出课题
师:(课件出示本班近期的活动集体照)
1、从照片上,你看到我们的这些同学的心情怎么样啊?
2、要把我们开心的笑脸留下来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引导学生观察照片上同学的五官变化,根据学生回答要留下开心的笑脸可以拍照,画画,还可以用一种很新颖的方法就是拓印。

由此揭示课题。

接着出示一些头像版画作品给学生观察,提出第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3、你觉得这些作品都有什么特征?给你怎样的感觉?
师:你知道这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吗?
(学生凭自己的理解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不做评论。


学生说完后,老师故作神秘地告诉学生答案:这可是个新型的表现手法,老师是用个模板印出来的。

然后出示其中一个作品的底板。

二、触摸——增感受
师:各位同学摸摸看,说说你的感觉,说说你的想法。

(分发准备好的底板到各个小组,让学生充分地触摸、感受、讨论。

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自个小组的发现。

引导学生感受纸版画拓印出来的这种节奏明快的效果,是运用纸的叠加,形成凹凸的不同层次所得,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方法初步了解底板上头像各部分的制作方法)
三、制作——深理解
(一)教师示范,学生观察总结讨论制作方法。

师:想不想学习这个新型的表现手法啊?那就认真地看看老师是怎样做的,看哪个同学看得最认真,最仔细,记得最牢固最详细,能把老师的制作过程说出来。

(师示范表现合照中其中一名学生的头像,让学生总结出步骤,并作简单的板书。

在每一个步骤的制作中,引导学生指出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注意的事项。


1、画。

(要快速,概括。

注意要表现出不同的表情产生五官的不同变化及每个人的不同的发型等,不能千篇一律。

可以用稍微夸张的手法表现主要的特征)
2、剪。

(要注意安全,除了用剪的方法还可以用撕的方法)
①外轮廓(两张卡纸并在一起剪,一张做底板的底纸,一张留待剪五官及头像的各部分)
②剪发型(发型的处理,可以是把头发整块概括起来,还可以用一条一条的纸条粘合一块形成发型,第一种比较快速,第二种比较有层次感)③剪五官(着重剪出眼睛的层次)
3、贴(胶水不要放太多,但要粘牢)
4、滚
①、注意油墨的分量控制,演示油墨多了或少了得出的效果,让学生理解多了会印不出层次,少了印不出造型的后果。

②、注意卫生。

5、印
①、每个同学印到老师准备好的大宣纸上,要注意每个头像的摆放。

出示一
些头像不同方式摆放的构图,让学生选取最喜欢的构图,然后印的时候就根据选取的构图方式去印。

②、故意演示印的时候不小心移动底板所得出的后果,让学生明确拓印的时候不能移动底板,否则就会产生重影,模糊。

③、演示力度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不同,让学生理解印的时候力度的均匀和轻重会直接影响印出来的效果。

(看书中的制作步骤,回忆对比老师的示范,存在疑问的提出来共同解决。

)(二)、学生作业。

(采取个人制版,集体拓印的方法。

小组长统筹整个小组,对速度比较慢的同学要发挥小组的群体力量帮助。

根据速度、卫生、创意,团队的协作意识对各个小组进行星级评选,分别有速度之星、卫生之星、创意之星、团结之星。


(三)、教师巡视指导。

四、欣赏——促提升
(组织点评,找出自己跟别人的闪光点以及存在问题,以提升自己。


师:1、说说对自己作品的感觉。

(自评)
2、对别人的作品,你对哪个作品或者哪个作品的哪个地方最欣赏?又或者你能给你的同伴一些建议?(互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